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供电系统IT、TT、TN知识讲解
供电系统IT、TT、TN知识讲解低压配电接地系统分为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形式,而这三种接地方式非常容易混淆。
首先给出定义。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50054),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下面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 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 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一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O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一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低压配电系统供电方式
配电系统传统上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组成系统。
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经由输电系统的输送,最后由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个用户。
一般地,将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编辑本段]配电系统的组成在我国,配电系统可划分为高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三部分。
由于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220kV及其以上电压为输变电系统,35、63、110kV为高压配电系统,10、6kV为中压配电系统,380、220V为低压配电系统。
[编辑本段]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方式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1、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
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电方式
导线电缆的选择原则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发热条件、电压损失、 机械强度等要求,以保证安全、可靠、经 济、合理地运行。
挪威语:Takk
高层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消防电
梯,应急照明等用电负荷多采用这 种方式供电,并要求常用电源和备 用电源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实现自 动切换,即常用电源因故断开时, 则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上(若备用 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应 能在收到启动信号后15s内向负荷供 电),由备用电源向负荷供电,若 常用电源的故障排除后,该系统应 能自动恢复为由常用电源供电,这 种切换功能通常称为双电源的互投 自复功能。
(3)、混合式
• 混合式系统是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的结合 形式从低压电源引入的总配电装置(第一级 配电点)开始,至末端照明支路配电盘为止, 配电级数一般不宜多于三级,每一级配电线 路的长度不宜大于30m。如从变电所的低 压配电装置算起,则配电级数一般不多于四 级,总配电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00m,每路干 线的负荷计算电流一般不宜大于200A。
第六节 线路导线和熔断器的选择
一、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
• 在配电线路中,使用的导线主要有电线和电缆。 • 导线的选择分类型和截面两方面的选择。 • 导线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有色金属的消耗
量与线路的投资,以及电力网的安全、可靠、经 济、合理地运行。 • 选择电线和电缆时, 应满足允许温升、电压损失、 机械强度等要求,电线、电缆的绝缘额定电压要 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并应符合线路安装方式和 敷设环境的要求。电线、电缆的导线截面应不小 于与保护装置配合要求的最小截面。
• 混合式配电方式兼顾了放射式和树干式 两种配电方式的特点是,将两者进行组 合的配电方式,如高层建筑中,当每层 照明负荷都较小时,可以从低压配电屏 放射式引出多条干线,将楼层照明配电 箱分组接入干线,局部为树干式。
浅谈低压供电系统的几种供电方式
浅谈低压供电系统的几种供电方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低压供电系统按照其形式不同,可分为TT供电系统、TN供电系统和IT供电系统。
现在将此3种供电系统作一个简单的论述,并进行综合比较。
1供电系统符号的意义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的对地关系。
T指中性线直接接地;I指所有带电部分与大地绝缘或高阻抗(经消弧线圈)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处外露的可导电金属部分与大地的关系。
T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金属部分与大地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而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金属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有直接的电气连接。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
S指整个电力系统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线(P E线)是严格分开的;C指整个电力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共同使用的即P EN线;(C—S)指系统中有一部分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共同使用的。
2供电的基本方式2.1 TT供电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且引出中性线(N),称作三相四线制系统,此系统的用电设备的外壳可导电金属部分通过设备本身的保护接地线(PE)与大地直接连接,称为保护接地系统。
常见的各种低压交流(220/380V,50Hz)供电系统有:IT、TN一C、TN一S、TN一C一S、TT供电系统。
供电的安全性指供电配电时不能伤害人或损坏设备。
可靠性指在一定条件和时间内连续供电的能力。
这是电源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当人身与设备安全性受到危险时,需要切断电源;而切断电源又对用电设备连续供电产生影响。
以下对供电系统常用的五种交流电源系统及接地方式进行介绍,并在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进行比较。
I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供电及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或发电机组三相输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无中性线(俗称零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线(PE线)各自独立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长时,供电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一、柔性配电系统
柔性配电系统是一种灵活的、可靠的低压配电系统,它能够自动根据
变化的负荷来进行配置,以确保安全、可靠的供电。
特点是规模小,控制
范围大,便于携带和安装,可以快速响应不同的工况。
相比传统的低压配
电系统,柔性配电系统具有更小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可靠性。
它
主要用于提供电力给小规模的建筑物或场所,如家庭、社区、停车场、商
店等。
二、自动配电系统
自动配电系统是一种用于自动控制的低压配电系统,它能够快速地响
应变化的负荷,自动调节和控制配电系统,以确保安全可靠的供电。
它主
要用于中小规模的建筑物或场所,如公寓、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具有
节能减排、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势。
三、熔断器配电系统
熔断器配电系统是一种简单的、安全可靠的低压配电系统,它能够快
速的断开发生故障的路线,以防止电路发生过载。
它主要用于小规模的建
筑物或场所,如办公楼、家庭、商店、酒店等,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优势。
同时,熔断器配电系统还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基础设施
改造等功能。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摘要:低压配电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接地形式及供电措施的选择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以及各类等级负荷的供电措施,并探讨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
通过对接地形式和供电措施的分析,可以为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是指电源和负荷之间的接地方式。
常见的接地形式包括:①TN-S系统:将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和地分开,采用独立的PE线连接负荷设备。
②TN-C-S系统:将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和地合并,采用共享的PEN线连接负荷设备。
③TT系统:低压负载的中性点和地之间通过独立的地线连接,同时设备的外壳通过地线接地。
④IT系统:不存在直接的中性点接地,而是通过绝缘监测和故障定位来实现。
2. 各类等级负荷的供电措施根据负荷的等级和重要性,可以采取不同的供电措施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常见的供电措施包括:①单电源供电:适用于一般负荷,通过单个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较低。
当电源发生故障时,供电中断。
②双电源供电:通过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③双电源末端互投:在双电源供电的基础上,将备用电源的供电末端直接引入负荷设备,提高备用电源的供电能力。
3. 各类等级的负荷及供电方式根据负荷的等级和重要性,可以采用不同的供电方式来满足需求。
常见的负荷等级包括:①放射式负荷:多个负荷设备通过辐射型分支电缆与变电站直接连接,供电方式简单直接。
②树干式负荷:各分支负荷设备通过主干电缆与变电站连接,可实现分支负荷的独立供电。
③二次配电负荷:通过二次变压器将高压传输线降压为低压供电线,再通过二次回路供电到负荷设备,实现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 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对于电机启动与控制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负荷特性、启动过程中的电气和机械应力、能耗等因素。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1)带电导体的形式:所谓带电导体是指正常通过工作电流的相线和中性线(包括PEN线但不包括PE线).宜选用单相两线、两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2)系统接地的形式:所谓配电系统接地是指电源点的对地关系和负荷侧电气装置(指负荷侧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其间相互连接的线路的组合)的外露导电部分(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线路的金属支架套管及电缆的金属铠装等)的对地关系.以三相系统为例,系统接地的型式有TN、TT、IT三种系统.TN系统按N线(中性线)与PE线(保护线)的组合情况还分TN-S、TN-C-S和TN-C三种系统.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低压配电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同时应注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配电系统的层次不宜超过二级.(2)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物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为中小容量,又无特殊要求时,宜采用树干式配电.(3)当用电设备容量大,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有潮湿、腐蚀性环境的车间、建筑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4)当一些用电设备距供电点较远、而彼此相距很近、容量很小的次要用电设备,可采用链式配电.但每一回路链接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容量不超过10kW.当供电给小容量用电设备的插座,采用链式配电时,每一回路的链接设备数量可适当增加.(5)在高层建筑内,当向楼层各配电点供电时,宜用分区树干式配电;但部分较大容量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应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6)平行的生产流水线或互为备用的生产机组,根据生产要求,宜由不同的母线或线路配电;同一生产流水线的各用电设备,宜由同一母线或线路配电.(7)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8)单相用电设备的配置应力求三相平衡.(9)当采用220/380V的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时,照明和其他电力设备宜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必要时亦可单独设置照明变压器供电.(10)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运行、维修,生产班组或工段比较固定时,一个大厂房可分车间或工段配电;多层厂房宜分层设置配电箱,每个生产小组可考虑设单独的电源开关.实验室的每套房间宜有单独的电源开关.(11)在用电单位内部的邻近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12)由建筑物外引来的配电线路,应在屋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
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低压配电系统供电方式
配电系统传统上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组成系统。
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经由输电系统的输送,最后由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个用户。
一般地,将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编辑本段]配电系统的组成在我国,配电系统可划分为高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三部分。
由于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220kV及其以上电压为输变电系统,35、63、110kV 为高压配电系统,10、6kV为中压配电系统,380、220V为低压配电系统。
[编辑本段]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方式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1、TT 方式供电系统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
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
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 所示。
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 系统难以推广。
(3)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TN、TT、IT三种形式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TN、TT、IT三种形式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
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低压配电系统接线方式三篇
低压配电系统接线方式三篇接线方式一:明线敷设接线方式明线敷设接线方式是指电缆或电线直接暴露在室内或室外的敷设方式。
这种接线方式简单直接、运行可靠,适用于气候条件较好、环境相对干净、电气设备不易受到物理损失的场所。
例如,在一座办公楼的照明系统中,电源线从配电室沿着走廊顶部敷设到每个办公室的顶棚上,然后再从顶棚下垂直到每个照明灯具上。
这种方式简洁明了,易于维护和更换。
然而,明线敷设接线方式的缺点是电线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阳光、雨水、灰尘等。
另外,明线接线方式有可能造成电线间的相互干扰和短路,增加了系统的故障风险。
接线方式二:开槽敷设接线方式开槽敷设接线方式是指在建筑物的墙壁、地面或顶棚上开槽,将电缆或电线放入槽中,并用覆盖材料盖住槽口,使其与建筑物表面齐平。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保护电线、避免机械损坏或防止盗窃的场所。
例如,在一座工厂的生产车间中,为了保护电缆免受移动设备的碾压或机械碰撞,工程师会在地面上开槽敷设电缆,并且用混凝土或塑料材料覆盖槽口,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
开槽敷设接线方式的优点是电缆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机械损伤。
另外,这种接线方式美观,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
接线方式三:潜管敷设接线方式潜管敷设接线方式是指将电缆或电线埋入地下的管道系统中进行敷设。
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需要长距离输电,或者有地下设备需要供电的场所。
例如,在一座小区的供电系统中,电源线从变电站敷设到小区入口,然后沿着各个街道进行敷设,将电能输送到每个住户的电表箱。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美观大方。
潜管敷设接线方式的优点是电缆在地下敷设,免受外界环境和机械损坏的影响,可靠性较高。
另外,潜管系统中的电缆易于维护和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
总结起来,低压配电系统接线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要求来确定。
明线敷设接线方式适用于简单、干净的环境;开槽敷设接线方式适用于需要保护电线安全的场所;潜管敷设接线方式适用于需要长距离输电的场所。
三种供电制式(TN、TT、IT)的特点-分类-以及防雷器的选择安装
一、低压配电系统的分类根据IEC规定,按保护接地的型式不同,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类:1.TN系统2.TT系统3.IT系统1)TN系统与TT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IT系统属于三相三线制系统。
2)TN系统和TT系统都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且都引有中性线。
3)IT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1000Ω阻抗接地,而且通常不引出中性线。
二、TN系统的分类与特点1.TN系统中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如电动机、变压器的外壳,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的门及框架等)均采用与公共的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相连接的方式。
2.在我国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TN系统,即属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而且引出有中性线N或保护线PE。
这种系统的安全保护性能较好: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便形成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将使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而切除故障电路,以免发生人身伤亡及电气设备毁坏事故。
3.TN系统的分类,根据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是否分开,TN系统又可分为三种:1)TN-C系统:①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合为一根PEN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PEN线相连。
②在我国应用最普遍。
2)TN-S系统①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分开的,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均与公共PE线相连。
②正常时PE上无电流,因此各设备不会产生电磁干扰,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检测装置使用。
③N和PE分开,则当N断线也不影响PE线上设备防触电要求,故安全性高。
④缺点是用材料多,投资大。
在我国应用不多。
3)TN-C-S系统①这种系统前边为TN-C系统,后边为TN-S系统(或部分为TN-S系统)。
它兼有两系统的优点,适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数据处理设备的场所。
三、TT系统的特点:①TT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如电动机、变压器的外壳,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的门及框架等)接至与中性点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
②该系统在国外应用较广泛,在我国很少采用。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工作原理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供电至建筑物、工业厂房等低压用电设备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电源: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源一般为变电站,将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降压至低压水平。
供电源的选用应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和供电负荷来确定。
2. 三相供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供电。
在三相供电中,电流会分为三个交流电相位,相位之间具有120度的相位差。
三相供电可以提供更稳定和均衡的电能分配。
3. 主配电室:低压配电系统的主配电室是负责将供电能量按照不同线路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的地方。
主配电室一般会设置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等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
4. 分支线路:主配电室中的供电能量经过主开关等设备后,会被分配到各个分支线路。
分支线路会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将电能进一步分配到具体的用电设备中。
5. 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中还会设置各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例如,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在电流超过额定负荷时自动切断电路,防止设备损坏或火灾风险。
6. 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还需要设置接地系统,用于保护人身安全。
接地系统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相连接,以确保设备的漏电流能够及时通过接地线路排除。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并将电能按需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中。
这样可以确保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放射式、树干式和混合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式有三种,分别是放射式、树⼲式和混合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式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式有三种,分别是放射式、树⼲式和混合式。
①放射式配电线路特点:发⽣故障时互不影晌,供电可靠性⾼,但导线消耗量⼤,开关控制设备较多,投资⾼。
适⽤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场合。
②树⼲式配电线路特点:开关设备少,导线的消耗⾥也较少;系统的灵活性好,但⼲线上发⽣故障时,影响范围⼤,供电可靠性较低;适⽤于供电容量⼩⽽负载分布较均匀的场合。
2.电线、电缆的选择和敷设1)导线和电缆线芯截⾯的选择应满⾜要求:①在额定电流下,导线和电缆的温升不应超过允许值;②在额定电流下,导线和电缆上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容许值;③导线的截⾯不应⼩于最⼩允许截⾯,对于电缆不必校验机械强度;④导线和电缆,还应满⾜⼯作电压的要求。
2)导线的敷设导线的敷设按敷设位置可分为:①明敷:导线直接或者在线管、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
②暗敷:导线在线管、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
3)电缆的敷设①埋地敷设:埋深不应⼩于0.7m,并应敷于冻⼟层之下,上下各铺100mm厚的软⼟或砂层,电缆在沟内应波状放置,预留1.5%的长度。
②电缆沟敷设:室外电缆沟的盖板宜⾼出地⾯100mm,以减少地⾯⽔流⼊沟内。
当有碍交通和排⽔时,采⽤有覆盖层的电缆沟,盖板顶低于地⾯300mm。
沟内应考虑分段排⽔,每50m设⼀集⽔井,沟底向集⽔井应有不⼩于0.5%的坡度。
③电缆穿管敷设:管内径不能⼩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管的弯曲半径为管外径的10倍.且不应⼩于所穿电缆的最⼩弯曲半径。
电缆穿管时,若⽆弯头,长度不宜超过50m;有⼀个弯头时不宜超过20m;有两个弯头时,应设电缆井,电缆中间接线盒应放在电缆井内,接线盒周围应有⽕灾延燃设施。
*注:电缆在室内埋地、穿墙或穿楼板时,应穿管保护。
⽔平明敷时距地应不⼩于2.5m。
垂直明敷时,⾼度1.8m以下部分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
低压配电IT、TT、TN系统
IT、TT、TN系统低压配电接地系统分为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形式,而这三种接地方式非常容易混淆。
今天就来说说这三种系统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希望能对广大的电气人有所帮助。
一、定义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二、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1、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 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的情况下,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低压配电系统供电制式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
按照IEC60364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对地的关系T:直接接地I: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相连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的关系T: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的关系C: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二为一(PEN线)S: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C-S:表示在电源侧为PEN线,从某一点分开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不同的接地组合来分类。
接地形式的表示如下:安全用电1、什么是接触电压和安全电压 人体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件之间的电压就是接触电压。
通过人体的电流是检验人身是否安全的准则,但它在实际应用中不甚方便,于是常用人体的接触电压进行检验。
安全电压是指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允许的持续接触电压。
安全电压应保证在不同的外界影响时人身电击电流不超过安全值,它与外界环境、人体的阻抗及人体的电击电流效应有关。
当环境潮湿,地面电阻降低;或人的皮肤潮湿,人体阻抗降低时,允许的接触电压也低。
允许的安全电压在一般场所为50V;在潮湿或有粉尘的环境中为24V;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为12V。
2、人身对触电电流大小的反应 触电电流的大小决定人体遭受电击危害的程度。
其中,人体能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为0.5mA,人握电极能摆脱的摆脱电流值为10mA,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阈值是30mA。
当然,人体遭受电击的程度还跟触电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有关。
3、电压等级 我国的供电系统中,电压分三个等级。
工厂、住宅用的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一般规定1200V及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
矿山井下现在常用的电压等级为660V/380V。
当电能要远距离输送,或电动机功率很大时,要采用高压送电。
常用的高压等级有3kV,6kV,10kV,35kV,110kV,220kV,300kV,500kV。
低压配电柜 原理
低压配电柜原理
低压配电柜是一种用于供电系统的设备,具有安全可靠、分段控制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能输入:低压配电柜通过电缆或导线将电能从主电源输入到配电柜中。
电能输入时,需要考虑电压等级、电流大小和频率等参数,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或导线。
2.电能切换:低压配电柜可以通过开关、保险丝等装置对电能进行切换。
当需要切换电源时,可以打开柜门或者使用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将电源从当前线路切换到其他线路,以实现对电能的灵活控制。
3.电能分配:低压配电柜可以将输入的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电路中供电。
通过设备内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装置,可以将电能分配给各个下游设备,实现对电能的分段供应。
4.电能保护:低压配电柜还具有电能保护功能,可以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测和保护。
例如,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配电柜可以通过断路器等装置自动切断电路,以防止电器设备的过载或短路。
5.电能监测:低压配电柜可以对供电系统的参数进行监测。
通过电能计量表、电流表等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电能消耗情况,并对用电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实现对电网的优化管理。
总之,低压配电柜通过电能输入、切换、分配、保护和监测等
功能,实现了对供电系统的灵活控制和安全保护,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 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
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 E 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
I 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
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
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
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
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T 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
目前,TT系统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中。
(3)T N系统:
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故障电流经设备的金属外壳形成相线对保护线的单相短路。
这将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令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将故障部分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其他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
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 N-S系统和T N-C-S系统等三种。
①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 E N)线。
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但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在一般情况下,如保护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T N-C系统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见图1)。
②TN-S系统(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但T N-S系统耗用的导电材料较多,投资较大(见图2)。
这种系统多用于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设备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或环境条件较差的场所使用。
对新建的大型民用建筑、住宅小区,特别推荐使用TN-S系统。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是合一的;而且一部分是分开的。
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场所(见图3)。
在TN-C、T N-S和TN-S-C系统中,为确保P 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对PE线和PEN 线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
PE线PEN线上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能同时采用TT系统和TN系统保护。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做了保护接零还有必要再做保护接地吗?
1、首先弄明白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TT、T N-S、TN-C、TN-S-C
2、保护接地是设备不带电外壳通过导体和大地可靠连接的接地方式,保护接零是设备不带电外壳和电气系统中的零线(N)可靠连接。
3、最好两者皆有之。
1、在所有关于用电设备的保护方式的阐述中,都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这样一句话;
2、字面意义就是只能是其中的一种,不能都用;
3、那选用那一种保护方式呢?
4、由不得你,得看你用的电源中性点是那种运行方式:
1)电源中性点是接地的,只能选用接零保护;
2)电源中性点不是接地的,只能选用保护接地;
5、有人说,我们车间的电机是保护接零,又接地了;
6、那不叫保护接地,那叫重复接地,起重复接地的作用;
7、电源中性点不是接地的,只能选用保护接地;
8、如果接零,零线不接地有电,你的设备会带电很不安全;
9、如果电源中性点是接地的,你选用接地保护,漏电时设备外壳有大于110V的电压,很不安全;
10,如果不管电源中性点是否接地,两种方式混用,这样回出现接地保护家的设备漏电接零保护家的人打死了
11、保护原理也不一样:
1)保护接地,是限制漏电设备的外壳电压在50V以下,安全可靠;2)保护接零,是设备漏电时,就回火、零短路,保险跳闸保护这种保护是把漏电故障人为扩大为短路,靠短路保护;
12、大型设备,在保护接零后,要求重复接地,为什么不叫保护接地,而叫重复接地:
1)这个接地,是在有保护接零措施后接的地,保护方式是漏电短路保护,不是限制漏电电50以下的保护接地;
2)这个接地的作用是重复接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