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总论2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方剂总论课件学习PPT文档
❖ 3、分类: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
清法
❖ 1、定义:
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 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2、适应病证:里热证
3、常用分类
❖ 清气分热 ❖ 清营凉血 ❖ 清热解毒 ❖ 清脏腑热 ❖ 清虚热
消法
❖ 1、定义: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 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的一类治法。
(1)虚证。 (2)正虚感邪。
❖ 3、分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 八法运用要求: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 百法备焉。”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 一、七方说。 ❖ 二、病证分类法。 ❖ 三、祖方(主方)分类法。 ❖ 四、功用(治法)分类法。 ❖ 五、综合分类法。
的一类治法。
❖ 2、适应病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 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和法
❖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使 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 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
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 治则 :所有疾病必须遵守的治法共性。 ❖ 治法 : ❖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方剂学ppt参考课件
方剂结构分析
方剂结构
方剂的结构包括组成药物、药量比例、煎服法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方剂的 疗效。
结构分析
通过对方剂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方剂的配伍特点、治疗思路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 握方剂学的精髓。
03
方剂分类与内容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治疗外感风寒 表证。
辛凉解表
用于治疗血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 晕目眩、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等。
05
方剂制备与质量控制
制备方法简介
传统制备方法 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传统剂型的制备方法,这 些方法历史悠久,工艺成熟,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现代制备方法 包括浸膏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现代剂型的制备方 法,这些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但技术要求也较高。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奠定方剂学基础,到唐宋时期方剂学得到全面发展,明清 时期达到鼎盛,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剂学理论体系。
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推进,方剂学研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向 着更高层次发展。
方剂学ppt参考课件
目录
• 方剂学概述 • 方剂组成与结构 • 方剂分类与内容 • 方剂功效与主治 • 方剂制备与质量控制 •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01
方剂学概述
定义与地位
方剂学的定义
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 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 础课程。
方剂学的地位
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 科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医药学体系中 占有重要地位。
个性化精准医疗
方剂学总论 ppt课件
ppt课件
14
本周掌握要点
方剂学、方剂的定义 著作:《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
病论》《伤寒明理论》《普济方》《医考方》 《中医方剂大辞典》各著作的意义及载方数量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八法中的“和法”、“消法”
ppt课件
15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求:
掌握组方原则与方剂的组成变化,突出方剂的配 伍意义及君臣佐使在组方中的指导作用。
ppt课件
20
四、方剂的变化形式: 1、为什么要组方变化? A、病情的复杂性。 B、体质的强弱 C、年龄的大小。 D、气候的差异。 F、地区用药习惯。
ppt课件
21
2、组方变化的形式:
A、药味加减变化
随症加减:主药主症不变,随次要兼症的不同而
加减。(佐药的加减)
如桂枝加杏朴汤
桂枝汤证基础上兼咳喘
载方:320首,论述伤寒方20首。
5、健全
明、清
《普济方》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最巨大的一部方书。
载方:61739首。
ppt课件
8
《医方考》 意义:是历史上第一部详细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
6、停滞
民国百年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7、创新
新中国成立
《方剂大辞典》
意义:辑秦汉以来一直到1986年的医学文献中有方
名的方剂共96592首。堪称当今方剂之大成。
ppt课件
9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要求: 1、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熟悉八法的基本内容。
ppt课件
10
一、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从方剂历史发展角度看:
是先有方,后有法。治法是在大量使用方剂的基 础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总结而成,是后于方形成 的理论。
方剂学总论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
方剂学
可编辑ppt
1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 治法概述 •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常用治法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治法概述
• 治法,指的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的采取的治疗法则。
• 《黄帝内经》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为一
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 使用注意: 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 对于“真寒假热”证,不可以误用
可编辑ppt
17
消法
•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 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 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 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 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
可编辑ppt
7
第三节 常用治法
• 现在常引用的“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 次的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 类总结而来。
•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 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 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 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 分类: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 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可编辑ppt
14
温法
•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 治法。
• 适应病证: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 •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 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 使用注意: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对于“真热假寒”证,不可以误用
• 八法这一单独的治法,单一的治法,都要彼此有 机的结合起来,产生各种各样的具体治法。每一 法之中,和八法的其它治法要相结合。所以这段 话的意思是强调的八法的结合运用。
可编辑ppt
1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 治法概述 •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常用治法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治法概述
• 治法,指的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的采取的治疗法则。
• 《黄帝内经》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为一
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 使用注意: 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 对于“真寒假热”证,不可以误用
可编辑ppt
17
消法
•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 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 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 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 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
可编辑ppt
7
第三节 常用治法
• 现在常引用的“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 次的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 类总结而来。
•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 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 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 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 分类: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 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可编辑ppt
14
温法
•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 治法。
• 适应病证: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 •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 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 使用注意: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对于“真热假寒”证,不可以误用
• 八法这一单独的治法,单一的治法,都要彼此有 机的结合起来,产生各种各样的具体治法。每一 法之中,和八法的其它治法要相结合。所以这段 话的意思是强调的八法的结合运用。
《方剂学》上篇总论第二章方剂与治法教学课件
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具体体现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方即 是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辨证 立法
组方
辨证——治法——方剂
三者必须紧密相合,任何一环发生舛错, 则一切枉然。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总结
▲▲▲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法
方
药
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方即是法
理
第三节 常用治法▲▲
一、汗法
1.含义——汗法又称解表法,是指通过宣发 肺气、开泄腠理、促进发汗的方 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 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2、适应病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如感 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水 肿初起,腰以上肿甚;疮疡、初 起而有寒热表证;疟疾、痢疾初 起而有寒热表证。 3、常用分类: 分 类 依 据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八法理解要点
掌握各法的具体精神和特点; 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对待每一种治法;
根据病情变化,有机地、灵活地运用中 医八法,使之切合病机,反映在方剂上, 就是要在辨清主证、斟酌选方的基础上 善于进行合理的加减变化。
五、温法
1、含义——温法是指通过温里、祛寒、回 阳、通滞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 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干姜
附子
六、清法
1、含义——清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凉 血、解毒的方法,使在里之热邪 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七、消法
1、含义——消法是指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 血、化痰利水、驱虫的方法,使 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 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 法。 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 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 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等 3、常用分类:理气、活血化瘀、祛湿、祛痰、 消食、驱虫等。
案例版方剂学2PPT课件
邪留肌表:发热、微恶风寒、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热邪毒上攻:咽痛;
热灼津伤:口渴;
风热犯肺:咳嗽;
【病机】风热袭表,热毒偏盛。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
【方解】
➢ 君:金银花 a、清热解毒,芳香辟秽;
连翘 b、轻散透表。
➢ 臣:薄荷 牛蒡子
辛凉解表,利咽解毒。
荆芥穗、淡豆豉 — 辛散透邪,
.
返回目录
二、方剂的剂型
常用剂型(传统剂型)
汤剂 散剂 丸剂 酒剂
.
现代剂型
汤剂
将药物用水或酒浸泡,再煎煮一定时间,
去滓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可以内服或 外用。
特点
吸收快 药效发挥迅速 易于加. 减变化
散剂
吸收快 服用携带
方便
内
外
服
用
细
煮
散
散
.
丸剂
药效持久 便于携带
蜜
水
丸
丸
.
酒剂
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后服用, 或隔水加温炖服。又称药酒。可以 内服,或外用。
.
第二章 解 表 剂
一、定 义:
➢组成:以解表药为主; ➢作用:宣通肌表,发散外邪。
( 发汗、解肌、透疹 ) -- “汗法” ➢立法依据:“因其轻而扬之”、“其在
皮者,汗而发之”。
.
➢治疗: a、表证 — 外受六淫邪气,邪留肌表 之证. b、邪在肌表的疾患:
麻疹初起证; 痈疮初起证; 水肿初起证。
燥热内结(邪盛)— 舌红苔黄厚而
燥,脉沉实
* 证候特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
.
发热
便秘 腹胀 腹痛
.
【病机】 a、实热、积滞壅结肠胃;(主) b、热盛津伤。
方剂学PPT课件 方剂学总论课件
(3)反佐药的构成 ①当病重邪甚,阴阳格拒,可能拒药时,当选用与君药 味相反(主要是药性相反)的药物以为反佐。 ②反佐药的药味宜少,药量宜小,量大则欺君。 ③ 如病情轻缓而无格拒者,不宜选用。
使药:
意义有二:
(1)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30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其中,又有 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调和方中诸药的功能,一是调 和方中的药味。
臣药可不选用。
佐药:
意义有三: (1)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 臣药的烈性。 (3)反佐药:当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28
阴寒内盛 治以温热之药 服药即吐 配伍
26
组方原则
君药:
意义: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主病之 谓君” 《素问·至真要大论》)
构成方法:(1)君药为一方之主,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选药组方时,应首先确定君药; (3)君药一般药味少而药量大。(李东垣:“君药分量 最多”。张元素:“力大者为君”。)
臣药:
意义有二: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1.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宜饭前一小时左右服用,有利于脾胃充分运化 药力;
病在上焦者,宜食后服,以利药力游溢于上焦; 病在下焦者,宜食前服,以利药力行于下焦; 补益药宜空腹服,以利脾胃运化药力,使补而不滞碍脾 胃; 泻下药亦宜空腹服,以增强通下之力; 安神药宜临卧前服,以利镇静安眠; 治疟药宜发作前期2小时服,使正气得安,邪气消亡,以 利控制疟疾的发作; 治疗慢性病宜定时服,使药力持续不断,以利调治; 治疗急性重病则不拘时候服,并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 时服药治疗。
使药:
意义有二:
(1)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30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其中,又有 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调和方中诸药的功能,一是调 和方中的药味。
臣药可不选用。
佐药:
意义有三: (1)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 臣药的烈性。 (3)反佐药:当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28
阴寒内盛 治以温热之药 服药即吐 配伍
26
组方原则
君药:
意义: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主病之 谓君” 《素问·至真要大论》)
构成方法:(1)君药为一方之主,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选药组方时,应首先确定君药; (3)君药一般药味少而药量大。(李东垣:“君药分量 最多”。张元素:“力大者为君”。)
臣药:
意义有二: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1.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宜饭前一小时左右服用,有利于脾胃充分运化 药力;
病在上焦者,宜食后服,以利药力游溢于上焦; 病在下焦者,宜食前服,以利药力行于下焦; 补益药宜空腹服,以利脾胃运化药力,使补而不滞碍脾 胃; 泻下药亦宜空腹服,以增强通下之力; 安神药宜临卧前服,以利镇静安眠; 治疟药宜发作前期2小时服,使正气得安,邪气消亡,以 利控制疟疾的发作; 治疗慢性病宜定时服,使药力持续不断,以利调治; 治疗急性重病则不拘时候服,并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 时服药治疗。
方剂学总论 ppt课件
主要内容
1、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2、方剂学的学科性质及学习 目的和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方剂的概念
辨证论治
治法 在处方上写几味药
≠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 门学科。 (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 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 理是理论,包括生理[脏像学说为代表]、病理[病因病机学 说为代表],以及 治法、方剂、中药。 (2)方剂学,还强调临床运用。在理论与临床运用方面探 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
书名 作者 年代 特 点
《五十二 早于《 不详 病方》 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 载方283
《黄帝内 春秋战 不详 国 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 专著,它创立了方剂学理论, 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 了基础。它包括治法、组方 原则、组方体例等。载方13
《伤寒杂病论 东 汉 张 末年 仲 》 景
热证
实热
热结
7、消法:
8、补法:
第三章在教学大纲安排里面,基本上是属于三类内容。三类内容是属
于提示的。主要靠自学。
1、七方说:又名七方分类法。(源于《内经》)所谓七方,是指的大、 小、缓、急、奇、偶、重。后来又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 复方。 2、病证分类法:源于《伤寒杂病论》如:太阳病,少阳病等。 3、主方分类法:施沛的《祖剂》是很典型的一本主方分类书籍。 4、治法分类法:(以法统方)最早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 涩、燥、湿后面各加个剂字。它是从药物分类沿用而来。比如,治虫、 痈疡,这类是病证了。本种分类法为一种综合的分类方法,所以又把它 叫综合分类法。
六、明清时期
1、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2、方剂学的学科性质及学习 目的和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方剂的概念
辨证论治
治法 在处方上写几味药
≠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阐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 门学科。 (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 中医药学历来用理法方药四个环节来概括它。 理是理论,包括生理[脏像学说为代表]、病理[病因病机学 说为代表],以及 治法、方剂、中药。 (2)方剂学,还强调临床运用。在理论与临床运用方面探 讨治法和方剂的本质及其运用规律。
书名 作者 年代 特 点
《五十二 早于《 不详 病方》 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 载方283
《黄帝内 春秋战 不详 国 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 专著,它创立了方剂学理论, 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 了基础。它包括治法、组方 原则、组方体例等。载方13
《伤寒杂病论 东 汉 张 末年 仲 》 景
热证
实热
热结
7、消法:
8、补法:
第三章在教学大纲安排里面,基本上是属于三类内容。三类内容是属
于提示的。主要靠自学。
1、七方说:又名七方分类法。(源于《内经》)所谓七方,是指的大、 小、缓、急、奇、偶、重。后来又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 复方。 2、病证分类法:源于《伤寒杂病论》如:太阳病,少阳病等。 3、主方分类法:施沛的《祖剂》是很典型的一本主方分类书籍。 4、治法分类法:(以法统方)最早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 涩、燥、湿后面各加个剂字。它是从药物分类沿用而来。比如,治虫、 痈疡,这类是病证了。本种分类法为一种综合的分类方法,所以又把它 叫综合分类法。
六、明清时期
中医方剂学-方剂总论PPT优选课件
2.适应证:里寒证。
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 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 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 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
2020/10/18
11
■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 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 法。
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 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
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
2020/10/18
12
■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 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 种治法。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020/10/18
16
三 方剂的组成
(一)组方原则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的杏仁,银翘散中 的桔梗和芦根;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 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 黄芩;
2.适应证:里实证 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
2020/10/18
9
和法
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疏解 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 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
2020/10/18
10
■温法
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 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3.分类:根据里寒证的程度和寒邪的部位不 同,分为:a.温中祛寒——治里寒证;b.回 阳救逆——治阴盛阳衰、阳气将亡;c.温经 散寒——治寒在经脉之证。
2020/10/18
11
■清法
1.含义:是通过清热、泄火、解毒、凉血等方 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 法。
2.适应证:里热证。清法的运用范围很广, 尤其常用于治疗温热疾病。
3.分类:a.清气分热——治热在气分;
b.清营凉血——治热入营血;
c.清热解毒——治热盛成毒;
d.清脏腑热——治热在脏腑;
e.清虚热——治阴虚发热证。
2020/10/18
12
■消法
1.含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 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解的一 种治法。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020/10/18
16
三 方剂的组成
(一)组方原则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直 接治疗次要的兼证,如麻黄汤的杏仁,银翘散中 的桔梗和芦根;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 烈性,如十枣汤中的大枣,九味羌活汤中的生地、 黄芩;
2.适应证:里实证 3.分类:寒下;温下;润下;峻下逐水。
2020/10/18
9
和法
1.含义: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来达到疏解 邪气,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2.适应证: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肝脾不和;胆 胃不和;寒热失调;表里同病等。
2020/10/18
10
■温法
1.含义: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 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方剂学总论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ppt课件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三节 常用治法
【目的要求】 掌握
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熟悉
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 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
了解
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伤寒论》有关八法的方剂:
汗法----麻黄汤 吐法----瓜蒂散 下法----承气汤 和法----小柴胡汤 温法----理中丸 清法----白虎汤 消法----桃核承气汤 补法----人参四逆汤
《医学心悟》对八法的论述: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病之法,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 温、补八法尽之”。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概述
治法 辨证审因,针对疾病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特点
多层次 多体系
两个层次: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从发展过程看 方先于法,法源于方 • 从辨证论治看 方从属于法
•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以法统方”
•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 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以法统方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第三节 常用治法
八法
汗 吐下 和 温清 消 补 法 法法 法 法法 法 法
《内经》关于八法的理论:
•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 • “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 • “其实者,散而泻之”------下法 • “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温法 • “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清法 •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消法 • “损者益之”--------补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三节 常用治法
【目的要求】 掌握
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熟悉
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 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
了解
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伤寒论》有关八法的方剂:
汗法----麻黄汤 吐法----瓜蒂散 下法----承气汤 和法----小柴胡汤 温法----理中丸 清法----白虎汤 消法----桃核承气汤 补法----人参四逆汤
《医学心悟》对八法的论述: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病之法,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 温、补八法尽之”。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概述
治法 辨证审因,针对疾病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特点
多层次 多体系
两个层次: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从发展过程看 方先于法,法源于方 • 从辨证论治看 方从属于法
•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以法统方”
•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 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以法统方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第三节 常用治法
八法
汗 吐下 和 温清 消 补 法 法法 法 法法 法 法
《内经》关于八法的理论:
•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 • “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 • “其实者,散而泻之”------下法 • “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温法 • “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清法 •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消法 • “损者益之”--------补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