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专题基础题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题精选

初中物理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题精选

初三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一、杠杆习题1.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杆上标尺每格的长度相等,在杠杆的 A 处挂着 4 个均为10N的钩码,这时B 处的拉力 F 是〔〕A.30NB. 20NC. 40ND. 25N2.以下装置中,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是〔〕A .斜面B.液压机C.天平 D .连通器3.如下列图,杠杆的一端A 为支点,在它的另一端B 用力F 将挂在C 点的物体抬起,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AC = 15cm, CB=60cm,那么动力 F 跟物重G 之比是〔〕A. 1:4B.4:1C. 1:5D. 5:14.关于杠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平衡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一定是直的5.如右图所示,杠杆 ab 的中点挂一物体G,杠杆可绕轴 a 转动 ,那么水平拉力F 的力臂应是〔〕A . acB . abC. ad D .bd6.1.5N的动力F1 和 15N的阻力F2 作用在同一杠杆上,杠杆到达平衡,那么动力臂L1 与阻力臂 L2 之比为〔〕A.1∶1B.10∶1C. 1∶10D.无法比较7. (多项选择 )关于力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D .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8.如下列图杠杆,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加一个力 F 使杠杆平衡 ,并且所加的力要最小,那么这个力〔〕A .就沿 MQ 方向B .就沿 MP 方向C.应沿 MN 方向D .可沿任意方向9.如下列图,在轻质杠杆CA 的中点用细绳挂上一个质量为G 的重物,为使杠杆在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位置处于静止,可在A 端加不同方向的力,如F1、 F2、F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 . F2< F1= F3 B. F2<F3< F1C.F1<F2<F3D. F1=F2= F310.如下列图 ,杠杆的左、右各挂一块体积一样的铜块,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左边一块实心局部的体积是总体积的4/10.左、右两铜块的空心局部的体积的比为〔〕A. 4:3B. 3:4C. 6:7D. 7:611.如下列图,在等臂杠杆两端各挂等重的铅块和铁块,杠杆平衡,假设将铁块和铅块同时浸没在水中,那么〔〕A .杠杆仍然平衡B .杠杆右端上跷C.左端上跷D.不确定12.如下列图,杠杆在F1 和 F2 的作用下平衡,AO>BO ,假设 F1 和 F2 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将它们的作用点同时向支点O 移动一样的距离L ,那么〔〕A .杠杆B 端向下倾斜B .杠杆 A 端向下倾斜C.杠杆仍保持平衡D .条件缺乏,无法判断13.如下列图,物体 A 重 10N,物体 B 重 5N,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杠杆综合练习(含答案)

初中物理杠杆综合练习(含答案)

杠杆综合练习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图1 图2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图3 图4二、实验题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引言:杠杆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用于将力量或运动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杠杆原理并解决杠杆相关的问题是非常基础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题目一:平衡杠的应用小明想在家中制作一个平衡杠,他找来了两个木块,一个浴球和一个木棍。

他将浴球放在一个木块的一端,然后用木棍将另一个木块和浴球连接在一起。

小明想知道当浴球和木块的重量不同的时候,平衡杠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题目二:力点的应用小红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杠杆。

她有一个木棍,并在一端放置了一个小球。

然后她用一只力臂来推动木棍的另一端。

她发现当力臂离球的位置越远,木棍就越容易转动。

她想知道力臂的长度对杠杆的作用力有何影响?为什么?题目三:力臂的计算小明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来测量一把锤子的杠杆运动。

他使用一个长木板作为杠杆,将锤子的一端放置在木板上。

他发现锤子在杠杆上运动的距离是力点的三倍。

小明想知道这把锤子的力臂是多长?题目四:力矩的计算小红使用杠杆装置举起了一个重物。

她测量了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为10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为0.5米。

小红想知道这个杠杆的力矩是多少?题目五:杠杆的平衡小明使用一个杠杆将一根木棒固定在椅子上。

他想要使杠杆保持平衡。

他可以选择在木棒的哪个位置放置力点?为什么?如果他希望在杠杆的一端施加100牛的力,力点应该放在哪里?结论:通过解答以上的练习题,初三学生可以对杠杆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涉及杠杆的使用、力臂的影响以及力矩的计算。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杠杆的应用与平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在DIY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虽然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它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学原理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物理概念的基础。

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

初三杠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平衡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作用点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的方向2.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A. 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B. 动力 = 阻力C. 动力臂 = 阻力臂D. 动力× 阻力臂 = 阻力× 动力臂3. 以下哪项不是杠杆的分类?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动力杠杆二、填空题4.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为________。

5.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

6. 一根杠杆,支点位于杠杆的中点,动力作用在杠杆的一端,距离支点2米处,阻力作用在另一端,距离支点1米处。

如果阻力为100N,求动力的大小。

四、简答题7. 请简述杠杆的省力原理。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A3. 答案:D二、填空题4. 答案: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5. 答案:1/3三、计算题6.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 动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2m \times F = 1m \times 100N \)\( F = 50N \)7. 答案:杠杆的省力原理是指通过增加动力臂的长度,使得较小的动力可以产生较大的阻力效果。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可以减少施加力的大小。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平衡条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九年级物理全册11.1杠杆重点练练习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1.1杠杆重点练练习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11.1 杠杆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B.开核桃壳的核桃钳C.钓鱼爱好者的钓鱼杆D.用来撬钉子的钉锤【答案】C【解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ABD.开瓶器、核桃钳和钉锤,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ABD不符合题意;C.钓鱼竿,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取盆子的夹子B.剪铁皮的剪子C.起重机的吊臂D.端着茶杯的前臂【答案】B【解析】A.取盆子的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夹子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在使用剪铁皮的剪子时,目的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 符合题意;C.起重机的吊臂在工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人在端茶杯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茶杯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

端茶杯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如图所示,某轻质杆AOB 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OA 与OB 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A 端通过细绳系一质量为0.3kg 的秤盘,B 端固定一平衡球。

当秤盘中不放物品时,OA 杆恰好成水平,OB 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α=30°);当秤盘中放入一物体时,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了60°,那么该物体的质量为( )A .0.3 kgB .0.6kgC .0.9 kgD .1.2 kg【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当秤盘中不放物品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sin B G OA G OB α⨯=⨯⨯盘在新的位置平衡时()sin A B G G OA G OB α+⨯⨯=⨯盘联立可得22(sin )(sin30)0.25A A G m G G m m α===︒=++盘盘盘盘则物体的质量为330.3kg 0.9kg A m m ==⨯=盘故选C 。

初三杠杆练习题

初三杠杆练习题

初三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中物理中的一项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学习其他物理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三杠杆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对杠杆的理解和应用。

1. 问题:某物体的质量是50kg,放在杠杆上,距离力的作用点2m 远处放置一个重量为200N的物体,使杠杆平衡,那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多远?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该题可以利用力矩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力矩的公式为:力的大小 ×力臂。

设力的作用点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则有:200N × 2m = 50kg × g ×x解得:x = 0.8m答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0.8m远。

2. 问题:一根杠杆两端放置着两个分别为8N和12N的力,且力的作用线都在杠杆正上方,那么使杠杆平衡的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是多少?解析:同样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解题。

设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为x,则有:12N × x = 8N × (x + 1.5m)解得:x = 3m答案: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3m。

3. 问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置在杠杆的左端,支点离物体位置的距离为4m。

为了平衡杠杆,右端需要施加多大的力?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右端的力为F,则有:10kg × g × 4m = F × 2m解得:F = 20N答案:右端需要施加20N的力。

4. 问题:一个杠杆平衡时,左端施加的力为20N,离支点的距离为2m,右端施加的力为10N,离支点的距离为6m。

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解析: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有:20N × 2m = 10N × 6m + m × g × 4m解得:m = 5kg答案:物体的质量为5kg。

这是一些简单的初三杠杆练习题,通过解题可以巩固对杠杆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描述力量作用在物体上的方式的一种工具。

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另一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中间位置,物体受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一类是以杠杆为支点,力施加在杠杆的一端,物体受力作用在同一杠杆上的一点。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掌握杠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练习杠杆的问题,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某个杠杆上,一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0.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离杠杆支点3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杠杆处于平衡位置,请计算支点离物体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力矩守恒定律,物体在杠杆上的力矩之和为零。

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该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设物体1的力臂为x,力为F1;物体2的力臂为(3-x),力为F2。

由于杠杆处于平衡位置,所以F1 * x = F2 * (3-x)。

另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F1 = 2 * g,F2 = 4 * g。

将上述结果代入方程中,得到2 * g * x = 4 * g * (3-x)。

化简得到2x = 12 - 4x,整理得到6x = 12,解得x = 2。

所以支点离物体距离为2米。

练习题2:某个杠杆上,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1.5米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物体位于距离支点3.5米的位置处。

如果将杠杆的支点放在离介质不远的地方,使得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请求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解答:杠杆达到平衡时,物体1向下的力等于物体2受到的支持力。

所以物体1向下的力为30牛顿。

物体1的力臂为1.5米,物体2的力臂为3.5米。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训练题(附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训练题(附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训练题(附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力臂的画法:(1)先找支点;(2)再画作用线;(3)最后画垂线(不要忘记标垂直符号,还有力臂L)。

4.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用 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还可写为:F1×L1=F2×L2。

5.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应用: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应用:镊子、鱼竿、筷子。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应用:天平、跷跷板。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为杠杆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有的杠杆既可省力,又可少移动距离D.从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2.如图所示是用瓶起子打开瓶盖的情境,开启过程中某时刻,可将瓶起子看作一个杠杆(忽略杠杆所受重力),用“ O ”表示支点位置,手施加的力为动力F l(方向垂直杠杆),杠杆所受阻力为F2(方向垂直杠杆),能表示此时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是()A. B. C. D.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杠杆典型习题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杠杆典型习题

11、一学生用杠杆平衡的方法测量物重为G物的 固体的密度,杠杆本身的质量忽略不计。如 左图说是的杠杆平衡,量得右边的力臂为L1. 如右图将固体浸没于水中,移动钩码仍使杠 杆平衡,量得右边的力臂为L2,用测力计测得 钩码重为G,求:固体的密度是多少?
极值推理法
(变式题若增加)
如图5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 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 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 水中,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图5
6、如图,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 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 F将杠杆缓慢地由A位置拉至水平位置B,力F 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如图,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 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 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 此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的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的杠杆
O F
10、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 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 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 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 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 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 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可能在支点的同一侧 B、力臂等于零时,力的作用线将通过支点 C、费力杠杆对人们的生活没什么好处 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所以它没有实际价值

初三数学杠杆练习题

初三数学杠杆练习题

初三数学杠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杠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杠杆可以将力的方向进行改变B. 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C. 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D. 杠杆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2. 在杠杆平衡条件中,支点两侧的力矩是否相等?A. 相等B. 不相等C. 无法确定D.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相等3. 以下哪个是杠杆的支点?A. 杠杆的一端B. 杠杆的中间C. 杠杆的另一端D. 杠杆的两端之间任意一点4. 下列哪个可以让杠杆的力矩增大?A. 增大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B. 减小杠杆长度C. 改变杠杆的材质D. 改变支点的位置5. 下列哪个是杠杆组成的必要条件?A. 杠杆必须是刚性的B. 杠杆必须是弹性的C. 杠杆必须是透明的D. 杠杆必须是导电的二、填空题:1. 若一个杠杆在支点的左侧施加的力的力矩为15N·m,杠杆右侧施加的力的力矩为30N·m,则该杠杆处于_________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中,力矩的单位是_________。

3. 若杠杆平衡条件成立,力臂的长度为2m,施加的力为10N,则支点另一侧所需的施加力为_________。

4. 若一杠杆平衡,支点两侧的力矩分别为10N·m和20N·m,则支点两侧的力的比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位于一个杠杆的左侧,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为30N,杠杆的长度为3m,支点到杠杆左侧的距离为2m。

求杠杆的平衡位置。

2. 一个杠杆的质量为2kg,长度为4m,支点到杠杆右侧的距离为1.5m。

杠杆的左侧施加了一个力矩为20N·m的力。

求在右侧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3.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5m,支点到杠杆右侧的距离为1m。

支点右侧施加的力为40N,其力矩为200N·m。

求在杠杆左侧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解析题:小明用一根杠杆将一个物体抬起来,杠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作为支点,杠杆的另一端与物体相连。

(完整版)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杠杆(1)一、填空题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 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_等.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__ 倍.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 ,动力臂是40 cm ,阻力臂是10 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 起子⑧钓鱼杆5.一条扁担长1.5 m ,前端挂200 N 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 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 才能使其刚好平衡.6.如图12—6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 m 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 和0.06 m ,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 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t.二、选择题7.在图12-7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A.甲图的杠杆B.乙图的杠杆C.丙图的杠杆D.丁图的杠杆8.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9.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10.如图12—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上的力分别为F 1 、F 2 、F 3 ,其中最小的力是 A.沿竖直方向的力F 1最小 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 2最小 C.沿水平方向的力F 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图12—6图12—7图12—811.如图12—9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 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2.如图12—10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三、作图题13.在图12—11的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14.如图12—12所示,杠杆的B 端挂一重物,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四、计算题 15.有一根1.5 m 长的杠杆,左端挂300 N 的物体,右端挂500 N 的物体,若不计杠杆重力,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在什么位置?如果两端各加100 N 的重物,支点应向哪端移动?移动多少?图12—9 图12—10图12—11图12—12杠杆(2)一、填空题1.杠杆静止不动时的状态叫做杠杆的_______.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把杠杆挂在支架上以后,首先要调节_____使杠杆处在_____位置并保持平衡. 2.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_____,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3.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 ,阻力臂是30 cm ,当用60 N 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 的物体.4.如图12—13所示,重为9 N 的物体挂在B 处,O 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 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 ,方向_____.5.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 N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N.6.某杠杆匀速提起重物,动力等于重力的四分之三,这个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7.如图12—14所示,用一根木棒撬大石头,没有撬动,为了撬动大石头,应将垫在木棒下的小石块向_____移动,这实质上是增大了_____,同时又减小了_____.8.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人曲臂时的情况如图12—15所示,人的前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力的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二、判断题9.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10.天平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称出物体质量的.11.一般杆秤有两个提纽,使用它称较重的物体时,常用离秤钩较近的提纽. 12.支点总是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13.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都在杠杆本身上. 三、选择题14.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这是因为 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15.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结构图12—16可以确定A.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C.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费力杠杆图12—13图12—14 图12—15图12—1616.如图12—17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 ,将中点O 支起来,在B 端放一支蜡烛,在AO 的中点O ′上放两支蜡烛,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 将A.始终保持平衡B.蜡烛燃烧过程中A 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C.不能保持平衡,A 端逐渐下降D.不能保持平衡,B 端逐渐下降 四、实验题17.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总是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简便.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应调节______使它向______移动,直到杠杆平衡.在支点两边挂上钩码以后,若杠杆右端下沉,为使杠杆平衡应将_____向______移动.18. 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请你填上.实验次数 F 1(N ) L 1 (cm) F 1L 1 ( N •cm) F 2 ( N) L 2( cm) F 2L 2 ( N •cm) 1 0.98 5 10 21.96302.94五、计算题19. 如图12—18所示,将质量为10 kg 的铁球放在不计重力的木板OB 上的A 处,木板左端O 处可自由转动,在B 处用力F 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1 m ,AB 长20 cm ,求F 的大小.20. 一根长2.2 m 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 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 的力,求:(1)木料重多少?(2)木料重心的位置.图12—17图12—18第四节杠杆(1)一、填空题1.力的作用固定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使杠杆转动的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台秤剪刀钳子2.F1L1=F2L20.23.320 N4.①④⑤⑦③⑥⑧②5.0.9 m6.3.18二、选择题7.D 8.D 9.C 10.B 11.C 12.C三、作图题13.略14.略四、计算题15.支点距离左端0.9375 m 支点应向左端移动移动3.75 cm第四节杠杆(2)一、填空题1.平衡状态杠杆两端的调节螺母水平2.F1L1=F2L2几分之一3.2004.3 竖直向上5.5006.4∶37.左动力臂阻力臂8.费肱二头肌收缩较小的距离,手能抬起较大的距离二、判断题9.(×)10.(√)11.(√)12.(×)13.(√)三、选择题14.C 15.A 16.A四、实验题17.水平力臂平衡螺母右钩码左18.实验次数1:4.9 0.49 4.9 实验次数2:58.8 20 58.8五、计算题19.78.4 N20.(1)1100 N(2)距细端1.36 m。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A .1∶1B .1∶2C .4∶3D .2∶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32m g m g ⨯=⨯甲乙 所以23m m 甲乙=,又因为V 甲/V 乙=1/2,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是 241332m V m V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C 正确。

故选C 。

2.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体积为1cm 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 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若秤砣由Q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D.秤砣的质量不变,由Q向左移动时,它的力臂变短,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减小,说明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增大,而合金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刻度应逐渐变大,即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将重150N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AO OB ,甲物体的底面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1:3为0.2m2,g取10N/kg。

初三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杠杆滑轮练习题一、杠杆的原理及计算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其中,支点位置固定不动,作为杠杆的转动中心。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根据杠杆原理,当力臂和力矩相等时,杠杆保持平衡。

例如,如果一个杠杆的支点距离力臂的左侧为1米,支点距离力臂的右侧为3米,左侧施加的力为10牛顿,右侧施加的力为30牛顿。

我们可以用力矩来计算杠杆的平衡情况。

力矩等于施加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左侧力矩 = 10N × 1m = 10Nm右侧力矩 = 30N × 3m = 90Nm由于右侧力矩大于左侧力矩,杠杆向右侧转动。

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我们可以增加左侧力的大小,或者减小右侧力的大小。

二、滑轮的原理及计算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由一个轮轴和一个块轮组件组成。

当力通过滑轮传递时,方向会改变,但大小保持不变。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滑轮系统,由一个绳子绕过两个滑轮组成,上部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下部滑轮可以移动。

通过上部滑轮施加的力为20牛顿,我们可以计算下部滑轮承受的力。

由于滑轮上的绳子拉力相等,所以上部滑轮承受的力等于下部滑轮承受的力。

因此,下部滑轮承受的力也为20牛顿。

三、杠杆和滑轮的综合练习题现在,我们将结合杠杆和滑轮的原理来解决以下练习题。

练习题一:有一个平衡杆,左侧长度为2米,右侧长度为4米。

左侧施加的力为15牛顿,该杠杆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右侧施加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杠杆的原理,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左侧力矩 = 15N × 2m = 30Nm右侧力矩 = 右侧施加的力 × 4m由于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30Nm = 右侧施加的力 × 4m解方程,我们得到右侧施加的力为:右侧施加的力 = 30Nm ÷ 4m = 7.5牛顿练习题二:有一个滑轮系统,上部滑轮固定在支架上,下部滑轮可以移动。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习题精选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习题精选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习题精选初三物理是中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中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和原理,其中之一就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指在固定的支点处,通过外力的作用,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使其达到一定效果。

因为杠杆原理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们将分享一些初三物理杠杆原理习题的精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第一道题目:小明正在尝试通过一个杠杆来将一个大石头移动。

杠杆很长,但是小明发现石头的质量很大。

如果小明想将石头移动,请问他应该将杠杆放在哪里?解答:杠杆原理告诉我们,杠杆支点位置的改变可以影响杠杆的力量。

如果小明想轻松地将石头移动,他应该将杠杆靠近石头放置,这样他就可以利用杠杆的力量来轻松地移动石头。

如果他将杠杆放得太远,那么他需要更大的力量来移动石头。

第二道题目:小丽在尝试使用杠杆举起一个很重的钢琴。

她需要在杠杆上加多少力才能使钢琴升起?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杠杆的力量比例来解决。

初中物理教科书告诉我们,如果重物位于杠杆的一侧,那么另一侧需要施加的力的大小等于重物与支点的距离之比。

如果钢琴重150千克,支点到钢琴的距离为1米,而举在另一侧的力的距离为5米,那么举起钢琴需要施加30千克的力。

第三道题目:张三正在尝试使用杠杆移动一块大石头。

如果杠杆的重量为10千克,杠杆长度为2米,而他需要移动的石头重量为30千克并且距离杠杆支点2米,请问他需要施加多少力才能移动石头?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使用杠杆平衡的公式来解决,即重力*重力距离=力*力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石头和杠杆都是绕支点旋转的,因此需要使用两个杠杆平衡公式,如下所示:重力*重力距离=(杠杆重量+石头重量)*杠杆支点距离力*力距离=杠杆重量*杠杆支点距离将这两个公式相加并解方程组,可以得到力的大小,即180千克。

这意味着张三需要施加至少180千克的力才能移动石头。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三物理教育是中学三年级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其中包含了杠杆原理。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计算基础练习题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节 杠杆 计算基础练习题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计算基础练习一、计算题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 取10N/kg)求:(1)合金块的重力;(2)拉力F1的大小。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g=10N/kg)(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2)若O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3)该同学脚上收到的支持力为多少?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B=0.2m,AB=0.1m。

A处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G,B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1)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多少?( 2)F的大小为多少?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直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左端挂一重力G1=100牛的物体,左端所受拉力F1的力臂L1为0.6米,右端挂一重力G2=200牛的物体,求:(1) 右端所受拉力F2的力臂L2。

(2) 若在右端增加一重力为G=200牛的物体,要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支点应向哪端移动多少距离。

5.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A点处挂上一重物,B点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正好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牛,则物体重力为多少?6.如图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60厘米,AB=20厘米.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重为120牛的物体,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要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7.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薄板,薄板的长度为L。

将薄板最左端置于支架上,支点为O,薄板的最右端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

当薄板水平时,绳与薄板所在平面间的夹角为α,此时一个边长为a、密度为ρ的小正方体滑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薄板最左端开始在薄板上以v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原理练习题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掌握了杠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物体平衡的条件。

下面,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初三物理杠杆原理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这一知识点。

1. 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在一个杠杆上,杠杆的长度为10cm,物体到杠杆支点的距离是2cm,求杠杆的平衡条件下,另一端所需要施加的力大小。

解析:根据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是物体的力矩相等,即物体产生的力乘以力臂等于另一端所需要施加的力乘以力臂。

设另一端的力为F,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00g * 2cm = F * 8cm,解方程可得F = 25g。

2.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60cm,杠杆的支点离其中一端的距离为20cm,杠杆支点与物体的距离为40cm,物体的质量为1000g,求在杠杆平衡条件下,所需要施加的力大小。

解析:同样根据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是物体的力矩相等,即物体产生的力乘以力臂等于另一端所需要施加的力乘以力臂。

设另一端的力为F,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000g * 40cm = F * 20cm,解方程可得F = 2000g。

3. 在一个杠杆上,已知物体A距离支点的距离为10cm,物体B距离支点的距离为15cm,物体A的质量为20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若杠杆平衡,求物体B的力与物体A的力的比值。

解析:根据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是物体的力矩相等,即物体产生的力乘以力臂等于另一端所需要施加的力乘以力臂。

设物体A的力为Fa,物体B的力为Fb,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00g * 10cm = 300g * 15cm,解方程可得Fb / Fa = 2 / 3。

通过以上几道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在杠杆平衡条件下,力矩相等是物体平衡的必要条件。

杠杆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例如门铃的原理、剪刀的工作原理等等,都是基于杠杆原理设计的。

除了以上题目,大家还可以尝试更多不同情况下的杠杆平衡问题,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杠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杠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杠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杠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B. 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杠杆可以省力D. 杠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答案:D2.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阻力臂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平衡点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作用点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力的作用线答案:A二、填空题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

答案:F1 × L1 = F2 × L22. 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处于_________状态。

答案:省力三、计算题1. 一根杠杆,动力臂为0.5米,阻力臂为1米,动力为50牛顿,求阻力的大小。

答案:阻力的大小为100牛顿。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

答案: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 × L1 = F2 × L2。

五、实验题1. 实验:使用杠杆测量物体的重力。

步骤:(1) 将杠杆调整至水平位置,并确保支点固定。

(2) 将待测物体挂在杠杆的一端。

(3) 在另一端施加力,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4) 记录此时的动力和动力臂的长度。

(5)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物体的重力。

答案: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测量出物体的重力。

九上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

九上物理杠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其中,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是()。

A. 动力B. 阻力C. 支点D. 动力臂2. 在使用杠杆时,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那么杠杆属于()。

A. 省力杠杆B. 费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省距离杠杆3.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A.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B. 动力等于阻力C.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D.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二、填空题4. 杠杆的分类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

5.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F1L1 = F2L2,其中F1表示______,L1表示______。

6. 请简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7.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工具可以看作是杠杆?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并说明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四、计算题8. 一根杠杆,动力臂为0.5m,阻力臂为0.2m,阻力为300N。

求动力的大小。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请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二、填空题4. 大于5. 动力,动力臂三、简答题6. 杠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臂的长度,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从而实现省力或省距离的目的。

7. 例如:钳子是省力杠杆,因为它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筷子是费力杠杆,因为它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天平是等臂杠杆,因为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F = 阻力F2 × 阻力臂L2 / 动力臂L1 = 300N × 0.2m / 0.5m = 120N。

五、实验题9.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杠杆、一个支点、两个不同重量的砝码和测量工具。

(2) 将杠杆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找到支点并固定。

(3) 在杠杆的一端挂上一个砝码,调整另一端的位置,直到杠杆平衡。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专题基础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专题基础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专题基础题一、单选题(共13道,每道7分)1.如图所示,动力F地力臂是( )A.BCB.OCC.OBD.OD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地力臂是( )A.OAB.OCC.ODD.FD3.如图所示地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地距离,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地A端向下倾斜C.杠杆地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地平衡条件”地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地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地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地示数( )A.不断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不断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用图所示地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地力F始终垂直杠杆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地过程中(杠杆越过水平位置),F地大小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地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一个钩码地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C.不平衡,向逆时针方向转动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地是( )A.将左右两边地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地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地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边地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E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牛地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 )A.在A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地力,大小为60牛B.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地力,大小为40牛C.在D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地力,大小为15牛D.在E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地力,大小为12牛9.如图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地物体,现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悬挂处沿竖直方向将物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则( )A.左边部分质量较大B.右边部分质量较大C.两边质量一样大D.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地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端加竖直向下地作用力F=30N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地压力为( )A.80NB.60NC.40ND.20N11.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地是(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12.如图是一个指甲剪地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地是( )A.ABCB.OBDC.OEDD.三个都是13.用道钉撬起道钉时,为达到目地可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动力,其中施力最小地方向是( )A.沿F1方向施力B.沿F2方向施力C.沿F3方向施力D.沿F4方向施力。

初三上册杠杆练习题带答案

初三上册杠杆练习题带答案

第十二章简略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均衡前提1.熟悉杠杆的外形:(1)不必定所有的杠杆都像“杠”或“棒”,有的杠杆像“板”或“片”.(2)杠杆可所以直的,也可所以弯的.(3)杠杆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其他地位.2.杠杆支点与动力偏向和阻力偏向之间的关系:若支点在杠杆中央,两力偏向基底细同;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两力偏向应当相反.3.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前者促使杠杆迁移转变,后者阻碍杠杆迁移转变,它们的感化后果老是相反的.4.应用公式F1l1=F2l2进行盘算时,力的单位应当用牛顿,而力臂的单位可所以米.分米.厘米,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必定要同一.留意这时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盘算功,单位也不是焦耳.1.力臂是点到线(“支点”到“力的感化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支点”到“力的感化点”)的距离.2.杠杆的均衡前提是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既不是力相等,也不是力臂相等.应用杠杆均衡前提剖析问题时,当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时,则杠杆处于均衡状况,不然杠杆不服衡.01 课前预习常识点1杠杆及其五要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叫杠杆.2.杠杆绕着迁移转变的固定点叫做________,使杠杆迁移转变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迁移转变的力叫________,支点到动力感化线的距离叫________,支点到阻力感化线的距离叫________.常识点2杠杆的均衡前提3.当杠杆处于______状况或__________状况时,我们就说杠杆均衡了.4.杠杆均衡前提是:动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即F1×______=F2×________.02 当堂练习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必定有支点C.当力的感化线经由过程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感化点的距离2.(潍坊中考)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迁移转变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感化下,处于均衡状况,则( )A.F1·OC=F2·OA B.F1·OD=F2·OBC.F1·OE=F2·OA D.F1·OE=F2·OB3.(南宁中考)如图所示,在应用雷同的钩码进行“探讨杠杆的均衡前提”的试验中,要使调好的杠杆从新在程度地位均衡,应在A处吊挂钩码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6个4.(北京中考)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感化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感化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________(填“OA”或“AC”)暗示力F的力臂.5.(益阳中考)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略机械,这种简略机械的名称是________,当图中手对车闸的感化力F=10 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_N.03 课后功课6.(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均衡状况,假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长一个质量雷同的钩码,杠杆会( )A .左端降低B .右端降低C .仍然均衡D .无法断定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 可绕O 点无摩擦迁移转变,B 端用绳索系在竖直墙壁上,在杠杆的A 点吊挂一重为20 N 的物体,杠杆处于水镇静止状况.已知OB 长为50 cm,OA 长为30 cm,∠B=30°.(1)请在图中画出绳索对杠杆拉力F 1的力臂.(2)拉力F 1的大小是若干?【提醒】 从支点作到动力感化线的垂线,即可得到动力臂l 1.因为杠杆处于程度地位,则阻力臂l 2=OA =30 cm,依据几何常识可知:l 1=OB/2=50 cm/2=25 cm,则F 1×l 1=F 2×l 2,F 1×25 cm=20 N×30 cm,F 1=24 N.【答案】 (1)如图所示(2)24 N【办法归纳】 解答与杠杆相干的盘算题,必定要应用杠杆均衡前提,解题的症结是找准杠杆的五要素.7.(广州中考)AC 硬棒质量疏忽不计,在棒的B.C 两点施加力F 1.F 2,F 2的偏向沿OO′线,棒在如图所示地位处于静止状况,则( )A .F 1<F 2B .F 1=s2s1F 2 C .F 1力臂小于s 1 D .F 2偏向沿OO′线向下8.(厦门中考)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平均的木板的O 处,木板恰利益于静止状况,且上概况保持程度.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 点邻近分离向木板的两头匀速活动,要使木板在此进程始终保持均衡,必须知足的前提是( )A.两车的质量相等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头9.(莱芜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感化下(F2未画出)处于均衡状况.O 为支点,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10.(聊城中考)在探讨“杠杆的均衡前提”试验中.(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明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均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程度地位均衡,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记载试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填补完全.(3)某同窗经由过程以上试验操纵及数据剖析,得出杠杆的均衡前提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以为他的结论________(填“靠得住”或“不成靠”),来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衅自我11.(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平均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迁移转变,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感化力F,使杆从OA地位匀速转到OB地位的进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一向是变大的B.一向是变小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第2课时生涯中的杠杆1.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小于阻力.生涯中的撬棒.羊角锤.手推车.起子等都是省力杠杆.2.辛苦杠杆:辛苦杠杆的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从而使动力大于阻力.生涯中垂纶竿.筷子.缝纫机脚踏板.铁锹.剃头铰剪等都是辛苦杠杆.3.等臂杠杆: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生涯中的天平.跷跷板.定滑轮都可算作等臂杠杆.1.动力和阻力不必定必须在支点的两侧,也可以在支点的同侧;2.求最小动力时,必定要在杠杆上查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感化点.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轻松前行.为减轻肩部所受压力,他可以把肩膀向________移动,离包裹________一点.【提醒】以手为支点,依据杠杆均衡前提:F肩L肩=F物L物,若要减小肩部所受压力,应增大肩的力臂,把肩膀向后移动,离包裹近一点.【答案】后近01 课前预习常识点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__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2.辛苦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______省力,但______距离.3.等臂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辛苦,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4.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很多奇妙地应用,有时人们应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__;有时却要应用辛苦杠杆,那又是为了________.02 当堂练习1.(潍坊中考)下列图中所示的对象,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A.镊子B.钳子C.起子D.天平2.(滨州中考)依据工作须要选择适合的对象是劳动者的根本技巧.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铰剪应选择( )3.(吉林中考)如图所示的装配中,两支笔组成了一个________,可以轻松地举起很重的书,小指离支点越远,所用的力越______.4.市当局实施的“绿色早餐工程”采取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给早餐,餐点平均摆放在推车内.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碰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后一种情形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杠杆.03 课后功课5.(常州中考)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迁移转变,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程度地位均衡,该杠杆( )A.必定是省力杠杆B.必定是辛苦杠杆C.必定是等臂杠杆D.以上情形都有可能6.(宁夏中考)校工用如图所示的铰剪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铰剪的轴处接近,如许做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省力 B.减小阻力臂,省力C.增大动力臂,便利 D.减小动力臂,便利7.(南通中考)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克己简略单纯密度秤的进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离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合液体,转变物体M吊挂点B的地位,当杠杆在程度地位均衡时,在M吊挂点处标出响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雷同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悬点O恰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8.(威海中考)如图是吊车起吊货色的构造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撑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迟缓迁移转变,从而将货色提起.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B.吊臂是一个辛苦杠杆,但可以省功C.匀速顶起吊臂的进程中,伸缩撑杆支撑力的力臂变小D.匀速顶起吊臂的进程中,伸缩撑杆支撑力逐渐变小9.如图甲所示的是如今比较风行的胶棉拖把,只须要用手在A处向上拉动即可把海绵里的水挤干,异常便利.卫生.这里拉杆ABC是________(填“省力”“等臂”或“辛苦”)杠杆.如图乙所示,海绵被折叠.压扁,解释力可以转变物体的________.10.(菏泽中考)用一杆秤称得物体的质量是 2 kg,如图所示.依据杆秤上秤钩.提纽和秤砣三者的地位关系,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kg.挑衅自我11.(无锡中考)或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进程中,他用到了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配槽钢等帮助对象,操纵步调如下: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槽钢在程度地位均衡.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吊挂点B点的地位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程度地位均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 cm,OA=9 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 N,依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1)大象的重为__________N.(2)设计步调a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二章简略机械第1节杠杆第1课时杠杆及其均衡前提课前预习1.在力的感化下绕着固定点迁移转变的 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静止匀速迁移转变 4.动力臂阻力臂l1l2当堂练习1.B 2.D 3.B 4.OA 5.杠杆40课后功课6.A 7.C 8.C 9.10.(1)右清除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且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动力臂l1(m) 阻力F2(N) (3)不成靠依据一组试验数据得出结论,试验结论不具有广泛性11.C第2课时生涯中的杠杆课前预习1.大于能费 2.小于不克不及省 3.等于 4.省力省距离当堂练习1.D 2.D 3.杠杆小 4.后轮前轮省力课后功课5.D 6.B 7.C 8.D 9.省力外形10.0.5 11.(1)3×104(2)清除槽钢重力对杠杆均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专题基础题
一、单选题(共13道,每道7分)
1.如图所示,动力F的力臂是( )
A.BC
B.OC
C.OB
D.OD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的力臂是( )
A.OA
B.OC
C.OD
D.FD
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

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
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 )
A.不断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不断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用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杠杆向下,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
定高度的过程中(杠杆越过水平位置),F的大小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支点为O,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一个钩码的质量相
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
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不平衡,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
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E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牛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 )
A.在A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牛
B.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40牛
C.在D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15牛
D.在E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12牛
9.如图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现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悬
挂处沿竖直方向将物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则( )
A.左边部分质量较大
B.右边部分质量较大
C.两边质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端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30N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

已知
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80N
B.60N
C.40N
D.20N
11.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动滑轮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
12.如图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

用它剪指甲时,属于
省力杠杆的是( )
A.ABC
B.OBD
C.OED
D.三个都是
13.用道钉撬起道钉时,为达到目的可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动力,其中施力最小的方向是
( )
A.沿F1方向施力
B.沿F2方向施力
C.沿F3方向施力
D.沿F4方向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