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1—8主题研讨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8答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8答案

模块8\活动1\第1步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完成下面的表格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简单评价选择一份比较适合的评价量表,完成下表模块8\活动2\第1步总结成功之处,指出不足模块8\活动2\第2步教学单元实施计划模板模块8\活动3\第1步小组讨论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模块8\活动3\第2步完善教学实施计划的感悟以前在六年级教学的时候,由于毕业班的质量要求,所以学生的作业成为了学生一道不能跨越的横沟。

现在又一次到了一年级,心想不能再让作业成为小学生惧怕学习的原因了,所以这学期我把保证课堂中的学生作业时间作为课堂改进的目标。

虽说一年级小学生的每课作业量少,但是由于小学生写字速度很慢,而且有些题目需要讲解,所以做作业的时间也需要挺多。

有几次回家作业交上来,发现错得挺多。

原因是家长对拼音不是很熟练,还有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所以作业有难度的就很难指导。

这样的作业又需要一番功夫进行讲解,而且一个个的修改是一年级学生的大难事。

一般一年级的作业由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组成。

笔头作业一般可以穿插在课堂的教学中完成。

如教学j q x这一课,像在拼音教学时,通常在第一课时教学拼音字母和对拼音字母的拼读,那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可以是“写一写j q x”或者“选择j q x与ü的拼读写法”。

第二课时教学生字和儿歌,所以在第二课时就可以完成“生字的连线”或者“对生字正确拼音的选择”等。

还有几本作业本中的题目如果都是相同类型的,就可以把他们整合起来,如两本作业本上都有相同类型的“读一读,连一连”的题目,如果连的拼音和字有雷同的现象,可以舍去不做,如果没有雷同,就可以把两本连起来一同完成。

这就避免了孩子忘做和漏做的现象。

一年级的小学生有暂时遗忘的现象,开始时,我也尝试过布置回家书面作业,但是有的一布置完作业他就忘了,还有一些有难度的作业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会,然后把滚烫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中及时做,不会做或者不懂的及时问,及时评价及时改正,学生一起做,兴趣浓厚。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一:信息化道路我校阔步前行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一:信息化道路我校阔步前行

信息化之路我校阔步前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看看周围,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一点也不了解信息化技术了。

在学校的组织下,经过几次的信息化培训,我们学校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是水涨船高,老师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是与日俱增。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独立制作课件,课课用课件也是屡见不鲜了。

我校最初的情形可不是这样,社会上刚刚兴起了信息化的时候,学校的电脑不但是少,而且有的都成了摆设,只有个别人能够使用。

后来,逐渐有人开始探究了,在网上不断地探索,在单位不断地咨询,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电脑。

尤其是学校培训的时候,为了掌握培训的知识,老老少少的老师都盯着屏幕,听着培训老师的讲解,驱赶着硬邦邦的鼠标,恨不得一下子掌握了计算机的语言。

培训之后,计算机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有更多的人将电脑玩于股掌之中,现在,单位的电脑只要是老师们在上班,它也就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老师们离校。

甚至有的老师为了方便,把自己家的电脑拿到学校办公。

在学校信息中心的组织下,我们学校的网站建成后开通了博客,学校老师们在博客上发表教学研究成果,书写教学反思,抒发勃发的感情。

可以说,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分信息田供自己耕耘,在网络上漫步、冲浪,感受着各种各样的刺激,收获着各种各样的成果。

我们学校的信息化道路已经走上了坦途,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会追赶着时代的步伐,更加进步。

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三

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三

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三(交流主题单元选题)及作业请您结合工作实际,初步设想您要设计的主题单元教案的主题。

您可以与学伴一起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为您的主题单元教案选择合适的主题:(1)这一主题是否来源于您所任教的课程?(2)这一主题能否包含多样的学习目标?(3)这一主题能从哪些方面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4)这一主题是否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挑战?信息技术《江南风情游》主题单元教案设计新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目的,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力求达到以上目的,本课我主要设计制定“雁荡一日游”的旅游线路这一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在不减少知识点的情况下,减少任务内容,选取雁荡景点为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本课《江南风情游》根据省编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15课“江南风情游”的内容设计的一堂综合练习课,主要内容是借助因特网,制定雁荡一日游的旅游线路,培养学生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

结合我市的实际,新课标刚刚引入,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对传统,我把本课内容缩为“雁荡一日游”,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逐步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转变过来。

本课时的设计,可以帮助学习巩固旧知,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工作的团队精神。

本课《江南风情游》的主要目的将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从学件、协作学习两方面着手。

在学件上,设置子任务和操作帮助,以满足不同级别同学的需要,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件自求得之,从而起到“四两拔千斤”的功效,即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在整个任务中,按5人一组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小组相互协作学习。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模块一 讨论主题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模块一  讨论主题

模块一讨论主题1:理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目标,并结合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思考: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责和素质?请参与讨论,记录下你的观点。

(见活动2第1步)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责和素质?1.注重师德。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行为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养成,因此师德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

2.注重更新观念,提高素养,首先,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师这个身份,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都需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需要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具备信息素养;要有积极参与群体性教研,集思广益的能力。

包括现实工作中提供的教研机会,另外也包括网络教研活动。

现实工作中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学习机会,另外也要尽力争取和珍惜一些出外教研和学习的机会。

有效的利用网络参与教研和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3、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给教师的发展带来光明的前途。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做教育技术专家。

要有自学的能力,有效的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书刊,网络等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水平和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

4、要具有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态度和能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要不段的在课堂上去实践,课堂实践是重中之重,没有经过课堂实践的知识和理论都是空洞的。

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有反思自己的能力,要学会不断的反思自己,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对课堂实践的反思都要做好,达到通过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修正自身错误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

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悦、积极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各模块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李)1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各模块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李)1

模块1培训准备教师课前准备:1.在培训平台给学员分好组。

(选好组长后设置好组长权限)2.共享本模块相关资料。

3.建立共享文件夹[模块1小组介绍]。

4.在培训平台小组讨论区与全班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①使用培训平台的感受。

②说说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③如何理解教育技术?④模块1教法研讨模块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模块3 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利用模块4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教师课前准备:1.共享本模块相关资料。

2.检查相关软件能否正常使用。

3.建立共享文件夹[模块4课件初稿]。

4.在培训平台小组讨论区与全班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①如何设计您的探究型教学课件?如何使用PowerPoint开发探究型教学课件?②模块4教法研讨模块5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1.共享本模块相关资料。

2.建立共享文件夹[模块5教学评价量表]。

3.在培训平台小组讨论区与全班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①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教学评价怎么分类?②新课程评价理念给您什么启示?③你认为一个有效的评价应该是什么样的?④说说信息技术在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势?您在教学中尝试过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吗?⑤模块5教法研讨模块6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教师课前准备:1.共享本模块相关资料。

2.建立共享文件夹[模块6各小组优秀教学设计成果]和[教学设计成果集]。

3.在培训平台小组讨论区与全班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①如何评价教学设计成果?②如何编写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③如何编写教学实施效果评价量表?④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什么?⑤模块6教法研讨主讲教师在平台给每个学员打分;各组推荐优秀作品(每组一个,多分的两个)选出10个优秀作品选出10个优秀学员把平台数据导出以及5优秀作品(光碟)选省把平台数据发送给教育部电化教育馆其他作品用光盘刻录好。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主题一讲稿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主题一讲稿

成果
一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选题计划表 新建的个人作业文件夹
学习内容概要
活动1:组成学习团队, 活动 :组成学习团队,了解学习成果
师生互介绍 组成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通常由 ~ 名学生组成 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名学生组成, 合作学习:通常由2~6名学生组成,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策 略
配套光盘→“主题 案例” “培训成果样例” 配套光盘 “主题1”→“案例”→“培训成果样例”中的案例 案例 打开配套光盘(或网络培训平台 “资料馆” 打开配套光盘(或网络培训平台→“资料馆”)→“主题 “主题1”→“活动模板 活动模板 下载“选题计划表.doc”到作业文件夹的“教 到作业文件夹的“ ” →“选题计划模板”下,下载“选题计划表 “选题计划模板” 到作业文件夹的 学设计成果”的根目录下,将文件名改为“一节课选题计划.doc”,请根 学设计成果”的根目录下,将文件名改为“一节课选题计划 , 据计划模板的要求填写各项内容。 据计划模板的要求填写各项内容。
活动3: 活动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师生互动1: 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1、案例观摩,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案例观摩,阅读材料+
配套光盘→ 主题1” 案例” 观摩“培训成果样例” 配套光盘 “主题 →“案例”,观摩“培训成果样例”中的 案例 优秀案例 配套光盘→ “主题 主题1”→“阅读资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阅读资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配套光盘 阅读资料 思考三个问题: 思考三个问题:
活动3: 活动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目标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 2、内涵不了解——什么是整合 师生互动1: 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模块8

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 模块8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 有效手段。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 有效手段。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 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于授 课前面对领导、 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者评委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 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 既有相同点 者都是某一课题的教材。不同处在于: 者都是某一课题的教材。不同处在于: 1.目的不同 1.目的不同 2.内容不同 2.内容不同 3.对象不同 3.对象不同 4.方法不同 4.方法不同
量表一 优点 缺点 适用领域 选择这个量表的原因 量表二
自主活动1 了解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方法(15分钟) 自主活动1:了解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方法(15分钟) 分钟
认真阅读配套光盘中“模块8 认真阅读配套光盘中“模块8”→“阅读资料”→“教 阅读资料” 学设计成果评价方法”下的相关材料, 学设计成果评价方法”下的相关材料,对两种您认为十分必 要的评价方法的操作方法、优缺点等进行分析, 要的评价方法的操作方法、优缺点等进行分析,并在小组内 交流各自的观点。 交流各自的观点。
活动2 了解说课评价方法与量表(25分钟) 活动2:了解说课评价方法与量表(25分钟) 分钟
小组活动2 了解说课的含义与方法(15分钟) 小组活动2:了解说课的含义与方法(15分钟) 分钟
1.自主阅读
阅读配套光盘中“模块8”→“阅读资料”→“说课 阅读配套光盘中“模块8”→“阅读资料” 8”→“阅读资料 评价”下的相关材料,思考什么是说课,说课的目的是什 评价”下的相关材料,思考什么是说课, 并将您的收获和思考填写在书P120表中。 P120表中 么?并将您的收获和思考填写在书P120表中。

模块1

模块1
中 小 学 教 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选题的依据(5分钟) 教 育 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对教学提供下列支持:真实 技 的情境创设、丰富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 术 能 不受时空限制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 力 索…… 培 训 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上述 系 列 特点,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讲 稿 2. 通过案例观摩进一步确定选题(15分钟)

分享感受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发言、回复)



答疑
作业区
模块一:培训准备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系 列 讲 稿
活动4:走进新课程和教育技术(50+20+10分钟)
1.认识新课程的理念(50分钟)
(1)问题思考
(5分钟)
您认为新课程体现了哪些主要理念? 您认为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您认为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有哪些?难点是什么? 您在新课改实践中开展了哪些尝试?有什么感受?
模块一:培训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培 训 系 列 讲 稿
复习思考题
(1)新课程改革包含哪些内容? (2)你对新课程理念如何认识? (3)你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如何认识?
(4)你如何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
(5)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模块一:培训准备
2. 阅读资料 + 思考+ 讨论: (10分钟)
结合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本质,思考“教育 技术与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技术与教育、 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将思考结果填入个 人文件夹的“学习记录” ,文件名为“模块1 思考题.doc”。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模块七 讨论主题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模块七 讨论主题

模块七讨论主题1: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在过去的实践中是否有过反思经历,并结合本模块中所设计的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与评价方案,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能够有助于改善学习效率和提升教学效果。

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将他们记录下来。

(链接见活动2第1步)
我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基础上的开拓和创新,以及对解决某些问题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用张亚军老师的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对话,是在理论指导下,审视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经验型、钻研型转变。

也是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和创设有效教学的必要的条件。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考核标准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考核标准

附件1: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考核标准
考核指标具体考核标准考核
要求
各项
分数
合格成绩
在线学习模块课程
时长
在线学习60课时;
完成
作业
保质保量提交7篇作业(共7篇作
业)。

由辅导教师认定质量判分,按
百分制打分,最后按照60%折算入
总成绩。

如果发现某篇作业是抄袭
的,该作业以0分计。

必做60分≥36分
主题
研讨
主题研讨共8个,要求每个主题研
讨至少1篇主题研讨,其中有一篇
被辅导教师评为合格,得100分,8
个主题研讨最后按照20%折算入总
成绩。

必做20分≥12分
培训
总结
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提交一份培训
总结。

必做20分≥12分
在线
考试
参加网络在线考试,满分100分。

必做≥60分说明:在线学习模块部分,完成作业学习≥36分、主题讨论≥12分、培训总结≥12分为在线学习模块学习合格,同时,在线考试成绩≥60分的学员,可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记继续教育50学时。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模块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模块

模块8:教学设计旳实行与评价反思活动1:分析教学实行案例第1步:教学实行案例观摩讨论旳问题讨论旳成果能这节课在实际旳教学实行过程中,与否可以抵达预期旳教学设计?能否顺利旳实行教学?得当教师选用旳教学媒体与否得当?有助于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媒体对学生旳学习起到了怎样旳作用?继续提高教学技能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与传统教师旳教学方式和学生旳学习与老式旳教学有哪些变化?效果怎样?1、案例观摩请认真阅读“模块8 资源”→“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中旳“《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

观摩后认真思索,用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原则:完整性、规范性、可实行性、创新性和媒体资源旳支持性四个方面对自己旳教学设计进行简朴评价。

完整性、规范性可实行性创新性媒体资源旳支持性模块8:教学设计旳实行与评价反思活动3:设计教学实行计划评价量表第2步:修改、完善教学实行计划v根据大家旳意见和自己旳心得修改和完善教学实行计划,并将自己旳感悟写在下面旳笔记本上。

在教学实行旳过程中,应寄望如下几种问题问题:(1)以教学方针为导向。

教学实行应遵照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出旳教学方针,以实现该教学方针为实行教学方略,教学体例旳指导思惟。

(2)矫捷调整教学环节。

教学实行应是教学设计功能旳缔造性应用,应按照教学过程中旳现实情形放置,不能墨守陋习,一成不变。

(3)抓住学生思维旳火花,深进探讨。

教学实行过程中应抓住学生思维旳闪光点进行深进探讨,敦促学生思虑旳深度和广度,培育学生旳立异能力。

(4)关注分歧学生群体旳成长。

尊敬进修者旳差异,为每个条理旳进修者供应成长旳平台。

(5)缔造性地设置使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已经按照教学旳需要设置了使命情境,在现实旳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与学生旳交流情形,缔造性地调整已设想好旳使命。

可以变化使命旳体现体例,可以将使命细化,也可以提出难度更高旳使命。

模块8:教学设计旳实行与评价反思活动5:说课活动第1步:了讲解课旳含义说课与讲课相似点(1)重要内容相似,说课与备课旳教学内容都是相似旳。

教育技术培训---主题研讨1

教育技术培训---主题研讨1

主题研讨题目:专题一:教育技术能做什么主题研讨内容:对比模块一活动一的四个案例,请思考教育技术能做什么?在您所任教的班级中,您希望用技术去解决哪些困扰您的问题?您尝试了吗,能否共享经验?参加研讨:通过对第一模块的学习与思考,我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能力,它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教育技术到底能做什么?我的理解如下: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媒体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刺激同时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让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解决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作用。

在我所教的高段语文教学中,也有许多让我困惑的问题。

如:如何利用好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感悟文本?如何制作一些实用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很希望通过对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让教育技术能真正地走进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确实解决教学一线的一些实际问题,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作用。

主题研讨题目:专题二:漫谈教育技术主题研讨内容:在研习模块二活动一的案例的基础上,谈谈您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从自己教学实践的角度阐释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1答案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1答案

模块1\活动2\第3步我的优点或希望得到的帮助我的优点是,有个性魅力,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渴望终身学习,有创新精神。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宽容学生的错误。

耐心,尤其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学习起来不怕苦,一干就是一整天。

我希望小组内的学员多多解决我的问题、评论我的话题。

模块1\活动2\第4步培训学习策略和方法农远工程实施中教师培训尤为重要,尤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的情况下,对农远项目学校校长、教师和管理员进行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培训是目前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当务之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农远工程中教师的培训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

“配置为基础、培训为重点、科研为先导、应用为核心”,不断探索总结培训经验与方法,不断深化细化培训工作,形成有着较强实用性的培训基础理论系统,以培训促应用,推动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实施目标。

笔者所在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课题组立足本县,放眼全省开展对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使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学生,走进乡村学校课堂,引起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诸多变化,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的培训实践和研究,课题组全体同仁从实践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归纳提炼,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培训策略。

策略一:以培训常态化、管理规范化为目标强化培训管理课题组研究认为,农远工程是“播种机”,它在广大农村学校撒下教育现代化的种子,它让农村孩子早一天认识了电脑,与城里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它还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持续关注并开始更大规模的电教设备投入,以取代和更新日渐老化的农远设备;农村教育队伍老龄化严重,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大批新教师走上农村教学岗位,教师的新陈代谢正在加快;进入新世纪,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农远设备和资源不断更新,课程整合理念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农远培训必须常态化,农远培训工作任重道远,有农远工程,就有与之相伴到永久的农远培训。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困惑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题研讨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困惑

困惑与反思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说到底真正能实行,并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能革新学习方式,带给教师和学生更多发展空间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才真正具有它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

新事物的发展,困惑是必不可少的。

1、热闹与冷清的反思。

为什么整合课比赛热闹非凡,而平时教师却很少主动去上整合课?整合是否适合每一学科的每一节课。

如果不是,什么样的课才适合整合?那不适合整合的课应该怎样上?怎样去评价?模式化的整合课形式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
2、经验化、模式化的反思。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追求的应是教学方面的目标,而不是技术方面的目标,即技术要求简单化而教学效果要求最好化。

我校现在使用的“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课件制作系统应该说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不需要教师具备很专业的技术,只要有一定的电脑基础,通过系统中的模板、向导等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网络课件的制作,方便教师的使用。

但系统也存在缺陷,如不能导出单机运行,使用不够方便等,而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发现瑞博系统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教师制作课件的模式化。

因为瑞博系统已经给教师设计好了模板和向导,所以教师在实际使用中便不再经过思考或推敲,导致各门学科制作的课件形式基本相同:导入-发现问题-上网-收集整合资料―解决问题-―网下交流,最后通过bbs交流,在线聊天,不管什么学科基本上就是这种模式,包括艺术课、体育课都整合成了同一模式。

如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也被经验化、模式化,如何能体现学科特点?如何能体现教师教学个性?。

教学技能培训研讨材料内容模板

教学技能培训研讨材料内容模板

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教学技能培训研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能。

3. 增强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三、培训内容(一)理论篇1. 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2. 现代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3. 教学方法与技能- 案例分析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技术辅助教学法(二)实践篇1.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导入技巧- 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管理技巧- 课堂评价技巧- 课堂总结技巧2. 教学设计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方法运用- 教学评价设计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 多媒体课件制作- 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三)研讨篇1. 教学案例分享- 成功教学案例分享- 失败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经验交流2.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改进措施3. 专家讲座- 邀请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 解读教育教学政策法规- 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四、培训形式1. 集中培训-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组织教学技能比赛-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2. 网络培训-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开展在线课程学习- 组织网络研讨交流3. 校本研修-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培训考核1. 过程性考核- 参与培训的出勤率- 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完成作业的情况2. 结果性考核- 教学技能比赛成绩- 教学反思质量- 教学效果评价六、总结本次教学技能培训研讨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大能力教研活动(3篇)

八大能力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以“八大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升教师对八大能力的认识,并将其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八大能力的理解,明确其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2. 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八大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理论研讨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析了八大能力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专家指出,八大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教师应将这八种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案例分析随后,各教研组分别展示了本组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八大能力的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

3. 教学观摩为了进一步直观地感受八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我们组织了教学观摩活动。

观摩课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执教,他们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灵活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八大能力。

4. 分组讨论在观摩课后,教师们按照学科分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交流了在培养学生八大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八大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经验分享活动最后,部分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培养学生八大能力方面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等。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八大能力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明确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八大能力,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讨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讨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讨论1 模块一讨论:教育技术能干什么首先,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设计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丰富有效的学习环境,利用教育技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次,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工具,同时改变着教育的观念和形态。

由此可见,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于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媒体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刺激同时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有效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让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解决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作用。

最后,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有:创造型思维、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意志品质及独特的能力。

而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教育技术的理论特征符合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规律;其次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相一致。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开始,而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开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培训准备
老师难免要上公开课,而且往往上课内容都是指定的,在读通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为了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接着会从网络上面吸取信息,在巨大的网络资源里搜寻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教学设计、演示文稿,不断的往脑袋里装;最后,开始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准备说课……,按照自己的思路将课堂变得更精彩。

这一系列的过程,现在想来,多亏了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专题二:初识教育技术
讨论1:数学教学中,该教师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当中去。

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直觉,引起矛盾冲突,不能准确的比较出三个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到底怎样比呢?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中。

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学生学习完新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出示了一道综合性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变式练习:让学生观察,设问:你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情感被激发,会有学生发现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会有学生发现了三个相等的三角形;还有学生发现了未学的梯形的面积……,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发展,从而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

讨论2: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适当利用资源,让资源为课堂教学排忧解难;择优筛劣资源,让资源为课堂教学推波助澜;有效利用资源,让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教师要让教学资源切切实实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专题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我是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ppt课件。

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能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都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找规律》一课时,我设计了"蓝猫超市"开业的情景。

超市门口挂满了灯笼、彩旗,还摆放着很多漂亮的鲜花,屋里放着动听的音乐,而且还来了许多客人。

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规律,很快孩子就发现灯笼是按一盏红色,一盏黄色,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下去的;彩旗是按一面红色,一面绿色,一面蓝色,一组一组重复排列下去的,然后引出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它就有了规律。

再组织学生找出鲜花、音乐以及客人的衣服颜色都是有规律的。

专题四:授导型教学的设计
讨论1:若是我选择教学,我会利用PP尽量使用学生爱接受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讲述各个知识点,在讲各个知识点的同时,根据知识点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思考进一步了解与掌握。

讨论2:
目前,在广泛使用电教手段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一味的认为现代化
的电教媒体比传统的教育媒体作用大、效果好,处处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替代传统的教育媒体,其实传统的教育媒体(实物、挂图、教具、学具等)在数学教学的某些方面仍发挥着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认为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媒体的综合优势,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育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如,在“圆锥的体积”一课中,我认为,应用传统媒体则更适合本节课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他们的头脑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小组,其中A、B、C、三个小组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让他们做实验,D小组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各小组利用老师准备的仪器研究一下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其中A、B、C、三个小组发现拿一个圆锥体容器往一个圆柱体容器里面装水,3次正好装满,D小组发现他们不是3次而是4次装满,教师及时点拨:“观察D小组进行实验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和A、B、C、三个小组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讨论学生不难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容器装水时正好是3次装满,从而得到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关系。

即: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化抽象为具体,变主观为客观,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取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联系。

讨论3:他这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课件虽简单却是上好此课的关键所在。

它直观、形象地展示授课内容,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图片展示四个阶段小花猫瞳孔的变化,一目了然;课中一段音乐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

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首先会搜集生活中猫的瞳孔变化的影片,在这的开始的时候放给学生看,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其次我会去掉老师在图片上给猫画瞳孔的部分,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猫脸,让学生给猫画瞳孔。

让学生听清要求,各小组分别来画早上、中午、晚上的猫的瞳孔。

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程,其次老师也能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文本的内容。

学生真正参与了,在实践中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加上组与组之间的比赛的话,学生会更有兴趣,如果有人画错了,也可能让同伴给他指出画错的原因,训练学生复述文本的能力,不是一举多得吗?
专题五:探究型学习的设计
我教5年级数学多边形面积单元时,我采用的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制作了ppt演示文稿,设计了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从而总结计算公式,初步了解转化的方法,为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个单元的内容,同学们学得都很轻松,效果也很好。

所以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好,对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起一个指向作用。

我认为,探究型学习最难的部分要数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对于评价,我一直在摸索一种适合本学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

扎实基础知识。

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专题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预设的充分,设计的合理,课堂的驾驭就会更自然。

就能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一个个学习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其次,预设,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完成,因为,预设是与生成相对的。

有预设,则必有生成,也许针对于一节课,或某几节课,预设的在课上能够完成得以实施,但人力有时穷,不可预知的事件总会发生。

所以,某些课堂生成的问题会影响到课堂地进程。

从而影响到时间的分配,使预设的方案,达不到百分百完成,亦或是根据老师的教学机智经随机的调整后,换一种形式达成目标。

综上,教学设计的预设的方案,不能保证在过程中保证百分百完成!
当然如果能保证在任何一节课,教师都能完美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又是另一种情况。

专题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在案例7-4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手段,是应用了信息技术,但是狭隘,而案例7-5则融体验、交流、资料收集、信息共享为一体,发挥了教育技术的真正的辅助作用,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使用意义单一,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教育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催化剂”作用,如教学《对称图形》一课如果只限于应用信息技术(课件等)完成欣赏,那么它的使用意义就单一了,在此欣赏基础上再让学生开展探究对称图形的典型特点,学生边看边思考,就很容易发现了特点了,因此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多的思考怎样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专题八: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在网络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书育人的年轻一代的我们,应更注意各自的全面发展,更要认真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才能与时俱进,保持知识结构的鲜活。

而通过本次网络培训,我可以说是满载而归,给我灌注了许许多多新鲜的血液及新的学习渠道和方法
通过本次学习,我在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之后,掌握了不少的教学设计新理念,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及基本流程。

本次培训的实用性非常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交流提问、互相学习、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良好习惯。

它不“花架子”和“空头理论”,而是让我们学员确确实实有收获,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当中。

本次网络学习更新我的教学观念,让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分析更彻底,比如说对教学的表现性评价就让我学以致用等,会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