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教案范文

自然灾害教案范文

自然灾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

3.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二、教学内容1.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2.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3.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兴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2.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然后向全班汇报。

二、教学主体1.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教师向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即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危害性现象。

然后介绍不同自然灾害的分类,包括气象灾害(如飓风、暴雨、干旱等)、地震、火山爆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洪水等。

2.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教师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分类,详细介绍每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

例如,对于气象灾害,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发生原因、特点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样地,对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教师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案例。

3.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灾害。

例如,教师可以介绍建设坚固的房屋、制定应急计划、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方法。

三、梳理与总结教师梳理自然灾害的核心概念和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四、拓展与巩固1.请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所在地的自然灾害情况,制定一份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计划,并向全班展示。

2.辅助材料:提供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书籍、影片和网站链接,供学生自行阅读和研究。

四、教学评价1.通过分组汇报和展示,评估学生对自然灾害定义及分类的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对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造成的危害的掌握情况。

3.评估学生对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教案

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2. 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

3. 了解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防范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1)自然灾害的定义。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的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风暴、海啸、火山爆发等。

(2)自然灾害的分类。

研究人员依据自然灾害的不同影响因素和危害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类: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

2.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

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是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2)经济损失。

各种自然灾害往往导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3)生活质量下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4)社会稳定性降低。

自然灾害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 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1)预防自然灾害。

① 加强科学研究和预测。

科学的预测和研究能够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② 协调各方面力量,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政府、企业、社区、个人应携手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③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自救。

① 安全避难。

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尽可能地远离危险区域,找到安全的避难处。

② 自我保护。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尽快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③ 寻求帮助。

如果坚持不下去或情况变得危险,及时向搜救人员求助。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防范的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本次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分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影响;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救。

1--1hao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1hao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2)2006年8月17号,厄瓜多尔中部的 通古拉瓦火山再度猛烈喷发,截至18日, 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了5人,另有13人受 伤,60多人失踪。据估计,当地有2万公 顷的农作物受灾。 答:是自然灾害,以自然界异变(火山喷 发)为诱因,造成人员死伤、农作物受灾 等灾情。
13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 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28
病虫害、鼠害、蝗虫害
生物入侵 农林(生物)灾害
29
(4)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 概念:生物灾害指因有害的草﹑虫﹑ 鼠等生物引 发的灾害。 种类:病虫害﹑ 鼠害﹑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环 境灾害﹑ 森林火灾等
注意:上列灾害成因仅指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言, 实际上,太阳与其他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整体运 动与变化及由各个圈层的活动所造成的彼此间的 相互影响等,对每一个圈层自然灾害的产生都会 发生一定的作用。
人员伤亡不同
表 现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自然灾害的损伤; 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36
2. 财产损失
37
2.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 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 财产造成损毁; 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 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 保险理赔等方面的损失;
30
记:p11--1
地震、地 质灾害
自 然 灾 害 的 分 类 气象与洪 涝灾害 海洋(水 文)灾害 生物(农 林)灾害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热带气旋(台风/飓风)、 干旱、寒潮、低温冻害、暴 风雪、洪涝 风暴潮、海啸、赤潮、 海水倒侵
定义 特点 成因 危害 分布 防治 措施

教案自然灾害

教案自然灾害

教案:自然灾害一、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学习与了解,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增强他们的灾害预防和自救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学会如何识别、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为他们未来面对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应对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洪水、台风、飓风、干旱等。

2. 掌握自然灾害的成因原因和发生机制。

3.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巧来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救能力,以应对自然灾害时的紧急情况。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分类:a. 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

b. 气象灾害:洪水、台风、暴雨等。

c. 水文灾害:干旱、沙尘暴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原因和发生机制。

3.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a. 地震:识别安全地带、携带急救包、室内避震等。

b. 洪水:掌握洪水逃生技巧、合理规划家庭住址、不靠近河流等。

c. 台风:预测台风信息、家庭防台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d. 干旱: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制定应急水源等。

e. 其他灾害预防与应对方法。

四、教学过程1.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2.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究,探究不同自然灾害的成因原因和发生机制。

3. 游戏活动:设计自然灾害应对演习,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情况。

4. 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5. 组织学生制作海报或手册,总结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的关键要点。

6. 开展班级或学校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模拟真实的自然灾害场景,让学生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和提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制作的海报或手册,评估学生对于自然灾害预防与应对要点的理解情况。

3. 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中,通过观察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行动评估他们的自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课上带你认识自然灾害并进行科学防治

信息课上带你认识自然灾害并进行科学防治

“信息课上带你认识自然灾害并进行科学防治”信息-地理协同教学案例一、教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已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就“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讲到:“要重视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即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的李艺教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解读过程中说:“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我认为高中生的学习包括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个学习领域,而且现有的信息技术课课时明显限制了信息技术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迁移与技能训练,就只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去,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协同教学,“借”用他人课时来延续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课上带你认识自然灾害并进行科学防治”信息-地理协同教学案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的。

二、教材分析信息获取、信息的表达、加工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几个章节,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

这些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如何表达、加工信息,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地理课程是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

”这为地理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协同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信息老师与地理老师共同选择了地理知识章节《自然灾害与防治》与信息技术的信息获取、信息表达、加工的相关知识进行协同教学。

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一、任教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材供六年级学生使用,我校六年级共有四个班,280余名学生。

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了较强的电脑操作基础。

为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特定此计划。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网站及网页的制作(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热情。

(3)通过每一个网页提出的课题,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应用,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激发起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三、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分析:本册教材共二十三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我爱大自然、珍稀植物、食物链、爬行动物、蝴蝶、石油、海洋、土壤、大气、金属、废旧电池、水、太阳系及太阳、火山、自然灾害、森林、天气等方面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并通过建立网站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

2、本册教材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是对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的总结和提高,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和考查,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基本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军用
定位和导航
6 / 13
【对点跟踪训练】
(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016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白皮书提出,2020 年左右我国要完成 35 颗卫星发射组网,实现全球系统建 设。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领域中,跟北斗系统高精度技术的直接应用无关的是( ) A.地壳运动监测 B.洪水淹没范围监测 C.120 系统应急救援 D.无人汽车驾驶导航 解析:选 B。本题考查“3S”的应用范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定 位系统,可能应用于 A、C、D 的定位和导航;洪水淹没范围监测需要通过遥 感系统进行监测。 探究点三:地理信息系统
二、基础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后完成以下基础知识的梳理 (一)遥感技术 1.定义: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
1 / 13
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 (1)探测范围大。 (2)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4)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
5 / 13
2 题,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
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的风向等。
答案:1.A
2.D
探究点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 2000-2003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

灾害教育课程设计

灾害教育课程设计

灾害教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成因,掌握预防和应对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灾害的定义、类型和成因,解释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列举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判断灾害预警信号,掌握避险、逃生和自救的方法,设计简单的防灾减灾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灾害防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的类型与成因、灾害的预防与应对、灾害案例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1.灾害的基本概念:介绍灾害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灾害的类型与成因:分析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灾害的预防与应对: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传授避险、逃生和自救的方法,介绍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4.灾害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灾害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及预防与应对措施。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灾害案例,分析灾害原因,提出防灾减灾方案。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防灾减灾设施,了解实地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灾害教育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灾害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灾害研究的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灾害现象和防灾减灾工作。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直面自然灾害教案分析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直面自然灾害教案分析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直面自然灾害》教案分析直面自然灾害教学目标:、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二、学会利用“主题”模板对网页进行修饰,增强网页的视觉成效。

教学重点:利用“主题”模板对网页进行修饰,增强网页的视觉成效。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师: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现象很多,洪水,台风等等,严峻阻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咱们要正确地熟悉并踊跃采取有效的防御方法,减少自然灾害给咱们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有很多种,表现也各有不同,发生的时刻、地域等等都不一样,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咱们要针对不同的灾害的发生特点,采取踊跃的预防方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咱们要明白如何做,了解一些临灾自救常识。

今天这节,咱们一路制作有关自然灾害的网页。

二、搜索信息、自然灾害的概述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寒潮等。

三、设计网页结构依照P76—77进行设计制作。

四、制作网页、依照网页结构图进行制作网页。

A.页面设计页面涉及内容比较多,介绍了多种自然灾害。

合理安排网页中的元素,尽可能利用通俗化的语言。

自然灾害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因此页面颜色建议采纳灰色调。

首页栏目中的各个二级页面都是采纳框架制作的,二级页面中栏目的具体内容都在一个窗口显示。

由于首页中各个栏目,如:地震、干旱等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页面的形式和颜色等方面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页面的布局也能够各有不同,显示不同的风格。

2.“主题”的利用“主题”类似于样式,还能够对其再编辑,形成新的主题,成立新模板。

“主题”的编辑和利用很灵活,能达到专门好的修饰网页的成效。

本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页面风格各有不同,学生能够编辑多个“主题”模板,形成有自己风格的主题,方便以后挪用。

四、交流:主题与样式有什么不同?“样式”能够方便地为网页中的各个元素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片并进行精准的定位操纵,只能应用到页面,不能应用到整个站点;“主题”也能够方便地使页面的背景、字体等页面元素风格统一路来,它既能够应用到单一的页面上,也能够应用到整个站点。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名师教案 北京版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名师教案 北京版
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题范围和重点
使学生从中直观感知
板书:编辑网页
1、认识frontpage网站制作工具
布置任务:
出示问题:(1)说一说它与以前学的什么软件相似。
试一试看看都哪些地方相似。
指导学生看书自学:(64页的三),直观感知新软件并回忆已学知识
同用一个电脑的同学为一个小组。面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探究
传授新知
深化知识
开阔眼界
2、文件格式的转换
同学们能看到那么多相同之处我们试一试能不能将以前做的doc文档直接保存成网页文件?
指导学生看书64页
汇报自学成果
3、建立文件夹
自己的名字
Images
wenzi
将以前制作的doc文档全部转换成网页文件存入自己建立的文件夹当中。各位同学可以利用共享互相转换。
4、修饰网页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修饰图片的方法
具体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指出图片修饰的关键方法
学生看书学会启动软件。
通过比较了解新的软件
小组讨论学习
各抒己见,团结合作。
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建立文件夹让学生学会有规划的存储内容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示作品,自我鼓舞,评价提高,互评促进。
5、小组合作创作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自主创作
提出创作要求
(1)小组共同创作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小组为单位自拟一个题材
(3)注意图片位置
注意文字环绕方式
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归纳
总结:
汇报总结
板书设计: 编辑网页
课后反思: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教案 北京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教案 北京版
学习探究
传授新知
深化知识
开阔眼界
2、文件格式的转换
同学们能看到那么多相同之处我们试一试能不能将以前做的doc文档直接保存成网页文件?
指导学生看书64页
汇报自学成果
3、建立文件夹
自己的名字
Images
wenzi
将以前制作的doc文档全部转换成网页文件存入自己建立的文件夹当中。各位同学可以利用共享互相转换。
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题范围和重点
使学生从中直观感知
板书: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网页
1、认识frontpage网站制作工具
布置任务:
出示问题:(1)说一说它与以前学的什么软件相似。
试一试看看都哪些地方相似。
指导学生看书自学:(64页的三),直观感知新软件并回忆已学知识
同用一个电脑的同学为一个小组。面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2、通过设计网页,表现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促进个性发展。
重点
难点
重点
设置图文的对齐方式
难点
设置对象对齐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上网看到的主页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种制作网页的软件
课题
编辑“自然灾害”知识网页
教材
3-6年级综合活动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
研究主题
任务驱动式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microsoft word文件转换成网页文件,掌握在frontpage中设置对象对齐方式和图文的环绕方式

小学科学《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主题: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以及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3.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4.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

2.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图片。

2.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模型或视频。

3.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

2.师生互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让学生猜测它们是属于哪种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20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根据前期的学习和观察,总结自然灾害的分类和特点,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飓风等。

2.教师示范:通过教学课件和图片,详细介绍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20分钟)1.师生互动:让学生讨论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如物质损失、人员伤亡等。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自然灾害对人类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四、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30分钟)1.示范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如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逃出危险地带,火灾中要冷静使用灭火器等。

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地震和火灾的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措施,如疏散、报警等。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总结回顾:师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2.教师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自然灾害。

六、课后拓展(10分钟)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自然灾害》的读书笔记,对于感兴趣的自然灾害,进一步进行深入的了解。

2.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猜测自然灾害,并通过教学课件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9课整理自然灾害知识教案 北京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9课整理自然灾害知识教案 北京版
2.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怎么样摆放它们了?(规划版面)
思考:如何规划版面
这一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小结,引出规划版面。
[任务]规划版面
[展示]同一台计算机两个同学互相商量一下,你们的版面打算怎样设计?(可以在纸上画个草图
要求:页边距2厘米,纸张16开
[指导]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个别指导。
板书
课题
整理自然灾害知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开本,报头、报眼。
2.学会在WORD中进行纸张大小以及页边距、版式的设置。
3.能够制作版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能够在WORD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图片,会规划版面,进行页面设置,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纸张大小、版式等。在协作学习和交流实践中,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整理自然灾害图片、文字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把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学会处理文字、图片
教学难点:会设计规划并制作版面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故事导入
[导入]师讲述龙卷风及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太大了我们应该关注环境,热爱我们自己的家园。
[交流]
1.教师参与学生的汇报,并板书总结汇报内容
[质疑]在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导出]制作版面。
要求:
1.使用表格,按设计格式来规划版面
2.插入图片-文字并进行适当的格式设置
3.设置表格居中,并取消表格线
4.以你所搜集的自然灾害名为题保存文件
想好了,你们就进行设计吧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8课认识自然灾害教案 北京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8课认识自然灾害教案 北京版
课题
认识自然灾害
研究主题
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资料的搜集。
⑵掌握资料的整理。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搜索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来学习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所需要的信息。
⑵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学习信息的处理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搜索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使学生具有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通过搜索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使得学生对自然灾害有更加详细的认识。
重点
难点
重点:信息的搜集。
难点:信息的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吗?地震是自然灾害的其中一种。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一下自然灾害。
板书:认识自然灾害
听讲、思考。
创设情境,和实际相结合。
讲授新课
实践操作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有突发性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有渐变性灾害,如土地沙漠化、干旱;还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如水体污染、臭氧层变化等等。它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我们要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1、指定内容,学生下载
2、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进行提高练习,全班同学就练习结果进行展示与评价。
通过这个提高练习,巩固学生本课学习的新知识,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不断挑战自我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认识自然灾害
突发性:地震火山喷发
渐变性:土地沙漠化
人类活动引起水污染酸雨
教学反思
一、把传统媒体搜集的资料数字化。
二、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

“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2.遥感的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3.工作原理原理: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遥感分类——按遥感平台航天遥感•搭载工具: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

•优点: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受天气影响较大,可进行定期、重复的观测等。

航空遥感•搭载工具:飞机。

•优点: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飞行高度和区域。

地面遥感•搭载工具:高塔、车、船等平台。

•优点:于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和摄取供试验研究用的地物细节影像。

4.遥感的特点(优点)与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人力、财力投入少、用途广泛,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5.遥感的应用5.遥感的应用利用遥感可以进行矿产开采监测,土地资源、陆地水资源、海洋资源调查、植被资源等方面调查。

利用遥感可以进行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等方面监测。

利用遥感可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赤潮灾害监测等方面监测。

①灾前和灾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②灾后,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③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

课时6491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时6491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王振华一、课标要求二、学情分析1.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学生不熟悉。

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只有碎片化的了解。

如生活中的汽车、手机导航,电影中的卫星定位,并不了解具体类型。

2.三类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比较专业,学生不好理解。

3.三类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涉及较多的物理知识,跨学科综合性强,学生难懂,直接影响三类技术的应用。

4.地理信息技术多新技术应用,学生兴趣浓厚,可以充分利用。

三、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组成或功能。

2.掌握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2019年夏季,“利奇马”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在灾情预警和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设问、激疑)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直接展示,给学生明确答案)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指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分钟)找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遥感概念理解,特点分析,3分钟)(一)遥感1. 概念: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根据工作原理理解特点,2分钟)2.遥感特点:“广、大、快、好、强”——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

(根据特点确定应用3分钟)3.遥感技术的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

(2)识别地震、滑坡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3)广泛应用于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等。

(小结)(巩固练习,2分钟)(略)(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培养兴趣,1分钟)介绍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培养爱国精神,1分钟)介绍北斗系统(与遥感的概念对比找差异,1分钟)1.概念: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2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标解读本节所对应的内容要求为“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基本构成:本条标准中所对应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行为动词”为了解,“行为结果”是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符号意义:“地理信息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种使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际是专指美国版本的导航系统,随着导航系统的研究深入,各个国家先后发展了自己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此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有关自然地理问题”的涵盖面很广,结合本节内容,自然地理问题主要是自然灾害问题,如地震、滑坡等,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研究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受灾位置等。

3.教学资源开发: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有关自然地理问题入手。

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熟知的有关的自然地理问题,如对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关于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但是有关自然地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探究性,且课标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到“探究”,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为讲解-接受教学法结合探究法或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5.育人价值: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需要对有关自然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且自然地理问题的发生具有区域性,学生在进行探究分析时还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特征,找出受灾区域位置,并说出区域环境特点,有利于落实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自然地理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通过对相关自然地理问题的探究,可以使学生能够形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人地协调观培育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认识自然灾害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掌握资料检索的技巧。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料检索的技巧。

2、了解Word页面设置的方法。

3、学会把Word文件转换成网页文件。

4、了解网站的规划和网站文件的管理思想。

5、学会使用FrontPage制作网页。

6、学会建立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资料检索的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资料检索的技巧。

[教学准备]:电教室
[教学过程]:
一.我的想法
1.如何给自然灾害分类,从哪些方面去介绍自然灾害知识
2.我可以使用―――――,―――――――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3.应该建立――――――分类保存资料,这样便于今后查看。

二.活动建议
1.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任务划分,建议可以依据自然的种类。

如地震,洪水,龙卷风,海啸,泥石流等
2.分组协作,自然灾害的种类较多,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分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子项,进行资料的查找,整理。

3,各小组根据需要制设计,填写小组工作计划表。

三.操作指南
1.把通过传统媒体搜集的资料,如印刷品,照片等数字化
2.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3.参考网站
四,议一议
1/2
分类保存资料和保存整张网页对于今后制作文档来说,哪个更方便还有其它保存资料的好方法吗
五.知识小辞典
什么是自然灾害。

教学反思: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