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矛盾现象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矛盾现象剖析
镜头一:家长会后,几个家长围住校长。

“您讲得太好了,太对了!我们就把孩子交给您了……”
校长一脸苦笑:“其实我的意思是希望家长能做好家庭教育。


“我们家长只能配合,应该以学校为主,学校本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嘛。

我们这些家长每天上班下地,起早贪黑,哪有时间教育孩子?再说,我们也不懂教育呀!”
镜头二:教师办公室。

家长:“老师,我们家孩子您可要多费点儿心。


班主任:“您放心,我会的。

但我毕竟精力有限,也希望您多做工作。

”家长:“孩子长大了,我可管不了。

只能拜托给您了,您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吧。


镜头三:校长室。

校长:“您的孩子问题很严重,我建议您回家后跟孩子好好谈一谈。


家长:“早就谈过了,但您也知道,现在的孩子太复杂了,没法儿谈。

”校长:“这点我非常理解,因此更要想想办法,不能全依靠学校。


家长:“不找学校找谁?我们要是能教育好,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干什么?”
镜头四:校门口,两个年轻的家长。

甲:“哪里是给孩子留作业,简直是给家长留作业!让家长辅导,让家长听写,家长把什么都干了,还要老师干什么?”
乙:“不仅什么都不管,还什么责任都不负呢。

什么事都让家长签协议,不签还不行。

协议一签,学校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
这样的镜头我们经常看到——家长推学校,学校推家长,由此引发的纠纷,甚至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

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

“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本应志同道合,但为什么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二者的矛盾会日趋激化呢?
家长对学校说:对你怎么要求都不过分
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实际上是把整个家庭的希望都托付给了学校。

他们为孩子择校是非常慎重的,都想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巨资、找关系、托人情,费尽周折。

一位朋友为了让孩子上县重点高中,特意来找我借钱。

我劝他慎重一些,他却说:“我是铁了心的,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重点!”为此要额外交三万元择校费,而他的孩子成绩
很一般。

高额付出的金钱与期望是成正比的,付出越多,期望就越大。

强烈的期望让家长总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学校和教师,他们也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因为害怕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有些不满,也压在心里,表面上不露声色。

可一旦孩子受了点委屈,他们压抑在内心的不满难以平衡,就会爆发出来,非要“理论一番”不可。

有一次,我约见一位高一年级的学生家长。

一见面,没等我谈孩子的问题,他便数落学校埋怨老师,仿佛孩子现在的问题是由学校、教师一手造成的。

强烈的期望还极容易让家长对学校形成严重的依赖——任何问题都指向学校,都要从学校教育找到根源,都期望在学校得到解决。

晓凯家离学校不到两公里,但他父亲找到我,要求让孩子住宿,理由是怕孩子学坏。

“多花点钱总比学坏强。

”晓凯的父亲说。

原来晓凯在家时总偷偷跑出去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我对晓凯的父亲说:“我们要管,但你们夫妻俩也要管管孩子啊。

”他说:“我真的没辙了,我相信老师,孩子全交给您了!”
小惠是高二学生,因早恋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班主任约见其家长。

家长却说:“孩子以前不是这样,是不是你们学校管得不严呀?”班主任哭笑不得,谈到该如何教育孩子,家长当即回答:“您该管就管,我支持您!回家我一定好好说说她。

在学校还是请你们老师多管管吧。

”班主任找小惠谈话,小惠却不以为然,对老师说:“我爸我妈都不管,你操什么心呢!”
教师对家长说: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这么多孩子,教师往往深感力不从心,无法“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他们往往要面对双重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家长的期盼,一方面是学校不切实际的要求。

学校喊出的口号是“为了孩子的一切”。

然而什么是“一切”?学校让教师怎样去实现这“一切”?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毕竟精力时间都有限,无法做到事无巨细都大包大揽、全面负责。

前面说到的小惠,因出现早恋问题,家长把班主任告到学校,指责其不负责任,缺乏经验。

我和小惠的妈妈谈了将近三个小时,认真分析孩子的情况并制定解决方案。

最后她表示:造成孩子现在这种状况,家长也有责任。

但临走时她还是说:心里没底,不知怎么办。

其后,我把小惠作为个案来研究,不仅我本人,班主任,还有很多教师为此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虽然最后小惠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我不能不坦言,学校和老师做不到对每一个孩子都这样。

面对双重压力,如果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师就可能迁怒于家长,对家长的埋怨由此产生。

当然有些教师也在推卸责任,把本应主要由学校承担的任务也推给家长,利用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信任,向家长施加压力。

“请家长”已经演化为一种惩戒手段,家长害怕去学校,
因为一去就没好事儿;孩子害怕家长去学校,因为一去就要回来非打即骂。

家校矛盾可谓愈演愈烈。

依赖学校教育的背后:家庭教育危机重重
“教育是学校的事,不依靠学校依靠谁?”有此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这至少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这样的家长存在片面的育人观。

他们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心育,不懂得首先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而这些,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的引导和影响。

二是这样的家长缺乏必要的家教观。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学校无法替代的作用。

比如亲情教育、孝心培植等,无不与家庭息息相关。

教育孩子,家长永远没有“下岗”一说。

家长如果不学习家教知识,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当然没有办法解决,只会推给学校和老师。

家长把孩子的未来都押在了教师身上。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挤上“独木桥”。

不少家长认为,我把孩子交给你了,学校就应该全面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一点闪失,要让孩子成为最好、最棒、最优秀的。

我在家长学校讲课时,经常听到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家长的心情我们当然能理解,但家长们又有没有想过,有几个孩子能成为最好、最棒、最优秀的?
解决家校矛盾的出路:有效协调家教关系
在家长和学校的相互埋怨声中,孩子一天天长大了。

很多孩子习惯于在家一套,在校一套;父母面前一套,老师面前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因为家庭和学校互相推诿而错过最佳教育时机,留下遗憾,成为祸患。

邻居的孩子被学校开除,邻居邀我以“圈里人”身份前去周旋。

刚到学校,老师就打开一个本子展示孩子的“斑斑劣迹”。

邻居说“怎么到现在才告诉我”,老师说“刚开始我就告诉您了,但您重视了吗,再后来您总说工作忙,找您也不来学校”。

邻居说“到学校就挨数落谁爱来呀”,结果不欢而散,孩子还是被开除了。

协调家校关系刻不容缓。

首先,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绝不是从属,二者是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系统。

我们不仅要分工,更要合作。

其次,提高家校交流的实效。

以前,家校交流仅停留在通报情况、交换意见的层面,交流的结果仅仅是对孩子的了解更加全面,缺乏建设性的措施和办法,从而为推卸责任制造了机会。

今后,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加强合作。

让家校交流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及时解决问题。

第三,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不可否认,有些家长不是不想教育,而是不会教育,于是干脆全部推给学校。

学校不能因此而埋怨家长,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和交流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

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主动履行相应的教育义务,加强沟通和协作,变对立状态下的“我是我,你是你”为互动一体的“我们”,让孩子在我们携手搭起的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