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第2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选修一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专题二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专题二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专题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本节目标解读】【课程目标】了解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

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分类方式:分类标准类型备注培养基的培养基、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即为培养基。

培养基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微生物的种类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培养基的特殊用途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如鉴别大肠杆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培养基。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5、E、coli指。

〖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

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二、无菌技术:1、关键防止的入侵。

围绕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

2、无菌技术(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一课时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规范以及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提升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并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重点学习实验室安全规范,包括实验室基本操作规则、微生物实验的特殊注意事项等。

2. 实验操作准备: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并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显微镜、接种环、培养基等。

同时,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包括样品的接种、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等。

3. 实验操作实践:学生需亲自进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操作。

首先进行手部消毒,然后进行接种操作,记录观察结果。

实践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预习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准确阐述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

3. 团队合作要求:本实验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需与小组成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需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和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主要评价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态度、互相帮助的程度以及各自在实验中的表现等。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范,熟悉微生物的培养过程,理解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微生物培养实验。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学生需根据课程内容准备实验器材和培养基,包括试管、烧杯、三角瓶、接种环、培养皿等。

同时,需根据课程要求配置适合的培养基配方。

2. 实验室规则学习:学生需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则,如实验前后的卫生清洁、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和存放、个人防护措施等。

3.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学生需根据课程内容,利用准备好的接种环,从普通环境中(如土壤、水)或临床样本中分离特定微生物,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

4.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分析其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记录结果应详细且具有逻辑性。

5. 总结与反思:学生需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如操作规范性、时间管理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不得抄袭。

2. 实验过程中需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个人安全与卫生。

3. 实验报告应详尽,包括实验准备、操作过程、观察结果及总结反思等。

4. 实验器材需妥善处理,实验后的卫生需由学生自行负责。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详尽程度、分析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以及总结的全面性,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

2. 操作规范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如接种环的使用、培养基的配置及存放等,给予相应的成绩。

3. 观察结果评价: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价其对微生物特征的描述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4. 反思与改进建议:根据学生的总结反思,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操作水平。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提交作业,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教师沟通。

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自主学习[学点1]基础知识1、培养基:⑴概念: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

根据有无_________,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⑵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成分。

⑶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等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培养霉菌时需要将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无菌技术⑴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①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_______。

②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_________相接触。

⑵消毒和灭菌:①消毒: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______和_______)。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②灭菌:杀死物体内外______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学点1学习情况检测〗1、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B.氮源和维生素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3、培养基的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其具体的方法是()A.100℃,15分钟B.121℃,15-30分钟C.62℃,30分钟D.零下18℃,60分钟以上[学点2]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 →倒平板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这一主题属于高中生物课程中“微生物与人类生活”这一重要单元的内容,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培养的意义及操作流程,从而加深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了解实验室培养的目的和意义,熟悉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能与操作:学会制作微生物培养基、无菌操作技术及常见微生物的简单观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实验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包括无菌操作、培养基制作等环节。

2. 结果性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实验原理、步骤及结果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存在和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培养基制作,包括称量、溶解、调pH值、灭菌等步骤。

重点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4.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基的状态变化,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提问和互动,检测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以及自我反思和感悟。

同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性、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以及在理论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分析与导入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分析与导入设计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观看培养基相关素材,认识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看无菌操作视频,结合教师详细讲解,能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3.通过观看实验视频,结合实际实验操作,能够完成纯化大肠杆菌的操作。

★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具备生物所需条件的分析,并且知道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在同一个培养环境中,按所培养的生物种类调整所需的条件。

学生应该对微生物培养的条件能够理解。

不足在于缺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整个操作技巧。

★教材分析:课题背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

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列举的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搜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养物纯净对于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液体和固体培养基时,宜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讲解,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培养基配方的实例。

教师可以采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分析,认识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成分,并结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知识,让学生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养基中为什么都需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

★导入设计导入一:从历史中的事件导入19世纪中期,关系到法国经济命脉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

经过一番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在于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

由此人们认识到保持培养纯净的重要性。

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Word版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Word版

课题: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教学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

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

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

(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1.1 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等。

〖思考1〗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凝固剂。

【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C、H、O、N、P、S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

【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

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1.3 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 pH 、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要求。

【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

〖思考3〗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思考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

活动2: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4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5 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高二教学设计 )选修1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高二教学设计 )选修1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选修1专题2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出培养基的一般成分、种类及用途。

2、能够区别解释消毒和灭菌的不同之处。

3、学生能够列出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在生活或实验室使用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信息,并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基的含义、组成、用途2、无菌技术的含义及方法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微生物基础知识人们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

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

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提问:那么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要满足哪些要求呢?学生回答总结:要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还要注意避免其他我们不需要的杂菌的污染。

提问:根据自己的感受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微生物。

学生回答总结,形成概念:所谓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提问:我们肉眼看不见细菌,那细菌的形态有哪些呢?细菌又是如何进行增殖的呢?细菌的形态并不仅仅只有球形,它的形态是多样的,比如说:短杆状、弧形、螺旋形的细菌的增殖也是很特别的,它们一般通过二分裂的方式来进行后代的繁衍。

单个细菌肉眼看不见,但是当很多的细菌在聚集在一个点上,就会形成一个具有形态结构的细胞聚集体,这时能够看到。

我们把它成为细菌的菌落。

教师根据不同菌落的图片讲解细菌菌落的概念、特征及菌落的作用。

1)所谓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体,我们把这个群体称之为菌落。

2)菌落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光泽度、硬度、透明度等来描述。

提问:那么细菌的菌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3)菌落的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第2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选修一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第2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选修一
1)所谓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体,我们把这个群体称之为菌落。
2)菌落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光泽度、硬度、透明度等来描述。
提问:那么细菌的菌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菌落的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微生物是微小的、肉眼看是不见的。
回答:球形的。
观看细菌二分裂视频。
思考菌落的作用
1、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微生物的概念。
2、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细菌的
总结,形成概念:所谓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作为高中生,我将以细菌作为代表,来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细菌了它是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提问:我们肉眼看不见细菌,那细菌的形态有哪些呢?细菌又是如何进行增殖的呢?
细菌的形态并不仅仅只有球形,它的形态是多样的,比如说:短杆状、弧形、螺旋形的。(PPT展示各种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增殖也是很特别的,它们一般通过二分裂的方式来进行后代的繁衍。(播放细菌二分裂的视频)
我们知道单个细菌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但是当很多的细菌在聚集在一个点上,就会形成一个具有形态结构的细胞聚集体,这时,我们便能够看到了。我们把它成为细菌的菌落。
教师根据不同菌落的图片讲解细菌菌落的概念、特征及菌落的作用。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名称
选修一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科目
生物
年级
适用班级
AB部
选修二
专题2
2课(节)
教学时间
2018-3-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出培养基的一般成分、种类及用途。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设计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三、【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

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

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

(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1.1 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等。

〖思考1〗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凝固剂。

【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

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1.3 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 pH 、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要求。

【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

〖思考3〗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

〖思考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

活动2: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4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1.5 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微生物的概念,掌握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观察和识别,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培养基、接种工具、显微镜、灭菌设备等。

2. 准备实验材料:新鲜微生物样品、培养皿、试管等。

3. 预习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并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4. 实验室保持清洁,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即学习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 实验室介绍: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如培养箱、显微镜、灭菌器等。

同时,介绍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3. 微生物基础知识: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为后续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4.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培养、观察等步骤。

同时,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5.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观察。

教师进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6.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报告,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形态等。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和微生物的特性。

7. 总结与延伸: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验室培养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如食品工业、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2课时)教案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阅读文本,能够说出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2.通过观看视频,能够熟练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

3.通过观看图片、教师讲解,能够体会无菌操作技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质疑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转录的步骤;转录和DNA复制的共同之处);(2)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熟练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基本思想(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引课的介绍和课堂小结,体悟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能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感悟大千世界的神奇多彩)。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通过前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学会了倒平板和梯度稀释的方法,对于如何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培养微生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实际操作的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能力快速复习回忆微量可调移液器的使用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实验操作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也能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平板划线法的操作。

但是由于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实验进程的周期长,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实验。

所以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并熟练掌握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是本节课重难点。

为了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又同时保证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本节课借助了鸿合i学软件的“仿真实验室”,在课前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的过程,熟知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而课堂上仅针对于微生物的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进行集中的教学,使微生物的接种方法能够在一课时的时间内完整呈现,增强课程的完整性,也避免了与微生物的多次接触,有效的降低了课堂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出错率。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稀释涂布平板和平板划线操作解决的策略1.通过鸿合i学软件的“仿真实验室”提前熟知实验操作过程,明确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基本操作要求;2.播放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操作视频,学习标准的实验操作方法。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本技能,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等基本操作,并能够初步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与记录。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培养基制备:学生需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行设计并制备一种适合特定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这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营养成分,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在制备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无菌操作,确保培养基不受杂菌污染。

2. 接种与分离技术:学生需在实验室中学习并实践接种环、涂布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操作。

通过接种与分离,学生可以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为后续的形态观察与鉴定打下基础。

3. 微生物形态观察:学生需利用显微镜观察接种后的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并记录下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这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以及单个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性等。

4.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部分。

三、作业要求1. 安全第一: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注意防止化学烧伤、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2. 操作规范: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实验要求。

在制备培养基、接种与分离等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3. 仔细观察:在形态观察环节,学生需认真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准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报告要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室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观察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第一课时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技能,理解微生物的分类和实验室培养的意义,并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微生物培养实验。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并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实验室培养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处理实验废物的规定。

2. 实验技能操作:第一课时将着重训练以下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

- 微生物样品的接种技术,如涂布法、划线法等。

- 培养基的制备和选择,了解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

3. 实验操作步骤:学生需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以下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包括显微镜、接种环、培养皿、试管、无菌水等。

- 选择适当的微生物种类,如细菌或酵母,进行实验室接种。

- 记录观察结果,如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菌落形态等。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需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保持桌面整洁,佩戴实验室所需的防护装备。

2. 在实验前,学生需充分预习实验指导书,并按照指导书上的要求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仔细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的形态特征以及颜色等细节信息。

4. 学生需独立思考,主动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验报告中加以分析。

5.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将实验器材和材料进行清洁和归位,确保实验室的整洁与安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理论知识是否理解透彻、实验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观察记录是否详细等。

3. 教师将给予学生及时反馈,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高中生物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确立知识目标:列举培养基的种类等基础知识,说明培养基配方及作用;概述无菌技术。

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除了要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

因此,实验时针对培养基、操作者、用于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和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才能成功培养微生物。

可见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关键。

教学中可联系医疗和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无菌技术。

3 教学实施建议(1)拟定实验计划微生物实验室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技术要求高。

对本课题教学组织采用实验探究的模式,注重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

采用课上和课下统筹安排,理论和实践并举,在操作中理解原理,利用原理指导实践。

基于此,对本实验教学安排如下:实验计划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习有关培养基的知识和无菌技术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基础知识介绍明确实验原理通过讲解,设计表格进行知识归纳第二课时学习有关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进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操作提供实验器具,和培养基配方,指导学生操作进行实验培养基和器皿灭菌,倒平板操作尝试配制培养基及倒平板第三课时进行实验室纯化大肠杆菌操作介绍平板划线和稀释涂布平板原理,并指导学生接种操作利用各小组自己配制的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大肠杆菌操作尝试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并纯化培养第四课时培养观察、展示成果,分析原因和课题延伸组织交流和介绍菌种保藏观察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观察并分析成功和失败原因,拓展视野(2)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所遵循的科学道理,具体地说它是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的理论依据。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Word版含答案

一、培养基(阅读教材P14~15)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3.营养要素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无菌技术(阅读教材P15~16)1.获得纯净培养物: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2.无菌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3.消毒和灭菌(1)消毒①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②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

(2)灭菌①概念: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②常见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三、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阅读教材P16~20)1.制备固体培养基2.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2)微生物培养分析①如果接种了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说明接种操作符合要求。

②若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③未接种大肠杆菌的空白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若长出菌落,说明灭菌不彻底,实验失败。

(阅读教材P20)[共研探究]该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划分应是固体培养基,原因是该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

(2)该培养基包含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4类营养物质(成分),分别是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高中生物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生物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生物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预习案学习目标11、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3、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方法条件作用对象消毒煮沸消毒法100 C ,煮沸5〜6 min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巴氏消毒法70〜75 ℃煮30 min 或80℃煮15 min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法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双手消毒质量分数为50%的石炭酸、来苏水对空气消毒一定浓度的乳酸、食醋通过熏蒸对空气进行消毒紫外线法紫外线照射30 min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灭菌灼烧灭菌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对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灭菌,也可以对试管口、瓶口灭菌干热灭菌在干热灭菌箱内,160〜170 "条件下,加热1〜2 h耐高温且需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高压蒸汽灭菌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内,121℃,100 kPa,灭菌15〜30 min主要是耐高温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塘瓷、橡胶及一些药物等紫外线30 W照射30 min 小型接种室、接种箱等自主梳理1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________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________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种类(3)成分:a、主要成分:水、________、氮源、________。

b、其他成分: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________、特殊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_的要求。

c、请连线表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①牛肉膏a、碳源、氮源和维生素②蛋白胨b、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③NaClc、氢元素和氧元素④H2Od、无机盐d、请连线完成其他培养基的特殊要求:①培养乳酸杆菌a、将pH调至酸性②培养霉菌b、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③培养细菌c、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④培养厌氧微生物d、需提供无氧条件2、无菌技术(1)目的:获得________培养物。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7: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7:2.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师姓名年级课时教材内容分析本专题涉及三个实验课题,它们的关系及学习要求如下图所示。

在下图中,课题1涉及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是其他两个课题的基础,课题2和课题3涉及特定的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和鉴定,难度较大,课题2强调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和作用,课题3是在选择性培养基的基础上,又相应地增加了鉴别性培养基的知识及其应用。

学生分析配制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是培养、观察和研究微生物的基础。

教学时,可以先展示有菌落生长的培养基平板,给学生以视觉刺激,让他们体会到要观察和研究微生物,必须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微生物大量快速地繁殖起来,只有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菌落,才能更好地研究微生物。

学习目标阶段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P14、15,阐述微生物的作用、分类及营养成分阶段目标2:阅读勾画教材、列表分析,区分消毒和灭菌,举例说明不同物品的灭菌方法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目标评价阶段目标1:1.设置适当情境----有效导入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在,但由于其一般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须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所以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总体比较陌生。

我们可以尝试以如下情境导入:情境一中展示一杯红葡萄酒、一小蝶香醋、一块腐乳、一盒酸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品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

情境二通过投影仪展示水华和赤潮等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1、通过阅读教材,对于教材的挖空内容,100%的同学可以完成“基础感知”物。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课题,就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学情和各学校实验条件而言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展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

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就是弄清楚三个概念:培养基、菌落和无菌技术。

关于培养基,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制备一个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对培养基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培养基的类型及分类依据,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培养基分类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形成概念:所谓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作为高中生,我将以细菌作为代表,来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细菌了它是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提问:我们肉眼看不见细菌,那细菌的形态有哪些呢?细菌又是如何进行增殖的呢?
细菌的形态并不仅仅只有球形,它的形态是多样的,比如说:短杆状、弧形、螺旋形的。(PPT展示各种细菌的形态)
1)所谓菌落是指由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细胞群体,我们把这个群体称之为菌落。
2)菌落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光泽度、硬度、透明度等来描述。
提问:那么细菌的菌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菌落的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微生物是微小的、肉眼看是不见的。
4、写出培养基制作的一般的步骤。
5、能够说出在微生物分离纯化实验中可以选用平板划线法或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法。
【能力目标】
1、让学生能够对培养基的配制、倒平板、平板划线、涂布平板等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
2、学会在生活或实验室使用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关注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信息,并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回忆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里面关于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学生举出一些应用微生物的例子(泡菜、臭豆腐、牛奶、分解垃圾等)。
回答:要给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还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环节2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之前了,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提问:根据自己的感受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微生物。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基的制备、无菌技术的操作。
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节1
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专题1中我们学习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它们了都是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实了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的。那么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我们应用微生物的一些例子吗?既然微生物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如此的广泛,那么今天我们就进入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学习。
细菌的增殖也是很特别的,它们一般通过二分裂的方式来进行后代的繁衍。(播放细菌二分裂的视频)
我们知道单个细菌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但是当很多的细菌在聚集在一个点上,就会形成一个具有形态结构的细胞聚集体,这时,我们便能够看到了。我们把它成为细菌的菌落。
教师根据不同菌落的图片讲解细菌菌落的概念、特征及菌落的作用。
如今了,在工业化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提问:那么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要满足哪些要求呢?
是的,除此之外,我们要获得纯净的微生物,还要注意避免其他我们不需要的杂菌的污染。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名称
选修一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科目
生物
年级
适用班级
AB部
选修二
专题2
2课(节)
教学时间
2018-3-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出培养基的一般成分、种类及用途。
2、能够区别解释消毒和灭菌的不同之处。
3、学生能够列出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回答:球形的。
观看细菌二分裂视频。
思考菌落的作用
1、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微生物的概念。
2、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细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