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小多少
7 大小多少教案及反思

教案:7 大小多少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辨别物品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大小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小的概念:介绍大小是用来描述物品占据空间的大小程度。
2. 比较大小:学习使用比较词“大于”、“小于”、“等于”来比较物品的大小。
3. 实际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大小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大小之间的关系。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大小比较的问题。
3. 实际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测量物品的大小,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出示不同大小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大小这个概念。
2. 讲解:讲解大小的定义和比较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比较物品的大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衣物、安排空间等,运用大小概念进行判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大小比较的练习和解决问题。
2. 解答准确性:评估学生在练习和应用环节中,对大小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和掌握大小概念。
在实际应用环节,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运用大小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大小概念时存在困难,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优秀课件

yì biān duō yì biān shǎo yì duī xìnɡ zi yí ɡè táo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一”的读音变化规律:“一”单 独使用或表示顺序,跟在“第”后面读 “yī”。“一”与后面的字一起连用时, 读音就会发生变化,后面的字是“一、 二、三”声时,“一”就念“yì”;后 面的字是四声时,“一”就念“yí”。
五 块 草 坪 茵 茵 绿,六 个 花 坛 散 清 香。
qī zhānɡ qiú tái bǎi shù xià bā tiáo pǎo dào yuán yòu chánɡ
七 张 球 台 摆 树 下,八 条 跑 道 圆 又 长。
jiǔ liè fānɡ duì yīnɡ zī shuǎnɡ shí miàn cǎi qí yínɡ fēnɡ yánɡ
一 所 学 校 真 漂 亮,两 座 塑 像 立 中 央。
sān zhuànɡ xīn lóu pínɡ dì qǐ sì pái yánɡ liǔ wéi cāo chǎnɡ
三 幢 新 楼 平 地 起,四 排 杨 柳 围 操 场。
wǔ kuài cǎo pínɡ yīn yīn lǜ liù ɡè huā tán sàn qīnɡ xiānɡ
主旨概括
这首儿歌通过四幅对比图,形象 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 关系,提示我们不同大小、不同数量 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拓展延伸
yì suǒ xué xiào zhēn piào lianɡ
一所学校真漂亮
yì suǒ xué xiào zhēn piào lianɡ liǎnɡ zuò sù xiànɡ lì zhōnɡ yān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7 大小多少

biān
边
身边 一边
造句:这只小狗在我身边甜甜地睡觉。
yā
鸭子
鸭
鸭蛋
造句:这只小鸭子真可爱!
7 大小多少
鸟字边
偏旁学习
鸟 甲骨文
鸭
像侧立的人形,多与人有关。
7 大小多少
pínɡ
苹
苹果
造句:这个苹果又红又大。
ɡuǒ
水果
果
苹果
造句:我喜欢吃水果。
7 大小多少
xìnɡ
杏花
杏
杏树
造句:这棵树开满了杏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颗)珍珠 一( 颗)红豆
7 大小多少
边读边加上动作,看看什么大什么小。
yí ɡè dà yí ɡè xiǎo
一 个 大,一 个 小,
yí ɡè pínɡ ɡuǒ yì kē
一 个 苹 果一颗
zǎo
枣。
7 大小多少
观察图画,看看第四小节中有什 么事物?
杏子
桃
7 大小多少
yì biān duō yì biān shǎo
yí ɡè dà yí ɡè xiǎo
一 个 大,一 个 小,
yí ɡè pínɡ ɡuǒ yì kē zǎo
一 个 苹 果 一 颗 枣。
大 小
比一比,我发现: ( 苹果)大,( 枣 )小。
你还想到了用 “一颗”来形容
什么?
7 大小多少
一( 颗)黄豆
一( 颗)葡萄 颗:多用 来形容圆 形和粒状 的实物。
huánɡ
黄
黄牛 黄色
造句:奶奶家有一头老黄牛。
niú
奶牛
牛
水牛
造句:我看到田野里有一头奶牛。
7《大小多少》(说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总结大小多少的规律 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和思考题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其学习效果 测验法:通过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口头提问: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作业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估其学习效果
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应具体、 明确,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练习题目:设计有针 对性的练习题目,帮 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方式:采用多种练 习方式,如选择题、填 空题、判断题等,以增 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练习内容:结合本课所 学知识,设计练习内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 生练习反馈,指出错误 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正 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教材分析 ● 教材地位:本课是《大小多少》的第二课时,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概念进 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
实物展示:展示大小不同的物 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大小和多 少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 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互动游 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
握知识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和交 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 巩固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知识点
7 大小多少教案及反思

教案:7 大小多少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小的相对性,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物体大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入大小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比较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2. 实际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比较物体的大小。
3. 语言描述法: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物体大小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大小的物体,如球、盒子、书本等。
2. 准备比较工具,如尺子、测量仪器等。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物体大小的比较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大小概念:向学生介绍大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2. 比较物体大小:让学生使用比较工具,如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大小,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3. 语言描述: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例如“这个球比这个盒子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和结果。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大小概念和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并进行反思。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他们比较物体大小的能力。
2. 评估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看他们能否准确表达物体的大小。
3. 收集学生的记录表格,评估他们比较物体大小的结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语言描述方面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扩展比较范围:让学生比较更多物体的大小,包括不同形状和类型的物体。
2. 引入相对大小:让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同一物体在不同背景下可能显得不同大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大小多少》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大小多少》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 7,认识其中的大小关系。
2.能够用数字 7 进行简单的计数和认识数量的大小。
3.通过数字 7 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 7 的基本写法和大小关系。
2.能够进行数字 7 的简单计数。
3.掌握数字 7 的数量概念。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数字 7 的图片和相关教学素材。
2.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数字 7,让学生认识数字 7 的标志,讨论数字 7 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计数,观察数字 7 的数量。
学习1.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7 的写法和大小,掌握其特点。
2.运用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数字 7 的数量排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量概念。
3.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对数字 7 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拓展1.运用计数棒等教具,引导学生进行数字 7 的实物计数,探究不同物品的数量关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游戏等形式加深对数字 7 的理解。
归纳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 7 的重要性和应用。
2.帮助学生理清学习重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运用数字 7。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程,学生对数字 7 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他们对数量的敏感性和观察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与数字 7 相关的练习题。
2.自己尝试写出数字 7 的正确笔画顺序。
3.在家中找寻事物,进行数量为 7 的分类。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 7 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感谢大家的配合,希望大家认真完成作业,加强对数字 7 的理解和记忆。
7大小多少(课件)

大小与多少的组合比较:将大小 和多少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行组 合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大小和多少的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多少比较:通过具体物品或数字 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多少的概念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大小和多 少的组合比较
大小与多少的组合比较的应用
大小比较:通过 比较两个量的数 值大小,确定它 们之间的相对关
系
多少比较:通过 比较两个量的数 量多少,确定它 们之间的相对关
系
组合比较:将大 小和多少结合起 来进行比较,确 定两个量的综合
关系
应用场景:在日 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中,大小和 多少的组合比较 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如购物、 工程设计、数据
分析等领域
06
大小多少的比较规 律
大小比较的规律
添加 标题
避免主观偏见:比较时需要客观公正, 避免主观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注意数据来源:在进行比较时,需要确 保数据的来源可靠和准确,避免使用不 准确或虚假的数据进行比较。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确定比较的对象 和范围
选择合适的比较 方法
注意比较的基准 和单位
结合实际情况进 行比较和判断
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
避免直接比较:不 要直接比较两个数 的大小,应该先统 一单位再比较
相同数位比较: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数位相同时,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大小,最高位数字大的数大;数位 不同时,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大小,最高位数字大的数大;最高位数字相同时,比较下一位数字大小,下 一位数字大的数大,以此类推。
添加 标题
不同数位比较: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数位相同时,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大小,最高位数字大的数大;最高 位数字不同时,比较最高位与下一位数字大小,下一位数字大的数大;以此类推。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教案+反思

识字7大小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习并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
4.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识记生字。
2.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
3.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课时]1课时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比一比班上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1.课件出示第1小节。
(插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
(插图)(方法如上)(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等方法)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
(学生自由说)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引导学生了解“头”表示物体大的量词,“颗”一般用于小而圆的东西,如颗粒状的东西。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7 大小多少--反义词儿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资料 1
反义词儿歌
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苦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 大小多少》优质课件

7 大小多少
1
激趣导入 下面的这些动物和水果大家认识吗?
黄牛 猫
鸭子 小鸟
苹果 枣
杏 桃
2
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多少!
3
初读感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4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
5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展阅读能力。 7、建立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家校携手为孩子阅读鼓劲加油。
38
书写指导:第五笔横稍 微长一些。
16
niǎo
鸟
音序:N 部首:鸟 结构:独体 组词:小鸟 鸟叫 造句:今天出门,听到了小鸟 的鸣叫。
书写指导:最后一笔横要直。
17
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量 词及反义词的使用。
18
品读释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黄牛”和“猫”比较有什么作用?
34
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 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 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 迹大为淡化。
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新版教 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我会说”(或读读 说说、说说画画等)。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地人》没有安排课后 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 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 “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 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 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 不必去掌 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7 大小多少【教案】

7 大小多少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黄、牛”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
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生字,会写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1.通过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和新词。
通过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学会识字,理解反义词,认识量词,运用量词。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书写指导过程中,借助象形字归类识记,引入小口诀辅助学生写好新笔画,通过教师的范写,帮助学生写好字形不容易写漂亮的字。
教学准备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乡村里,有农家小院,在农家小院里,有很多温馨的场景,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1.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你认识它们吗?大家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一下这几幅图吗?教师书写课题:大小多少。
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
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嬉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
(生答)2.下面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答: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多,有的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小多少》。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伸出小手,和教师一起书空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注意“多”上下两部分相同,“少”是翘舌音。
)3.课题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请大家找一找。
(大和小,多和少)通过引入书中图片,使学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word版教案

7大小多少教学目标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
会写“小、少”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归类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
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难点了解“只、个、头、群、堆、颗”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1)识字。
本课12个生字,可通过自主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等方式读熟并掌握字音,也可通过归类呈现事物图片及名称的方式,让学生先认识事物,读准事物名称,再进入课文学习。
本课生字中,“黄、苹、杏”是后鼻音,“枣”是平舌音,“鸭子、杏子”中的“子”要读成轻声。
在字形上,“杏、桃、苹、猫、鸭”等字的偏旁与字义有关。
可引导学生关注偏旁,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相机认识鸟字边和反犬旁。
“黄、猫、鸭、果”4个生字有极为相近的部件,学生很容易都看成“田”,要加以区别。
也可把认字建立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把认字与学词紧密结合起来。
本课生字以独体字和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
如,图文对照、偏旁归类、事物归类、反义词、结合语境等方法。
(2)写字。
本课要写的5个字都是独体字。
其中4个独体字,都有写在竖中线上的支撑笔画竖或竖钩。
“小”和“少”字形接近,可以适当比较。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4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对摆正汉字位置的作用。
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小手、小虫子、不少、水牛、果子、水果、小鸟、水鸟”,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朗读指导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秋天》一文中“一”的不同读音,再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读读“一”在数量词中的不同读音,然后出示按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让学生读一读,在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
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ppt课件 (2)

谢谢大家!
一个大,一个小, 一( 头大象) 一( 只公鸡)。
群 堆
一( 颗)黄豆
一( 颗)纽扣
一( 颗)珍珠
一( )
一颗( 星星 )
我会读
(一朵花) (一把扇子)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子) (一块西瓜) 一朵 花
(一辆汽车)
写
字
先 描
红
再
书
写
xiǎo
shǎo
xiǎo
大小 小人 小山
shǎo
对对子
高矮 黑白 胖瘦
开关 远近 南北
识字7 大小多少
huáng niú māo
黄牛 猫
píng guǒ
zǎo
苹果 枣
yā zi
niǎo
鸭子 鸟
xìng zi
táo
杏子 桃
huáng píng
xìng
黄苹 杏
niú
niǎo
牛鸟
huáng niú
māo
黄牛 猫
píng guǒ
zǎo
苹果 枣
yā zi
niǎo
鸭子 鸟
xìng zi
táo
杏子 桃
犭猫
狗
犭狼
狐狸
猪鸟鸡鸭鹅Fra bibliotek鸽 鹤 鸳鸯
果杏桃
杨柳 树林 梧桐 松树 树枝
杏/
黄
猫
苹 鸭 桃果
只牛边少 多
杏/
黄
猫
苹 鸭 桃果
只牛边少 多
一个大 一个小 一边多 一边少
一头黄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只鸟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堆杏子 一个桃
一 yí 一 yì
7寸屏幕尺寸

7寸屏幕尺寸
7寸屏幕的大小可以说跟一本书大小差不多。
7寸屏幕具体的意思就是对角边长度为7英寸,即17.78厘米。
如果按 4 :3 的比例,屏幕宽度约为14.22 厘米,屏幕高度约为10.67厘米。
屏幕的大小是以英寸为单位的。
1英寸等于公制的2.54厘米。
7英寸长度约17.78厘米。
因为屏幕虽然是矩形,但不一定是什么比例的,比如:可能是4:3,也可能是16:10或其它比例。
这样,显然用长与宽做依据是不合理的,同理,如果用面积的话,还需要计算长与宽之积,比较麻烦,另外,只要对角线长度相同的两个矩形,不管它们分别是什么比例的,面积必定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大小多少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
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
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
(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
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
(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
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
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
(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
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
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
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