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1.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

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

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谁能把大家问倒?”“你真行”“你的看法很独特”“你敢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

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

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

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

这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

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

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

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先导。

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

”学生有了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1)疑概念(2)疑结论(3)疑方法(4)疑重点(5)疑难点
(6)疑易错点(7)疑关键点
“问”,源于思。

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要
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

4.创设互动情景,培养学生共同质疑的能力
疑问最终要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对某些学生来说,还存在着语言表述障碍。

创设小组互动情景,意在消除这种障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

5.创设反思情景,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能力
反思不仅是教师的专利,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它必须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不断调整才能完成。

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因此,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设反思情景,旨在训练学生自我质疑,培养其内省能力。

例如:在巩固练习结束后,以学生自问作为结尾。

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方法?”这样,学生经过自我质疑,不仅让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质疑的能力。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气氛、留下自由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境,因人而异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逐步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