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6.地球的形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纸船、瑜伽球、桌面、大纸板、小立方体、小球、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地球)
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

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想,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3.课件出示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教师:可是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
呢?
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不相信他们两人的说法。

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呢?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4下面的文字,并观察课本图片与课件展示的帆船进出港场景以及月食景象。

教师引导:是的,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而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发生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据此,人们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关于这一点,大家想不想来验证一下呢?
5.模拟船的出港以及月食。

(1)教师下发实验器材,教师强调实验的注重点:此实验两人合作,一人观察,一人开船。

观察的人眼睛要平视。

而开船的同学要掌握好船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更不要忽快忽慢。

在做模拟月食的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地点选在光线较暗的地方。

实验中要准确把握手电筒、小立方体或小球、纸板的位置。

做完实验之后,完成好实验记录,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从这次实验中,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点指导。

提醒学生填好实验记录,并且认真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3)全班分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小结:正如刚才大家实验看到的那样,在瑜伽球上移动帆船模型,我们会发现帆船进港的时候,总是先看到桅杆,接着才会看到船身,而出港的时候正好相反,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可是在桌面上模拟航行的时候,自始至终都会看到船身和桅杆同时出现。

这个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第二个实验也能佐证第一个实验的结论,模拟地球的小球无论怎么运动,它在纸板上的影子都是圆形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地球就是球体。

6.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5麦哲伦航海的文字,并观察课本图片与课件展示的环球航行图了解这段历史。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模拟实验你们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人们又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我们通过模拟帆船出港,观察到帆船进港时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出港时则相反。

同时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观察到只有小球在纸板上的影子始终是圆形,与实际观察到的月食景象相同。

所以我们能判断地球是球形的。

人类认识地球的历程漫长而又曲折,经历我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张衡的“浑天说”、亚里士多德宇宙观、麦哲伦环球航行以及近现代的天文观测活动后才最终确认地球是球形的。

4.完成随堂学,巩固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观察地球仪。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①帆船进出港
②月食投影
③环球航行
④进入太空观察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我通过课件展示、课本文字、图片和做模拟实验等方式向同学们全方位展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在课上,各小组在做完实验后都派出代表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在汇报员汇报结束后,进行补充。

所以这节课对地球的形状知识的掌握,放手让学生自学、汇报、讨论、检查、得出结论。

最后我对整节课内容做了总结,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是教学环节多,时间非常紧凑,多数内容由我表述或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缺少与学生的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