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人必须掌握的知识二
核电基本知识(施工作业用)
核能是后备储量最丰富的能源,铀在地 球上的储量相当丰富,等于有机燃料储量 的20倍。
核电站是清洁的
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核电站排放到环 境中的有害物质比火电厂要少得多。
核电站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 于燃煤电厂的天然辐射。 因此说,核电是安全而清洁的能源。
核电站与火电厂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装机容量
大亚湾核电站
核能与裂变 铀-235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可以发生裂变 并同时释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核能。 此外,铀-233,钚-239等也能产生核裂变反应。
中子打入铀-235的原子核后,原子核就变得不稳定,会分 裂成两个较小质量的新原子核,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分 开,并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核的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 叫裂变能;产生巨大能量的同时,还会放出2~3个中子和其它 射线。这些中子再打入别的铀-235核,引起新的核裂变,新的 裂变又产生新的中子和裂变能,如此不断持续下去,就形成了 链式反应。
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核 电站产生的废物,数量比一般燃煤电厂少,仅为 同等规模燃煤电站的万分之一。
核电站的废物处置
A. 低放射性废物:受到轻微污染的固体, 例如手套、衣服等。
核电站的废物处置
B. 中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核电站的工艺 流程废物,例如废过滤器、废树脂和蒸发 残渣等。
纵深防御,包括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核电站的设备 精良。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和必 要的监督,加强对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教育 和培养,使得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注意安 全,防止发生故障。
第二道防线
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不正 常情况,排除故障。
核电人必须掌握的知识二
第2章反应堆结构反应堆是产生、维持和控制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装置,它以一定功率释放出能量,并由冷却剂导出,再通过蒸汽发生器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的堆型是压水堆,用加压轻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位于安全壳的中央。
图2.1是压水堆的结构简图,它可分为以下四部分:●反应堆堆芯●堆内构件●反应堆压力容器和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反应堆结构部件除了在机械强度、刚度、加工精度和耐腐蚀等方面应满足比一般机械设备更高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核性能和抗辐照方面的要求。
结构材料在反应堆内受到核裂变放出的高能量γ射线和各种能量的中子的轰击后,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同时还带有很强的放射性。
因此,对反应堆主要部件在设计、制造、安装和在役检查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反应堆安全可靠地运行。
图2.1 反应堆纵剖面图2.1 反应堆堆芯堆芯是反应堆的核心部件,核燃料在堆芯内实现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核能,同时将核能转变成热能,因而它是一个高温热源和强辐射源。
2.1.1 堆芯的组成和布置如图2.2,堆芯由157个尺寸相同、截面为正方形的燃料组件排列而成,其当量直径为304cm。
堆芯首次装料时,有三种不同富集度(即235U在铀中所占的份额,又称浓缩度)的燃料组件,分别是1.8%、2.4%和3.1% 。
因为堆芯沿径向中子通量的分布是中间高外侧低,为了提高堆芯平均功率密度和充分利用核燃料,采取按富集度不同分区装料和局部倒料的燃料循环方式,即堆芯的四周由52个富集度为3.1%的燃料组件组成第3区,内区则混合交错布置52个富集度为2.4%和53个富集度为1.8%的燃料组件,组成第2区和第1区。
换料时卸出第1区的乏燃料组件,外围的组件向内部区域倒换,新加入的燃料组件放在第3区(最外围)。
采用这样的燃料分布方式可以展平堆芯功率,获得较高的燃耗深度,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
目前每年更换约1/3燃料组件(更换组件的具体数目要根据本年度发电计划及上一循环燃耗情况确定),称为一个燃料循环。
核电基本知识(福清)
第一篇:核能概述1. 原子和原子核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任何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一个原子的质量数就相当于其原子核的质量数,即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一个铀-235原子有92个电子,其原子核由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组成。
50万个原子排列起来相当一根头发的直径。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巨大的宫殿,其原子核的大小只是一颗黄豆,而电子相当于一根大头针的针尖。
别看原子核小,它内部蕴藏的能量却不小。
例如,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中有效成分是铀-235,如果能让1千克铀-235的原子核全部分裂成碎片(裂变),则它可以释放出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
由此可见,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是何等巨大。
2. 核裂变怎样使铀-235的原子核分裂从而使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呢?科学家们经过实验和研究发现,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中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称为裂变碎片),这个现象叫作核裂变。
每次核裂变可释放出约200兆电子伏能量和2~3个新的中.3.链式裂变反应由于每次核裂变可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由此,只要条件适当,这些新的中子就可以使其他的原子核发生新的裂变,释放出更多新的中子,从而使核裂变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形成所谓的链式裂变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能量(核能)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第二篇:核电站1. 什么是核电站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
它与我们常见的火力发电厂一样,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蒸汽供应系统。
火电厂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气)释放的化学能制造蒸汽,核电站则依靠核燃料的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制造蒸汽。
产生核裂变反应的设备叫做反应堆。
用于发电的反应堆有压水堆、重水堆、沸水堆、高温气冷堆、铀冷快堆等,当前世界上建得最多的是压水堆核电站。
核电知识手册
核电知识手册1. 什么是核电?核电是利用核能产生电力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如铀、钚等)来产生高温和高压,从而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并驱动发电机发电。
2. 核电的优势有哪些?- 低碳排放:相比化石燃料发电厂,核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更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
- 高能量密度:核能相对于化石燃料有更高的能量产出,能够在小体积内产生大量电力。
- 独立能源:核燃料的贮存量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 稳定可靠:核电厂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持续和稳定的电力供应。
3. 核电的风险和挑战有哪些?- 核辐射:核电厂存在核辐射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或泄漏,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长期废弃物管理:核电厂产生的高放射性废物需要长期储存和处理,需要解决废物管理的问题。
- 安全问题:核电厂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安全措施和管理,以确保核能的安全使用。
- 不可再生:核燃料资源有限,不具备可再生特性,需要寻找替代能源。
4. 核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目前全球大约有440个核反应堆,核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是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鉴于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一些国家正考虑扩大核电的规模和投资。
然而,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废物管理问题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可能会对其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总的来说,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可靠的电力供应方式,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发展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和废物管理措施的支持。
同时,也需要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核电个人技术总结
核电个人技术总结
核电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技术,个人在核电工作中总结了以下技术要点:
1. 核反应堆运行与控制:核反应堆的运行与控制是核电站操作的关键。
个人掌握了核
反应堆的启动、停止、调整功率等操作技术,并理解了核反应堆的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
2. 辐射安全与防护:核电站中存在辐射源,个人熟悉辐射安全的原理,掌握了辐射剂
量测量、材料防护等技术。
同时,个人学习了应急情况下的辐射监测与处置。
3. 燃料管理与改装:个人了解了核电站燃料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燃料装载、卸载、调整等操作。
同时,对于燃料元件的检修、更换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
4. 事故分析与故障排除:个人积累了一定的事故分析与故障排除经验,能够通过分析
和判断故障现象,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安全控制与监测:个人了解核电站安全控制与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包括安
全参数显示、传感器的使用与校准等。
6. 辅助系统运行与维护:核电站拥有众多的辅助系统,个人掌握了部分系统的运行和
维护技术,如冷却水系统、蒸汽发生器等。
7. 核电站运维管理:个人参与了核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包括维修计划的制定、设备
台帐的管理、事故记录与分析等。
个人在核电技术方面的总结仅作为参考,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
术水平。
同时,核电领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
核电知识
4、磁力提升型控制棒驱动机构
的优缺点
• 控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磨损小、寿命长及 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提升力大,寿命长, 经济性也较好。
• 当按设计程序通直流电时,就能使控制棒上下 运动,并由位置指示器指示其位置。
• 磁力提升型驱动机构的提升或下插运动形式不 是连续的,也不可微调,而是以某一设计规定 长度(称为步距或跨距)阶跃式地或称步进式 地运动。
•
4、纵深防御原则
• 所谓纵深防御原则是指由三级相继 深入依次增援的防御体系形成的防御原 则。具体地说它包括三个安全层次,它 们是: 第一级防御(第一个安全层次)预防。 第二级防御(第二个安全层次)监控。 第三级防御(第三个安全层次)限制事 故后果。
十一、核设备的安全要求
• 核设施安全的主要原则是使公众和厂内工作人 员遭受到的幅照 “合理可行尽量 低”(ALARA)。 HAD 102/03按安全功能丧失的后果、部件执 行该安全功能的概率、再考虑需执行安全功能 时不能执行该功能的概率定出安全级,分为4 级。安全1级部件指执行防止裂变产物逸出功 能的设备;安全2级部件指执行减轻事故后果 功能的设备;安全3级部件指对上两级设备安 全功能执行支持功能的设备;安全3级部件指 对上两级设备安全功能执行支持功能的设备; 安全4级部件则是上三者之外的设备。
2、蒸汽发生器的构造
重 300 吨 支撑环重 16 吨
九、安全壳
• 1. 安全壳的功能 安全壳是压水堆核电厂隔离放射性物质三
道屏障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功能包括: a. 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对冷却剂系统的 放射性辐射提供生物屏蔽,并限制污染的气体 泄漏。 b. 在一回路或二回路发生泄漏事故时,承受 内压,并限制放射性产物的泄漏。 c. 对外部事件(飞射物)进行防护,保护反应 堆。
核电核清洁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核电核清洁岗位应知应会知识
核电和核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
1. 核电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了解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了解核燃料的构造和反应过程,掌握核反应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核辐射和辐射防护:了解不同类型的核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剂量限值、辐射防护装置和控制措施等。
3. 核安全和事故预防:了解核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核事故的原因和类别,了解核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4. 核电站运行和维护:了解核电站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掌握核电站的安全控制和管理,了解设备维护的流程和技术。
5. 核清洁技术和方法:了解核清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核清洁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掌握核清洁标准和技术规范。
6. 环境保护和核废物处理:了解核废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掌握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了解核废物的处理和储存技术。
总之,从业人员需要了解核电和核清洁的基本知识、安全管理和操作技能,同时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障核电和核清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核电基本常识
核电基本常识一、什么是核能?核能,又称原子能,是指原子核所具有的能量。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种能量既可以用于和平目的,也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
二、什么是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设施。
核电站的核心部分是核反应堆,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与火力发电厂相似,但燃料不同。
火力发电厂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而核电站使用铀等放射性物质作为燃料。
三、核电站的类型根据核反应堆的类型和冷却方式,核电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压水堆核电站:压水堆(PWR)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核电站类型。
其特点是采用高压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通过控制棒调节反应堆的功率。
压水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但建设成本较高。
2. 沸水堆核电站:沸水堆(BWR)是一种较早的核电站类型,其特点是采用低浓度的铀燃料,以轻水为冷却剂和减速剂。
沸水堆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较低,但安全性略低于压水堆。
3. 重水堆核电站:重水堆(PHWR)是一种使用重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的核电站类型。
重水堆核电站的功率密度较高,但建设成本较高,且对铀燃料的利用率较低。
4.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高温气冷堆(HTGR)是一种采用石墨作为减速剂,氦气作为冷却剂的新型核电站类型。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但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四、核电站的运行原理核电站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核裂变:在核反应堆中,铀燃料棒被放入装有慢化剂的水容器中。
当铀原子核吸收中子后,会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中子。
这些中子会继续撞击其他铀原子核,引发更多的裂变反应。
2. 热交换:裂变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蒸汽,蒸汽带动汽轮机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同时,冷却系统将蒸汽冷凝成水,循环使用。
3. 控制反应:为了保持核反应堆的稳定运行,需要通过控制棒调节反应堆的功率。
关于核电知识点
核电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技术。
它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从核裂变和核聚变等核反应中获取巨大的能量。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逐步分析核电的相关知识点。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核电的基本原理。
核电是利用核反应中的能量来产生电能的过程。
核反应可以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形式。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等)被撞击或吸收中子后分裂成两个轻核的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而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融合成一个更重的核,同样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电厂主要采用的是核裂变技术。
第二步,我们需要了解核电厂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核电厂通常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机和发电机等组成。
核反应堆是核电厂最核心的部分,其中装载着核燃料。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给水,将其加热并转化为蒸汽。
蒸汽进一步驱动涡轮机运转,涡轮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三步,我们需要了解核电的优势和挑战。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核电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核电无排放,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其次,核电的能源密度高,能够以较小的体积提供大量的电能。
此外,核电燃料储量丰富,可以满足长期的能源需求。
然而,核电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
其次,核废料的处理和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
还有,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第四步,我们需要了解核电在全球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各地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广泛使用核电技术。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449座核电厂,总装机容量约为391.7 GWe。
其中,法国、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是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几个国家。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研究和开发核聚变技术,这可能成为未来的核能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核电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有47座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容量约为48.7 GWe。
核电安全知识内容
核电安全知识内容一、核电安全概述核电是指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方式,其核心部分是核反应堆。
由于核反应堆内部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二、核电安全控制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核反应堆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失误等。
2. 建设阶段建设阶段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建设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
同时需要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3. 运营阶段运营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
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标准,确保反应堆处于正常状态。
同时还需要开展各种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废弃阶段当反应堆达到寿命周期或出现重大事故时,需要对其进行废弃处理。
废弃处理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废弃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三、核电安全措施1. 设计安全措施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并将这些措施纳入设计中。
例如,设计反应堆时需要考虑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安全设备核电站内部配备了各种安全设备,如紧急停堆系统、紧急冷却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启动,保证反应堆处于安全状态。
3. 安全培训核电站内部还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反应堆运行原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等。
4. 应急预案核电站内部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
预案内容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人员疏散方案、媒体沟通等。
四、核电安全风险1. 自然灾害核电站所在地区可能会受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灾害可能会对反应堆造成损害,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2. 人为失误人为失误也是核电站安全的一个重要风险。
核电基本常识
核电是一种以核反应为能源的发电方式,与传统的火力、水力、风力等发电方式相比,核电具有高效、稳定、清洁、安全等优点。
下面就核电的基本常识作简要介绍。
一、核反应核反应是核电产生能量的基础,核反应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
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等)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轻核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聚变是指轻核(如氢、氦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融合成更重的元素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目前商业化的核电站主要采用裂变反应发电。
二、核电站的组成核电站主要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机、发电机等部分组成。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燃料棒、反应堆容器、冷却剂等。
燃料棒是放置在反应堆中的燃料载体,通常使用铀或钚等重核。
反应堆容器是用于隔离放射性物质的外壳,通常采用钢材或混凝土制成。
冷却剂负责将反应堆中释放出的热量带走,常见的冷却剂包括水、重水、氦气等。
三、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棒发生裂变反应产生热能,通过冷却剂将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器,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进入涡轮机驱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之后,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成为水再次循环使用。
核电站的运行需要严格控制核反应堆中的核反应速率,以及燃料棒的放置和更换等操作。
四、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核电站的运行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规定,核电站在设计、建造、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核电站必须设有防护墙、安全壳等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设施,必须定期对核电站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核电的优点和缺点核电具有高效、稳定、清洁等优点,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核电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同时,核电还能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对进口石油等能源的依赖。
但是,核电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问题,核事故可能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损失,以及核电站建设与运行所需要的高昂成本等。
因此,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风险和增强安全保障。
核安全知识总结
核安全是指保护和确保核设施、核材料和核活动的安全,以防止核事故和核扩散的发生。
下面是核安全知识的总结:
1.核能基础知识:了解核能的定义、特性以及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掌握核
能在发电、医疗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核事故与防范:了解核事故的类型、原因和后果,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
福岛核事故。
熟悉核事故防范措施,包括设施设计、操作规程、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措施。
3.核材料安全:了解核材料的种类、用途和特点,如铀、钚等。
掌握核材料的
储存、运输和处理方法,以及防止核材料被盗或非法使用的措施。
4.核设施安全:了解核电站、核实验室和核废料处理设施等核设施的设计、建
造和运营标准。
了解设施安全控制系统、辐射防护以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措施。
5.核扩散防止:了解核不扩散条约和其他国际核安全合作机制的内容和目标。
了解核材料的国际监管和安全保护机制,以及控制核技术和设备转移和使用的国际准则。
6.核安全文化:培养核安全意识和文化,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
重视培训和教
育,提高人员对核安全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建立和落实核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7.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国际间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
最佳实践。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对核安全风险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总的来说,核安全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领域。
掌握核安全知识,增强核安全意识,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确保核能的和平利用,并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类及环境的安全。
核电基本知识
核电基本知识核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介绍核电的基本知识,包括核能原理、核反应堆、核燃料循环、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核电运行与维护、核废料处理与处置以及核电经济与环境影响等方面。
1.核能原理核能是由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以及它们的结合能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核能的主要来源是铀、钚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裂变和氢等轻元素的原子核聚变。
在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会发生亏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这些亏损的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
2.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将核能转化为热能。
核反应堆的基本结构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冷却剂和屏蔽层等。
燃料组件是核反应堆的核心,由铀等放射性元素制成。
控制棒用于控制核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堆的功率。
冷却剂用于将反应堆中的热能带出。
屏蔽层用于吸收和屏蔽放射性物质。
3.核燃料循环核燃料循环是指将核燃料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出来,经过加工和处理,再返回反应堆进行利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铀的提取和转化、燃料组件的制造、乏燃料的处理和放射性废料的储存等环节。
在核燃料循环中,乏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进行处理和储存,同时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也会进行分离和提取。
4.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是核电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隔离和防护放射性物质、监测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等。
同时,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还必须制定和实施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5.核电运行与维护核电运行和维护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核电站运行期间,需要严格控制反应堆的功率和运行状态,同时还要对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当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以确保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6.核废料处理与处置核废料处理和处置是核电发展中一个长期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核电科普知识宣讲资料
1.什么是核能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
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本书内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
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天然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铀-235 含量0.71%铀-238 含量99.28%铀-234 含量0.0058%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唯一核素。
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子和射线,并放出能量。
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个铀-235原子核,能引起新的裂变。
在链式反应中,能量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铀-235裂变放出多少能量呢?请记住一个数字,即1千克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放出的能量。
2.核反应堆原理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计,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反应堆种类很多,核电站中使用最多的是压水堆。
压水堆中首先要有核燃料。
核燃料是把小指头大的烧结二氧化铀芯块,装到锆合金管中,将三百多根装有芯块的锆合金管组装在一起,成为燃料组件。
大多数组件中都有一束控制棒,控制着链式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开始与终止。
压水堆以水作为冷却剂在主泵的推动下流过燃料组件,吸收了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以后流出反应堆,进入蒸汽发生器,在那里把热量传给二次侧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送去发电,而主冷却剂本身的温度就降低了。
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主冷却剂再由主泵送回反应堆去加热。
冷却剂的这一循环通道称为一回路,一回路高压由稳压器来维持和调节。
3.什么是核电站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
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
核电知识手册
核电知识手册核电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力的技术。
核能是指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方式。
核电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具有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特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核电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一、核电的工作原理核电站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产生热能,再通过蒸汽发电机组将热能转换为电能。
核反应堆中的燃料一般使用铀或钚等核燃料,这些核燃料在受到中子轰击后会发生裂变,产生大量热能和中子。
控制棒可以调节中子的流动,从而控制反应堆的功率。
冷却剂则用来带走反应堆产生的热量,防止核燃料过热。
二、核电的发展历程核电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曼哈顿项目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制造了原子弹。
1951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
此后,核电的发展迅速地延伸到世界各个国家。
到20世纪70年代,核电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力源之一。
然而,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之下,对核电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更大的关注。
三、核电的安全问题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对核电持怀疑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核电是相对安全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核反应堆燃料棒的熔化、冷却剂的泄漏和辐射泄漏等都可能导致核事故。
为了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核电运营商将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
此外,核电站的选址和设计也是关键的因素,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风险。
四、核电的未来发展趋势核电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核电将继续面对公众对安全性的质疑。
因此,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将成为发展的关键。
另一方面,核电技术的创新也将推动核电的发展。
例如,核聚变技术的研究目前已达到实验阶段,如果能够实现核聚变发电,将为人类提供更为清洁和高效的能源选择。
总结起来,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核电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解决。
核电科普小知识
核电科普小知识核电是一种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技术,它具有高能量密度、低碳排放、稳定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能源领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核电的科普知识。
1. 核电的原理:核电的原理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来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钍等)在受到中子轰击时发生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中子。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氢、氦等)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发生融合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
核电厂主要采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热能。
2. 核电站的组成:核电站主要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机和发电机组成。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部分,包括核燃料、反应堆压力容器和控制装置。
核燃料一般采用浓缩铀或钚,经过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
蒸汽发生器将核反应堆中的热能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涡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3. 核电的优势:核电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是高能量密度,仅需少量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能量,相比化石燃料更加高效。
其次,核电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友好。
此外,核电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可以稳定供应大量电能,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核电在能源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减少对能源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4. 核电的安全性:核电站在设计和运行中注重安全性,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首先,核电站的设计考虑到防止辐射泄漏和核事故的发生,采用了多层次的物理屏障和安全系统。
其次,核电站设有专门的安全控制中心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核电站还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
5. 核废料的处理:核电产生的核废料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性废物,需要进行安全的处理和储存。
核废料一般分为高放射性废料和低放射性废料两类。
高放射性废料需要进行长期的安全储存,可以选择深地质处置等方式。
低放射性废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可以选择再利用或进行安全储存。
核电基础知识点总结
核电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核电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核电又称为核能发电,是指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来产生热能,再利用热能驱动蒸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
核电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首次提出利用核能产生电力的概念。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试验,人类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了商业化的核电技术,并建立了大量的核电站。
目前,全球共有449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92GW,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1%。
第二章:核电的原理和技术1. 核裂变反应核裂变是一种将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轻核的核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在核电站中,通常会使用铀-235或钚-239等裂变材料,通过中子轰击使其发生裂变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将用于加热水蒸汽,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2. 核聚变反应核聚变是一种将轻核聚合成重核的核反应,同样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然而,目前人类尚未能够实现商业化的核聚变技术,因为要实现核聚变反应需要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同时需要克服等离子体不稳定和放射性等问题。
3. 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维持核裂变反应的稳定进行。
核反应堆通常由燃料棒、反应堆容器、调节棒、冷却剂和反应堆堆芯组件等部分组成。
其中,调节棒能够调节核反应的发生速度,冷却剂则能够带走核反应中释放的热能,保持反应堆的正常工作温度。
第三章:核电站的构成和运行1. 反应堆建筑核电站的反应堆建筑是核反应堆和其附属设备的封闭空间,用于承载并保护核反应堆设备。
反应堆建筑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良好的抗辐射和抗压能力。
同时,反应堆建筑内部还设有辅助设备,如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2. 冷却系统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是用于带走核反应中释放的热能,保持反应堆和周围环境的正常工作温度的关键设备。
冷却系统主要包括主冷却系统和次级冷却系统。
其中,主冷却系统通常由蒸汽轮机、凝汽器、冷却塔和冷却水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可将核反应中释放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反应堆结构反应堆是产生、维持和控制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装置,它以一定功率释放出能量,并由冷却剂导出,再通过蒸汽发生器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的堆型是压水堆,用加压轻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位于安全壳的中央。
图2.1是压水堆的结构简图,它可分为以下四部分:●反应堆堆芯●堆内构件●反应堆压力容器和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反应堆结构部件除了在机械强度、刚度、加工精度和耐腐蚀等方面应满足比一般机械设备更高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核性能和抗辐照方面的要求。
结构材料在反应堆内受到核裂变放出的高能量γ射线和各种能量的中子的轰击后,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同时还带有很强的放射性。
因此,对反应堆主要部件在设计、制造、安装和在役检查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反应堆安全可靠地运行。
图2.1 反应堆纵剖面图2.1 反应堆堆芯堆芯是反应堆的核心部件,核燃料在堆芯内实现核裂变反应,释放出核能,同时将核能转变成热能,因而它是一个高温热源和强辐射源。
2.1.1 堆芯的组成和布置如图2.2,堆芯由157个尺寸相同、截面为正方形的燃料组件排列而成,其当量直径为304cm。
堆芯首次装料时,有三种不同富集度(即235U在铀中所占的份额,又称浓缩度)的燃料组件,分别是1.8%、2.4%和3.1% 。
因为堆芯沿径向中子通量的分布是中间高外侧低,为了提高堆芯平均功率密度和充分利用核燃料,采取按富集度不同分区装料和局部倒料的燃料循环方式,即堆芯的四周由52个富集度为3.1%的燃料组件组成第3区,内区则混合交错布置52个富集度为2.4%和53个富集度为1.8%的燃料组件,组成第2区和第1区。
换料时卸出第1区的乏燃料组件,外围的组件向内部区域倒换,新加入的燃料组件放在第3区(最外围)。
采用这样的燃料分布方式可以展平堆芯功率,获得较高的燃耗深度,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
目前每年更换约1/3燃料组件(更换组件的具体数目要根据本年度发电计划及上一循环燃耗情况确定),称为一个燃料循环。
图2.2 堆芯燃料组件布置(第一循环)从第二个循环开始,新装入的燃料组件的富集度为3.25%,高于首次装料,这是因为运行一段时间后堆芯内积累了一些吸收中子的裂变产物,需要增加正反应性储备。
需要指出的是,从第七循环开始,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发电需求,大亚湾核电站新换燃料的富集度改为3.7% 。
按照规划,今后还将采用长燃耗循环,即18个月换料方式,届时新换燃料的富集度将提高到4.45% 。
根据燃料组件在堆芯中的不同位置,在其中分别放置了控制棒组件、可燃毒物组件、中子源组件和阻力塞组件。
2.1.2 燃料组件大亚湾核电站目前使用AFA-2G型燃料组件。
燃料组件由燃料元件棒和组件骨架组成,如图2.3所示。
控制棒导向管、中子通量测量管与定位格架焊接在一起,上、下管座用螺钉与控制棒导向管连接起来,构成可拆式骨架。
燃料元件棒插入定位格架内,由弹簧片夹持着。
图2.3 燃料组件每个燃料组件共有264根燃料元件棒、24根控制棒导向管和一根堆内测量导管,它们按17×17排列成正方形栅格,共有289个棒位。
整个棒束沿高度方向设有8个定位格架。
264根燃料元件棒插入定位格架内,由定位格架支撑,并保持燃料棒的间距。
燃料组件的上、下管座均设有定位销孔,燃料组件装入堆芯时用这些定位销孔与堆芯上、下栅格板上的定位销相配合,使组件在堆芯中按一定间距定位。
上管座装有压紧弹簧,使燃料组件承受轴向压紧力,防止冷却剂自下向上流动的冲力引起组件窜动,同时可以补偿热态下各种结构材料的热膨胀,并减少在突然的外来载荷(包括地震)作用下燃料组件所承受的冲击载荷。
下面分别介绍燃料组件各部件的结构。
1.燃料元件棒燃料元件棒由燃料芯块、燃料包壳、压紧弹簧、上端塞和下端塞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2.4所示。
图2.4 燃料元件棒每根燃料元件棒装有271块UO2燃料芯块,这些芯块叠放在壁厚0.57mm的Zr-4合金管(包壳)中,两端焊封端塞,构成长3852mm、外径9.5mm的燃料元件,其中芯块区(即活性区)长度为3657.6mm。
燃料元件包壳的上端塞上有一个气孔,制造时通过它向燃料包壳内充以3.0MPa压力的氦气,然后将这个气孔焊死。
充氦气是为了减小燃料元件放入堆芯后冷却剂压力对包壳形成的压应力。
燃料元件内预留有足够容纳燃料释放出的裂变气体的容积。
在包壳与燃料芯块之间的间隙为0.17mm,这个间隙允许包壳和燃料芯块的不同热膨胀和辐照肿胀,减少包壳超应力的风险。
在燃料芯块的上部有一个不锈钢压紧弹簧,它防止燃料装卸操作或运输过程中燃料芯块在包壳内窜动,以及允许芯块高温辐照后沿轴向的肿胀。
(1) 燃料芯块燃料芯块由低富集度的UO2粉末经冷压,在1700℃高温下烧结成圆柱形陶瓷体,其直径为8.19mm,高13.5mm。
燃料芯块最高工作温度应低于UO2的熔点(2800℃,设计中取2590℃)。
芯块的密度对导热系数有很大影响。
为了使芯块的温度降低,要求密度高;为了减小高燃耗时燃料的肿胀,又需要预留气孔,即降低密度。
综合两者的需求,取理论密度的95%。
大亚湾核电站的燃料芯块密度为10.04g/cm3,平均燃耗可达33000MWd/tU。
燃料芯块经辐照后发生如下变化:①热膨胀在正常运行时,燃料芯块中心温度在热点处可达1670℃,芯块中心与外径的温度梯度大于1000℃/cm。
在这么大的温度梯度作用下,圆柱形的芯块将出现所谓“扯铃”变形,如图2.5(a)所示。
它导致芯块端部与包壳接触,产生芯块—包壳相互作用(PCI),使包壳的局部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包壳出现裂缝甚至破裂。
为了消除这个缺陷,在芯块压制成型时,在芯块端部加工出一个圆形倒角;为了限制燃料芯块由于轴向膨胀引起的长度增加,将每个芯块的两端加工成蝶形面。
如图2.5(b)所示。
图2.5 燃料芯块受辐照后外形的变化②致密化由于采用粉末压制芯块的制造方法并加入了造孔剂,在芯块中存在很多细孔。
在运行时这些细孔逐渐消失,芯块密度增加,称为芯块的致密化。
致密化使芯块直径减小,即燃料芯块与包壳之间的间隙增大,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可能使包壳局部压坏而破裂。
③肿胀芯块的肿胀是由于固体和气体裂变产物的滞留引起的。
肿胀使得芯块的直径随着辐照量增加而增加,而包壳受外部压力产生蠕变使包壳直径减小,这两种现象使得包壳和芯块之间的间隙减小,它在燃料寿期末引起燃料-包壳的相互作用,并还可能导致包壳破裂。
④裂缝UO2的拉伸性能很差,它在径向温度梯度的影响下,使芯块产生径向裂缝。
在功率连续变化的影响下,这些裂缝将张开或闭合,使得包壳上已经具有很高应力的地方出现材料疲劳而导致裂开。
⑤释放裂变气体燃料芯块在裂变反应中产生氪、氙等裂变气体,这些气体的大部分停留在芯块内,一小部分释放到包壳与芯块之间,引起燃料包壳内压的升高。
裂变气体的释放量随温度和燃耗而变大,在寿期末由释放出的裂变气体产生的内压高达15.0MPa。
必须使运行时燃料包壳的内压小于冷却剂的压力,否则将引起包壳向外蠕变导致包壳损坏。
为限制这种现象,要在设计时考虑降低燃料中心温度,所采取的措施是使用直径小的燃料棒,并在燃料包壳上部预留空间以容纳这些裂变气体。
(2) 燃料包壳燃料包壳容纳UO2燃料芯块,将燃料与环境隔离开,并包容裂变气体。
它是防止放射性外逸的第一道屏障。
燃料包壳是Zr-4合金管,其外径9.5mm,厚度0.57mm。
Zr-4合金材料成分为1.27~1.7%Sn、0.18~0.24%Fe、0.07~0.24%Cr,其优点是:——几乎不吸收中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蠕变性和良好的延展性);——只有很少的氚穿过Zr管被扩散出;——正常运行时,与水不发生反应;——熔点高(1800℃)。
但Zr-4合金导热性差,并且在温度达820℃后开始发生锆—水反应并产生氢气,其反应式为:Zr+2H2O→ZrO2+2H2↑Zr与水在950℃时反应显著,以后每升高50℃反应热增加一倍,在1200℃以上时包壳会完全烧毁,所以在失水事故时必须保证包壳温度低于1200℃,以免第一道防护屏障被破坏。
2.定位格架定位格架是支撑燃料元件棒,确保燃料元件径向定位,以及加强元件棒刚性的一种弹性构件。
它由许多Zr-4合金的条带相互插配经钎焊而组成17×17栅格,如图2.6所示。
图2.6 定位格架(部分)条带上做有弹簧片、支承凸台和混流翼片。
在定位格架每个栅元中,燃料棒由两边的弹簧顶在另两边的两个刚性凸台上,其共同作用力使燃料棒保持中心位置。
格架对燃料棒的约束力要足以使其不能窜动,又不能对包壳产生过高的压力。
定位格架也允许燃料棒的轴向热膨胀,其约束力不会大到使燃料棒发生弯曲或变形。
有两种类型的定位格架。
组件中部的6个定位格架带有混流翼片,它从条带的边缘伸到冷却剂通道中,促进冷却剂交混;组件两端的2个定位格架内部不带混流翼片。
定位格架外围带有导向叶,在装卸料操作时防止相互钩连。
3.上、下管座上、下管座是燃料组件骨架结构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构件。
上管座结构如图2.7所示,它由上孔板、侧板、顶板、4个板式弹簧和相配的零件所组成。
上孔板是一块正方形不锈钢板,上面加工了许多长形流水孔和对应控制棒导向管的圆孔,控制棒导向管上端就固定在上孔板上。
上孔板上的流水孔布置成能防止燃料棒从燃料组件中向上弹出。
顶板是中心带孔的方板,以便控制棒束通过。
顶板的两个对角上设有两个定位销孔,与堆芯上栅格板的定位销相配,以便燃料组件顶部与上栅格板定位和对中。
另一个角上有一个识别孔,以确认燃料组件的方位。
四个板式弹簧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顶板上,弹簧的一端向上突出燃料组件,其下部弯曲朝下,插入顶板的键槽内。
在上部构件装入堆内时弹簧被堆芯上栅格板压下,产生足够的压紧弹力以抵消冷却剂的水流冲力。
图2.7 上管座下管座是一个正方形箱式结构,由四个支撑脚和一块方形多孔的下格板组成。
在下格板钻有一些流水孔,冷却剂从下管座的水腔通过孔板向上流入燃料组件内部。
下格板的下侧装了滤网,防止杂物进入堆芯,损坏燃料组件。
下格板与控制棒导向管下端用螺钉连接并焊接。
两个对角支撑脚上的销孔与下栅格板上的两个定位销相配合,使燃料组件定位。
4.控制棒导向管每个燃料组件有24根控制棒导向管,它们为控制棒插入和提出提供了导向通道。
导向管由一根Zr-4合金管制成,其下段在第一和第二格架之间直径缩小,在紧急停堆时,当控制棒在导向管内下落接近其行程底部时,它起缓冲作用。
缓冲段的过渡区段呈现锥形,以避免管径过快地变化。
离过渡段以上不远的管壁设有流水孔,以便正常运行时冷却剂流入管内冷却控制棒,以及控制棒紧急下落时水能够从管内排出。
缓冲段下方在底层定位格架的高度处,管子扩径至正常管径,使管子与定位格架焊接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