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古茶树论文
宁洱县古茶树(园)分布现状及评价陈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政办公室昆明650231)摘要宁洱县(原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种茶历史悠久。
作者通过考察宁洱县古茶树(园),概括了宁洱县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分布类型、古茶树基本生物学特性,古茶树的利用现状等,并分析了古茶树(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茶树(园)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宁洱县古茶树(园)分布评价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处北纬22 °40′—23°36′,东经100°42′—101°37′之间,横断山脉南段,东西遥对的把边江和小黑江沿县界呈帚状向南扩展,无量山余脉纵贯南北,形成分水岭。
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海拔差距大,平均每公里海拔高度下降22米,最高点为梅子乡与景谷县交界的干坝子大山,海拔为2851.1米;最低点为黎明乡窑房把边江与勐野江的合汇口,海拔551.7米。
县境面积约91.9%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兼有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等气候类型。
年平均气温18.2℃,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无霜期334天,年降雨量1414.9毫米,5至10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19.4—21.3℃,年积温达7200—7700℃,月平均温度12.6—14.9℃,日照时数1921.2小时。
这一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和季风气候,以及所形成的土壤植被条件,不仅屏障了第四纪冰川的侵袭,保留了不少古老的树种和古茶树,同时也为茶树的起源、茶树种族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特有的理想生态环境。
同时,古茶树(园)的存在和大面积分布,也为证明宁洱县茶叶种植、产制历史的久远提供了无可辨驳的活体证据,也给讹传“宁洱县历史上不产茶,只是集散地”的道听途说者给予响亮的振聋发聩。
为弘扬普洱茶文化,发展普洱茶经济,振兴普洱茶产业,进一步全面掌握宁洱县境内存活的古茶树(园)的分布、面积情况,切实加强对古茶树(园)的保护管理,做好古茶树(园)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云南省茶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05
案例分析
普洱茶旅游景区开发案例
茶园面积广阔,分布广泛,但景区开发程度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景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不足。
茶园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茶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游客体验单一。
大理古城茶文化旅游开发案例
01
02
古城文化资源丰富,茶文化氛围 浓厚。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
旅游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稳 定。
03
茶馆数量众多,但经营质量参差 不齐。
04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茶叶科技旅游开发案例
01
02
03
04
植物园内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深入, 游客参与度低。
植物园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 质量有待提高。
茶叶科技展示缺乏专业性和趣 味性,游客体验不佳。
详细描述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叶种植技术,引进先进的茶叶加 工设备,以提升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
开发多元化、个性化茶旅产品
总结词
丰富旅游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茶旅产品 ,如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艺表演等,以满足不同 游客的体验需求。
完善茶旅融合发展产业链
总结词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茶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01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旅游资源,茶旅融合发展具有广
阔的前景。
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02
云南省茶旅融合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茶旅产品单一、缺乏多
元化,茶文化体验不够深入,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等。
需要采取有效对策
03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加品缺乏独特的创新和差异化 ,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法满足消费 者对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体验的需求。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24,44(2):246~260Journal of Tea Science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严钰萧1,周大鹏1,杨艳芬1,谢瑾1,吕才有1,杨广容1,文勤枢2*1.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 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 678400摘要:为揭示有机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云南省勐腊县3座代表性古茶山(蛮砖、易武、攸乐)的古茶园、现代茶园、橡胶园、荒地4种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其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分析有机种植及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机种植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
3座茶山土壤细菌共有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目为381个,其中,易武荒地特有OTU最多(293个),蛮砖橡胶园特有OTU最少(28个);而真菌共有OTU数目仅为24个,蛮砖古茶园特有OTU最多(337个),易武现代茶园特有OTU最少(55个)。
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达5.88~6.62,明显高于真菌的2.71~4.30。
茶园土壤优势细菌和真菌门与非茶园土壤基本相似,但酸微菌目(Acidimicrobiale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Varibacter属、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Bryobacter 属、Acidibacter属、浮霉菌科(Planctomycetaceae)等在不同茶山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与荒地和橡胶园相比,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青霉菌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伞菌目(Agaric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等的相对丰度较高。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作者:李丹罗军武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摘要:云南地区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多样,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茶树的起源、演变、培育新型资源等都具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分别从不同的遗传标记入手(形体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化学标记、分子标记),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推动茶树种质资源的发展。
关键词:云南茶树种质资源遗传标记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05-02Recent Advances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Germplasm Resource in Yunnan ProvinceAbstract:There are very diverse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studying it depply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origin birthplaces of tea,evolution of tea,breeding of new variety of tea.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relevant research about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which relate with different genetic markers including form marker,cell marker,biochemical marker,chemical marker and molecular marker.It is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Key Word:Yunnan Province,tea germplasm resource,genetic marks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资源。
云南山茶产业化关键在育种
云南山茶产业化关键在育种王大庄游慕贤(美国茶花育种家)(中国茶花育种小组组长)摘要:本文据两个生产和销售盆栽云南山茶大户的调查,从商品价值规律对云南山茶产业化开发进行分析,认为,云南山茶产业化开发,除了生产是关键外,还需要开展云南山茶的育种工作,培育出树型好、花色多、花型丰富、抗性强的云南山茶新品种,这也是个重要关键。
关键词:调查云南山茶产业化育种从一次调查看云南山茶育种的迫切性2009年1月4日,我们在金华市罗店镇后溪河和三角山两个村的两户云南山茶种植户,进行了生产销售的调查。
后溪河村的云南山茶生产大户何聪颖,前年化了6万多元,从大理等地引进云南山茶品种50多个,嫁接了主干粗2.5公分以上的盆栽云南山茶1500多盆,去年他只销售了200多盘,连砧木的本钱也拿不回来。
三角山村卢贞祥的云南山茶花场,是金华第一个靠云南山茶发家的生产大户,前年他生产的云南山茶‘恨天高’、‘紫袍’返销云南,赚了70多万元。
去年他嫁接了1300多盆云南山茶精品,一年来也只卖了2万多元。
云南山茶在金华滯销,但同规格、同价格的云南山茶杂交种却好销,去年,我们赠送给大理的‘妙洁’、‘圣洁’、‘崇洁’云南山茶杂交新品种更是供不应求。
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商品生产规律的认识,一时又盲目地生产云南山茶,有的还迷信名贵品种,化了大量资金购买名品、极品。
我们认为,目前云南山茶价格低又卖不出去,这并不是群众不喜欢云南山茶,而是品种混乱,对所谓高档品种不容易识别,又感到云南山茶难养,株形难看,花色单调。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相互压价,争向抛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某种程度上说,云南山茶目前面临着危机的局面。
但危机是机会,也是转机,机会与风险同在。
作为生产者或经营者,应该抓住时机,改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科技工作者和茶花爱好者就要积极进行云南山茶的育种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品种创新,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符合茶花爱好者的口味。
茶树种植资源简介
茶树种质资源简介种质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亦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是指一切具有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包括品种、类型、近缘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
茶树种质资源是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学领域研究的基础。
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种质资源的考察与征集;二是种质资源的保存;三是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其中保存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种质资源保存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茶树育种和茶树生物学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世界各国各主要产茶国均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进展。
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茶树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研究趋势作一综述。
一、茶树种质资源在品种改良中的作用未来茶树育种工作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资源能否得到持续而大量的供应,种质是改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茶树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从目前研究水平看,茶树种质资源至少能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品质育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作为全球性饮料,其品味有待于不断提高,如低咖啡因茶、高香型茶、果味茶、高酯型儿茶素茶等品种的选育,无疑将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茶叶的需求。
氨基酸成分的基因改良是茶树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
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在绿茶品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对红茶来说,多酚类物质的作用非常重大,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为品质育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高光效育种茶树属于C3植物,植株的光合效率较低,但在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株型结构是提高光合效率和群体产量的首要条件。
理想的株型,个体间的竞争和干扰最小,能最有效地共同利用光、热、水、气等营养条件,而植株本身光合功能强,呼吸消耗低。
实践证明,骨干枝粗壮,分枝层次多二分布均匀、叶层厚、芽密度大、叶色绿、叶角小、树幅大、根系发达,特别是生理机能强的多为光合效率高的树型。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多样性分析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多样性分析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茶葉的生化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
本研究以18份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制作蒸青样检测芽叶的四项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
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化幅度为48.8%~50.9%,全部为高水浸出物茶种资源;氨基酸总量变化幅度为2.7%~4.9%,高氨基酸总量(>3.0%)的有12份,占总资源的66.67%;咖啡碱变化幅度为3.4%~5.1%,高咖啡碱含量(>4.0%)的有6份,占总资源的33.33%;茶多酚变化幅度为20.8%~30.9%,高茶多酚含量(>30.0%)的有1份,占总资源的5.56%。
EC含量变幅为0.71%~3.32%,非酯型儿茶素变幅为2.65%~8.12%;酯型儿茶素变幅为8.92%~16.88%,儿茶素总量变幅为12.03%~22.22%,变异系数分别为45.87%、24.28%、12.86%、12.67%,说明18份茶种资源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
酚氨比可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的评价指标,其中12份种质适制绿茶(酚氨比<8.00),占总资源数的66.67%;6份适合红绿茶兼制,占总资源数的33.33%。
关键词:云南大叶种茶;生化成分;多样性;适制性YunnanBig-LeafTeaGermplamReourceChenChunlin,TianYiping,Zhu某ingzheng,DengShaochun,某uPizhong,BaoYun某iu,ChenLinbo,DongHui(TeaReearchIntituteofYun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Yun nanProvincialEngineeringReearchCenterofTeaGermplamReourceInnovationandSup portingCultivationTechnology/Yunn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TeaScience,Menghai666201,China)茶树(Camelliaineni)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被认为起源于我国云南地区,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已成为全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1,2]。
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田甜;韦锦坚;韦持章;陈远权;陈海生【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桂西南地区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多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2.45%~47.03%,而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均较小,变异系数为8.92%~23.62%,其中,平均叶面积、叶片隆起性和叶片着生状态变异系数均达到40%以上,而水浸出物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为8.9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18%;基于农艺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3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7大类群,不同类群间在芽叶茸毛、一芽三叶百芽质量、平均叶长、叶宽、叶面积、侧脉对数、叶色、叶片质地、叶缘形态、花瓣数及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上表现差异显著,且第Ⅰ、Ⅵ、Ⅶ类适制绿茶,第Ⅱ、Ⅲ、Ⅳ类适制红茶,第Ⅴ类适兼制红绿茶.%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methods,the diversity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35 tea germplasm in southwest of Guangxi were asse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 of tea were bigger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anged from 12.45% to 47.03%.The differences of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smaller with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anged from 8.92% to 23.62%.Among them,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average leaf area,leaf surface and leaf blade with raw state were more than 40 %,but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water extract only 8.92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the former seven principal component were bigger than 1.The seven principalcomponents accounted for 76.18% of total contribution rate.The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the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showed that 35 tea germplasm were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The bud leaf pastel,the weight of hundreds of bud,the average leaf length,leaf width,leaf area,lateral veins logarithm,leaf color,leaf texture,leaf form,petals number and content of main biochemical componen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The cluster of Ⅰ,Ⅵ,Ⅶ were suitable for the green tea.The Ⅱ,Ⅲ,Ⅳ were suitable for the black tea.The Ⅴ was suitable for the both.【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26)005【总页数】8页(P797-804)【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生化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作者】田甜;韦锦坚;韦持章;陈远权;陈海生【作者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茶树种质资源在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2020年春季学期云南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设计学校: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2020年3月1日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计划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二年级下册《植物王国》教学教学设计一、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教学目标】1.认识云南省的植物环境与资源。
2.培养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云南分布的主要植物资源。
【教学过程】一、讲解云南的植物资源情况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
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 274科,2,076属,1.7二、掌握云南的主要植物及分布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分布在全省各个不同的海拔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大约有1万种左右(占全国一半)。
其中很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植物,云南樟树、木姜子、香茅草、萝芙木、三七、牛角瓜、鹿角藤、薯蓣、铁力木、油渣果……等,都是云南省所产的著名经济植物。
三、了解云南的野生植物根据历次调查的资料,估计我省野生的有用植物约在700种左右。
其中有含芳香油植物、含油脂植物、含纤维植物、含淀粉植物、含单宁植物、含生物碱和杀虫剂植物、以及含橡胶树脂植物等主要项目的原料植物。
因此,就云南省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量来说,是其它任何省区都不及的。
四、知道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后,经济价值也非常大,估计可以达到相当于全省农业产值的一倍。
2二、珍奇植物多种多样1.众多的名木古树【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名木古树。
2.知道名木古树分布地。
3.欣赏云南的名木古树。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云南的名古树。
2.知道云南名古树的分布。
【教学过程】一、介绍云南的地理特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云南省地处我国南部边疆,云贵高原西南部,地形复杂。
属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多样。
云南省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作者:赵杰平瞿桂鑫郑智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07期摘要: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多年来虽然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问题。
文章概括了目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对今后云南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7-012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25 文献标志码:A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
1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1.1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云南省在2008年首次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对种质资源保护中的保存、采集、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01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种业发展的意见》以及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文件的实施意见》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出要求,要求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保存库,开展全省农作物、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建立健全体系。
近几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云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了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申报工作。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初步形成云南省位于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生物和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已基本形成以国家级资源圃为核心、区域作物资源圃(库)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为辅、各科研院校为补充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目前共有19个农业种质保护圃(库)和14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分别是果树、甘蔗、大叶茶树、高原野生稻4个国家圃;橡胶和澳洲坚果、咖啡和石斛、罗望子资源圃3个农业农村部资源圃;花卉、药用、桑树、热作资源、热经植物、高山经济作物、绿肥(草、香蕉)圃7个专业资源圃;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作物种质资源库、马铃薯种质资源库、食品工业菌种资源库、云南特色资源提取物库5个种质资源库。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茶树,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的主要生产来源,其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遗传多样性分析、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挖掘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茶树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在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了大量具有不同遗传背景和优良性状的茶树品种和种质。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和保存技术体系,为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
在遗传多样性分析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技术被应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有助于揭示茶树种群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育种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挖掘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关联分析、基因定位等方法,成功挖掘了一批与茶树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茶树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资源。
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茶树进行早期选择、辅助杂交育种等工作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通过结合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分子标记技术,有望提高茶树种质资源的育种效率和选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茶树新品种。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显著,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与特点茶树种质资源,作为植物界的一大类群,具有丰富多样的遗传背景和生态适应性。
根据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关系,茶树种质资源主要可分为野生种、栽培种以及它们的杂交种和选育种。
野生种是茶树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特点。
茶树种质资源调查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茶树种质资源调查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王春梅2陈叙生1曾旭1叶玉龙1刘跃云1(1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2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摘要:本文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标记手段方面,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归纳概述,旨在为茶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标记1前言1.1背景现状我国种茶历史悠久,茶区分布辽阔,地跨暖温带、亚热带、边缘热带。
西自东经94O的西藏自治区米林,东至东经122O的台湾省东岸,南起北纬18O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O的山东荣城。
经过人工培育以及复杂的自然条件的影响,现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树种质资源。
世界山茶科植物约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
据俞德浚研究报道,早在1951年茶属全世界已发现约100--15种,我国西南地区就有60多种。
丰富的茶树资源有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且有性状独特、多种多样的野生茶树,种类琳琅满目。
Harbime J.B指出,大茶树是一个巨大基因库,从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等,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各类型茶树的系统比较研究,王平盛、虞富莲等发现在形态特征、遗传基础等方面茶树由野生型到栽培型都发生了连续的、渐进的变化,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我国茶树圃现已保存茶树种质的类型包括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和其他各类的茶树资源。
野生资源是非人工栽培的茶树,不包括荒芜的栽培茶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生产上长期栽培的农家品种,包括有性系和无性系两类。
选育品种是采用单株选择、人工杂交或诱变等育种法选育,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或鉴定。
品系是采用单株选择、人工杂交或诱变等育种选育,并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已进行过品系比较试验而未进行品种区域性试验的株系。
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
确 了云南茶组植 物的分布 , 云南茶组植 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 , 为茶树资源分类、 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 词: 云南; 组植物 ; 茶 分布 ; 种和变种
中 图 分类 号 :5 1 1 ¥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Di r uino etT e ( )Dy ri n a r vn e s i t fS c. h a L. tb o e Yu n nP o ic n
( e eerhIstt o u nnA a e yo 鲥cl rl cec ,Y n a nh i 6 2 1 C ia T aR sac ntue f n a cdm f i Y A ut a i e unnMega 6 6 0 , hn ) u S n
Ab ta t Yu n sn to l h e tro ao gn t n b tas h e tro a eouin a d v r t n. ee i ra itiuino sr c : n a i o nytec ne ft r iai u ote cne ft v lt n a i i Th r sab o d ds b t f n e i o l e o ao r o
分分 布在 云南 地 区 【 。如 此 众 多 的茶 树 种 质 资 源 2 J 为茶 叶科 学 的研 究 利用提 供 了一 个广 阔 的物 质基础 和利 用空 间 。其 中一些珍 稀资 源具有 重要 的学术研 究价 值和 利用 潜力 , 茶 树 育种 和 品 种 改 良 中具 有 在 重要作 用 。本 文总 结 茶 组植 物 研究 成 果 , 析茶 组 分 植物 在云 南 的分布及 数量 , 为茶 树资 源分类 、 利用提 供参 考依 据 。
云 南 茶 组 植 物 的分 布
论云南的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论云南的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篇:论云南的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论云南的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摘要:山茶花是我省的“八大名花”之一,一直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山茶花种质资源的开发却不容乐观,要利用好和保护好山茶花的种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关键词:云南山茶花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郭沫若曾有诗赞道:“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破唐梅睁眠倦,陪衬宋柏倍姿雄”。
这“园林处处红云岛”的云南茶花,果然名不虚传,在云南,你到处都可见到盛开的山茶花。
在那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最能饱眼福的还要数家庭花园。
云南山茶花又称滇山茶,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国际公认的名花之一,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
1983年,云南山茶花被选为昆明市市花。
现在山茶花的发展怎么样呢?我们下面来做具体分析。
一、种质资源丰富多彩据了解,中国是茶属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在全世界已知的125种茶属植物中,104 种为中国原产,占总数的83.2%。
其中,云南是界茶花的主产区,有30 余种茶属植物资源,占全世界总数的25% 左右,而云南山茶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西的大理、保山和滇中的楚雄。
大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类型,云南山茶在这一区域得以广泛分布、良好生长。
2007年的大理州茶花资源调查发现,大理苍山西坡和大理其他地区生长着极为丰富的云南野生山茶,其中有珍稀古茶花树200多株,赛菊瓣、朱砂紫袍、大理茶、松子鳞、玛瑙等世界上仅存的优良原生种众多。
大理是云南山茶品种培育与栽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就成为培植山茶的中心,至今民间保存和种植的茶花资源最为丰富。
位于云南高原中部的楚雄市,特有品种众多,楚雄市在2006年的茶花资源普查中,发现地处哀牢山区的中山镇大黑山地区有大面积原生云南茶花,数量多达3 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茶花树有1000 多株,尤其是楚雄市紫溪山区内拥有古茶花树130多株,为世界之最。
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特产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中国,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的种质资源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及如何在茶叶产业中更好地利用种质资源。
一、茶叶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种质资源是指包括良种、中间型种和野生种在内的所有生物资源。
在中国,茶叶种质资源很丰富,主要分为良种、中间型种和野生种三类。
其中,良种是指经过良种选育和繁殖而得到的优良茶树种,主要用于茶园种植;中间型种是指在野生茶树上通过观察和选育得到的,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茶树种;野生种则是指在大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原生态茶树。
目前,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良种筛选:通过观察和分析茶树的生长特点和叶片、花、果等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筛选出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茶树种。
2. 中间型种鉴定:通过对野生茶树进行鉴定,筛选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中间型种。
3. 野生种保护和开发:通过对野生茶树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和保护珍稀野生茶树种,同时也发掘和利用野生茶树的种质资源。
4.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在茶叶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利用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拓展新的市场和领域。
二、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高品质茶叶的选育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具有防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因此,茶叶的品质对于客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对良种及野生种与其他茶树品种的交配、筛选、繁殖和推广,才能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茶叶。
以龙井茶为例,龙井茶是中国绿茶中的名品之一,它是根据茶叶的生长环境、品种和加工工艺而得到的。
在龙井茶的选育过程中,需要筛选出适合生长在西湖地区的良种茶树,通过精细加工而得到龙井茶。
马关茶树资源开发调研
作者简介: 周锦艳(1984~),女,云南文山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茶文化、云南古树茶。 2021 年 第 05 期 9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表3 卡上村2号古茶树、小树芽苞感官审评记录表
品名
外形
香 气
汤色
滋 味
卡上村2号 芽头肥硕、略小,银绿、
清香浓醇、
4.9 1.65 2.64 9.15 1.59 4.48 2.9
3.63 0.05 1.17 5.34 2.9 4.15 0
20.79 3.25 12.66
31.53 8.61 18.44 3.4
综述
马关茶树资源开发调研
周锦艳 (云南考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古林箐最大的两棵古茶树青龙山1号、2号以及周边的古 茶树、老茶树、马关茶群落。采制标本、制作蒸青样,并对样本进行检验、感官审评。通过多次的调研座 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小型加工工艺流程试验。探讨马关茶的适制范围,古茶树资源利用与保护。
球形
棕色 2.1 5
2
球形 4.4×3.8
4
球形
棕色 2.4 5
3
三角形 4.1×3.2
4
球形
棕色 2.0 6
1.5 2.0 2.0
黄绿 黄绿 黄绿
叶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数
2018年2月18日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 考槃茶艺培训中心组成联合考察组,对古林箐乡卡上 村委会树龄最大的古茶树进行实地考察,初步鉴定了 古茶树资源的类型。后经多次座谈、查阅文献资料、 实地考察、野外调查、检验检测、感官审评、分析论 证,为古林箐古茶树的研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1 调查目的意义内容方法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马玲;蒋会兵;何青元;孙云南;陈林波;唐一春;刘本英【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6%、26.00%、6.57%、2.00%和0.57%;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文山州古茶树资源,建立了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在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in Wenshan prefecture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Method] In this paper,th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in Wenshan area were investigated by visiting,literatureand field investigation.[Result]Th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in Wenshan prefecture maintained rich genetic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43 spots and 8 583 ancient tea plants were found,about 5 species and 2 varieties of Sect.Thea were recorded in this area.The average tree height,base around,branch height and crown of ancient tea plant was 6.89 m,1.35 m,0.63 m and 29.25 m 2,respectively and its averag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52.11%.Among these ancient teaplants,64.86 % were growing well,26.00 % were growing generally,6.57 %were growing badly,and 2.00 % and 0.57 % were growing dying and deadly.In general,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was low,which restricted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Conclus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were basically mastered,and the ancient tea plant resources archives was established,which would provid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tea resources in Wenshan prefecture.【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30)008【总页数】7页(P1732-1738)【关键词】古茶树;资源调查;保护利用;文山州【作者】马玲;蒋会兵;何青元;孙云南;陈林波;唐一春;刘本英【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海666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研究意义】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中的茶树,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西南及云、贵、川交界处[1-2]。
云南茶树传统栽培
云南茶树传统栽培摘要:本文与作者亲自到云南各大茶叶产区进行实地学习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对云南传统大叶种茶树种子栽培实用技术的补充与建议,给予自己的阐述。
关键词:云南茶树;传统;栽培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世界公认茶的发源地。
据考证,人工栽培型的茶树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
结合历史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茶既能解毒,也得到了茶农的重视与发展,早在西汉茶就流传于外,流传广泛促进了栽培面积的扩大。
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对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曾药用到现如今的品饮。
茶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茶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茶树的生长环境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是土壤、气候、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茶树的生长特点“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综合掌握茶树的生长环境,才能孕育出优良的茶苗。
1、土壤茶树生长发育土壤是基础,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源泉。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是十分的严格的,首先是有机质氮、磷、钾三要素含量要充足。
其次是土壤中的矿物质,因为茶树的根系比较发达对土壤的要求苛刻。
土层越往下,微生物数量越少,一般以砂壤土较好。
既能通气与透水,又能保水蓄肥。
茶树是一种喜酸怕碱的植物,以pH4.5-5.5最佳,酸性土壤铝离子含量较多,土壤含钙较少,所以能更好的满足茶树的生长需求。
2、气候云南位于高海拔的低纬度,山地崎岖,地理位置悬殊,昼夜温差大。
气候条件不同、品种差异化,形成了独特的云南大叶种,且不耐寒。
茶树生命活动温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茶树生育有其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三个点,主要比现在空气中的温度和土壤中的温度两个方面,所以影响着茶树的分布与生长发育,固茶树喜暖怕寒。
最适合的温度是指茶树生长发育活跃和旺盛的阶段,茶树最适合的温度是20-25℃。
如果温度过高使其茶树的枝梢就会枯萎、落叶,抑制茶树生长发育缓慢,所以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5℃。
实验室自我评估总结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站)自我评估总结2011-2015 年度实验室(实验站)名称: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依托单位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实验室主任(实验站站长):盛军、实验室(实验站)概况(限300 字)农业部云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拥有29 名固定人员,专业涵盖茶树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有在读博士 5 名,在读硕士37 名。
试验站现已购置设备有自动气象观测站、土壤养分速测仪、碳通量观测系统、野外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细胞破碎仪、台式冷冻离心机等20 台(套);配备农机具 5 台套。
试验站主要针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稳定性、适应性、保存安全性以及所处环境生态要素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征和特征成分;开发野生茶树的扦插保存等技术;对云南大叶种进行种质创新;选育特色的品系;并建立云南大叶种的突变体库。
二、主要成效(限3000 字)(一)发展定位与学科建设1. 发展定位实验站主要进行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工作,并对收集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此进行生物学特征和特征成分的观察与分析。
开发野生茶树的扦插保存和繁殖的相关技术体系。
开发云南大叶种种质新品。
选育出特色的品系。
建立云南大叶种的突变体库。
建成茶树资源发掘选育、公共实验、长期定位试验和技术示范服务四大平台。
2. 学科建设实验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方案,实现了人才,科研经费,创新平台等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产出贡献与效用影响1. 获奖成果(国家、省部级)实验站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奖,2015 年,盛军教授团队获得云南省茶因子与茶功效创新团队称号;周红杰教授团队于2012 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于2013 年获得第三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
2. 论文,标准、著作等知识产权自2011年至2015年,实验站主要参与人员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Molecular Plant 等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50篇,其中SCI收录1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 |赫熹 |
云 树种 南茶 质资源的 样性及 多 其利用
罗朝光 虞 富莲
( 中国普洱茶研 究院 ,6 50 6 0 0)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 究所 ,3 0 0 10 8) 高海拔 、 低纬度 的地 理位 置 , 断山脉 所构成 的地形 地 横 貌, ( 未 或很少 ) 到第 四纪 冰川侵袭的地质条件 , 受 悠久的人 类生产活动史 , 使云南成 了 “ 茶树植物王 国”, 其茶树种质资
源 的 多 样性 为世 界 所罕 见 。
大中叶型 , 如广南底圩茶 、 良宝洪茶等 ; 宜 北亚热带和暖温带
灌木中小叶型 , 如盐津石缸茶 、 阳雀茶等 。 镇雄 云南茶树 的各
种生态型相 当于从北 纬 4 。 2 的俄 罗斯索契 (C0 e) 南纬 到 2。 2 的南非纳塔尔 ( a 1 世界茶树生态型 的缩影。 Nt ) a
茶 ( 05 g干茶 , 制 . k 元江糯茶只需 4 6个芽叶 , 5 而泸水小茶需
2 2 个 芽 叶 ,为 元 江 糯 茶 的 58 ) 65 . 倍 ;有 花 冠 直 径 达 8 e .r 6a
( ait 。我 国著名植物学 家张宏达在 18 年 的 《 vr y) e 91 山茶 属 植物 的 系统研 究 》 , 据 子 房有 毛或 无 毛 、 4) 中 根 5( 室或 3 ( 室, 2) 将茶组分 为五室茶 系 ( un u l uai C a g) 五 Q i eo lr hn 、 q c s 柱茶 系 ( P t ta C ag) 秃 房 茶 系 ( v n ̄,w Pn( y e hn 、 t l  ̄ Gm o n (
达 ,0 4) 20 ,云南 有 其 中的 3 1个种 、 变 种 , 占总 数 的 2个 8. 25 %。19 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植物学家闵 92 天禄 对茶 组和 秃茶组 ( e t l m r Sc.Gc rma) 4 d i 的 7个种 和 3个 变种进行 了分类订正 ,将张宏达所建立 的秃茶 组并入茶组 , 归并后的茶组植物共有 l 种 、 2个 6个变种 ( 闵天禄 ,00) 20 .
茶树种质资源 ,一般指 携带并可传 递种 质的茶组植 物
( et b a , 括 地 方 品 种 、 育 品 种 、 成 品 系 、 种 遗 Sc.T e ) 包 选 育 各
传材料 、 野生种及近缘 植物 等一
1 种 多 样 性 .物
这 里 的物 种 指 茶 组 植 物 的 种
(pce ) 和 变 种 se i s
握பைடு நூலகம்
进化而分 的, 如野生型茶树 多属于前 两个系 , 栽培 型茶树 多 属于茶 系。 4个系 中有 l 这 7个种和 3个变种 , 云南有其中的 1 2个种 、 个变种 ( 1 张宏达 ,9 1) 9 4年张宏达根据笔者 18 。18
等在 云南 4年多考察所收集 到的标本所写 的 《 叶植物 资 茶 源的 订正 》 , 茶组植物 增加 到 3 中 将 7个种 、 变种 ( 3个 张宏
护 国野 茶 和 4 6裂 的元 阳小 乔 木盛 村野 茶 ;有果皮 厚 达 ~ 1 e 的两畴蚌 谷野茶 , .r 2a 亦有不 到 02r 的勐海南糯 山大叶 .a e 茶等 这些形态特征都是呈连续性变异的 , 即在两个极端 也 值之 间都存在 着某个值 的变异体 。 2 0 年 在双江勐库大雪 山原始林 中发现 了非常鲜见 的 03 大 理 茶 ( .tl n Mecir 与 蒙 自山 茶 ( 、h ny n C a e. i lh ) o C e raa C h n Su r) 自然 “ o e ta 的 t 连理大茶树 ”, 高分别为 2 . 树 63 m和 1.m, 63 两者融合处干径 1 5 高 46 虽然亲 和性很好 , . m, . 0 m, 但 各 自的营养体都未发生变异 , 是遗传研 究上非 常有价值 的珍 稀材料 。 以上种种都是 已知范 围内的 , 有些变异体还 未被完全掌
C ag) 茶 系 ( ies.C ag) 这 4个 系 是 按性 状 的逐 步 hn 和 Snne h n 。
的南华 干龙潭小乔木茶 , 亦有不到 2 r 的梁河卡子丛茶 ; e a 有 花柱达 7裂的富源 十八连 山乔木大厂茶 , 亦有 2裂的南涧 回
龙 乔 木 大 叶 茶 ;有 在 同 株 树 上 有 着 3 6裂花 柱 的 陇 川 乔 木 ~
3 .形 态 特 征 多 样 性
一
、
云南茶树 种质资源 的多样性
云南具有茶组 植物的各种 变异体 , 如有树 高 2 m、 6 干径 l m以上的特 大型乔木镇沅干家寨 大茶树 、双 江勐库大茶树 等 , 有树高 不到 2 亦 m的灌 木丛茶 , 如大 关翠华茶 和易 门小 茶 ; 叶片 长达 3 . r 、 有 30a 叶宽 1. r 的勐 海曼 帮乔木 特大 e 36a e 叶, 亦有叶 K . m、 61 叶宽 28r 的丽江灌 木小叶 ; 一芽 二 c .a e 有 叶重 达 46 .g的元江乔木糯茶 ,亦有 只有 08 .g的泸水灌木小
云南 有其 中的 8个种 、 6个变种 , 7 . 由此可 见 , 占 78 %。 在张宏
达和 闵天禄 的分类系统 中,0 8 %左右 的茶 组植物物种在 云南 都有分布。
2 态 型 多样 性 .生
4 .生化 成 分 多样 性
生 化成 分的 多样性 是 D A遗传 多样 性 的直接表 现形 N 式 。如有 氨 基酸 含量 高达 6 %的新 平者 龙 白毛茶 ,亦有 . 5 1 %的罗平 中山毛尖茶 ;有咖啡碱含量高达 58 . 0 . %南涧 阿伟 茶, 亦有不到 1 %的盐 津牛寨茶 ; . 0 有茶多酚含量 高达 4 .% 2 6 的双柏鹗加大黑茶 ,亦 有只有 1.%的富源黄 泥河 大厂茶 ; 58 有 儿 茶素 含 量高 达 1.%的腾 冲 坝外 大 叶茶 ,亦 有 只有 99 32 . %的师宗 大厂茶 ;有 E C G G含量高达 1.%的腾 冲大 叶 9 1 茶, 亦有只有 1 %的双柏鹗加大野茶。 . 2 它们在 生化代谢 特征 水平上表 明了资源 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