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脑研究的进展及启示

合集下载

双语脑研究进展对我国早期儿童双语教育的启示

双语脑研究进展对我国早期儿童双语教育的启示
20 09年第 3期 总第 8 期 l
— —
徐 特 立 研 究
卸粒喜科学投学 报
Se a . i f l No8l
N3 0 o 0 .2 9
双语脑研究进展对我国早期儿童双语教育的启示
杜 好 强 , 瑞 枫 黄
( 西南 大 学 教育 学 院 , 庆 40 1 ) 重 07 5
究者认为, 第二语言达到高度流利的双语者不会因
获得年 龄早 晚而导致皮层活 动的差异 。[11S he 18- 2 e 141C P a 等用 f I MR 研究 汉 一英 双 语 者词 干 补 笔 时 的脑激
研究 , 双语控制脑机制研究 , 双语脑可塑性研究等
方面取 得 了一 系列新 进 展 ,为 我 国幼儿 双语 教 育
适 龄教 育 , 促进 双语 脑结 构的 形成和发 育 。
关键 词 : 双语脑 ; 双语教 育 ; 期 儿童 早 中图分 类号 : 1 G6 文献 标志码 : A
人 类 不 仅 能 够 在 正 常情 况 下 顺 利 地 掌握 母
语, 而且 , 在一 定条 件 下还 能够 学会 和使 用 两种 甚 至 多种语 言 。双语 教育 , 称双 语 教学 , 一种 旨 亦 是 在培 养 和造 就 双语 并用 人 才 的教育 模式 。随着 儿
收 稿 日期 :0 9 0 — 6 20 — 3 1
作者 简介 : 杜好强(95 )男, 18一 , 河南洛阳人,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20 级硕士研究生, 07
E m id q 9 5 s e uc ; — a1 h 18 @ 、 d - 黄瑞枫(9 4 )女 , : . n 18 一 , 河南开封人 , 西南大学教 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

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一、本文概述二语习得(SLA)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致力于探索人类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在过去的35年里,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SLA的研究方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二、研究方法的演变1、传统方法:早期SLA研究主要采用传统语言学的方法,如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等。

这些方法强调对语言结构的描述和对比,但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

在过去的35年里,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回顾这段历程,我们不禁要思考各种研究方法对 SLA 领域的影响。

在早期,SLA 研究主要依赖于传统语言学的方法,如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和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对语言结构的详尽描述和对比,以揭示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异同,进而预测和解释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的一个显著缺陷是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

它们假定所有学习者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和速度发展二语能力,而未能充分考虑到个人背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这些方法也未能深入探究学习者是如何逐步构建和发展二语能力的,即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

因此,尽管传统方法在 SLA 研究的初期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机制,SLA 研究者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和视角,以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二语习得的复杂现象。

2、心理语言学方法: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兴起,SLA研究开始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认知、记忆、注意等。

这些方法强调实验设计和量化分析,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兴起,第二语言习得(SLA)研究开始深入探索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这无疑为SLA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人类大脑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人类大脑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人类大脑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而不可思议的器官,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随着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人类大脑研究正迎来令人振奋的新进展。

本文将探讨人类大脑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可能带来的突破。

一、脑结构研究对人类大脑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突破,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和分析人类大脑的结构。

基于MRI技术,科学家们不仅能够绘制出人脑的三维图像,还能够进一步探索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和功能。

这些研究为我们对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二、神经活动研究人类大脑的神经活动是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传统的脑电图(EEG)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部分的脑活动信息。

然而,这些技术对于捕捉大脑内部的复杂神经活动还显得不够精确和全面。

近年来,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电子工程师们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旨在开发新的神经活动记录和分析技术。

这些新技术包括脑机接口、多通道神经记录和光遗传学等。

随着这些技术的逐渐成熟,我们对于人类大脑的神经活动将有更加精细和全面的认识。

三、神经可塑性研究人类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即它能够通过不断变化和适应来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功能。

近年来,神经可塑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

以脑卒中为例,科学家们发现患者的健康大脑区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承担起受损区域的功能,实现大脑功能的重新分布。

此外,学习和记忆的研究也揭示了大脑在神经可塑性方面的惊人能力。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机制,并为神经康复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

四、脑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大脑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智能的本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脑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

例如,脑机接口的研究旨在将人脑与计算机直接连接,实现大脑活动的解码和控制。

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人类大脑及其功能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这些新的认识和进展对于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科学的新进展,并探讨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第一部分:脑科学的新进展1.大脑的可塑性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脑在成年后就基本固定不变了。

然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即大脑可以根据环境的刺激和经验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这意味着学前儿童的大脑正处于高度塑造期,环境和教育的刺激对他们的大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注意力和集中力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注意力和集中力是学习的基础。

儿童的集中力水平与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提供适度的挑战和刺激。

3.情绪和学习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情绪对于学习和记忆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学习的吸收和记忆的保持,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过程。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要注重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情绪氛围,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调控能力。

4.多感官体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多感官刺激有较强的响应和记忆。

因此,多感官体验可以增强学习效果。

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刺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儿童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知识。

第二部分:脑科学的新进展对学前教育的启示1.个体化教育由于大脑的可塑性,每个儿童的大脑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潜力。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个体化教育,根据每个儿童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资源,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2.游戏和互动游戏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天然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学前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富有趣味和挑战的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强调情感教育由于情绪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学前教育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

外语学习困难的脑机制研究来自ERP和fMRI的证据及启示

外语学习困难的脑机制研究来自ERP和fMRI的证据及启示

ERP简介
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用于研究人类大脑对特定刺 激事件的反应。通过测量大脑在处理不同类型刺激时的电位变化,ERP可以提供 关于认知过程的有价值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 和解决方法。
ERP在研究学习困难中的应用
1、识别认知缺陷
通过测量学生在执行特定认知任务时的ERP波形,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学习困 难。例如,在阅读理解任务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较弱的N400波形, 这表明他们在语义整合方面存在困难。
总的来说,情绪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但是我们应该相信,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我们将会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情绪的本 质和机制。
引言
在当今社会,学习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学生的学 习能力,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资源等。然而,对于学习困难的研究仍 然存在许多争议和未解之处。本次演示将探讨使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 行学习困难的研究。
杏仁核和颞上回的活动会增强;当人们处于愤怒状态时,杏仁核和前扣带回 的活动会增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与大脑中不同区域的活动水 平有关。
从ERP和fMRI两个方面来看,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技术 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证据。情绪的研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和难点。例如,情绪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类;此外, 情绪的神经机制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基因、环境、文化等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探讨其他可能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以 便为解决外语学习困难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参考内容
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和反应,它可以是愉快、不满、惊恐、愤怒等等。 长期以来,情绪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 ERP和f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情绪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次演示将从ERP和fMRI两个方面探讨情绪的具身观。

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示

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示

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示生命科学是一门广泛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生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物机体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

其中,脑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脑科学是研究人类大脑和其它生物神经系统的科学。

它涉及到神经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脑科学的目标是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感知、情感和思考等活动。

最近的脑科学研究进展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大脑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介绍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示。

脑的复杂性与研究方法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最为复杂的组织之一。

它有着数十亿的神经元和数万亿的突触连接。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通过化学、电学信号传递信息。

大脑的结构如此之复杂,使得科学家们在研究中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大脑的认知也随之不断提高。

目前,脑科学主要采用的研究手段有两种:图像学和电生理学。

其中,函数性磁共振成像(fMRI)已成为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fMRI利用成像技术,测量大脑在执行各种任务时的活动模式。

能够提供非侵入性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揭示大脑的活动区域和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网络。

如果将大脑比作一张地图,那么fMRI就相当于是地图上的卫星图像,能够揭示大脑各个区域的分布和活动情况,结合其他的研究方法,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大脑的机理,并且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而电生理学则利用电极获取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数据,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只测量最小程度的电势信号。

主要用于研究神经元如何传播信息,也可以记录大脑活动到毫秒级别。

电生理学提供了关于大脑工作方式和神经元活动模式的细节。

脑预测模型在脑结构研究方面,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模型来描述大脑的工作原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出现了更加复杂而真实的脑预测模型,例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Deep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DNNs)等。

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加 工 的特点 , 来 自两个 语 言通 道 的信息 是如 何 表征 概 念 表征 有着 直接 的联 系。 因此 , 二语 言可 以 直接 即 第 的 。针对 这一 问题 , 研究 者做 了 大量 的行 为试 验 和神 通达 它们 的概 念 表征 , 即两 种语 言 的 加工 耍通 过概 念 经 心理 学 研究 ,提 出 了 一 系列 的双 语 记 忆 表征 的模 进行 转换 。 型 。 文拟对 国 内外双 语记忆 表征 的研究 进展进 行 介 本 K ol Se at rl和 tw r 通过 实验 认 为 , 念 中介 模 型和 概
维普资讯
教 育 心 理
20 年第1 期 岢代数. 究进展 及
对 我 国外 语教 学 的启 示
● 毛 伟 宾
表征通 达 它们 共享 的概 念 , 即通 过 第一 语 言的 词汇 间 两 认 知 神 经科 学 的 一 个热 门 领 域 。在 双 语 的认 知研 究 接 地 与概 念发 生联 系 。而概 念 中介 模 型则认 为 , 种 中 , 究 的重点是 两 种语 言 系统 的关 系以 及两 种语 言 语 言 词汇 表征 之 间没 有直接 的联 系 , 它们 都 各 自与 研 但

3一 I
维普资讯
教 育 心 理
语 言有 形式和 意 义之 分 , 语 记忆 表征 应 该包 括 称 性模 型 。在 该 模 型 中 , 语者 的记 忆 中词 汇 表征和 双 双 两 个层面 , 词汇 表征 和语 义 表征 。所 谓 词汇 表征 是 概 念 表征之 间都 有联 系 , 是它 们 之 间联 系的强 度 不 即 只 指语 言在词 汇水平 上 的信 息特 征 ( 包括 词 形信 息和 语 同 ,两 种语 言 不仅 词汇 之 间 的联 系具 有不对 称 性 . 而 音信 息 ) 而语 义表征 是指 语 言的语 义概 念特征 。 , 且两 种 语 言 中词 汇 与概 念 之 间 的 联 系强 度 也 具 有 不 K Ir 在 1 6 oes 9 3年 通过 实 验 研究 提 出 了双 语记 忆 对 称 性 :第 一语 言 到 第 二语 言 之 间 的词 汇 表征 强 度

人脑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人脑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人脑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关系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智慧的独特表现。

然而,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个体的大脑发展密切相关。

大脑是人类思考、学习、记忆和语言能力的中枢,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类的大脑逐渐形成了支持复杂语言活动的神经回路。

本文将探讨人脑发展与语言能力的紧密关系。

人类的语言能力源于他们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人脑中最高级和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它涉及到感官处理、思维、认知和语言等许多重要功能。

大脑的皮层结构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类大脑中,主要负责语言的功能区域是布罗卡区和温尼克区。

布罗卡区位于左额叶,负责控制语言的表达和写作。

而温尼克区位于左颞叶,主要负责语言的理解和听觉语言处理。

这两个区域对于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脑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人类婴儿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大脑的神经回路尚未完全发展。

研究表明,婴儿在早期接触到语言刺激后,大脑神经回路会被激活,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语言刺激可以是父母的说话声音、婴儿听到的各种声音和音调,甚至是音乐。

这些刺激会引起婴儿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并促使大脑神经回路的建立和加强。

因此,提供良好的语言刺激环境对于婴儿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人类个体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与大脑的可塑性密切相关。

大脑的可塑性指的是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回路的可改变性。

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大脑会根据个体的语言学习经验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例如,在双语者中,他们的大脑神经回路相对于单语者来说更加灵活和可塑。

研究表明,双语者的大脑皮层更加丰富,且更容易适应语言切换和语言理解的需求。

这说明了大脑的可塑性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大脑发育中的关键期也对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期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个体对特定刺激更容易产生敏感和学习的时期。

在语言发展领域,大脑的关键期通常发生在婴儿和幼儿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神经回路正在发展和巩固,他们更容易习得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已成为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对学习者的影响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个体差异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

个体差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涵盖了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经验、母语熟练程度、性格特征、语言学能、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效果,还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二语习得个体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各个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机制,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综述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包括语言学能、动机、学习策略等关键因素的研究动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过程。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个体差异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二语习得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二语习得的重要性及研究背景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学习并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竞争力和国际交流的关键要素。

从学术角度看,二语习得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和习得规律,还可以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悠久,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解释性研究的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定量分析逐渐发展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国内外二语语块习得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国内外二语语块习得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块 的 界定 、 类 、 用 与 加 工 等 方 面 , 文 指 出 当 分 使 本 前 二语 语 块 习得 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三 个 方 面 : 块 语 的识 别 、 用 多 种 研 究 方 法 考 察 语 块 的 使 用 和 储 运
存 方式 、 块教 学 的有 效性 研 究 。 语 二、 语块 的界 定与 分 类 语块 ①主要 包 括 程 式 语 (o muacsq e c ) fr li e u n e 、 词块 (h n ) 词 束 (e i l u de 及 词 丛 (eu — cu k 、 1xc n l) ab rc r
rn lse) 由于研究 侧重 点不 同 , e tcutr 。 对语 块 的定义 表述 不一 , 研究 者 从 各 自的视 角 出发 对 语 块 做 出不 尽 相 同 的 阐 释 。Wry对 程 式 语 的定 义 是 : J ∞ a _ ( 船 指 一 串预 制 的连贯 或 不 连 贯 的词 或其 它 意义 单 位 , 它整 体存储 在 记忆 中, 用 时直接 提取 , 需语 法生 使 无

定 的参 考 价 值 。 关 键 词 : 块 ; 定 ; 别 ; 展 语 界 识 进 中图分类号 : 1 H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5 ( 0 1 0 — 0 30 1 7 3 X 2 1 ) 60 4 — 6


引 言
定义 比较 全面 , 并具 有一 定 的可 操作 性 。词 块 、 束 词
近几 年 不 断 出 现 的研 究 成 果 表 明 , l llⅡ] [l 3 2 I ] 语 块 研 究 一 直是 二 语 习 得 领 域 的研 究 热 点 。研 究 者 们 认 为 语 言 的 双源自[ 。 ]重 性同 等

脑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脑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脑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脑科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对人类认知、神经科学、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推动作用。

本文从脑科学研究的现状、重要的研究内容以及未来的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脑科学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的前景。

一、脑科学研究现状脑科学研究涉及到了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神经科学领域,传统上是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限制,即不能直接验证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

于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心开始向人体非侵入式神经成像、电生理、行为学等领域转移。

人体非侵入式神经成像技术是脑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脑磁图(MEG)、脑电图(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

这些技术可以测量大脑发出的信号、血流变化和代谢情况,从而为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此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脑科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算法可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解读大脑数据,同时计算机科学家也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优化了机器学习算法,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二、脑科学重要研究内容脑科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大脑结构、大脑功能、感知与认知、意识与行为等。

1.大脑结构:研究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的连接方式以及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通过神经成像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发现大脑皮层的结构复杂、分工合作,不同区域之间也有密集的联系。

脑科学家还利用递归性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结构,从而探索不同区域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方式。

2.大脑功能:研究大脑在进行感知、认知、意识、情感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例如,研究视觉系统可以发现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是如何进行较为有效的数据压缩和处理的;研究语言系统可以探究语言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从而开发新型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应用。

3.感知与认知:研究生物感知与人类认知的机制。

通过大量的感知和认知实验,研究结论表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个感觉系统对神经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通过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以及大脑进行联系,从而刺激特定的神经路线引起对特定感知的感受。

双语者的研究现状及三语者语言表征与加工研究2

双语者的研究现状及三语者语言表征与加工研究2
被试:德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和泰国语-英语三组 任务:语言内和语言间联想 结果:跨语言联想的一致性很低,只有20%左右 结论:不同类型的经验与记忆,是根据具体的语言形式进行编码和
存贮的,不同语言间不存在抽象的、共同的语义存贮。 支持两种语言独立表征的观点。
1.2.1 双语表征的实验研究
1.2.1.1 采用词汇联想模式的研究 Taylor的研究:双语词汇自由联想任务
1.2.1 双语表征的实验研究
1.2.1.2 双语Stroop效应研究
Chen等人: 汉英双语者 Altarriba 等人:英语单语者经过适当的西班牙语的培训后的双语Stroop效应
结果发现,语言内和跨语言Stroop效应趋于一致。 这似乎表明,西班牙语的词汇未经过英语词汇直接通达语义表征。
1.2.1.2 双语Stroop效应研究
112sharedstorage图13双语语言系统的分层表征引自kroll1994121211221211采用词汇联想模式的研究1212双语stroop效应研究1213图词命名和翻译研究1214跨语言启动范式研究1215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1216神经心理学的研究12121121221真假字词判断研究1222图片或数字命名研究1223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1221211采用词汇联想模式的研究121词汇联想是用于探讨词汇在记忆中的组织方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背景知识: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表征和加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⑴ 表征是一种内在的记忆组织结构,包括关于世界、外物及人自 身的各种特征、表象、概念和知识的标记与组织。表征具有层次 性,具有静态的特点。
⑵ 加工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操作,包括对表征的提取、比较、 重组等过程,以至于形成新的表征。换言之,语言表征是与语言 相关的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方式,包括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以 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语言加工是有关语言的知识的加工过程, 包括理解和产生两个过程。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趋势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趋势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脑科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科学家们通过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解释了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还为治疗各种精神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将简要介绍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1. 大脑连接图谱的构建在过去的几年里,欧洲和美国的脑科学家们合作构建了一个名为“人类脑连接图谱(Human Connectome Project)”的项目,旨在标注和解释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这个项目已经成功地解剖了数千名被试者的大脑,制定了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详细图谱,展现了大脑区域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神经科学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精细的数据,以便于研究人类大脑功能结构和人类行为调节。

2. 大脑学习的神经机制当人们接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时,他们的大脑会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修正来自动适应,这被称为“学习”。

这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得到了大大的推动,神经科学家们已经解剖了大脑中的神经元网络,发现学习与神经元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脑不断地改编神经元的强弱连接和神经前沿,从而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

3. 直觉的神经基础直觉是人类行为和影响力的根源,独立的大脑区域在基于先前的经验和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了直觉。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精准的判断,是因为一个名为“矢量分解”的神经网络把新事物中的已知模板分解为序列,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

二、未来脑科学发展的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脑科学研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已经可以产生具有巨大规模和高分辨率的复杂神经图像,同样地,大规模的数据比较将会成为脑科学领域未来的主要趋势。

同时,脑科学家们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融合大规模的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脑功能的底层机制。

2. 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旨在实现直接读取和操控大脑信号,为残疾人、脑瘫患者和老年人等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西方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西方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西方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α严启英1 欧阳常青2(1.梧州师专社科部,广西 贺州 542800;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广西 桂林 541001)[摘 要]脑科学研究是当今人体研究的特点。

研究和挖掘大脑的功能和潜力,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是教育研究深化的前提。

本文通过西方对脑的研究的脉胳探微,认为教育必须与脑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走脑科学与教育一体化的道路。

认为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都必须在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予以深化。

[关键词]脑科学;研究进展;启示[中图分类号]G446;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77(2001)01-0054-05一 西方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对人脑的认识与研究的历史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争论最多的一个重大课题。

脑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

说其古老,是因为对脑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说其年轻,是因为对人脑的认识相对于其复杂结构和功能而言,仍处一种初始状态。

下文仅就脑科学研究的历史作一简介。

(一)早期对人脑的原始思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面460-377)根据其多年的医疗实践,提出脑是精神活动的器官,认为,人的一切感觉和情感都是由脑产生的。

正如他所说的,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听见,知道丑和美,善和恶,适意和不适意。

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则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脑,他认为人具有理性的灵魂,理性活动的产生与血液有关。

心脏是含血的器官,故理性活动有赖于心脏的功能。

脑是无血的器官,故脑与精神活动无关。

人的大脑只是一个空气调节器,其功用在于冷却过热的血液,以协调心脏的理性活动。

显而易知,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对脑的认识充满了唯心主义的臆测,是一种错误、倒退的理念。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影响,他的这种对脑的错误认识,直到公元前后由古罗马医学家盖伦(129—189)予以纠正,盖伦通过对脑的一些解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脑是空气调节器,是用于冷却过热的血液,以协调心脏的理性活动的观点,认为脑是理性灵魂的器官,感觉、记忆、思维、想象、判断等都是脑的功能。

Nature:中国人大脑有独特的语言区

Nature:中国人大脑有独特的语言区

N a t u r e:中国人大脑有独特的语言区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障碍区不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人有独特的语言区。

该项发现对临床外科医生将有很大帮助,因为很多尖端的颅脑手术技术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手术中如果医生了解了不同语言人群大脑语言区的确切位置,就可以减少大脑功能区受损。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世界科技类最具权威的刊物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布。

该中心金真主任介绍说,在人的大脑中,语言功能区有两个,分别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和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

在此研究公布之前,所有的科研报告都众口一词: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主导语言功能,而前脑的布鲁卡区一般来说很少用。

但是,现在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观点。

研究发现,中文的语言区更接近于大脑运动功能区,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常用的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但使用中文的人,此区几乎用不到,常用的是前脑的布鲁卡区。

由于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要想学好中文要多看、多写、多说,靠“运动”来记忆,而学习英文则应注重营造一个语音环境,注重多做听说的练习,因为英文的那一个语言功能区更靠近听力区。

现在很多人学了多年英文却是“哑巴英语”,因为用学习中文的方法来学习英文是行不通的。

以中文为母语的国人有单独的语言区(光明日报)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研究发现,以中文为母语的国人有单独的语言区。

这项最新科研成果前不久通过国际专家认定,并在世界科技类权威刊物《自然》杂志上发表。

据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育部“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室脑成像中心主任、中国航天医学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金真介绍,人脑语言功能区有两个: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和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

以前,所有的科研报告都认为,不同的语言发生阅读障碍都是因为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功能发生障碍,因为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主导语言功能,而前脑的布鲁卡区一般来说很少用。

掌握双语可防老年性痴呆(等3则)

掌握双语可防老年性痴呆(等3则)

掌握双语可防老年性痴呆(等3则)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7期一项研究表明,无论在什么年龄段学习第二种语言,都可能有助于让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保持敏锐。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学者发现,在835名1936年出生的研究对象中,能说两种语言的人智力退化的进程较为缓慢。

这些人在1947年也就是11岁时参加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也就是70岁出头时,再次参加了这样的测验。

共有262名参与者能够用除英语以外的至少一种语言进行交流。

在这些人当中,195人是在18岁之前学习第二门语言的。

能够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在70多岁时的认知能力要远远好于只会说一种语言的同龄人。

最明显的效果体现在总体智力水平和阅读测验上。

这项研究的发起人托马斯·巴克说:“我们开展的这项研究首次在考虑儿时智力水平的情况下,探究学习第二门语言是否会影响年老时的认知表现。

”研究表明,即便是在成年后掌握的第二门语言,可能也会有利于大脑在上了年纪后的表现。

这项研究为开展更深入的调查敞开了大门,这方面的调查或许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出现的智力退化问题。

“夜猫子”为何不爱运动研究显示,睡得晚的人往往自称坐的时间较久,在考虑年龄和睡眠长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入睡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预测坐着不动的时间长短。

自称夜猫子的人说,自己坐着不动的时间较长,要进行锻炼面临的障碍也较多,包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锻炼,以及无论何时入睡或醒来都无法遵守锻炼时间表。

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神经病学副教授、行为睡眠医学项目主任、上述研究的带头人凯莉·巴伦说:“我们发现,即便对爱运动的健康人来说,何时入睡以及昼夜生理节奏方面的偏好都与锻炼模式和对待锻炼的态度有关。

”巴伦说:“醒得晚和夜猫子习性都与坐着不动的时间延长——尤其是在周末——以及很难抽出时间进行锻炼有关。

”这项研究表明,应该将昼夜生理节奏因素作为锻炼建议和干预的一部分予以考虑,尤其是对不太锻炼的成年人来说。

二语学习困难的脑科学机制

二语学习困难的脑科学机制

脑科学与教育64EDUCATOR二语学习困难的脑科学机制张 佳 /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中国儿童学习外语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但是掌握一门外语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需要长期地坚持和不断地练习。

有些儿童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困难,他们通常被称为二语学习困难儿童。

这些儿童中,较为典型的是二语阅读困难,即其智力正常,有充足的受教育机会,但是外语单词识别和篇章阅读能力则显著落后于其同龄人。

阅读困难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字系统中都发现了这种现象。

即使是正常发展的儿童,其第二语言的阅读本身也会比第一语言阅读更为困难。

总体而言,中国儿童的外语(英语)阅读困难比汉语阅读困难更为普遍。

及时了解第二语言阅读困难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对于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阅读困难的原因研究发现,教学方法、社会经济地位或儿童母语的特点都可能影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的识字能力。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母语阅读困难的儿童如果再学习二语,似乎挑战性会更大一些。

这就引发了我们去思考,二语阅读困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两派理论。

其中一派理论认为,无论是母语阅读困难还是二语阅读困难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例如,有研究者主张,个体成功学习第二语言是以母语语音、语义和句法加工等技能为基础的,语音、语义或者句法中某一方面存在缺陷都会对二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尤其是语音。

另一派理论认为,二语阅读困难可能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满足二语学习的要求,二语区别于母语的特异性可能是导致二语阅读困难的原因。

有些儿童在母语(如汉语)中并不存在阅读困难,而在二语(如英语)中却表现出阅读困难。

这些单独的二语阅读困难儿童的存在说明二语阅读困难与母语阅读困难的神经基础并不完全相同。

因为如果母语困难和二语困难有完全相同的神经基础,就不应该有单独的英语阅读困难儿童的存在。

研究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四年级还是五年级,在母语阅读困难的情况下,患二语阅读困难的概率都大于在不存在母语阅读困难的情况下患独立的二语阅读困难的概率。

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和前沿问题

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和前沿问题

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和前沿问题脑科学是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跨学科学科,涉及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脑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沿问题。

本文将就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和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突破1. 人工智能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脑科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脑功能图像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从感觉信息到动态规划中不同神经元类型的作用。

同时,深度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使得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更加深入。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脑机接口、神经仿真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神经元学研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元,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最近细胞组学、多脑单细胞测序等技术的兴起,让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神经元,如更好地分离不同神经元、挖掘其特征等。

此外,新一代光遗传学技术也为研究神经元活动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促进了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

3. 神经技术的发展尽管除药物之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很有限,但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壮大,疾病治疗领域内的突破不断涌现。

例如,人类初次实现了电脑与大脑之间的直接口头沟通,这个研究领域被称为脑机接口,其应用前景广阔,涉及到运动神经病、感觉损伤以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

另外,基于近年来对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度研究,神经科学导致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经颅磁刺激和深部脑刺激。

前沿问题1. 大脑的可塑性和神经发育学大脑的可塑性是指大脑不同区域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适应地改变。

最近开展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与神经发育学及演化关系密切。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完全预测如何在大脑中控制可塑性的过程,因此仍需继续研究这个前沿问题。

2. 神经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脑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的交汇。

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

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

2008, 31( 1) : 152- 155


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
周加仙 董 奇
(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 100875)


脑可塑性是指脑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本文阐述 了神经科学与 认知神经科学关
于学习影响动物脑与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 , 学习与经验可以改变脑皮层的厚 度与树突的结 构, 增加树突棘的 数量 , 修饰其形状 , 对脑的功能代表区产生影响。学习与脑可塑性的多层面研究为理解学习的本 质规律以及教 育研究与实践提 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 脑可塑性 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学习与经验 教育
1 引言
所谓脑 的可塑 性 即脑 可以被 环境 或经 验所 修饰 , 具 有 在外界 环 境和 经 验 的 作用 下 不 断 塑 造其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能 力 [ 1] 。 可 塑 性 可 分 为 经 验 期 待 可 塑 性 与 经 验 依 赖 可 塑 性 [ 2] 。经验期待可塑性是在长期进 化过程中 形成的 , 具有 物 种的特异性和种内个体之间的一 致性 [ 3] 。例 如 , 人 和动物 出 生后 , 不同皮层的 突触 数目在 不同 的时 间开 始增 殖到 顶峰 , 然后通过修剪 , 稳定在成年期的水平 , 这种突触发展的倒 U 型曲线似乎表明 , 神经系统通过 突触的过 量增殖来 应对预 期 的经验 , 遵循 用进废 退 的原 则来 保留 或者 删除 神经 元、 突 起和突触连接 , 选择功能适宜 的突触组 合。而经验 依赖可 塑 性则是个体在特殊经验和特殊环境 下形成的 , 各个 体之间 有 较大的差异 [ 4] 。因此 , 人类和动物的经验 依赖可塑 性无法 在 发育中预先形成 , 而必须从经验 中学习 , 从环 境中获 取经验 , 解决问题 , 从而不断提高应对 环境的能 力。丰富环 境和学 习 训练所导致的 神经 元突起 ( 包括轴 突、 树突 等 ) 、 突触 微细 结 构和脑功能区的变 化是 经验 依赖可 塑性。 本文 在概 要分 析 学习与脑可塑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揭示其教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6200524)资助。

2007年8月August2007第30卷第3期Vol.30No.3现代外语(季刊)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人们公认,大脑有负责语言的特殊结构。

当一个人掌握多种语言(第一语言(firstlanguage,简称L1)和第二语言(secondlanguage,简称L2))时,是否有不同的脑机制来分别支持不同的语言?20世纪早期,人们就对双语脑的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双语脑的研究进展缓慢。

认知神经科学产生以后,由于广泛采用脑成像(PET和fMRI)技术,双语脑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出现了许多理论和证据。

1.目前关于双语脑的主要理论观点目前,关于双语脑的主要理论和观点有两种:共同表征理论和多重表征理论。

1.1共同表征理论在过去,神经病学认为,双语者的每种语言都受大脑皮层相同的区域支配(巴哈第2003)。

理论语言学也认为,人类只有单一的语言能力,所有语言的脑功能区都相同(Penfild1965)。

如扩展系统假说(TheExtendedSystemHypothesis)主张,各种语言的脑功能区没有区别。

所有语言都从属于相同的皮质或语言区(如Broca区和Wernicke区)。

双语者的语言系统只是包含更多的音素、语素和句法规则。

两种语言是同一系统的不同编码,它们的活动方式一致,好像同一语言的两个不同变体。

这种理论预言,当神经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时,双语者的所有语言都将呈现出相同的障碍方式(巴哈第2003)。

2.2多重表征理论与共同表征理论不同,多重表征理论认为,每种语言都有特定的、分离的脑中枢。

双语者的不同语言分属不同的神经环路,甚至分属不同的脑半球。

这一理论有三种形式:2.2.1双重系统假说(TheDualSystemHypothesis)该观点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彼此独立,它们分别储存在一个互相联系的系统中。

两种语言以独立的音素、语素和句法规则储存在不同脑区。

每种语言都由不同的神经联系网络支配。

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双语现象对大脑结构没有影响,倒是令人感到意外。

”(Segalowitz1983)2.2.2三重系统假说(TheTripartiteHypothesis)该假说主张,两种语言中的共同项目由共同的神经结构承担,不同项目由分离的神经结构承担。

共同项目的神经功能区是同一的,特有项目的神经功能区是分离的。

双语脑研究的进展及启示*华南师范大学张积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丽虹提要:由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双语脑研究出现了重要进展。

关于双语脑有许多理论,主要包括共同表征理论和多重表征理论。

两种理论各有证据支持。

新近研究表明,两种理论的不一致可能与第二语言的获得时间、两种语言的流利程度、语言获得方式和策略、加工任务和语言的性质有关。

双语脑研究对于语言学习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双语、脑、第二语言学习[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05(2007)03-0308-07张积家刘丽虹2.2.3亚系统假说(TheSubsetHypothesis)此学说宣称,两种语言以相同方式储存在单一的系统中,却在不同语境中出现,所以形成了事实上分离的网络系统。

双语者有一个大的语言系统,系统中有两个(或多个)亚系统,分属不同语言(巴哈第2003)。

多重表征理论预言,神经损伤对语言能力的损害将随着语言不同而不同。

共同表征理论和多重表征理论在双语者脑的单侧化问题上也有争论。

一些人认为,右半球更多地参与L2加工,L2的功能区主要在右半球;另一些人则认为,单语与双语在脑的单侧化上没有差别,语言的功能区都在左半球;还有人认为,L2在双侧都有功能区。

2.双语脑研究的证据2.1来自行为和失语症研究的证据早期的证据主要来自行为和失语症的研究。

人们发现,双语者讲一种语言时易使用另一语言的音素,也易使用一种语言的句法来讲另一语言,或在讲某一语言时插入另一语言的词或短语。

双语者在阅读或讲某一语言时,不影响对另一语言的理解。

许多双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损伤与发病前的语言精通程度成比例,恢复时也出现平行恢复。

这些证据都支持共同表征理论。

但是,多重表征理论似乎更有吸引力。

人们发现,某些因为脑损伤而失语的双语者,失语只发生在某种语言上。

不同语言的恢复进程也不一样。

例如,有的患者一种语言恢复得比另一种语言好(差异性恢复);有的患者在一种语言恢复到最大程度之前,另一种语言不会恢复(相继性恢复);有的患者的某种语言不能恢复(选择性恢复);有的患者的一种恢复较好的语言在另一种语言出现改善时衰退(拮抗性恢复);还有的患者将两种语言不可分地混为一体(混合性恢复)。

在恢复中,两种语言的分离显示了它们可以有选择性地被抑制,也表明两种语言可能有不同的神经机制(巴哈第2003)。

对精神病人的观察表明,双语精神病患者有的仅在使用一种语言时出现幻觉(Hughes1981),有的患者在电休克时一种语言会出现暂时性失语(Kalinowsky1975)。

对双语者大脑皮层的电刺激发现,刺激一些部位时两种语言同时受到影响,刺激另外一些部位时仅影响其中一种(Rapportetal.1983)。

这一结果支持三重系统假说。

研究者认为,目前,亚系统假说能更好地说明来自失语症的事实。

平行性障碍可以解释为损伤了整个语言系统,差异性障碍则是由于损伤了某个亚系统所致。

每种语言作为一个亚系统对选择性的病理抑制机制敏感。

2.2来自脑功能成像的证据近年来,人们大量采用脑功能成像的技术(PET和fMRI)来研究双语脑。

与失语症研究比,脑成像研究使用健康被试而非脑损伤被试。

因此,这类研究证据可能更符合双语者的实际。

但是,脑成像研究结果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分歧。

2.2.1加工L1和L2有相同皮层机制的证据有人考察了汉-英双语被试动词产生时的脑活动。

被试的L1是汉语,英语在青春期获得,两种语言的加工激活了相同皮层区(左额叶下部、额叶背侧、颞皮层、顶皮层和小脑右边)(Kleinetal.1995)。

还有人用fMRI研究汉-英双语者词干补笔时的脑激活。

结果发现,无论早期(6岁前学习L2)还是晚期(12岁后学习L2)双语者,左额下回及附属区、左右两侧枕区和顶区的激活情况相同,和单语者的皮层表征也无差别(Cheeetal.1999)。

另一些人利用fMRI考察了8个英语-西班牙语双语者完成语义判断任务(具体/抽象)时的脑激活情况。

8个被试完成两种语言任务时都激活了左额下回(Illesetal.1999)。

有研究者考察了6个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图画命名时的脑活动,发现两种语言在激活区和强度上没有差异(Hernandezetal.2000)。

309Chee等人发现,早期(6岁以前)的汉-英双语者完成句子判断任务时,激活最强的区域在前额皮层中部和下部,左侧的激活范围更广。

两种语言的激活区没有差异(Cheeetal.1999)。

有研究者用PET考察了两组流利的双语被试听故事时的皮层活动。

两组被试分别是高流利晚获得组和高流利早获得组。

高流利晚获得组(L1为意大利语,L2为英语)听意大利语和英语故事时激活主要在左侧颞叶。

高流利早获得组(L1为西班牙的Catalan语,L2为早期获得的西班牙语)两种语言的激活区也十分相似,只在右半球的部分区域有差异。

研究者认为,L2达到高度流利的双语者不会因获得年龄早晚而导致皮层活动的差异(Peranietal.1998)。

2.2.2加工L1和L2有不同皮层机制的证据有人用PET研究了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者听故事时的脑激活。

被试的L2属于中等水平。

被试在加工L1时,额下回、颞上回和中部、颞极、角回和右小脑被激活;在加工L2时,这些语言区的激活明显减少,只有左右侧颞叶上部和中部保持激活。

这一结果支持两种语言的表征有部分差异的假设(Peranietal.1996)。

还有人比较了早期和晚期双语者在句子产生任务中的皮层激活,发现早期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加工在Broca区和Wernicke区引起的激活相同;晚期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加工在Wernicke区引起的激活相同,但在左侧Broca区靠近中心的部位,有两处激活明显不同(Kimetal.1997)。

研究者认为,Broca区出现两种语言的分离是由于习得年龄不同所致。

有人用fMRI研究了8个法-英双语(L2中等水平)被试听故事时的大脑活动。

结果发现,加工L1时,所有被试都出现非常一致的左侧颞叶皮层激活;加工L2时,不同被试表现出很大差异,6个被试左侧颞叶的不同区域被激活,两个被试只在右侧颞叶有激活。

被试听L1的故事时,左侧颞叶的平均激活水平明显高于右侧颞叶;听L2的故事时,平均激活量大为减少,但左侧颞叶的激活还是明显高于右侧颞叶。

他们还发现,有几个被试在加工L2时激活了左额下回和扣带回前部,但在加工L1时没有激活该区(Dehaeneetal.1997)。

扣带回前部在注意、控制和中央决策类型的加工中起重要作用。

该区域的激活可能是因为被试加工L2时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如需要集中注意,使句子保持在工作记忆中;而对于L1则是自动化的加工。

3.影响双语脑皮层表征的因素一些研究者认为,双语脑的研究结果之所以出现不一致,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3.1L2的获得时间早期的语言获得研究发现,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更有优势。

语言学习存在着关键期。

人们推测,关键期过后,负责语言加工的神经回路就丧失了发展的可塑性,这一假设被称为“结晶化(或石化)假设”。

因此,开始学习L2的时间越晚,L1和L2的皮层表征差异会越大。

这一假设得到了部分证据的支持(Kimetal.1997)。

但有的研究(Cheeetal.1999)却不支持这一假设。

近年来,语言学习关键期的概念也遇到挑战。

Khadem等人1997年报告,一个病人因Aturge-Weber症影响左半球功能,不会讲话,9岁时切除左半球以后,语言能力却有了极大提高。

对在法国家庭长大的韩国儿童(收养时3~8岁)的研究表明,他们不能从其他语言中分辨出其母语韩国语;在韩语词、句测验中,他们的表现也并不比法语被试强。

fMRI数据显示,他们在听韩国语和听日语、波兰语时的皮层活动没有区别;他们听法语时的皮层反应明显地比听其他语言强,但与母语为法语的被试比,反应要弱(Pallier2003)。

而按照关键期理论,母语应该在他们的大脑中留双语脑研究的进展及启示310下了痕迹。

3.2两种语言的流利程度有研究表明,学习L2的时间早晚与皮层表征无关,关键是L2是否达到流利(Peranietal.1998)。

但这类研究并不能排除学习年龄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