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旧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民版必修一高一历史教案

人民版必修一高一历史教案

人民版必修一高一历史教案编写教案的繁简,一样是有体会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形做适当的必要的调剂,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成效,进行扼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存教学体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人民版必修一高一历史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人民版必修一高一历史教案1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动画等。

教学进程: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重点是讲原因和”扶清灭洋”的口号。

原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讲。

(1)历史根源:义和团前身是义和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进行反清活动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后来形成以农民为主的受压迫民众抗暴自卫的民间秘密组织。

鸦片战争后,义和拳即自发地投入反洋教斗争。

自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进程中,山东民众深受其害,散布在山东各地的义和拳,便自然地成为广大民众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核心。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矛盾激化。

外国教会依仗不同等条约所赋予的入侵特权,或勾结地方官员,或胁迫地方官府,横行不法,欺压乡里。

清朝地方官员又袒护教会。

这在山东又表现得尤为突出。

山东除有英、日、德三国在这里猛烈争取外,洋教权势也遍布山东,有教堂1000多处,恣意横行,民怨沸腾。

这里第一产生大规模的斗争运动势在必行。

关于“扶清灭洋”口号问题。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这一口号的提出反应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

“扶清”的含义还需从义和团的文告中加以分析、认认。

《义和团告白》中说:“保护中原,驱逐洋寇”、《马兰村坎字团告示》中说:“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访”可见,“扶清”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3)抗击八国联军:廊坊狙击战、天津保卫战。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
4)失败: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6.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7.特点:
1)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自发性。从1898年秋山东人民反洋教开始,到l900年6月担负抗击八国联军的任务而进入高潮,始终没有制定具体的斗争纲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力量。
板书设计
第3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历史发展顺序
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义和团运动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②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清朝官兵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他们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3.初步理解旧式民族反抗的作用和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义和团所代表的旧式民族反抗的作用和局限性
2.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性质性质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史实,使学生产生“勿忘国耻”和“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结,并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教材分析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2、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活动,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课前准备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起主要侵略方式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为救亡图存。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而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

与此同时,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就是席卷了中国北方,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

二、进入新课(一)义和团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猖獗组织基础:义和团组织2、兴起:(1)1898年,冠县赵三多竖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梳理:
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赔款 划界 拆台 驻军 禁反帝
知识测试:《辛丑条约》中的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彻底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
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②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 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

探究问题: 关注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教材关于本讲内容,从维护国家主权的 斗争角度看待义和团运动。 尝试命题1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 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
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表明了 (
A.清政府不再苟且图存,想与列强一决雌雄

B.列强在北京犯下的抢杀暴行激怒了清政府
6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பைடு நூலகம்团运动: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作用
2、八国联军侵华:背景、结果、《辛丑条约》内容与影响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 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洋教势力的猖狂。 (2)内容(了解): ①1899年秋,蔓延到山东、 直隶 许多州县。 ②1900年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改用“ 招抚 ”的办法,默 认义和团合法。 ③6月中旬,义和团进攻北京 西什库 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义和 团运动达到高峰。 ④义和团配合清军,在廊坊 、杨村一带狙击八国联军,并共同守卫 天津。

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

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导引目标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请把握义和团兴起的背景及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目标二: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反封建反侵略的?——请把握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表现、意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

目标三: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请把握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过程、《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材内容详解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德国强占胶州湾,其他列强效仿,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在山东兴起的具体原因:山东农民有组织基础(义和拳流行);山东是帝国主义侵略特别严重的地区:甲午中日战争中作为战场,山东人民深受其害;战后,日本占领威海卫长达3年,后来又被英国强租;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其势力范围并在此修铁路、占夺田地,致使农民无以为生,使南北大运河的运输业迅速衰落,大批人失业;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2.兴起: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到第二年秋,义和拳势力已蔓延到山东、直隶的许多州县。

3.“扶清灭洋〞的口号评价与认识: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

这个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

其次,“扶清〞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朝统治者的警惕。

“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如:义和团“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一以下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带有笼统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考查点:对义和团口号的评价。

解题思路点拨:此题迷惑性较大,四个选项似乎都正确,没有符合题意的,其实不然。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Fra bibliotek第一节鸦片战争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代 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国近代现 代史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80页 0082页 0084页 0086页 0088页 0158页 0160页 0162页 0164页 0166页 0168页
第一章 第一节鸦片战争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第四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六节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二节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六章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上)(1840-1927)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义和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于某某
B.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C.义和团由载勋和刚毅统一指挥
D.义和团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答()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分析是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已经有了科学认识
③“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④“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
二、问答题
1.孙某某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指兴中会成主后领导的某某起义——引者注),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失败——引者注)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请回答: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的原因何在?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三、材料解析
阅读彩图10“义和团长新镇北街坎字团防总局虎头牌”,请思考:有人说“这个虎头牌是1899年秋天光绪帝赐给义和团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三、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年夏) 2、廊坊狙击战 3、天津保卫战 4、北京地区的战斗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个帝国主义国家 签订《辛丑条约》。
• 中国向各国共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 拆毁北京至大沽口间的炮台,准许各国在北京 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军;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B、清政府进一步腐朽,黄河连年泛滥 C、帝国主义宗教侵略加剧 D、清政府实行“袒教抑民”政策
2、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十分尖锐 B、为了使清政府允许他们公开活动,承认合法 C、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 D、带有笼统 的排外性
冠 二、发展 县 1、口号: 起 扶清灭洋 2、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义
镇压、 利用、 控制、出卖、剿灭
三、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年夏)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 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
二、发展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北京 山 直 隶 运 西 廊坊 天津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1899.10 河 平原

东 胶州湾


河 南

济南 山 江 苏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兴起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关系,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

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图片展示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复习提问】1、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两口(子)分工——“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增辟通商口岸;“分”指分割,即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2、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答: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展示目标】1、.近代史上,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分别是何时哪两次侵华战争?主要侵略国家是哪几个?2、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3、《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有道理吗?(有)为什么?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5、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源是什么?6、《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讲授新课】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背景①表格展示②表格解读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材料展示“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戊戌维新运动背景及影响,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影响等问题的探究,培育学生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强化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探析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研习以及课内外史料解析题的训练,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方法。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和所学知识,解释戊戌维新、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东南互保、《辛丑条约》【家国情怀】掌握八国联军侵华过程,认识列强的侵华罪行,感悟民族英雄悲壮事迹。

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的沉沦,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点《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危害;义和团运动的救亡意义与局限性。

问题探究式、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课前准备课件准备、班级分组准备、《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导引-探究-提升”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学法指导导入新课设问: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中国该何去何从?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基础性知识得到巩固,学生也能够把握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并培养其史料实证的能力。

随之设问,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学习思考。

问题导引1、结合教材和所学,探讨戊戌变法的背景?2、结合历史纵横和材料探讨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孔子”进行改革?维新派提出怎样的救亡主张?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3、依据教材梳理公车上书的过程和影响?4、观察上表内容,指出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在哪里?5、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想一想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会失败?7、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8、结合教材和史料概括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什么后果?9、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10、结合所学和教材内容概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11、展示材料,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端与慈禧的宣战,并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概括出慈禧的宣战原因是什么?12、东南互保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13、展示表格,引导学生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每条内容的危害,并概括出《辛丑条约》有何特点?14、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史料分析《辛丑条约》有何影响?15、如何理解慈禧在西方人眼中形象的变化?如何理解“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宣布此为今后清政府的对外方针,这代表了什么?16、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的侵华方式和趋势有什么变化?结合教材自学完成合作探究【时空坐标】【概念阐释】1.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知识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2.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线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分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加课堂容量。

情感态度1.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2.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法一: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晚清悲歌》(《中华历史五千年》之二十一集)中的义和团运动的内容(“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方法二: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大家都还记得吧,可你知道吗?40年后北京再度被侵略军攻占,这是谁犯下的罪行?他们侵占北京后还干了哪些罪恶的勾当?二、合作交流,学习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板书)1、结合课前提示,简单归纳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知识点:背景、时间、领导人、口号、性质等。

2、结合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引导学生归纳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3、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天津→攻占北京多媒体出示《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多媒体显示图片:《廊坊大捷》。

多媒体显示如下材料:想一想:下列西摩尔的话说明了什么?“设使义和团所用武器皆为西式枪炮,则联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命运。

”5、八国联军侵华罪行(1)多媒体先后显示照片《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组织学生看课文中的几幅图片。

(2)提问:学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同学们有何感想?(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到各组中去,进行启发诱导。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旧人教版教学安排对知识点的认识:义和团兴起的背景,斗争口号的分析,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条约内容与危害的理解是学习难点和重点。

知识纲要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背景:洋教势力的发展/中外冲突的发展2、义和团的兴起3、“扶清灭洋”的口号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2、清政府政策转变:由剿变抚3、京津义和团的壮大4、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打击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1、八国联军的组成2、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廊坊、杨村狙击战/天津保卫战3、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及其暴行4、和团运动的失败及教训四、《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内容2、危害及影响过程设计:1、首先指出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反洋教斗争的总爆发,提示学生回忆外国教会势力在中国扩大权势的史实(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马神甫事件、天津条约)2、结合山东的地理、甲午战争的影响分析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3、分析扶清灭洋的口号,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条件论和辨证法的两点论。

4、指导学生阅读,归纳清廷在义和团运动全过程中政策的几经变化及其原因。

5、联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理解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官兵英勇抵抗侵略的意义。

6、对比条约内容,理解列强意图,认识条约危害和影响。

高考链接高考试卷第12题:下列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A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B带有笼统排外性质C导致对清政府放松警惕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考试卷第10题: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十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C)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考试卷(全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救亡主张不尽相同。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四单元《第10课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四单元《第10课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0课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了解其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2)熟识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中国被侵略的原因,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明资本主义的贪婪性和侵略性本质。

(2)近代列强侵略过程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3)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1.通过利用课件,播放相关教学影片,再现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略的经过,使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在课堂上利用讲述、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同学们的思考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3.关于对中国近代史的事实,启发同学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思考,进一步认识中国被侵略的根本原因。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背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扭转贸易逆差,把鸦片走私到中国。

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案(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3)结果:①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临朝训政;②康、梁出逃;“戊戌六君子”;③改革措施全部废止(京师大学堂除外)。

(4)失败原因:1898兴起于山东,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三)性质和口号:材料“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1.性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天津保卫战(1900、6-1900、7)(2)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1900、7-1900 2.八国联军的暴行:3.清政府的态度:(四)影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

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

(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书名: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阐述:波峰是指秦汉时期的政治。

秦完成统一,虽二世而亡,但之后的两汉疆域得到拓展,对边疆加强了管理,维持了近四百年的稳定和统一。

同时,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建立一整套的官吏选拔、考核、监察制度,正式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

创立中朝,削弱三公,加强皇权。

实行推恩令,派遣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实行察举和征辟制,大量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完善官僚制度。

总之,秦汉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个高峰。

波谷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政治。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

在政治制度上,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贵族政治回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旧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能力方面:(1)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将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区别不同点,学会类比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关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改变策略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帮助学生完整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节重点之一。

首先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

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

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难点分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

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

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很激烈。

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主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

“招抚”的结果,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教学设计师:19世纪末的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一、反洋教斗争的发展师:请同学们回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回忆、思考、作答)师: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不仅通过战争攫取了大量特权,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侵略,而且还凭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生:(阅读教材第97页小字,思考作答其说明的问题)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猖狂。

从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

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终于酿成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板书二)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义和拳——民间秘密反清组织师: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生:(根据已知常识回忆作答)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主要活动地区是鲁、直、豫。

从义和拳到义和团,它是怎样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最先在什么地方爆发?生:(看教材第97页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情况)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生:(在教师启发下,回忆、思考、讨论作答)师: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首先从山东开始,德国强占、强租胶州湾;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非常猖獗;而义和拳的活动在这一带比较活跃;1898年,赵三多带领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序幕——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师: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揭开了。

什么时候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了呢?后来,又有了哪些发展呢?生:(结合形势图,了解在冠县、平原、京津等地义和团的活动,掌握其兴起与发展的脉络)师:1899年平原大捷之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

1900年,义和团进入京、津,斗争达到高潮。

3.平原大捷——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4.义和团运动高潮——义和团进入京、津师:(辅导同学阅读教材第98页小字,了解义和团浩大声势)生:(分析教材第98页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师:义和团“最恨和约,误国殃民”,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斗争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的。

斗争中,义和团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的什么策略呢?(板书三)三、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师: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对这个口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阐述观点)师:对这个口号的评价,要两点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

“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给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政策?生:(思考并作答)师:山东义和团斗争发展时,清政府曾派袁世凯疯狂镇压,现在为什么转而采取安抚政策,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了呢?用意何在呢?生:(分析教材第99页材料,弄清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转变的真正意图)师: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为义和团运动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义和团控制京津,势不可挡。

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板书四)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战争的爆发和廊坊、杨村之战师: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

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和小字,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2.天津保卫战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

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

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

生:(阅读教材)第99页小字,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但天津终于陷落。

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

北京的战况如何呢?3.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

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

知道克林德被打死后的事情和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吗?生:(回忆联想,根据常识作答)师: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生:(结合教材第99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师:清政府虽然被迫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

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

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和第100页材料,结合插图,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

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

请同学们考虑,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呢?生:(思考、议论、作答)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小字,分析说明的问题,讨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师:义和团运动这场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讲的是什么重大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这两次农民斗争有什么相同点?生:(回忆思考,讨论作答)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协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斗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也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义和才运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六)六、《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辛丑条约》的签订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哪些国家?生:(回忆作答)师: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生:(结合教材第102页插图,听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2.《辛丑条约》的内容师:条约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书。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第102页,掌握条约主要内容)师: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3.《辛丑条约》的危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生:(回忆作答)师:《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生:(思考作答)师:《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对此规定的严重性怎么看?生:(讨论作答)师: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意味着什么?生:(结合教材第103页小字,思考作答)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生:(做教材第103页练习题一,准确掌握义和团兴起过程。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1)旧人教版教学安排对知识点的认识:义和团兴起的背景,斗争口号的分析,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条约内容与危害的理解是学习难点和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