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
高一语文必修一《我心归去》课件-苏教版 ppt
他 乡
优美 风雅富贵
繁华酥骨 静谧侵肌 幽深奇诡
故 贫瘠脏乱 浮粪四溢
乡
拥挤不堪
阴沉连日
对比
血 泪 汗水
虚空
亲切 激动
探究(一)细节
1.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 语…… 2.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 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3.你对吊灯作第六次或第六十次研究,这时 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 因为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 繁荣昌盛的期望,爱之深才会恨之切, 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这 种动力能使你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 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 神(赶车谣)的创造。
• 2.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 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 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故乡——贫瘠脏乱 故乡——有浮粪四溢的墟场,拥挤不 堪的车 厢,阴沉连日的雨季
想念、惦念、引人回望——第五节 亲切、激动——第六节 生命的一部份——第七节
3.作者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难以理解的情感呢?
异乡:异乡不属于自己,自己是个付钱的观赏者; 文化隔膜(语言不通,“囚禁在法语的监狱, 无处逃遁”)。
熠熠闪光( yìyì ) 模样( mú ) 繁华酥骨( sū )
静谧( mì ) 湖泊( pō )
幽深奇诡( guǐ )Fra bibliotek贫瘠( jí ) 悲怆( chuàng ) 雄浑( hún )
眷顾 ( juàn ) 赶车谣( yáo )
矫饰( jiǎo ) 麦穗( suì ) 烙印( lào ) 潦倒( liáo )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我心归去的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心归去》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
(2)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学生跟读。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故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及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专题 第8课我心归去
5.[分析作者情感]文章第 8 段末为什么 说“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 车谣”?
提示:“金麦穗”意味着丰收,“赶 车谣”是“我”对故乡的歌颂。尽管现实 中的故乡不美,尽管对现实中的故乡不 满,因对故乡的现状不满而悲、而滴血, 但“我”依然爱故乡,对故乡充满希望。 这种爱和希望,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 精神的创造。
②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作具体细致的 描绘和刻画。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最生动的 东西,是文学作品最感染人的地方。
③抒情是指用来表现与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 物的主观感情的表达方法。
④议论即讲道理。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 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⑤说明就是对事物、事理、人物作简明扼要的 解说和阐释。
二、阅读课文第 5~9 段,思考并回 答以下问题。
4.[理解句意]怎样理解第 5 段中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这句话?
提示:这句话在文中起到过渡作用,既为前面所 描写的极度孤寂作一小结,又点明内心孤寂的真正原 因是对家乡的思念。作者前四段写了客居他国的寂寞, 正是这寂寞使作者作出了“不移民”的选择,而从这 句话开始,作者正面写了思归的真正原因——他负责 地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故乡,使文意得到充实,境界得 到升华。
融化:(冰、雪)变成水。 辨析
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①春天来了,山北坡的积雪开始 融化 了。 例句 ②铁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 熔化 成铁水。
(2)事态·势态 事态:局势;情况(多指坏的)。侧重 于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状况。
辨析 势态:情势;态势。侧重于指事物 的发展状态或势头,强调一种动态。 ① 事态 比预想的要严重,局长只好
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 《诱惑》《空城》《谋杀》,长篇 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 作品 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 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 然录》。他的《爸爸爸》是寻根 文学的代表作。 评价 中国现代作家。
我心归去韩少功
浮粪四溢的墟场
拥挤不堪的车厢 阴沉连日的雨季
贫瘠和脏乱
思考四:
作者的故乡贫瘠、脏乱,让作者感到失 望,作者为何想“归去”?故乡有什么 值得他回忆留恋的?他与其他地方有什 么本质不同呢? (请在7-9节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点评)
故乡: 有亲人、过去 故乡让人感到亲切、温馨和激动 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有我的血、泪和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故乡有我们的付出
由此可见,家不是财富多寡和住宅 奢简的代名词,家意味着亲情、温 馨和关爱。
思考三:
1、如果把亲人也带到法国,“心” 是不是就不归去了呢? 不是。因为还有对故乡的思念,亲 人可以带到法国,但故乡无法带走。 2、作者的故乡是怎样的?来自乡的景象没有有:
繁华酥骨的都会 静谧侵肌的湖泊 幽深奇诡的城堡 融化思绪的大森林
我心归去
韩少功
作家韩少功在90年代曾随考 察团赴法国访问考察,在异国的 短短一个月里,他深深体验到从 未有过的空虚与孤独,思乡之情 异常浓烈,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感 受,写成一组散文,总题为“访 法散记”,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 。
背 景 回 放
3
韩少功(1953~ ),湖南长 沙人,有长篇小说《________》 《暗示》等,中篇小说《月兰》 《__________》《空城》等,译 著有《________》《惶然录》。 作品多次获奖,并被译成英、法 、意、日等多种文字,2000年他 的作品集《__________》被法国 读者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好书 之一”。2002年4月,他获得法国 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 勋章”。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 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拥有故乡 的人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对故乡的这种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 心里,这是一种一触即发的情感。无论走 得多远,游子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苏教-必修一-我心归去
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 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 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 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 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 漂泊的旅人 ◇
故乡
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自己。
课程
故乡带着你的血、泪、汗水。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 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
◇ 漂泊的旅人 ◇
故乡是一个人成长、奋斗、耕耘的地方, 是人的生命之根,奉献之所,精神家园。拥 有故乡的人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故乡与家不同,你可以有几个家,在不同的地方,但你只有一个故乡,那里有你最深 的爱与留恋。(周芷晴)
◇ 漂泊的旅人 ◇
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 明。
----韩少功
◇ 漂泊的旅人 ◇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拥有 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对家的眷恋、对故乡 的热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都会忍不住回头眺望。远离故乡,就是 为了更好地回报故乡、拥有故乡,就是为了让故乡真的长满 “金麦穗”和“赶车谣”!
故乡是清晨迷蒙的双眼,窗外清脆的鸟鸣;故乡是夏日的蒲扇,四季的象棋;故乡是 你忘了我但我仍然忘不了你的地方。(庄雅雯)
故乡,是那月湖边上几百年的银杏,是那东而热闹,老外滩上总有走不完的人,琴桥边上的宁波饭馆总会飘来 熟悉而亲切的香味。(汤佳雯)
韩少功《我心归去》原文阅读
韩少功《我心归去》原文阅读导读:我心归去韩少功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记住本节课出现的重要字词。
(3)标出自然段落和疑难问题。
教学课题《我心归去》教材分析《我心归去》本篇文章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并记住重要字词。
2、在反复诵读中分析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3、学习作者运用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以及衬托、对比、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品读语言2、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营造氛围)/m?word=mp3,,,[%CE%D2%B5%C4%D6%D0%B9%FA%D0%C4+%D5%C5%C3%F7%C3%F 4]&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CE%D2%B5%C4%D6%D0%B9%FA%D0%C4++&si=%CE%D2%B5%C4%D6% D0%B9%FA%D0%C4;;%D5%C5%C3%F7%C3%F4;;67114;;67114&lm=-1&mtid=1&d=9&size=5242880&attr=0,0&titl ekey=863437369,358846898&mtype=21、导语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的大江南北,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浮海外已经成为潮流,远在异乡的游子是否依然拥有一颗中国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韩少功的《我心归去》,聆听游子们的真切心声。
2、学习目标展示。
(学生朗读)①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并记住重要字词。
②在反复诵读中分析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③学习作者运用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以及衬托、对比、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我心归去》,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我心归去》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4. 展示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默读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3. 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合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4.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自主学习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示交流讨论成果。
3. 第三课时: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分享自己的感悟。
4. 第四课时:总结全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进行拓展训练。
七、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准备讨论问题。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自主学习课文。
语文课文《我心归去》教案
语文课文《我心归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语练习,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认同感。
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我心归去》是现代作家莫怀戚的一篇散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课文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2.2 课文分析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如拟人、比喻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家乡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记忆和感受。
3.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我心归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学生回答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3.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的描写性文字。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学生通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写作练习的表现来评价其阅读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2 评价指标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问题的回答准确性。
表达和写作: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的清晰度、连贯性、语言准确性。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我心归去》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5.3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我心归去韩少功》课件
韩少功在文学创作中追求个性解放和 人道主义,这与其个人经历和对社会 的观察思考密不可分。
《我心归去》的创作过程
韩少功在法国访问期间,身处 异国他乡,思念祖国和亲人,
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韩少功通过深入思考和内心 独白,将个人情感与对社会 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创作出 《我心归去》这篇散文。
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 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作家们的创新精神。
拓展文学主题
《我心归去》将文学主题拓展到对人性、文化认同和家园之思的探 讨,为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思考维度。
引领文学潮流
《我心归去》在文学形式和语言上的创新,引领了一股文学潮流,启 发了许多作家在创作上的探索和实践。
韩少功的主要作品
《马桥词典》
02
《爸爸爸》
01 03
《暗示》
《日夜书》
04
05
《归去来兮》等中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
韩少功的文学风格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魔幻现实主义
作品具有浓郁的魔幻现实 主义色彩,通过奇特的情 节和超现实的描写,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语言优美
韩少功的文学语言优美, 文笔细腻,善于运用民间 语言和古典文学的修辞手 法。
叙事手法
现实与回忆交织
韩少功在叙事中巧妙地穿插现实 与回忆,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 和有层次感。
多角度叙事
韩少功采用多角度叙事的方式, 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使得故 事更加全面和客观。
独特的时空跳跃
韩少功在叙事中运用独特的时空 跳跃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 艺术表现力。
我心归去
“我心”为什么要“归去”?
害怕孤寂 惦念亲人联想和想象, 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 我想家了。我想村前那条不疾不徐的河 流,我想 ——————————,我还想— —————————————。
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 种失望会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 穗和赶车谣。
提示:劳动和奉献会使故乡繁荣富强。生长出丰 收,物质上丰裕;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精神上充实。
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 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 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 无量幸福。
原因之一:害怕孤寂 原因之二:惦念亲人 其实这些是人之常情,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快速阅读7——9段,划出文中富含哲理的句子,借助点评, 思考故乡的文化内涵。
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 望会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 赶车谣。
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 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 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 幸福。
我想村前那条不疾不徐的河流,想夕阳下 归圈的那羊群;我还想村子上空那一缕缕炊烟, 想那几声悠远的鸡鸣和犬吠。
韩少功
山东省临朐第二中学
刘臻
1、整体感知,体会思乡之情 2、品味语言,探究故乡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韩少功,1953年1月1日生 于湖南省。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 《爸爸爸》《女女女》、长 篇小说《马桥词典》等。另 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等译著多种。2000年,他 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 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 “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 书”, 2002年4月,获得 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 西文艺骑士勋章”。
《我心归去》鉴赏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一样。
待在家里时总会有各种平淡无聊,不过背起行囊,真正离开时,才知道什么叫做思念。
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就道出了一位旅居法国的中国人,在独居异国他乡时,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眷恋。
语篇品读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客居巴黎的情形和孤独、寂寞、无助之感。
第1段:介绍客居巴黎的住所。
[品味]“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用“雅静”修饰别墅,突出别墅的美好氛围。
第二句写别墅之大,环境之优美。
为下文写“我心归去”做有力反衬。
第三句直接写寂寞,为下文做铺垫。
[体会]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第2段:客居生活的无助。
[品味]“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啦”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
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不过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相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能够让人发疯的。
“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作者虽居住于风雅富贵之邦,但无所事事,内心极度落寞,如,电话不知打向哪里,出门后不知去向何方,“一座法语的监狱”使你“无处逃遁”等等,内心的空虚使作者彷徨,迷惘。
[体会]首句“难耐的冷清”是本段中心,与上文美好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寂寞感是心归故乡的原因之一。
该句说“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会有“难耐的冷清”,何况一个作家呢?两个“不知道”是作者寂寞无助感的具体表现。
最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作结,把巨大的寂寞无助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3段:客居生活的无聊。
[品味]“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
《我心归去》教材分析
《我心归去》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漂泊的旅人”板块的第二篇文章。
这篇文章前有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后有柯灵的《乡土情结》,可以说这一板块集中体现了人与故乡之间那种深厚而又特殊的情感。
《我心归去》在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思乡的原因,并赋予了故乡特定的人文内涵。
本文通过作者身在异乡时对故乡的怀念,表明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并且指出了人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首先呢,我将简要地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韩少功。
韩少功,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
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
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
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因此受邀访法。
《我心归去》则是作者访问法国归来后写的《访法散记》中的一篇散文。
《我心归去》这篇文章一共有9小节,那么,我根据文章内容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第1至第4小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主要写作者客居法国时的情形和寂寞,孤独,冷清之感。
第5至第9小节则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惦念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下面我将具体分析。
第1段:作者介绍其客居法国的住所。
这里的“家”加上引号说明这是一种特定称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作者用“雅静”修饰别墅,意在突出别墅的美好氛围。
第二句写别墅之大,环境之优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为下文写“ 我心归去”做了有力反衬。
第三句直接写寂寞,为下文做铺垫。
可以说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作者身在异乡的孤独无聊之感。
第2段:描写客居生活的无助。
通过“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只有虚空”等词,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百无聊赖快要发疯的无助之感。
浙江省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韩少功《我心归去》作品赏析及复习重点
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 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故乡才会作为你 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 不可割舍的珍惜。
难耐的冷清—惦念亲人 、故乡
作者认为人与故乡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 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 昧的闰土失望……” (故乡还是那个故乡,还是有圆月、沙 滩、西瓜地的沙滩,只是离家之人的精 神思想发生了变化而已,渴望改变故乡 的现状。)
3、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 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奉献过的人,才 真正拥有故乡.
划线句子反复提及对故乡的“失望”,是真的失
望吗? 是什么意思? 强调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
昌盛的期望,人不会对故乡真正失望。对故乡的 失望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这是浸着心血、发
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 质与精神的创造。
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这样写道:“在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第六十次研 究……
作者反复渲染自己的孤寂感, 除了环境陌生、语言不通,更 重要的是因为什么?
惦念亲人 对故乡特殊的情感
充满温情的想像与孤寂形成强 烈对比。
家不是财富多寡住宅奢简的代 名词,家意味着温馨和关爱。
对故乡特殊 的感情
他 乡
优美 风雅富贵
繁华酥骨 静谧侵肌 幽深奇诡
血
泪
故 贫瘠脏乱 浮粪四溢
汗水
韩少功:我心归去【授课】
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巨大的寂寞无助感, 为下文思乡作铺垫。
比喻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 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 影,只有虚空。
2、整体感知
(1)作者在法国居住的环境
第一段“家”:一幢雅静的别墅
有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 房子前面是蓝海,
旁边是绿公园。
——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
第六段
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 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1)作者在法国居住的环境
风雅富贵之邦
到时了间悬难崖熬的边,缘度,日前如面年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 是突。出深其谷无还可聊以寂使寞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
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 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
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
我心归去
韩少功
一幢( zhuànɡ ) 别墅( shù ) 钥匙(yào shi )
囚禁( Qiú jìn) 无处逃遁( dùn ) 惦念( diàn )
熠熠闪光( Yìyì ) 模样( mú ) 繁华酥骨( sū )
静谧( mì ) 湖泊( pō )
幽深奇诡( guǐ )
贫瘠( jí ) 悲怆( chuàng ) 雄浑( hún )
否定词、副词
突出生活的空虚寂寞
Fo Fa Be Ku Je Ba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我心归去》解读与呈现
《我心归去》解读与呈现
《我心归去》是一首抒情诗,充满了张爱玲的梦想。
诗人在追求自由梦想的路上,曾有
过苦痛的挣扎,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作者把文学写的诗意的淋漓尽致,用婉转的文字勾勒出了抒情的写照,给人以无拘无束的
感觉。
诗中“我的心若流浪”两句,是诗人想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的心情的写照,准确、贴
切地反映了诗人想要自由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决心坚定。
读完这首诗,我深深感受到诗人极大的激情和勇气,它既说出了诗人深情抒怀,又表达了
诗人对爱情和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坚持不懈。
诗中若有所思,蕴涵深厚,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他的心灵和精神来激发我们的情感,把我们从沉闷的情绪中拉出来,
令我们永不言敗,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浊世无拘无束地舞蹈。
我们要抓住每一个
机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永不言敗,充满勇气地走向未来,勇敢地去追求自由。
《我心归去》,可以说是诗人一生追求梦想的最好总结。
韩少功——《我心归去》
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韩少功
我心归去
重点词语
一幢房屋
钥匙
幢Hale Waihona Puke 灯影幢幢匙盲流
汤匙
模样、模板
氓
氓之蚩蚩
模
模仿、模范
逃遁
惦念
循环
踮起
消遣 呕吐 海鸥 欧洲 殴打
谴责
概莫能外
熠熠闪光
繁华酥骨 眷顾
静谧 贫瘠 奇诡
悲怆
矫饰 墟场 金麦穗 烙印 潦倒
作者简介:
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
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出版
必修一 语文课件制作 我心归去 苏教版 .ppt
注音: 熠熠闪光 • 静谧 • 悲怆 解释: 概莫能外: 眷顾: 烙印: 逃遁 奇诡 贫瘠
字,词 积累
注音: 熠熠闪光 yì yì 逃遁 dù n • 静谧 mì 奇诡guĭ • 悲怆chuà ng 贫瘠jí 解释: 概莫能外:没有谁能例外。 眷顾:关心照顾。 烙印:比喻深刻的印象。
• 鲁迅先生对故乡有失望,但 更多的还是爱!
心灵对话
文章哪里最打动你?一句 话、一个字、一个词、还 是一段情?谈谈你的体会!
月夜(杜甫)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王国维《人间词话》
• 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我之境也。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 色彩。所描写的景物或所营造的意
• 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 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 自己是一片叶子。你鸟儿一样远 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 乡这棵大树。当我们老的时候, 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我 心归去,叶落归根。 • “想家时”,我们……
朗读 思考
作者身在( 感觉( )环境( ) )环境( ) ) )
心在(
感觉(
为什么?
为何想着失望的故乡?
• 故乡有亲友,有过去, 有付出的血、汗、泪, 有希望,有幸福。是生 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 即使失望也会想念!
《故乡》(鲁迅)
• 在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 •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这是我 二十年来时时记起的故乡?
境带有自我的情感色彩。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 之境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作者将自己融入所构造出来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在异乡
‚家‛ (雅静) 六间房子 四张床 三个厕所 蓝海 绿公园
繁华酥骨 法国 静谧侵肌 (风雅富贵) 幽深奇诡
冷清 孤独 虚空 发疯
如 何 渲 染
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 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 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超豪华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 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 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第一句话就是‚我又 有家了‛。 家不是财富多寡和住宅奢简的代名词(或标志), 家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你没法重新选择童年或少年,一只口哨,一 个铁环,一个打兔草的竹篮,或者一盏雨夜 里瓜棚里的孤灯,都先后遗失在这张黑白照 片里——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 流动着你的母语,如果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 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辛酸的体验, 最聪明和最荒唐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 它分离。
——韩少功《世界》
异乡异客倍思乡
韩少功在20世纪90年代曾随团赴法国考察 访问,客居在圣〃纳塞尔市。一个人身在异国 他乡,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自 己熟悉的人群,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文化,特别 是离开了自己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油 然而生。归国之后,韩少功将自己在国外那种 孤独又思念亲人故土的独特感受连缀成文,写 下了一组散文,总题为‚访法散记‛。本文就 是其中的一篇。
我心归去
韩少功
韩 少 功
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 湖南长沙人,是倡导‚寻根文学‛并有突出 实绩的重要作家。 作品与成就: 《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归去来》 (短篇小说) 《爸爸爸》《女女女》 《鞋癖》(中篇小 说) 《马桥词典》(长篇小说) 《马桥词典》入选海内外专家共同推选的 ‚二十世纪华文文学百部经典‛(2000) 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 章‛(2002)
作者为什么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 的从来就是悲的,……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 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因为与自己生命交融的故乡可能使自己付出甚至 失去了很多,但因其与生命不可分割,反而无法替代, 无法忘怀。 而旅游景区没有你的血泪汗水的融入,与你的生 命无关,所以你对它没有真情可言。
如何理解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 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 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 故乡’的情怀‛的涵义?
只有为故乡艰辛地劳动过奉献过,才会在 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故乡才会作为 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不 可割舍的珍惜。
“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 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 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这句话应 该如何理解?
到 5 、 6 节作者的感情基本抒发完了,文章内 容结构上都相对完整了,完全可以作结,为何还 要加上后三节呢? 后三节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内容:后三节写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作用:使主题深化和升华。
在作者的笔下,故乡与旅游景区有什么不同?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 血、泪,还有汗水。
作者热爱自己的故乡,但他是否对故乡的 一切都满意?
不,有失望
浮粪四溢的墟场 拥挤不堪的车厢 阴沉连日的雨季
作者如何看待这种失望? “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长出金麦穗和 赶车谣” 如何理解这句话? “子不嫌母丑”,对故乡失望并不是真正的失望,而 是从失望中奋起,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 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的创造。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 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拥有故 乡的人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人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没法重新选 择生命之源,即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 的东西,即便这块土地曾经被太多的人口 和太多的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 如同一张磨损日久的黑白照片。你没法重 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 身上散发出你熟悉的气息,就埋藏在这张 黑白照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