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详解
院前急救课件
骨折固定
总结词
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减轻疼痛和防止二次损伤的急救技能。
详细描述
骨折固定是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二次损伤和保护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为后续治疗 提供支持。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
骨折固定
操作步骤 1. 观察骨折部位的情况,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
分类
急性中毒可分为气体中毒、农药中毒、毒物中毒 等。
处理
院前急救措施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
04
特殊情况的院前处理
灾难救援
灾难现场的紧急救援
在灾难现场,应迅速评估现场安全,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快寻找 并救治伤员。
伤情的分类与处理
根据伤情轻重,对伤员进行分类,优先处理危重伤员,确保其生命 安全。
现场资源的组织与调配
06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心肺复苏成功案例分享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一例心肺复苏成功案例,强调了及时、正确地进行心 肺复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本案例讲述了一名成年男性在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后,通过 现场目击者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成功地将患者从死亡线 上挽救回来的经历。强调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 项,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案例三:孕产妇与新生儿急救成功案例分享
总结词
通过一例孕产妇与新生儿急救成功案例,强调了孕产 妇和新生儿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性,以及院前急救措 施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本案例讲述了一名怀孕37周的妇女在家中突然出现临 产迹象,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通过紧急呼叫急救中 心,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采取了及时的胎心监护 、吸氧等措施,并成功将母婴安全转运至医院。强调 了对于孕产妇和胎儿的早期监测和及时转运的重要性 。
院前急救知识讲解
环绕法
➢应用:适于包扎身体粗细均匀部位, 如手腕、额头及 颈部,或在其它各 种包扎法时,用此法缠绕两圈,以固 定绷带的始、末两端。 ➢方法:把带头斜放,用力压住,将 卷带绕受伤部位包扎一圈后,把带头 小角反折,压在上面再环型缠绕数圈, 每圈盖住前一圈。
螺旋法
➢ 应用:此法多用于肢体粗
细不均,但相差不多的部 位。如“大腿、上肢、手 指或躯干等部位”。
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方法:将三角巾底边折
叠约二至三厘米宽,放于 前额眉上,顶角拉至后脑, 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 后,拉至后脑交叉,并压 紧顶角然后再绕到前额打 结。顶角拉紧,并向上反 折,将顶角塞进两底角交 叉处。此方法主要用于头 部受伤,有止血、避免伤 口感染的作用。
内脏脱出处理
异物包扎
➢ 处理原则:不能拔出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 分类依次进行:分类应依“先危后重,再一般 (小伤势)”的原则进行。
▪ 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
❖分类标准
➢ 1、伤情现场处理时间。
➢ 2、伤病员病情轻重程度。
➢ 两种分类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结合使用效 果更好。分类时要抓住重点,以免耽误伤病员 的抢救时机,判断方法可参照病情评估方法及 程序进行,判断一个伤病员应在12分钟内完 成。
急救标记
病伤严重 危及生命
严重,无危 及生命者
受伤较轻 濒死、死亡
可行走
伤病员
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 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在此分类并挂上分类 标签。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复苏等;
❖ 急救区:用以接受重伤病员(红色卡、黄色 卡),在此做进一步抢救工作,如对休克、呼 吸及心搏骤停者进行生命复苏;
❖ 后送区: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蓝色卡)
院前急救技术
固定
42
腹部内脏脱出
不能将脱出物送回腹腔 立即用大块敷料(最好 是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 覆盖伤口 用三角巾等做环行圈, 不能将脱出物送回腹腔
立 即 用 大 块 敷料( 最好是 生理盐 水浸润 的纱布 )覆盖 伤口 用 三 角 巾 等 做环行 圈,圈 的大小 以能将 腹内脱 出物环 套为宜 ,将环 行圈环 套脱出 物 然 后 用 饭 碗 或茶缸 将环行 圈一并 扣住 用 绷 带 等 包 扎(连 同饭碗 或茶缸 一起包 扎)
圈的大小以能将腹内脱 出物环套为宜,将环行 圈环套脱出物 然后用饭碗或茶缸将环 行圈一并扣住 用绷带等包扎(连同饭 碗或茶缸一起包扎)
伤口异物的处理
表浅异物可以先去除,再包扎,如异物为尖刀、钢筋、 木棍、尖石块,并扎入伤口深部,不要轻易去除,应维 持异物原位不动。
敷料上剪洞,套过异物,置于伤口上。
5
院前急救病情评估
初级评估:MEWS在危重患者应用(体 温、脉搏、收缩压、呼吸、意识、尿 量)分值大于4分应该引起重视。 次级评估:患者病情评估:运用现状 (主诉、还要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 发现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背景:既往史在询问病史的同时进 行(用药情况、住院史、手术史)
6
7
现场评估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技术
急诊科 ---
1
院前急救内容
1、院前急救概述 2、院前急救原则 3、院前急救程序 4、院前急救病情评估 5、现场检伤分类、方法、护理查体 6、急救技术具体操作 7、院前急救各类患者转运注意事项
2
院前急救的概念
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care)是急诊 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急、重、危伤病 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 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的事发现场和转送途中的急救医疗。
【全文】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死亡 重伤员 轻伤员
登记\处理 现场急救 病人转运
救治调度 指挥
(卫生行政)
现场资 源支持
转运车辆调度 急救医护人员 急救药品设施 隔离防护设施
急救中心 医院,急救中心 医院,FDA CDC,FDA
院内救 治管理
定点医院 病床腾退 医护人员 救治资源
人员调度 人员培训
途中监护
3、特重大灾难紧急医疗救援活动
分检方法
● 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分检?采用SOAP公式检查 S(subiective,主诉):简单的问诊,收集资料 O(objective,客观资料):观察面色、伤口、神志、特殊气味等 A(assess,评估):系统运用ABCBS快速评估法 P(plan,计划或优先分类处理):是组织抢救或进行有序安全的转运
数量
2 1 1 10# 10# 2
院前急救原则
● 1.立即脱离险区现场,并快速评估 ● 2.生命第一。保留肢体、防止感染,避免和减少伤残依次放在第二、三、四位。 ●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 5.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
检伤分类
危重患者 红色 病伤严重,危急生命 重症患者 黄色 严重,无危急生命 轻症患者 绿色 受伤较轻,能自由行走者 死 亡 黑色 死亡或濒死状态
● 4.救护车辆到达医院,驾驶员应向120指挥中心发送“到达医院”信息,并迅速将患者 从车内转送院内。
● 5.将担架等物品放置车内并整理、保洁车辆,在返回途中向120指挥中心发送“途中待 命”,到站后发送“站内待命”的信息。
● 6.在出诊途中,如遇堵车及意外情况发生不能及时到达急救现场的,要及时向120指挥 中心报告,并随时保持联系。
各1
外伤包(配置:三角巾、普通绷带、弹力绷带、无菌纱布、棉垫、 动静脉止血带)
院前急救技术
院前急救1、院前急救的概念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急诊医疗服务向社会大众的延伸。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上讲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
狭义的院前急救则专指由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2、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医疗角度、社会救灾角度、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3、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4、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突发性)(2)时间紧急、流动性大(紧迫性)(3)病种多样复杂,涉及各个学科(多样性)(4)急救环境条件差(艰难性)5、院前急救总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具体: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急救知识的普及。
6、院前急救的原则总原则: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先救命、后治病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先排险、后施救急救与呼救并重1.抬起就跑→暂等并稳定伤情2.10-20分钟白金时间3.1小时黄金时间4.6小时白银时间5.>6小时白布单时间7、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一、救护车使用制度保证救护车处于应急备用状态,随时接受急救任务。
防止科室或私人随意使用救护车,避免影响急诊急救用车。
救护车专供抢救运送病人使用,不可调做它用。
救护车一般由急诊科或医务部调度。
1、各类值班人员 (司机、医生、护士) 应保持高度待命(24小时)状态,接到急救指令后,直接呼叫到出诊专科医生、护士、出诊司机,无条件地执行急救任务。
按规定着装、挂牌上岗。
白天要求3分钟到位,晚上要求5分钟到位。
2、救护车平时停放于急诊科附近(指定专用地点)。
3、接到呼救电话,接电话护士立即填写出车单(包括询问患者简要病情、时间、联系人电话或地址、派车类型),4、危重病人应积极实施现场急救。
转送病人途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与转运医院联系,做好抢救准备,要注意医疗抢救原则,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5、抵达医院后,应及书写院前急救病历。
应用医学术语,书写准确,字迹清楚。
6、车辆回院后,应作好车厢内的清洁卫生,使车厢内保持整洁、卫生、舒适。
运送传染病人后,应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
7、回院后及时检查并填写各种登记:出诊病人统计表(重点为出车、到达及返院时间、司机、公里数、出诊人员、病人转归、住院号等)。
填写急救药品添加本,按量补充出诊使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
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及时请维修工修理。
8、车内禁止吸烟,不得摆放无关物品。
9、救护车外出救护应按标准收费。
一般情况先收费后出车。
如情况紧急或通过电话呼救者,可先出车,出车费由接诊医生或护士收费,司机协助督促患者交费。
10、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诊、检查或请外院医生会诊、手术者,均按上述收费标准交纳出车费。
特殊情况必须经业务院长签发派车单。
凡私自派车、私自出车和出车不收费的,一律查明责任者,按出车地点收费标准加倍罚款。
二、救护车常备工作制度:1、各班次提前15分钟到岗,点物并登记。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避免盲目 搬动猝死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心脏骤停的急救
平卧位
让患者平卧在硬板床上或地面上, 保持头部、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
判断意识
大声呼喊患者,同时轻拍肩膀,判 断是否有意识。
心肺复苏
如患者无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以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
拨打急救电话
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拨打当地 的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护人员救 援。
按照“C-A-B”的顺序进行心肺复苏术,即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止血与包扎
止血方法
根据出血类型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如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包扎技巧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绷带、三角巾等,根据伤口位置和出血情况采取不 同的包扎技巧。
固定与搬运
固定技巧
对于有骨折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如使用夹板、石膏等固定患肢 。
快速反应原则
院前急救应迅速、准确、有效,反 应时间应尽量缩短。
安全转运原则
在确保伤病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转运至医院或其他合适的医疗救治 机构。
后续治疗原则
在转运途中,应对伤病员进行必要 的初步治疗,以缓解伤情,为后续 治疗创造条件。
02
院前急救流程
现场评估与报医
现场评估
在赶往患者身边的途中,通过电话了解现场情况,判断患者 病情严重程度,准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院前急救流程及急救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院前急救概述 • 院前急救流程 • 院前急救技术 • 特殊情况下的急救处理 • 院前急救的未来发展
01
院前急救概述
院前急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所接受的紧急医疗救治服务,包 括现场紧急处理、转运途中监护及必要的初级生命支持等内容。
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
创伤评分系统 Trauma Scaling System
Triage、TS、TI、PHI、CRAMS、RTS、 T-RTS、AIS、ISS、AP、Ps、TRISS、 ASCOT
现代创伤的特点
致
难
休
残
处
克
率
理
多
、
,
,
死
易
变
亡
漏
化
率
诊
快
高
伤
情
伤
重
因
, 范 围
复 杂
广
伤情重 范围广
可同时伤及头、颈、胸、腹、四肢、 脊髓一个或多个部位。
院外急救的任务
总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 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 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具体: 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 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 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 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任务 急救知识的普及
院外急救的原则
总原则:经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 治。
院外急救人员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术
常见病情、伤势的判断。 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技术。 止血技术。 骨折固定技术。 伤口的清理和包扎技术。 搬运伤病员的脱险技术。 呼吸的技巧。 各种灾害伤病员的脱险技术。 伤病员的心理治疗。 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搬运、体位等 操作技术和四大生命体征(T、P、R、Bp)的监测。
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对创伤严重程 度做出非常准确的评价计分标准,因 为任何一个分级标准都不能全面地反 映创伤刺激的全过程和复杂性。
目前在国际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 是AIS-ISS计分法,创伤严重程度的 AIS-ISS计分≥16分。
创伤指数 ( Trauma Index,TI) 1971年由 Kirkpatrick等提出。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
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
血技术
总结词
止血技术是控制外伤出血的关键措施, 可以有效防止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和死 亡。
VS
详细描述
止血技术是控制外伤出血的关键措施,可 以采用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 法来控制出血。对于大血管损伤或严重出 血,应尽快采取止血措施,以防止失血过 多导致的休克和死亡。
包扎技术
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
目录
• 院前急救概述 • 常见外科急诊疾病 • 院前急救流程 • 院前急救技术 • 院前急救药物与设备 • 院前急救案例分析
01
院前急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 前的医疗救治过程,包括现场急 救和转运途中的紧急处理。
特点
快速、准确、有效,强调对患者 的初步评估、稳定病情、安全转 运,以及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
总结词
包扎技术主要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和出 血,同时固定敷料和夹板等医疗用品。
详细描述
包扎技术主要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和出 血,同时固定敷料和夹板等医疗用品。包扎 时应选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动作轻柔, 避免加重伤口损伤。正确的包扎方法可以起 到良好的止血和保护作用。
固定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固定技术主要用于固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损 伤。
院前急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未来展望
院前急救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国 家,最初以简单的运输为主,后来逐 渐发展成为包含现场急救和转运在内 的全面救治体系。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 术的应用,院前急救将更加智能化、 高效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精准 的救治服务。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 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包括新型急救设 备、通讯技术、远程诊疗等方面的应 用。
院前急救外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详解
三人或多人搬运法
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 3-4名救护者单膝跪在伤者未受伤的一侧, 分别托头颈、肩背、腰臀、下肢。同步 抬起前进。严禁脊柱扭转或弯曲,保持 身体平直 。 6 名救护者分别在伤员两侧,同步抬起。
多人搬运法
担架搬运方法
两人一前一后抬担架,同步前进平地行走时,病人头在后面抬的人 一侧,以便观察其病情变化 如病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可将病人背部垫高对脑出血的病人, 应稍垫高其头部
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 只手臂从伤员的腋下绕到的背后,另一 只手臂放在伤员的大腿下,然后抱起。
抱行法
背负法
适用清醒、体重轻的伤者(尤其溺水者)。 胸部损伤,四肢、脊柱骨折禁用此法。
救护者背向伤者蹲下,嘱伤者用双臂从救护 者肩上伸到胸前,两手握紧;双手绕过伤者 大腿,并抓紧自己腰带,慢慢站起,保持背 挺直。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余4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 中点之间的强搏动点,用力向后压向第6颈 椎横突上。 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 窝中部的搏动点,压向第1肋骨。
颈部、面深部、 皮部出 血压迫点
肩部、腋部、 上 臂 出血 压 迫点
指压止血法
两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两名救护者的前左右手搭 成杠轿让伤病者乘座,后左右手交叉搭 紧贴于伤病者背部,伤病者两手抓牢救 护者双肩,救护者同步将伤病者搬出。
前后扶持法:一位救护人员 两手从伤病员腋下抬起,将 其头背抱在自己怀内,另一 救护员夹住伤病员的两腿面 向前,然后两人步调一致慢 慢将伤病员抬起
裆中
系带与底边中围腰打结 大燕尾穿裆与小燕尾 在大腿外侧打结。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标题:常见急诊急救知识引言概述:急诊急救是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技能。
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处理,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心脏骤停急救1.1 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脉搏,意识是否清醒。
1.2 迅速呼叫急救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周围人员帮忙。
1.3 开始心肺复苏:按照心肺复苏的技巧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中暑急救2.1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保持通风。
2.2 补充水分:让患者饮用清凉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2.3 用湿毛巾或冰袋降温:将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或脖颈处,或者将冰袋放在腋下或大腿内侧。
三、窒息急救3.1 判断患者是否真的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言语、无法呼吸。
3.2 迅速施行急救措施:采用胸部挤压或肋骨折断法进行处理。
3.3 如何处理婴儿窒息:采用反扣法或背部拍打法进行急救。
四、溺水急救4.1 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继续溺水,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4.2 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3 观察患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情况,随时准备进行急救。
五、骨折急救5.1 确认骨折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肿胀、畸形,听取患者的描述。
5.2 固定受伤部位:用绷带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移动。
5.3 尽快送医院就诊: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结论:掌握常见急诊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院前急救流程
05
总结
院前急救的经验总结
现场急救的及时性
院前急救的黄金时间非常短暂 ,必须尽快对伤病者进行急救 处理,因此现场急救的及时性
是首要因素。
判断病情的准确性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有扎实的医学 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 确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
转运过程中的监护
在转运伤病者的过程中,需要持续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并采取相应措施。
院前急救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
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意义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伤 病员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 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
院前急救的意义在于为伤病员 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提高救治成功率。
院前急救还可以减轻医疗机构 的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 效率。
02
院前急救流程
现场评估与报告
现场评估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对伤病员进行现场评估, 包括伤病情、受伤部位、出血情况等,以判断急救的必要性 及优先级。
报告
院前急救人员在现场评估的同时,应向医院急诊科报告伤病 员的情况,包括伤病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等,以便医院做 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现场急救处理
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人员应根据伤病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 固定、心肺复苏等。
伤病员安抚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院前急救人员应注意安抚伤病员的情绪,减轻其紧张和 焦虑程度。
转运与交接
转运
院前急救人员完成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将伤病员转运至医院急诊科,转运过 程中应注意观察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院前急救可以争取到宝 贵的救治时间,降低患 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提高救治效果。
院前急救操作流程及技巧
• 四、抵达现场阶段
• 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 移动的过程。选择路径要近,移动速度要 快、平安,到达现场位置要准确。
• 五、接近病人阶段
• 不管采取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 边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距离病人不远, 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 到病人身边的过程。
• 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 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全面,如设备器械太 多,要尽可能先带符合病人病情急救的设 备和器械。
• 如是意外灾害事故,要从正面接近病人, 并告诉病人自己是抢救者,以安定人心。
• 六、现场抢救阶段
• 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 重,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或意外, 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 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病员复原的 时机便能大大增加。
• 在根本检查时,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有时 会很明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
③判断伤员病是否有呼吸—Breathing
• 在畅通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 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方法 维持开放气道 位置,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 胸部。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 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 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
• 注意点:
• A、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 〔7〕如伤员被埋压,使用工具挖掘埋压物 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幸存者的平安。在接 近被压埋人员时,不能再用利器挖、刨, 要用手或不易使被压者致伤的工具扒挖, 特别要注意分清哪是支撑物,哪是埋压物, 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防止对埋压者 造成新的伤害。
• 在挖掘时,挖掘人员要注意脚下,绝不能 踩伤被埋压的伤员。尽量使被压者所处的 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沟通,使新鲜空气注入, 让被埋压者改善呼吸状况。要用最快的速 度使被埋压者的头部先露出来,立即去除 其口腔、鼻腔内的尘土、异物,保证呼吸 道通畅,然后使其胸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露 出。对窒息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于 自己不能出来的伤员,要使其全身暴露后 再将其抬救出来。
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医学PPT课件)
危重病救护:ICU
危重患监护治疗、ICU人员设备、ICU技术
抢险救灾:
寻找并救护伤病员、检伤分类、 现场急救、运输和疏散伤病员。
战地救护:通气、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
伤标分类卡: Ⅰ级红色:急危症 Ⅱ级黄色:急重症 Ⅲ级绿:普通急诊 Ⅳ级黑色:死亡伤员 急救区的划分: 收容区、急救区 后送区、太平区
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
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
卫星定位GPS
天津
模式
上海模式 我国大多
城市采用
院外急救人员应掌握的主要知识和技术
常见病情、伤势的判断。 心跳、呼吸骤停的心肺脑复苏技术。 止血技术。 骨折固定技术。 伤口的清理和包扎技术。 搬运伤病员的脱险技术。 呼吸的技巧。 各种灾害伤病员的脱险技术。 伤病员的心理治疗。 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搬运、体位等 操作技术和四大生命体征(T、P、R、Bp)的监测。
我国急救发展
50年代,重危病房、急救站。 1980.10.30,卫生部颁发 “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 指示。 1983年卫生部颁发 “城市医院建立急诊(室)的方 案”。 1986年中华医学会 “急救医学专科学会”成立。 1988年9月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国急救医学学术会。
急救走向国际
院外急救:原则如下
急诊医疗体系(EMS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室)→街道卫生院、红 十字卫生站
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初步判定伤情程度的四个指 标:
脉搏>120次/分或不清者应列入危重伤员,优先
可同时存在开放性和闭合性的多种类 型。
若合并有颅脑、胸部、腹部伤时,伤 情可明显加重,且90%有低氧血症。
伤因复杂
直接的:枪弹、弹片伤,(穿透效应:撕 裂、离断、击穿;震荡效应:比原发伤伤 道大数倍至数十倍;爆炸效应;)爆震伤, 烧伤,切割伤,刺伤,撞击伤,冲击伤, 射线伤等。
间接的:挤压伤,坠落伤,砸伤。
多发伤的诊断标准
1、颅脑创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 颅底骨折者。(易出现颅内高压→ 脑疝→脑干功能衰竭→呼吸心跳停 止。)
2、颌面创伤 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并大 出血。(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气道 堵塞→窒息。)
3、颈部创伤 颈部创伤并大血管损伤、 创伤性血肿、颈椎骨折。(易出现 失血性休克,血肿压迫气道窒息, 损伤颈髓高位截瘫。)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死亡常有三个高峰: 早期数分钟内多因颅脑伤,心脏和大血管
伤,高位脊髓伤。
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因窒息、休克所致 的呼吸循环衰竭以及不能制止的大出血。
晚期常因合并SIRS、严重感染、MODS等 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
伤情判定
虽然伤情复杂,症状体征常被掩盖,时 间紧迫,条件简陋。但是由于人们对严 重创伤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规律性 的东西的深刻了解,一般说来,根据简 单的物理检查,80%的伤员是可以初步明 确诊断的。
休克多 变化快
休克约占71.2%~84.9%。 疼痛刺激,大出血,心泵衰竭均可致
休克。
难处理 易漏诊
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器官多部位,观察和 待诊时间有限,现场救治条件简陋,伤者多 有休克、躁动、昏迷、不能准确表达。 客观上有些创伤,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后才 逐渐表现出特征性症状,救护人员专业性所 限,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不熟悉,使诊疗十分 困难,误诊率可达12~50%,尤其三腔(颅腔、 胸腔、腹腔)漏诊、误诊常可引起致命性后 果。
1、 8、脊柱创伤 脊柱骨折并神经系统 损伤。(易出现截瘫。) 2、 9、肢体创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四 肢长骨干骨折、四肢大血管伤。(易出 现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等。) 3、 10、软组织创伤 广泛性软组织损 伤并大出血或挤压综合征。(易出现失 血性休克,脓毒症→严重感染性休克, 肾功能衰竭。)
凡具备上述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即为 严重的多发伤。
型、循环、呼吸、意识五个参数,按照它 们的异常程度各评1,3,5或6分。相加求得积 分(0~24) 即为TI值。TI值0-7分为轻伤,817分为中到重度伤;≥17分为极重伤,预计 约有50%的死亡率。TI的Triage标准为≥10, 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的伤员送往创伤中 心或大医院。TI现在很少使用。
创伤评分系统 Trauma Scaling System
Triage、TS、TI、PHI、CRAMS、RTS、 T-RTS、AIS、ISS、AP、Ps、TRISS、 ASCOT
现代创伤的特点
致
难
休
残
处
克
率
理
多
、
,
,
死
易
变
亡
漏
化
率
诊
快
高
伤
情
伤
重
因
, 范 围
复 杂
广
伤情重 范围广
可同时伤及头、颈、胸、腹、四肢、 脊髓一个或多个部位。
1)疑有胸内大出血导致休克的多发伤, 2)疑有心脏创伤并心包堵塞或者肺受伤并 张力性气胸者,
3)疑有胸椎骨折的心脏停博者,胸外按压 时会加重脊椎骨损伤导致脊髓受损。
开胸复苏的优点:易明确诊断,清除血肿, 有效止血,挤压充分,心排增加。
属于优先处理的:
腹部脏器伤; 上有止血带的血管伤; 严重挤压伤; 开放性骨折、关节伤和严重软组织
多发伤不是几种简单外伤的相加,而是一 种对全身影响大,病理生理变化十分显著 的、直接威胁生命的损伤。
多发伤定义,大多认为是指在同一外力作 用下,机体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受 到的严重创伤,其中之一是致命性的。
多发伤的救治
心肺复苏 骨折的固定:血管神经损伤——避免加重 贯穿伤体外部分的固定,避免拔出 脏器暴露不能回纳 脊柱的搬运方法 断指的处理:纱布包裹,冰袋保护
4、 胸部创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 血气胸、肺挫伤、纵隔气肿、心脏大血 管伤、气管损伤、膈肌破裂、连枷胸或 心包填塞。(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低 氧血症。心脏损伤→心肌供血供氧受限 →乏氧代谢→PH↓→心肌收缩力↓→传 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功能↓→心力衰 竭→心源性休克或心跳停止。)
1 5、腹部创伤 腹腔内出血、内脏损 伤。(易出现肝、胆、肠破裂→腹膜 炎→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MODS。 肝、脾、肾破裂→失血性休克→微循 环障碍→心博停止。) 2 6、骨盆部创伤 骨盆骨折并腹膜 后血肿及失血性休克。 3 7、泌尿生殖系统创伤 肾脏损伤、 膀胱破裂、子宫破裂、尿道断裂、阴 道撕裂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肾 功能衰竭,感染。)
治疗上应需遵循十六个字原则:
“突出重点,全面意识,动态观察,诊治 并重”。
突出重点
就是紧紧围绕寻找发现 致命性损害并且予以紧 急处理这一原则。
属于紧急处理的:
解除窒息、疏通气道; 制止大出血; 解除心包填塞; 封闭开放性气胸和引流张力性气胸; 解除过高的颅内压;
在急救中心(急症科)需要紧 急开胸行心脏挤压复苏的有:
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对创伤严重程 度做出非常准确的评价计分标准,因 为任何一个分级标准都不能全面地反 映创伤刺激的全过程和复杂性。
目前在国际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 是AIS-ISS计分法,创伤严重程度的 AIS-ISS计分≥16分。
创伤指数 ( Trauma Index,TI) 1971年由 Kirkpatrick等提出。选择受伤部位、损伤类
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
金乡人民医院 王本轩 2015.9.8
海啸2004.12.26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 →近心端,起止处 匀环形两圈。
多发伤
严重创伤是众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危害 人们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创伤、肿 瘤、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