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诊断与鉴别

合集下载

胸腺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胸腺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 胸腺瘤,尤其 是恶性胸腺瘤。
手术切除的并 发症包括感染、 出血、胸膜瘘 等,需要在术 后进行密切观
察和护理。
手术切除的效 果与肿瘤的分 期、病理类型 等因素有关, 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评估。
放疗和化疗
放疗:通过高能 射线破坏癌细胞 并阻止其分裂和 扩散
化疗:使用药物 杀死或抑制癌细 胞的生长和繁殖
其他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咳嗽
痰中带血:肿瘤侵犯支气管 引起痰中带血
干咳:胸腺瘤压迫气管引起 刺激性干咳
呼吸困难:胸腺瘤压迫呼吸 道导致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胸腺瘤侵犯无力, 可能是由于肿瘤 压迫或免疫系统 受损所致。
患者通常会感到 身体疲劳,无法 进行正常的日常 活动,需要休息 才能缓解。
放疗和化疗的优 缺点比较
放疗和化疗的适 用范围和注意事 项
免疫治疗
胸腺瘤的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免疫治疗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反应,帮助身体更好地抵抗肿瘤。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治疗等。 免疫治疗在胸腺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其中组织学检查更为准确可靠。
病理学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明确诊断,缺点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
在进行病理学检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清洁肠道等,以确保检查结 果的准确性。

胸腺瘤病理报告模板

胸腺瘤病理报告模板

胸腺瘤病理报告模板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胸腺瘤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提供了对该疾病的详细描述和相关病变的分析。

介绍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起源于胸腺,通常为良性。

胸腺位于胸腔中央,是淋巴组织的一部分,起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胸腺瘤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生,但以10-30岁年轻人最常见。

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方法病理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分析。

组织标本进行了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和染色。

结果病理观察下可见,切片组织呈现出囊性和实质性的混合结构,周围被结缔组织包绕(图1)。

实质部分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大、小不等的椭圆形细胞和淋巴样细胞。

细胞胞浆呈淡染色,核染色质淡染,核仁不明显。

囊性部分内含胶样液体和炎性细胞浸润。

![图片1: 胸腺瘤组织切片](进一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TTF-1和CD5(图2),符合胸腺上皮源性和淋巴细胞源性混合型胸腺瘤的特征。

![图片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例](诊断根据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诊断该患者为混合型胸腺瘤(淋巴上皮瘤)。

讨论混合型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肿瘤,起源于胸腺上皮和淋巴细胞,具有混合性病理特征。

临床上,混合型胸腺瘤常常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多样化,有时难以与其他胸部疾病鉴别。

病理学是确诊胸腺瘤的关键,通过观察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以明确诊断。

本例患者的病理形态表现为囊性和实质性的混合结构,实质部分的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TF-1和CD5表达,符合混合型胸腺瘤的特征。

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结果,最终确诊为混合型胸腺瘤。

结论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肿瘤,混合型胸腺瘤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

本文报告了一例混合型胸腺瘤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过程,提供了对该疾病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病理学是确诊胸腺瘤的关键,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鉴别混合型胸腺瘤至关重要。

胸腺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腺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腺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一)A型胸腺瘤1.定义:是一种由形态温和的梭形或卵圆形上皮性肿瘤细胞构成,缺乏或伴有少量未成熟T淋巴细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

是胸腺瘤中相对少见的类型。

以手术治疗为主,绝大数不要放化疗。

2.大体:一般有包膜,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质硬,实性,分叶状结构不明显,可伴有囊性变。

3.镜下:组织结构多样:肿瘤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片状、束状、席纹状、车辐状或血管外皮瘤样,局部可有微囊结构。

少数可见腺样分化、肾小球样结构、菊形团及脑膜瘤样结构。

血管周间隙少见,缺乏胸腺小体和髓样分化灶。

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形态温和,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见;淋巴细胞稀疏,未成熟T淋巴细胞缺乏或可计数。

脑膜瘤样结构局部腺样分化4.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表达p63、ck5/6、 CK、CK19等上皮标记,CD20可阳性,不表达CD5、cD117;TdT显示少量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

5.鉴别诊断:a.B3型胸腺瘤(梭形细胞亚型):如果存在大量的血管周间隙,强烈支持梭形细胞B3型胸腺瘤。

如果肿瘤细胞核形状大小一致,存在大量毛细血管,见有菊形团结构、微囊区和肿瘤细胞CD20阳性,则支持A型胸腺瘤。

b.AB型胸腺瘤:AB型胸腺瘤镜下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A型胸腺瘤成分;另一种是淋巴细胞丰富(B样)的成分伴有明显的不成熟T细胞。

当TDT阳性的淋巴细胞成分>10%时需要诊断为AB型胸腺瘤。

c.胸腺类癌/不典型类癌:少数A型胸腺瘤可见菊形团样、腺样结构需与胸腺发生的类癌/不典型类癌鉴别,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类癌/不典型类癌细胞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NSE、CD56至少表达两种,而A型胸腺瘤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

d.胸腺肉瘤样癌:不典型A 型胸腺瘤有时需要与胸腺肉瘤样癌进行鉴别,胸腺肉瘤样癌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如果局部CD20阳性支持不典型A型胸腺瘤,如果保留了A型胸腺瘤的组织结构,局部出现了坏死和分裂增多的不典型性,也倾向是诊断不典型A型胸腺瘤。

胸腺瘤诊疗指南或共识

胸腺瘤诊疗指南或共识

胸腺瘤诊疗指南
胸腺瘤概述
胸腺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腺上的肿瘤,通常为良性。

胸腺是位于胸廓中部的负责
免疫功能的器官,胸腺瘤的发生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有时会导致胸腔器官受压、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胸腺瘤的诊断
1.临床症状:胸腺瘤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或MRI能够显示胸腺瘤的位置、大小等
情况。

3.病理检查:通过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一步确诊为胸腺瘤。

胸腺瘤的治疗
1.观察治疗:对于小体积、无症状的胸腺瘤,可选择定期观察,不积极
干预。

2.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快速生长或可能为恶性的胸腺瘤,需要进行
手术切除。

3.放疗或化疗:在胸腺瘤恶性程度较高时,可以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

胸腺瘤的预后
大多数胸腺瘤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后患者往往能够完全康复。

但部分患者可能
会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等情况,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胸腺瘤的注意事项
1.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胸腺瘤的存在。

2.避免吸烟和其他有害因素,预防胸腺瘤的发生与恶化。

3.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
应治疗。

以上是关于胸腺瘤的诊疗指南,如有相关疾病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

胸腺瘤的CT诊断

胸腺瘤的CT诊断

3例 为 恶 性 , 合 率 为 8. ; 前 C 诊 断 恶 性 胸 腺 瘤 7例 , 后 病 理 诊 断均 为恶 性 , 合 率 为 1 0 。 良性 胸 腺 符 63 术 A o T 术 符 0
瘤平 均直 径 为 4 5c 类 圆形 1 . m, 7例 , 叶 状 3例 , 规 则 形 2 ; 瘤 均 表 现 为 密 度 均 匀 , 膜 完 整 , 分 不 例 肿 包 与周 围 纵 隔 大 血管 界 限 清楚 。恶 性 胸 腺 瘤 平 均 直 径 为 9 6CI5例 呈 分 叶 状 , . I, T 1例 呈 类 圆形 , 1例 呈 不 规 则 浸 润 性 生 长 ; 例 包 膜 5
122 检 查方法 ..
内肿瘤 的 5 , 良、 O 有 恶性 之分 , 分 为侵 袭 性 与非 或 侵 袭性L 。因胸 腺瘤 的组 织学 表现 常不 能可靠 地鉴 1 ]
别 良、 性 , 恶 手术 中如果 发现肿 瘤包 膜突 破并侵 入 到
所 选病 例均 进行 C T平 扫 和 C 增强 扫 描 。扫 T
实用临床 医学 2 1 0 2年第 1 第 3期 3卷
P a t a Cii l ! 丝 ! rc cl l c ! i na
! l ! o 兰

83 ・
胸 腺瘤 的 C T诊 断
荣 城 谭 爱 军 ,
(. 乡市 第三人 民 医院影像科 ;2 南 昌大学萍 乡医院影像 科 , 1萍 . 江西 萍 乡 3 7 0 ) 3 0 0
1 2 方 法 .
良性 胸 腺瘤 2 2例 , 中 1 其 7例 位 于前 上 纵 隔 , 5
例 位 于 前 中 上 纵 隔 。肿 块 直 径 2 7 c 平 均 ~ m,
4 5c 其 中< 5 0c 5例 。肿 块 形 状 : . m, . m 1 圆形 1 7 例 , 叶状 3例 , 分 不规 则 形 2例 。肿 块 密 度 均匀 , 边

良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良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点, 提高 C T对该 病 的术前 诊 断及 评 估 , 临床 治疗 提 供 指 为
导。
临 床 资 料

腺瘤可侵犯 同侧胸膜种植结节 , 但本组病例均未见胸膜种植。 有些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胸腺瘤 可侵入心包 心腔 , 组病例 本 中有 1 , 例 术前 C T平扫漏诊 , 术后 证实为 恶性胸腺瘤 侵犯右 心房 。殷蔚伯等 认 为 , 儿童胸 腺瘤 发生 率低 , 如果发 生 但
9例 良性 胸 腺 瘤 中 , 于 前 上 位
纵 隔 7例 , 中上 纵 隔 2例 , 块 大 小 18 . m, 中 7例 前 肿 . ~64c 其 小 于 5 0c 平 均 直 径 4 1c . m, . m。肿 块 呈 类 圆 形 7例 , 叶 状 1 分
以及肺 内及远处转移等 , T发现 以上征象 , C 首先考虑胸腺癌 。 四、 胸腺瘤 与其 它纵 隔肿瘤 的鉴别诊 断 胸腺瘤 还需 与 下列肿瘤鉴别 : 淋 巴瘤 。常表现 为结 节融合肿 块 , ① 呈两侧 对 称 或 不 对 称 , 强 扫描 多呈 不 均 匀 强 化 , 中有 结 节 样 明显 增 其 强化 区, 环形强化对淋 巴瘤定性诊 断有帮 助 。临床常伴有
腺 瘤 主要 表 现 为 肿 块 较 大 , 灶 密 度 欠 均 匀 , 态 不 规 则 、 病 形 呈 分 叶状 , 多沿 血管 间 隙及 纵 隔 固有 间 隙侵 犯 , 与周 围组 织 分 界 不 清 , 肪 间 隙模 糊 消失 , 强 扫 描 呈 不 均 匀 强 化 。部 分 病 灶 脂 增 向肺 内浸 润 生 长 , 组 病 例 4例 。本 组 病 例 中 未 见 明 确 肺 内 本 及 纵 隔 淋 巴结 肿 大 及 胸 外 远 处 转 移 。文 献 提 出 , 性 胸 恶

胸腺瘤ppt课件

胸腺瘤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 弥漫分布的结节状生长,形成不连续的分隔结节,由网状纤维包绕肿瘤 结节。
❖ 由淋巴细胞较少的A型胸腺瘤和富于淋巴细胞的B型胸腺瘤成分混合而成。 ❖ 肿瘤细胞主要由小多角型上皮细胞组成,核呈小圆形、卵圆形或梭形。
淋巴细胞数量比A型胸腺瘤多,比B1型胸腺瘤少。 ❖ B型区肿瘤细胞主要由小多角形上皮细胞组成,胞核小圆形、卵圆形或梭
形,淡染,核仁不明显。 ❖ 两种成分的比例有很大差异:在同一切片中,要么A型胸腺瘤区域少,要
么B型胸腺瘤区域少。
完整版PPT课件
17
完整版PPT课件
18
完整版PPT课件
19
完整版PPT课件
20
完整版PPT课件
21
完整版PPT课件
22
完整版PPT课件
23
完整版PPT课件
24
免疫表型
❖ CK表达谱类似于A型胸腺瘤,但B型区上皮细胞常 常是CK14阳性。

完整版PPT课件
6
❖ 肿瘤细胞呈梭形和/或卵圆形,核形温和,核仁不明显 ❖ 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状,或呈车辐状排列。 ❖ 很少或没有淋巴细胞,既没有明显的小叶,也没有分隔纤维
带。 ❖ 背景血管可显示血管瘤样改变。 ❖ 胸腺癌偶尔发生于A型胸腺瘤:坏死区的存在,显示核染色
质深染的间变核,或分裂像,提示癌的存在。
的皮质区与较小的类似于胸腺髓质的区域,很少胸腺小体, 不规则的分叶和厚的纤维包膜或不规则的纤维分隔。
完整版PPT课件
26
❖ 肿瘤上皮细胞少而小,以分散的卵圆形细胞出现,核染色质 淡,异型性不明显,散在分布,不形成细胞团。
❖ 淋巴细胞样成分为密集排列的小淋巴细胞团,其染色质呈块 状。

胸腺瘤的CT表现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鉴别

胸腺瘤的CT表现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鉴别

胸腺瘤的CT表现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鉴别胸腺瘤是指发生在胸腺内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根据CT检查的表现,可以对胸腺瘤进行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的鉴别。

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主要呈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

这些肿块常位于上纵隔,在中纵隔的前上部或环绕主气管上方。

肿块一般密度均匀,可为软组织密度或稍高密度,CT值在20-30HU之间。

肿块大小不一,一般在1cm至数厘米之间。

在增强CT检查中,非侵袭性胸腺瘤呈现为均匀强化,增强程度可与邻近肌肉相当或稍高。

相比之下,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有所不同。

侵袭性胸腺瘤常常呈现为肿块的边缘不规则,甚至呈现为鳞状或刺状。

肿块密度可不均匀,内部可见坏死、囊变、出血等改变。

在增强CT检查中,侵袭性胸腺瘤的强化程度可能不同于非侵袭性胸腺瘤。

一些侵袭性胸腺瘤可能呈现为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可与血管或淋巴结相当或稍高。

而其他一些侵袭性胸腺瘤则可能强化不显著。

此外,胸腺瘤还可能出现局部的侵犯或累及周围结构的表现。

当胸腺瘤侵犯纵隔脏层胸膜时,可以出现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的表现。

当胸腺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如肺、大血管、食管等,还可见到相应的压迫、移位或阻塞表现。

在进行胸腺瘤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鉴别时,除了CT表现外,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而言,非侵袭性胸腺瘤多见于年轻人,良性率较高;而恶性胸腺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恶性率较高。

此外,恶性胸腺瘤常伴有胸腺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重症肌无力、红细胞再生障碍等。

总之,通过CT检查可以对胸腺瘤进行鉴别诊断,非侵袭性胸腺瘤呈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且均匀强化。

而侵袭性胸腺瘤常呈现为边缘不规则、坏死、囊变等改变,强化程度可能不一致。

此外,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在胸腺瘤的CT表现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评估肿瘤的侵袭性。

首先,通过观察肿瘤与邻近结构的接触面积和界限可判断其侵袭性程度。

胸腺瘤报告单

胸腺瘤报告单

胸腺瘤报告单胸腺瘤,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胸部肿瘤。

它起源于胸腺,一种位于胸腔内的器官,负责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

胸腺瘤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所出具的一份重要文档。

本文将以胸腺瘤报告单为主题,深入探讨胸腺瘤的概念、报告单的内容,以及其意义和诊断过程相关的知识。

一、胸腺瘤的概念胸腺瘤是一种来自胸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在10-30岁之间,且女性患者比例略高。

胸腺瘤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和胸腺癌。

良性胸腺瘤通常以体积增大为主要症状,但一般不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相比之下,恶性胸腺瘤和胸腺癌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二、胸腺瘤报告单的内容一份完整的胸腺瘤报告单包含了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和评估内容。

首先,它通常会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和性别等基本信息。

其次,报告单会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进一步,胸腺瘤报告单会列出患者进行的各种检查项目及其结果。

这些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和MRI等)、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另外,胸腺瘤报告单还会提到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组织及器官改变的学科,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进行观察和评估,并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手段的检测,以确立诊断或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根据病理学的分析,医生可以确定胸腺瘤的良性或恶性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胸腺瘤报告单的意义和诊断过程胸腺瘤报告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全面评估和准确描述。

这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胸腺瘤报告单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随访至关重要。

根据检查结果和病理类型,医生可以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风险,并进行相应的随访措施。

胸腺瘤报告单内容描述

胸腺瘤报告单内容描述

胸腺瘤报告单内容描述检查结果: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我们发现您有胸腺瘤的存在。

胸腺瘤是一种在胸腺中形成的肿瘤,它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以下是我们对您检查结果的详细描述。

1. 胸腺瘤位置与大小: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您的胸腺瘤位于胸腺的特定区域。

该肿瘤的大小为(X)厘米,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生长趋势。

2. 胸腺瘤形态与组织特征: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该胸腺瘤呈囊肿状或实质性肿块状,具体形态与组织特征需进一步分析和定位。

3. 胸腺瘤的良恶性鉴定:目前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认该胸腺瘤的良恶性。

为了明确这一点,我们建议您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如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4. 周围组织影响评估:胸腺瘤的位置和尺寸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进一步的评估可以确定它是否对邻近器官和结构产生了压迫或侵犯。

5. 需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您的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我们建议您和您的医生进一步讨论您的检查结果。

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检查和治疗措施:- 组织活检:通过取得胸腺瘤的组织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其良恶性。

- 影像学评估:进行胸部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准确定位胸腺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影响情况。

- 临床评估:通过详细的身体检查、症状评估和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的整体情况。

- 手术治疗:对于恶性或有症状的胸腺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请记住,以上只是对您的检查结果进行初步描述。

最终的治疗决策应由您与您的医生共同决定,并取决于您的具体状况和医疗需求。

建议您尽快与您的医生进行进一步咨询和讨论,以便制定适合您的个性化治疗计划。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对女性影响不大,常见乳腺良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错构瘤等。

其中部分乳腺良性疾病具有癌变倾向,被称为乳腺癌前病变,如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对于恶性肿瘤,由于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粘液癌、导管原位癌、未分化癌、淋巴瘤等。

乳腺癌的可疑特征较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这也是怀疑肿瘤为乳腺癌,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的依据。

低回声实性肿块(图1),这主要与周围脂肪组织相比,部分病例可呈极低回声,当乳腺肿瘤以癌细胞为主时,回声较低,而以纤维组织为主时,则回声较强。

当肿瘤伴有出血坏死时,可为混合回声。

图1 超声见一极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病灶无明确的边界,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常呈锯齿状、毛刺状或蟹足状,无包膜(图2)。

图2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毛刺样➤纵横比大于1,肿块与皮肤不平行,纵径常大于横径(图3)。

图3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与皮肤不平行,纵横比大于1伴有后方回声衰减,肿瘤后方可出现回声的降低或消失(图4)。

图4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微钙化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但超声对于微小钙化显示常不及乳腺X线,超声仅能探及细小强回声(图5)。

图 5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RI)常大于0.7(图6、图7),肿瘤由于癌细胞对组织的破坏,导致新生血管形成,血流信号可丰富,走形不规则,阻力指数增高。

图6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管走形不规则图7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PW探及高阻动脉血流频谱,RI=0.78 而在这些特征中,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和形态不规则最具意义,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胸腺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腺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地 观察 肾动脉解 剖位 置及 血 管变 异 情况 , 能够 准 确
指导术 中对 肾 血 管 的处 理 , 减 少 甚 至 避 免 误 伤 血
小, 术 前充 分 了解 可 减 少 血 管 损 伤 及 出 血 性 并 发
症; ④ AR A 狭 窄与 肾性 高血压 密切 相关 。 E OA 是指 主 肾 动 脉 开 口 2 c m 内发 出 分 支 以
9 8 0 .
示, 男性 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 间 、 左 肾 和右 肾之 间 肾动 脉变 异 的
9 3 .
[ 2 3 S h a k e r i AB ,Tu b b s R S ,S h o j a MM, e t a I .B i p o l a r s u p e r n u — me r a r y r e n a l a r t e r y [ J  ̄ .S u r g Ra d i o l An a t ,2 0 0 7 ,2 9 ( 1 ) : 8 9 —
p o t e nt i a l r e n a l d o n o r s f o r l a p a r o s c o pi c ne p h r e c t o my wi t h mu l t i
d e t e c t o r r O W h e l i c a l C T ̄ J ] .Ra d i o l o g y ,2 0 0 5 ,2 3 7 ( 2 ) : 9 7 3 —
[ 3 ] 张际青 , 胡小鹏 , 尹喜 , 等 .多 层 螺 旋 C T 在 活体 肾 移 植 供 者 术 前 评 估 中的 作 用 [ J ] .中华器 官移 植 杂志 , 2 0 0 9 , 3 0 ( 7 ) : 4 1 9 —

胸腺瘤33例CT诊断与病理对照

胸腺瘤33例CT诊断与病理对照
3 讨 论
母 和数 字 命 名 不 同种 类 病 种 J 。把 肿 瘤 分 成 A
型、 A B型 和 B型 的原 理 是 基 于肿 瘤 生 长 的 形 态
上、 功 能上 和遗传 学 上 的证 据 , 提示 这些胸 腺瘤 亚 型 在形 态学 上和 临床 上形 成 了明确 的病种 。重 症 肌无 力 与 A B、 B 、 B 。 型 胸腺 瘤 显 著相 关 。胸 腺 癌
《 沈阳部 队医药》 2 第

8 6・
比, 同文献 。WHO的组织学 分 类 与 以往分 类 的 比
较 见表 2 。
表2
WH O的组织 学分类 与以往分类 的比较
传 统 分 型
A型 A B型 B 型
梭形细胞型 、 髓 质 型 混合 型
淋 巴细 胞 富 有 型 ; 淋巴细胞型; 皮质 优 势 型 ; 器 官 样 型
学亚 型是 B :型 和 A B 型胸 腺 瘤 ( 占所 有 病 例 的 2 0 %~ 3 5 %) , 而B . 型和 A型 胸 腺瘤 属 罕 见类 型
之列( 在多数研究中占5 %一 1 0 %) 。本文收集 的
病例中, A B型 ( 3 9 %) 和B : 型( 2 7 %) 占最 大百 分


边 界 不 清 有 钙 化 有 分 隔 强 化 幅 度
小于 3 0 H u
3 2 2 1 l 4 O
3 0 ~5 0Hu >5 0Hu
重 症 肌 无 力
肿 瘤 的边 界在 B 型 与 B 型胸 腺瘤 中呈 逐渐 边 界不 清 的倾 向 。钙化 程度 在各 型胸 腺瘤 中均发
l 2 2 4 7 3
为1 . 5 m l / k g , 注射后 3 0 s 扫描 。 2 结 果

胸腺瘤诊断

胸腺瘤诊断

胸腺瘤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约占前纵隔肿瘤的83%-90%,约占全部纵隔肿瘤的20%。

胸腺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将部分淋巴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

起源于胸腺的肿瘤可以合并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胸腺瘤合并症:
1、重症肌无力,在临床最为常见,约1/4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2、胸腺瘤合并纯红再障(PRCA):胸腺廇患者血清中发现IgG抗体,IgG抗体抑制红细胞生成素和抑制血红蛋白合成。

这类胸腺瘤病人的病理类型约70%为非浸润型的梭形上皮细胞型。

切除肿瘤后,贫血症状可明显改善,但是比单纯的胸腺廇预后差。

3、胸腺瘤病人还可伴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T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4、免疫球蛋白血症,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6、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vpercortisolism)或柯兴综合征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所产生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

7、伴有其他器官的肿瘤
8、高凝血症并血栓形成
二、
1、血清中β-HCG和AFP有助于胸腺瘤与恶性畸胎瘤的鉴别;
2、肌联蛋白抗体(Titin-ab) 是一种诊断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T)(尤其是上皮细胞型胸腺瘤)较为敏感、特异、简便易行的实验室参数,它可能在MGT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胸腺瘤分型?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4

胸腺瘤分型?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4

胸腺瘤分型?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4胸腺瘤分型胸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胸腺上皮细胞上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胸腺瘤包括胸腺上皮瘤和胸腺间质瘤。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对胸腺瘤的分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

1. 胸腺上皮瘤胸腺上皮瘤是最常见的胸腺瘤类型,占所有胸腺肿瘤的80-90%。

胸腺上皮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提腺瘤(Thymoma)提腺瘤是胸腺上皮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胸腺瘤的50-60%。

提腺瘤可以根据WHO的分类分为A、AB、B1、B2、B3和C六个亚型。

亚型之间主要依据瘤细胞形态和增殖指数的差异进行分类。

- A型提腺瘤:细胞形态规整,增殖指数低,预后良好。

- AB型提腺瘤:细胞形态和AB亚型相似,增殖指数中等,预后尚好。

- B1型提腺瘤:细胞形态与正常胸腺相似,增殖指数较高,预后尚好。

- B2型提腺瘤:细胞形态多样,有少许异形细胞,增殖指数适中,预后较好。

- B3型提腺瘤:细胞形态多样,有明显的异形细胞,增殖指数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 C型提腺瘤:细胞形态异常,增殖指数极高,预后差。

(2) 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胸腺癌是一种相对稀少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胸腺瘤,占所有胸腺瘤的10-20%。

胸腺癌可以根据瘤细胞形态分为不同亚型。

- 角化癌:瘤细胞具有角化细胞特征。

- 未分化癌:瘤细胞基本无法分化,具有强烈的恶性特征。

- 腺癌:瘤细胞形成腺管结构。

- 黏液腺癌:瘤细胞形成黏液性分泌物。

2. 胸腺间质瘤胸腺间质瘤较为罕见,占所有胸腺肿瘤的10-20%。

胸腺间质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型:(1) 胸腺淋巴瘤(Thymic lymphoma)胸腺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

根据病理类型和免疫表型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弥漫大细胞型淋巴瘤、结节性硬化型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

(2)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Thymic neuroendocrine tumor)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指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胸腺由第3和第4咽囊发育而成,在胸腺发育过程中,逐渐下降至胸骨后。

胸腺位于前上纵隔,向上至甲状腺的下缘,向下至第四肋软骨。

胸腺由左右两个叶组成,右叶稍大,两叶由中线处的疏松结缔组织连接。

为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主要分泌胸腺素(thymosin)和胸腺生长激素(thymopoietin)。

功能: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

胸腺的血供来自其附近动脉的分支,有三个明确的主要来源:胸腺上动脉(最常起源于甲状腺下动脉)、胸腺外侧动脉(起源于胸廓内动脉)、胸腺后动脉(是头臂干和主动脉的直接分支)。

胸腺的静脉引流系统与它的动脉供应并不平行:胸腺后静脉汇入附近的头臂静脉;胸腺上静脉汇入甲状腺下静脉(50%),或上腔静脉、胸廓内静脉。

胸腺-大小变化出生时约重13-15克,青春期时约重35-45克,青春期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其重量在25岁时下降至25克,60岁时进一步下降到不足15克,在70岁时平均下降到6克#。

204154025在出生或接近出生时,占总体重百分比最大。

胸腺影是儿童胸片中最常见的影像表现,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帆船症、波浪征是识别胸腺的重要征象。

5个月女婴的正常胸腺•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

•多见于40-60岁, 20岁以下少见,儿童罕见,无性别差异。

•病因不明,可能与胸腺皮髓分化成熟停滞有关。

•主要症状多为胸痛、胸闷、咳嗽、气短。

• 常伴有副肿瘤综合征,以重症肌无力(MG) 较为常见,约30%的胸腺瘤患者合并MG;少数可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WHO胸腺肿瘤分类WHO2015新版分类与WHO2004旧版分类的对比增加1. 增加新的肿瘤分型2. 细化各亚型的诊断标准3. 增加肿瘤间的鉴别诊断4. 增加各亚型肿瘤的细胞学诊断废弃1. 废弃“混合性胸腺瘤”名称2. 纠正胸腺瘤良性肿瘤的观点,除伴有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微小胸腺瘤以外,其他所有胸腺瘤直接归入恶性肿瘤范畴WHO胸腺肿瘤分类(2015)类型按其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而分类,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预后最差。

胸腺瘤的诊断与鉴别

胸腺瘤的诊断与鉴别

胸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x线表现:胸部X线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心脏底部与升主动脉交接部及肺动脉段区,向纵隔一侧突出,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实质性的良性胸腺瘤常有分叶状轮廓。

恶性胸腺瘤边缘常不规则,表面许多结节状突起,有时也可伴有分叶状形态。

胸腺囊肿阴影呈囊肿形态,有时因液体重力作用使上部较扁下部较宽。

胸腺脂肪瘤含有大量脂肪组织影。

肿瘤于短期内明显增大时应考虑恶变可能,心腰部肿瘤合并双侧上纵隔阴影明显增宽、心包积液或合并胸膜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血性胸腔积液等均为侵袭性胸腺瘤的重要征象。

胸部CT检查清楚显示胸腺瘤性质、囊变、钙化及与周围组织间隙,有助于判断胸腺瘤是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

增强胸部CT常见前纵隔内包膜完整、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影,其内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针刺活检:可在超声、CT或透视指引下进行活检,检诊断本病的敏感性可以达到95%。

做细胞学及病理检查,有助于对胸腺瘤与纵隔淋巴瘤和其他恶性病变进行鉴别。

临床上为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多按临床分期标准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分类。

分期标准以胸腺肿瘤浸润范围不同依次分为下述四期:Ⅰ期:肿瘤包膜完整,无浸润。

Ⅱ期:肿瘤浸润包膜、纵隔或胸膜。

Ⅲ期:肿瘤浸润大血管、肺脏。

Ⅳ期:肿瘤转移至心包或胸膜。

鉴别方法:1、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在原发性纵隔肿瘤超过30%,大部分为良性,部分存在恶变倾向,术后容易复发,只有少部分是恶性肿瘤。

2、纵隔生殖细胞肿瘤纵隔是生殖系统以外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发的部位,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在成人纵隔肿瘤发生率中约占15%,多见于20~40岁年龄段,80%以上是良性病变,其中良性畸胎瘤较多见,在儿童纵隔肿瘤该病发生率约占20%,年龄越小肿瘤恶性可能性越大。

3、胸内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肿多位于上前纵隔内胸骨后、气管前方,源于胚胎期遗留在纵隔的异位甲状腺组织或颈部甲状腺肿长大后下坠入胸骨后进入上纵隔前部,少数病例可在中、后纵隔发现。

胸腺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胸腺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胸腺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像任何纵隔肿瘤一样,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小的胸腺瘤多无临床主诉,也不易被发现。

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

胸痛的性质无特征性,程度不等,部位也不具体,一般讲比较轻,常予对症处理,未做进一步检查。

症状迁延时久,部分病人行X 线检查,或某些病人在体查胸透或摄胸片时发现纵隔肿物阴影。

被忽略诊断的胸腺瘤此时常生长到相当大体积,压迫无各静脉或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

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切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可能。

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MG)、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

虽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胸腺瘤,但绝大多数是在50~60岁,儿童胸腺瘤非常少见。

胸腺瘤的发生率男女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大约50%胸腺瘤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是在胸部X线体检时被查出肿瘤。

随着肿瘤增大或肿瘤的外侵,患者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全身反应及伴发疾病症状。

胸壁受累病人可陆续出现程度不等胸背钝痛、肩胛间区或胸骨后疼痛;气管受压出现咳嗽、气促、胸闷、心悸等呼吸困难症状;喉返神经受侵可出现声音嘶哑,膈神经受压可出现膈肌麻痹;上腔静脉梗阻表现为面部青紫、颈静脉怒张。

如出现乏力、盗汗、低热、消瘦、贫血、严重的胸痛以及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体征常提示为恶性病变或伴有局部转移。

胸腺伴随疾病据Rosenow和Hurley’s(1984)报道,40%胸腺瘤病人伴有胸腺从属全身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3,4)。

其中1/3有两种或更多胸腺伴随疾病。

这些伴发疾病的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紊乱引起,也可能有某些巧合。

1.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患者最常伴随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腺瘤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方法:
x线表现:胸部X线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心脏底部与升主动脉交接部及肺动脉段区,向纵隔一侧突出,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实质性的良性胸腺瘤常有分叶状轮廓。

恶性胸腺瘤边缘常不规则,表面许多结节状突起,有时也可伴有分叶状形态。

胸腺囊肿阴影呈囊肿形态,有时因液体重力作用使上部较扁下部较宽。

胸腺脂肪瘤含有大量脂肪组织影。

肿瘤于短期内明显增大时应考虑恶变可能,心腰部肿瘤合并双侧上纵隔阴影明显增宽、心包积液或合并胸膜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血性胸腔积液等均为侵袭性胸腺瘤的重要征象。

胸部CT检查清楚显示胸腺瘤性质、囊变、钙化及与周围组织间隙,有助于判断胸腺瘤是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

增强胸部CT常见前纵隔内包膜完整、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影,其内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针刺活检:可在超声、CT或透视指引下进行活检,检诊断本病的敏感性可以达到95%。

做细胞学及病理检查,有助于对胸腺瘤与纵隔淋巴瘤和其他恶性病变进行鉴别。

临床上为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多按临床分期标准对胸腺瘤进行诊断分类。

分期标准以胸腺肿瘤浸润范围不同依次分为下述四期:Ⅰ期:肿瘤包膜完整,无浸润。

Ⅱ期:肿瘤浸润包膜、纵隔或胸膜。

Ⅲ期:肿瘤浸润大血管、肺脏。

Ⅳ期:肿瘤转移至心包或胸膜。

鉴别方法:
1、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率在原发性纵隔肿瘤超过30%,大部分为良性,部分存在恶变倾向,术后容易复发,只有少部分是恶性肿瘤。

2、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纵隔是生殖系统以外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发的部位,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在成人纵隔肿瘤发生率中约占15%,多见于20~40岁年龄段,80%以上是良性病变,其中良性畸胎瘤较多见,在儿童纵隔肿瘤该病发生率约占20%,年龄越小肿瘤恶性可能性越大。

3、胸内甲状腺肿
胸内甲状腺肿多位于上前纵隔内胸骨后、气管前方,源于胚胎期遗留在纵隔的异位甲状腺组织或颈部甲状腺肿长大后下坠入胸骨后进入上纵隔前部,少数病例可在中、后纵隔发现。

胸内甲状腺肿病理性质可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或腺瘤,恶性者较少见。

4、纵隔囊肿
常见的纵隔囊肿有心包囊肿、淋巴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和肠源性囊肿(食管囊肿),一般认为这些囊肿均因部分胚胎细胞异位而引起。

5、纵隔脂肪瘤
纵隔脂肪瘤临床罕见,多长自心包旁的脂肪组织,有的呈分叶状,质软有完整包膜。

肿瘤生长缓慢,临床多无症状。

原文链接:/zhzl/2014/0801/18625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