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易诱发各种真菌感染,并且感染率逐年上升,导致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患患者数日益增多,该现象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回忆了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状况、易感机制、病原菌、临床表现、医治方法及其副作用。

并对医治真菌病的新方法进行瞻望。

标签:糖尿病患者;真菌病;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糖尿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人体各种营养成分,如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类及电解质和水等代谢异常而形成的综合征,可损害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和细胞,诱发多种并发症。

如免疫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外周神经炎、小血管病变等[1],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生活方式的西方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增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代谢异常为各种真菌的繁殖和对人体的侵袭提供了温床,增加了人体被各种真菌感染的机会。

导致真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可诱发一系列的严峻并发症,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病的研究进展,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状况国内外的多项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的深部真菌感染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新的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深部真菌感染被发现[3-4]。

杨华等[5]调查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计发现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200例,感染率为40%。

致使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率较高的有害因子不少,可能与病程、年龄、抗菌药物的利用、并发症、住院时间、侵入性操纵、血糖节制水平等多种因子有关。

浅部真菌传染包含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的真菌传染。

Dogra等[6]研究了国外400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组的甲真菌病发病率为17%,而普通患者组的甲真菌病发病率为6.8%,两组患者甲真菌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伏立康唑序贯治疗24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观察

伏立康唑序贯治疗24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观察
例 ,空 气新月征2 例。
1 . 4伏立康 唑序贯治疗方案 诊断为合 并肺 曲霉 菌感染 即应用伏立康 唑抗真 菌治疗 ,首 日负荷 量6 mg / k g ,每1 2 h 1 次 ,第2 天起维持量4 mg / k g ,每 1 2 h 1 次 ,2 周 后序贯
为1 2 1 服 ,2 0 0 m g ,每 1 2 h 1 次 ,总疗程最 长6 个月。疗程视 患者用药后的
其 中地 奥司 明4 5 0 m g ,橙皮苷5 0 mg 。其 药物作用主 要是降低 静脉扩张
【 2 ] 尚秀 娟, 李荣先 . 地 奥 司 明片与马应 龙麝 香 痔 疮 膏 在 肛肠 病 手术 后 的应 用[ J 】 . 中国肛 肠病 杂志 , 2 0 1 0 , 3 0 ( 7 ) : 5 2 .
1 . 5观察指标
侵 袭性 肺 曲霉菌病 ( I P A)的诊 断标 准参照 我国 《 肺真 菌病诊 断 和治疗 专 家共 识》…。I P A的诊 断按 确 定程度 为确 诊 、临床诊 断和 拟 诊。确诊 病例需要 组织病理 学依据 或于正常无 菌部位标 本 曲霉菌 培养 或直接镜 检 阳性 。临床诊 断病例需有 宿主 因素 、I 临床依 据 ( 症状 、体
顾报道如 下。
2 4 例患者 人 院后首 次空腹 血糖8 . 7 ~3 I . 5 m mo l / L ,糖 化血 红蛋 白
8 . 7 %~9 . 6 %;初就诊时均 有咳嗽 、咳痰 等呼吸道症状 ,且应用广谱抗 生 素治疗无效 ;其 中合 并发热者 1 8 例 ,合并 咯血者 1 0 例 ,合并喘息 、 胸 闷者 7 例 ,合并意识 障碍者2 例 ,胸部C T 均可见斑 片状 、结节样高密 度 实变 影 ,其 中有 晕轮征者 1 0 例 ,有 空洞者8 例 ,胸膜下楔 形结节影5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9%, 0 然而 在 18 98~19 9 2年 , 一 癌 症研 究 中心 据
免疫低下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并 无特 征性 , 往往 又易 被原发 病 或继 发细菌 、 毒感 病 染 所掩 盖 , 加上传统 的真菌培 养 阳性率 较低 , 有些 部 位 培养 阳性也 很 难 确 立是 定 植 或 侵 袭或 污 染 , 因此 临床 早期诊 断非 常 困难 。但 近年 来在 诊断技 术 上有 了一 些 新 的 认 识 和 发 展 , 肺 部 高 分 辨 c hg. 如 T(i h

讲 座 ・
侵袭 性 真 菌感 染 的 临床 研究 进展
翁心 华 朱 利平
流 行病 学 的变迁
霉 、 曲霉 、 曲霉 和土 曲霉 , 以烟 曲霉最 为多 见 ; 黄 黑 尤
但近年报道非烟曲霉 (o.mgt s r ls有明 nn u i u a e i ) f a s p gl u 显上升趋势 , 对传统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也在下降。 目前侵袭性曲霉感染已成为粒细胞缺乏患者继 发感
 ̄sltnC ) o i T 出现 晕 轮 征 ( a i ) 一 影 像 学 改 uo hl s n 这 o g
研究发现 , 白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超过 白念珠菌 , 非 仅 4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是 由白念珠菌所致 , 2 而其 余均为非 白念珠菌 , 包括热带念珠菌(8 、 1%)近平滑
染 的重要 死亡 原 因 , 其是 白血病 、 移植 或实 体 尤 骨髓 器官 移 植 患 者 。一 旦 感 染 发 生 , 病 死 率 可 高 达 其 6 % ~10 2 0 %。但 该 病 的 早期 诊 断 和 积极 治 疗 可 明 显 提高患 者 的生 存 率 。此 外 , 些 致 死率 较 高 的镰 一 刀霉 、 接合菌 和赛 多丝 孢霉等 过 去少 见真菌 , 现在 在 临床 上也 开始屡 有报 道 , 其 是 好 发 于一 些 严 重 免 尤 疫 低下 患者 , 给临床 治 疗带来 极 大的挑 战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此外,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还涉及到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的改 进。一些新型抗真菌药物采用了更先进的剂型,如口服溶液、软 胶囊等,以便于患者使用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一些 研究还探索了抗真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增强疗效并延缓耐 药性的产生。
诊断技术的进步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一直是临床面 临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 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侵袭性真 菌感染的诊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例如,基于PCR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够 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真菌的DNA片 段,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 例讨论

CONTENCT

• 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 • 病例讨论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 总结与致谢
01
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在免疫功能正常 的个体中出现的系统性感染。
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IFI可分为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等。
病例讨论
对一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诊断和治 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参与本次讨论的专家表示感谢
感谢各位专家在本次讨论中的精彩发 言和深入探讨,为提高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诊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感谢组织者精心筹备本次讨论会,为 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THANK YOU
患者是一位3岁女童,因急性白血病 接受化疗后,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 症状,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例临床表现与诊断过程
病例1
患者表现为持续低热、咳嗽、气短等症状,肺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痰液培养 发现白色念珠菌。
病例2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用糖皮质激素者常无发热〕

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病变者〕
➢胸片表现多样、病程早期可无变化

特征性改变: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

结节状阴影伴或不伴空洞,下叶弥漫性炎症影
➢高分辨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 肺结节样病变围以密度变淡的晕圈〔halo sig〕
➢ 肺结节样变边缘局部新月状透亮区
浙医二院 2006 年常见真菌检测排名
菌 名
百分比(%)
白色念珠菌
53.56%
热带念珠菌
29.36%
光滑念珠菌
4.22%

2.85(1.5%)


近平滑念珠菌
2.68%
克柔念珠菌
2.13%

5.20%

第六页,共八十六页。
临床常见条件性深部真菌感染
• 念珠菌病: 血培养阳性率 > 5%,居第 4 位
1988 ~ 1997 对 140 例确诊肺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曲霉菌 57%
隐球菌 21%
第八页,共八十六页。
念珠菌 14%
无选择性尸体解剖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8
其它
念珠菌
6
曲菌
4
2
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考虑临床资料;痰培养 3 次以上为同一种
真菌有一定意义
组织病理学:标本中找到菌丝和孢子并结合特殊染
色可确诊

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检测和药物敏感度分析

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检测和药物敏感度分析
珠菌 3 株(0 %)光滑念珠菌 2 株(. 、 3 1. 、 6 7 8 %)克柔 7 念珠菌 l 7株(. 、 5 %)毛霉菌 l 株( . 、 4 0 3 %)近平滑 2 念珠菌 9株 (. 、 2 %)烟曲菌 7株(. 、 9 2 %)隐球菌 4 2
1一 般资料 :0 3 6 ~ 05年 6 收到 . 20 年 月 20 月 的临床诊断为糖尿病 的患者送检标本 97份 , 3 包括 痰液 、 咽拭子 、 尿液 、 粪便 、 血液 、 口分泌物 、 伤 内置 导管等。同一患者多次 自同一部位分离相同的真菌
13 株酵母样真菌对 6 7 种抗真菌药物均有较高 的敏 感 度 (2 %一 6 % ) 7 . 9 . 。耐 药率 最 高 的是 益 康 唑 4 6
(8 %)耐药率最低的是两性霉素 B 21 , 1. , 7 (. %)但应
注意处于 中介 的菌株 占有一定的比例 , 而且真菌对


者按 l 株计算 。
株(. 、 1 %)其他酵母样菌 4 1 %) 3 株(. 。 3
3 13 . 7 株酵母样真菌的药敏结果 : 两性霉素 B 、
2 真菌的分离 : . 呼吸道标本参 照文献[ 】其他 3,
标本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 进行标本 ( 版) 第 接种和分离培养 , 出现酵母 菌菌落 , 经涂片革兰染 色镜检证实为酵母样真菌后 , 用下列试剂进行菌种 鉴定和药敏试验。
自尿液中分离 9 株 , 3 痰液 8 株 , l 咽拭子 5 株 , 8 伤
口分泌物 4 株 , l 粪便 l 株 , 6 内置导管 l 株 , 5 血液 8
株。
2真菌的菌种分布 :检 出的 3 2 . 1 株真菌 中, 白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100%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80%
综合治疗手段
结合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 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
加强预防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公众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 认识,提高预防意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医院感 染控制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
03
病例讨论
病例一: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01
02
03
04
患者
一位65岁的男性,长期吸烟史 ,因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入 院。
诊断
通过胸部X光片和CT检查,发 现肺部有多发性结节和浸润影 ,痰培养阳性,确诊为肺部侵 袭性真菌感染。
治疗
患者接受了抗真菌药物治疗, 同时戒烟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
结局
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肺部病灶逐渐缩小,病情得 到控制。
提高诊断准确率
完善诊断标准
建立更为精确的诊断标准,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
推广新型检测技术
应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新型检测技术,提高诊 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临床医生培训
加强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提高诊断水平。
优化治疗方案
80%
探索新型药物
积极开展新药研发,探索更有效 、安全的抗真菌药物。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2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
随着对真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科研人员不断开发出新型 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嘧啶胺类等。这些新药在体外 和体内试验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 更多选择。

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

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

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发表时间:2019-03-20T10:46:59.9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作者:卜昆鹏李必迅(通讯作者)[导读](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内科; 530021)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51-02 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 ellitus,T2D M )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大多数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而较高的血糖常常导致白细胞趋化、黏附能力下降,引起白细胞杀菌能力降低,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所以糖尿病病人常伴有自身免疫功能低下[2],而持久的高糖血症会进一步造成病人能量代谢障碍,并处于高炎性状态,对体内环境稳态产生破坏作用,使病人病情恶化甚至引发死亡[3-4]。

特别是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将大大增加糖尿病病人的死亡风险[5-6]。

真菌感染最为常见的部位为肺部,约占全部深部真菌感染的 55%[7-8],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广泛应用以及各种诊疗性侵袭性操作增多,真菌感染明显增多。

由于高血糖有助于真菌的繁殖,因此真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真菌的感染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真菌感染的4 ~6 倍[9]。

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及早、足量、正确的抗真菌治疗是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1例因患者依从性差导致治疗失败的糖尿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和大家共同探讨治疗中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注意事项。

一、病历资料:患者唐某某,男,55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半年余,口腔溃疡1月余,咳嗽咳痰近1月”于 2018年07月17日 8:10入院。

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脾气较前稍暴躁,无呕吐、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腹泻、无黑便,当时未予以特殊处理。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抗真菌药物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群体中。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这也促进了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步。

本文将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一、已上市的抗真菌药物1、聚酮类抗真菌药物聚酮类抗真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真菌药物之一。

包括红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这些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特别是对于某些病原体的有效治疗效果明显。

但是,长期或高剂量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氟胞嘧啶氟胞嘧啶广泛应用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患者。

它的主要抗真菌效果是防止和治疗念珠菌属感染。

但是,它的使用存在副作用,特别是对于肝脏和肾脏的影响。

3、伏立康唑伏立康唑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和慢性肝炎患者的真菌感染。

伏立康唑与其他聚酮类药物相比,具有更强的致死性作用,并且与药物代谢有关,不易导致耐药性。

二、研究中的抗真菌药物1、新型环孢素类药物环孢素A是一种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免疫抑制剂活性,目前已用于移植手术后预防排斥反应。

最近的研究表明,环孢素类药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作用。

2、新型抗真菌肽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肽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抗真菌肽具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特别是对于耐药菌株的有效杀灭作用。

此外,抗真菌肽具有很少的副作用、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因此,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抗真菌药物。

三、结论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正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已有的抗真菌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诞生和研究将不断推进抗真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新进展天津市人民医院ICU 田卓民真菌感染是目前临床很常见的疾病,但许多医生不认识。

既使在临床上遇到(如从各种细菌学检查报告得到的信息),对其治疗不知所措。

鉴于对此类疾病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在此,我就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问题,稍加详尽的论述,供感兴趣者参考,更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1.真菌1.1概念真菌属微生物范畴,基本形态为多细胞丝状分枝(菌丝) 及孢子。

按感染类型分类,可分为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真菌。

病原性真菌:真菌本身具有致病性,致浅部真菌病(各种皮肤癣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皮下组织及各脏器的真菌病)。

条件致病真菌:本身不致病,如存在于口腔、肠道少量的孢子或空气中的孢子,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吸入大量孢子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正常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并发生形态学改变,形成菌丝体,释放毒素,破坏组织产生疾病。

1.2真菌分类:单细胞真菌,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不产菌丝,包括酵母菌和类酵母样菌。

酵母菌是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如新型隐球菌,而类酵母样菌以芽生方式繁殖,其不脱离母细胞的延长芽体称为假菌丝,亦称假丝酵母菌即为各种念珠菌。

多细胞真菌,呈丝状,由菌丝和孢子组成,主要是霉菌如曲霉、毛霉菌等双相型真菌,即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状,此两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互变,如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等。

细菌样真菌,如放线菌、诺卡菌属浅部真菌:侵犯角蛋白组织如甲、毛发、皮肤角质层表面的癣菌以及粘膜的念珠菌。

深部真菌:多由于外伤所致,可由许多种真菌引起。

系统性真菌:侵犯粘膜、皮下组织、内脏的真菌。

(1)致病性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常有地域性分布,受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完整,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孢子丝菌。

(2)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通常情况下,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往往在免疫功能受损或丧失了正常的上皮屏障功能时发生的感染。

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27例分析

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27例分析

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27例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27例经伊曲康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7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4例,显效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74.1%,死亡率14.8%。

有9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占33.3%。

结论伊曲康唑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一旦确诊,应尽早应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糖尿病;侵袭性肺真菌病糖尿病患者因为一系列生化代谢及防御功能的紊乱,为真菌感染提供了条件,包括皮肤及深部真菌感染。

但侵袭性真菌感染目前并无统一完整的治疗方案。

我院用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27例,取得不错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27例患者均为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55~81岁,平均68.4岁。

27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3~12年,平时血糖控制不佳者21例,合并肾功能异常者9例,其中2例为尿毒症。

1.2 临床特点2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15例,喘息5例,咯血2例,病程10~30 d,社区感染者2例,医院内感染者25例,均曾抗生素治疗无效。

27例患者胸CT均可见斑片、结节高密度实变影,见空洞者6例,下肺病变23例。

27例患者均经痰培养、痰涂片找菌丝、血培养、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等确诊,其中白色念珠菌13例,热带念珠菌5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烟曲霉菌3例,黑曲霉菌2例,新型隐球菌1例。

1.3 治疗方法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

27例患者均采用中国侵袭性肺部感染工作组推荐的治疗方案[1],第1~2天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2次/d,第3~14天200 mg,静脉滴注,1次/d,输注时间不少于1 h。

之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每日酌情1~2次,疗程1~6月,视具体病情而定。

(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项 纳入 1 1 个 研究 、1 0 6 8 例 患者的 Me t a分析结果显 示 ,G
试验 检 测 I F I 感 染 的敏感 性 为 7 5 . 0 %,特 异性 为 8 7 . O %,受
试者 工作 特征 ( R O C)曲线 下面积 为 0 . 8 9 ,研究 结果 提示 ,
G试验 在诊断 I F I 时具有 较高 的敏感性 与特异性 ,在筛查侵 袭性真菌病 中具有较高 的实用价值 。
测B G的两种 试验分别为 日本 研制 的 F u n g i t e c — G g l u c a .试剂 , 阳性阈值为 > 2 0 n g / L ,以及美 国研 制的 G l u c a t e l l 试 剂 ,阳性
阈值 为 > 6 0 n g/ L;国 内 目前 多采用 G K T 2 5 M s e t 动态 真菌 检
浓度为 2 8 1 n g / L( 中位数 ) ,而单纯肺 炎组与非感染 组 B G浓 度 分别 为 2 8 n g / L和 1 0 n g / L ,真 菌感 染组 B G水 平显 著高 于 其 他两组 ( P < O . 0 0 1 ) ; 真菌感染组 、单 纯肺炎组和非感 染组
酶原级联反 应 ,使凝 固蛋 白原 转变为凝胶状 的凝 固蛋 白,使 整个反应 可通过光谱仪测量其 光密度进行量化 。 目前 国外检
浙江临床 医学 2 0 1 7 年9 月第l 9 卷第9 期
・1 7 6 9・
( 1 ,3) 一 — D 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尹秋 生
近年来 ,随着 广谱抗 生素 、糖 皮质激 素 、免疫 抑制 剂 、
冬 兰
缺乏性 发热患者 中 ,将 B G 阳性 的标 准设 为连续 ≥ 2次 、浓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导致免疫功能的异常,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而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感染之一,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本文将综述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

病因学方面,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隐球菌等。

这些真菌常常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高血糖状态,使得肺部的防御机制失调以及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感染的发生。

此外,一些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病例还与使用皮质类固醇、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因素有关。

诊断方面,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痰培养、血培养或真菌血症的分析、胸部X线或CT扫描等。

蛋白多糖抗原、铜氧还蛋白、β-D葡聚糖、甲状腺素和空腹血糖等指标也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面,针对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控制血糖、纠正免疫功能异常、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等。

血糖控制可通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行。

针对免疫功能异常,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白介素-2和γ干扰素等。

而针对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靶向病原菌进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广谱抗真菌药物。

另外,对于真菌抗药性的问题,可以结合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个体化治疗。

预防方面,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如控制血糖水平、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此外,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医疗操作有一定关系,所以在进行医疗操作时需要加强细菌生态平衡恢复、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手卫生等工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结起来,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

目前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病因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

探析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探析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探析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又称深部真菌感染或系统性真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IFI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引起IFI的病原菌谱也发生了变化,以往常见的白念珠菌感染呈下降趋势,而非白念珠菌、曲霉以及其他的少见真菌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率逐年增加。

此外,IFI 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均存在局限性,因而其患病率与致死率逐年增加[2,3],已经成为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真菌感染;诊断;抗真菌药物;综述文献1实验室诊断常规诊断方法真菌感染的实验室常规诊断包括显微镜涂片检查、真菌培养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显微镜检查是最简单和实用的真菌学诊断方法,可以反映真菌在组织中的寄生形态,但无法确定病原菌种类。

真菌培养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依据其对药物的敏感性而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但培养检查要结合直接镜检的结果,必要时应多次重复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确定致病菌在组织内寄生的情况并了解宿主的反应十分重要,一旦在组织切片中发现真菌菌丝和(或)抱子, 即为诊断的有力证据,但其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非培养诊断方法真菌感染的非培养诊断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这类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血清学诊断用于诊断真菌病的血清学技术包括检测抗体和抗原、代谢产物,其中以抗原检测最为常用。

这是由于深部真菌病多是继发于患者免疫严重功能受损的机会性感染,已无力对入侵真菌产生反应性抗体;另外,单纯检测抗体也难以区分是侵袭性感染所致的反应性抗体,还是内源性感染原有的记忆性抗体。

相反,抗原检测相对更为敏感、特异性好。

临床常用的抗原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和(I 3) pl)葡聚糖(P DG脸测。

(1)GM检测:GM是一种多糖类细胞壁复合物,真菌生长过程中释放入血。

曲霉属GM抗原检测是侵袭性曲霉病(IA)早期诊断指标,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研究显示,特异性高达92%-100%但灵敏度变化范围较大,为50沧100%该检测应用于临床诊断时,对阳性标本有必要进行再次检查。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彭雪松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31)009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导管插管等的普遍开展,尤其是艾滋病等的流行,侵袭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多,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IFI的病原菌主要由念珠菌属、曲霉菌、隐球菌属等机会致病真菌组成.由于IFI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反应与其他许多疾病相似,很难诊断.目前IFI的治疗策略分为预防性治疗、先发治疗、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本文就侵袭性真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975-977)
【作者】彭雪松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40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9%R446.5
【相关文献】
1.(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J], 尹秋生;冬兰
2.战创伤中常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J], 刘媛;王文博;邹自英;熊杰
3.T细胞免疫在脓毒症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赵乙汜; 余应喜; 林时辉; 徐昉
4.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J], 周钰菡
5.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的研究进展 [J], 黄春贞;王洲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探究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探究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探究李钱【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均采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痊愈12例,痊愈率60%。

出现肝功能损害1例,肠胃反应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患者的并发症症状均通过临床治疗缓解并消失。

结论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采用伏立康唑序贯疗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0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5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given adopt voriconazole sequenti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12 cases were cured, the cure rate was 60%. There was 1 cases with liver function damage, 2 cases with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1 cases with skin rash,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0%.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relieved and disappeared by clinical treatment.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vasion of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voriconazole sequential therapy, achieve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14【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糖尿病;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伏立康唑;临床疗效【作者】李钱【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中医院内三科,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1]。

侵袭性真菌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侵袭性真菌病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侵袭性操作破坏了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若护 理不当则更易导致念珠 菌 繁 殖。 中 心 静 脉 置 管
·192·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年 6 月 第 10 卷 第 3 期 Chin J Mycol,June 2015,Vol 10,No.3
(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 是引起导管相 关性血流感染 (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 tion,CRBSI) 最常见的置管方式。 CRBSI 主要与近 平滑念珠菌相关,而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主要与 白念珠菌相关。 近平滑念珠菌反复出现可能预示 着是由 CVC 操作处理不当造成。 CVC 置管位置和 拔出时间不是引起 CRBSI 的原因[16] 。 但 TPN ( >4 d) 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 ( >48 h) 却是 重要的危险因素[17⁃18] 。 对于 TPN 患者如果脂肪乳 剂中加入含糖溶液,可能会增加念珠菌血症的发生 率[18] 。 3.3 药物
1 环境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真菌浓度夏高冬低,与细菌消长同 步。 在医院环境中常可在通风系统、地毯、装饰用 的植物等处培养出曲霉,医院建筑散播粉尘也是曲 霉的重要来源。 因此,将空气中真菌浓度保持在< 300 CFU / m3较为安全[2] 。
2 宿主危险因素
21 遗传因素
作者 简 介: 赵 珊 珊, 女 ( 汉 族 ) ,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读. E⁃mail: yzy1448954661@ 126.com 通讯作者:张璟,E⁃mail:sunny_zhang007@ 163.com;姚志远,E⁃mail: zryhyao@ 126.com
糖尿病相关的毛霉病中最常检出的是米根霉研究证实应用被动免疫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鼠接种抗?ftr1p中国真菌学杂志2015mycoljune2015vol10no3免疫血清可以保护其免于米根霉感染i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罕见青霉属荚膜感染出现肺部霉菌球引发严重侵袭性真菌感尽管该病发生率极低但可以扩展对青霉菌属致病性的理解24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化疗未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特别是非全相hsct急性移植物抗宿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均已被证实为ifd的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王日华;陈林;包永健;郑立;宋萍;黄迪佳【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7(39)2【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合并IFI,总结T2DM合并IF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T2DM患者合并IFI的危险因素.结果 92例IFI患者共分离出103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6/103,44.66%),其次为克柔念珠菌(28/103,27.18%).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62/92,67.39%),其次为泌尿道(17/92,18.48%).其中肺部感染的患者以发热(62/62,100%)、咳嗽(43/62,69.35%)、咳痰(39/62,62.90%)、气促(36/62,19.35%)为主要症状.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可见不规则斑片影(48/62,77.42%)、结节影(12/62,19.35%)、空洞影(2/62,3.23%)、晕轮征(2/62,3.23%).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9/17,52.94%)、尿路刺激征(8/17,47.06%)、肾区叩击痛(5/17,29.41%)为主.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T2DM患者合并IF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合并IFI患者病原体以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居多;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IFI的发生与HbAlc水平、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密切相关.【总页数】4页(P224-227)【作者】王日华;陈林;包永健;郑立;宋萍;黄迪佳【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南宁市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R519【相关文献】1.新诊断的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董春萍;吴贵福;郭剑;何岚;王养维2.不同类型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施丽丹;王长贵3.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董俊;杨莉;杨蓓;许仁炜;周理兰;何琪4.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周吉5.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周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病合并 呼吸道深部 真菌感 染的危 险因素 , 发现 在呼吸道 深
部真菌感染 中 , 以念珠菌 为主 , 在念珠 菌属 中 , 以 白色念 珠 又
菌为 主 , 且住院时间越长 , 病程越 长 , 抗生 素种类使用越 多, 越
易继 发真菌感 染。因此 积极 控制糖 尿病 , 合理应 用抗生 素显
趋势 。 ຫໍສະໝຸດ 随血循 环及 淋巴道播散至肺部 , 以侵袭性 真菌感 染中 , 所 以肺 部最为常见。侵袭性肺真菌感染诊断 由宿 主因素 、 临床特征 、 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 四部 分所组 成 , 确诊时 以组织病
理学或胸液 、 血液 中真菌培养 阳性 为主要 依据 ( 除外肺 孢子
菌 ) 患者可有或无宿主因素 。 , 徐劲松 等研究了 1 6例肺 部真菌 感染 的患者 , 4 发现糖 尿病 、 长期抗 生素和糖 皮质 激素治 疗 、 恶性肿瘤 、 蛋 白血 症 低 和器官移植等均是支气管肺部念珠菌病 的易感 因素。
得 尤 为重 要 。
染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 , 又极 易造成血糖 升高 , 临床上难 以控
制 。据统计 , 与一般人群相 比 , 糖尿病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 高 出 3~ 4倍 , 故糖尿病继发真菌感染在糖尿病感染性疾病 中占
有重要地位 。
病 原 学

20 0 6年 Crie 等报告 , onlt l 糖尿病合并酮 症酸 中毒 、 吸收
作为危险 因素纳入 , 其可能是因为 目前 尚无 大量 的 R T试验 C
明确糖尿病是 II的独立危 险 因素。 因此 , F 深入探 讨并 完善
这一领域 的研究工作有 待进一步 开展 , 以确 定是否 应将糖尿
病 ( 者是 未满 意控 制的糖尿 病) 或 列入宿主危险 因素之一 。
2 泌 尿 系 统
糖尿病合并呼 吸道 深部真菌 感染 临床起病 隐匿 , 早期 常
被并存疾病症状所掩盖 , 晚期较难 控制 。周峥 等探讨糖 而
示 侵袭性 真菌感染病 死率有 明显 降低 趋势 , 但是 其病死 率仍
然 很高。据 报道 , 珠菌 病病 死率 3 % 一4 % , 念 0 o 曲霉 病病 死 率高达 5 % 一10 。 0 0% 感染与糖尿病的病情 加重互为因果 。由于糖尿病患者长 期高血糖 , 生化代谢紊 乱 , 机体抵 抗力低 下 , 易合并感 染 。感
统感染 。
床表现往往不典 型 , 这可能与糖尿病易合并其它部位感染 , 使 泌尿系感 染表 现被 掩盖 有关。因此 主动送检 尿培养 , 期得 早
到诊 断显得尤为重 要 。G nae 等将 2 7名 2 8 ozl z 3 8~ 2岁患泌 尿系感染 的病 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 , 果显示 , 结 念珠 菌性泌尿系感染 的患病率 为 5 1 , 中 3 %是 白色念 .% 其 3 珠菌 。念珠菌性泌尿系感染和糖尿病患者 的年龄 、 性别 、 发病 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 而和糖 尿病患 者曾接受的治疗 , 先前是 否 有过泌尿系感染及糖尿病 的病程有关 , 有统计学意义。
二 、 尿病与侵袭性 真菌感 染 糖
感染 侵及 泌尿 系统 。其 临床类 型主要 为肾盂肾炎 、 膀胱炎 、 输
尿管梗 阻和肾乳头坏死 。糖尿病 合并 泌尿 系统 真菌感染的l
深部真菌感染是指 除表皮 、 毛发 、 甲床 以外 , 真菌 侵及真 皮、 黏膜 、 肉及 内脏组织和器官所致 的感染 。感染部位 以下 肌 呼吸道最为常见 , 其次为尿 路感染 、 胃肠道感染 和中枢神经 系
侵袭性 真菌感染病原 ; 珠菌属 感染 中 白色念珠 菌 比例 呈下 念 降趋 势 , 而非 白色念珠菌 比例升高 ; 一些较少见的真菌如毛霉
菌 、 刀菌 、 镰 组织胞 浆菌 等感 染有 增加 趋势 , 易耐 药 , 治疗 困
难 。
真菌 引起 的泌尿 系感 染 主要有两种 途径 , 一种 为全身性 真菌感染经血 流侵及泌尿 系统 , 另一种为肠道 、 生殖 道的真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分为两类 类是病原性 真菌 , 括球孢 子菌 、 包 副球孢 子菌 、 孢子 丝

菌、 组织胞浆菌 、 与内非 青霉 菌等 , 另一类是条件致病性 真菌 , 包括 念珠 菌 、 隐球菌 、 曲霉 菌 、 霉菌 、 毛 放线 菌 、 卡菌 等 。近 奴 年来 , 真菌感染 的趋势为 : 念珠 菌属和曲霉 菌属仍是最常见 的
侵袭性 真菌感染 (nai na i et n , I 包括深 部 i s ef gln c osI ) v v u f i F 组织真菌感染 和真菌血症 , 常发 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 的患者 , 如糖 尿病 、 W 、 H 恶性肿瘤 、 血液病 、 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 等 。侵 袭性 真菌感 染发病 率呈上升趋 势 , 尽管最 近流行 病学调 查显
障碍 引起的营养不 良、 慢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 O D) C P 等肺脏 疾
病是新的 II F 危险 因素 。中国侵袭性 肺部真 菌感 染工作 组于 20 0 6年参考 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与指南 , 合我 国实 际情况 结 制定并发布了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的诊断标准 与治疗原 则( 草案 ) 。在这个草案 中 , 主因素的条 目里 未将糖尿病 j 宿
维普资讯
86 7

临床肺 科 杂志
20 0 8年 7月 第 l 3卷第 7期

述 ・
糖尿 病 与 侵袭 性 真 菌 感染 的研 究进 展
周阳 李青 高 阳
I 摘要 】 随着免疫抑制剂、 广谱抗 生素、 导管介人 的广泛应用 , 侵袭性真菌感染 的发病率呈上 升趋势 , 日益引起人 们关注 。 由于糖尿病有真菌易感因素 , 故易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本 文就糖尿病 合并侵 袭性真 菌感 染 的病 原体 、 特点 、 危险 因素及其治
疗作一综述 。
糖尿病 (ibts e i sD dae lt , M)是一类 由于胰 岛素绝对 或 e m lu 相对缺乏或胰岛素生物 活性降低 , 者以上 二者共 同引起 体 或 内代谢失调及高血糖状 态。是继 癌症 、 心脑血 管病之 后 的常 见病 、 多发病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 的第 二大国 , 病率有上 升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