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合集下载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灌洗液涂片显微镜检查
通过检查灌洗液中的真菌成分,有助于诊断肺部真菌感染。
灌洗液培养
灌洗液培养能分离培养出具体的真菌种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组织活检
经皮肺穿刺活检
通过穿刺获取肺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肺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
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对于某些疑似病例,可能需要采用胸 腔镜或开胸手术获取肺部组织进行活 检。
血液真菌抗原检测阳性
02
通过检测血液中真菌抗原,阳性结果提示感染。
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或培养阳性
03
通过涂片或培养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的真菌,阳性结果提示感
染。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经纤维支气管镜或胸腔镜获取肺组织 样本,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真菌菌丝 和/或孢子。
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肺组织样本,病 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 。
1 2 3
有创性
组织病理学诊断通常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段获取组 织样本,如肺穿刺活检等,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创 伤性。
病理医师的判断主观性
组织病理学诊断依赖于病理医师的专业判断,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师之间可能存在诊断差 异。
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
某些真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其他感染或非 感染性疾病相似,难以区分,可能需要结合其他 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
01
支气管镜检
通过支气管镜获取支气管分泌物 或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和真菌染色。
02
03
肺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对于疑似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 可进行肺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可能 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肺部细 菌感染、肺结核等。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经肝P450酶系广泛的代谢,代谢产物经胆汁和尿 液排泄,其中羟基伊曲康唑具有与伊曲康唑同等 的抗真菌活性。
注意事项
长期治疗时应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护,应避 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
可能存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详见说明书。
氟胞嘧啶
氟胞嘧啶
氟孢嘧啶类化合物,属抑菌剂。对隐 球菌和念珠菌包括非白念珠菌有良好抗菌 作用,其他真菌则多耐药。
分为原发性和 继发性2种类型。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
念珠菌属 曲霉属 隐球菌属 接合菌(主要指毛霉) 肺孢子菌等
诊断标准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他 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目前有3种制剂: 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 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C)[亦称两性霉
素B胶质分散体 (ABCD)] 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因其分布更集中于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肝、脾和肺组织,减少了在 肾组织的浓度,故肾毒性较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降低。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确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霉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 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 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 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靶向预防

当艾滋病患者


外周血CD4+<200/µl或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时

当外周血CD4+<50/µl时亦可用

应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推荐方案:口服SMZ-TMP 2片(每片含SMZ 400mg、TMP 80mg), 1次/d。疗程持续至外周血CD4+>200/µl后3个月。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 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 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检查方法
项目 抗原 指标 方法 标本 血清、BALF 甘露聚糖(GM) ELISA
30
20 19 16
4.9
3.3 3.1 2.6
2003年南方医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第4季度从各种临床标本786菌株
编号 菌名 1 白色念珠菌 2 铜绿假单胞菌 株数 120 111 构成比(%) 15.3 14.1
3
4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83
63
10.6
8.0
5
6 7 8 9

对异体或自体HSCT受者

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口服预防隐球菌病。


对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推荐口服SMZ-TMP 2片,1次/d,预防性用药。于移植前2~3周 开始服药,至植入后6个月; 若持续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预防用药应 予继续。 术后可用氟康唑100mg/d,或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d ,预防 真菌感染,疗程视病情而定。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整理课件ppt
16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
确诊




临床诊断 +



拟诊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整理课件ppt
17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整理课件ppt
18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 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 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 疗(确诊治疗)。
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同一真菌在不同 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这种形 态可随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大多数为病原性真菌
- 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
整理课件ppt
2
霉菌
整理课件ppt
3
酵母菌
整理课件ppt
4
概述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定义(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穿透通常无菌状态的人 体浅表组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 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
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
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
次要特征:
⑴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 (3)持续发热96 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
整理课件ppt
10
微生物学检查:
1. 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 镰刀霉属、接合菌);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得广泛开展、高度免疫抑制剂与大剂量化疗药物得应用以及各种导管得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 ary fungalinfections,IPFI)得发病率明显上升。

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与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她危重患者得死亡原因之一、IPFI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

为了规范我国IPFI得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家得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我国IPFI得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供国内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诊断标准一、定义IPFI就是不包括真菌寄生与过敏所致得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类型。

引起IPFI常见得真菌主要就是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指毛霉)与肺孢子菌等。

IPFI得诊断由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临床诊断IP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她病原体所致得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诊断IPFI分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3个级别。

二、确诊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得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1。

霉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体(非酵母菌得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得肺组织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中得曲霉菌属与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表1 IPFI得诊断标准注:★原发性者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2.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与(或)假菌丝。

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 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 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选择治 疗(确诊治疗)。
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 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 需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 或临床诊断治疗。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 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图1。
确诊治疗
即靶向治疗 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药
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药理学特点、 真菌种类、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 后选定。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多烯类:代表药物两性霉素,其作用机制 是药物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导 致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成分外渗
三唑类:代表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 其作用机制是真菌P450酶,抑制细胞膜麦角 固醇生成,使通透性增加
不伴脑膜炎的非艾滋病患者可选择伊曲康唑口服 液400mg/d,疗程视病情适当延长。
肺毛霉病
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是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 嘧啶。
控制和治疗基础疾病特别是糖尿病酸中毒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肺毛霉病的治疗十分 重要。
对于肺部局限性病变者,如能承受手术, 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肺孢子菌肺炎
急性重症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 ≤ 70mm Hg):
另选方案为:泼尼松+克林霉素(600mg,每8h静滴1 次)+伯氨喹(含基质)30mg/d×21d,口服(注意伯氨 喹溶血不良反应);或喷他脒4 mg•kg-1•d-1 静脉 滴注×21d。
肺孢子菌肺炎
非急性轻中症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 >70mm Hg):
SMZ-TMP 2片,每8h口服1次,连用21d;或氨苯砜 100mg每天一次顿服 + TMP 15 mg/kg 分3次口服,连 用21d。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谢 谢!
临床处理程序和策略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
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确诊后治疗(确诊 治疗)
继发性IPF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 宿主存在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 险,需要及时按拟诊治疗(经验治疗) 或按临床诊断治疗。
1-3-ß-D-葡聚糖检测
是酵母菌及丝状真菌细胞壁的一种成分。 应用范围: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 毛孢子菌、酵母菌、足分支菌 隐球菌、毛霉菌除外 已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得到批准
1-3-ß-D-葡聚糖检测
假阳性:血液透析,使用血制品,使用 含有葡聚糖的纱布 临床上阳性结果出现较晚 使用某种抗生素是否会导致假阳性?
按拟诊治疗
即通常所说的经验性治疗。适用于病情 危重,难以获取或不能等待病原学诊断 的患者。应考虑广谱、有效、安全和性 价比等因素选择抗真菌药物。
按临床诊断治疗
亦称先发治疗。在高危患者开展系统性 连续监测,如发现阳性结果,立即开始 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所检测到的 真菌种类而定。
按确诊治疗
即靶向治疗。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 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参考药物抗菌谱 和有关药理学特点、真菌种类、临床病 情和患者耐受性等权衡后选定。
8-34 45-62 50-67
真菌学实验室诊断技术评价
影像学 组织病理学/细胞学 培养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传统的真菌学实验室
多年来,真菌学实验室的作用仅限于 显微镜下进行真菌鉴定: 缺乏有效的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方法 真菌尤其是念珠菌及曲霉菌的诊断方法 取得了进展。
Platelia Aspergillus
假阳性
同抗生素使用相关的假阳性---ß-内酰胺类? 可能同新生儿肠道内的菌群有交叉反应 自身抗体,饮食 实体器官移植 其他真菌如隐球菌,双歧杆菌脂多糖可 能存在交叉反应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讲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讲义
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征:
主要特征:
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
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 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 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 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
IP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 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 之一
长期保留插管、全胃肠外营养、输血、外科手术
Fungi as causes of sepsis, 1979-2000
曲霉菌病
1986
1991
1996
2002年南方医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第四季度从各种临床标本614菌株
2003年南方医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第4季度从各种临床标本786菌株
2004年死亡病人59例次医院感染病例致病菌的种类(37人,76株)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
IPFI的诊断因素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检查方法
确诊IPFI的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霉菌:
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菌丝或球形 体(非酵母菌的丝状真菌),并发现伴有相应的肺组织 损害。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霉菌培养阳性,但血液 中的曲霉菌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 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临床诊断:参照确诊病例的治疗 拟诊:选择强效、广谱和安全性高的药物,但需结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讲义(pp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讲义(pp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06年07月28日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45%-58%
12% -24% 7% -21% 10 % -12%
2% -4%
Pfaller MA. JCM 2002; 40:3551-3557.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念珠菌属是最常见的分离菌株
一项关于血液感染的全国监测研究
Year
Source: Martin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3; 348: 1546-54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美国非艾滋病患者中致死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Mc Neil et al 2001 Clin Infect Dis 33;641
克柔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2% 其他念珠菌
8%
5%
近平滑念珠菌
15%
白色念珠菌
54%
光滑念珠菌
16%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讲义(pp t 61页)
摘自 Pfaller MA et al and The SENTRY Participant Group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0;44:747-751.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PPT文档

最新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PPT文档
㈢拟诊IPFI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 次要临床特征
IPFI的诊断标准
注:*原发性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 外肺孢子菌)
四、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㈠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临床和胸部影像学征象疑似IPFI
高危因素
低(或无)危险因素

急性、重症



按拟诊治疗或
讨论内容
真菌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IFI的治疗药物简介 IPFI的诊断标准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
一、真菌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真菌的分类:真菌按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 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 呈圆形或椭圆形
➢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 丝体,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一般称为霉菌
➢ 注意事项:长期治疗时应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护,静脉给药不 得与其他药物采用同一通道
氟康唑:三唑类抗真菌剂
➢ 适应证:非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深部念珠菌病;艾兹病患者的急性隐球菌 性脑膜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
➢ 药代动力学:口服迅速吸收,进食对药物吸收无影响。易透过血脑屏障。 血浆半衰期为20~30h
➢ 注意事项:检测血液和肝脏不良反应。严重肾功能不全及过敏者禁用, 孕妇慎用,哺乳妇女不宜使用。不宜与骨髓抑制药物共同使用
三、IPFI的诊断标准
IPFI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 真菌感染,分为原发和继发2种类型。
引起IPFI常见的真菌主要是念珠菌属、曲霉属、 隐球菌属、接合菌(主要是毛霉)和肺菌病、念珠菌血症及侵袭性曲霉菌病 ➢ 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等比例增长,经肝脏及肾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的曲霉属和青霉属(除外马尼菲青霉)真菌培养阳性时需结合临床,要排除标本污染。

2. 酵母菌:肺组织标本用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方法检出酵母菌细胞和(或)假菌丝。

肺组织标本、胸液或血液酵母菌培养阳性,或经镜检发现隐球菌。

3. 肺孢子菌:肺组织标本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

三、临床诊断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及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附录3)。

四、拟诊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附录1),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附录2)。

IPFI的各自诊断标准可简要概括为表1。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一、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原发性IPFI多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宿主可以没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过程相对缓和,凶险程度较低,临床处理要求尽可能在确诊后选择治疗(确诊治疗)。

继发性IPF I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拟明确的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临床过程急骤和凶险,需综合分析和判断,及时行拟诊治疗(经验治疗)或临床诊断治疗。

根据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与缓急推荐处理程序见图1。

二、IPFI防治策略1. 一般预防:有宿主因素特别是HSCT者,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

未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有条件时应入住层流室),及时处理漏水、溢水,湿式清洁病房,不用布饰家具与地毯,不布置花卉与欣赏植物。

当院内有建筑施工或患者离开保护性环境时,应佩戴高保护性口罩。

一旦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良保护性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去除感染源。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

2. 靶向预防:当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4+<200/μl或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时,应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推荐方案:口服SMZ-TMP 2片(每片含SMZ 400 mg、 TMP 80 mg),1次/天。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
宿主因素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且持续> 10 d;
体温>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
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 ②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患有艾滋病; 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 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外伤、手术后长期住ICU,长期使用机械通
不伴脑膜炎的非艾滋病患者可选择伊曲康唑口服 液400mg/d,疗程视病情适当延长。
肺毛霉病
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是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 嘧啶。
控制和治疗基础疾病特别是糖尿病酸中毒 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肺毛霉病的治疗十分 重要。
对于肺部局限性病变者,如能承受手术, 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肺孢子菌肺炎
急性重症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 ≤ 70mm Hg):
血液标本真菌抗体测定作为疾病动态监测指标有临床意义,但不能用于早期 诊断。血液标本各种真菌PCR测定方法,包括二步法、巢式和实时PCR技术, 虽然灵敏度高,但容易污染,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PFI
IPFI
IPFI
诊断IPFI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侵袭性肺曲霉病
传统治疗为两性霉素B(或含脂制剂)。 但目前通常选用伊曲康唑治疗,危重患者
亦可选择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 必要时可联合2种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物治
疗。
肺隐球菌病
播散型肺隐球菌病或病变虽然局限,但宿主存在 免疫损害时,推荐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 唑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适应证:曲霉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织胞浆菌等引起 的确诊、拟诊IFI的治疗以及IFI经验治疗(静脉注射剂和口服 液序贯使用),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的预防治疗(口服液)
➢ 药代动力学:采用环糊精技术的口服液比胶囊剂的生物利用 度大幅提高。血浆半衰期为20~30h。在肺、肝、肾脏等组织 中的浓度比血药浓度高2~3倍,脑脊液中含量很低
生菌属、地丝菌属 ➢ 霉菌类(丝状菌)—曲霉菌属、毛霉菌属、青霉菌属
致病性真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形式
➢ 原发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感染 ➢ 继发(条件)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如白色念珠
菌),亦有外源性感染(如曲霉菌),常发生于长期应用抗 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的患者 ➢ 过敏性真菌病:系在各种过敏性或变态反性疾病中,由真菌 性过敏原(如孢子抗原)引起过敏症 ➢ 真菌毒素中毒症:可侵害肝、肾、脑、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 组织。如黄曲霉素可引起肝脏变性,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 并致肝癌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 目前有三种制剂: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ABLC)、两性霉 素B胆固醇复合体(ABCC)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 药物分布更集中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减少了在肾组织中的 浓度,肾毒性显著降低,同时输液反应也大大减少,但仍需
监测肾功能
➢ 适应证:IFI的经验及确诊治疗;无法耐受传统两性霉素B 制 剂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不能使用传统两性霉素B 制剂的患 者
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 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 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IPFI也日益成为 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死亡 原因之一。IPFI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至今尚未统一。为了规范我国IPFI 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美国 家的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订出我国“侵袭性肺部真菌 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
一、真菌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真菌的分类:真菌按形态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 单细胞真菌主要为酵母和类酵母菌(如隐球菌、念珠菌), 呈圆形或椭圆形
➢ 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分枝交织成团形成菌 丝体,并长有各种孢子,这类真菌一般称为霉菌
➢ 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出现两种形态,称 双相性真菌,即在机体内或含血培养基37℃孵育,呈现酵 母型菌落,而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室温孵育,则形成丝状菌 落。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等
诊断标准 ➢ 定义 ➢ 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 ➢ 临床诊断IPFI ➢ 拟诊IPFI 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 ➢ IPFI防治策略 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 附录1-4
讨论内容
真菌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IFI的治疗药物简介 IPFI的诊断标准 IPFI的临床处理程序与策略 常见IPFI的抗真菌治疗
二、IFI的治疗药物简介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多烯类抗真菌剂
➢ 适应证:可用于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引 起的感染
➢ 药代动力学:口服不吸收,需静脉给药。可通过胎盘屏障, 脑脊液浓度低,血浆半衰期为24h
➢ 用法与用量:静脉给药,每天0.5~1.0mg/kg,开始先以1~5mg 给药,视耐受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5mg,避光缓慢静滴(不 少于6小时)。总量1.5~3.0g
697-700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诊断标准 ➢ 定义 ➢ 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 临床诊断IFI ➢ 拟诊IFI 治疗原则 ➢ 预防治疗 ➢ 经验治疗 ➢ 临床诊断患者的治疗 ➢ 确诊后的治疗 附录1-4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

啤酒酵母 黄曲霉
白念 青霉菌
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侵犯皮肤、指甲等,为慢性,具有顽固
性,但对身体影响较小 深部真菌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 类酵母菌—念珠菌属(白色念珠菌) ➢ 酵母菌类—隐球菌属 (新型隐球菌 ) ➢ 二相真菌—球孢子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孢子丝菌属、芽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 药代动力学:易在肝、脾中浓集,肾蓄积少,清除半衰期为 100~150h
➢ 用法与用量:起始剂量为每天1mg/kg,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 推荐剂量ABLC为5mg/kg,ABCC为3~4mg/kg, L-AmB为 3~5mg/kg。静脉输注的时间不应少于1h
伊曲康唑: 三唑类抗真菌剂
➢ 注意事项:长期治疗时应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护,静脉给药不 得与其他药物采用同一通道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 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 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 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 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与治疗原则(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54-556
伊曲康唑: 三唑类抗真菌剂
➢ 用法与用量:①IFI的确诊、拟诊和经验治疗:第1~2天: 200mg,静脉注射,每天2次;第3~14天:200mg,静脉注射, 每天1次;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之后序贯使用口服液, 200mg,每天2次,直至具有临床意义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消 除。②IFI的预防治疗:每天5mg/kg,疗程一般为2~4周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多烯类抗真菌剂
➢ 注意事项:传统两性霉素B 制剂具有严重的肾脏毒性,需对 患者进行严密的肾功能及血钾水平监测,在肾功能显著下降 的情况下应予以减量,并应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
➢ 应注意两性霉素B在输液中的反应,可于静滴前给予解热阵 痛、抗组胺药和输液中加入小量糖皮质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