第5章 受扭构件 §2-5弯剪扭共同作用

合集下载

【混凝土习题集】—5—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混凝土习题集】—5—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第五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剪力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扭承载力 ;扭矩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

2、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 、 、 、 四种破坏。

3、抗扭纵筋应沿 布置,其间距 。

4、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 ,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5、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ς应在 范围内。

6、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 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 。

二、判断题:1、受扭构件中抗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以互相弥补,即一方配置少时,可由另一方多配置一些钢筋以承担少配筋一方所承担的扭矩。

( )2、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ς控制在7.16.0≤≤ς。

( )3、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是完全独立的变量。

( )4、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t t W f T 35.0≤+s f A A yv st cor12.1ζ只考虑混凝土和箍筋提供的抗扭承载力( )5、对于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为计算方便,规范规定: t t W f T 175.0≤时,不考虑扭矩的影响,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 )6、对于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为计算方便,规范规定:035.0bh f V t ≤或01875.0bh f V t +≤λ时,不考虑剪力的影响,可仅按受弯和受扭构件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 )7、弯、剪、扭构件中,按抗剪和抗扭计算分别确定所需的箍筋数量后代数相加,便得到剪扭构件的箍筋需要量。

( )8、对于弯、剪、扭构件,当c c tf W T bh V β25.08.00≤+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 9、对于弯、剪、扭构件,当满足t tf W T bh V 7.00≤+时,箍筋和抗扭纵筋按其最小配筋率设置。

钢结构第五章

钢结构第五章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 挠度分别为
17
v 1 pkl3 l 8 EIx
v 1 pkl2 l 3 EIx
式中
v —— 梁的最大挠度。 qk —— 均布荷载标准值。 pk —— 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 l —— 梁的跨度。 E —— 钢材的弹性模量(E 2.06105 N m2 )。 Ix —— 梁的毛截面惯性矩。
第5章 受 弯 构 件
1
5.1 受弯构件的可能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
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破坏,主要 有强度破坏、刚度破坏、整体失稳破坏及局部失稳破坏四 种。所以,钢结构受弯构件除要保证截面的抗弯强度、抗 剪强度外还要保证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和受压翼缘板件的局 部稳定要求。对不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构件还要满足腹 板局部稳定要求。这些都属于构件设计的第一极限状态问 题,即承载力极限状态问题。此外受弯构件还要有足够的 刚度,以保证构件的变形不影响正常的使用要求,这属于 构件设计的第二极限状态问题,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问题。
22
自由扭转的特点是:
(1)
沿杆件全长扭矩
MZ 相等,单位长度的扭转角
d dz
相等,
并在各截面内引起相同的扭转切应力分布。
(2) 纵向纤维扭转后成为略为倾斜的螺旋线, 较小时近似于 直线,其长度没有改变,因而截面上不产生正应力。
(3) 对一般的截面(圆形、圆管形截面和某些特殊截面例外) 情况,截面将发生翘曲,即原为平面的横截面不再保持平 面而成为凹凸不平的截面。
(4) 与纵向纤维长度不变相适应,沿杆件全长各截面将有不 完全相同的翘曲情况。
23
2. 约束扭转
当受扭构件不满足自由扭转的两个条件时,将会产生约束扭 转。以下图所示工字形截面的悬臂构件为例加以说明。

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 受扭构件 习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 受扭构件 习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0.7u t t T f w =介于 和 分析结果之间。

t w 是假设 导出的。

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随着扭矩的增大,先在截面 最薄弱的部位出现斜裂缝,然后形成大体连续的 。

3、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 破坏、 破坏、 破坏和 破坏。

4、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剪力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扭承载力 ;扭矩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

5、为了防止受扭构件发生超筋破坏,规范规定的验算条件是 。

6、抗扭纵向钢筋应沿 布置,其间距 。

7、T 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弯矩由 承受,剪力由 承受,扭矩由 承受。

8、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sv ρ= ,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 ,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tl ρ= 。

9、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应在 范围内。

10、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 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 。

二、判断题1、构件中的抗扭纵筋应尽可能地沿截面周边布置。

2、在受扭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可以有效地延缓构件的开裂,从而大大提高开裂扭矩值。

3、受扭构件的裂缝在总体上成螺旋形,但不是连贯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时,核芯部分的混凝土起主要抗扭作用。

5、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可表达为0.7U t t T f w =,该公式是在塑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受扭构件中抗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以互相弥补,即一方配置少时,可由另一方多配置一些钢筋以承担少配筋一方所承担的扭矩。

7、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ζ应满足以下条件:0.6 1.7ζ≤≤。

8、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是完全独立的变量。

9、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0.35 1.2yv stlt t cor f A T f w A S ζ≤+只考虑混凝土和箍筋提供的抗扭承载力。

【2017年整理】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2017年整理】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第五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剪力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扭承载力 ;扭矩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

2、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 、 、 、 四种破坏。

3、抗扭纵筋应沿 布置,其间距 。

4、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 ,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

5、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ς应在 范围内。

6、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 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 。

二、判断题:1、受扭构件中抗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以互相弥补,即一方配置少时,可由另一方多配置一些钢筋以承担少配筋一方所承担的扭矩。

( )2、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ς控制在7.16.0≤≤ς。

( ) 3、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是完全独立的变量。

( )4、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t t W f T35.0≤+s f A A yv st cor 12.1ζ只考虑混凝土和箍筋提供的抗扭承载力( )5、对于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为计算方便,规范规定: t t W f T 175.0≤时,不考虑扭矩的影响,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 )6、对于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为计算方便,规范规定:035.0bh f V t ≤或01875.0bh f V t +≤λ时,不考虑剪力的影响,可仅按受弯和受扭构件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 )7、弯、剪、扭构件中,按抗剪和抗扭计算分别确定所需的箍筋数量后代数相加,便得到剪扭构件的箍筋需要量。

( )8、对于弯、剪、扭构件,当c c tf W T bh V β25.08.00≤+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9、对于弯、剪、扭构件,当满足t tf W T bh V 7.00≤+时,箍筋和抗扭纵筋按其最小配筋率设置。

第五章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第五章受弯构件的弯扭失稳

R 材料分项系数; b cr f y 稳定系数。
(2)稳定系数的计算
任意横向荷载作用下:
A、轧制H型钢或焊接等截面工字形简支梁
2 y t1 4320 Ah 235 b b b 2 1 4.4h f yW x y 式中 b 等效临界弯矩系数;
力用下式表达:
式中:
M x N e0 N 1 N p M (1 N ) e N Ex
N、Mx—轴心压力和沿构件全长均布的弯矩; e0—各种初始缺陷的等效偏心距; Np—无弯矩作用时,全截面屈服的极限承载 力, Np =Afy; Me—无轴心力作用时,弹性阶段的最大弯矩, Me=W1xfy
L
代入
(d)式中,得:
2 2 2 z M 0 EI w GI t C sin L L L EI y
(e )
上式使任何 z 值都成立,则方括号中的数值必 为零,即:
2 2 M2 EI w GI t 0 L L EI y
N x A
mx M x
N W1x (1 x ) N Ex
f
( 6 8)
上式适用于计算冷弯薄壁型钢压弯构件和格构式压 弯构件绕虚轴弯曲的面内稳定。
2、最大强度准则 (或极限承载力准则):
以图4-36中B点为计算依据,考虑部分截
面的塑性开展。在N和M作用下,求极限承载
N 计算段轴心压力设计值 ;
N N Ex 1.1,N Ex EA x Ex 1.1 抗力分项系数 R的均值;
此公式适用于双 轴对称截面

结构设计原理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Chapter 5 Calculation to Carrying Capacity of Torsional Members)本章目录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5.2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3 T形和工字形截面受扭构件5.4 箱形截面受扭构件5.5 构造要求教学要求了解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破坏特征。

理解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和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掌握矩形截面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T 形和箱形截面受扭构件计算特点。

掌握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5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5.2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3 T形和工字形截面受扭构件5.4 箱形截面受扭构件5.5 构造要求学习内容材料特性 受弯构件受剪构件受扭构件桥梁工程基础知识结构设计,后续课程设计方法 偏压、偏拉构件 轴拉构件轴压构件变形、裂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简介工程中常见受扭构件1、曲线梁(弯梁桥)、斜梁(板)2、支撑悬臂板的梁曲线梁示意图3、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梁4、螺旋楼梯板螺旋楼梯中扭矩也较大雨蓬梁要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

工程中只承受纯扭作用的结构很少,大多数情况下结构都处于弯矩、剪力、扭矩等内力共同作用下的复杂受力状态。

由于扭矩、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构件的截面上将产生相应的主拉应力。

图5-1 曲线梁截面内力示意图当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构件便会开裂。

因此,必须配置适量的钢筋(纵筋和箍筋)来限制裂缝的开展和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图5-2为配置箍筋和纵筋的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从加载直到破坏全过程的扭矩T和扭转角θ的关系曲线。

图5-2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T-θ曲线图5-3 扭转裂缝分布图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的两个重要衡量指标是:(1)构件的开裂扭矩;(2)构件的破坏扭矩。

第五章梁(受弯构件)

第五章梁(受弯构件)

选定高度:hmin≤h≤hmax;h≈he,并认为h0≈he
3、确定腹板厚度(假定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则有:
max
VS I xtw
1.2 V h0tw
fV
或按经验公式: tw h0 3.5
tw
1.2
V h0 fV
3、确定翼缘宽度 确定了腹板厚度后,可按抗弯要求确定翼缘板面积Af,已
工字型截面为例:
V1
ctw
T
lztw
tw
T
lz
( T1 2 0.7hf
)2
(
f
V1 2 0.7hf
)2
f
w f
1
hf
1.4
f
w f
T12
( V1
f
)2
第六章 拉弯与压弯构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拉弯与压弯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第三节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第四节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第五节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截面设计 第六节 格构式压弯构件
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截面,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
二、组合梁的截面设计
1、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所需的截面抵抗矩
WT
M max
x f
2、截面高度的确定
最小高度:hmin由梁刚度确定;
最大高度:hmax由建筑设计要求确定;
经济高度:he由最小耗钢量确定;
he 25 WT2 2WT0.4
he 23 W T 30mm
W
2I h
2
twh03
h 12
2
Af
h0 2
t
2
WT
Af
WT h0
h0tw 6
有了Af ,只要选定b、t中的其一,就可以确定另一值。 4、截面验算

混凝土构件受扭

混凝土构件受扭

svtAsvbt s0.28ft fyv stlAstlbh0.85ft fy TTu 0.2W tcfc,当 h0/b4时 TTu 0.1W 6tcfc,当 h0/b6时
线性插值 混凝土构件受扭
五、实用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2. T形、I形截面
将截面分成若干个矩形截面, 求Tui
Tu Tui
注意翼缘抗扭抵抗矩的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
混凝土构件受扭
一、工程实例
平衡扭转----静定问题
约束扭转----超静定问题
受扭构件中通常也配置纵筋和箍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抵御扭矩
混凝土构件受扭
二、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T(T)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先在某长边中点开裂
2
1
1
2
Tmax
T(T)
裂缝
形成一螺旋形裂缝,一裂即坏
1. 截面设计
T形截面或I形截面----设计步骤
验算截面 T(尺 0.16 寸 ~0.2): cW t fc
将截面分成若干个矩形
求每个矩形 矩所 T: wW W 承 ttwT,担 Tf' W 的 W ttf' T,扭 Tf W W ttfT
选定 1.0~1.3 由设计公: 式 A s sv 1t 求 sv t每 A bsvs t个 0.2f8 矩 t fyv 形 s A sv 1t
混凝土构件受扭
五、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应用
1. 截面设计
矩形截面----构造要求
Ast//3
135
Ast//3
º
Ast//3
纵筋沿截面均匀布置,否则亦可 能出现局部超筋,对设计题可能 会出现不安全的结果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ppt课件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ppt课件

开裂原因是拉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因此当截面
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士抗拉强度后,结构在垂直于主拉应力 σtp作用的平面内产生与纵轴呈45°角的斜裂缝,如图5-2
试验表明:无筋矩形截 面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 首先在截面长边中点附近最 薄弱处产生一条呈45°角方 向的斜裂缝,然后迅速地以 螺旋形向相邻两个面延伸, 最后形成一个三面开裂一面 受压的空间扭曲破坏面,使 结构立即破坏,破坏带有突 然性,具有典型脆性破坏性 质,在混凝上受扭构件中可
(5-8)
Astl ——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s ——箍筋的间距;
Acor——截面核芯部分的面积Acor = bcor hcor; ξ——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按下式计算
(5-9)
式中 Astl——对称布置在截面中的全部抗扭纵筋的截 面面积;
fy——抗扭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ucor——核芯部分的周长。ucor=2(bcor+hcor),bcor 和hcor分别为箍筋内 表面计算的截面核芯部分的短边 和长边尺寸 。
另一类是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的协调使截面产生的扭 转 称为协调扭转或附加扭转 例如图5-l的框架边梁 由于框 架边梁具有一定的截面扭转刚度,它将约束楼面梁的弯曲 转动,使楼面梁在与框架边梁交点的支座处产生负弯矩作 为扭矩荷载在框架边梁产生扭矩。由于框架边梁及楼面梁 作为超静定结构,边梁及楼面梁混凝土开裂后其截面扭转 刚度将发生显著变化,边梁及楼面梁将产生塑性变形内力 重分布,楼面梁支座处负弯矩值减小,而其跨内弯矩值增 大;框架边梁扭矩也随扭矩荷载减小而减小。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扭矩作用下,根据扭矩形成的原 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平衡扭转,二是协调扭转 或称为附加扭转。
若结构的扭矩是由荷载产生的,其扭矩可根据平衡 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这种扭转称为平衡

第5章受弯构件-梁

第5章受弯构件-梁

进行验算,主要需验算组合梁中的翼缘和腹板局部稳定
§5.4 型钢梁的设计
型钢梁受力计算的基本要求
型钢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型钢梁的设计实例
一、型钢梁受力计算的基本要求
强度、刚度、整体稳定
正应力 剪应力 局部压应力
二、型钢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经验
内力计算 Mmax 1、初选截面 确定净截面模量
选பைடு நூலகம்钢材 品种 f
My Mx f xWxn yWyn
截面塑性发展 系数(1,η)
注: 当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 13
235 / f y 且不超过15 235 / f y 时,γ =1.0; x
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γx=γy=1.0
2.抗剪强度 梁同时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工字形和槽形截面梁腹板上 的剪应力分布如图所示。 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腹板中和轴处。在主平面受弯的实 腹构件,其抗剪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Mx f bW x
常截面焊接工字形钢梁b的简化公式:
y t1 2 4320 Ah 235 b b 2 [ 1 ( ) b ] 4.4h fy y Wx
当为双向受弯时,梁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My Mx f bWx yW y
上式是按照弹性工作阶段导出的。可取比例极限fp=0.6fy,当 cr>0.6 fy时,即b>0.6时,梁已进入了弹塑性工作阶段应采用 b’来代替公式中的b值。
假定集中荷载从作用处以 1:2.5(hy高度范围)和1:1(hR高度范 围)扩散,均匀分布于腹板计算高度边缘。梁的局部承压强度可 按下式计算:
c
F
t wl z
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五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fy Astl s z Ast1 ucor f yv
试验表明,当0.5≤z ≤2.0范围时,受扭破坏时纵筋和箍 筋基本上都能达到屈服强度。 《规范》建议取0.6≤z ≤1.7, 当z >1.7时,取z =1.7 设计中通常取z =1.~1.2。
《规范》矩形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Tu 0.35 f tWt 1.2 z
对于矩形截面一般剪扭构件,
Tu 0.35 t f tWt 1.2 z f yv
Ast1 Acor s
nAsv1 Vu 0.7(1.5 t ) ft bh0 1.25 f yv h0 s
1.5 t V Wt 1 0.5 T bh0
称为剪扭构件混凝土强度 降低系数,小于0.5时取 0.5;大于1时取1。
ft
Tcr , p
b f t (3h b) f tWt 6
2

混凝土材料为弹塑性材料。
◆ 达到开裂极限状态时开裂扭矩介于Tcr,e和Tcr,p之间。 ◆ 引入修正降低系数考虑应力非完全塑性分布的影响。
◆ 根据实验结果,修正系数在0.87~0.97之间,《规范》 为偏于安全起见,取 0.7。开裂扭矩的计算公式为
A's + Astl /3
+
As 4
Astl /3
=
Astl /3
Astl /3
As+ Astl /3
Asv1 s
Ast 1 s
2
Asv1 s
+
=
Asv1 Ast 1 + s s
对于弯剪扭构件,为防止少筋破坏 ★按面积计算的箍筋配筋率
Asv ft sv sv,min 0.28 bs f yv

5_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_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为受压脆性破坏。
与受弯超筋梁类似
(4)部分超筋破坏 ——箍筋和受扭纵筋两部分配置不协调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2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Ast Sv f sd
Asv1 U cor f sv
Ast —受扭计算中对称布置在截面周边的全部抗扭纵筋的截面面积; f sd ——受扭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5.1.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理论
(1)变角度空间桁 架模型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理论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基本假定
(1)混凝土只承受压力,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外 壳组成桁架的斜压杆,倾角α; (2)纵筋和箍筋只承受拉力,分别形成桁架的弦杆和 腹杆; (3)忽略核心混凝土的抗扭作用和钢筋的销栓作用。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 Nhomakorabea算5.1.2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抗扭钢筋的配置对 矩形截面的抗扭能力 有很大影响,实际工 程中,采用箍筋和纵 向钢筋组成的骨架来 承担扭矩: 1)箍筋直接抵抗主 拉应力
2)纵向钢筋抵抗纵 向分力并抑制斜裂缝 的展开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2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 开裂情况、破坏面及受扭钢筋形式
对于弯、扭共同 作用的构件,当扭 弯比较小时,弯矩 起主导作用。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2.1、弯、剪、扭的破坏类型
2)第II类型(弯扭 型) 受压区在构件 的一个侧面
扭矩和剪力起控制 作用,特别是扭剪 比较大时。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

第5章 受扭构件
《规范》建议取0.6≤ ≤1.7,将不会发生“部分超筋破坏” 设计中通常取 =1.2
2. T形和工字形截面纯扭构件承 载力计算 总扭矩T由腹板、受压翼缘 和受拉翼缘三个矩形块承担
bf'
hf '
腹板:
受压翼缘:
Wtw TW T Wt
Tf Wtf Wt
T
h
b
hw
T
hf
受拉翼缘:
Tf
0.875 f t bh0 时,可按 (1)当 V 0.35 f t bh0 或 V 1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 力分别进行计算。 (2)当
T 0.175 f tWt
时,可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
承载力和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3)其它情况按弯剪扭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sv ,min
Asv ,min bs
ft 0.28 f yv
4. 构造要求 (1)纵筋 受扭纵筋应对称设置于截面的周边; 伸入支座长度应按充分利用强度的受拉钢筋考虑。 (2)箍筋 箍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要 满足表4-2和表4-3要求; 箍筋要采用封闭式。
5.2.5 弯剪扭构件计算方法确定 《规范》规定: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可按下列规定进 行承载力计算:
2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1).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先在某长边中点开裂 主拉应力、主压应力成45度角
T(T)
T(T)
2
1 2
裂缝
1
Tmax
形成一螺旋形裂缝,一裂即坏
受压区
三边受拉,一边受压
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
一、开裂前的应力状态
max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第5章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第5章

图5-4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
图5-5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剪应力分布
6
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开裂扭矩,只能近似地 采用理想塑性材料的剪应力图形进行计算,同时通过试验来 加以校正,乘以一个折减系数0.7。于是,开裂扭矩的计算 式为
Tcr =0.7Wt ftd
(5-2)
式中 Tcr——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ftd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Wt——矩形截面的抗扭塑性抵抗矩,Wt =b2(3h-b)/6。
st

= st,min
Ast,min bh
=0.08
2t -1
fcd fsd
(5-28)
Ast,min——纯扭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截面面积(mm2); h ——矩形截面的长边长度(mm); b ——矩形截面的短边长度(mm); ρst——纵向抗扭钢筋配筋率 ,ρst=Ast/bh; Ast ——全部纵向抗扭钢筋截面积(mm2)。
26
(3)抗弯受拉纵向钢筋As和受压纵向钢筋As’是分别配置 在截面受拉边缘区和受压边缘区,为集中配筋布置。
抗扭纵向钢筋Ast是在截面周边对称均匀形式布置的形式。
h
Ast /3 A's
Ast /3 As Ast /3 b
弯扭剪构件的纵向钢筋(n=3) 配置示意图
配置在截面受(拉)压边缘区 的纵筋,按叠加后所需纵向钢筋面 积截面来选择钢筋直径和布置。
和工字形截面受扭构件的截面配筋计算。 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受扭矩在构件截面上的分配; 纵向钢筋和箍筋的设计。
1 ) T形、工字形截面扭矩分配 T形、工字形截面可以看作是由简单矩形截面所组成的复 杂截面。
T形、工字形截面分块示意图
(1) 在计算其抗裂扭矩、抗扭极限承载力时,可将截 面划分为几个矩形截面,并将扭矩Td 按各个矩形分块的抗扭 塑性抵抗矩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矩形分块,以求得各个矩形分 块所承担的扭矩。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计算公式的推导

弯剪扭共同作用下计算公式的推导

cor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只考虑单独由混凝土 提供的承载力部分的相关性,而由混凝土与 钢筋或钢筋单独提供的承载力可简单叠加, 不受其它作用的影响。
配筋率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弯构件纵向受
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与受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 配筋率之和; 2.箍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剪扭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1、如纯扭构件类似,《规范》规定,对于b/h<6的矩形钢筋混凝土 剪扭构件,当符合下式条件时,可以按构造要求配置抗剪扭钢筋 (只需进行受弯承载力计算)。
V bh
0

T W
t
0 .7 f
t
2.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考虑剪力,仅按受弯矩和扭矩共同作用 下的情况进行计算; V ≤0.35ftbh0 对于集中荷载改为:
c 0
x 2
) f A ( h a )
y s 0
受剪构件承载力:V
u
V V 0 . 7 f bh 1 . 25 f
c s t 0
A
yv
sv
h
s
0
受扭构件承载力:T
u
T T 0 . 35 f W 1 . 2
c s t t
fபைடு நூலகம்A
yv
st 1
A
s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系数为0.7, 故开裂扭矩设计值为:
T
cr
0 .7 f W
t
t
钢筋受扭承载力 :
T 2
cu
f A A
yv stl
cor

s f A s
y stl
f A 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 ρs = ≥ ρ s,min bh0
5、计算βt(5—23)式 、计算 — ) 6、计算抗剪箍筋用量(5—22)式, 、计算抗剪箍筋用量( — )
Asv 注意到ρ sv = bS v
Asv (20γ 0Vd )2 = 2 S v α1α 3 (10 − 2 β t )2 (2 + 0.6 p ) f cu,k f sv bh0
BC段 段
T Vc c + = 1.5 T V c0 c0
Vc βv = Vc0
Vc /Vc0
Tc Vc + = 1.5 Tc0 Vc0
Tc 取 βt = Tco
βv βt (1+ ) = 1.5 βt
近似取: 近似取:
Tc /Tc0
Vd Vc = T T d c
1.5 βt = V T 1+ d ⋅ c0 T V d c0
f sd S v
Asv1 ( 注意 已知!) Sv
Ast ≥ ρ st,min ρ st = bh
9、汇总钢筋用量,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汇总钢筋用量, ①总的纵筋用量A* st=As+Ast 总的纵筋用量
A *st 总配筋率ρ st = ≥ ρ s,min + ρ st ,min bh
②总的箍筋用量A*sv 总的箍筋用量
Vc /Vc0
Tc Vc + = 1.5 Tc0 Vc0
Tc /Tc0
Tc Vc βv = 设 βt = Tc0 Vc0 βt—无腹筋构件,剪扭作用时,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无腹筋构件,剪扭作用时,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βv—无腹筋构件,剪扭作用时,抗剪承载力降低系数; 无腹筋构件,剪扭作用时,抗剪承载力降低系数;
剪扭构件的抗剪承载力(矩形、箱形截面): 剪扭构件的抗剪承载力(矩形、箱形截面):
(10 − 2 β t ) bh0 (2 + 0.6 p ) fcu,k ρ sv f sv γ 0Vd ≤ α1α 3 20
(N) (5—22) — )
上式适合于无弯起钢筋情形, 上式适合于无弯起钢筋情形,但规范没有给出有弯起钢筋时 的计算式。若有弯起钢筋,则可偏保守使用上式计算箍筋, 的计算式。若有弯起钢筋,则可偏保守使用上式计算箍筋,弯 起钢筋按上一章方法计算。 起钢筋按上一章方法计算。 有弯起钢筋、斜筋时,剪扭构件矩形、 有弯起钢筋、斜筋时,剪扭构件矩形、箱形构件的抗剪承载 力公式可用下式: 力公式可用下式:
纯扭构 件
2、剪扭构件: 、剪扭构件: 纵筋:由(5—24)式确定 纵筋: — ) (剪扭相关) 箍筋:由(5—22)式抗剪用量+(5—24)式抗 剪扭相关) 箍筋: — )式抗剪用量+ — ) 2 扭用量 3、弯、剪、扭构件: 、 扭构件:
受压或 பைடு நூலகம்拉筋 剪扭构 件
(剪扭相关, 剪扭相关, 纵筋:按受弯构件用量+ 纵筋:按受弯构件用量+ (5—24)式抗扭用量 — ) 抗弯单独考虑) 抗弯单独考虑) 箍筋: 箍筋:由(5—22)式抗剪用量 (5—24)式抗扭 — )式抗剪用量+( — ) 2 用量
7、计算抗扭钢筋用量,(5—24)式 、计算抗扭钢筋用量, — )
Asv1 γ 0T d −0.35 β t f tdWt = Sv 1.2 ζ f sv Acor
8、计算抗扭纵筋用量,并验算最小配筋率(5—3)式 、计算抗扭纵筋用量,并验算最小配筋率( — )
Ast =
ζ fsv Asv1U cor
Vc /Vc0
Tc /Tc0
剪扭构件的抗剪及抗扭承载力分别由相应的砼抗力和箍筋抗 力组成: 力组成:
T = Tc + Ts = βtTc0 + Ts u
Vu = Vc +Vs = βvVc0 +Vs
1/4圆弧的相关方程比较复 圆弧的相关方程比较复 圆弧 为方便计算, 杂,为方便计算,规范采用 三折线来代替圆弧, 三折线来代替圆弧, 即用AB、 、 三段直 即用 、BC、CD三段直 线来近似相关关系。 线来近似相关关系。 AB段,扭矩影响很小, 段 扭矩影响很小, Tc /Tc0≤0.5 ,取 Vc /Vc0=1.0; ; CD段,剪力影响很小, 段 剪力影响很小, Vc /Vc0≤0.5 ,取 Tc /Tc0 =1.0; ; BC段,0.5<Tc/Tc0<1.0取 段 取
复合受力构件截面 上的总剪应力
纯剪作用产生的剪应力 纯扭作用产生的剪应力 二项直接相加 不计β (不计 t)
二、基本公式确定的大致过程 1、剪扭构件承载力 、 由图可见, 由图可见,构件的抗扭能 力随剪力的增加而降低, 力随剪力的增加而降低,反 之,构件的抗剪能力也随扭 矩的增加而降低。 矩的增加而降低。 剪扭构件的相关关系为1/4 剪扭构件的相关关系为 圆弧
ρ st ≥ ρ st ,min
fcd = = 0.08(2β t − 1) bh f sd
Ast,min
(5—27) — )
桥规》 条原文: 五、受扭构件构造要求 《桥规》9.3.4条原文:箍筋除满足上一 条原文 章的构造要求外,再增加以下条款: 章的构造要求外,再增加以下条款:
六、计算步骤 (一)弯、剪、扭无腹筋构件配筋设计(纯扭构件自己总结) 扭无腹筋构件配筋设计(纯扭构件自己总结) 1、验算截面尺寸(5—25)式 、验算截面尺寸( — ) 2、验算是否需要抗扭配筋计算(5—28)式 、验算是否需要抗扭配筋计算( — ) 3、截面分配扭矩(T、工、箱形截面需要)(5—29)~( — 、截面分配扭矩( 、 箱形截面需要) )~(5— — )~( 31)式 ) 4、计算受弯纵筋用量 s,验算配筋率 s(第三章方法) 、计算受弯纵筋用量A 验算配筋率ρ 第三章方法)
γ 0Vd ≤ β vVc + Vsv + Vsb
两项合并为Vcs 两项合并为
γ 0Vd ≤ α csVcs + Vsb
其中: 其中: α cs = (10 − 2β t ) / 20
(a) )
αcs——剪扭构件砼与箍筋共同承担的抗剪能力降低系数 ——剪扭构件砼与箍筋共同承担的抗剪能力降低系数 若把剪力全部由箍筋与砼承担,将(4—5)式Vcs代入(a)式,得: 若把剪力全部由箍筋与砼承担, — ) 代入 式
叠加后箍筋肢数, 设 n1叠加后箍筋肢数, n2、n3分别为 叠加前抗剪箍筋、 叠加前抗剪箍筋、 抗扭箍筋肢数 (a)
(10 − 2β t ) bh0 (2 + 0.6 p ) f cu,k ρ sv fsv γ 0Vd ≤ α1α 3 20 (N) ) (5—22)’ — ) + 0.75 × 10−3 f sd ΣAsb sin θ s
2、弯扭构件 、 弯扭构件承载力相关关 系复杂, 系复杂,目前没有实用计 算式。 算式。 确定弯扭钢筋后, 确定弯扭钢筋后,分别 计算其抗弯和抗扭承载 不考虑弯、 力,不考虑弯、扭的相 关作用
在弯、 §2 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矩形截面构件承 载力计算
一、计算原则(思路) 计算原则(思路) 剪力和扭矩同时作用在横截面上产生各自的剪应力, 剪力和扭矩同时作用在横截面上产生各自的剪应力,因 可以将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进行叠加, 此,可以将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进行叠加,叠 加总和不超过混凝土的标定容许值。 加总和不超过混凝土的标定容许值。 弯扭构件 剪扭构件 箍筋用量=抗扭配筋量 箍筋用量= 纵筋用量=抗弯配筋量 抗扭纵筋量 纵筋用量=抗弯配筋量+抗扭纵筋量 箍筋用量=抗扭配筋量 抗剪配筋量 箍筋用量=抗扭配筋量+抗剪配筋量 纵筋用量= 纵筋用量=抗扭纵筋量
Vc Tc + =1 Vc0 Tc0
2 2
Tc0—无腹筋纯扭构件, 无腹筋纯扭构件, 砼的抗扭承载力; 砼的抗扭承载力; Vc0 —无腹筋纯剪构件, 无腹筋纯剪构件, 砼的抗剪承载力; 砼的抗剪承载力; Tc —无腹筋剪扭构件,砼 无腹筋剪扭构件, 抗扭承载力; 抗扭承载力; Vc —无腹筋剪扭构件,砼 无腹筋剪扭构件, 受剪承载力
代入( — ) 剪扭构件抗扭承载力: 代入(5—17)式,得剪扭构件抗扭承载力:
fsv1 A A sv1 cor (N.mm) γ 0Td ≤ Tu = 0.35βt ftdWt + 1.2 ζ Sv 代入( — ) 得剪扭构件抗剪承载力: 代入(4—3)式,得剪扭构件抗剪承载力:
(5—24) — )
注意: 注意:此时βt 和βv的范围为 0.5~1.0
代入β 表达式,导出: 将Vco=0.07fcdbh0,Tco=0.35ftdWt代入 t表达式,导出
1.5 βt = VdWt 1 + 0.5 Td bh0
(5—23) — )
β v = 1.5 − β t
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式中 : βt—— 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当 βt<0.5时,取βt =0.5;当βt >1.0时,取βt =1.0 时 ; 时 βv——剪扭构件砼承载能力降低系数 ——剪扭构件砼承载能力降低系数 Vd——剪力组合设计值 ——剪力组合设计值 Td——扭矩组合设计值 ——扭矩组合设计值
箍筋用量=抗扭配筋量+抗剪配筋量 弯、剪、 箍筋用量=抗扭配筋量 抗剪配筋量 扭构件 纵筋用量=抗扭配筋量+抗弯配筋量 纵筋用量=抗扭配筋量 抗弯配筋量
但是,如果简单叠加,对剪扭构件来说,对箍筋、 但是,如果简单叠加,对剪扭构件来说,对箍筋、混凝 土是偏于不安全的(尤其是后者)!因为试验表明: )!因为试验表明 土是偏于不安全的(尤其是后者)!因为试验表明:构件在 剪扭共同作用下, 剪扭共同作用下,其截面某一受压区域内承受剪切和扭转应 力的双重作用,这将降低构件内混凝土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力的双重作用,这将降低构件内混凝土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试验研究表明: 试验研究表明:构件的抗扭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和抗剪 承载力是互相影响的, 承载力是互相影响的,即构件抗扭承载力同弯矩和剪力大小 相关;同样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也随扭矩大小变化。 相关;同样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也随扭矩大小变化。这 种相互影响称为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 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 种相互影响称为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 《桥规》计算原则:对复合受力构件采用了部分相关、部分 桥规》计算原则:对复合受力构件采用了部分相关、 叠加的方法: 钢筋抗力简单叠加; 叠加的方法:即钢筋抗力简单叠加;混凝土抗力考虑相关性 影响,引入一个承载力降低系数β 影响,引入一个承载力降低系数 t,在分别按纯扭构件和纯剪 构件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中引入β 构件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中引入 t,即可计算出混凝土在 复合受力情形下的抗扭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复合受力情形下的抗扭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