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汉语 第25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9016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3.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伯牙与子期为何能成为知音?他们在音乐艺术上有何共同之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伯牙与子期的友谊,以及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2.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伯牙与子期相遇在现代”为主题,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现代版故事,不少于300字。
3.拓展阅读:阅读其他关于伯牙与子期的文言文作品,如《列子·汤问》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同文献对同一故事的记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学生了解一种古代乐器(如古琴、笛子等),并简单介绍其历史、演奏技巧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
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如“伯牙破琴绝弦”,解释“绝弦”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心情。
3.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传达了知音难觅、珍惜友谊的主题。
4.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对于他们来说,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可能会有障碍;其次,对于文章所蕴含的深厚友谊和音乐文化内涵,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c7e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9.png)
25 少年闰土(教案)教学目标1. 会写“郑、拜”等12 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 个词语。
2. 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 自然段。
(教学重点)3. 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4. 仿照第1 自然段,描写一幅呈现生活瞬间的画面。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郑、拜”等12 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 自然段。
3. 体会“我”记忆中的和刚刚相识时的闰土的形象。
教学过程Ⅰ出示照片,介绍鲁迅1. 课件出示鲁迅的照片。
师: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让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他是谁呢?他就是鲁迅。
2.课件出示单元的篇首页。
认真阅读篇首页,圈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话介绍鲁迅。
关键信息:原名、主要作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杂文。
师:本单元,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位伟人,去触摸他伟大的心灵,去感悟他高尚的品质,去欣赏他经典的作品。
(板书:少年闰土)3. 课件出示课文相关的资料简介。
Ⅱ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正月里供祖像”中的“正”是多音字,当表示“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一声,如“正月”;当表示其他意思的时候读四声,如“正好、正确”等。
部编版六年级上版第25课《好的故事》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版第25课《好的故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7ffac9f524ccbff12184d2.png)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第25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搁、综”等生字,掌握“预告、烟草、烟雾、昏沉、错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
4.品悟本文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
5.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6.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理解“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2.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深刻意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产生过梦境,梦境比喻虚构的美妙境界。
那么,在作家鲁迅笔下产生了怎样的梦境?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进他心中那“好的故事”……出示课题:好的故事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gē zōng chéng píng zǎo yàng yàn xuē搁综澄萍藻漾焰削shùn níng zhòu zhì dǒu瞬凝骤掷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识字方法比较识字:焰——掐雅——鸦4.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石油:旧时指煤油。
《初学记》:共30卷,中国古代综合性类书,唐朝徐坚撰。
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
膝髁(kē):膝盖骨,大腿骨。
云锦:像锦一样美丽的云彩。
第25课《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第25课《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0857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7.png)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初识鲁迅1.单元导读。
(1)初识:(出示鲁迅先生照片)同学们,看看照片上的人物,猜猜他是谁。
(出示鲁迅先生简介)默读简介,圈出关键信息,谁能来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本上的信息给我们介绍一下鲁迅先生?(2)观察:认真观察单元篇章页,仔细读页面文字,看看你还知道了什么。
(3)明确:①了解本单元的主题:走近鲁迅,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高尚品质。
②明确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③了解习作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4)齐读:单元篇章页上的诗句和鲁迅简介。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
(教师声情并茂读第1自然段)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不光是我们的朋友,更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伙伴。
3.观察鲁迅肖像照,说说对鲁迅的印象。
(1)鲁迅目光炯炯有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智慧、性格刚毅的人。
(2)鲁迅穿的是传统的中式长衫,可以看出鲁迅生活在旧时代,生活朴素。
2.呈读鲁迅简介,了解“鲁迅”笔名的由来。
3.这节课,我们先走进课文《少年闰土》。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片段,“少年闰土”这个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学习任务二初读感知,读通课文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指导书写。
家景郑重供品祭器讲究盼望厨房毡帽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一望无际①学生自由认读。
②指名读,互助正音。
明确:“供”字的另一种读音为“ɡōnɡ”,并相机组词。
③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厨、毡、羞”,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均要把握“先外后内”的书写顺序。
“厨、羞”是左上包右下,“毡”是左下包右上,要注意“毛”的两横长短有别,但都要避让里面的“占”。
4.认读生字词,指导写“祭”字。
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祭祀”“祭器”“供品”④学生齐读字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d89e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第25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搁、综”等生字,掌握“预告、烟草、烟雾、昏沉、错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
4.品悟本文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
5.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6.研究作者美好的人生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理解“好的故事”是什么,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2.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深刻意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小我都产生过梦境,梦境比喻虚构的美妙境界。
那么,在作家XXX笔下产生了如何的梦境?作者要表达如何的情绪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XXX,走进XXX的思想深处,走进XXX的内心世界,走进他心中那“好的故事”……出示课题:好的故事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能够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gēzōng chéng píng zǎo yàng yàn xuē搁综澄萍藻漾焰削shùn níng zhòu zhìdǒu瞬凝骤掷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展开读字游戏:开火车读3.识字方法比较识字:焰——掐雅——鸦4.词语释义(能够多种方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石油:旧时指煤油。
《初学记》:共30卷,中国古代综合性类书,唐朝XXX撰。
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f30e2aef8941ea66e0501.png)
25伯牙绝弦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25课,请一位同学读课题,最后一个字怎么读?谁再读?大家一起读。
(设计意图:“弦”字的正音,建立在对学情的预知,因为“弦”字音很难读准,必须强化。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古文。
我们先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因为是古文,再加一条:根据提示读出恰当停顿,按自己的语速去读,读好了就坐正。
多媒体出示(设计意图:“老套的初读要求”真正做到,很不容易,要课课落实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自学意识与能力。
)2、检查读书(1) 谁读第一句。
预设:口齿清楚、声音响亮!(2)谁读第二三句?预设:哉和“兮”老师用红色标示强调,都是语气词,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听老师读自由练读。
谁再来读。
(3)谁读第四句。
预设:有一处重音强调要读好--------“必”得之(4)谁读最后一句。
预设:要读好”谓/世/”这里的连续性,语气停顿。
3、就这样,语速放慢,适当停顿。
我们齐读。
读的有点意思了,感到自己越读越好的请举手。
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第一句预设看是评价语,实际是读书基本要求。
以此为“榜样”,学生知道该怎样努力达到要求。
后几句的预设,目的在于教师心中有数。
教师的主导如何体现?此处留有点拨的可能。
若学生达到,教师不需赘言;若学生达不到,教师则进行精当的点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进行这样的预设。
)三、说说课文大意。
1、课文读得有点基础了,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下方注释,联系上下文,自己去试说每句话的意思了。
(设计意图:学生先学。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生能力从何而来?不是教师教出来,学生要有踏踏实实的自学过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巡视不是无所事事,是快速把握当下学情,班级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学力如何?进度效率如何?难点在何处?通过巡视实现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把握。
教师要思考原先预设是否需要调整?通过巡视、调查、调整以使下一步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4d1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9.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案】25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一望无际、家景、郑重”等词语。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认识鲁迅,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读中关于鲁迅的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教师过渡: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走近这位伟人。
在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会认识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他就是——少年闰土。
3.揭示课题: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学生齐读课题。
二、资料链接《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少年闰土》是“回忆中的故乡”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本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通过初识鲁迅,让学生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5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5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dd5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5.png)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5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2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1.2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经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2学生组内互相练习,确保生字词的掌握。
3.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现场造句。
4.修辞手法理解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4.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5.课文主题探讨5.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探讨课文主题。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巩固学习成果。
7.课后作业7.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2学生选择一本课外书籍,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修辞手法,探讨课文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5课《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25课《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93ed5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4.png)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新闻采访、报道等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同学和老师,撰写新闻稿,并进行课堂分享。
4.培养学生养成定期阅读报纸、关注时事的好习惯,拓展知识面,增强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设计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写作和分享,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6.设想六: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时事新闻,开展家庭读报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张报纸,邀请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对报纸的了解和接触情况。
2.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新闻吗?你们觉得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作用呢?
4.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新闻阅读方法,提高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新闻结构的理解和把握。六年级学生虽然对新闻有初步了解,但新闻结构的认识尚不清晰。因此,教学中需着重讲解新闻的基本结构,使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理解新闻的各个部分。
2.重难点二:信息提炼与处理能力。学生在阅读新闻时,往往难以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归纳和总结能力较弱。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水平。
《好的故事》教案、反思
![《好的故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554943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6.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好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2.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预告、烟草、烟雾”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4.体会课文如何运用象征写作手法5.体会鲁迅先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三.教学难点体会鲁迅先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四.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鲁迅相关资料、《野草》的相关文章以及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综、漾”等13个生字,会写运用“预告”等词语。
3.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初识鲁迅1.出示单元导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2.同学们知道这句诗歌写的是谁吗?没错,就是鲁迅先生(出示鲁迅先生图片)哪位同学先为大家介绍下你认识的鲁迅?(生介绍,教师相机补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25课《好的故事》二、整体感知,走进故事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好的故事》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好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bf2e7c5da50e2534d7fe2.png)
25 好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会写“搁、综、澄”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预告、烟草、烟雾”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4.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感受“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难点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13个生字。
生字的学习,要结合汉字结构进行。
比如“搁”“综”“瞬”等字在教学时,可利用左形右声的特点帮助记忆;“萍”“藻”等字也是形声字,但要强调上形下声的特点。
多音字“削”在教学中,可借助句子理解记忆。
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们的意思。
2.阅读理解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体会作者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情感变化。
从文章的圆形结构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3.表达运用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梦境中的景物的意蕴。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从而使学生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野草》的相关文章以及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综、漾”等13个生字,理解运用“预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
教学过程一、别样风景引文章,故事内容触于心1.出示课件。
25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646a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0.png)
本节课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在文章理解和讨论过程中的收获。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研究性作业,如让学生课下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创新: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和寓意,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25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少年闰土
2.教学年级和班级: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10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2.讲授新课(15分钟)
文章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背景,包括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文章内容讲解:教师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解析: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如闰土这个角色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深层寓意等。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解读《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例如,文章中的一些比喻、象征和隐喻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此外,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也需要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细细品味。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表达错误或受到同学批评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包容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d2d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2.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郑、拜、租”等12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3.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听描述,猜人物。
导语: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年龄有点大的朋友,想认识他吗?听好了——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
)大家了解鲁迅先生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单元导读页,上面有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我们先来读一读,对鲁迅先生有个大概的了解。
(学生将课本翻至对应页,自主阅读。
)2.引入本课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少年闰土》,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的一部分。
在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儿时的一位朋友——闰土。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书写他的名字,(板书:少年闰土。
)和他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注意生字、难词。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时肯定有不理解的地方。
大家读课文时要注意一些生僻字词,做好记号,可联系上下文想想字词的意思。
2.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郑拜租厨毡羞撒缚猬伶俐窜(2)交流理解生僻字词。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5课《好的故事》(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5课《好的故事》(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1b99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2.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5课《好的故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5课《好的故事》(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文中重点字词2.理解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3.品悟本文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4.学习作者这种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概括能力,语言鉴赏能力,深入理解文意。
3.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鲁迅介绍。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把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读课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结构。
(1—3)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4—11)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的展开。
(12)照应开头,执着的追求。
三、熟读课文,了解本文特点1.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作者对梦境的描写共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简要概括一下。
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借回忆以前来写眼前梦境,表现了作者对眼前之景的憧憬与向往;第二部分写所见故事更加清晰,作者的情感更加强烈和对理想的坚定。
3、“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好的故事里任“我”的思绪飞扬和那种思想深处的对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
但“我”一旦从美好的梦境再回到现实中,淡淡的怅惘就会油然而生,不难看出鲁迅对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160ce2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a.png)
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少年闰土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人物描写技巧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人物描写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将人物描写融入到文章中。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少年闰土的形象和特点,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技巧和方法,学会将人物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人物与文章融为一体,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少年闰土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少年闰土的情境,激发他们对人物描写的兴趣和热情。
2. 技能讲解:讲解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确定人物特点、构思人物形象、选取描写细节、运用语言等方面。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人物描写实践操作,互相观摩和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 范文解析:解析优秀的少年闰土人物描写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人物与文章融为一体,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教师进行人物描写技巧和方法的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点。
2. 实践法:学生亲自进行人物描写实践操作,提高人物描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互相观摩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反馈法: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5.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人物描写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如创作一篇指定的人物描写或自行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描写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反馈和指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好的故事教案多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 好的故事教案多套](https://img.taocdn.com/s3/m/f0325a768bd63186bdebbcae.png)
25 好的故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儿。
3.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课文,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教学重点】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鲁迅先生身处昏沉的夜而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搁”等13个生字。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儿。
2.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现实:昏沉的夜梦境: 美丽、幽雅、有趣课后反思《好的故事》是文学家鲁迅先生第一篇写梦境的文章。
写在现实的“昏沉的夜”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者总记得在“昏沉的夜”的这个“好的故事”。
由于鲁迅先生离我们的生活比较久远,所以对于现在的学生,理解鲁迅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做了以下课前准备:首先让学生在家查找鲁迅的有关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对理解本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次结合课后练习题1,交给学生方法,如果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本课的重点是第二部分,首先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对于梦境的概括语句“美丽,幽雅,有趣”,然后出示要求: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用横线画出来。
一个是对于梦境的静态描写,另一个是动态描写,孩子们找的比较准确,小组内相互读一读,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境,结合学生查到的资料,就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阶段,老百胜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苦不堪言,作者希望老百姓能够生活的安定,幸福,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少年闰土》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少年闰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b4f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4.png)
六年级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教案素养目标1、会写“郑、拜”等12个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3、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重点: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能抓住关键词句,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难点: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
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2.师:(出示闰土图片)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呢?3.师:今天就来学习《少年闰土》,去认识鲁迅儿时的玩伴。
板书课题:25 少年闰土4.齐读课题。
二、阅读鉴赏任务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我和闰土的什么事。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依次介绍了记忆中的闰土、我和闰土的初次相识、闰土给“我”讲新鲜事、“我”与闰土的分别和友谊。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我”心中,闰土是聪明能干、很纯朴的人。
)任务三:读课文,闰土给“我”讲述了哪些新鲜事?说说哪件事写得最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四件新鲜事。
“看瓜刺猹”这件事讲得较详细。
这样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任务四:课文写了月下看瓜刺猹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通过写记忆中月夜刺猹的情景,写出了闰土的机敏与勇敢;通过初次相识的外貌描写,写出了闰土的天真活泼、可爱;通过大篇幅的闰土给“我”讲许多新鲜事的描写,写出了闰土的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汉语第25课教案
年月日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设计
生字:玫瑰棠
词语:公园玫瑰花海棠花
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和词语抄写五遍
小学六年级汉语第25课教案
年月日第二课时计划
教学过程设计
生字:摘湖游
词语:摘湖游
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和词语抄写五遍
小学六年级汉语第25课教案年月日第三课时计划
教学过程设计
作业:背诵本课课文
小学六年级汉语第25课教案
年月日第四课时计划
八.连词成句。
1.是东西的集体这些都。
这些都是集体的东西。
2.随便东西别人拿不要的你。
你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3.爱护要树木我们花草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9.用制定的词语造句。
带玩
爸爸带我去公园玩。
海棠花开公园里的海棠花都开了。
小鱼湖
湖里有许多小鱼。
集体是
这些都是集体的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