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1
光学第12章_干涉和干涉系统-2010精简
这个范围大则空间相干性好;范围小则空间相干性差.
右图中光源尺寸一定, 干涉孔径角即确定,孔 径角内的两点,距离愈 近,相干性愈好;角外 的两点不相干。
S1
S1
S2
S 2
三、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和时间相干性
光程差ΔL越大,折射光越落 后于反射光。ΔL过大,将超 过列波长度L。这时a、b光将 无法进行相干叠加。
劈尖
不规则表面
利用劈尖的等厚干涉可以测量很小的角度。
如: 今在玻璃劈尖上,垂直入射波长为 5893Å 的钠光, 测得相邻暗条纹间距为 5.0mm,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2,求此劈尖的夹角。
检查立方体
标 准 角 规 标 准 角 规
被检体
被检体
干涉膨胀仪
装置
C:铟钢作成的,热 膨胀极小; M:被检体。 M
相邻条纹的角间距:
n 1 2 2n' 1N h
反比于角间距,中心条纹疏,呈里疏外密分布。 反比于h,厚度越大,条纹越密。
透射光的等倾条纹
可见度降低,与反射互补
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一)定域面和定域深度
油膜上的彩色条纹即为厚度很小时的等厚干涉条纹
(二)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在双孔后的空间,是相干光波的交叠区,形成干 涉.这种干涉,相干光波来自同一原子的发光,叫做 自相干.
双光束干涉,干涉场中某点的光强,与该点到两 光源的距离有关.因此,光强有稳定的空间分布. 在干涉场中距离双孔不太近,又不太远的区域, 处处有干涉.这种干涉称为不定域干涉.
2. 屏幕上光强分布规律 屏幕上P点光强为:
2 2 2 2
2 A1 A2 A1 A2
2 2
振幅相等:K=1 目视干涉仪:K>0.75 好 K>0.5 满意 K=0.1 可辨认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S
y x r1 S1 O
S2
P(x,y,D)
x
r2
z
d D
2 k ( r2 r1 ) k
2
( r2 r1 ) 2 ( r2 r1 ) 则 :I=4 I 0 cos k 4 I 0 cos 2
光强 I 的强弱取决于光程差 (r2 r1 )
x
22
对于双光束干涉: I M=I 1+I 2+2 I 1 I 2, I m I1 I 2 2 I1 I 2
K 2 I1 I 2 ( I1 I 2 )
I I1 I 2 2 I1 I 2 cos 2 I1 I 2 ( I1 I 2 )(1 cos ) I1 I 2 ( I1 I 2 )(1 K cos )
4、干涉条纹的意义:光程差的等值线
5、干涉条纹的间隔: e
6、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多色光的干涉
7、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等光程差面
14
作业:
P374
5、6、7
15
菲涅耳双面镜
S 挡光板
M1
S1 d S2
D
M2
16
菲涅耳双棱镜
S1 S S2
17
洛埃镜
S1
d
S2
D
18
比累对切透镜
S
P
P S I1 θ1 N h A θ2 B
36
M1 n M2
n’ n
I2 C
S1 S2
n’
二、平行平板干涉(等倾干涉)
双光束干涉: I1 I 2 2 I1 I 2 cosk I
1.光程差计算 n AB BC nAN
第12章(1) 光的干涉答案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率图16-23一、选择题【C 】1.(基础训练2)如图16-15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 < n 2 > 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A ) 2πn 2e /(n 1λ1) (B )[4πn 1e / ( n 2λ1)] + π(C ) [4πn 2e / ( n 1λ1)] + π (D )4πn 2e /( n 1λ1) 解答:[C]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关系n 1 < n 2 > n 3,判断,存在半波损失,因此光程 差2/2λδ+=e n 2,相位差πλπδλπϕ∆+==en 422。
其中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换算成介质1n 中的波长即为11λλn =,所以答案选【C 】。
【B 】2.(基础训练6)一束波长为 λ 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A ) λ/4 (B ) λ/(4n) (C ) λ/2 (D ) λ/(2n) 解答:[B]干涉加强对应于明纹,又因存在半波损失,所以光程差()()()2/221/4()/4nd k d k n Min d n λλλλ∆=+=⇒=-⇒=【B 】3.(基础训练8)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
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A ) 向右平移 (B ) 向中心收缩(C ) 向外扩张 (D ) 静止不动 (E ) 向左平移 解答:[B]中央条纹级次最低,随着平凸镜缓慢上移,中央条纹的级次增大即条纹向中心收缩。
【A 】4.(基础训练9)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
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第十二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ppt课件
而任意一个中心发出的光波经过双孔或双缝后都能在接受屏上 由于 干涉而形成干涉强度分布,但由于各个发光中心在光源S上的位置 不同,因而在接受屏上所形成的干涉花样的位置也不同,如图所示 L、M、N所形成的干涉花样的零级条纹的位置分别为OL、OM、 ON。不同的光源所发出的光波之间不能干涉,因而只能将干涉强 度简单相加,即不同的干涉花样会相互交叠。那么观察屏上的光强 分布是什么样?
(W d ) D
其中W称为是到达屏(干涉场)上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间的夹角 叫做相干光束的会聚角。上式表明条纹间距正比于相干光的波长, 反比于相干光束的会聚角。
二、两个单色相干点光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在屏幕上得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是有条件的,即d《D,并且在z 轴附近的小范围内观察。但是,屏幕的位置实际上是可以在S1和S2 发出的两个光波的交叠区域内任意放置的;在屏幕任意放置的情况 下,一般就得不到等距的直线条纹。在点光源照明下,干涉条纹是 空间位置对S1和S2等光程差点的集合。
1)干涉条纹强度分布:
I
4I0
cos2
d D
x
当
x m D
d
(m,在0,干1涉, 场2中, 的) 点有最大光强
I 4I0
当
x (m 1) D
,在干涉场中的点有最小光强
(m 0, 1, 2, )
2d
2)条I纹间0 隔:
或
,为亮纹。 ,为暗纹。
e D
d
e
W
3)在屏幕上得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
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获得相干光的方法,了解干涉条纹的定域性。
2、掌握条纹可见度的定义以及空间相干性、时间相干性和光源 振幅比对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3、掌握以杨氏干涉装置为典型的分波前法双光束干涉,熟悉光 强分布的计算,分析干涉条纹的特征,如条纹形状、位置及间 距等。
《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光学
h
结束 返回
解:
=a
acos2
+
2
=
2asin2
=
2
asin =h
sin =4h
a 2
h
结束 返回
12-5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 均匀的薄油膜上,油 膜 覆盖在玻璃板上, 所用 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连续变化,观察到 500nm与700nm这两个波长的光在反射 中消失,油的折射率为 1.30,玻璃的折射 率为1.50。试求油膜的厚度 。
第二级明纹的宽度为
Δx
´=
Δx 2
=2.73 (mm)
结束 返回
12-1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 为 1.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 20m的会其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面处的 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5mm。求入 射光波长。
结束 返回
解:
=
aΔx 2D
=
1.0×2.5 2×2.0×103
sinj
=
k (a+b)
sin =0.1786k-0.5000
在 -900 < j < 900 间,
对应的光强极大的角位置列表如下:
k
sinj j
k
sinj j
0
-0.500 -300
1
2
-0.3232 -0.1464
-18051’ -8025’
3
4
0.0304 0.2072
1045’ 11057’
结束 返回
12-22 一光栅,宽为2.0cm,共有
6000条缝。如用钠光(589.3nm)垂直入射,
中央明纹的位置? 共有几级?如钠光与光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PPT课件
Π
l
l’
D
分振幅双光束干涉
• 只有光源宽度足够小,分波面干涉才能得到高对比度干涉条纹 • 一般地,光源尺寸越大,辐射出的能量越多 • 能否既有高对比度、又有高辐射能量?
• 答案:
•分振幅干涉
第44页/共130页
平行平板干涉
• 单色点光源S发出的球
面波等效于S1和S2发出
S S’ 观察屏
P
的两个球面波,两球面
第22页/共130页
光谱的展宽
• 自然展宽 • 由于原子处于某能态的寿命有限,能态具有不确定性,从这样的能态跃迁产生谱线的自然展宽
• 多普勒展宽 • 每一个原子都是做随机运动的微光源
• 洛伦兹展宽 • 原子之间互相碰撞,使能态寿命缩短,增加了能量的不确定性
第23页/共130页
洛伦兹扩展
• 大部分光源是原子发光,可用电偶极子模型描述 • 电偶极子持续不断地简谐振动时,辐射出无限延续的单色波(单一频率) • 断续辐射的光波不再是单色光 • 设单色光为
第24页/共130页
Et E0 cos20t
有限时间长度的波列
• 单色光的傅里叶变换为
FT
E
t
E0 2
0
0
单色光只有一个正频率分量0
在频率分量为0的单色光上截取时间段的波
列
第25页/共130页
E
'
t
E0
cos
20t , t
0, t 其他
2
波列图形
第26页/共130页
波列的非单色性
只有m=0的条纹,第不29页论/共130为页 何值,都在x=0
处重合
单色性与光强的曲线
第30页/共130页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S线光源,G是一个遮光屏,其上有两条与S平行的狭缝S1、 S2,且与S等距离,因此S1、S2 是相干光源,且相位相同;S1、 S2 之间的距离是d ,到屏的距离是D。
S1
S
d
r1
P
r2
D
x O
干 涉 条 纹
S2
I
光 强 分 布
同方向、同频率、有恒定初相差的两个单色光源所发 出的两列光波的叠加。
解:两缝分别为薄玻璃片遮盖后,两束相干光到达O点处 的光程差的改变为
P
n2 1t n1 1t n2 n1 t
n1
n2
O
20
由题意得
所以
n2 n1 t 5
5 5 48001010 t n2 n1 1.70 1.40 8 106 m 8m
D ( k 1) 紫 d
29
例10
双缝间的距离d=0.25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D=50cm,用
波长4000Å~7000Å的白光照射双缝,求第2级明纹彩色带(第2 级光谱)的宽度。
S1
r1
r2
S
S2
O
r1 e ne r1 (n 1)e
O1点是中央明纹,两光路的光程差应等于0
r2 r1 (n 1)e 0
r2 r1 (n 1)e
23
不加透明薄片时,出现第3 级明纹的条件是:r2 r1 3 由以上两式可得: ( n 1 )e 3
代入数据,得 λ=1.50×10-3×0.60×10-3/1.50 =6.00×10-7m =600nm
17
例2、根据条纹移动求缝后所放介质片的厚度
大学物理12光的干涉
S1
Sd
S2
杨氏双缝实验
§12-1 光源 光的特性
2.分振幅法:利用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 上的反射光和透射光作为相干光
iD
n1
e
A
C n2 n1
B
n1
薄膜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1 光源 光的特性
§12-2 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 1.装置原理
S1
Sd
S2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3 光程与光程差
三、反射光的相位突变和附加光程差
1、n1 n2 n3 或 n1 n2 n3 无附加光程差
12
i
n1
e
n2
n3
2、n1 n2 n3 或 n1 n2 n3 1’ 2’
有附加光程差 2
3、对于折射光,无任何相位突变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3 光程与光程差
§12-2 双缝干涉
2.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r1
S1
S d
r2
波程差
S2
r2 r1
D
P
x
0
r2
r1
d sin
d
tan
d
x D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2 双缝干涉
d
x D
k 极大
(2k 1) 极小
2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d x
D
x
k
D
d
2k 1
D
2d
明纹 暗纹
其中 k 0, 1, 2, 3
实际中,i 0
2n2e '
明纹和暗纹条件
2n2e
大学物理上第12章-波动光学-1
x1
D d
k4
k1
d x1,4 0.2103 7.5103 5107 m 500nm
D k4 k1
1
4 1
x
D d
1 6107 0.2 103
3103 m 3mm
例2. 无线电发射台的工作频率为1500kHz,两根相 同的垂直偶极天线相距400m,并以相同的相位作电 振动。试问:在距离远大于400m的地方,什么方向 可以接受到比较强的无线电信号?
5 4
d
3
暗纹: x 2k 1 D (k 1,2,)
2d
2 1
其中 k 称为条纹的级数
0 -1
屏幕中央(k = 0)为中央明纹
-2
-3
相邻两明纹或暗纹的间距:
-4
-5
x
xk 1
xk
D
d
说明:
条纹位置和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同一级亮条 纹位置不同。因此,如果用白光照射,则屏上 中央出现白色条纹,而两侧则出现彩色条纹。
n2r2 n1r1 k
k 0,1,2, 明纹
n2 r2
n1r1
2k
1
2
k 1,2,3, 暗纹
注意:
薄透镜不引起附加的光
F
程差。
例3. 用薄云母片(n = 1.58)覆盖在杨氏双缝的其 中一条缝上,这时屏上的零级明纹移到原来的第七 级明纹处。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 nm,问云母片 的厚度为多少?
点光源 s* 镜子
屏
M1
s1*
1 A
Ca
《光的干涉》课件
特定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
1. 制备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
2. 将光源对准薄膜,使光波入射到薄 膜表面。
3. 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分析干 涉现象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不同波长的光的干 涉现象。 实验步骤
2. 将不同波长的光源依次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分束器将一束光分为两 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后回到分束器,形成干涉。
1.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确保光路正确。
3. 观察不同波长光的干涉条纹,分析干涉现象与波长 的关系。
04
光的干涉的应用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角度、折射率等物理量。干涉仪的精度极高,可以达到纳米级 别。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以波的形式传播, 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征。
光的干涉是光波动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 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形成新的波形。
在光的干涉中,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加强或减弱的 位置。
多功能性
光学干涉技术将向多功能化发展,实现同时进行 多种参数的测量和多维度的信息获取。
光学干涉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光学干涉技术面临着测量精度、 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方法。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增加,光学干涉技术在科学研 究、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 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I I1 I2 I12
I1 I2 A1 • A2 cos
k1 k2 • r 1 2 1 2 t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1)频率相同,1 2 0;
(2)振动方向相同,A1 • A2 A1A2
(3)位相差恒定,1 2 常数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k1 k2 • r 1 2 1 2 t
注意:干涉的光强分布只与光程差 k • (r1 r2 )有关
补充条件: 叠加光波的光程差不超过波列的长度 (同一个波列叠加才能产生干涉)
满足干涉条件的光波,叫相干光波; 其光源称为相干光源。 将一个光波分离成两个相干光波方法: 分波前法
分振幅法
§12.2 杨氏干涉实验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一、干涉图样的计算
0
e2
4
m
mm++12
在杨氏实验中: d D
y
条纹的间隔: e
S1
e 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
S
O
S2
d
的公式,适合于任何干涉系统。
会聚角 x
r1
r2
D
y P(x,y,D) x
z
5、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 条纹间隔 e , e 1 。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白光条纹 白条纹
0
x
白条纹
二、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二、干涉条件
两个振动E1和E
叠加后的光强为:
2
I E1 E2 • E1 E2
E1 • E1 E2 • E2 2 E1 • E2
I1 I2 I12
I12称为干涉项,它决定了 叠加光强的强弱。
I12的存在表明,叠加的光强I不再是I1和I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第十二章_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最大角半径 n N 1 1 0.0524
h
2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N 12.68
∴可看到 12 条亮纹 10.用等厚干涉条纹测量玻璃楔板的楔角时,在长达 5cm 的范围内共有 15 个亮纹,玻璃
楔板的折射率 n=1.52,所用光波波长 600nm, 求楔角。 解: 600 109 5.9 105 rad
气的折射率;(2)若测量条纹精度为1 10 条纹,求折射率的测量精度。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M1
D1
I
II D2
图 11-52 习题 16 图
解:(1)条纹移动 92 个,相当于光程差变化 92
设氧气折射率为 n氧 , 2 n氧 1 0.1 92
(2)若条纹测量误差为 N ,周围折射率误差有
19.F-P 标准具两镜面的间隔为 0.25mm ,它产生的 1 谱线的干涉环系中的第 2 环和第
5 环的半径分别是 2mm 和 3.8mm , 2 谱系的干涉环系中的第 2 环和第 5 环的半径 分别是 2.1mm 和 3.85mm 。两谱线的平均波长为 500nm ,求两谱线波长差。 解:设反射相位 产生附加光程差 ' ,则对于 1 有
对于 632.8nm c
c
2108 109 3108 632.8 632.81018
1.498104 Hz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L
2
632.8 1018 2 1017
2104 m
6. 直径为 0.1mm 的一段钨丝用作杨氏实验的光源,为使横向相干宽度大于 1mm,双孔 必须与灯相距离多少?
m0
6 106 600
104
为整数,所以中心为一亮纹
(2)由中心向外,第 N 个亮纹的角半径为N
第12章_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1、2节
本章内容
1.光波的干涉条件 2.杨氏干涉和平板干涉的原理 3.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4 .常用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本章要求
掌握光波的干涉原理;掌握杨氏干涉和平板干 涉的原理及干涉条纹的计算;掌握干涉条纹可见度 的影响因素;了解常用干涉仪及应用。
光学概述
光学概述
光学代表人物及其学说
杨氏干涉计算中坐标的选取
第二节
杨氏干涉实验
2.光程差计算 由上面两式求得 r22 r12 2 xd ,所以
2 xd r2 r1 r1 r2
d r1 S1 P ( x )2 y 2 D 2 2
r2 S2 P (x
d 2 ) y 2 D2 2
d D ,若同时 x , y D ,则 r1 r2 2 D 实际杨氏实验中,
因此
光程差
xd r2 r1 D
第二节
杨氏干涉实验
因此 P 的光强分布为: I 4 I 0cos2 [xd ] D 3.干涉条纹及其意义
分 析
①当 x
mD 时,光强最大 I 4 I 0 ,为亮条纹。 d
d 2 2 d 2 2 2 r2 r1 ( x ) y D ( x ) y D 2 2 2
对于亮条纹, m ;有
y2 z2 1 2 2 2 m d m ( ) ( ) ( ) 2 2 2
x2
第二节
4.干涉条纹的间隔
杨氏干涉实验
D 1800 6328 107 e 3.89m m nd 1第二节
杨氏干涉实验
二.两个单色相干光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干涉场:是指观察屏幕、目镜焦平面或照相底片所在平面 两点光源形成的干涉场是空间分布的;干涉条纹是空 间点对点光源的等光程差的轨迹
第十二章 光学1 干涉PPT课件
非热辐射光源(冷光源) 气体放电管、日光灯、萤火虫…
7
•原子的发光模型
能级
激发态寿命 10-11~10-8 s
自发辐射
E2
激发态
原子发光——原子光波列:
一定频率、振动方向,长度有限 E1
基态
的光波列
普通光源发光:
原子光波列
大量原子和分子持续、随机地发 射的光波列
两个特点:间歇性、随机性
xct
8
激光光源:受激辐射
n n = (E2-E1)/h
n E2
n
E1
完全一样 (频率、相位、
振动方向)
激光光源发光(受激辐射)
9
三、单色光
单色光: n 0,t 或 l 0,x
有限长的单色波列
l
xc t l :谱线宽度
普通单色光源: l0.1~1 0 3nm
激光:
l109nm
13
干涉的光强分布
I
II1I22I1I2 co s
Imax
IIma x I1I22I1I2 IIm inI1I22I1I2 -4 -2
若 I1 I2
Imin
0 2
I
4
II1I22I1I2 co s
I 4I1co2s2
-4 -2 0
2 4
14
五、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两个独立的普通光源很难满足相干条件。
4
一、光的电磁波本质:
1、光速和折射率
真空中 c
1
=2.99792458×108 ms -1
00
介质中 u c r r
光在介质中
频率不变 u ln
折射率 n c u
光的干涉课件
N =10
N 很大
-2
-1
0
1
2
N 增大,主极大条纹变亮变窄,次极大数目变多而相对强度变小。
附图二
N=2 N=3 N=4 N =10
N 很大
N个相干线光源干涉条纹示意图
1.43
劈尖例二
920 (nm)
牛顿环
在牛顿环实验中
牛顿环例题
589 nm
暗环
4.00 mm
6.00 mm
6.79 m
迈克耳孙干涉仪
等倾和等厚光路
吐级
吞级
移级
N 个初相相同
的相干点光源
多个相干点源干涉
相邻两光线的光程差
相应的相位差
相邻两光线在 P 点的相位差
主极大与次极大
设各光线在 P 点的振幅大小均为 用旋转矢量法求 N 个振动的合成振幅大小
光的干涉
光波
可见光
常用单色光源
光干涉的必要条件
相干光
光程
光程差与相位差
透镜无附加光程差
续9
分波面与分振幅
杨氏双缝干涉
条纹间距关系式
洛埃镜实验
紧靠镜端处总是产生暗纹,说明在镜端处反射光与入射光
的相位差为 ,相当于光程差
,称为 半波损失。
双面镜实验
双棱镜实验
分波面法小结
分振幅干涉
存在
个
,从而
存在
个次极大(处于每
两相邻零值位置的中间)。据
此可应用 公式算出次极大
的幅值,可以发现,当 N 增大
时,次极大相对于主极大迅速
变小。
设相干点光源的强度相同, 而且 已给定,随 N 的增 大,屏幕上主极大处的条纹越 清晰明亮,次极大处的条纹相 对越来越暗,甚至不被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相干波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D )相干波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 2)两相干波源之间的距离d )两相干波源之间的距离 3)波长λ )波长λ
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的关系 条纹间隔 e ∝ λ, e ∝ 1 ω。
白光条纹 0 白条纹 白条纹 x
二、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两点源形成的干涉场是空间分布的; 干涉条纹应是空间位置对点光源等光程差的轨迹。 ∆=r2 − r1 = ( x + d )2 + y 2 + D 2 − ( x − d )2 + y 2 + D 2 2 2
2
3、干涉条纹(Interference fringes) 及其意义 、干涉条纹( )
πd I=4 I 0 cos x λD λD 当 x=m 时 d 有最大值:I MAX = 4 I 0 , 为亮条纹;
2
x
λD , I MAX = 4I 0 d
I MIN = 0
1 λD 当 x = (m + ) 时 2 d 有最小值:I MIN = 0, 为暗条纹; 其中:m = 0, 1, 2, ± ± L
I 12 称为干涉项,它决定了 叠加光强的强弱。
I 12的存在表明,叠加的光强I 不再是I 1和I 2的简单和。 只有当I 12 ≠ 0 , 且稳定时,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对于两个平面简谐波
设 E 1 = A1 cos( k 1 • r1 − ω1t + δ 1 ), E 2 = A2 cos( k 2 • r2 − ω 2 t + δ 2 ) 则 I = I1 + I 2 + I12 其中 δ = [(k 1 • r1 − k 2 • r2 ) + (δ 1 − δ 2 ) − (ω 1 − ω 2 )t ]
干涉现象(Interference) 干涉现象(Interference)
在两个光波叠加的区域形成稳定的光强 分布的现象, 分布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The term Interferenc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wav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ensify or weaken each other.
结论: 结论:
ω
r2 z
I MIN = 0, 为暗条纹;
1、干涉条纹代表着光程差的等值线。 在同一条纹上的任 、 2、相邻两个干涉条纹之间其光程差 、
意一点到两个光源 的光程差是恒定的。 的光程差是恒定的。
变化量为一个波长λ,位相差变 变化量为一个波长λ 化2π。
Interference fringes
x
ω
r2 z
S
S2
O
d D
r − r = 2 xd
2 2 2 1
2 xd 2 xd d ≈ = x 光程差: 光程差: ∆ = r2 − r1 = r2 + r1 2 D D
kd 2 πd 则:I=4 I 0 cos x = 4 I 0 cos x 2D λD
Zeroth-order maximum
First-order minimum
axial First-order maximum
4、干涉条纹的间隔 、
1 .0 0 .8
I
条纹间隔:
0 .6
D D D e = ( m + 1)λ − mλ = λ d d d 定义: 定义:两条相干光线的夹角为相 干光束的会聚角, 表示。 干光束的会聚角,用ω表示。
注意:干涉的光强分布只与光程差 k • (r1 − r2 ) 有关。
补充条件: 补充条件: 叠加光波的光程差不超过波列的长度
§11-2 杨氏干涉实验 11- (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 )
一、干涉图样的计算 1、P点的干涉条纹强度 、 点的干涉条纹强度
I = I 1 + I 2 + 2 I 1 I 2 cos δ 设 I1 = I 2 = I 0 则: I = 4 I 0 cos
0 .2 0 .0
0 .4
-4
-2
e
0
e
2
4
m-1
m
m+2 m+1
y
在杨氏实验中: ω ≈ d 条纹的间隔: e = λ ω
y
会聚角
x r1 S1
D
S
S2 O
P(x,y,D)
x
ω
r2 z
e=λ ω
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
d D
的公式,适合于任何干涉系统。
5、干涉条纹间隔的影响因素 、
条纹间隔: D D D e = ( m + 1)λ − mλ = λ d d d
对于亮条纹,∆=mλ;有: mλ
(
x2
) (d 2 ) + (mλ 2 ) 2
2 2
−
y2 + z2
2
=1
局部位置条纹
在三维空间中,干涉结果: 在三维空间中,干涉结果:
等光程差面
本课内容回顾
1、干涉现象和干涉条件 、 2、P点的干涉条纹强度: 、 点的干涉条纹强度 点的干涉条纹强度: 3、光程差∆的计算: 、光程差∆的计算: 4、干涉条纹的意义: 、干涉条纹的意义: 5、干涉条纹的间隔: 、干涉条纹的间隔: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11-1 光波的干涉条件 - 一、干涉现象 1、什么是干涉现象(Interference) 、什么是干涉现象( ) 2、相干光波(Coherent wave)和相干光源 、相干光波( ) (Coherent light source) ) 能够产生干涉的光波,叫相干光波; 能够产生干涉的光波,叫相干光波; 其光源称为相干光源。 其光源称为相干光源。
干涉现象实例( 干涉现象实例(Interference Examples) Examples)
2
二、干涉条件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
两个振动E1和E 2 叠加后的光强为: I = E • E = (E 1 + E 2 ) • (E 1 + E 2 ) 1t I = ∫ ( E • E )dt = (E1 + E 2 ) • (E1 + E 2 ) T0 = E1 • E1 + E 2 • E 2 + 2 E1 • E 2 = I 1 + I 2 + I 12
x=m
1 λD x = (m + ) , 2 d
对于接收屏上相同的x值 光强 相等 条纹垂直于x轴 相等。 对于接收屏上相同的 值,光强I相等。条纹垂直于 轴。
用光程差表示: 用光程差表示:
y y x r1 S1
r2 − r1 = mλ
1 2
时 时
S
S2 O
P(x,y,D)
x
I MAX = 4 I 0 , 为亮条纹; r2 − r1 = ( m + )λ
I = I1 + I 2 + I 1 I 2 cos δ
2 xd 2 xd d ∆ = r2 − r1 = ≈ = x r2 + r1 2 D D
光程差的等值线。
e=λ ω
6、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多色光的干 、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
涉
7、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等光程差面 、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干涉项 I12 与两个光波的振动方向 A1, A2 ) 和位相δ有关。 (
= I1 + I 2 + A1 • A2 cos δ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1)频率相同, 1 − ω2 = 0; ω (2)振动方向相同,1 • A2 = A1 A2 A (3)位相差恒定,1 − δ 2 = 常数 δ
2
S
O y x
y P(x,y,D) r1 S1 r2 z d D S2 x ω
δ
2 δ = k ( r2 − r1 ) = k∆
2
( r2 − r1 ) 2 π( r2 − r ) 1 则:I=4 I 0 cos k = 4 I 0 cos λ 2 光强 I 的强弱取决于光程 差
∆ = (r2 − r1 )
2、光程差∆的计 、光程差∆ 算 d 2 2 r1 = ( x − ) + y 2 + D 2 2 d 2 2 r2 = ( x + ) + y 2 + D 2 2
r − r = ( r2 − r1 )( r2 + r1 )
2 2 2 1
y y x r1 S1
P(x,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