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总复习 1时分秒测量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2)熟练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非整点时间的读取;
(3)运用时间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如经过时间、开始或结束时间等。
举例:
-学生需学会计算如“2时30分加上1小时15分等于几时几分”的问题;
-学生需掌握读取钟表时间,如当钟表指针指向3和4之间,分针指向1时,表示时间为3时05分。
2.教学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章节为《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时间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学会通过钟表读取时间,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时、分、秒的认识及其换算关系;
2.钟表的读取方法,以及通过钟表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3.运用时间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经过时间、开始或结束时间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强化对时分秒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时间加减法运算,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通过钟表读取时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4.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将时间计算应用于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2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2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数学时分秒(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2.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学会读写时分秒。

3. 能够完成简单的时分秒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具:时钟、秒表、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新知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

2. 提问:秒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时针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Step 2:学习读写时分秒1. 通过时钟和秒表展示不同的时间,引导学生读写时分秒。

如:9点15分30秒,用“9:15:30”表示。

2. 让学生举例,自己读写时分秒。

Step 3: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1. 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如:现在是9点15分,过了45分钟,是几点几分?2. 引导学生用写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核对答案。

Step 4:综合练习1. 给学生出一些综合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如:现在是10点30分,过了1小时15分钟,是几点几分?2. 让学生在班级内相互交流答案,并核对正确与否。

Step 5:巩固和拓展1. 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多关注时间的概念,并和他们进行交流,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和运用。

2. 给学生一些拓展练习,如:根据时钟上的时间,写出时分秒的读法。

Step 6:课堂总结1. 总结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强化时分秒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Step 7: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记录并写下他们的观察。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时钟,通过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通过加减法计算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深了学生对时分秒的认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

2. 时钟模型或图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时钟,提问:你们知道时钟上有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表示时、分、秒。

二、新课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 时:时钟上的时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12个小时,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时。

- 分:时钟上的分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分钟,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分。

- 秒:时钟上的秒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秒,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秒。

2.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 1时 = 60分- 1分 = 60秒3.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 时换算成分:1时 = 60分- 分换算成时:1分 = 1/60时- 秒换算成分:1秒 = 1/60分- 分换算成秒:1分 = 60秒4. 讲解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 识别时钟:通过观察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可以知道当前的时间。

- 计算时间:可以通过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三、练习1. 让学生观察时钟,说出当前的时间。

2. 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例如:从8:30到9:45经过了多少时间?四、总结1. 回顾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强调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强调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五、作业1. 写一篇关于时、分、秒的日记。

2. 计算从现在开始,经过1小时30分钟后的时间是多少?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学会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并能正确识别时钟和计算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时、分、秒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时、分、秒的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时、分、秒的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

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时、分、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们将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闹钟或计时器。

2. 时、分、秒的换算表。

3.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时、分、秒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互相检查答案。

4. 应用:讲解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让学生了解时、分、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2. 观察日常生活中时间的使用,记录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时间计算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实例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复习测量、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复习测量、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复习测量、时分秒-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 使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能够正确读取和书写时分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2.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注意尺子的摆放和读数方法。

3. 复习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学习读取和书写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从而引入测量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 示范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注意摆放和读数。

3. 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4. 示范读取和书写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注意时间的表达方式。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读取和书写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四、总结与拓展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复述一遍。

2.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测量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在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2. 在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读取和书写时间的准确性。

3.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附录:练习题:1. 用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三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1 时、分、秒 -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1 时、分、秒  -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班级: 组别: 组号: 学生姓名:【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预习导航】旧知回顾1.钟面上有( )个数字,也就是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都是分成( )个小格,所以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钟面上的刻度“1”可以表示两种含义:当时针指向刻度“1”时,表示( );当分针指向刻度“1”时,表示( )。

3.【新知探究】1.探一探。

(1)钟表有( )根针,秒针是(秒针走一小格,表示( )。

(2)秒针走一圈,走了( )小格,表示( )秒, 这时分针走了( )小格,表示( )。

预习要求☆ 预习课本第2-4页并回忆认识时间的知识,通过观察钟面上、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等方法,自主学习课本上P3-4的内容,你将认识新的较小的时间单位“秒”,及1分钟=60秒的关系,并感受到1秒有多长, 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 温馨提示:仔细观察钟面时间,结合生活实际学习。

仔细观察钟面,认真回答以下一下问题。

由此可得,( )分=( )秒。

(2)生活中可以计量“秒”的时间工具有哪些? (至少举例3个)2.试一试。

(1)你认为1秒有多长?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2)我认为1秒钟能做( );1分钟能做( )。

(3)书本第4页“做一做”(直接做在书上)。

3.小结。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对“秒”的感受。

【精炼反馈】1.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 )。

(2)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9”经过了( )秒。

2.书本第63页练习一第2题。

大约每天睡9( ) 系红领巾大约要20( ) 做熟饭大约需要25( ) 3.在○里填上“>、<或=”。

60分○60秒 20分○1时 1分○58秒 60秒○1分 1时○55分 90分○1时 4.谁先到校?小红:到校时7时59分50秒 小兰:到校时7时59分57秒 (1)( )先到校,她比( )早( )秒钟。

(2)小兰到校的时间是( ),再过( )秒是8时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人教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人教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时、分、秒教案-人教版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时间的概念,包括时、分、秒的认识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时、分、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计算。

教学内容将涵盖:- 时间的定义和基本单位;- 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转换;- 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转换和加减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时、分、秒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时间加减计算的方法。

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 闹钟或时钟模型;- 时间计算练习题;- 白板和笔;- 学生手册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入时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时、分、秒的定义和关系,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转换和计算的练习,互相讨论和解答疑问。

4. 小组竞赛:组织时间计算的小组竞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时、分、秒的认识与计算- 1. 时间的定义和单位- 2. 时、分、秒的关系和转换- 3. 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4. 实际应用场景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包括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部分,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可以包括:- 基础练习:时间转换和加减计算题;- 提高练习:时间应用题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教学内容的适当性:是否涵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秒的认识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页主题图、第3页“秒的认识”、第4页“做一做”。

《秒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时、分,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通过四个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秒”,通过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之后认识生活中常用电子表和秒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感受“1秒有多长”。

同时,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实际体验10秒、30秒、1分钟有多长,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感受1分、1秒的价值,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掌握估计时间的方法,培养数感和量感。

(三)学习目标1.借助主题图,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四)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五)学习难点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秒的认识》名师课件、《秒的认识》随堂小测、《秒的认识》课时作业、带秒针的实物钟表、能显示到秒的电子表、秒表等。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自己动手做一个钟表模型。

2.预习任务:(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2)1分=()秒(3)正确读出右面钟表的时间()。

A. B. C. D.(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描述这些情景,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比一分钟短的事情及计量的经历。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了解计量比一分钟短的时间,需要用秒做单位,感知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3《时、分、秒的练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3《时、分、秒的练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3《时、分、秒的练习》|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关于时间单位“时、分、秒”的练习。

学生将在已学习的时间概念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时、分、秒的认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掌握60秒=1分,60分=1时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增强时间管理意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时间概念的深入理解。

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反复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闹钟或计时器- 时、分、秒换算表- 实际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闹钟或计时器,让学生观察秒针、分针、时针的运动,引导学生回顾时、分、秒的基本概念。

2. 新授:通过具体实例,如一天的作息时间,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用换算表辅助教学。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的时间单位来表达相同的时间长度,如1小时可以表示为60分钟或3600秒。

4. 巩固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分、秒的换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讨论: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火车时刻表、电影播放时间等,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时、分、秒的知识来解决。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和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进行设计,用图表和简单的文字来展示每个时间单位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转换。

同时,将结合生活实例,如电视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来展示时间单位的应用。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题目,如计算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计算一顿饭的制作时间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时、分、秒的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7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时分秒《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时间单位秒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参与感。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自己遇到过需要精确计时的场景,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精确计时的时刻?”比如,做作业时妈妈说“你还有5分钟就要吃饭了”,或者是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跑30秒”。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秒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时间感知与计量能力,通过认识秒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学会准确读取时间;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通过秒针走动规律的探索,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和观察分析能力;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所学时间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实践价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时间资源的珍惜意识,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秒的概念和秒针走动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秒针每格代表一秒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秒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一分钟内我们能做多少事情?”。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沙漏或计时器来演示秒的流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时、分、秒-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取时间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时、分、秒的换算。

3. 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时、分、秒的换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指针和数字。

2. 提问:时钟上有几根指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有三根指针,分别代表时、分、秒。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 时:时钟上的短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12小时。

- 分:时钟上的长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60分钟。

- 秒:时钟上的细指针,每转动一圈代表60秒。

-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

-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 举例:1小时30分钟=90分钟,90分钟=5400秒。

3. 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

- 读取时:看短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短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 读取分:看长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长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 读取秒:看细指针指向的数字,如果细指针在两个数字之间,取靠近的数字。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 让学生读取课件或黑板上的时间,并互相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2. 强调时、分、秒的换算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时钟模型或实物,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 让学生读取家里的时钟,并记录下不同时间的时间表示。

1 时、分、秒(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 时、分、秒(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时、分、秒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能够正确读取时间。

3.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关系。

2. 时钟的读取方法。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时钟读取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或挂图。

2. 时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时间,比如上学、放学、吃饭、睡觉等。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通常使用时钟来计量时间,时钟上有三个指针,分别表示时、分、秒。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 认识时、分、秒(1)教师出示时钟模型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三个指针。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

(3)教师讲解: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表示时、分、秒。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就是几分;秒针指向几,就是几秒。

2.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

(2)学生举例说明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教师总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

三、实践运用(15分钟)1. 教师出示时钟学具,指导学生读取时间。

2. 学生分组练习读取时间,互相交流。

3.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汇报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分、秒的认识及换算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认识了时、分、秒,知道了1时=60分,1分=60秒,还学会了读取时间。

二、实践运用(20分钟)1. 教师出示时钟学具,指导学生进行时间读取练习。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 时分秒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 时分秒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整理与复习》教案时间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第一步: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钟表,了解钟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钟表的面板,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构造和指针的表示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钟表,让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1分和1时的长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知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第四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检测题卡,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通过反馈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延伸: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时间,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发现。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检测,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填空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要小的单位是____。

2.钟面上常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__针,最慢的是___针。

3.秒针走1小格是__秒,走1大格是__秒,走一圈是__秒,也就是___分钟。

4.时针走1大格是__时,走一圈是__时。

二、填一填1、夏天午睡大约1(小时)2、___吃饭大约用了25(分钟)3、脉搏跳10次大约用了8(秒)4、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三、计算___读2页用3分钟,___读2页用160秒,___读2页比___多用了80秒。

1.___和___谁读得更快?2.___用了多少时间?一、填空1时=(60)分,1分=(60)秒。

3时=(180)分,4分=(240)秒。

二、比大小10秒24分钟。

100分钟>1时,130秒<2分钟。

三、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时、分、秒,测量
1.让学生学会对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通过对知识的错题分析,落实知识的查缺补漏。

3.通过知识的归类整理,掌握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使用工具的技能。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信心。

【重点】
将学过的知识整理、归纳成知识图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难点】
让学生体会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考点1计算经过的时间
一、回顾整理。

师:我们学过了时、分、秒。

关于时间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预设生1: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生2:时针指过了几,就是几时,分针过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

生3:1时=60分,1分=60秒。

师:如何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预设生1:当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我们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生2:如果题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以钟面来展现的,又正好经过了几个大格,可以用经过的大格数乘5。

生3:如果经过的时间较短,我们可以用续数法数出经过的时间。

……
二、例题讲练。

青青每天的作息时间如下表所示:
(1)青青从起床到吃早饭,中间有多长的准备时间?
(2)青青从吃完中午饭到上课,中间可以休息多长时间?
[分析]青青起床的时间是6时30分,吃早饭的时间是7时45分,因为6时30分距离7时是30分,再加上45分为75分,也就是1小时15分,所以青青从起床到吃早饭的准备时间为1小时15分钟;青青吃完中午饭的时间为12时10分,下午课开始的时间为2时15分,从12时10分到2时10分是2小时,再加上5分就是2小时5分钟,所以青青中午休息时间为2小时5分钟。

[解答](1)青青从起床到吃早饭,中间有1小时15分钟的准备时间。

(2)青青中午的休息时间为2小时5分钟。

考点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一、回顾整理。

1.师生回顾。

(1)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10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

(2)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3)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由千米化成米时,是几千米就有几个1000米,反之亦然。

2.长度单位的关系式。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000米=1千米
3.小技巧。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
就去掉几个0)。

二、例题讲练。

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2米420厘米4分米500毫米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这几个数量的单位名称都不相同,要先统一单位,根据数量的特点统一成分米比较好。

2米=20分米420厘米=42分米500毫米=5分米。

[解答]420厘米>2米>500毫米>4分米
考点3千克和吨之间的换算
一、回顾整理。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2.小技巧。

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3.相邻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二、例题讲练。

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和梨,苹果有875千克,比梨少250千克,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分析]要求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必须要知道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梨的质量,所以应该先求出梨的质量,再把两种水果的质量相加得到总质量,最后把单位千克化成吨。

[解答]875+250=1125(千克)1125+875=2000(千克)2000千克=2吨答:这批水果一共有2000千克,合2吨。

1.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3时()100分
5时()500分150秒()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分”“秒”或“时”)。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

(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3.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4.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5.填一填。

5米=()分米140厘米=()分米
13千米=()米40毫米=()厘米
6.9000千克=()吨
4吨=()千克
1吨- 200千克=()千克
6000千克- 2吨=()千克
7.在()里填上“=”“<”或“>”。

2吨()960千克
2050克()2049千克
15吨()15千克
【参考答案】1.> > < > 2.(1)分(2)时(3)秒(4)时(5)分(6)分3.30 4.11 5.50 14 13000 4 6.9 4000 800 4000 7.> <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时、分、秒,测量
1时=60分1厘米=10毫米
1分=60秒1分米=10厘米
经过的时间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由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重点突出,所以在教学中也是紧扣考点,层次清楚,知识梳理比较全面。

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1)重视知识的整理。

每个环节都是让学生对这一个考点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重
视有针对性的设置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取长补短,进一步掌握知识。

由于考点讲解用了过多的时间,使得随堂练习有些同学没有完成。

回顾这个教学过程的前松后紧的情况,以后的教学设计,可以在认识钟表及时分的换算的教学上让学生简单回顾,不予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