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简答题、论述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的发展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
巨大的差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原因在于(或:片面追求升学率会造成哪些后果?):
1. 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
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我国现今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及甄别、选拔的功能;
(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次课改在强调国家发展需要的同时,注重把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课改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内
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阐述课改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二)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三)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四)突破知识传授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五)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六)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
(七)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第二节新课改的目标
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根本任务:面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三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
第一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其内涵包括: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简答题
(一)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
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二)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
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 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 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6.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第三节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二)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