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凝血机制
凝血过程涉及一系列的酶反应和 蛋白质互作,最终形成血栓以阻 止出血。
凝血四项检查内容
凝血酶原时间(PT)
评估凝血因子活性和外源性凝血通路功能。
血小板计数(PLT)
评估血小板数量,判断止血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评估凝血因子活性和内源性凝血通路功能。
纤维蛋白原(FIB)
评估血浆凝血级联反应,判断纤维蛋白形成情 况。
3 定期质控检验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确保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的解读
1
PT延长
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等
APTT延长
2
问题。
可能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异
常等问题。
3
PLT降低
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疾病、骨髓抑制等
FIB异常
4
问题。
可能存在纤维蛋白形成异常、凝血酶原 缺乏等问题。
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
凝血四项常用于评估血液凝结功 能,辅助疾病诊断和治疗。
通过补充凝血因子药物或血浆制品来纠
维生素K缺乏
2
正缺乏。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K来补充。
3
血小板减少
补充血小板制剂进行治疗。
纤维蛋白形成异常
4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如 纤维蛋白浓度富集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一.凝血酶原时光(prothrombin time,PT)

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运用:凝血酶原时光是检讨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实验,是用来证实先本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

子Ⅴ.Ⅶ.Ⅹ的缺点或克制物的消失,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导,在口服抗凝剂的进程中,保持PT在正常对比的1-2倍最为合适.

PT平常意义:

1 延伸:先本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少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少.肝脏疾病;血轮回中有抗凝物资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体.

2缩短:先本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况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光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经常运

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光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然.世界卫生组织(WHO)划定运

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许可规模: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

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

4.0;人工瓣膜手术3.0-4.0.

凝血酶原时光;陈述方法;即陈述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光(秒)

也同时陈述正常对比的成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陈述之待检

血浆的凝血酶原时光

凝血酶原时光比值=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光

二.国际尺度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1、pt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理想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及共同

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同时,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

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疾病等。2、aptt用于体外人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可检测除ⅶ因子外的其他血浆凝血因子,特别是用于ⅷ、ⅸ、ⅺ、ⅻ和前

激肽释放酶的测定。同时,aptt测定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

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

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等。

3、fib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测定。

fib含量升高:载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4、tt用作体外人血浆中凝血酶时间(tt)测量。该实验系则检查受试者血浆纤维蛋

白原转型为纤维蛋白能力的过筛试验。

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肾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是指凝血功能检查的四个重要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血小板

计数。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人体凝血功能的状态,对于诊断与监测凝血系

统疾病非常重要。以下是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1.诊断凝血疾病: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损、出血性疾病等。PT和APPT的延长可提示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常见的有血友病、维生

素K缺乏等。血小板计数降低则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因子异常

引起的血栓性疾病。这些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凝血异常非常重要,有助于指

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2.指导用药与手术:凝血四项的检查可以指导血液疾病患者的用药和

手术决策。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来调整抗凝剂(如华法林)的剂量,以防止出现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在手术前的评估中,凝血四项可以帮助决定手术方案,特别是对于需要进行创伤性手术或

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检查结果来评估手术出血的风险。

3.监测抗凝治疗:凝血四项对于监测和调整抗凝治疗非常重要。特别

是在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通过检查PT、INR等指标的变化,可以评

估患者是否达到了理想的抗凝状态,并调整药物剂量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

围内。凝血四项的监测也可以帮助评估其他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4.预测血栓或出血风险:通过凝血四项的检查结果,可以评估患者的

血栓或出血风险。例如,PT和INR的延长可以提示患者存在出血风险,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适用范围 1、出血性疾病,

2、血栓性疾病,血液高凝状态。静脉栓塞,肺栓塞,心肌梗塞,脑栓塞不稳定心绞痛,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口服抗凝药,口服避孕药,溶栓治疗。

4、DIC,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炎,肝硬化等。

5、外科手术前,损伤性穿刺前,硬膜外麻醉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正常值24.0—36.0S 常用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检实验。临床意义

APTT延长

1、血浆FⅧ、FⅨ、FⅪ和FⅫ水平低下,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血友病丙及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等

2、严重的血浆FⅡ、FⅤ、F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如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

3、纤维蛋白溶解活力亢进,如DIC、继(原)发性纤溶症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

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FⅧ、FⅨ的抗体、肝素抗凝治疗等。

APTT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检测,一般维持在正常APTT值的1.5~2.5倍,被认为安全有效.但低分子肝素ATPP不敏感。

溶栓治疗时,ATPP、PT、TT应将值控制在正常值的2倍。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0.5—15.0S常用的检查外源凝血系统的筛检实验。 PT延长

1、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凝血因子的缺乏,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以及纤维蛋白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是指检测凝血指标的四个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

维蛋白原(FIB)。这些项目的检测可以提供诊断和评估凝血功能的信息,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凝血酶原时间(PT)是用来评估凝血外路的有效性和监测抗凝

血药物的疗效的指标。PT检测主要用来评估凝血因子Ⅶ、Ⅹ、Ⅴ和Ⅱ的

功能,对于评估新生儿出血症和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PT时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如果PT时间延长,

则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障碍。

其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衡量凝血内路的血液凝固时

间的指标。APTT的检测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和Ⅴ

的功能,可以帮助诊断肾病综合征、血友病、DIC等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APTT时间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或

者体内存在抗凝血物质。

第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PT时间的标准化指标,用于监测抗

凝治疗的疗效。INR常用于评估患者使用华法林等抗凝剂治疗后的凝血状态。INR的检测结果可用于调整抗凝治疗剂量、判断是否达到治疗目标,

以及预测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血栓的风险。

最后,纤维蛋白原(FIB)是评估凝血系统的最终产物,也是衡量血

浆中凝血蛋白质水平的指标。FIB的检测主要用于评估纤维蛋白溶酶系统、纤维蛋白聚合能力和凝血功能的状况。临床上常用的FIB水平可以反映出

凝血功能的异常,如FIB水平降低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DIC等疾病有关。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期,在孕晚期孕妇多项血液指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孕妇的凝血状态。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这四项能准确反应妊娠期间孕妇的出凝血功能状况,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判断出血性疾病的检验指标\[1\]。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25.5±2.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3±1.5)周。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心、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凝血机制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未使用止血药物。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仪器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仪器为希森美康Ca 500型血凝仪,随机配套试剂。抽取肘静脉血1.8 mL,加入0.2 mL含0.109 mol/L枸橼酸钠溶液的专用试管,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立即颠倒混匀,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贮存于-20℃冰箱待检。所有检测于采血后2 h之内完成,每日质控均在质控范围内。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妇女的PT、APTT、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ppt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ppt
血小板计数减少时,凝血四项指标可能出现异常。例如,血 小板减少症患者的APTT可能延长,这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异常 有关。此时,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可以更全面 地了解患者的止血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凝血四项与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是凝血活酶所测得的参比血浆与 正常血浆的PT比值和所用试剂标出的 ISI比值计算出的比值。INR可以反映 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常用于监测抗 凝治疗的效果。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凝血四项简介 • 凝血四项的原理 •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 凝血四项与其他凝血指标的关系 • 凝血四项的注意事项
01
凝血四项简介
凝血四项的定义
凝血四项是指对血液凝固过程中四个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的实验,包括凝血酶原时 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 (FIB)。
FIB(纤维蛋白原)原理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种由肝 脏合成的蛋白质,是血液凝固 过程中的重要因子。
它参与形成血凝块,提供止血 的支持。
FIB浓度的变化可能提示肝脏疾 病、感染、创伤等病理情况。
03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PT异常的临床意义
延长
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低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原发性纤溶 症等。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心电图口诀(未印)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心电图口诀(未印)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

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

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

1 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

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

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

3.0-

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你知道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吗?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属于对血栓性疾病检查,那么我们了解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就很有必要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解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什么是凝血四项凝血四项正常值凝血四项采集血液时的注意事项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凝血四项主要是为了检查血液的问题,可防止血栓的发生,因此做凝血四项检查很重要,为了让患者了解凝血四项临床意义,我们一起来了解。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什么是凝血四项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是指常规的血液凝血功能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对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以及预测出血和血栓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PT)是一种常用的全血液凝血功能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体内外凝血通路的功能。PT是测量从血浆中提取的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所需的时间,其结果可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状态。PT 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Ⅱ、Ⅴ、Ⅶ和Ⅹ的活性下降,可用于检测和监测这些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并诊断肝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药物治疗的反应。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也是一项全血液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状况。APTT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功能状态。APTT延长可能意味着这些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或存在抗凝因子的影响,可用于诊断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DIC)以及肝功能异常。

血小板计数(PLT)是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指标,也是凝血功能检测的重要参数之一、血小板是主要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的细胞成分,其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因此,PLT的测定有助于评估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对于评估出血疾病和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一种标准化的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可以消除不同实验室之间测试结果的差异。INR主要用于评估抗凝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得临床意义

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就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得一种过筛试验,就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Ⅴ、Ⅶ、Ⅹ得缺陷或抑制物得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得用量,就是监测口服抗凝剂得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得过程中,

维持PT在正常对照得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ﻫ1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 Ⅶ Ⅹ缺乏症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与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得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与血栓性疾病。3口服抗凝剂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就是监测口服抗凝剂得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与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得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得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

时报告正常对照得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得凝

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正常血浆得凝血酶原时间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ati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判断出血或血栓的风险。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综合信息。以下是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1.评估凝血功能: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时间,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可能性,如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这对于预防或治疗出血或血栓的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2.指导抗凝治疗:凝血四项可以用于指导抗凝治疗,特别是对于使用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PT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通常用于监测和调整华法林的剂量,以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理想的治疗范围内,既能降低血栓的风险,又能避免出血的发生。

3.评估出血风险: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都可能导致患者易于出血。通过检测凝血四项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风险,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减少出血的发生。

4.评估血栓风险:凝血四项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凝血因子过多或过活、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血液过于凝聚,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通过检测凝血四项的结果,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如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综上所述,凝血四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导抗凝治疗,评估出血和血栓风险。对于预防和治疗与凝血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资料讲解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资料讲解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资料讲解

凝血四项检验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检查,用于评估机体的凝血功能和

判断出血和血栓疾病的可能性。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下是对

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的详细讲解。

1.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价外源凝血机制的指标,主要检测凝血通道的功能。PT的延长可以提示凝血因子的不足或功能异常,或者与抗凝药物(如华

法林)治疗有关。常见的疾病如维生素K缺乏、肝病、凝血因子缺乏和疾

病等,都可以导致PT延长。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APTT用于评估内源凝血通道的功能,主要检测凝血因子VIII、IX、

XI和XII的活性。APTT延长可能表明这些凝血因子的不足或功能异常,

或者与抗凝药物(如肝素)治疗有关。APTT延长常见于血友病、肝病、

肝素治疗以及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3.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止血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负责形成血栓,以止血控制出血。

血小板计数可以用来评估出血和血小板功能异常。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

血栓形成减少,导致易出血的风险增加。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增加血栓的风险。常见的疾病如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恶性肿瘤和骨

髓异常等,都可以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4.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INR是一个用于评估凝血系统外源通道功能的指标,通过比较患者的

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的凝血酶原时间来计算。INR主要用于监

测和调节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治疗剂量。INR值高于正常范围表

凝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凝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凝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凝血是人体保持血液在外伤或者血管破裂后止血,防止出血过多的过程。凝血功能正常与否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凝血指标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凝血功能的状态。通过测量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以评估

凝血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比如,PT和APTT的延长可能暗示凝血因子缺

乏或功能异常。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出凝血相关的疾病,

如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其次,凝血指标检测可以指导抗凝治疗。凝血功能正常的人体内存在

着一种平衡状态,既要保证出血时的凝结能力,又要保证血液在正常状态

下的流动性。有些疾病,如心脏瓣膜病、静脉血栓栓塞等,可能会导致血

液过于凝结,出现血栓的形成。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肝病、肿瘤等,可

能会导致血液凝结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通过检测凝血指标,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配合适当的抗凝治疗,既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又

可以减少出血风险。

第三,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凝血功能状态。对

于一些需要进行大规模手术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状态的评估非常重要。

术中和术后出血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凝血功能的异常往往是导致

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手术患者

的凝血功能状态,判断手术出血的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

防术后出血。

此外,凝血指标检测在评估孕妇凝血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血浆容积增加等因素的改变,常常伴随着

血凝四项的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包括:(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由其衍化出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 T);

(3)凝血酶时间(TT);

(4)血浆纤维蛋白原(Fbg)。

血凝四项- 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一、凝血酶原时间:1、正常参考值:12-16秒。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

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1 、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 SI 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

3.0-

4.0。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1、正常参考值:0.8-1.5。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INR)INR=XC X为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C 为所的组织凝血活酶ISI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

1 延长: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 INR在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髋部外科手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肺梗塞预防动脉血栓

形成人工瓣膜手术。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正常参考值:。

2、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如下:临床适应症 INR允许范围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非髋部外科手

术前—髋部外科手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肺梗塞—

预防动脉血栓形成—人工瓣膜手术—

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INR)INR=XC X为患者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C 为所的组织凝血活酶ISI值。

范围:比值为。意义同凝血酶原时间。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

1、正常参考值:24-36秒。

2、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

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

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

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 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

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临床意义:

1、延长:

(1) 因子Ⅷ Ⅸ 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2)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 因子Ⅴ 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3) 纤容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

(4)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2 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

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

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四、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

1、正常参考值:2—4g/L。

2、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病人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临床意义:

1. 纤维蛋白原减少:(<1.5g/l)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故是它们的监测指标。

2. 纤维蛋白原增加: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常见于下列疾病:

(1) 感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2) 无菌炎症:肾病综合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3) 其它: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3.纤维蛋白原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可能在正常范围。但纤维蛋白原有质的异常,临床可无症或仅有轻度的出血倾向。

五、凝血酶时间测定(TT)

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凝血酶时间缩短: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六、标本的采集、制备、保存等注意事项(分析前质量控制)

1、采血

防止组织损伤,避免外源因子进入。

尽快送检。

避免从输液管取血,以防稀释,用药。

抽血时的压力、时间长短会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可影响血小板释放和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

2、收集管要求:塑料管或聚乙烯试管。

3、抗凝剂选择

推荐用%的枸橼酸钠,能有效阻止Ⅴ和Ⅷ降解。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

4、血浆的保存:取血后应立即做或血浆放冰箱(2-8℃),塑料试管影响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