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展与推广近年来,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推广。

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增强了抗逆能力,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与推广进行探讨,从新品种选育、生产技术与政策措施等方面综述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现状。

一、新品种选育方面的进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与推广主要得益于新品种的选育。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不断推出具有高产、抗病、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在高产方面,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亩产量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传统品种的两倍以上。

不仅如此,这些新品种还具有抗逆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

在抗病和抗虫方面,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与遗传改良技术,成功选育出一系列抗病、抗虫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真菌病、抗细菌病和抗虫害等特点,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食品安全性。

此外,在耐旱和耐寒方面,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通过对耐旱和耐寒相关基因的筛选和进一步的育种工作,成功培育出了多个具有耐旱和耐寒性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气候异常的年份中表现出色,保证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

二、生产技术方面的推广除了新品种的选育,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推广还需要建立适宜的生产技术体系。

在实际种植中,科学的生产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种植效果。

首先,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种植中提出了精密育苗、穴播和覆膜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杂交水稻的苗情更加统一,根系更加发达,为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科研人员在杂交水稻的施肥上提出了秧肥与追肥的结合,并在追肥过程中注重钾肥的补充。

这样可以保证杂交水稻生长全程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此外,杂交水稻的栽培需要合理的水肥管理。

科研人员提出了定量灌水、定时灌水和定刻灌水的技术,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应,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超高产水稻育种中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v e o h r g e si e lpa t y e i ie b e d n o u e i h y ed fo t e a p c so a i iw n t e p o r s n i a ln p n r r e i g f r s p r h g il r m h s e t fp n — d t c ce e f o t ln eg ta d S n. c n q e ru i g i e l ln y ea d h t r s t ia in i l ,la ,r o ,p a t i h n O o Te h i u sf sn a p a t p n e eo i u i z t h o d t s l o n rc r e ig f rs p r h g il r u g s e . ie b e dn u e i h y ed we es g e t d o Ke r s y wo d :Rie d a ln y e c ;I e lp a tt p ;Br e ig f r s p rh g il e d n o u e ih y ed
Su e ed p rHi h Yil
F ENG n — u Ro g k n ( eat n f i eh o g , ol e f goo , un d n ca i r t, hni g54 8 , h a D pr me t o cn l y C lg rnmy G a go gO enUnv sy Z aj n 2 0 8 C i ) oB t o e oA ei a n
维普资讯
河南农 业科 学
超 高 产 水 稻 育 种 中 理 想 株 型 研 究 进 展
冯荣坤
( 东 海 洋 大学 农 学 院生 物 技 术 系 , 东 湛 江 54 8 ) 广 广 2 0 8

水稻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水稻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水稻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农业科技的作用一直是不可忽视的。

在水稻栽培中,遗传改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为水稻是许多人的主要粮食来源。

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为实现高产优质水稻的目标提供了新的追求。

本文将介绍水稻基因功能以及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功能的探究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基因测序和基因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整个生命科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

在20世纪60年代,稻米开始成为基因改良的对象,并成为一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关注点。

当然在那个时候,还不可能进行广泛的基因测序和分析,因为许多必要的技术和工具还未被发明。

因此,在这个时候,探究基因功能的方法主要是基于随机诱变的筛选设计,以及与整合数据库时代相比更为原始的生物学技术。

但在1980年左右,技术进步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使得基因测序变得越来越容易。

导致研究集中在了单基因疾病的研究中,同时,在水稻的研究方面,也以此为基础。

因此,对非许多基因的功能进行长期研究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大多数的研究的结果都是基于遗传改良领域从其他的研究中已经被证实的方案转移到水稻种植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功能研究的技术也不断改进和更新,不断产生更新的重大成果。

遗传变异测序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精细化地了解基因与染色体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实现遗传多样性和发展中的作用。

二、分子育种的应用分子育种的研究是栽培优化的积累了长期的基础,分子育种要比传统的育种方法更准确和可靠。

创造变异体只是育种的第一步,如何确定抗性基因、环境适应性、产量等性状就成了育种的多步骤。

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现代育种与传统的育种方法已经大有不同。

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分子育种可以更快,更容易关注种植与植物物质代谢关系的生物过程。

另外,现代分子育种将农业生产和技术处理的素材提供给了第二个生产阶段。

浅谈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与前景

浅谈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与前景

想 株 形 与 优 势 利 用 , 后 水 稻 超 高 产 育 种 要 以理 想 株 形 与 今 优 势 利 用相 结合 作 为 大 方 向。 多 水 稻 杂 交 都是 容 易 产 生 许 变 异 和 优 势 的 , 是 水 稻 这 个 作 物 的特 点 和 优 点 之 一 。例 这 如 釉 粳 杂 交 、 理 远 缘 杂 交 、 中 晚 品 种 间 杂 交 、 陆 稻 杂 地 早 水
1 水稻 超 高产 育种历 史
水 稻超 高 产 育 种 ( c re ig f u e ih il) r e b e dn o s p r hg ye i r d 最 早 由 日本 人 提 出 。1 8 年 , 91 日本 农 林 水 产 省 开 始 实施 题
交 、 稻 与 非糯 稻之 间 的 杂交 等等 。优 势 强 弱 显 然 与 结 实 糯 性 和 生 长量 有 关 。优 势 强 ( 釉粳 杂 交 F)生 长 量 固 然 很 如 1, 大 , 实 性 则 往 往 很 差 ; 之 , 实 好 , 长量 欠 大 , 势 也 结 反 结 生 优
23 0 0年 我 国 人 口将 超 过 1 6亿 , 加 粮 食 产 量是 解 决 增 吃 饭 问题 的根 本 。靠 扩 大 生 产 面 积 提 高 总 产 是 有 限 的 , 唯

株 型 与 优 势 相结 合 , 而 选 育超 高产 品 种 的 技术 路 线 。 进
的 出路 是 在 有 限 的土 地 上 生 产 出更 多 的粮 食 , 即提 高 单
中 图分 类 号 : 一 S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3 6 3 ( 0 ) 2 0 7 - 2 17- 7 72 1 0 - 03 0 1
Tak n oCu r n iu t na d De eo me t fS p rHih y edn c e d n l igt re t t ai n v lp n u e g - il igRieBr e ig S o o

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两次 色 , 者 是 依 靠 经 济 系 数 的 提 高 , 者 是 依 靠 生 物 产 跃 前 后
量 的 增 加 。超 级 杂 交 稻 是 在 保 持 较 高 经 济 系 数 的 同 时 , 过 通 增 加 生 物 产 量 而 挟 得 超 高 产 。但 是 , 物 产 量 的增 加 又 主 要 生 是 通 过 增 加 I 面 积 指 数 和 延 长 叶 片 的 有 效 光 合 功 能 期 , 单 1 而 位 叶 面 积 光 合 能 力 的 增 强 效 果 不 显 著 。 探 明 超 级 杂 交 水 稻 物 质 生 产 和 产 世 形 成 的 机 理 , 于 发 挥 超 级 杂 交水 稻 的 增 产 对
关键词
超 级 杂 交 稻 栽 培 技 术 生 理 生 志
1 超 级 杂 交水 稻 高产 栽 培 问题 的提 出
我 国 超 级 稻 育 种 计 划 开 始 丁 19 9 6年 , 过 1 经 O年 的 努 力 我 国 超 级 稻 研 究 已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 先 后 育 成 了一 批 单 产 已 潜 力 1 tb 2 并且 有 较 广 泛 适 应 性 的 超 级 稻 品 种 , 南 方 2,i , /n 如 籼 型 超 级 杂 交 稻 组 合 两 优 培 九 、 优 9 0 、1 航 1 、 两 协 3 8 1优 号 准 优 5 7等 , 如 北 方 超 级 梗 稻 品 种 沈 农 6 6 沈 农 2 5 吉 粳 2 又 0、 6、 8 8等 , 前 实 现 T我 嗣超 级 稻 育种 的 预 定 目标 。籼 型 超 级 杂 提 交 稻 的 育 成 为 我 国 南 方 超 高 产 栽 培 研 究 创 造 了 条 件 、 培 与 栽 育种 的共 同努 力 和 互 相 促 进 将 给 我 国水 稻 生 产 带 来 一 场 新 的技 术 革 命 。 矮 化 育 种 和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先 后 实 现 了 我 国水 稻 产 量 的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取 得 重 大 突破 , 功 地 创 造 出一 批 新株 型 优 异 种质 , 成 培育 出一 批 优 质抗 病 的 超 级稻 新 品 种 和新 组 合 。这 些超 级 稻 新 品 种 、 新组 合 已
广 泛 地 应用 于水 稻 生产 实 践 , 已取得 较 好 的增 产 效 果 。 并 关 键 词 : 稻 ; 想株 型 ; 级 稻 育 种 水 理 超 中图 分 类号 :5 1 3 . S 1. 51 0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1 0 ( 0 7 0 — 6 2 0 10— 70 2 0 )5 0 6 — 5
中国超级 稻 育种 研 究进 展 与前 景
陈温 福 ,徐 正进 ,张文 忠 ,马殿 荣 , 张树 林
( 阳农 业 大 学 水稻 研 究所 , 阳 1 0 6 ) 沈 沈 1 1 1
摘要 : 合 评 述 了 中国 超级 稻 育 种 研究 进 展 与前 景 , 为培 育 和 推 广超 级 稻 , 继 株 型 改 良和杂 交 稻 育 种 之后 , 高水 稻 综 合 生 产 综 认 是 提
(ieR sac ntue hna gA r utrlU i rt,S eyn 1 1 hn ) Rc eer Istt,S eyn gi l a nv s y hna g 10 6 ,C ia h i c u ei 1
Ab t a t s r c :Ad a c s a d p o p cs i u e c b e d n o ih ye d we e n lz d c mp e e sv l n t r f b sc t e r , v n e n r s e t n s p r r e r e i g f r h g il r a ay e o r h n iey ems o a i h oy i i b e dn tc n q e a d e e o me t f n w a eis h a to s o d h t n mp ra t r e i g e h i u s n d v l p n o e v r t .T e u h r h l t a a i ot n wa t i ce s y ed oe t l f i e y o n r a e il p tn i o a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沈 阳农 业大 学学报 ,0 7 1 ,85: 1- 1 2 0 — 0 3 ()7 4 7 8 Jun lo hn a g A r utrlU ie i ,0 7 1 ,85 :1 — 1 o ra fS ey n gi l a nvr t 2 0 — 0 3 ()7 4 7 8 c u sy
南方 籼 稻 、 江 流域 杂 交 水 稻 三个 研 究格 局 , 中 以福 建 省农 业 科 学 院和 广 东 省 农 业科 学 院为 代 表 的 华 南 型超 级 稻 品 种 选 育上 取 长 其
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 进 展 。在 经 农 业 部 确 认 的 2 8个 超 级 稻 品 种 ( 合 ) , 组 中 华南 有 5个 , Ⅱ优 明 8 、 即 6 特优 航 1号 、 Ⅱ优 航 1 、 优 号 天
i re i po a ntep s tnyas T rer ac i ao si uigjp n a i o h n i n ot n yr c r ebedn r rm i h at e er. he eerhsu tn nldn a oi n na ,id ai suh adh b d r e c g g s t i c c c i i
过 “ 矮 秆 、 长 、 深 ”大 穗 型 和多 穗 广 适应 型 超 级 稻 品种 选 育 取 得成 功 。今后 华 南 型 超级 稻 研 究 提 出 “ 半 早 根 、 丰产 、 病 、 质 、 适 ” 抗 优 广
的 综合 提 高 . 进新 抗 源 . 引 加强 抗 性 ,提 高水 稻 生 物 学 产 量 , 强 超 高 产 配 套栽 培技 术 的研 究 和 推广 , 强 根 系 研 究 ,提 倡 常规 技 加 加 术 与生 物 技 术 的结 合 策 略 。

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展望

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展望

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展望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水稻遗传育种正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现状1.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在遗传育种领域积极探索,先后培育了“云南农1号”、“华中农2号”、“苏优7号”等一批优良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均展现了优异的性状和高产性特点,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正在以“超级稻”为代表,推动遗传育种的深入发展和水稻产业的升级。

2. 全基因组序列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作为一种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水稻的遗传信息,为遗传育种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理论依据。

此外,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还能促进新品种的快速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水稻遗传育种的未来展望1. 基于遗传信息的精准育种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挖掘水稻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并将其应用于高效、精准的育种环节,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人工选择”。

这种精准育种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遗传育种效率和水稻品种的稳定性。

2.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高效遗传育种在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基于CRISPR/Cas9等现代基因编辑技术的水稻遗传育种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该技术能够实现对水稻基因组的精准修饰和修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遗传育种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杂交育种和人工选择方法,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及更有效地促进新品种的快速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3. 遗传育种与数字农业的融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农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水稻遗传育种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水稻各种性状和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各 种 理 论 框架 , 过 分 析 当前 超 高产 育种 中所 面 临 的一 系 列 问 题 , 以后 超 高 产 育 种 的 方 向作 出 了 展望 。 通 对 关 键 词 : 稻 ; 种 ; 高产 水 育 超
中图 分 类 号 : 5 1 0 S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 2 0 2 0 ) 50 5 — 6 0 1 5 8 ( 0 7 0 — 5 5 0
我 国是 稻作 文 明古 国 , 有史 可 考 的 种 稻实 践 已超 过 80 0 。 远古 时代 , 类通 过对 野生 稻 的驯化使 0 年 在 人 其 成 为半 栽 培稻或栽 培稻 , 经过 几千 年 的选 择利 用 , 最
终 形 成 了形 形 色 色 的 栽 培稻 种 (ut as , 称 为 原 clvr)或 i 初 栽 培 稻 种 ( r t ec lv r) 从 而产 生 了 丰 富 的 p i i ut as , miv i
规 律 的发 现 , 奠定 了现 代遗传 学基 础 ; 生物遗传 因子分
离 重组 原理 的普 及 和应 用 , 使水 稻 品 种 的改 良建 立 在
科 学基础 上 。1 0 9 6年 日本 已采用 杂 交 育种方 法 , 成 育
“ 锦”3 御 _ 。我 国约到 2 ] O世 纪 2 O年代 , 稻育种 机构 纷 水
南 特” 。以此 为契机 , 广东 省农 业科 学院黄 耀祥 等开展
了水 稻矮 化育种 , 成 以“ 陆矮4号” 桂朝 2号” 育 广 和“ 为
代表 的一 批矮秆 品种 , 由于抗倒 性增 强 , 产量 水平 比原 有 当 家 品种 提 高 2 %~ 3 % , 量 潜 力 超 过 7 5t O O 产 . /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性种 植制度及栽培方式 的最 高单产 或接 近最高单 产的
栽培实践。
我国不 同生态地 区水稻生产条件 千差万别 ,同一
体 系” 的研究专 项 , 更推动 了我 国水稻超高产 的研 究与
应用 , 获得 了诸 多重要成果 。在理 论与技术方 面 , 凌启
品种在不 同生态 区栽培产量不 同 ,以及在 同一生 态区
2 】

根据 作者 的实践与理解有两 种意义上的概念 :一种是 指创造世界最高单产或达到接 近这 种最 高单产的栽 培
实践; 另一种 比较切合广大 生产 实际 , 是指 在各生 态区
进入新 世纪 以来 , 国作 物增产主要 依赖单产 的提 我
高 , 贡献 率 已达 6 %以上 。据联 合 国粮农组织 预测 , 其 0
不同栽培制 度下的产量也 有较 大差别 。 因此 , 不同生态
鸿等提 出的“ 小群 体 、 壮个体 、 高积 累” 的途径【 “ 5 群体 】 与
质量 调控理论 ” , 彭炎 等同 出 的“ 少平 ” “ 高 问蒋 提 稀 与 三

区 、 同种植 制度与方式等条件下 , 高产 的具体 指标 不 超
世界各 国农业 界在水稻超高 产品种选育上 已有 明
确 的产量指 标 , 日本提 出的指标 是单位面积产量超 过
对照 品种秋光 5 %;国际水稻研究 所提 出的指标是 稻 0
收 稿 日期 :0 1 l— 3 2 1 - 12
谷产 量 潜力 达 到 8 0k/6 中国农业 部对 超 高 0 g 7m ㈦; 6
行 了展望与探讨。
关键 词: 水稻 ; 超高产 ; 培技术 栽
中图分类号:5 1 S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8 8 (0 2 0 — 0 1 1 10 — 0 22 1 ) 10 0 — 4

超级杂交水稻发展历概况

超级杂交水稻发展历概况

超级杂交水稻发展历概况一、杂交水稻发展历程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袁隆平根据其研究结果在《科学通报》第四期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提出了“三系”配套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育种设想。

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社会主义大协作,1973年杂交水稻实现了“三系”配套,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

1974年,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1975年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一个大面积商业化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

基于杂交水稻“三系法”理论和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WA)的交流与利用,1972年颜龙安育成了珍汕97A,1980年谢华安育成了恢复系明恢63,并成功培育出强优势组合汕优63。

汕优63从1986年起连续15年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单年最大种植面积曾超过1亿亩(1亩≈666.7平方米,全书下同)。

随后,朱英国和周开达选育成了红莲型杂交稻和冈型、D型杂交水稻,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理论。

1976年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三系法杂交水稻,取得巨大的增产作用。

1976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208万亩,仅占当年水稻种植面积的0.4%,1977年上升到3100万亩,占当年水稻种植面积的5.8%,1983年突破1亿亩,占当年水稻种植面积的20.3%,1990年突破2亿亩,占当年水稻种植面积的49.8%,1991年以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4亿亩左右,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

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配套,杂交水稻单产也逐年提高。

1976年杂交水稻单产为280千克/亩,1977年达到358.9千克/亩,1983年突破400千克/亩,1988年达到440千克/亩,以后稳定在450千克/亩左右,比常规水稻增产75千克/亩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至2020年,45年来我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面积达6.1亿公顷,增产粮食9.1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超级稻研究进展及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思考

超级稻研究进展及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思考

超级稻研究进展及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思考摘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家重视。

该文主要从超级稻研究的历史、超级稻概念、超级稻育种途径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超级稻的研究进展。

结合连云港市超级稻的育种实践和水稻高产栽培的经验,提出了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意见和江苏省淮北地区超级中粳水稻的形态指标。

关键词超级稻;常规中粳;江苏连云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049-021 超级稻研究的历史背景及必然性国际水稻研究所1966年选育出了ir8号水稻品种,被认为现代水稻育种上的一个大的突破,标志东南亚“绿色革命”的到来。

与传统水稻品种相比,ir8植株较矮,茎秆坚挺,叶片直立,有较多的分蘖,对光周期钝感,氮肥适应性强,广泛种植于东亚、南亚及东南亚。

但是ir8育成30多年以来,国际水稻所及东南亚国家育成的水稻品种产量潜力未有大的突破。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我国栽培的水稻品种经历了高秆农家品种、高秆改良品种、矮秆改良品种、杂交水稻的更替,其产量形成存在不同的特点。

从高秆农家品种、高秆改良品种到矮秆改良品种,产量增加20%~30%;矮秆改良品种到杂交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20%。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及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水稻生产一跃成为世界水稻生产强国,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也获得了国际专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认为水稻育种界的泰斗,为世界水稻育种界所公认。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选育出大量的杂交籼稻品种,但其产量较南优2号、汕优6号、汕优63增加并不多,特别是杂交水稻汕优63号自1984育成至今仍然被一些地区应用[1-2]。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株型与以前的品种或组合没有大的改变,光能利用率较为接近;二是育种采用的主体亲本与以前的基本一致,导致新育水稻组合或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各种综合优势提高不明显;三是丰产、品质、抗性上不协调,有些具有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因为抗性差或米质不佳而不能应用与生产。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

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育种一直是农业科技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水稻育种发展现状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从传统育种到现代育种的转变,从单一育种到多元化育种的发展历程。

在育种技术上,我国已经掌握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高通量筛选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我国的水稻品种也经历了从品质类型到功能类型的转变,从传统的高产优质型向耐逆型、高品质型、特色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品种推广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我国水稻品种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其中以超级稻品种为代表的高产品种,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主力品种。

同时,我国也在推广特色品种、优质品种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水稻育种发展展望尽管我国水稻育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国际上的竞争中,我国的水稻品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未来水稻育种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指标,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来说,未来水稻育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1. 品质型和功能型水稻品种的开发。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品质型和功能型水稻品种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抗逆性水稻品种的研究。

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抗逆性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3.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育种技术将成为未来育种的重要手段。

4. 国际合作和交流。

与国际上的育种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开发水稻新品种,将有助于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

三、水稻育种发展对策为了推进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加强基础研究。

水稻育种需要依托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质量至关重要。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5)摘要:为满足全国人民21世纪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该计划共分四期。

第一期:1996—2000年,10.5t/hm 2;第二期:2001—2005年,12t/hm 2;第三期:2006—2015年,13.5t/hm 2;第四期:2016—2020年,15t/hm 2。

2000年,育成了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其产量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10.5t/hm 2的指标。

21世纪初,以‘两优培九’为主要品种的第一期超级稻最大年推广面积约100万hm 2,平均产量在8.3t/hm 2左右。

第二期超级杂交稻12t/hm 2的指标于2004年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从2006年开始推广。

2014年第二期超级稻种植面积接近100万hm 2,平均单产为9t/hm 2左右。

大面积示范目标产量为13.5t/hm 2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于2011年实现。

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于2014年取得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在湖南溆浦县百亩片单产达15.4t/hm 2。

基于上述已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水稻在理论上的产量潜力,启动了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育种攻关,产量指标为16t/hm 2。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育种;进展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in Breeding of Super Hybrid RiceYuan Longping(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D Center ,Changsha 410125,Hunan,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food requirement for all Chinese people in the 21st century,a super rice breedingprogram was set up by Chinese Ministry ofAgriculture in 1996,in which the yield targets are:Phase I (1996-2000)10.5t/hm 2,Phase II (2001-2005)12t/hm 2,Phase III (2006-2015)13.5t/hm 2,Phase Ⅳ(2016-2020)15t/hm 2.With morphological improvement plus the use of inter-subspecific (indica/japonica)heterosis,several pioneer super hybrids were developed by 2000,which met the phaseⅠyield standard and were released for commercialproduction since 2001.In recent years the area under these pioneer super hybrids is around 1million hm 2and the average yield is about 8.3t/hm 2.The breeding of phase Ⅱ,super hybrids succeeded in 2004,one year ahead of schedule,and super hybrids were popularized since 2006.The planting area of these hybrids was near 1million hm 2in 2014and the average yield was around 9t/hm 2.The super hybrid variety,Y-U-2,yielded 13.9t/hm 2on average at a 7.2hm 2demonstrative location in 2011.It means the goal of phase Ⅲsuper rice breeding program is attained.The breeding of PhaseⅣsuper hybrid was achieved in 2014.A new super hybrid Y-U-900yielded 15.4t/hm 2at a 6.8hm 2demonstrative location in Xupu County,Hu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above progress,the phase Ⅴof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program has been proposed,its yield target suggested is 16t/hm 2.Key words:Super Hybrid Rice;Breeding;Progress作者简介:袁隆平,男,1930年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优质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获重大进展

“优质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获重大进展

兰 雯 妻烹耄 , Nhomakorabea,
期世代 中选择。在抗 黄曲霉高产花生 品种选育 过程
中, 进入鉴定圃和品比圃的高代材料进行抗黄 曲霉菌 侵染的抗病性鉴定 , 选择 出抗 黄曲霉菌侵染性状好的 材料, 产量高的可以进入省区试或国家区试 , 区试 中 在
而宜早 不 在
肖( 1人 翠芳 段乃雄.花生黄曲霉产毒菌株快速筛选 96 达易 8) 9
[4 黎穗临 , 小妹 , 丽容 花 生种 质资源 对黄 曲霉 菌的 1] 廖 李 抗性鉴定 [] 中国油料 ,9 2 4 :4 5 J 1 9 ()7 —7 .


[5 黎穗临 国外 引种花生 对黄 曲霉菌 的抗性鉴 定 [ ] 1] J .花 生科技 ,95 1 :5—2 19 ( )2 6


[6 黎穗 临, 1] 梁炫强 , 李一聪 , .国外 引种 花生对 黄曲霉菌 等 的抗性鉴定 [] 花生科技 ,0 12 :3 6 J 2 0 ( )1 —1 .

s d o n ao y oi— r ui rn s riu e l itn x p dc g t i o Ap gl s e c o z i b t n o n sa s f e l

: 8 1 0.


[] 青岛 : c 中国作 物学 会油 料 作 物专 业 委员 会 花生 学





1 8 1 0— 1 4 9 9。 5 5 .
[] 刘宗珏译. 9 抗黄曲霉花生 新品种 ——G A 1 F 一 F 一 和G A 2 [. J 花生科技, 8() 2 ] 1 34: . 9 3 [ ] 黎穗临. 1 0 花生资源及抗性鉴定对抗黄曲霉研究的 基础 作用[ . J 花生学报, 0( ] 2 3增刊) 4 — 5. 0 :9 1 1 4 [1 Ptt ・ e wM lad ft iA] Prr 1] eiRE Yl t l o Al x [ ・ ot DM, o dn a n o e ea Cm e i a i S [ ] u A A 一 t1 o p drop n dee c ・ S : m . n u fe u s S n a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品种分类研究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品种分类研究
( 2 ) 云 南 永胜 条 件 下 当前 最 优 性 状 设 计 为 全 生 育 期 尽 可 能 长 、
C 8 C 9 C 1 0 C 1 J , 1 C 1 2 C 1 3、 C 1 4 C 1 5 C 1 6 C 1 7
穗高 1 1 5 c m左右、 穗长 2 6~ 2 7 c m、 有 效穗 2 2万 一 2 3 . 5万/ 6 6 7 m 、 高峰 苗 4 1万/ 6 6 7 m 左 右 , 成穗率 5 5 % 左右 、 每 穗 总粒数
中图分类号 S 5 1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7 0 5 ( 2 0 1 3 ) 1 2 - 0 0 8 5 - 0 4
2 0 1 1 年 云南 省 永 胜县 水 稻综 合 试 验 站 实施 了水 稻新 品种 高 产 潜 力 鉴 定 及 筛 选 试 验 , 无 重复 , 施 纯 氮 2 5 k g / 6 6 7 m 、 普钙 3 0 k g / 6 6 7 m , 锌肥 2 k g / 6 6 7 m , 硫 酸钾9 k g / 6 6 7 m 。考察 了单产 ( ) 、 全 生 育期 ( d ) 、 穗 高( c m) 、 穗颈高 ( c m) 、 高 峰苗 ( 7 j / 6 6 7 m ) 、 有 效 穗
1 7 0粒 以上 、 结实率 8 5 % 以上 、 千粒 重 3 1 g以 上 。
C 1 8 、 C 1 9 、 C 2 0 、 C 2 1 , 共5 8个 ( 含对 照 ) 。
1 . 2 方 法
1 . 2 . 1 试 验 设 计
关键词 : 水稻 ; 高产潜力鉴定 ;最优分类 ; 类 别特征
究各 类特 征 , 以期为 水 稻超 高 产 育 种及 栽 培 提 供 理论 依据。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近年来,水稻育种技术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
品质性状得以改善,2018年268个国审品种中,优质稻占比为50.0%,地方审定品种中优质稻占比为34.6%;在抗性方面,国审品种中抗稻瘟病品种的比例相对较高,有38个,占比为14.2%,另有抗白叶
年实现16t/hm2的第五期育种产量目标,为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十四连增”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文/周正平 占小登 沈希宏 曹立勇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11
聚焦
Focus
优619等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并开始在生产中崭露头角。

尤其是天隆优619
的更新换代提供分子标记育种已同时利用花(败;中国水稻研究所联以最而稻米外观品所配定向的分子设计育(节选自《中国稻米》2019年5期《我国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展望及对策》,有删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增 加 作物产 量 将 日益 困难 , 多 数 作 物 的产 量 但
大穗 相 结 合 、 部 叶 片 直 立 与 稻 穗 直 立 。K uh 上 h s (9 5 提 出 的 少 蘖 大 穗 模 式 , 19 ) 主要 强 调 分 蘖 少 、
穗型 大 ( 0 2 0粒/ ) 2 0~ 5 穗 。黄耀 祥等 ( 9 4 提 出 19 ) “ 半矮 秆丛 生快 长超 高产 株 型模 式 ” 强调 前 期 的 ,
辽宁农业科学
2 1 ( )5 6 0 1 6 :7~ O
Lio i g Ag iu t a c e e a n n rc lurlS inc s
文 章 编 号 :0 2—1 2 ( 0 1 0 0 5 O 10 7 8 2 1 ) 6— 0 7一 4
水 稻 超 高 产 育 种 研究 进 展
闵忠鹏 , 之 旭 , 洪 义 王 孙
( 宁 省 稻作 研 究 所 , 宁 沈 阳 辽 辽 10 0 ) 11 1
摘 要 : 稻 是 最 主要 的粮 食 作 物 , 稻 产 量 的 稳 定 提 高 对 于 确 保 粮 食 安 全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在 耕 地 面 积 不 断 水 水 减 少 的 情 况 下 , 产 的提 高 是 实 现 增 产 的唯 一 途 径 , 高 产 育 种 是 摆 在 农 业 育 种 家 面 前 的 首 要 课 题 。文 中 就 单 超 水 稻 超 高 产 育 种 的 研 究 现 状 、 株 型 创 制 、 种 优 势 利 用 等 水 稻 超 高 产育 种 的 理 论 和方 法 , 述 了部 分 专 家 学 新 杂 综 者 的 观 点 , 结 合 北 方 超 高 产 育 种 实 践 对 未 来 超 高 产 育 种 研 究 提 出 了一 些 粗 浅 的看 法 。 并
步 的提 高 。当产 量 已经 达 到 了相 当高水 平 , 且 并 在 理论 和实 践上 都 已成 熟 , 要在 高产基 础上 , 有 再 较 大提 高 , 理论 和实践 上 都需要 进一 步探 索 。 在
据 相关研 究报 道 , 物产 量潜 力是 有极 限 的 , 作
外不 少水 稻 育 种 家 围 绕 这 一 重 要 课 题 进 行 了研
收 稿 日期 :0 1 0—2 2 1 —1 7
作 者 简 介 : 忠 鹏 ( 9 1一), , 闵 16 男 副研 究 员 , 事 水 稻 育 种 。 从
辽 宁 农 业 科 学
群体 和个体 、 和库 高度协 调 的形 态基 础 , 源 而杂种

能利用 率可 高达 1 % ~1 % , 稻 理 想 的光 能 利 0 4 水 用 率 可达 3 ~ % 。 因此 , % 5 通过 改 善 稻 株 的光 能 利用 率来增 加 产 量 具 有 巨 大 的潜 力 。在 2 0世 纪 7 0年代 至 8 0年 代 , 不少 研 究 者 试 图通 过 提 高 作
潜 力极 限仍是 目前 产量 的 2~ 3倍 , 因此 超高 产育 种研 究仍 有很 大 的空 间 ( 承 智 等 ,0 5 郑福 贵 蔡 20 ;
等 ,0 1 。 2 0 )
早生快 发 。周 开 达 等 ( 9 5 提 出重 穗 型超 高 产 19 ) 模式 , 调单穗 重 ( 强 5g以上 ) 总之 , 想株 型 是 。 理
( 9 7 提 出 的 超 高 产模 式 中指 出 收 获 指 数 应 在 18 ) 05 .5以上 。提高生 物产 量 并不 难 , 提 高 或保 持 但 收 获指数 不变 却不 易 。要 获得 有利 于超 高产 的较
高 生物 产量和 收 获 指数 , 该 从 研 究 理想 株 型 和 应
熊振 民等 ( 9 5 在 分 析 早 中稻 的 生 物 产 量 19 ) 和 收获 指数后 , 出要 在保 持 高生 物 产量 的前 提 提
下, 力争 提高 收获 指 数 。 国际水 稻 研究 所 (R I IR) 在新 株 型设计 中提 出少 蘖 模 式 株 型 , 时 收获 指 同
数必 须 保 持 在 0 6 . 。杨 守 仁 等 ( 9 8) 袁 隆 平 19 、
2 1 协 调 生物产 量和 收获 指数 .
亿, 与人 口增 长相 适 应 , 粮食 产 量 必 须相 应 增 加 ,
按人 均 4 0 k 0 g计 算 , 应 至 少 达 到 64 0亿 k 。 则 0 g 水 稻 作 为 主要 的粮 食 作 物 , 世 界近 2 3人 口的 是 / 主食 。提 高水稻 产量对 于 世界粮 食 的稳定 具有举 足轻 重 的意义 ( 振声 ,0 0 。 李 2 0 ) 在 耕地 面积 严 重 不 足并 逐 渐 减 少 的 情 况 下 , 单产 的提高 是实 现粮 食增 产 的唯一 途径 。 因此 , 如何 使 品种 的产 量潜 力不 断得 到发挥 , 是 摆在 农业 科学 家面前 的重要课 题 。
关 键 词 : 稻 ; 高产 育种 ; 究 进 展 水 超 研
中 图 分 类 号 :5 1 0 s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随着人 口的增 长 , 食 安 全 问题 成 为 人 们 所 粮 关注 的焦 点 。预计 到 2 3 0 0年我 国人 口将 达 到 1 6
2 超 高 产 育 种 理 论
生理 功 能人手 。
2 2 理 想 株 型 和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相 结 合 .
1 超 高产 的概 念
超 高产 实际 上是一 个 动态指 标 ,是相 对 得 到 进 一 在
D n l( 9 8 提 出理 想 株 型 的概 念 后 , 内 oad 1 6 ) 国
究 。 日本 松 岛省 三 ( 9 1 从 栽 培 的角 度 提 出上 18 ) 部 叶片要 短 、 、 。 我 国 学 者 杨 守 仁 等 ( 9 4 直 厚 18 )
提 出理想 株型 与 优势 利 用 结 合 , 调偏 矮 秆 与 偏 强
作 物产 量 的增 幅 已越 过最 大 值 点 并 将越 来 越 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