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语变异研究的理论框架_继承与发展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二语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动机、学习环境、语言输入等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不同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语言教育实践,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对于深入理解和探讨二语习得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语言习得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机制,以及通过研究了解如何更有效地教授第二语言。
通过深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语言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复杂性,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二语习得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语言习得的认识,促进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在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理论框架,从而促进二语习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知心理学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式,该模式主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二语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者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处理来逐渐掌握二语。
这一模式强调学习者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语言处理等认知功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心理学模式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处理语言输入,通过积极的认知活动来获取和消化语言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模式的框架下,研究者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来探讨二语习得的认知机制和规律。
可以通过眼动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在阅读时的注意分配和理解过程,通过记忆实验来研究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存储和激活方式。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语言演变研究
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语言的语篇,可以研究语言的演变过程。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可以提供关于语言发 展变化的线索和证据。
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识别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这有助于减少 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来指导学生的写作 和阅读理解。例如,通过分析语篇中的词汇、语法和 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构建有意义的句子和段 落。
语言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使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来评估学生的语言水 平。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或口语表达,教师可以评估学 生在语篇组织、逻辑连贯和信息传递方面的能力。
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
理论框架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主要包括词汇、语法和语境三个层面。词汇层面主要关注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语法层面主 要关注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语境层面则关注语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核心观点
语篇的连贯性是建立在词汇、语法和语境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之上的。只有当这些层面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时, 语篇才能呈现出连贯性。
深入研究动态语篇的连贯性,揭示其 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多模态语篇研究
加强多模态语篇连贯性的研究,探索 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 。
应用领域拓展
将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应用于实际领 域,如语言教学、人机交互、信息检 索等,发挥其实际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大数据与计算语言
学
利用大数据和计算语言学技术, 对大规模语料库进行分析,挖掘 语篇连贯性的规律和特征。
第七章__当代语言变异理论-变异与变素(下)
2.从变异在语言系统中出现的范围或层次来 分
(1)系统的变异 系统的变异,往往表现为整个语言结构系统都
受到这一变异的影响,从而有别于另一个语言 结构系统。
(3)“陈规”或“偏见”(stereotypes) 这种变异,可能是某个语言变化中曾经存在过,而
现在已经消失的变异,可是人们仍然认为它是某个 语言变体的象征或标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出现。 比如,苏州评弹艺人唱“几”、“趣”、“喜”、 “奇”这些字音和“挤”、“取”、“席”、“齐” 这些字音时,声母是不相同的。
这种个体内部的变异,在言语社会或该社会的 次文化集团中,往往有共同的使用规则,并不 是个人可以随意更改的。
外部的变异
它既可以出自不同社会特征的许多个体,也可以 出自同一个说话人的不同语体。有人称之为固有 的inherent变异,也可以说是一种“纯粹自由” 的变异。比如在北京话中,无论说话人具有什么 样的社会特征,也无论是什么样的语体中,“教 室”的“室”的声调,既可以发成去声,也可发 成上声,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它就是北京话中一 个纯粹自由的变异。
(4)偶然变异 它的产生不是说话人不同,也 不是语体上的差别。 标准英语中dance读音是 [da:ns],澳大利亚和美国读[dæns]。产生这种 差别,可以用a受前面的舌尖塞音和它后面的舌 尖鼻音同化,舌位升高来解释,也就是把它看 成一种条件音变。
但具有相同语音条件的ban(禁止),pan(平 锅),tan(鞣料)却和澳大利亚英语、美国 英语一样发成[bæn]、[pæn]、[tæn],而不把 其中的a发成dance中的α:,这就是说,在标 准英语中的a,有时被它前后的音所同化,有 时不被,成为条件音变的例外。这类变异,拉 波夫称之为偶然的变异。
中国过渡语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 基 金项 目: 京 师大校 青 年科学 基金项 目(02 C 1 。 南 2 0 X 0 4)
・
--—
—
1 0・ — 4 - - —
维普资讯
语 言 学 和 应 用语 言学 研 究
规 则 、 的语 社 会 方 言 和 个 人 特 异 方 言 之 间 的 关 目 系 以 及 母 语 、目 的 语 和 过 渡 语 之 间 的 关 系 , 示 揭
“ 渡 语 ” 念 , 析 了过 渡 语 和 潜 在 结 构 之 间 的 过 概 分 关 系 , 点 论 述 了 “ 化 现 象 ” 分 析 了 第 二 语 言 重 僵 , 习 得 中 与 过 渡 语 能 力 形 成 有 关 的 主要 过 程 , 讨 探 并 解 答 了 与 过 渡 语 有 关 的 问题 , 举 出 关 于 过 渡 列 语 的 2 条 假 设 。 . ms r 1 71 提 出 了 外 语 习 1 W Ne e ( 9 ) 得 中 的 “ 进 系 统 ” 念 , 提 出 三 重 性 假 设 的 同 渐 概 在 时 , 出 了 外 语 习 得 阶 段 系 统 性 的 证 据 , 举 了 给 列 研 究 过 渡 语 的 三 种 理 由 。 C. Ad e a ( 9 6) 论 j mi n 1 7 则 述 了 过 渡 语 的 系 统 性 、 渗 透 性 、 化 现 象 和 反 可 僵 复 性 。 过 渡 语 为 “ 人 特 异 方 言 ” S P Co d r 称 个 的 . . re ( 1 71 , 析 了 在 不 同 方 言 相 接 触 时 的 个 人 方 言 9 )分
关 键 词 过 渡 语 模 式 阶 段 可 变性
司 联 合 ,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语 言 学 博 士 后 南 过 渡 语 ( n e l n u g , L)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I t ra g a e I 是 (L s A) 的 一 个 重 要 概 念 , 指 语 言 习 得 者 所 形 中 专 成 的 与 母 语 和 目 的 语 两 者 都 不 相 同 的 个 人 独 特
浅析过渡语僵化及其激活策略
浅析过渡语僵化及其激活策略过渡语僵化是二语习得中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
本文介绍了过渡语僵化的分类、原因,从教师、教学策略和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激活策略。
二语习得过渡语僵化激活策略过渡语(interlanguage)最早由L.Selinker在1969年提出,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学习者的语言变体。
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目的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并不是目的语。
Selinker(1972)研究发现:95%的学习者的外语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其语言的能力不是继续向前发展,而是表现出一种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Selinker 将其命名为过渡语的僵化现象(fossilization)。
根据Selinker的观点,僵化现象包括个体僵化和群体僵化两类。
学习者的个体僵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的僵化和错误僵化。
语言能力的僵化是指过渡语在语音、句法结构和词汇等方面的僵化;错误僵化现象则是指为被纠正多次的,并被认为已清除了的错误的反复出现,成为顽固性的错误。
当已僵化的外语能力具有普遍性时,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正常现象时,就成为群体僵化。
僵化对外语学习成绩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障碍,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学习者过渡语向目的语靠近,造成外语学习事半功倍,徘徊不前的尴尬局面。
一、僵化产生的原因语言僵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僵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Selinker和Ellis的观点。
Selinker将僵化的成因归纳为以下五点:(1)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2)培训转移(transfer of training);(3)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4)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5)目的语过分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of TL linguistic material),在此基础上,Ellis进一步丰富了过渡语理论,他用耳语习得敏感期和次系统来解释僵化,把僵化的起因归纳为学习者的内因和外因。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简称DST)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框架,为理解和研究二语习得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以期为二语习得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互动性,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二语习得理论的局限性,将二语习得视为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
这些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认知加工、情感因素、社会环境等。
这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塑造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结果。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理论框架,将课堂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关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该框架强调课堂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学生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进行语言学习和实践。
在研究方法上,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注重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结合,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该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通过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语料库分析等,全面收集和分析课堂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揭示二语习得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课堂二语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通过深入探究课堂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语习得的本质和规律,为二语习得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 简述动态系统理论(DST)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简称DST)是一种复杂系统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系统的动态性、非线性、交互性和复杂性。
二语习得主要理论流派和发展趋势
语言监控理论 (The Monitor Model)
一 语言监控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为人知的、也是 目前争议最大的就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 申(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
它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 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对语言教 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两种途径
语言监控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有两种不同的途 径:
他们认为语言习得能力是人类先天的语言智力 组织,它赋予孩子们在某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处理 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组织语言的内部系统。不论 多么复杂的语言,儿童都能凭借天生的语言习得能 力轻易地掌握,使母语的语言系统内在化。
二 问题 人们目前对这种理论的看法还不太一致。 争论的主要焦点是:
1 普遍语法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是否 和学习第一语言一样起作用?
语言普遍性理论 (Linguistic Universals)
一 来源及主要观点 源于Chomsky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主要观点为:人类头脑中具有一种“天生” 的专门语言知识,即所谓的“普遍语 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若干固定的抽象的“原则”(principles)
2 与这些“原则”有关的若干“参 项”(parameter)。
2 开放性,中介语是个开放的体系,具有逐渐进 化的特征,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3 灵活性,中介语是一个灵活的、不断变化 的体系,新的语言规则进入中介语系统后有 较强的扩散能力,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 组之中。
4 系统性,中介语在任何阶段都呈现出较强的 系统性和内部一致性。中介语的系统性主要 表现在各种系统性错误,体现在错误的前后 一致。可以说系统性是中介语最重要的特征。
三 五种假设 语言监控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和充实,主要 有以下五种假设:
汉语篇章衔接方式及应用
摘要篇章理论的研究成为近几年来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对衔接理论的探索还是对应用领域的考究,成果都很多。
但是如何利用篇章衔接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段训练,目前没有太多可行性的策略。
本文主要是从汉语衔接方式在连句成段的语段训练中运用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希望对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理论阐述部分主要是参考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方式理论,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做了局部的修正和补充。
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指称(人称指称、指示指称、零指称)、替代与省略(名词的替代与省略、动词的替代与省略)、词汇衔接(词汇的重复、词汇的关联、词汇的联想)、连接词(表示并列、逆转、因果、顺序的词语),每种衔接方式都有例句加以说明和解释。
应用部分主要是用以上四种衔接方式在连句成段的语段训练中的衔接作用,分析如何用衔接方式理论完成语段训练及应用这些衔接方式的原因。
这部分的语料来源是目前本校留学生正在使用的《汉语教程》课后连句成段练习题。
笔者认为首先通过衔接方式理论的介绍,让学生对衔接手段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其次就是在连句成段中应用和巩固这些理论并熟练应用,从而能围绕一个中心合理的运用衔接方式组成语段,最后慢慢向篇章过渡,只有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创造篇章。
文章最后对一个篇章的衔接手段做了分析,分析表明在汉语篇章中应用最多的是指称和词汇衔接两种衔接方式。
关键词: 篇章; 衔接方式 ; 连句成段AbstractThe study of textual theor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in recent years, obtaining abundant achievements either in searching cohesion theory or exploring the field of its appli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feasible strategy in training students discourse-writing by the approach of discourse cohesion.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several applied questions in the discourse- training which connects sentences into a paragraph by the means of Chinese cohesion. The author hopes that it would be useful for classroom-teaching. The part of theoretical narration mainly borrows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theory as references, meanwhile, making partial amendments as well as ad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pecifically from four aspects:reference (personal reference,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zron-pronoun),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nominal substitution and omission, verbal substitution and omission), lexical cohesion (repetition, relevance and collocation of vocabulary), conjunctions (coordinate, adversitive, causal, and order), each means of cohesion are illustrated and explained by examples. Applicative parts mainly analysis how to finish the training of discourse by the device of cohesion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cohesion effective of the above four kinds of cohesion ways in cohesion training, and the cause of applying those cohesion approaches. The source of corpora comes from after-school exercises in the text named “Chinese Course” which is using by abroad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eachers should firstl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cohesion approach to students so that they can perceive the theory, and moreover, practice and apply them well in forming paragraphs, thereby, creating a paragraph by a sound applicative cohesion approach, and finally, slowly transiting to chapter-writing. Only by this kind of progressive training can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create a chapter better.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analysis cohesion approaches of a chapter, which shows that reference and lexical cohesions are most frequently applied in Chinese chapter.Keyword:text;the approach of cohesion;connecting sentences into a paragraph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
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语类研究越来越受到。
语类指的是特定语境中语言的运用方式,是语言与语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语类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还能为语言教育、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指导。
为了进一步推动语类研究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语类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1、语类:指特定语境中语言的运用方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
2、理论框架:指用于解释和预测语类现象的概念体系和逻辑关系。
3、语境:指语类运用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是语类研究的重要因素。
4、结构:指语类内部的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特征。
5、功能:指语类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目的和作用。
6、认知模式:指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是语类形成的心理基础。
理论框架:1、确定研究目标语类:首先明确研究的语类对象,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小说等。
2、构建理论框架:分析目标语类的结构、语义规律和认知模式。
例如,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强调重要性;学术论文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小说则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
3、验证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具体实例,验证理论框架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例如,对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和小说进行实际分析,观察其结构、语义和认知模式的体现。
研究方法:1、分析法:对目标语类的整体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中的共性和特点。
例如,对不同类型新闻报道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2、分类法:将目标语类中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探究其异同点和发布规律。
例如,将新闻报道按题材、体裁等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案例分析法:选择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检验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例如,分析一起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案例,探讨新闻报道的结构、语义和认知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通过对语类研究理论框架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明确研究目标语类是进行语类研究的基础,有助于针对性地构建理论框架和分析实例。
其次,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语类的结构、语义规律和认知模式,以全面准确地解释语类现象。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语习得理论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理论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习得的机制和规律,为二语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系统功能理论等几个主要模式上。
这些理论模式围绕着不同的观点和假设展开研究,分别强调了语言习得的个体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语言功能和运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习得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二语习得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新的研究趋势不仅关注传统理论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还着眼于结合现代技术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二语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揭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研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二语习得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本质,推动语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探究二语习得的研究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发展规律,为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意义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外语学习的过程,为二语习得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理论模式如何影响二语习得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语习得研究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的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对推动外语教育改革和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变异学研究一、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变异性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大收获,也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可比性基础及理论核心是文学的差异性存在样态,及异质性和变异性。
二、研究范围1.跨国变异研究——形象学2.跨语际变异研究——译介学3.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学接受研究4.文化变异研究——文化过滤和文学误读5.跨文明研究——文明对话与话语变异三、文学的他国化研究1.定义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出现理论改变,从而产生新质,发生更为深层次的样态;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过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为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
五四诗歌采用西方诗歌形式和规则寒山诗在美国的盛行2.特点(1)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经一国传播到另一国,并且传播国与接受国的文明是不同质的(2)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与本土文学、文化相结合(3)在传播和结合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原则和言说方式必然被改造,并创生新质,新质的创生是以接受国的话语原则为主的3.现实性&可能性(1)必须有不同质文明的差异性存在(2)必须有开放的环境作为传播的客观条件(3)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碰撞与结合而产生新质四、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一)文化过滤1.定义文学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
内涵:(1)文化过滤产生的基础在于接受者特定的文化构成性(2)文化过滤是接受过程中主体性与选择性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3)文化过滤还体现为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2.作用机制(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2)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经过了本土文化的过滤老舍《离婚》的两个不同英译本在美国的不同境遇3.理论基础(1)接受美学(2)哲学解释学(3)文化相对主义(二)文学误读1.概念指文化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会因文化过滤的原因而造成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因为发送者文化与接受者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影响误差,或者叫创造性接受。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语篇连贯与衔接是指一个文本中各个句子或段落之间在意义和结构上的衔接和相互关系。
它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文本的理解和解读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理论发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效果。
在语篇连贯与衔接的理论发展中,最早的研究集中在句法结构上的衔接。
这种理论强调句子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句法结构来实现连贯性。
然而,随着对语言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句法结构并不能完全解释语篇连贯的问题。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话语分析理论逐渐兴起。
该理论强调上下文对语篇连贯的作用,强调语篇中独特的语用关系和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话语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文本中的语境和语用关系,研究如何通过话语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实现连贯。
在实际应用中,语篇连贯与衔接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在阅读理解中,理解语篇连贯是理解作者意图和推导信息的关键。
通过理解语篇连贯性,读者能够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将不同部分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图像。
在写作中,语篇连贯与衔接是组织文本和表达思想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语篇结构和连贯的衔接手段,作者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构建清晰的思路和逻辑。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语篇连贯与衔接的手段来提升文本的连贯性。
例如,使用代词和指代词来引用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从而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单词。
此外,使用过渡词和短语来引导读者进一步理解下文,例如“因此”,“另外”,“然而”等。
同时,使用语义补充和解释来加深对某一概念的理解,例如使用定义、解释或举例子等手段来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
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语篇连贯与衔接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
首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过渡词和短语,并帮助他们理解它们的用法和意义。
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通过模仿、练习和反复修改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探讨非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主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模式、认知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理论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反馈。
根据行为主义模式,学习者通过重复和模仿等方式,逐渐习得语言能力。
行为主义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内在规律,因此受到了批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模式逐渐兴起。
认知模式强调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和思维活动。
学习者通过构建意义和理解语言规则来习得语言。
认知模式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记忆和认知过程等方面,探讨二语习得的内在机制。
尽管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它忽略了社会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话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社会互动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与母语者或其他学习者的互动,获得输入和反馈,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社会互动模式借鉴了社会学和语言社会化理论的观点,将语言习得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对话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
社会文化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融入社会文化,获得语言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关注学习者的身份认同、意义构建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重点从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和语用交际。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会语法结构,还需要掌握语言功能和运用技巧。
研究方法从实验室研究转向自然环境中的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虽然能够控制变量,但与现实情境有一定的差异。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旨在探索非母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认知、语言能力和习得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有许多理论模式被提出来解释二语习得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输入假设、交互假设、输出假设和社会文化理论。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是由克拉申(Krashen)于1977年提出的,该假设认为理解力比表达力更容易获得并且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输入假设强调了通过暴露于大量符合学习者理解能力的输入语言环境中来促进二语习得的重要性。
在输入假设的指导下,教学重点应放在提供大量有足够难度、可理解性高的输入,通过听、读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交互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强调语言学习是通过语言交流进行的,学习者在交互中获得输入并通过输出进行实践。
交互假设认为语言学习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与他人互动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交互假设的指导下,教学重点应放在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到语言交流中,与他人进行实际的语言互动。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维果茨基(Vygotsky)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认为语言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通过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促进语言习得的发展。
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应注重创设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学习情境,鼓励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使用语言并从中获得语言习得的机会。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以上这些理论模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尤其是在语言技术的进步下,二语习得研究开始关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和网络语言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教学、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等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研究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研究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研究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幼儿园阶段,适宜的语言环境和有效的语言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过渡环节是指幼儿从家庭环境接入幼儿园这一新环境的过程,这一阶段对幼儿的语言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二、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特点1. 新环境适应性要求高幼儿园过渡环节中,幼儿需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老师和同伴,这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他们需学会使用话语与教师和同伴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 语言环境的转变从家庭环境到幼儿园环境的过渡,意味着幼儿需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方式。
幼儿要从熟悉的家庭语境转变到全新的幼儿园语境,需要习得幼儿园的常用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
3. 调整社会角色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从家庭角色向幼儿园学生的角色进行调整。
这一角色的转变也需要语言的支持,幼儿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往,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三、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1. 认识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帮助幼儿快速适应新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时间线,让幼儿了解每天的学习活动和安排;教师可以安排参观校园,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的各个区域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角色扮演的方式介绍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帮助幼儿熟悉新环境中的人物。
2. 日常生活用语的学习在家庭环境中,幼儿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用语,但在幼儿园环境中,他们还需要学习新的生活用语,如上课用语、就餐用语、活动用语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问答、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学习和应用这些生活用语,增强他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礼貌用语的培养在社交场合中,有礼貌的用语是培养幼儿良好社交行为的重要一环。
《2024年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研究》范文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过渡环节是指幼儿在园所内不同活动或不同时段之间的转换过程。
这些环节虽看似短暂,但却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语言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对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的现状当前,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语言活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通常会利用这些短暂的时间,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语言活动,如朗读儿歌、讲故事、分享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听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内容;部分幼儿园的过渡环节语言活动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幼儿园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的问题(一)活动形式单一当前,部分幼儿园的过渡环节语言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导致幼儿在参与活动时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充分锻炼语言能力。
(二)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幼儿园的过渡环节语言活动应该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园的过渡环节语言活动缺乏这些特点,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过渡环节语言活动的质量。
部分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启发,难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优化策略(一)丰富活动形式为了激发幼儿参与过渡环节语言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应该丰富活动形式,如增加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互动游戏等。
这些活动形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二)制定系统化、连贯性和针对性的活动计划幼儿园应该制定系统化、连贯性和针对性的过渡环节语言活动计划。
衔接理论发展现状
衔接理论发展现状
衔接理论(bridging theory)是指在学科领域内,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将不同研究领域(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它的目的是通过将多个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解决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
衔接理论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科交叉融合:衔接理论的发展得益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许多学科领域融入了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
这使得衔接理论得以应用于跨学科研究中,促进了知识的整合和创新。
二、理论框架的构建:衔接理论的发展还依赖于理论框架的构建。
不同学科的理论框架可以通过对其基本概念、观点和方法的分析和整合而形成。
这种构建过程通常需要深入理解各学科的核心理论和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应用领域的拓展:衔接理论的发展已经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应用,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拓展使得衔接理论可以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并促进学科发展。
四、方法论的创新:衔接理论的发展还受益于方法论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革新。
新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获取和分析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数据,从而加强衔接理论的建立。
总之,衔接理论的发展现状表明学科领域间的交叉融合、理论框架的构建、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方法论的创新都对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衔接理论的发展为解决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也为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学习总结语言结构与语言变化的研究与分析
语言学学习总结语言结构与语言变化的研究与分析语言学学习总结——语言结构与语言变化的研究与分析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分支领域,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结构和语言变化。
语言结构指的是语言中词汇、语法以及语音等元素在组织上的规律,而语言变化则涉及语言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本文将对语言结构与语言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语言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语言结构的研究与分析语言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词汇、语法和语音。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单词构成,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类。
语法是研究词汇如何组织形成句子的规则,包括主谓宾结构、时态、语气等。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组成部分,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
在语言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如,单词之间的组合形成短语和句子,句子之间的连接形成篇章。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语法规则来描述和分析。
此外,我们还需要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与比较,以了解它们的差异和共性。
语言结构的研究既要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规律,又要从细节上观察语言的微妙变化。
例如,某些语言存在语序的差异,即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会影响句子的意义。
这种差异在不同语言之间常常存在,还有一些语言以词缀的变化来表示单复数、时态等概念。
二、语言变化的研究与分析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会发生变化。
语言变化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变迁。
语言变化研究是语言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关注语言在历史上的变化和演变。
语言变化可以体现在词汇的使用上。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词汇不断涌现,而一些传统的词汇则逐渐被遗忘。
此外,语法结构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了"字在古代是表示结束的意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发生了语义上的扩展,表示了一种完成的状态。
语言变化的研究还包括方言的演变和语音变化。
语言变异的研究和语言研究方法论的转折
材料 绝 对 的
纯”
,
自然就 把语 言 和 其 他 现
但是
这 种理 论 现 在 看来 还 比 较粗 疏
。
它 过 于 强 调 孤 立 的变异 成 分的 研究
,
而 对变
,
结合
”
的研究方 法 的有 关 问 题
, ,
。
其 方 法 是先
异 与语 言结构 之 间 的 关 系 缺 乏 应 有的分 析 它 从 系 统论 中引 进 了
“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就是 组 合
之 不用 的语 言变 异
些 杂乱 的 现 象纳入 语 言研 究 的领 域 结 构 进 行动态 的 分 析 变异 等人 的
《
,
。
对语 言
。
结 构学 派 和 转换 学 派 是 语 言 同 质理 论 的 分 别 从 不 同 的 角 度研 究 语 言 中
” ,
这 是语 言 中 的 一 种 重 要 现 象
。
在
”
他们 把语 言放 到社会 环 境 中 去 研究 分析 语 言的变 异
系统
,
具 体地
语 言研 究 的方法 论 上 完 成 了 从 向 系 统 主 义 的转 折 但是
,
原 子 主义
认 为 语 言不是 一 种 同 质 的
。
而 是 一 种有序 异 质 的 结构
“
有 序异
可 以具
语 言 系 统 同质 说 内部 也 隐含 着 一
。 。
。
方 法 的改
象 分离 开 来而 成 为 一 种 自足 的 系 统
开 了时 间 和 空 间 的条 件
, ,
,
这就离
。
离开 了 它 与周 围 环 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第3期总第118期外语学刊FOREIGN LANGUAGE RESEARC H2004,No.3Serial No.118过渡语变异研究的理论框架:继承与发展蔡金亭 朱立霞(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471003)提 要:本文目的是在客观评价前人研究过渡语变异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实用的理论框架。
笔者首先区分可变性和变异的概念,指出前者为过渡语的性质,后者为现象。
前人的过渡语模型中有些是解释过渡语可变性的,不能作为研究过渡语变异的框架。
文章重点讨论社会语言学中的动态范式和拉波夫范式,指出它们的优劣。
后者虽比前者实用性强,量化程度高,仍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
对此,笔者提出过渡语变异模型,克服了拉波夫范式的不足,并用一项大型实证研究证明它的科学性。
关键词:过渡语;可变性;变异;理论框架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4)03-0088-081 引言过渡语(interlanguage)是一种结构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参见Corder,1971;Nemser,1971;Selinker,1972)。
不同学者对过渡语的性质理解不同,但大都承认系统性(systematicity)和可变性(variability)是它最重要的两个性质。
系统性指过渡语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具有内部系统性,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也是规则有序的。
过渡语的可变性同样在共时维度和历时维度上都有所反映,分别被称为共时可变性和历时可变性(Ellis,1985a:118-121)。
国外学者在其论著中常常混淆variability和variation(变异)。
例如Ellis(1985a,1985b,1994)既用variability指性质,又用它来指现象;同时也用variation指现象。
笔者认为,variability应译作 可变性,指过渡语的内在性质;variation应译作 变异,指的是具体的语言现象。
变异是过渡语可变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实,过渡语可变性是一个实证研究问题,它的作用必须通过对过渡语中变异的分析来解决(Eckman,1994:12)。
本文中的变异指二语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中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语言功能或意义。
变异分为分别处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上的两种(El lis,1994:134-151),两个平面上的变异都可能是系统的,也可能是自由的。
系统变异是可以预测的,能通过规则描述;自由变异不能预测,无法通过规则描述。
要对过渡语变异进行实证研究,就需要科学的理论框架。
本文先从宏观上对Ellis(1994)总结的所谓过渡语变异研究的各种模型进行简要分析。
然后重点对属于动态范式的拉波夫范式进行讨论,指出它们的不足。
最后,在拉波夫范式的基础上提出过渡语变异模型(interlanguage variation model)。
笔者还将用一项大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理论框架的实用价值。
2 前人对过渡语变异框架的理论探讨Ellis(1994:121-133)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过渡语(learner language)可变性!的解释模型,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这些模型分为社会语言学模型(拉波夫范式、动态范式、社会心理范式)和心理语言学模型(言语计划模型和言语监控模型)。
笔者认为,Ellis所说的心理语言学模型最多只是对可变性的解释,不能算是变异框架。
Ellis对言语计∀88∀!Ellis没有区分可变性和变异这两个概念,他的 可变性实际上指性质和现象两重意思。
划模型的介绍比较详细,我们从中能大致明白它们的主要思想。
Ellis(1994:130)首先转引Crookes (1991:115)的观点,指出大部分言语计划模型都区分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然后特别介绍了Levelt (1989)的模型,指出可能造成可变性的4个心理语言学起源:1)在概念化部中,根据情景因素决定使用哪一种语言变体,以及实现哪些具体的交际意图;2)在表达部中,把概念化部提供的前言语信息(pre-verbal message)通过挑选合适词语和应用语法与音系规则转换为言语计划;3)在发音部中,把言语计划转换为实际的言语;4)在言语理解系统中,提供给说话者关于语音计划和实际言语中出现错误的反馈,使说话者能够在概念化部中做出调整。
笔者认为,Levelt的模型的确能部分地解释过渡语的可变性。
但是造成可变性的原因还有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等等,因此这个模型的解释远远算不上全面。
另外,Ellis(1994:131-132)还介绍了言语监控模型,但过于简单。
在整段的介绍中,没有出现任何关于 可变性或者 变异的字眼。
可以说,这里所说的言语监控模型根本没有有效地解释可变性的成因。
社会语言学模型的3个范式是针对变异而提出的。
另外,有些学者(Preston,1993,1996;武波, 1996)都探讨过拉波夫范式和动态范式作为变异研究理论框架的可能性。
并且还有一些学者在这两个框架内做过一些实证研究。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们的基本观点、应用价值等做详细讨论(见本文第3、4部分)。
另外,社会心理范式的目的是解释语言使用的变异。
Ellis(1994:127-129)只介绍了一种社会心理范式中的言语适应理论(参阅刘正光,2001)。
这种理论从说话对象因素着手解释了二语学习者如何在交际环境中改变他们的语言使用方式。
这种理论根据学习者调节言语的本质确认了3种主要变异。
言语趋同(convergence)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或语体,以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
一般来说,言语趋同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或爱好,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
言语趋异(diver gence)指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
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
言语保持(maintenance)指未作出任何改变,也就是说没有趋同。
言语适应理论把说话对象置于解释变异的中心位置。
有些研究(如Beebe, 1981)证明了说话对象因素的确影响二语学习者语言使用的变异情况。
但是,目前尚无法证明说话对象因素的作用一定比其它因素大,即居于影响变异的中心位置。
这种理论的另外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它无法解释所有的系统变异(Ellis,1994: 129)。
总起来看,Ellis所提到的社会语言学模型中的社会心理范式和两个心理语言学模型都只是试图解释过渡语的可变性或部分变异,没有也不可能对过渡语变异做出全面彻底的解释。
下文,将讨论其它模型作为变异研究理论框架的可能性。
后来,又有两位学者讨论了过渡语变异的理论框架问题。
Preston(1993,1996)详细总结了拉波夫范式和动态范式基本理论观点和它们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从中可以看出,Preston本人比较倾向于拉波夫范式,因为利用这个范式获得了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如Bayley,1994;Yong,1996)。
另外,武波(1996)详细介绍了动态范式,认为它在描述及解释过渡语变异方面潜力较大。
同时,他还批评了拉波夫范式,认为它采取静止的观点,因而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已经不再可能有大的发展。
笔者认为,武波(1996)对动态范式的理解是准确的,但他对动态范式和拉波夫范式的作用和前途预测是错误的。
导致这种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没有掌握拉波夫范式的改进和发展,特别是利用改进的拉波夫范式的重要研究成果。
下文将分别介绍和评价动态范式和拉波夫范式,试图说明拉波夫范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须要改进。
因此,作者提出了过渡语变异模型,并用实际研究证明其价值。
3 动态范式3.1 动态范式理论及其在过渡语研究中的应用动态范式是由Bickerton(1975)和Bailey(1973)提出的,起源于语言学家对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的研究。
Bailey为了用语言变化理论解释语言使用中的共时变异提出了波浪模型(the wave theo ry)。
根据这种理论,一组人先引进某种语言新特点。
当第二组人使用这个语言新特点时,第一组∀89∀人又引入了另一种语言新特点。
这样,随着旧规则的扩展,新规则也不断产生。
语言新规则的扩散也以另一种方式进行。
Bailey通过引入权重(weight)的概念区分不同语言环境。
不同的环境可以对变异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利于使用某个具体变体的环境被称为重环境(heavy environments),不利于使用这个变体的环境被称为轻环境(light environments)。
简单地说,波浪理论认为,任何语言变化都是先从重环境开始,经由中间环境发展到轻环境中去。
语言变化和共时变异的关系在克里奥尔语中是很明显的。
一种克里奥尔语有几种变体(被称为 方言):1)基础方言具有的克里奥尔语特征最强;2)中间方言有中等层次的克里奥尔语特征;3)高级方言最接近于标准语言。
这3种变体构成一个连续体,从最基本的基础方言向高级方言发展。
Bickerton(1975)研究了圭亚那克里奥尔语,发现可以用蕴含量表(implicational scale)确定不同说话者在克里奥尔语连续体上的具体位置(表1)。
表1报告了6位说话者对4个语言特征的掌握情况。
说话者1和2只掌握了一个语法特征,因此他们说的是基础方言;说话者3和4掌握了两到3个语言特征,因此处于中间方言阶段;说话者5和6全部掌握了4个语言特征,已经到达了高级方言阶段。
在表1中,说话者对语言特征的掌握情况形成了蕴含量表,在每一行中如果说话者掌握了左边的一个特征就表示他已经掌握了此特征右边的所有特征。
例如,如果说话者5掌握了特征Ving,那么他肯定也已经掌握了另外3个特征Ning,doz,a.Bicketon提出,可以创立出只包含绝对规则的分离语法用来解释每一种方言,即多方言语法。
表1 6位说话者言语中的圭亚那克里奥尔语的变体说话者语言特征Ving Ning doz a 1000#2000#300##40###5####6#### #=出现 0=没有出现 (Bickerton,1975:79的简化表,转引自Ellis1994:126)Ellis(1994:126)认为,Bickerton的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种类的变异。
1)说话者间变异。
不同说话者可能掌握不同的语言变体。
2)说话者内变异。
当说话者掌握几种语言变体时,他们会根据情景因素(话题、目的、说话对象等)的变化进行语码转换,选择不同的语言变体。
3)自由变异。
当说话者刚学会一个新的语言特征时,它可能和原有的特征都用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Bickerton指出,自由变异只发生在语言系统尚未固着化的说话者群体身上,并且存在的时间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