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北 约 标 志
华 约 标 志 1955年,苏联等8国签署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政治
杜鲁门主义
947年9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目的: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为
经济 1949年1 经济互助委员会 目的:打破美国为首……经济封锁 影响: 欧洲从政治经济上都分为两
部分,形成两种对立的世界 政治经济格局。
军事 1955,国家 条约 地点“华约”
目的:保障苏联的根本利益与安全
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影响: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美苏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3.冷战表现
政治:1947 杜鲁门主义的 提出,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1947 “马歇尔计划” 军事:1949 北大西洋公约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 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
参加经互会 的国家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3.冷战表现—美国
军事:“北约”
成立: 1等91429国.4在.美华、盛英顿、签法订
《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北约”组织
性质: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
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美世国界遏的制重苏要联行,动称,霸加
剧了冷战的程度。
1949年,美国等12国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政治:1947 欧洲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成立
经济:1949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55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的成两立极标志对着峙两格极局格局最终形成。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采用“冷战”对抗方式的原因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干涉他国内政, 称霸世界
美国应该做任何她能做的来帮助世界经济的恢复。若不如 此,将不会有政治稳定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 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 们的任务是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促使政治 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坚信这种援助,不能建立在 一个松散的基础上,就像很多危机产生那样。美国政府未来的 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消极 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缓和与紧张 影响 并存
2、导致世界整体发展的不平衡
提升:影响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因素
• • • • • 国家实力的对比; 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大国关系 国家的外交政策;
国际格局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C 1、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是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以欧洲为中心国际关系格局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 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 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 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 义强国。
思考: 马歇尔提到的“援助”是什么?
美国想通过“彻底治疗”达到什么目的? 起到了什么作用? 复兴欧洲经济 控制西欧 推行霸权主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有行的对抗,无形的伤害
世界上第一堵不是 用于抵御外敌,而是 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 的墙。
自由有许多困难, 民主亦非完美,然而 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 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 面,不准他们离开我 们。
——肯尼迪《柏林墙下 的演说》
朝鲜分裂
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 共和国
大韩 民国
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
朝鲜战争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 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和平砥柱》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 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 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 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上的演说
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应该尽力协 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 全的常态,没有它,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 合理经济的再生,促 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 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感悟历史】
合作 对话 尊重 理解 包容 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互利共赢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本课图解】
冷战:朝鲜分裂 热战:朝鲜和越 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第25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 西欧 苏联
2018/6/30
10
材料1、1944年到1949年,希腊发生了内战。内战一方是先后受到英美支持
的希腊政府军。另一方是战争时期领导抗德运动的希腊共产党武装,内战中一直 受到南斯拉夫的支持。最后,由于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破裂,希腊左翼内部也 分列为赞成斯大林和赞成铁托的两派,结果希腊放弃了支持他们的南斯拉夫,选 择了苏联,但是苏联却没有给他们有力的支持,最终失败。
2018/6/30 5
材料六:苏联是战胜希特勒德国的主要力 量,苏联在反侵略战争中锻炼出了一支数 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 队。1945年,苏军增到近1140万人。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 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 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但远远超过了其他 国家,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苏联在战后初期总兵力接近美国,有 强大的军事工业,作战飞机的年产量达四 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1)材料一中声称的“自由国家人民”“外来压力”各指什么? 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 了什么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
意味着美国要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2018/6/30 8
材料2、“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 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 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 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 而增强。
援助 控制 稳定 遏制 称霸
2018/6/30
9
材料3: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 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 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 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 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z.ppt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z.ppt
答案:D
2.对新情境材料解读不准确 (2010年全国卷Ⅱ)右图是反
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 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 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 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
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诊断补偿:①通过所学知识和分析漫画可知, 表面上古巴导弹危机优势在美方,故“美苏两国 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阶段美苏 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 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 势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项;但从美苏争霸的史 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 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排除D项, 正确答案为B项。②防范此类错误应加强对新情境 材料隐含信息的提取能力,将材料信息与基础知 识相链接。
高考大揭秘——选择题易错分析 1.对题干材料不能宏观透析
(2010年广东卷)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 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 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 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美国的冷战措施之一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 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的转 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 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背景:英国请求美国对希、土援助 出台:1947.3杜鲁门向国会提出“遏制共产主义” 实质: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 影响:是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

必修一第25课两极格局形成

必修一第25课两极格局形成
——丘吉尔
问题探究
2、战后这两极之间形成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对峙?
分析材料:
材料一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
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
斯大林
材料二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3、从盟友到对手的美苏两国是怎样走向两极 对抗的?(两极格局怎样形成的)
p形成的过程: ①奠基: ②信号: ③开始: ④形成: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946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 1955年华约的建立
p“冷战”表现
国家
政策
美国
冷战
政治
杜鲁门 主义
表现
经济 马歇尔
计划
苏联
对抗
共产党和工1947年)
结合“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
“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948年—1952年,共有16国,接 受了美国共131.5亿美元的援助。 其中90%是赠与 ,其余贷款。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 进去的。”
美国侵略越南南方
受伤的美军士兵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USSR 2
USA 1
消极:
加剧世界局势紧张,造成国家分裂动荡
积极: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也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稳定。

人教必修一历史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教必修一历史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阅读上列材料: 你如何认识 马歇尔计划?




3、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 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 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 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份和实施步骤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 49年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 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乔治· 卡特里 克· 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美国五 星上将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 兴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小结
1、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 复兴欧洲经济 控制西欧 推行霸权政策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实现称霸战略 2、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 3、评价马歇尔计划 4、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经互会
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 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1、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 影响:是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标志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公开对抗和 全面“冷战”的开始。 3、针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苏联有什么反应? 扶植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在东欧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思考:“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
1.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失去家园的朝鲜难民
战争中惨死的朝鲜平民
“假如现在是圣诞节, 而我就是上帝,”邓肯对 他说,“那么你想要得到 的是什么呢?” 那个士兵琢磨了好一 会措辞,然后抬头看着灰 蒙蒙的天空,说道:“给 我明天吧。” ——[美]约翰·托 兰《漫长的战斗-美国人 眼中的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实行 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1.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2.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拉拢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
三、影响--- “冷战”阴 影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表现
欧洲---德国分裂 1949 亚洲 朝鲜半岛分裂 1948 越南战争 1961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1962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我的一边坐 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 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 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
• 形成基础:雅尔塔体系 • 根本原因:美苏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 突 • 直接原因: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 行“冷战”
u-2高空侦察机拍 摄出的古巴一个装 备就绪的导弹基地
美军监督下的苏联货船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是如何的?说 明了什么?
1962年美苏核力量比较
国家
美国 苏联
洲际弹 潜射弹 远程轰 核导弹 道导弹 道导弹 炸机 1000 300 294 75 144 0 600 190
战略优势在美国
知识链接:
从盟友到对手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 济
工业产量占53.4% 黄金储备占74.5% 出口贸易占32.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 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 地 拥有原子弹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多亿美元的援助, 是赠予,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什么?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 反应? 反应?
1、二战后初期 、 二战后期,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 塔体系。 塔体系。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格局形成。 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日本的崛起,西欧的联合和复兴,中国的振兴,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出现多极化趋势。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3、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 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分化组合,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 势进一步加强。 势进一步加强。
第25课 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什么是“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 什么是“极”: 大的综合实力, 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 中心或国家集团, 中心或国家集团,“极”是指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形成的基本 格局。 格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22张PPT)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 极格局”随之结束。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传统:以欧洲为中心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极瓦解,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课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由战时同
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美国在战略重点地区 ,欧采洲取以遏制苏联
2、苏联——对抗
经济: 经济互助委员会 成立
——打破经济封锁 军事: 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美国
苏联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
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由于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也为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 而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
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
二、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美国——冷战 ①政治: 杜鲁门主义
遏制 共产主义
提出
②经济: 马歇尔计划
——冷战开始的标志
出台
—织 成立
——加剧冷战的程度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 ——“冷战”正式开始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 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 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 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 自己的方式,造成本身的 命运。
1、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积极影响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消极影响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THANKS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其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的大变革之后。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1945——今)两极格局(美苏)形成(二战后到1955年)多极化趋势出现(西欧、日本、中国发展、不结盟运动:20世纪60、7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20世纪90年代初)当前:暂时“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两极世界的含义是什么?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抗的国际关系格局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一)重要原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二)根本原因: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实力均势:(三)主要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二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 B.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二、两极格局的本质:美苏全球性对峙、争夺。

三、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

1、含义:“冷战”泛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和平演变)、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湖北省仙桃中学熊红荣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均势局面形成(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4、美苏之间的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它取代了原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两极格局在冷战中形成:1、冷战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基本状态是不战不和)2、冷战的原因: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丧失;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二战后和平思潮的盛行;美苏势均力敌(实力相当);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和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而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对象本来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但遭其拒绝):⑴背景:西欧经济困难,政局动荡⑵目的:复兴西欧经济,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国家;联合西欧共同遏制苏联⑶影响: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使西欧不得不受制于美国;②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对西欧政治经济的控制;有利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③对世界:加剧了美苏在欧洲的对峙与争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点:⑴相同点:都发生于二战后初期美苏走向对抗的背景下(背景);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目的);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内容)⑵不同点:杜鲁门主义是公开地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方式)★北约与华约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的形成既对欧洲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又使欧洲存在“刺刀下和平”的可能★两极格局形成过程:①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②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③“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④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三、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948年朝鲜半岛的分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2、局部热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1973年美国撤军后,南越当局力量削弱,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二战末期,美苏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共41张PPT)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共41张PPT)

“北约”的建立
1)成立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北大西洋公约 《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布 鲁塞尔 。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重要行动, 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实质 是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帮助欧洲各国复兴经济 B、美国借此进行资本输出 C、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秩序 D、以经济手段控制受援国,建立美国的霸权 4、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目的是( ) A、遏制苏联 C、镇压人民革命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英国前首相 帕默斯顿(1784~1865)
二、美苏“冷战”
1、信号: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 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 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 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 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 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 压控制。”
3、冷战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在半个世纪里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 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消极影响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破坏了世界的和平

高中历史课件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高中历史课件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三、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二) 冷战的兴起
1、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2、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开始实施全面冷战 政策,冷战正式开始。
三、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三) 冷战的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政治:欧洲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的成立 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华沙条约组织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 《回忆录》中说:“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 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 洲的复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 动”。 1、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2、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材料和课文) 思考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 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


经济上,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的56.4% ,外贸出口 额占世界的32.4%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的74.55%。 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军事上,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 战舰,在全球有近500个军事基地。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陆军,军事实力仅次于 美国;驻军欧亚许多地 区。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作出的重大贡献,在全 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氢弹爆 炸成功。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一) 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 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美苏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初步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 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111111
111111

美“冷战”的具体表现



19雅55尔年塔华体约系的奠成定立了标战志后着世两界极两格极局格正局式的形框成架



苏“冷战”的对应措施

1
1
第三幕 战争和平相共生
两极格局的影响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 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 冷战期间,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你是如 何理解的?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面临哪些冲突?
4.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日益加 剧。—— 根源
第一幕:昔日盟友今成仇
两极格局形成背景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1.战时合作的基础消失,同盟关系破裂。 2.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丘吉尔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讲话
材料3:战后美国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 在世界各地有驻军;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 额占世界1/3,并拥有占世界3/4的黄金储备量。
材料4:(苏联二战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 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经济上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军事上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955)
杜鲁门主义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 自由国家民族抵抗少数武 装分子的进攻或外来压力 的征服企图。”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 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 ,以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被称为“杜鲁门主 义”,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课件4: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4: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消极影响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 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 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 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 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阐释』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 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 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 对抗。“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沃 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 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 开始流行。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 “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
谢谢观看!

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 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3.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二、美苏“冷战” 1.含义 (1)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国家
美国的政策
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 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 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 反苏。 3.实质: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 各具特色。它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图建 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
主题二 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 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 的国际环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补充资料:北约东扩(2004年)
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北约成立时只有12个成员国, 它们是: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 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 1952年2月18日,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约。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1982年5月30日,西班牙加入北约。 1997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正式决定,首批接纳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北约。 1999年3月,上述三个国家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北约 成员国增至19个。 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 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北约。
(3) 主观原因: 美、苏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 (根本原因)
一、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 2.冷战格局的出现:
(1)序幕—1946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开始的标志—1947.3 杜鲁门主义 (3)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除武装进攻外的一 3.冷战的含义: 切敌对行动 苏联为首 美国为首的 的社会主 敌对进攻 西方资本 义国家 主义国家
西欧 衰落
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妄图称 霸世界
在社会主 义国家中 国家利益 影响大增
矛 盾
苏联实力 社会制度 大大增强
日本 衰落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 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 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 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 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 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 战的最初信号。
1.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2.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 3.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
“百战雄师”苏联红 军
米格3 战斗机
ISU—152 重型坦克歼击车 “斯大林”2 重型坦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解析
什么是国际关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什么是国际格局? 是指国与国之间相对稳定的力量的对比。 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什么是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 行动。
二战的产物:雅尔塔体系确立
概括讲,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是:1.划定势 力范围。在欧洲:西欧仍旧保留资本主义,东 欧则为苏联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德国由美英 和苏联分区占领(后来变为西德属美英,东德 归苏联)。在亚洲:外蒙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中国的华北为美英的势力范围,中国的东北为 苏联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归苏 联,日本本土为美国势力范围。2.建立维护战 后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并确定 以 “大国一致”的原则作为安理会运作的基础。 3.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由联合国实行托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 衰落
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 妄图称 霸世界
社会制度
矛 盾
国家利益
苏联实力 大大增强
在社会主 义国家中 影响大增
日本 衰落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一) 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 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美苏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初步形成
②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波 英占区 西

方 占 法 领 区 占

美占区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二)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 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北约 成立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军队人数到1945年5月接近1140 万,战后仍保留三四百万人。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
苏 联 军 事 实 力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19390万发炮 弹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
战后初期年均生产4万架飞机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 局的框架。 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和地位急剧 提高。 3、战后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确立 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将苏联视为称霸障碍。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 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1945于雅尔塔
P120学思之窗
拓展美苏采用“冷战”对抗方式的原因
(1)美苏势均力敌,双方不敢贸然采取直接的武 装对抗形式。 (2)二战后人心思定,要求和平是主流,美苏双 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卷入一场新的世 界战争。
思维拓展
请简述雅尔塔体系、两极格 局、冷战的关系。
(三者基本上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称谓) ①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 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德国 分裂 朝鲜半岛 分裂 古巴 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 战争 越南 战争
第八单元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955年
下 节 课 继 续
两极格局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瓦解
20世纪90年代初 当代至今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
经济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 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 美国国务 了会议。 卿马歇尔。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二) 最终形成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49年,美国与西欧等十二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
二、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二) 冷战的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 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 济 军 事 政 治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2000年第一期《历史研究》《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雅尔塔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 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两极格局的 形成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 局的框架。 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和地位急剧 提高。
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实施
美国援助欧洲的) (二) 冷战的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
经济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

美国的冷战措施之一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 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的转 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 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
苏占区单独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美、英、法三国占领 区先后合并,成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1948年8月,美国 扶植朝鲜半岛南部建 立大韩民国。9月, 苏联扶植朝鲜半岛北 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二、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二) 冷战的表现 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
经济
杜鲁门主义
政治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

1949年,美国与西欧等十二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
背景:英国请求美国对希、土援助 出台:1947.3杜鲁门向国会提出“遏制共产主义” 实质: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 影响:是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
1947年9月22~27日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南斯拉夫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波 兰 (1947年-1956年)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越 南战争。在越南军民 的英勇抗击下,1973 年,美军被迫撤出越 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越南战争 4、古巴导弹危机 该事件说明,美苏的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美 洲。危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说明在势均力敌的情 况下,双方对待战争态度谨慎,谁也不敢轻易动武。 最终苏联撤走导弹,这说明优势在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