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
第5章 环境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 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重要手段
• 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 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4、特点
综合性 区动域态性性 信息密集 政策性强
n
污染物总量 Qak Qaki i 1
Qaki
Aki
n
Si S
S Si
i 1
S----总量控制面积
Si----第三功能区面积 aki----第三功能区某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系数, Qaki----第三功能区某污染物一年允许的排放总量, n----功能区总数 a-----总量下标 i -----功能区编号 k-----某污染物下标
Lt LR La expKn / Q
Lt —有机污染物总量,kg/s ; LR —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 kg/s ; La —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kg/s ; K —降解系数; Q —流量,m3/s ;
n —比例常数。
②水质模型法——水环境污染预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 找出污染排放的变化与水质控制点处污染物浓度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此预测区域未来的水环境质量。
exp(
y2
2 y2
) exp
(z H )2
2 z2
exp
(z H )2
2 z2
3)水污染预测
水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水质未来变化的趋势
(1)水污染源的预测 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
W W0 (1 rw )t
多元回归预测方法
《环境规划》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1
– C、定量计算阶段
1、确定设计条件;2、选择水质模型及计 算;3、计算混合区范围;4、优化模拟。
– D、综合决策阶段
1、通过综合评价,确定切实可行方案; 2、拟定分期实施方案。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
– 在水环境规划中,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 操作实体。
• 水域是根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并结合行政区划而定;
2.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可将水环境规划分为:区域、流域以及城市等层次。
• 区域水环境规划 强调区域的综合协调和整治。如《珠江三角洲水污染防治规 划》。
• 流域环境规划 以水环境子系统为核心,将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子系统纳入规 划的范畴,以保障水质达标和水生态系统健康,以及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 城市水环境规划 以城市水环境改善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水质改善、 水生态修复、水生态及生态景观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1、设计条件的类型和内容
平均化过程是设计条件的主要过程,即在稳态条件下平均化,或在概 率分布条件下平均化。由此构成了两类设计条件:随机(或概率分布) 设计条件和稳态(或定常)设计条件。
A、设计条件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排污条件、目标条件和约 束条件等。
B、时期、时段和保证率是建立这些条件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二 、水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尺度
– 1.根据水环境规划研究的对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
–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或称水质控制规划)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 规划的基础;
– 水资源系统规划(或称水资源利用规划)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 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备; • F、通过多个可行方案的优化决策,确定最优化方案; • G、为政策协调和管理决策,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方案。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1.9
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等级及评价范围
划分评价等级的依据 评价等级划分 评价范围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一级评价 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对于不同级别的地表水环 境影响评价,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等的评价工作内 容与技术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态破坏型。 (3)界定新、改、扩建项目,明确是否有“以新带老”
的问题。
2.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
1993),结合建设项目外排水污染源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的 特征,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3.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通过水质与水文调查、现有污染源调查,弄清水环境现 状,确定环境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并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要求)
(1)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区域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明确包括水质要求和环境效益在内的环境质量目 标;
(2)根据国家排污控制标准(排放标准),分析和界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污染源强(水质与水量指 标);
(3)选择合理的水质模型,建立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目标 的关系,根据各种工况下不同的污染源强,进行水环境影响 预测评价;
必要时应进行工程涉及水域的水环境容量预测分析。
6. 提出控制水污染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的措施 根据上述的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比较优化建设方
案,评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预测受影响 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和达标率,为了实现水环境质量保护目 标,提出水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四、 地 表 水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的 工 作 程 序
环境规划与管理大纲
高纲124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528环境规划与管理河海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技术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政策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下,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
共分11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类型。
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了与环境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可持续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环境政策学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与环境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论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指标体系及其类型;提出了环境评价和预测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的目的、依据和内容;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第四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阐述了环境预测与社会经济预测、大气污染预测、水污染预测、固体废物与噪声污染预测的常用方法;阐述了经济环境评价、社会环境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介绍了单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第五章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四种技术措施;阐述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第六章为“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与类型、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原理;提出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防治。
28528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绝密)
28528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p13(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4)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心循环(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采取综合的环境工程措施以保证规划区域内社会协调发展【2】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p15(1)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
(2)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特征p8(1)整体性(2)综合性(3)区域性(4)动态性(5)信息密集(6)政策性强(7)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自适性(8)广泛性和群众性【4】环境规划的类型p16一.按长期规划分:1.长远环境规划 2.中期环境规划 3.年度环境保护计划二.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经济制约性 2.协调型的环境规划 3.环境制约型的环境规划三.按环境要素划分:1.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2.水污染控制规划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四.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五.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污染控制规划)3.自然保护规划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5】环境管理的类型p19一.按管理范围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内容包括: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2.区域环境管理内容包括:城市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地区环境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风沙区生态建设和管理等。
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12)
3.预测时期
一、二级评价应预测纳污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 个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或评价等级为二级但评 价时间较短时,可以只预测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 一级评价:至少枯水期和平水期; 二级评价:至少枯水期 三级评价:枯水期
(同时要考虑预测背景值的监测时期)
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 (1)预测范围与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 (2)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的预测点,应包括敏感 点。一般情况下以环境现状监测点为预测点。 同时应考虑以下特殊情况: ①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 工建筑物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预测点。
6.河流简化 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 河流。 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 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7.污染源简化 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 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两排放口 间距较远时,可分别单独考虑。 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其排放量 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 续恒定排放。
上游河段是排放口上游的河段。
3.2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3.2.1混合过程段 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线
2.1地表水环境影响 水资源:主要体现有水利水电工程、供水或调 水工程、用水量大的电力工程 水质:工程排污。 水生生态系统:水量、水质等综合影响,例如 水库建成后的库区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由于下游水 资源减少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大坝阻隔造成的 水生生物资源的变化。
肉食加工、发酵、 pH、BOD5、COD、悬浮物、氨氮、磷酸盐、大肠杆菌数 酿造、味精
第五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19/11/12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2
评因子的筛选
– 城市和各工业部门通常排入的水污染物; – 按等标排放量值大小排序在前的因子; – 在受项目影响 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
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
– 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 – 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
• 施工机械运作、清洗漏油等排放的含油和悬浮物 废水。
• 基坑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等操作排放含泥砂废水。
• 施工场地清理和开辟施工机械通行道路常大片破 坏地面植被、造成裸土。
– 运行期影响:石油炼制工业,钢铁工业,铝和有色 金属生产,化学工业 ,食品工业,制浆和造纸业。
2019/11/12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迁移和转化 • 推流迁移 • 分散稀释 • 转化和运移
2019/11/12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2
– 衰减变化 •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过程 •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 • 硝化作用
污染物的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 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包括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及 氨化后生成的不含氮有机物的继续氧化。第二阶 段为氮氮硝化作用的需氧量。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河流和湖泊(水库)的水质模型
2019/11/12
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水体污染
按排放形式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非点污染源。
– 点污染源:由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通过 管道和沟渠收集和排入水体的废水。
i1
2019/11/12
云南地理-第五章水文环境
云南地理-第五章⽔⽂环境第五章⽔⽂环境云南地域⼴,地势起伏⼤;地貌类型复杂,⼭地为主;⽓候湿润,降⽔丰富。
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了众多的江河湖泊及地下⽔系(图5-1)。
⼜地处第⼀、⼆级阶梯的过渡区,蕴藏着丰富的⽔能资源。
图5-1云南省河流⽔系分布图第⼀节⽔系与河流云南省⼤⼩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的有180条,多为⼊海河流的上游。
⼀、云南⽔系云南省地跨六⼤⽔系(图5-1),具体说明如下:1、太平洋⽔系①长江⽔系:⾦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江、以礼河、⽜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东海。
②珠江⽔系:南盘江、曲江、可渡河、黄泥河、驮娘江、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异龙湖等,注⼊南海。
③元江(红河)⽔系:礼社江、绿汁江、把边江、阿墨江、李仙江、南溪河、盘龙江等,注⼊北部湾。
④澜沧江(湄公河)⽔系:漾濞江、威远江、曼⽼江、南腊河、南览河、流沙河、洱海等,注⼊南海。
2、印度洋⽔系⑤怒江(萨尔温江)⽔系:⽼窝河、枯柯河、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注⼊安达曼海。
⑥伊洛⽡底江⽔系:独龙江、槟榔江、⼤盈江、瑞丽江等,注⼊安达曼海。
⼆、主要河流介绍1、怒江属于印度洋⽔系的怒江(萨尔温江)⽔系。
1.1河流概况⼜称潞江,怒江因江⽔深⿊,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美”、“阿怒”是怒族⼈的⾃称,“⽇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居住区域的江。
发源于青藏⾼原的唐古拉⼭南麓的吉热拍格。
怒江在西藏嘉⽟桥流⼊他念他翁⼭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桥⾄云南省的泸⽔县为怒江的中游,进⼊云南境内以后,经怒江傈僳族⾃治州、保⼭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治州,怒江奔流在碧罗雪⼭与⾼黎贡⼭之间,西岸⾼黎贡⼭的峡⾕⾼差达5000⽶,东岸碧罗雪⼭的峡⾕⾼差达4000多⽶,平均⾼差3000多⽶,⼭⾕幽深,危崖耸⽴,⽔流在⾕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海拔在2000-800⽶之间;怒江州境内,4000⽶以上⾼峰有20余座,群⼭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第一章: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如何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和每个国家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
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要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和全面保护水资源。
在实践中,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每一滴水都应被充分利用且不浪费。
2.统筹协调:在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需求与利益,避免冲突和浪费。
3.保护优先:应当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水质量和水量的持续性。
4.可持续发展:应当发展和利用水资源,通过维持水文循环和其他方式保持水质量和水量的可持续性。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和使用现状。
此外水资源管理的关键还包括:1. 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质量的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资源的科学利用: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推动水资源的全面利用。
3. 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确保水的公平合理分配和优先保障水的作用和价值。
4. 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的、健全的和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保障水资源管理的顺畅发展。
第三章: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是保证水质量和水环境卫生的重要手段。
在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 提高环保法规的法律约束力。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有效地保证水环境的安全。
2. 加强排放污染物的管制。
进一步强化管控力度,加强监测和排放管理,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及时性。
3. 关注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
加强地区性和行业性污染防治,特别是应注重重点区域和特殊地理环境的防治工作。
4.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
鼓励使用清洁水资源消耗产品,提高生产过程的生态环境友好型。
第四章: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在保证水资源的持续性和利用质量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维护社会公正和生态平衡的一种管理模式。
水环境数学模型-第五章-河流水质模型
河流水质模型是近十几年来研究得比较广泛且较深入的课题,并将研究 的水质模型比较成功地用于河流、流域的水质规划和管理。如 QUAL-Ⅱ是应 用得较成功的一个例子。目前使用的许多水质模型是在 S-P 模型的基础上加 以修正而获得的。 水质模型可用于估计在稳态条件下,即水质和水量不随时间变化的条件 下水质的变化行为。 同时亦可用于估计动态条件或随时间而改变时水质状况。 我们可用许多参数,如 BOD、DO、SS,大肠杆菌以及其他影响水质的因素来 描述和评价水体的质量。本章以 S-P 方程开始介绍各种类型的水质模型,同 时介绍若干计算实例以及确定模型中各参数的方法。通过本章介绍,使读者 能掌握模型的一般解法和使用条件,同时能较好地掌握模型中参数识别的各 种方法。 5.1 Streeter-Phelps 模型的基本形式
在稳态条件下,
డ
ݑడ௫ ൌ ܦడ௫ మ െ ܭଵ ܮ ܭଶ ሺܱ௦ െ ܱሻ ሺܲ െ ܴሻ
డை
డమ ை
(5-14)
ݑడ௫ ൌ െሺܭଵ ܭଷ ሻ ܮ ܵ ⁄ܣ
(5-15)
ݑ
డ௫
డ
ൌ െሺܭଵ ܭଷ ሻ ܮ ܵ ⁄ܣ
ಽ BOD: ܮൌ ܮ ܨଵ ቂ ൗሺܭଵ ܭଷ ሻቃ ሺ1 െ ܨଵ ሻ
ቀ݁ ିሺభ ାయ ೠ െ ݁ ିమ ೠ ቁ
ሻ
ೣ
ௌ
(5-23)
భ ାయ ሻ
DO: ቂ
ିோ మ
ܦ ൌ ܦ ܨଶ െ ሺ
(5-25)
或
భ ௌಽ ቃ ሺ1 మ ሺభ ାయ ሻ భ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23年修正)
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23•【字号】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19号•【施行日期】2023.11.2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福建省水资源条例(2017年7月2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11月23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水资源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三章水资源保护第四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五章水资源配置与节约使用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节约水资源,防治水害,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开发、利用、配置、节约、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保护、开发、利用、配置、节约、管理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保护优先、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科学配置、讲求效益的原则,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宏观管理、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财政投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改善水环境。
第五条水资源实行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跨行政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由共同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
水生态工程建设方案
水生态工程建设方案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实施水生态工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水生态工程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修复、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期实现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恢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旨在针对现有城市水域的污染和破坏,通过水生态工程的建设,不仅恢复和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城市水环境的容量,增加水资源的补给量,有利于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方案,也能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水生态理念的普及和推广。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课题首先对水生态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体系和应用范围进行梳理与总结,其次对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化的建设目标。
然后,结合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生态工程技术手段和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最后,通过实地勘察和模拟实验,对水生态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并评估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2.1 城市水体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河流、湖泊水体,存在着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
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水生物减少等现象日益凸显。
2.2 城市水环境问题分析城市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不足、污水处理不完善,工业废水排放过多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城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从而引发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退化。
水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水污染物浓度过高等。
第三章城市水生态工程建设目标与技术手段选择3.1 建设目标的确定基于城市水体的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技术,以恢复和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为目标,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
第五章城市河湖水系统修复理论及技术
(1)河湖自我调节原则
城市河流修复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强化河流在受到破 坏之前的自净和生态功能,使河流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达到 自我维持的状态。在该原则指导下,因地制宜,构建当地 人与河流和谐共处的环境。
(2)优先恢复水体自净功能,适当兼顾其他功 能的保存和优化
(3)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平衡的基础,会大 大提高河湖生态系统的抗缓冲性能。
一、城市化与河湖 二、城市河湖生态修复的原则 三、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的理论基础 四、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五、城市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六、城市河湖滨岸缓冲带修复技术
概述
城市化进程
功能日益萎缩
导致城市河湖 水环境不断恶化
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城市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修复成为 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3、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异性和缀块性理论
空间异质性是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 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是空间缀块性和空间梯度 的综合反映。
缀块性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 配置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为具体化一些。
梯度则是指沿某一方向景观特征有规律的逐渐变 化的空间特征。
空间格局、异质性和缀块性相互联系、略有区别。 最重要的共同点是强调景观特征在空间上的非均 匀些,及其对尺度的依赖性。空间异质性是自然 界最普遍的特征,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 在。非生物的环境异质性以及各种干扰是景观异 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营养盐输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水动力要素是影 响湖泊水质的第一要素。
良好的水体交换能降低水体在湖泊的滞留时间, 提高周转速率,输出水体中的营养盐。而水体交 换缓慢,则会造成水体养分量不断上升或者随泥 沙在湖底大量沉积。这种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工程 手段改善湖泊水体交换能力。
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
第三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二)制定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划、方案和政策;(三)负责水域环境卫生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四)加强水域环境卫生监管和执法;(五)推动水域环境卫生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六)加强水域环境卫生宣传和教育。
第五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职责的履行。
第六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第三章水域环境卫生监测与评估第七条水域环境卫生监测应当对水质、富营养化、有毒有害物质、生物多样性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
第八条水域环境卫生监测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水域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发布,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水域环境卫生评估应当对水域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一条水域环境卫生评估结果应当用于制定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措施和政策。
第四章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十二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水质管理:加强水质监测,治理水域污染源,控制水污染物排放。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三)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域自然景观,控制水域开发,遏制水域生态破坏。
(四)河道岸线整治:加强河道岸线管理,提升河岸环境品质。
(五)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湿地资源,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第五章水域环境卫生管理的执法和监督第十三条水域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水库管理条例
水库管理条例水库管理条例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一项管理水库的规章制度。
该条例旨在保护水源、维护水库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以及预防和减少水库灾害。
以下是对水库管理条例的一些主要内容的介绍。
第一章总则水库管理条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条例的目的、适用范围、定义、基本原则和管理职责等内容。
其中包括制定条例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对于水库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该章节还明确了该条例适用的水库范围,包括公用水库、工矿企事业单位的水库以及乡镇村落的小型水库等。
第二章水库建设和管理第二章主要规定了水库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原则和要求。
其中包括水库建设前需要进行的规划、设计和评估,要求保证水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该章节还强调了水库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
第三章水库水资源管理第三章重点关注水库的水资源管理。
该章节明确了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源、供应水源和防洪控涝等,强调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该章节还规定了水库调度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包括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水位和放水,保证水库水源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水库安全管理第四章是水库管理条例中最重要的一章,主要涉及水库的安全管理。
该章节规定了水库安全评估和监测的要求,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水库设施的安全性。
此外,该章节还明确了水库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和事故应急处置等。
第五章水库环境保护第五章主要强调了水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该章节规定了水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原则和要求,包括防止水库水质污染、保护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禁止非法捕捞和垃圾倾倒等。
此外,该章节还规定了水库建设和管理中需要遵守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第六章法律责任和处罚第六章主要规定了水库管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该章节明确了水库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责和权力,并详细列举了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措施。
此外,该章节还规定了对于涉及水库安全和水资源管理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水环境规划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水环境规划基础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基础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第一节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水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尺度
一、水环境规划的内容
(1)明确问题 找出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包括水量、水质、水 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并查明问题的根源所在。 (2)确定规划目标 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拟定规划目标。 (3)选定规划方法 数学规划法和模拟比较法。
三、水环境容量
(一)水环境容量的定义 (二)水环境容量分类 (三)水环境容量的设计条件 (四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 纳污染物的量。 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 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 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 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 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 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2)设计排污条件:包括设计排污流量、浓度、排放 地点、排放方式和排放强度等。 (3)设计目标条件:主要包括设计污染控制因子、控 制区段与断面和水质标准及达标率等。 (4)设计约束条件:包括与确定总量控制指标及控制 方案有关的约束性因素,如经济投资约束条件、工 业布局及城市规划约束条件等。
(四)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优质水优用及低质水低用。 (4)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5)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 求;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6)与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实用可行,便于管理等。
(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
(1)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全面分析,既考虑环境保 护的需要,又考虑经济、技术的可行。 (2)将环境目标具体化为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数值。 (3)对功能可达性进行分析,确定引起污染的主要 人为污染源。
(4)建立污染源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响应关系,将各种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输入各类水质模型,以评价污染 源对水质目标的影响; (5)分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措施; (6)通过对多个可行方案的优化决策,确定技术、经 济最优的方案组合; (7)通过政策协调和管理决策,最终确定环境保护目 标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i 1
i
i
st. UL m L0 VL n O 0 L0
i1 i i 2
i
2. 均匀处理最优规划
在均匀处理最优规划问题中,污水处理效率是已 知值,处理费用只是污水处理规模的函数。在约束条 件中不出现水质约束。模型表示为:
(二)模拟选优
在许多情况下,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最优化的条件难 以具备,这时,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就成为水污染 控制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与最优规划方法不同,它是先 进行污水输送与处理设施规划,提出几种可供选择 的规划方案,然后采用水质模型,计算各种方案中 污水排放后水域控制断面的水质,找出比较好的方 案。这种方法选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 划人员的经验,因此,采用模拟选优方法时,要求 尽可能多提出一些初步规划方案,以供筛选。
(3)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重金属也可被水体稀释到 阈值以下。重金属是保守性污染物,它只发生状态 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不能被分解,因此,重金属 没有同化容量。且由于重金属易于在环境和生物体 内积累,因此,要严格控制利用水体的环境容量。
(三)水环境容量的设计条件
设计条件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排污条件、 目标条件和约束条件等。时期、时段和保证率是建立 这些条件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1)设计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设计水量、水温、流速 和上游设计断面及其水质浓度、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 混合系数等。
式中:K标——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社会效益参数, 一般K标≥1; ρ B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标准值。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
(1)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耗氧有机物能被水中 生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其有较大的水环境 容量。 (2)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有毒有机物是指人工 合成的毒性大、难降解有机物。这类有机物的同化 容量极小,一般只考虑水体的稀释作用。有毒有机 物应主要在污染源中消除,而不宜利用水体的环境 容量。
在满足水质标准的条件下,水体能够接受的某种污 染物的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由四部分组成:点源污染负荷、非点源污染负 荷、水体本底负荷和边际安全值。
四、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
(一)最优化问题 (二)模拟选优问题
(一)最优化问题
1. 排污口最优规划模型 排污口最优规划是以各小区的污水处理厂为基础, 以总处理费用最低为目标,在水体水质条件的约束 下,寻求各处理厂处理效率的最佳组合,其数学模 n 型为: min Z C ( )
min Z Ci (Qi ) Cij (Qij ) i 1 i 1 j 1 n n st. qi Q ji Qij Qi 0 j 1 i 1 Qi , qi , Qij , Q ji 0 i, j
n n n
第四节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二、污水处理 三、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 四、生态修复技术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
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 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 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污量和毒性。 对产来说,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的产品的整 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 ⑴拟建设施的可行性报告。 ⑵拟建设施与现有设施的关系,以及现有设施的基 本情况; ⑶第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费用估计和执行进度表。 ⑷对被推荐方案和其他可选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⑸对被推荐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⑹当地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的评议,并经地方 主管机构批准。
(二)水资源系统规划
(4)拟定规划措施 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实施清洁生 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和增加污染处理设施等。 (5)提出供选方案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方案可行性分析和水环 境承载力分析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6)规划实施
二、水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尺度
(一)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二)水资源系统规划
1 提出水环境 保护目标
2选择相应的 环境质量标准
3 现状功能可达性分析 确定主要人为污染源
7 政策协调 行政决策
6 负荷分配 工程规划 技术和经济 综合分析
5 污染控制 措施分析
4 建立排污量 与水环境质量 间的定量关系
水环境功能区划系统分析过程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
(一)划分 (1)对于每一个控制单元,可单独进行环境评价, 实施不同的控制路线。 (2)针对不同的水质目标和污染物,在同一区域可 以有多种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案。 (3)在每个控制单元内,污染物排放清单应该齐 全,水域控制断面应有常规监测资料。 (4)对各控制单元间的相互影响,应根据水量和质 量平衡关系,通过污染物的输入和输出来定量表达。
2、地区水资源规划 以行政区或经济区为对象的水资源规划。或以防洪 灌溉排水为重点;或以工业和城市供水、改善地区水 患、航运或环境为重点;或以水力发电为重点;或兼 而有之。
3、专业水资源规划 防洪规划、水力发电规划、灌溉规划、航运规划、 综合利用枢纽或单项工程规划。
第二节
水环境规划基础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 三、水环境容量 四、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规定: Ⅰ类:主要适用于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国家自然 保护区 。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区一 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仔稚 幼鱼的索饵场等 ;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区二 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 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接触的 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 域。
(二)水环境容量分类
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 (1)自然水环境容量 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基准值为 水质目标,则水体的允许纳污量称为自然环境容量。
E K自 ( ρB 基 ρB ) d V
式中:E——水环境容量; ρ B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基准值; ρ B——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背景浓度; V——水的体积; K自——水体自净系数。
(一)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 的基础,可分为三个层次: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城市(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设施 规划。
1.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⑴基础资料 ①地图:应标明规划流域范围及河流分段情况。 ②水文与水质现状数据。 ③污染源清单。
④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和经 济发展规划等原始规划资料,现状用水情况。 ⑤可考虑使用的水污染控制方法及其技术经济 和环境效益资料。 ⑥有关规划年限(一般20、10或5年等)的要 求。
(二)水污染控制单元解析归类 (1)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 (2)对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说明,包括主 要功能、位置、范围以及各功能区应执行(GB 38382002)的类别或专业用水标准; (3)水质现状及控制断面的确定;
(4)排放状况和主要污染源情况分析,包括污染源 的位置、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排放量等。 (5)排放量与水质预测。 (6)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 (7)控制路线的制定,包括浓度控制、总量控制或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 (8)允许排放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