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一二章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于可逆反应M+3N2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M、N全部变成了QC.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D.反应已经停止2.下列图示所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短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B.图乙表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C.图丙表示CH4与Cl2经两步反应生成CH3Cl,则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图丁表示,某一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t1 ~t2时间:v正= v逆= 03.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3mol Y进行反应:X(g)+3Y(g)2Z(g),经12s达到平衡,生成0.6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5mol/(L·s)B.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5C.若增大X的浓度,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个①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②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③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④适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⑤不管什么反应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可以使平衡移动。
⑥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⑦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温,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A.2 个B.3 个C.4 个D.5个5.4NH 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5v(NH3)/6=v(O2)B.5v(O2)/6=v(H2O)C.2v(NH3)/2=v(H2O)D.4v(O2)/5=v(NO)6.将1molCO和2mol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250℃、T℃发生反应:CO(g)+2H 2(g)CH3OH(g)ΔH=akJ/mol,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T<250B.250℃时,0~10min内v(H2)=0.015mol/(L·min)C.CO的平衡转化率在250℃时比T℃时大D.250℃时,起始时向容器中改充1molCH3OH气体,恒温达平衡后,CH3OH的物质的量等于0.15mol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2(g)2Z(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在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以下相关物理量不可以利用的是 A .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B .固体物质的质量 C .固体物质的密度 D .H +浓度的变化答案:C 【详解】A .体积大,压强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可以用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A 与题意不符;B .反应物中铜为固体,反应速率越快,则固体剩余的质量越少,其物质的量越小,可利用固体的物质的量测量反应速率,B 与题意不符;C .反应物中铜为固体,固体的密度为定值,不可以利用固体的密度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 C 符合题意;D .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反应为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H +物质的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故用H +浓度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D 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C 。
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 和Ⅱ中(如图),使其发生反应,t 0时容器I 中达到化学平衡,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3ZB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 (I )<V (Ⅱ),则容器II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 0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 为固态或液态D .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 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详解】A .由图可知,X 、Y 的物质的量增大,为生成物,Z 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到平衡后,X 生成1.8mol ,Y 生成1.2mol ,Z 反应1.8mol ,X 、Y 、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 ,故A 错误;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 (Ⅰ)<V (Ⅱ),则容器Ⅱ相对于容器I ,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所以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 0,故B 错误;C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反应不受压强变化的影响,所以该反应应该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Y 为固态或液态,故C 正确;D .容器Ⅱ是恒压容器,若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因升高温度时气体受热膨胀也会使容器体积增大,所以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 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D 错误; 答案选C 。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 4 第一二章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必定陪伴有热量的变化B.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热数值也越大C.反响热的产生是因为生成物与反响物的总能量不一样D.放热反响是因为反响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2.有关化学反响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自觉反响都是放热反响B.自觉反响都是熵增大的反响C.能自觉进行的吸热反响必定是熵增大的反响D.非自觉反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实现3.以下不属于自觉进行的变化是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消融成水C .石墨变为金刚石D.铁器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4.依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C)(D)A.密闭容器中反响达到均衡,t 0时改变某一条件犹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只好是加入催化剂B.反响达到均衡时外界条件对均衡影响关系以下图,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物质的量和温度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D 反响速率和反响条件变化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 D 均为气体5.在必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早先加入催化剂)通入2mol NH3,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开端时的倍。
则NH3的转变率为A. 25% B .20%C. 10% D . 80%6.以下反响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焚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响D.煤的气化7.已知 C( 石墨, s) = C(金刚石,s)△H>0,P( 白磷, s) = P(红磷,s)△ H<0。
依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选项是A.前者为放热反响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C.红磷比金刚石稳固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8.关于某均衡系统,以下举措必定会使均衡挪动的是A.高升温度B.使用催化剂C.改变系统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9.必定条件下反响2AB(g)A2(g) + B2(g)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是A. 2υ正 (AB)=υ逆(A2)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 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耗费n mol A 2,同时耗费2n mol AB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需要连续加热才能保持的化学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B.中和反响放热说明水和盐的总能量高于酸和碱的总能量C. C(s) + 1/2O 2 (g)= CO(g)△H =-kJ/mol,则石墨的焚烧热为kJ/molD. 1 mol/L醋酸和 1 mol/L NaOH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小于1mol/L 盐酸和 1 mol/L NaOH 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11.在四个同样的容器中,在不一样的温度下 ( 其余条件同样 ) 进行合成氨的反响,依据以下在同样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响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 、 v(NH 3 )= mol /(L ?min)B 、 v (H 2)= mol /(L ?min)C 、 v (N 2 )= mol /(L ?min)D、v (H 2)= mol /(L?min)12、以下方法中能够说明2HI(g)H 2(g)+I 2(g) 已达到均衡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 – I 键断裂;③百分构成ω (HI)= ω (I ) ;2④反响速率υ (H )= υ (I 2)=1/2 υ (HI) 时;⑤ c(HI):c(H):c(I2)=2:1:1 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准时,22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某一世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必定,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准时,混淆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1_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必修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 个或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54 分)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解析】 A 项为蒸馏,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 为渗析,用于胶体的净化;C 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D 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不属于分离物质的操作。
本题考查的是分离的基本操作原理。
【答案】 D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解析】本题中A 装置虽然能防止倒吸,但会有氯化氢逸入空气而造成环境污染。
C、D 装置中进气管插入了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答案】 B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尾气的吸收及防止液体倒吸装置的设计等内容。
装置A 设计原理错误,气体没有“通路”易发生爆炸;装置C 漏斗已伸入液面以下,发生倒吸时不能及时使漏斗与液面脱离,不能达到目的。
装置B 中的双球及装置D 中干燥管的容积大,发生倒吸时引起的液面差大,可使导气管下端及时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倒吸。
【答案】BD4.(ft东五莲2009-2010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解析】 A 中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 中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 中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 B 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A .萃取法B .升华法C .蒸馏法D .分液法 5.【答案】 C【点拨】 本题要求根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后选出最佳方案。
升华法显然不行,又因为甲、乙物质均溶于水,所以用分液法、萃取法也不行,故只能根据沸点的差异,采取分馏法最为方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838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地大反应速率的B.MnO2的用量及颗粒大小均不会影响H2O2的分解速率C.变量控制是研究外部条件对实验产生影响的重要方法D.在氯化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Cl4]2- +6H2O⇌[Co(H2O)6]2++4Cl-2.(0分)[ID:13838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2NO2(红棕色)⇌N2O4(无色),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对于反应2HI(g)⇌H2(g)+I2(g) △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D.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中,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3.(0分)[ID:138381]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4.(0分)[ID:138376]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g)+B(g)⇌xC(g),有图Ⅰ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aq)。
测得不同5.(0分)[ID:138365]在淀粉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所示:t/℃515253550K1100841689533400(aq)的ΔH >0A.反应I2(aq)+I-(aq) ⇌I-3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 -3)增大 C .5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I -3)=4c(I 2),则c(I -)=0.01mol/L 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6.(0分)[ID :13836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 3OH(g)⇌CH 3OCH 3(g)+H 2O(g)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 3OH(g)CH 3OCH 3(g) H 2O(g) Ⅰ 387 0.20 0.080.08Ⅱ 387 0.40Ⅲ2070.200.090.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 3OH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C .容器Ⅰ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 3OH 0.15 mol 、CH 3OCH 3 0.15 mol 和H 2O 0.10 mol ,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7.(0分)[ID :13835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某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E表示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B.E 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C.该反应的△H=-(Ea-Eb)kJ/molD.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反应速率答案:C【详解】A.根据图示,E表示过渡状态的平均能量,故A正确;B.根据图示,Ea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C.焓变=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所以该反应的△H=(E a-E b)kJ/mol= -(E b-E a)kJ/mol,故C错误;D.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故D 正确;选C。
2.T℃时,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5 min 时甲达到平衡,其起始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容器甲乙丙n(SO2)0.40.80.8起始量n(O2)0.240.240.48SO2的平衡转化率80%a1a2A.0—5 min内,甲中SO2的反应速率为0.032mol⋅L−1⋅min−1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0C.平衡时,SO2 的转化率: a1<80%< a2D.平衡时,丙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甲中相同答案:D【详解】 A . 0∼5min 内,()()()()()()2232SO g +O g 2SO g mol 0.40.240mol 0.320.160.32mol 0.080.080.32起始转化平衡甲中SO 2的反应速率v=0.32mol2L 5min⨯ =0.032mol ⋅L −1⋅min −1,故A 正确;B . 根据()()()()()()2232SO g +O g 2SO g mol 0.40.240mol 0.320.160.32mol 0.080.080.32起始转化平衡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K=220.3220.080.0822⎛⎫ ⎪⎝⎭⎛⎫⨯ ⎪⎝⎭=400,故B 正确;C . 由甲、乙可知,氧气的浓度相同,二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会促进氧气的转化,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由乙、丙可知二氧化硫浓度相同,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则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α1<80%<α2,故C 正确;D . 体积相同,丙中的起始浓度为甲的2倍,但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体积不变增加浓度,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丙中转化率增大,丙中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不同,平衡时,丙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甲不相同,故D 错误; 故选D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必修 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1. 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 CO 2 B. 石墨 C. K 2SO 4 D. NaOH 溶液2. 以下家庭小实验不可以 制得溶液的是..水开水水酒精A .食盐B .饱和FeCl 3 溶液C.蔗糖D.碘3. 平时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化学反响相关,以下现象与氧化复原反响没关的是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 [Cu 2(OH) 2CO 3]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塑像被酸雨腐化破坏D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和 SO 42-。
以下关于 NaHSO 4 的分类中不正确4. NaHSO 4 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 Na、 H...的是A . NaHSO 4 是盐B . NaHSO 4 是酸式盐C . NaHSO 4 是钠盐D . NaHSO 4 是酸5.以下反响既是离子反响,又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B .氢气复原氧化铜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D .一氧化碳的焚烧6. 加入适当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以下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A . Cl -B . Ba 2+C. NO 3-D. Na + 7. 以下化学方程式不可以 用离子方程式 Ba 2++SO 42-= BaSO 4↓表示的是..A . Ba(NO 3)2 +H 2SO 4= BaSO 4↓ +2HNO 3 B.BaCl 2+Na 2SO 4= BaSO 4↓ +2NaClC.BaCl 2+H 2SO = BaSO ↓ +2HClD . BaCO +H SO=BaSO ↓ +HO+CO ↑443244228. 以下物质混淆后,不可以 发生离子反响的是..A .Na 2CO 3 溶液与稀盐酸B.CuSO 4 溶液与BaCl 2 溶液C.H 2SO 4 溶液与NaCl溶液D.稀 HNO 3 与 Ba(OH) 2 溶液9. 以下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2- +2H + = H 2O+CO 2↑CO 3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 2Fe 3++3H 2↑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 32- +2H += H 22O+CO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H ++OH -= H 2O10. 以下分别、提纯、鉴识物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 用丁达尔效应鉴识Fe(OH) 3胶体和 FeCl3溶液B. 用过滤的方法除掉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许淀粉胶体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许BaSO4的 BaCO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够除掉粗盐中的CaCl 2、MgCl 2等杂质11.用以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观点间的附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 Y ZA.酸化合物纯净物XY Z B.电解质盐化合物C.胶体分别系物质D.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12.以下溶液的溶质都是电解质,这些溶液中的Cl -浓度与 50mL1mol/LMgCl 2溶液中的 Cl - 浓度相等的是A . 150mL1mol/LNaCl 溶液B. 75mL0.5mol/LCaCl 2溶液C. 150mL2mol/LKCl 溶液D. 75mL1mol/LAlCl 3 溶液13.用 FeCl3溶液腐化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响是:2Fe3++Cu === 2Fe 2+ + Cu 2+。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物质分类方法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一分类法是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B.交叉分类法是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C.树状分类法是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的方法D.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相同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Fe3++Cu===Fe2++Cu2+B.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C.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 2O===+3H2↑3.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A. OH-B. Ag+C. Na+D. Ca2+4.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ClO-)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4+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2 mol电子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5.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C.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C.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7.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固体Cu(OH)2和稀盐酸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NO3溶液反应C. 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D.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8.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B.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C.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9.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A. NB. CC. N和SD. N和C10.分散系存在比较广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雾、碘酒、食盐水等都是分散系,关于这四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A.烟微小水滴空气B . 雾 微小尘埃 空气C . 碘酒 碘 酒精D . 食盐水 水 氯化钠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 CO 2和Na 2CO 3 B . CO 和CO 2 C . CO 和H 2CO 3 D . CH 4和CO 2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 2+OH -===CO 32−+H 2O B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 2++2OH -+CO 2===CaCO 3↓+H 2OC . 碳酸氢钙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32−+H 2OD .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13.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4O 2F 2―→SF 6+2HF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是氧化产物B .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 若生成4.48 L HF ,则转移0.8 mol 电子D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4.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是( ) A . 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 B .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C . 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D .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能否导电 15.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Fe 2O 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1mo1L -⋅。
(取整数)(2)某同学取100mL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_______1mo1L -⋅。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配制480mL 含NaClO 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31.84g cm -⋅)的浓硫酸配制12L 2.3 mo1L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1mo1L -⋅。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
③若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则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B .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C .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D .定容时,仰视溶液的凹液面2.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硫酸铁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3)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___。
K 2Cr 2O 7+14HCl=2KCl+2CrCl 3+3Cl 2↑+7H 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 (填化学式)。
3.某化学实验室需要480mL ,0.5mol/L 的稀硫酸,现欲用18.4mol/L 的浓硫酸配制,配制步骤包括: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转移 ③定容、摇匀 ④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⑤洗涤 ⑥稀释并冷却至室温 ⑦轻摇。
完成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填入序号)___。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NH 4)2SO4===+2B. NH 4NO3===+C. Na 2CO3===+D. Ba(OH)2===Ba2++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铁质菜刀生锈3.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都是分散系C.分散剂相同D.分散质粒子相同4.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 A. 6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B.洁净的食盐水C.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D.冰、水混合物6.对于反应H-+NH 3=== H2+的正确说法是 ( )A.属于置换反应B. H-是氧化剂C. NH3是还原剂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H+===CO2↑+H2O②Ba2++2OH-+2H++SO===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鸠馠++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各组归类不合理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双选题9.(双选)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有FeCl3(实为Fe3+)B.氧化性比较:KMnO4>Cl2>Fe3+>Br2>Fe2+C.还原性比较:H2O2>Mn2+>Cl-D.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10.(双选)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C.可能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化合反应11.(双选)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 2Na+2NH3===2NaNH2+H2↑B. 2NH3+3CuO===3Cu + N2+3H2OC. 4NH3+6NO===5N2+6H2OD. 3SiH4+4NH3===Si3N4+12H212.(双选)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 Na2CO3+2HCl===NaCl+H2O+CO2↑B. Fe2O3+3CO2Fe+3CO2C. Fe+H2SO4===FeSO4+H2↑D. 2KMnO4K2MnO4+MnO2+O2↑三、填空题1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当有l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
答案
第一章单质与化合物
1.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具有唯一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化学性质。
下列属于单质的是()
A. 氧气
B. 空气
C. 石墨
D. 二氧化碳
答案:A
2.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氯气
B. 锌
C. 砂糖
D. 纯净水
答案:C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
1. 以下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间的位置
B. 原子以不重复、规律性的方式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C. 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硬度排列的
D. 元素周期表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B
2. 找出下列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组别和周期。
A. 铁(Fe)
B. 氧(O)
C. 铜(Cu)
D. 氦(He)
答案:
A. 4周期,8组
B. 非金属元素
C. 4周期,1组
D. 非金属元素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气体的是()
A. 铁
B. 铜
C. 氧气
D. 铝
答案:C
2. 下列物质中,属于液体的是()
A. 氧气
B. 铝
C. 铁
D. 水
答案:D
...
(接下还有其他章节的题目和答案,请根据具体内容继续补充)。
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90分钟,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含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不能用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来解释的是(C)A.在28 ℃时,鲜牛奶约3 h变酸,但在5 ℃的冰箱中,鲜牛奶48 h才变酸B.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很小;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加快C.将大小相等的镁片和锌片投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前者产生氢气的速率明显大于后者D.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0.1 mol·L-1及1 mol·L-1盐酸中,后者产生的速率明显大于前者解析: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低温下,反应速率较慢,鲜牛奶在低温条件下变质比较缓慢是外部因素导致;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很小,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加快,二氧化锰在其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为外部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大小相等的镁片和锌片投入同浓度的稀硫酸,外部因素相同,但镁比锌活泼,故产生氢气速率更快,为其内部因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 mol·L-1盐酸浓度大于0.1 mol·L-1盐酸,铁片大小相等,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为外部因素。
2.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D.合成氨反应的限度可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解析:增大压强相当于减小体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故A正确;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故B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被破坏,平衡移动,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故D正确。
3.某温度时,N2+3H22NH3的平衡常数K=a,则此温度下,NH332H2+12N2的平衡常数为(A)A .a -12B .a 12C .12aD .a -2解析:某温度时,N 2+3H 22NH 3的平衡常数K =a ,则该温度下,2NH 3N 2+3H 2的平衡常数K 1=1a,NH 332H 2+12N 2的平衡常数为K 2=(1a )12=a -12。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班次姓名相对原子质量:23 27 56 64 H 1 O 16 C 12 S 16 35.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2O C.D.4.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能用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2→-B.→ 2+C.H2→H2O D.→2.将饱和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溶液D.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4-、、-B.、、3-、32-C.、、3-、42-D.3+、、-、42-.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222↑+ H2O B.2()2C.2H2O22H22↑D.3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22B.稀H24与铁粉反应:262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4反应:242-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32-+222↑.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A.2O B.3C.4D.2O2.在下列反应中,作氧化剂的是()A.+ =+ H2OB.+ 2 = 2 + H2↑C.2 + 4(浓) 2 + 2H2O + 2↑D.+ 2 = 2 + H2O12、(2013·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固体均不导电,所以、均不是电解质B.3、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3、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13、(2013·经典习题选萃)下图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Ⅰ为碘的元素符号)配料表氯化钠() ≥98.0%(以计)碘酸钾(3) (35±15) ·-1(以Ⅰ计)由此我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A.此食盐是纯净物B.“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C.1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D.“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14、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水 B.食盐水 C.豆浆 D.小苏打水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⑦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A.③④⑤ B.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3.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氯化铁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氯化铁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C.氯化铁溶液能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D.氯化铁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厲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O32-、Cl- B.H+、Fe2+、Cl-、NO3-C.Na+、Al3+、OH-、Cl- D.NH4+、H+、OH-、NO3-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B.大理石与稀硝酸反应:CO32-+2H+=CO2↑+H2OC.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Fe3++2I-=Fe2++I2D.氯化镁容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7.稀土金属铈(Ce)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①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②氧化性:Ce4+>Fe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A. B. C. D.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 B. 12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积为 B.质量为32g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C.溶液中含有 H2SO4 D.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9.1mol/L H2SO4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mol H+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D、该溶液c(H+)=2mol/L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13.8g无水硫酸铜配成L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14、LFeCl3溶液与L KCl溶液中n(Cl—)之比为()A、1﹕1B、3﹕1C、15﹕2D、5﹕215、在1L溶有和 MgCl2的溶液中,c(Cl—)为()A、LB、LC、LD、L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化学选修1第一、二章测试题
化学选修1第一、二章测试题化学选修1第一、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1.请解释化学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反应规律的科学。
例如,研究不同物质在加热后的变化过程、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等都属于化学的范畴。
2.请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例如,氧气(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物质,可以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例如,水(H2O)由氢和氧元素按照2:1的比例组合而成。
3.解释原子的结构及其由谁提出。
答案: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模型由英国科学家Rutherford提出。
4.解释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概念。
答案:原子序数是指元素的周期表中的序号,表示元素中的质子数。
质子数是指原子核中的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的原子序数。
中子数是指原子核中的中子的数量,可以通过质子数减去原子质量数得到。
5.解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答案: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质量与碳-12同位素原子质量的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所有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平均值。
第二章:物质的量和化学计算1.解释摩尔的概念并给出摩尔的定义。
答案: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表示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的数量。
摩尔的定义是指在标准状态下,一个物质的摩尔数等于该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的数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 × 10^23 mol^-1)的比值。
2.解释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给出计算方法。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要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找到相应的值,并乘以该元素在分子中的个数,然后将所有元素的质量相加即可得到相对分子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择日常生活中,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鸡蛋变熟了B. 冰块融化了C. 铁生锈了D. 金鱼变大了- 答案:C2. 物质在自然界中无限地循环利用,这说明()。
A. 物质不会消失和涨班B. 物质具有无限的价值C. 物质不需要节约使用D. 物质无法再生- 答案:A3. 以下不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的是()。
A. 水从液态变成气态B. 铁生锈C. 冰融化D. 木材燃烧- 答案:B4. 以下是物理变化的是()。
A. 鸡蛋熟了B. 糖溶解在水中C. 铁生锈了D. 金鱼长大了- 答案:B5. 以下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本质发生变化B. 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C. 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转化的现象D. 物质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 答案:B二、填空题1. 将固体恒温加热,会使其()增加。
- 答案:温度2. 铁锈化是一种()。
- 答案:化学变化3. 以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木材燃烧三、简答题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 什么是化学变化?举例说明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化学变化固化是否消失了?解释原因。
四、论述题论述物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你对如何推动物质循环利用的建议。
---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A3. B4. B5. B填空题1. 温度2. 化学变化简答题1. 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熔化、凝固、蒸发、凝结、升华和沉淀等。
2.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转化的过程,例如燃烧、腐蚀等。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形态的改变,但其本质仍未发生变化,例如溶解、熔化等。
3. 化学变化固化并不消失,而是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论述题物质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物质不能循环利用,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2.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尾气,以防止环境污染。
下列既能吸收尾气,又能防止溶液倒吸的装置是( )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 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甲乙分子式C3H6O2C4H8O2熔点/℃-98 -84沸点/℃57.5 77密度/ g·cm-30.93 0.90水中溶解性可溶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B.升华法C.蒸馏法D.分液法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7.体积为VmL,密度为d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c=(w×1000×d)/M B.m=V×d×(w/100)C.w=(c×M)/(1000×d)% D.c=(1000×m)/(V×M) 8.配制250mL 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
可行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1.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胶体有布朗运动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1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 = 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 = 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 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 = H2O+CO2↑14.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 ) A.CH3COOH+NaOH===CH2COONa+H2OB.HNO3+KOH===KNO3+H2OC.H2SO4+Ba(OH)2===BaSO4↓+2H2OD.2HCl+Cu(OH)2===CuCl2+2H2O15.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Cu2+、Cl-、NO3-B.K+、Na+、SO42-、Cl-C.K+、Na+、CO32-、Ca2+D.Ba2+、Fe3+、SO42-、OH-16.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1)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2)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Cl2+2NaBr===2NaCl+Br2(3)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NaCl+H2SO4(浓)===Na2SO4+2HCl↑(4)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A.(1)(2) B.(1)(3) C.(1)(4) D.(1)(5)17.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1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6分)19.(6分)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中,下列操作使得到的溶液浓度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1)将溶解溶质的烧杯内的液体倒入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就进行定容。
_________(2)定容时,液面超过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液体吸出。
_________(3)定容摇匀后,发现瓶内液面略低于瓶颈刻度线。
_________ 20.(8分)在Fe3O4 +4CO3Fe+4CO2的的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
21.(8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CO3K2SO4 ,NH4NO322.(12分)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g 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
计算:(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23.(12分)用KMnO4氧化密度为1.19g·cm-3。
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1)15.8gKMnO4能使多少克HCl发生上述反应?有多少克HCl被氧化?(2)若Cl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17g·L-1,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参考答案1、【解析】A项为蒸馏,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 为渗析,用于胶体的净化;C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不属于分离物质的操作。
本题考查的是分离的基本操作原理。
【答案】 D2、【解析】本题中A装置虽然能防止倒吸,但会有氯化氢逸入空气而造成环境污染。
C、D装置中进气管插入了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答案】 B3、【答案】 C4、【解析】A中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中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中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 B5、【解析】本题要求根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性质,综合分析后选出最佳方案。
升华法显然不行,又因为甲、乙物质均溶于水,所以用分液法、萃取法也不行,故只能根据沸点的差异,采取分馏法最为方便。
【答案】 C6、【解析】12mol·L-1的溶液5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X)=0.5L ×12mol·L-1=6mol。
而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1,所以,气体体积V=22.4L·mol-1×6mol=134.4L。
不要忘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 【答案】 A 7、【解析】根据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可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已知溶液的体积和密度及质量分数,求得溶质质量m=V×d×w,【答案】D8、【解析】B项,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会偏小。
【答案】 C9、【解析】A中常温常压下,11.2L NH3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因此原子数不是2N A;C中标准状况下,22.4L 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原子数为2N A;D中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用Vm=22.4L·mol-1计算。
【答案】 B10、【解析】BaCl2和H2SO4反应可生成BaSO4沉淀,在溶液中还有H +、Cl-,所以是离子反应而不能形成溶胶,凡题含①均不是本题答案,选项A、B、D都应弃去。
本题考查有关溶胶的制备,在课本上实验部分要求会用上述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 C11、【解析】由于胶体中同一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胶体的粒子间相互排斥,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容易凝聚,而是比较稳定的分散系,故可长时间保存。
【答案】 C12、【解析】在读取读数时要注意其精确度,量筒精确到0.1mL,托盘天平精确到0.1g,广泛pH试纸精确到1个单位。
容量瓶有规格,配制溶液时应该选择规格等于或稍大于所需溶液体积的容量瓶。
而配450mL溶液,选500mL的容量瓶合适。
【答案】 C13、【答案】 A14【解析】A中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D 中Cu(OH)2为不溶性弱碱,因此都不能写成离子形式;C中BaSO4为沉淀不能删去。
【答案】B、15、【答案】 B16、【解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看有无化合价的变化。
【答案】D17、【解析】有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为氧,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为氯;若不用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皆为氯元素。
由两种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推知等物质的量的KClO3参加反应时,生成的KCl的物质的量不同。
【答案】 D18、【答案】 C19、【解析】用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①应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定容时,若加水过量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时,也同时带走了少量溶质,所以所得溶液浓度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