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OSI 传输层

合集下载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1.OSI 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应用层当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
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表示层。

2)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

表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会话层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

会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4)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会话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传输层报头组成传输层协议数
据单元,再传送到网络层。

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成为报文。

5)网络层网络层接收到传输层报文后,由于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需要将长报文分成多个较短的报文段,加上网络层报头组成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成为分组。

6)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接收到网络层分组后,按照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的帧格式封装成帧,再传送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帧
7)物理层物理层接收到数据链路层帧之后,将组成帧的比特序列(也称为比特流),通过传输介质传送给下一个主机的物理层。

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比特序列
2. .OSI环境中数据接收过程当比特序列到达主机B时,再从物理层依层上传,每层处理自己的协议数据单元报头,按协议规定的语意、语法和时序解释,执行报头信息,然后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进程A的数据准确传送给主机B的进程B
O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如下:。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

网络七层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七层协议: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的非常好的协议规范。

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这7层及其功能。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6 表示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

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 允许你选择以二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二进制,那么发送方和接收方不改变文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CII格式,发送方将把文本从发送方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C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方将标准的ASCII转换成接收方计算机的字符集。

示例:加密,ASC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

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示例:TCP,UDP,SPX。

(5)网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行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

通信原理之OSI七层参考模型(一)

通信原理之OSI七层参考模型(一)

通信原理之OSI七层参考模型(⼀)1、什么是计算机⽹络谈计算机通信原理当然离不开计算机⽹络,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络。

官⽅定义:计算机⽹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的⼯作。

其实说⽩了就是,计算机组成的⽹络或者说在这个⽹络系统中有很多计算机,这⾥的计算机不仅仅指我们的电脑,其实指的是所有在⽹络中的⽹络设备,⽐如⼿机,平板电脑等。

2、计算机之间如何进⾏通信有了计算机等设备,也就得考虑如何连接起来他们,这就是他们之间该如何通信的问题。

对计算机来说,就是⼀个硬件设备,如何让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必需需要软件的⽀撑。

那么⽀持计算机通讯的软件是什么呢?就是计算机⽹络参考模型。

这个计算机⽹络参考模型就是计算机⽹络软件。

最经典的当然是国际化标准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它是通过⼀个机器上的⼀个应⽤进程与另⼀个机器上的进程进⾏信息交互。

下⾯我们了解下这个模型。

2.1、OSI七层模型上⾯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两个软件进程连接起来的。

但想让这两个进程之间进程通信,还需解决很多问题。

OSI 参考模型解决此问题是,⾸先就是分层,简单的来说,这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七⼤部分来完成,也就是OSI七层参考模型。

每⼀层都完成⽹络当中的⼀个独⽴任务。

下⾯是七层模型图:这张图看起来确实复杂,让我们分解来看,主机A和主机B都的进程都分七层处理,下⾯⾸先了解下各层什么作⽤。

(1)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特流的透明传输。

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使其上⾯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而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实质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通信功能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OSI七层模型的定义和各层功能。

1. 第一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Bit Flow)。

物理层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方式、电压标准、传输介质等。

如果物理层存在问题,整个网络都无法正常工作。

2.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拆分,然后以帧的形式传输。

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数据链路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由和进行转发。

它负责处理数据包的分组、寻址、路由选择和逻辑传输等。

网络层的存在让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全球传输。

4.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的功能是在网络中为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连接。

它通过TCP、UDP等协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分节与重组、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5.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结束会话。

它的功能包括让在网络中的不同应用之间建立会话、同步数据传输和管理数据交换等。

6.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的作用是把数据转换成能被接收方识别的格式,然后进行数据的加密、压缩和解压缩等。

7.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OSI模型中的最顶层,它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流信箱、文件共享等。

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用户的各种应用软件通过应用层与网络进行通信。

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标准,它将通信协议的功能划分为七层以便管理和开发。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网络通信体系。

只有了解并理解这些层次的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效率。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目录模型优点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模型优点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服务说明了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了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这样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互连网络中各实体采用什么样的协议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不改变相邻层的接口就可以了。

网络七层的划分也是为了使网络的不同功能模块(不同层次)分担起不同的职责,从而带来如下好处:●减轻问题的复杂程度,一旦网络发生故障,可迅速定位故障所处层次,便于查找和纠错;●在各层分别定义标准接口,使具备相同对等层的不同网络设备能实现互操作,各层之间则相对独立,一种高层协议可放在多种低层协议上运行;●能有效刺激网络技术革新,因为每次更新都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不需对整个网络动大手术;●便于研究和教学。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名词解释——运输层(传输层)

名词解释——运输层(传输层)

名词解释——运输层(传输层)运输层(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四层,主要功能是在网络上的两台主机之间建立逻辑连接,并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

它是负责传输数据包的一个重要协议层,也是网络应用层与网络互联层之间的桥梁。

运输层的主要功能有:传输控制服务,多路复用,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连接管理,错误检测和纠正,拆分/合并报文等。

其中,传输控制服务是运输层最重要的功能,它主要负责在主机之间建立连接,保证报文的可靠传输,并且支持主机的多种服务质量。

多路复用是指在运输层使用一个端口号管理多个不同的传输连接,它可以实现在一个物理链路上同时传输多个传输连接。

多路复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端口号复用、IP地址复用和虚拟连接复用。

流量控制是指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流量进行控制,以避免网络中的拥塞,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常见的流量控制方法有基于套接字的流量控制、基于端口号的流量控制和基于IP地址的流量控制等。

拥塞控制是指在网络中通过限制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以减少网络中的拥塞,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常见的拥塞控制方法有基于端口号的拥塞控制、基于IP地址的拥塞控制、基于TCP协议的拥塞控制和基于UDP协议的拥塞控制等。

连接管理是指在两台主机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并管理这些连接,以便实现数据传输。

连接管理主要包括连接状态管理、连接拆除管理和连接恢复管理等。

错误检测和纠正是指在网络中,运输层使用一定的技术来检测网络数据传输中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错误。

常见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有CRC校验、纠错码、循环冗余校验等。

拆分/合并报文是指当报文过大时,运输层可以将报文拆分成若干小报文,然后分别传输,接收方收到后再进行报文合并;当报文过小时,运输层可以将若干小报文合并成一个报文,然后传输,接收方收到后再进行报文拆分。

运输层常见的协议有TCP、UDP、SCTP等,其中TCP是传输控制协议,它提供面向连接和可靠的传输服务,它主要负责主机之间的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检测和纠正等;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它不提供可靠性服务,但是传输效率高;SCTP是流控制传输协议,它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主要用于多媒体传输。

osi模型有哪七层

osi模型有哪七层
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又称为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它具有网络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释放三个阶段,是可靠的报文分组按顺序传输的方式,适用于定对象、长报文、会话型传输要求。
无连接网络服务的两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好一个连接。无连接网络服务有三种类型 :数据报(datagram)、确认交付(confirmed delivery)与请求回答(request reply)。数据报服务不要求接收端应答。这种方法尽管额外开销较小,但可靠性无法保证。确认回答服务要求接收端用户每收到一个报文均给发送端用户发送回一个应答报文。确认交付类似于挂号的电子邮件,而请求回答类似于一次事务处理中用户的"一问一答"。
ISO对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做了如下定义:
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物理连接可以通过中继系统,允许进行全双工或半双工的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比特,它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传输。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物理层主要特点是:
2.流量控制
网络中多个层次都存在流量控制问题,网络层的流量控制则对进入分组交换网的通信量加以一定的控制,以防因通信量过大造成通信子网性能下降。
3.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在面向连接服务中,网络连接是传输实体之间传送数据的逻辑的、贯穿通信子网的端---端通信通道。
从OSI参考模型的角度看,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CONS,Connection Oriented Network Service)和无连接网络服务(CLNS,Connection Network Service)。
会话层与传输层有明显的区别。传输层协议负责建立和维护端--端之间的逻辑连接。传输服务比较简单,目的是提供一个可靠的传输服务。但是由于传输层所使用的通信子网类型很多,并且网络通信质量差异很大,这就造成传输协议的复杂性。而会话层在发出一个会话协议数据单元时,传输层可以保证将它正确地传送到对等的会话实体,从这点看会话协议得到了简化。但是为了达到为各种进程服务的目的,会话层定义的为数据交换用的各种服务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

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七层模型详解1. OSI简述 OSI是⼀种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它从低到⾼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

2.OSI七层协议2.1 物理层 定义: 物理层是OSI的第⼀层,它虽然是最底层,但是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

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媒体和互连设备: 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线信道等。

通信⽤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

DTE即数据终端设备,⼜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

⽽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

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TE的路径。

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

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主要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成。

⼀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物理连接。

所谓的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的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条通路。

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

⼀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的通过,⼆是要提供⾜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能通过的⽐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

传输数据的⽅式能满⾜点到点,⼀点到多点,串⾏并⾏,半双⼯和全双⼯,同步和异步传输的需要。

2.2 数据链路层 定义: 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

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连接。

osi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

osi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

osi层模型各层传输单位OSI层模型是一种标准的网络体系结构,用于规范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它由七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都负责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OSI模型的各个层次及其传输单位。

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处理网络中的物理连接。

其主要任务是传输比特流,将比特流转化为电压、频率等物理信号。

物理层的传输单位是比特。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它还负责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是帧。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通过路由选择来确定传输路径。

它使用IP协议来定义主机的逻辑寻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传输单位是数据包。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和错误控制。

它使用TCP和UD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

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是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

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它提供会话控制和同步,以确保应用程序之间的有效通信。

会话层的传输单位是会话数据。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处理应用程序数据的格式和编码方式。

它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并提供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功能。

表示层的传输单位是表示数据。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协议。

它包括HTTP、FTP、SMTP等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的传输单位是报文。

总结起来,OSI层模型的各层次传输单位分别是:物理层传输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帧、网络层传输数据包、传输层传输段或用户数据报、会话层传输会话数据、表示层传输表示数据,以及应用层传输报文。

通过OSI层模型,网络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网络中各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

这种模型的标准化有助于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使网络通信更加可靠和高效。

tcp协议工作在什么层

tcp协议工作在什么层

tcp协议工作在什么层TCP协议工作在传输层。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它是互联网协议套件(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网络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传输层,传输层是OSI模型中的第四层,它负责在网络中建立、维护和终止端到端的连接。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多路复用、分用、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在传输层中,TCP协议通过以下几个重要的机制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1. 连接建立,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需要进行“三次握手”来确认双方的通信状态。

这个过程包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回复确认,并最终客户端再次回复确认,建立起连接。

2. 数据传输,一旦连接建立,TCP协议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它通过序号、确认和重传等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每个数据包都会被编号,并且在接收端得到确认,如果发生丢包,发送端会进行重传。

3. 流量控制,TCP协议会根据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以避免数据丢失或拥塞。

它通过滑动窗口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平衡。

4. 拥塞控制,当网络出现拥塞时,TCP协议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数据的发送,以缓解网络拥塞。

这包括降低发送速率、重传超时、以及快速重传等机制。

总的来说,TCP协议在传输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连接建立、数据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机制,确保了网络中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互联网中,绝大部分的应用层协议都是基于TCP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通信中。

总结一下,TCP协议工作在传输层,它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它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通信协议之一,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osi参考模型两部分

osi参考模型两部分

osi参考模型两部分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它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本文将分成两部分,分别介绍OSI参考模型的前四层和后三层。

第一部分:OSI参考模型的前四层第一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将数字数据转化为比特流,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该层定义了电压、电流、频率等物理参数,以及接口和插座的规格等内容。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比特数据能够正确、可靠地在网络中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负责将比特流划分成数据帧,并为数据帧提供可靠的传输。

该层还负责实现介质访问控制(MAC)机制,即根据一定的规则协调多个设备同时访问共享介质。

数据链路层通常使用以太网协议来进行数据传输。

第三层: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它主要负责将数据报文分组进行传输,并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实现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中的传递。

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联与数据路由,常用的协议有IP(Internet Protocol)和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等。

第四层: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它通过端口号将数据分发给不同的应用程序。

该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的分段、错误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在传输层常用的协议。

第二部分:OSI参考模型的后三层第五层: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它提供了进程之间的通信机制。

该层的功能包括建立连接、同步数据传输和恢复会话等。

会话层的实现通常依赖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第六层: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操作,以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解释。

该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统一的数据表示和格式,以及数据的语义解释。

网络四层协议

网络四层协议

网络四层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网络协议被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其中,网络四层协议指的是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四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这四个层次分别负责处理不同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任务,使得网络通信更加可靠和高效。

本文将对这四个层次进行介绍和解释。

1.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它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连接和传输介质的传输。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数据的时序控制以及物理介质的选择和管理。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是电信号、光信号或者无线电信号。

在传输数据之前,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相应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接收方在接收到信号后,物理层将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

物理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包括网卡、电缆、中继器、集线器等。

它们共同协作,确保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在直接相连的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包括数据的分帧、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差错检测和纠正等。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传递的数据分割为较小的单元,称为帧。

每个帧包含了数据和控制信息,用于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接收方在接收到帧之后,会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并将数据传递给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包括交换机、网桥和以太网等。

它们共同协作,确保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3.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三层,它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的任务包括数据的分组、数据的路由和转发、数据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网络层将传输层传递的数据分割为较小的单元,称为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包含了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等信息,用于标识数据的来源和目的地。

网络层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包括路由器和IP协议等。

计算机网络 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  传输层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传输层为OSI参考模型的第四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核心,其任务是为从发送端计算机到接收端计算机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并向高层用户屏蔽通信子网的细节,提供通用的传输接口。

传输层实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连接管理传输层能够实现端-端的数据传输,即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交换设备,在两端建立一条链路。

链路建立后,发送端使用该链路发送数据,待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连接管理是传输层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和释放连接所必须遵循的协议,一般通过三次握手协议来完成两端点连接的建立:计算机A传送一个请求一次连接的TPDU,它的序列号为X;计算机B会送一个确认该请求及其序列号的TPDU,它的序列号为Y;计算机A 通过在第一个数据TPDU中包含序列号X和Y,对计算机B的确认帧发回一个确认。

为避免由于请求或确认信息丢失而导致的错误,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中分别设置了定时器。

如果计算机A的请求信息或计算机B的确认信息丢失,计算机A将在计时结束后重新发送请求。

如果计算机A的确认信息丢失,计算机B将在计时结束后终止连接。

当计算机A与计算机B通信完毕后,需要两端点终止连接操作。

而终止连接的操作为:首先计算机A请求终止连接,然后计算机B确认请求;如果计算机A接收到计算机B所发送的确认信息后,再发送一个确认信息,并终止连接;最后计算机B收到确认信息后,也终止连接。

2.差错控制在传输层的通信过程中,无论时面向连接还是面向无连接的传输,都需要对传输的内容进行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检测、差错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

传输层的差错控制是通过在通信子网对差错控制的基础上最后的一道差错控制措施可,面对的出错率相对较低。

因此,传输层的差错控制编码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算法。

例如,在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TPDU内留有专门的校验和字段,用于存放校验码。

在对于差错的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当即纠错、通知发送端重传和丢弃三种措施,具体采用什么措施与差错控制算法与传输层服务要求有关。

osi的七个层次

osi的七个层次

osi的七个层次
OSI模型是一个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七个不同层次的框架。

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与其他层次进行交互。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处理电信号和物理介质之间的传输。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特性,如电压、速率和物理连接。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有组织的桢(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

它还处理数据帧的流控制和访问控制。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在网络中选择和建立逻辑路径,以便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之间传输。

它还负责路由选择、拆分和重组数据包。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的端到端通信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通过分段、序列号和错误检测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是两台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

它还负责建立会话的同步点、数据交换和错误恢复。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将数据转换为应用程序可以理解的格式,并提供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功能。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提供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并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OSI模型各层功能

OSI模型各层功能

2.2.2ISO3309--1984:称为"HDLC 帧结构".ISO4335--1984:称为"HDLC 规程要素 ".ISO7809--1984:称为"HDLC 规程类型汇编".这3个标准都是为面向比特的数据传输控制而制定的.有人习惯上把这3个标准组合称为高级链路控制规程.
2.2.3ISO7776:称为"DTE数据链路层规程".与CCITT X.25LA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相兼容.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一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小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一部分时可以通知应用,从而使表示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示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用数据代表表示层。示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无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一主机上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输入进行复用,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网络中的计算机与终端间要想正确的传送信息和数据,必须在数据传输的顺序、数据的格式及内容等方面有一个约定或规则,这种约定或规则称做协议。网络协议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1、语义:
是对协议元素的含义进行解释,不同类型的协议元素所规定的语义是不同的。例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得到的响应等。
2.1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送服务的,这种服务要依靠本层具备的功能来实现。链路层应具备如下功能:
2.1.1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2.1.2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分别是

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分别是

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分别是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和传输层。

这四层在OSI参考模型中被视为网络通信的高级层次,负责处理各种高级协议和应用程序的通信需求。

应用层是OSI模型中最高的一层,提供了用户与网络通信的接口。

它负责处理网络中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

应用层协议的例子包括HTTP、SMTP和FTP。

表示层负责处理数据的表示方式,确保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能够正确解释。

它负责数据的压缩、加密和解密,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

常见的表示层协议包括JPEG、GIF和ASCII。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两个通信系统之间的会话。

它负责处理会话的建立和终止过程,并提供会话控制功能。

会话层协议的例子包括RPC和SQL。

传输层是OSI模型中的最后一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传输层主要处理数据的分段、重传和流量控制。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上述四层都是在OSI参考模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一层都承担着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通过每一层的协同工作,数据在网络中被正确地传输和解释。

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这些层次的划分和功能被广泛采用,成为了理解和设计网络协议的重要基石。

需要注意的是,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理论上的模型,并不是实际运用中常用的模型。

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常用的是TCP/IP协议栈,它将七层的OSI模型简化为四层,即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尽管如此,对OSI参考模型的了解仍然对深入理解网络通信非常有帮助。

1.简要描述OS1参考模型和TCPP参考模型包含的层次2Ex

1.简要描述OS1参考模型和TCPP参考模型包含的层次2Ex

1.简要描述OS1参考模型和TCPP参考模型包含的层次
2Ex
OSI参考模型主要包括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3、网络层: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

4、传输层: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

5、会话层: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

6、表示层: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

7、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

tcp/ip参考模型分为4层,分别为:
1、数据链路层,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
2、网络层,实现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
3、传输层,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4、应用层,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逻辑。

osi模型每到层的作用

osi模型每到层的作用

osi模型每到层的作用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各自负责处理特定的数据处理和传输任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通信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层级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功能。

第一层 -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它负责处理网络中的物理传输和连接。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数字数据转化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同时也负责解码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

物理层还定义了电缆、连接器和物理设备的规范,以确保数据能够有效地在各设备之间传输。

第二层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原始数据帧转化为有意义的数据包。

它通过引入地址和其他控制信息来解决物理层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丢失。

数据链路层还处理流量控制,以确保不同速度的源在通信过程中实现数据同步。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负责检测和纠正错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第三层 -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中负责处理分组交换和路径选择的层级。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编址和路由选择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为每个数据包分配唯一的地址,并根据网络状况和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传输。

网络层还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和路由器的控制。

第四层 - 传输层传输层是OSI模型的关键层级,它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管理。

传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包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目标。

它使用TCP协议来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或使用UDP协议来提供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传输层还负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第五层 -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网络中的会话。

它处理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管理,包括建立连接、同步数据和恢复中断连接等任务。

会话层通过协议控制会话的开始、结束和重启,以及在会话中处理错误和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语言切换为English | 搜索| 词汇表课程索引:CCNA Exploration - 网络基础知识4 OSI 传输层4.0 本章简介4.0.1 本章简介第{{$PAGEV AR}} 页1:无论是本地还是全球,数据网络和 Internet 都能为人们提供顺畅、可靠的通信,以此支持以人为本的网络。

人们可以在一台设备上使用多种服务来发送消息或者检索信息。

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Web 浏览器和即时消息客户端等应用程序使人们得以发送消息和查找信息。

这些应用程序发出的数据经过封装传输,最终送达目的设备上的相应服务器守护程序或应用程序。

我们之前曾介绍过,OSI 传输层的进程从应用层接收数据,然后进行相应处理以便用于网络层寻址。

传输层负责终端应用程序之间的全部数据传输。

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传输层在封装应用程序数据以供网络层使用方面所起的作用。

传输层还具有以下功能:∙允许一台设备上同时运行多个网络通信应用程序;∙如有必要,可以确保所有数据都能可靠、有序地传送到正确的应用程序;∙采用错误处理机制。

学习目标学习完本章内容后,您将能够:∙解释传输层的需求;∙确定传输层在终端应用程序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描述两种TCP/IP 传输层协议— TCP 和UDP 协议的作用。

∙解释传输层的关键功能,包括可靠性、端口寻址以及数据分段;∙解释TCP 和UDP 协议如何发挥各自的关键功能;∙确定TCP 或UDP 协议的应用场合,并举出使用每个协议的应用程序的例子。

显示视觉媒体4.1 传输层的作用4.1.1 传输层的用途第{{$PAGEV AR}} 页1: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进行必要的控制,以便将这些片段重组成各种通信流。

在此过程中,传输层主要负责:∙跟踪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上应用程序间的每次通信;∙将数据分段,并管理每个片段;∙将分段数据重组为应用程序数据流;∙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

跟踪各个会话每台主机上都可以有多个应用程序同时在网络上通信。

这些应用程序将与远程主机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相互通信。

传输层负责管理这些应用程序间的多道通信流。

数据分段每个应用程序首先生成要发送到远程应用程序上的流数据,这些数据必须处理成便于管理的片段,以便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出去。

传输层协议描述了将应用层数据分段的服务,以及每段数据所需的封装服务。

必须在传输层上为每段应用程序添加报头,以关联与该段数据相关的通信。

重组数据段在接收主机上,各个数据片段将被传送到适当的应用程序。

此外,还必须将这些数据片段重组为完整的数据流,这样才能被应用层使用。

传输层协议规定了如何使用传输层报头信息来重组要传送到应用层的数据片段。

标识应用程序为了将数据流传送到适当的应用程序,传输层必须要标识目的应用程序。

因此,传输层将向应用程序分配标识符。

TCP/IP 协议称这种标识符为端口号。

在每台主机中,每个需要访问网络的软件进程都将被分配一个唯一的端口号。

该端口号将用于传输层报头中,以指示与数据片段关联的应用程序。

传输层负责网络传输,是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桥梁。

它从不同的会话接收信息后,将数据划分成最终能在介质上多路传输的一些便于管理的数据片段,然后再向下层传送数据。

应用程序不需要了解所用网络的详细运作信息,它们只需生成从一个应用程序发送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数据,而不必理会目的主机类型、数据必须要流经的介质类型、数据传输的路径以及链路上的拥塞情况或网络的规模。

同时,OSI 模型的下层也不需要知道有多少应用程序在通过网络发送数据。

它们只需负责将数据传送到适当的设备。

然后,传输层将对这些数据段排序,并将其传送到相应的应用程序。

数据要求各不相同由于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传输层协议也有很多种。

在一些应用程序中,数据段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到达,才能顺利处理;在另一些应用程序中,必须要收到所有数据才能使用其中的某段数据;在其它应用程序中,则可以允许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部分数据。

在当今的融合网络中,有不同传输需求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上通信。

不同传输层协议所包含的规则各不相同,因此设备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要求。

有些协议只提供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之间高效传送数据片段所需的一些基本功能。

这类协议适用于那些对数据延迟极敏感的应用程序。

其它传输层协议描述的进程提供了一些附加功能,例如确保应用程序之间可靠传输。

虽然这些附加功能可以在传输层上提供更为健全的应用程序间数据通信,但同时也产生了额外的开销并增加了对网络的要求。

显示视觉媒体第{{$PAGEV AR}} 页2:分隔多个通信假设某台连入网络的计算机正在收发电子邮件、使用即时消息、浏览网站和进行VoIP 电话呼叫,那么这些应用程序将同时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

但是,电话呼叫的数据不会传送到 Web 浏览器上;同样,即时消息的内容也不会显示在电子邮件中。

再者,只有接收和显示完整的电子邮件或 Web 网页,用户才能使用其中的信息。

因此,为确保接收和显示的信息的完整性而导致的轻微延迟是可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在电话交谈的过程中偶尔丢失小部分内容是可以接受的。

通话人可以从交谈过程推断出丢失的语音内容,否则可以直接请对方复述刚才的话。

显然,这种方式要比请求网络来管理并重发丢失的数据段更好,因为可以减少延迟。

在此例中,由用户而不是网络来管理丢失信息的重发或替换工作。

显示视觉媒体第{{$PAGEV AR}} 页3:正如上一章所介绍,如果用一个完整的通信数据流在网络中发送某些类型的数据(如视频信息),就会导致网络不能同时进行其它通信,而且也难以对损坏的数据开展错误恢复和重新传输的工作。

如果将数据分割成若干小块,然后将这些小的数据段从源设备发往目的设备,那么网络中可以同时交叉收发(多路传输)很多不同的通信信息。

因此,当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时,可以按照传输层协议的要求将数据分段,然后加以收发。

如果不分段,就只有一个应用程序(例如流视频)可以接收数据。

在观看视频时,您将不能接收电子邮件、使用即时消息工具聊天或浏览 Web 网页。

在传输层中,源应用程序和目的应用程序之间传输的特定数据片段集合称为会话。

为了识别每段数据,传输层向每个数据段添加包含二进制数据的报头。

报头含有一些比特字段。

不同的传输层协议通过这些字段值执行各自的功能。

显示视觉媒体4.1.2 控制会话第{{$PAGEV AR}} 页1:传输层协议所规定的一些主要功能包括:分段和重组—大多数网络对一个 PDU 所能承载的数据量都有限制。

传输层将应用程序数据分割成大小适当的数据块。

到达目的设备后,传输层再重组数据,然后将其发送到目的应用程序或者服务。

会话多路复用—网络中的每台主机上,都可能运行着多个应用程序或服务。

每个应用程序或者服务都分配有一个称为端口的地址。

通过此地址,传输层可以确定将数据发送到哪一个应用程序或者服务上。

除了使用报头信息,为实现基本的数据分段和重组功能,一些传输层协议还提供:∙面向连接的会话∙可靠传输∙有序的数据重构∙流量控制显示视觉媒体第{{$PAGEV AR}} 页2:创建会话传输层可以通过在应用程序间创建会话来实现面向连接。

这些连接会让应用程序在传输数据之前作好互相通信的准备。

在会话过程中,可以严密管理两个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数据。

可靠传输由于多种原因,数据片段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会损坏或者完全丢失。

传输层可以让源设备重发丢失的数据,从而确保所有数据片段都抵达目的设备。

同序处理由于网络可能提供了多条路由,每条路由又有不同的传输时间,所以可能导致数据抵达的顺序错乱。

通过对数据片段编号和排序,传输层可以确保按正确的顺序重组这些数据片段。

流量控制网络主机的内存或带宽等资源有限。

当传输层发现这些资源超负荷运转时,有些协议可以请求源应用程序降低数据流速。

在传输层,可以通过调节源应用程序分批发送的数据量实现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可预防数据段在网络上丢失,从而避免重新传输。

本章在介绍传输层协议的同时,还将详细介绍这些服务。

显示视觉媒体4.1.3 支持可靠通信第{{$PAGEV AR}} 页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主机会话过程中的应用程序数据。

但由于不同的应用程序对数据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不同的传输层协议来满足这些要求。

传输层协议通过某种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网络术语中,可靠性指从源设备发送的每段数据都能够到达目的设备。

在传输层中,有三项基本的可靠性操作:∙跟踪已发送的数据∙确认已接收的数据∙重新传输未确认的数据这就要求源主机的传输层进程持续跟踪每个会话过程中的所有数据片段,并重新传输未被目的主机确认的数据。

接收主机的传输层必须跟踪所接收的数据,并确认接数据是否已收到。

这种确认、跟踪以及重新传输的过程虽然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是也增加了网络资源的额外开销。

为了支持这种可靠性操作,需要在收发主机之间交换更多的控制数据。

控制数据位于传输层(第 4 层)的报头中。

这样,可靠性和网络负载之间就达成了平衡。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必须根据他们应用程序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传输层协议类型。

在传输层中,既有规定可靠保证传输的协议,也有规定尽力传输的协议。

在网络环境中,尽力传输被称为不可靠传输,因为它缺乏目的设备对所收到数据的确认机制。

确定可靠性需求像数据库、Web 网页及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都要求发送的数据以原始状态到达目的设备,这样才能够为目的程序所使用。

任何数据的丢失都可能导致通信失败,要么不能完成通信,要么通信的信息不可读。

因此,这些应用程序都设计成使用能满足可靠性要求的传输层协议,同时也会考虑这些程序所需的额外网络开销。

相比而言,其它应用程序允许丢失少量的数据。

例如,如果视频数据流中的一段或者两段数据未到达目的地,就只会造成数据流的短暂中断。

这可能表现为图像失真,用户也许不会察觉。

对于这种应用程序而言,增加开销一方面确保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但另一方面却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实用性。

如果视频流目的设备必须获得完整的数据,则等待丢失数据所导致的延迟将使图像质量严重下降。

最好采用当时收到的数据段来尽可能提供好的图像质量,而忽略可靠性。

如果出于某种原因而需要确保可靠性时,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自身来提供检查错误和请求重新发送机制。

显示视觉媒体4.1.4 TCP 和UDP第{{$PAGEV AR}} 页1:TCP/IP 协议簇中最常用的两种传输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这两种协议都用于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其不同点在于每个协议执行各自特定的功能。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根据 RFC 768,UDP 是一种简单的无连接协议。

该协议的优点在于提供低开销数据传输。

UDP 中的通信数据段称为数据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