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下游为何有不同

合集下载

长江 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长江 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梳理
好好爱国,好好爱我们的长江和黄河!
※黄河的问题:
1. 中游的植被破坏,土质疏松,一遇暴雨,水沙俱下,汇入黄河。

这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下游:黄河注入下游河段后,河道逐渐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黄河的治理措施:
1.上中游: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

2.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长江的问题:
1.长江的上中游地区滥砍滥伐的情况严重。

由于缺乏树木保护,土地裸露,土壤轻易被雨水冲走,增加了长江的含沙量。

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每年的降水量经常超过1000毫米,一遇暴雨,这里的供水难以排泄,泛滥成灾。

※长江的治理措施:
1. 上游: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2. 中下游:退田还湖,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区蓄洪区等。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黄河是最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之一。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和文化,同时也在许多地理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的流域面积约达750,000平方公里,跨越了中国的9个省份。

黄河上游流域主要包括青海、甘肃、四川等省份,中游则包括宁夏、陕西、山西和河南省,而下游则是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带,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河流总面积的12%。

黄河的来源及河道特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北、中北、东北和华北平原,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的河源位于青海玛多县的巴颜喀拉山。

黄河上游流域大部分地区海拔高且景色美丽,下游则较为平坦。

黄河高原地区气候多寒冷,江河湖泊的冰雪期比较长,河道和土壤流失严重。

黄河的水资源问题黄河是中国最大河流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水资源问题。

在许多地方,黄河和随之而来的旱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

黄河流域的年降雨量也随地区而异,从河源到下游逐渐增加。

黄河的水文量长期以来一直呈不稳定状态,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黄河的水资源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黄河的地理灾害特点在黄河流域地区,地理灾害也是一大难题。

由于地表覆盖度低,地貌复杂,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河道频繁发生变化,往往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另外地震、干旱、台风、暴雨、雪灾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黄河流域的稳定。

黄河的农业文化黄河也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黄河上游地区是古代中国的文化发源地,这一地区的黄河文明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由于黄河流经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黄河流域成为了许多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和豆类等农业产区,黄河也成就了中国的农业经济。

结论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一直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经济,黄河的价值不可估量。

对于每一个地理学习者来说,理解黄河知识点,是理解中国地理、文化和历史的关键所在,也是更好的理解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过程。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和土壤盐碱化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和土壤盐碱化

黄河各河段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黄河上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严重,上游的水文特征冬季有结冰现象,春季有凌汛现象.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禁止乱砍滥伐,增加植被覆盖量;春季的凌汛,可以使用炸冰船,防止水患.中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致使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增.治理的措施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下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盐碱化问题,断流现象.下游的水文特征除了有结冰期、含沙量等问题外,还有地上河的水患,凌汛现象.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是改良灌溉方式;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种植技术,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下游的地上河的治理措施是加固两岸大堤,用水电站调沙,调水,减少下游泥沙沉积,避免断流现象发生.土壤盐碱化一、盐碱化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一)盐碱化的概念)土壤盐渍化(土壤盐碱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

盐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将土壤层m厚度内可溶盐含量大于%的土壤称为盐渍土。

土壤盐渍化分盐化与碱化两种类型,故又称为土壤盐碱化。

当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含量超过%时,称为盐化土(盐土);以碳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土中代换性钠含量大,通常称为碱化土(碱土)。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若是排水条件不好或缺乏适当的排水措施,灌溉管理不当,过量引水,灌溉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和强烈蒸发,就可能招致土壤盐渍化。

由于灌溉管理不当(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渍化,称为次生盐碱化。

由于人为影响产生的盐渍土称为次生盐渍土。

(二)盐碱化的产生原因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黄河流域地理详细讲解

黄河流域地理详细讲解

黄河流域是指黄河水系从源头到入海这条河流所影响的地理生态区域。

该流域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 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在黄河流域发现了许多古代人类文化遗址,如半坡文化、龙山文化等,这些文化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上游地区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的很大一部分,还有丰富的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些资源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黄河流域也面临着一些地理环境问题。

由于黄河流域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同时,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流域管理和生态保护措施。

总之,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认识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河流从源地到河口,其河态、河床、坡降、流量等都是具有一定变化规律的。

所以,凡大江大河,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量资源,发展水运交通以及城镇建设等,通常将它们划分为上、中、下游。

其标准往往不一,但目前大多数是根据河流地形、河道特征、和水文情势等进行划分的。

因为不同河段周围的地形不同,河水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这就可以分上中下游。

只要水文特征不同了,就可以分段了。

有人说下游都是水流平稳,那倒不一定。

如:长江上游,在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水能多;中游,宜昌到九江湖口段,落差小多支流;下游,江面开阔少支流。

又如:黄河上游,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水较清;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变浑;下游,位于平原,形成地上河。

再举条国外的大河:刚果河,上游位于高原上;中游位于盆地中,下游从200多米高处流下形成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长江】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习惯上,人们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也各有明显差异先看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

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

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长江中游长约1000公里,流经江汉平原,那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冰流迟缓,平均流速只有1米/秒。

尤其自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在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公里,而河道竟长达270公里。

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密布。

主要的支流;北有汉水,南有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诸水。

长江中游集水面积约占全流域的五分之二,使长江水量急速增加。

黄河上中下游为何有不同

黄河上中下游为何有不同

• 黄河下游767公里,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 东垦利县,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道 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 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 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 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 著名的“悬河”。
• 黄河上游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上游主要补给源是 冰雪融水,以冰雪融水为补给源的河流含沙量较 小,河水比较清澈。另外,黄河上游流经的地区 水土流失没有那么严重,有的是冻土地区,泥土 不容易被带走,上游地区降水也比较少,所以对 流域地表的冲刷也没那么严重。 而下游流经黄 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在夏 秋季,对地表的冲刷和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所以下游含沙量大,显得浑浊。
黄河上游长346公里,从河源至内蒙古自治 区托克托(河口镇),河流穿越青藏高原,流 经峡谷,其间分布有20多个著名的峡谷。 这里山高坡陡,落差大பைடு நூலகம்蕴藏着丰富的水 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 是该河段的特征。
• 黄河中游1234公里,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 托县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由于夏 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 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 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 与宽谷相间。

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

黄河长江特点及治理

1、黄河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注入黄河,使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

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

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2、黄河特点各段特点: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有“地上河”的美称3、黄河为舒适含沙量大?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降水强度大。

使大量泥沙注入河水。

人为因素: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造成黄土层的裸露。

4、治理黄河上中游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些自然措施与自然环境特征有什么关系?上游着重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中游着重水土流失问题的综合治理,下游着重清淤防洪。

上游流经我的地势的一二级阶梯,尤其是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蕴藏量大;中游流经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的黄土高原区,加上长期以来乱砍滥伐、过度垦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需要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综合治理;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地上河问题一方面有赖于中游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主动排沙清淤、加固防洪大堤也也很必要。

简记:(1)、上游:水能资源开发。

在阶梯处修建水电站(2)、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流失。

(3)、下游:排沙清淤,加固大堤,防止洪水泛滥。

5、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由于中游黄土高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含沙量极大,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慢,大量泥沙沉积。

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6、长江洪涝灾害止频繁,且愈演愈烈的原因:上中游植被破坏、中下游河道湖泊淤塞,人为围湖造田、湿地开发等7、长江多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3)围湖造田;(4)中上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

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8、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及措施(1)自然方面: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干流水流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

黄河基础知识讲解黄河,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黄河的概况黄河,起源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人口集聚地之一。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上中下游划分黄河一般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其中,上游位于青海省境内,沿途景色秀丽,以青海湖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著名景点。

中游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这里的黄土高原和壶口瀑布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下游流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2. 黄河的泥沙黄河因为携带大量的泥沙而得名,被称为“泥河”。

由于河水中泥沙含量高、流速快,因此黄河的水色是黄色的。

每年的汛期,黄河泛滥成灾,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三、黄河的历史地位1. 农业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的先民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对黄河的灌溉,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伟大的黄土文化。

2. 文化象征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黄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符号都与黄河有关,如《黄河大合唱》和《黄河颂》等。

四、黄河的保护与治理1. 防洪措施由于黄河的泛滥给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修建了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门峡水库、银川水库等,以调节黄河的水流。

2. 节水措施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黄河的水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政府通过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加强节水宣传,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黄河的水源。

3. 河道治理由于长期的泛滥,黄河的河道容易产生淤积和漫滩。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道,提高了黄河的水运能力。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初中地理知识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初中地理知识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知识点的认识】
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 3472 千米,流域面积 38.6 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 51.3%.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长 1206 千米,流域面积 34.4 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 45.7%;中游河段总落差 890 米,平均比降 0.74‰;河段内汇入较大支流 30 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 786 千米,流域面积仅 2.3 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 3%;下游河段总落差 93.6 米,平均比降 0.12‰;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 3.5%.
【命题的方向】
例:黄河的下游“地上河”位于华北平原.黄河的泥沙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 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24 万平方千米.
解答: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故答案为:下;华北;中.
点评: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理解记忆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泥沙,以致下游形成了洪涝多发的“地上河”.
1/ 1。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总结归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学习黄河的地理知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对黄河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总长度约5500公里。

它的发源地位于中国的青海省,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横跨了中国的东西两岸,涵盖面积广大。

二、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有两条重要的支流,它们是鸭绿江和满洲里河。

鸭绿江是黄河左岸的支流,发源于中国的西藏,流经甘肃和内蒙古,最后注入黄河。

满洲里河是黄河右岸的支流,发源于中国的黑龙江省,流经内蒙古,最后注入黄河。

三、黄河的特点与形成1. 上游和中游地区:黄河在上游和中游地区流量大,水流湍急。

这是因为黄河流经的地势高,有很多陡坡和峡谷,水流势头猛烈。

2. 下游地区:黄河在下游地区逐渐变得平缓,水流较为平稳。

这是因为黄河流经的地势较为平坦,河道宽阔,水流缓慢。

黄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期的水力侵蚀作用。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在不断形成和变迁中。

四、黄河的重要水利工程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经过了长时间的开发和利用。

在黄河流域,有许多重要的水利工程,例如引黄灌区和黄河水利枢纽工程。

1. 引黄灌区:黄河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黄灌区。

这个工程的目的是将黄河的水引入到干旱的地区,用于灌溉农田和供给人民饮用水。

2. 黄河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是通过修建水坝和水库来管理和控制黄河的水流。

这些工程可以用于防洪、发电和供水等。

五、黄河的意义和保护黄河对于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河灌溉了大量的农田,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黄河还为中国的工业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黄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水土流失、水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都对黄河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此,保护黄河成为当务之急。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

地理知识点黄河总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最重要的水道之一。

其水系面积为74.5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为61.6亿立方米。

在中国的历史中,黄河一直被人们祭拜和尊重,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自然灾害,如洪水和泥石流。

以下是黄河的一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1. 发源地:巴颜昆湖位于青海省,也是黄河的源头。

巴颜昆湖是一个高山湖泊,位于江河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海拔3,353米,是中国最高的淡水湖泊之一。

2. 流经地:黄河流经九个省区和两个自治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3. 注入海洋:黄河最终在山东省注入渤海,形成黄河口,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之一。

二、地理特点1. 中上游与下游:黄河流域可以分为中上游和下游两部分。

中上游地区地势较高,水流湍急,地形复杂。

下游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流较缓,地形较为开阔。

2. 黄河泛滥:黄河流域地势较陡,同时降水量较大,导致黄河经常泛滥。

历史上,黄河泛滥曾导致数百次洪水和数千次决口。

为了控制黄河的泛滥,中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治理工程,如修建黄河堤防、建设水利工程等。

3. 黄河土壤: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较高,属于黄壤带。

这些黄土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4. 自然灾害:由于黄河泛滥频繁,导致了很多自然灾害,如洪水和泥石流。

这些自然灾害对沿岸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5. 黄河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文明成就。

三、环境保护1. 黄河水污染:由于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黄河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黄河的水质保护和治理。

2. 黄河水资源利用: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严重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来有效保护和利用黄河水资源。

黄河上中下游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黄河上中下游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黄河上中下游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1、黄河上游的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凌汛。

措施为建立生态保护区、退耕退牧还林,植树造林;爆破、飞机轰炸排凌汛。

2、黄河中游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固沟、保塬、护坡。

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等。

生物措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

3、黄河下游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河以及凌汛、冬春水量不足。

措施有:水库调水、调沙,加固堤坝,冬春工程排凌汛。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每⼀位炎黄⼦孙⼼⾥,都有⼀条黄河。

请⼤家把⼿机横过来欣赏。

黄河全长约5464千⽶,中国第⼆长河,仅次于长江,为世界第六长河。

青藏⾼原腹地⾼耸⼊云的冰川脚下,⽔珠点点滴下,形成⼀曲曲涓涓溪流,慢慢汇聚成河流,出⾼⼭,⼊峡⾕,飞流奔腾,⼀路咆哮,如同⼀条纵横驰骋的蜿蜒巨龙,昂⾸⾼歌,奔流到海。

黄河⼲流流经青海、四川、⽢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西、河南及⼭东9个省(⾃治区),最后在⼭东垦利注⼊渤海。

【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黄河上游3463千⽶,从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河⼝,约占⼲流长度的2/3。

黄河中游长1234千⽶,从托克托河⼝到郑州桃花峪,这⼀段⽀流众多,泥沙随黄⼟⾼原冲⼊河道。

黄河下游767千⽶,从桃花峪到⼭东垦利,⼏乎没有像样的⽀流,⽔流平缓,泥沙⼤量淤积,河床逐渐升⾼,河⾯往往⾼出地⾯,靠河堤做屏障,是⼀条“悬河”。

托克托县河⼝古镇,位于黄河北岸,敕勒川南部,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滚滚黄河⽔,茫茫敕勒川。

古代河⼝就是⼀个渡⼝,辽⾦时期成为货物集散之地,清朝来到⿍盛时期。

河⼝古镇极盛时期,商家有⼆百余户,船夫千余⼈,⽔道千帆云集。

门旗飘动传风⾊,黄河浪急千帆飞。

清朝末年兵连祸结,河⼝古镇繁华落尽,⽽⼜落寂百年!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

桃花峪多桃花,游⼈为之⽬眩。

河南郑州荥阳桃花峪,是中国三⼤阶梯地势第⼆级、第三级交接点,是⼭地与平原衔接处,也是黄河中游与下游交界地。

另⼀种旧的说法,河南洛阳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交接点,新版中学地理教材中,桃花峪才是中下游分界点,我们与时俱进吧。

【黄河重要拐弯处】黄河总体呈“⼏”字,九曲⼗⼋弯,重要的拐弯处有下⾯⼏个。

四川省阿坝唐克镇,为黄河第⼀⼤弯,黄河围着阿尼玛卿⼭,⼏乎拐了⼀个180度的弯。

黄河在后套平原,受阴⼭⼭脉阻挡,流向由南北改为西东,⾓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个弧形。

黄河在前套平原,受吕梁⼭脉阻挡,流向由西东改为北南,⾓度约为90度,形状是⼀个弧形。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知识点在中国,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我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下面来了解一下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的黄河知识点。

一、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起源于青海省祁连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4.3万平方千米。

黄河上游主要是山区和草原,中游为平原,下游则进入了海岸平原。

二、黄河的流域地理环境1. 自然环境:黄河流域多山多河,水土流失较严重,经常受到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黄河上游气候寒冷干燥,中下游则属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流域的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 人文环境: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三、黄河的重要性黄河不仅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带,也是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黄河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和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1. 经济作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黄河上游还有较多的矿产资源。

而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带则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地带。

黄河也是中国的内陆水路,对于国家贸易和运输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文化和政治象征:中华文明始于黄河流域。

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

同时,黄河也被视为中国人民的象征,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象征之一。

3. 能源和城市发展:黄河下游的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而黄河流域也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

同时,黄河流域还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保护黄河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环境现状较为严峻。

为了保护黄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土流失,提高水质,保障水资源的利用。

1. 加强保护:八年级地理课本中也提到了要加强保护黄河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和水土流失。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黄河的治理和维护,提高灾害预警和应急能力。

长江与黄河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长江与黄河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第三单元国土与人民——中国自然地理▲目标:在图上掌握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界点,注入的海洋,主要的支流。

了解黄河开发、治理的主要内容。

在图上掌握长江的发源地、汇入的海洋,主要支流,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

了解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上图——黄河示意图★黄河之害,害在下游,病在中游,主要就是指泥沙问题。

★黄河三段的特点1、上游:水力资源丰富2、中游:含沙量大3、下游:▲地上河①原因:黄河水流经中游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带来大量泥沙,水流至下游华北平原,水流减缓,生水灾。

③治理:黄土高原恢复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保持水土;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断流①自然原因:黄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少。

人为原因: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浪费、引水过多。

②危害:黄河将会变成季节性河流,这将导致一场严重水荒;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污染加剧;堤防脆弱,防洪形势异常★长江三段的特点1、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

2、中游:河道曲折,河湖众多,水流缓慢。

★长江主要问题:中下游洪灾①自然原因:降水丰沛;人为原因:中、上游围湖造田,乱砍滥伐,河湖蓄洪能力下降。

②治理: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禁止乱砍滥伐。

比较点黄河P53 长江P54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注入海洋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主要支流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主要景观“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作用灌溉、发电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左图——钱塘江示意图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标准河流从源地到河口,其河态、河床、坡降、流量等都是具有一定变化规律的。

所以,凡大江大河,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量资源,发展水运交通以及城镇建设等,通常将它们划分为上、中、下游。

其标准往往不一,但目前大多数是根据河流地形、河道特征、和水文情势等进行划分的。

因为不同河段周围的地形不同,河水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这就可以分上中下游。

只要水文特征不同了,就可以分段了。

有人说下游都是水流平稳,那倒不一定。

如:长江上游,在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大水能多;中游,宜昌到九江湖口段,落差小多支流;下游,江面开阔少支流。

又如:黄河上游,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水较清;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变浑;下游,位于平原,形成地上河。

再举条国外的大河:刚果河,上游位于高原上;中游位于盆地中,下游从200多米高处流下形成著名的利文斯敦瀑布群【长江】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习惯上,人们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也各有明显差异先看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

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

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长江中游长约1000公里,流经江汉平原,那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冰流迟缓,平均流速只有1米/秒。

尤其自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在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公里,而河道竟长达270公里。

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密布。

主要的支流;北有汉水,南有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诸水。

长江中游集水面积约占全流域的五分之二,使长江水量急速增加。

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

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

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
长江的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县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次之);湖口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江宽,江口有水流堆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源远流长,全长公里。

习惯上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

1、上游(约公里):河流大部分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具备显著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

这里河床潮差小,河流水量充沛,水流水流,水利资源多样。

2、中游(约公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水流迟缓,另外支流众多,湖泊密布。

水位、流量受雨水的影响显著,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下游(公里):江阔水深,支流短小,水网布满,湖泊众多,对长江水量影响并不大。

河流上中下游划分依据

河流上中下游划分依据

河流上中下游划分依据
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依据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流向和水势变化。

一般来说,河流上游指的是河流发源地到中游,水势较为湍急,水流较快,河床比较崎岖,水深较浅,水质相对较清、较富氧气,生态环境相对原始。

河流的中游一般指河流从上游至下游的中间段,水势和水流速度相对较缓,河道宽敞,水深适中,水质较为稳定,支流较多,水生态环境较为丰富。

河流的下游一般指河流的最下游段,水势相对平稳,水流较为缓慢,河道宽阔,水深较深,水质相对较浑浊,富含营养物质,生态环境相对较为简单。

除了水势和水流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外,河流上中下游的划分还受到当地文化、历史、经济和行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确定河流的上中下游划分。

- 1 -。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
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

2、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

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扩展资料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黄河下游767公里,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 东垦利县,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道 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 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 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 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河上游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上游主要补给源是 冰雪融水,以冰雪融水为补给源的河流含沙量较 小,河水比较清澈。另外,黄河上游流经的地区 水土流失没有那么严重,有的是冻土地区,泥土 不容易被带走,上游地区降水也比较少,所以对 流域地表的冲刷也没那么严重。 而下游流经黄 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在夏 秋季,对地表的冲刷和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所以下游含沙量大,显得浑浊。
黄河上游长346公里,从河源至内蒙古自治 区托克托(河口镇),河流穿越青藏高原,流 经峡谷,其间分布有20多个著名的峡谷。 这里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 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 是该河段的特征。
• 黄河中游1234公里,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 托县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由于夏 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 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 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 与宽谷相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