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河南民间戏曲音乐

合集下载

【南北地方戏曲音乐的异同】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特点

【南北地方戏曲音乐的异同】河南地方戏曲音乐特点

【南北地⽅戏曲⾳乐的异同】河南地⽅戏曲⾳乐特点当我们坐在剧场欣赏⼀台有北⽅和南⽅戏曲剧种的联合演出时,除对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所感染、叹服外,同时,也会深切地感到他们之间,⽆论在⾳乐的整体风格,以及唱腔曲调以及舞台语⾔等⽅⾯,均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和⾊彩。

同为地⽅性的戏曲剧种及⾳乐,何以会显现出如此迥然相异的特点呢?⽽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哪些⽅⾯呢?这正是本⽂所要探讨的论题。

⼀、母体⾳乐剧种⾳乐(主要指唱腔)必含有其母体⾳乐的因素,这是⼀般性的戏曲常识。

这犹如⼀个⼈的⾎脉,必有其母亲的遗传基因⼀样。

⼤凡了解和熟悉中国戏曲剧种史的⼈都知道,⼀个地⽅戏曲剧种(泛指清末民初期间形成的民间⼩戏)的⾳乐,⼀般是在民间说唱或民间歌舞⾳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艺术积淀,从量变到质变,逐渐过渡和演变为体现地⽅特⾊,适应本地观众欣赏习惯和情趣的戏剧性⾳乐。

从现实看,我国北⽅和南⽅的戏曲剧种⾳乐,其母体,北⽅多来⾃民间说唱⾳乐。

如评剧⾳乐,其母体为冀东莲花落⾳乐;道情戏⾳乐来源于道情⾳乐;⼭东吕剧⾳乐来源于琴书⾳乐等等。

当然,也有个别剧种的⾳乐来源于秧歌⾳乐,但这只是少数,不占主流。

⽽南⽅的戏曲剧种⾳乐,虽有部分来⾃当地的民间说唱(如源于滩簧的沪剧、锡剧、苏剧等),但⼤多数源于民间的歌舞⾳乐。

如源于花⿎歌舞⾳乐的有湖南、湖北、皖南等地的花⿎戏⾳乐;来源于采茶歌舞⾳乐的有江西、粤北、桂南、闽西等地的采茶戏⾳乐;来源于花灯歌舞⾳乐的有云南和贵州的花灯戏⾳乐等等。

有的剧种⾳乐,如⼴西的彩调剧⾳乐,则同时含有花⿎、花灯和采茶等歌舞⾳乐的因素。

由于母体⾳乐的不同,也造就了南北地⽅戏曲剧种⾳乐在艺术上的不同特征及优长。

如源于民间说唱的北⽅戏曲的剧种⾳乐,⼀般更重于唱,特别是其叙事性唱腔更成熟、多样,且表现性能更强烈和突出。

⽽源于民间歌舞的⼀些南⽅的剧种及⾳乐,更以动作、载歌载舞为其主要的艺术特⾊。

如湖南花⿎戏的“⾛场牌⼦”和⼴西彩调剧的“路腔”,则是体现此种类型的剧种⾳乐个性的唱腔。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

(9)昆曲的伴奏与散曲
南北昆曲主要伴奏乐器均为曲笛,助以鼓板
和三弦、琵琶、月琴、二胡等弦乐器。 (10)昆曲的装饰唱法 常用的有“叠腔”、“带腔”、“挑腔”等。
欣赏
《游园》片段
(二)高腔与川剧
1、高腔概说
根据清代李调元《雨林夜话》有文“弋腔始
弋阳,即今高腔。”一般认为,高腔的老祖 宗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 (1)高腔音乐的结构形式属曲牌联套体所用 曲牌大多从南北曲沿袭而来。 高腔音乐流传中有“改调歌之”的特点,南 北曲牌的原有风貌已所剩无几。
川剧,顾名思义,它的主要流传地区是四川及蜀文 化辐射地带西南地区。
川剧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
川剧分四个流派: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派、川 东派。
川剧剧目丰富,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 三、列国之说”。
川剧继承和保留了大量明清的传统剧目,有南戏中 的“荆、刘、拜、杀”,以及“五袍”、“四柱”。
五、戏曲四大声腔及其艺术特点
(一)昆腔与昆剧
1、昆腔概说与昆剧 昆腔的老祖宗—昆山腔,诞生于元末明初,
是永嘉杂剧从浙江温州传至江苏昆山一带与 当地方言土语及民间曲调相融合而产生的一 个新品种。 魏良辅、梁辰鱼
2、昆剧概述
昆剧是只采用昆腔这一单一声腔演故事的剧种。昆剧的产生,

(四)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
我国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
体两种。 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和曲牌联套体,属 于套曲结构,一出戏由若干组套曲构成。 板腔体:又叫板式体变化,以一对上下句为 基础,在变奏中突出节奏、节拍对比的作用, 以不同板式的联结和变化作为音乐结构的基 本手段,并配合腔调上的各种变化。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答案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答案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答案绪论1.戏曲界通常称,中国戏曲三百多个剧种。

对第⼀章1.昆曲发源地是哪⾥?昆⼭2.明末沈宠绥所作的戏曲声乐著作其书名是什么?《度曲须知》3.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什么为主?笛4.曾被称为“⼀出戏救活⼀个剧种”的这⼀出是什么戏?《⼗五贯》5.中国昆曲被选为“⼈类⼝述与⾮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在哪⼀年?2001年6.京剧的伴奏乐器是以什么为主?胡琴7.汤显祖的作品“后⼆梦”值得是哪两部戏曲?《邯郸记》、《南柯记》8.昆曲《斩娥》是出于元杂剧的《⼤⼑会》的么?错9.昆曲《琴挑》是出于明传奇《浣纱记》的么?错10.昆曲《冥判》是出于明传奇《牡丹亭》的么?对11.昆曲《夜奔》是出于明传奇《宝剑记》的么?对第⼆章1.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陕西2.清乾隆中叶严长明锁住戏曲研究论著其书名叫什么?《秦云撷英⼩谱》3.因“错认”⼀场,被曹禺先⽣认为“可以和莎⼠⽐亚剧作媲美”的作品是《三滴⾎》4.秦腔被列⼊“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是哪⼀年?20065.《⽕焰驹》的作者是李芳桂吗?对6.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是?民众剧团7.西京三部曲《西京故事》、《⼤树西迁》、《迟开的玫瑰》的作者是?陈彦8.“西秦腔⼆犯”这⼀曲调出⾃?《钵中莲》9.清代著名秦腔演员魏长⽣以那部剧作轰动京师?《滚楼》10.《三滴⾎》的作者是?范紫东11.《卖⽔》出⾃哪部作品?《⽕焰驹》第三章1.川剧创造的绝活变脸2.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川剧演员是沈铁梅3.“帮、打、唱”是川剧哪⼀种声腔的特⾊?⾼腔4.“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是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振兴川剧的⼋字⽅针错5.川剧经典剧⽬《情探》是由著名作家黄吉安先⽣编写的。

错6.川剧最具创造性和艺术个性的声腔是⾼腔7.以下哪⼀个剧⽬是川剧作家魏明伦的作品《变脸》8.川剧的主要声腔有:弹戏、灯调、胡琴、昆腔、⾼腔9.下列哪些是川剧代表性剧⽬:①拉郎配②《龙凤呈祥》③《五⼥拜寿》④《情探》⑤《乔⽼爷奇遇》⑥《锁麟囊》《拉郎配》、《情探》、《乔⽼爷奇遇》10.川剧《⽩蛇传》中的⼩青(青蛇)具有男⼥双重性别,他在下列哪⼀出折⼦戏中属于男性?《扯符吊打》、《⾦⼭寺》11.川剧五种声腔并存状况的形成,于清代“湖⼴填四川”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第四章1.随着⼴东⼈在海内外的创业移民,遍布东南亚、欧洲、美洲、⼤洋洲、⾮洲,成为海内外流播最⼴的中国戏曲。

河南戏曲大全

河南戏曲大全

河南戏曲大全
豫剧,又称河南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豫北地区。

豫剧的唱腔婉转动听,表演形式多样,既有悲剧,也有喜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豫剧的表演以唱念做打为主要特点,结合了武术、杂技等元素,富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豫剧剧目中,有《桑园会》、《打金枝》、《白蛇传》等经典剧目,每一出剧目都展现了豫剧的独特魅力。

河南梆子,是河南地方剧种中的代表之一,流行于豫东地区。

梆子的表演以梆子打击乐器为伴奏,唱腔高亢嘹亮,表演形式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梆子剧目中,有《三岔口》、《孔雀东南飞》、《杜鹃啼血》等经典剧目,每一出剧目都展现了梆子戏的独特魅力。

秧歌戏,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豫中地区。

秧歌戏的表演形式活泼欢快,歌舞结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秧歌戏剧目中,有《打葫芦》、《赶大马》、《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剧目,每一出剧目都展现了秧歌戏的独特魅力。

河南戏曲大全中,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剧种,如河南坠子、河南滑稽戏等,它们各具特色,丰富了河南戏曲的艺术形态。

河南戏曲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河南戏曲作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河南戏曲大全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豫剧、河南梆子、秧歌戏等地方剧种的精彩表演,感受到河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传承和发扬河南戏曲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当代社会继续绽放光彩。

河南豫剧的艺术特点分析

河南豫剧的艺术特点分析

河南豫剧的艺术特点分析河南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对河南豫剧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一、音乐特点:1.豫剧的配乐丰富多样,包括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等。

不仅有京剧的四大传统乐器,还有豫剧特有的五显、短笛、铜钹等乐器,营造了浓厚的戏剧氛围。

2.豫剧旋律流畅,音调高亢,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它的音域广阔,音准准确,能够表现出人物情感的起伏和剧情的变化。

3.河南豫剧中的唱腔以豫剧单调为主,单调唱腔巧妙地运用了强音、拖腔、指喉、冲拍等技巧,表达出丰富的感情和细腻的演唱技巧。

二、表演特点:豫剧的表演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豫剧的动作夸张夺目,表演风格独特,表现力极强。

演员常常运用各种身段、舞蹈动作、手势和眼神等表演技巧,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2.河南豫剧舞台动作的节奏感强烈,台前花补、红布帐,与表演行为结合的协调,舞台效果丰富多样。

3.豫剧特有的儒雅内敛,以及追求唯美、幽静的表演风格,赋予了豫剧独特的艺术氛围。

三、剧本特点:1.豫剧的剧本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剧、社会剧、现代剧等多种题材。

剧本通常选取中国古代的士人、官宦、王侯、将相、良民等人物作为主要角色,与豫剧独特的表演风格相结合,使得剧情更加精彩纷呈。

2.豫剧的剧本言简意赅,白描明快,以对白和唱词为主,剧情推进速度较快,紧凑有力。

剧本语言使用地方方言,使得剧目更富有地方特色。

3.豫剧的剧本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集中体现了河南省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

四、艺术风格特点:1.豫剧的艺术风格深受河南民间艺术的熏陶,表现了河南人民的风土人情和精神世界。

豫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性格的特征,赋予了剧目深刻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2.豫剧追求真实和自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剧情和人物,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之中,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3.豫剧的艺术风格注重继承和创新,兼容并包,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豫剧表演艺术风格。

豫剧知识总括

豫剧知识总括

豫剧知识总括豫剧知识总括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

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关于豫剧的起源。

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

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

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

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

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

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不同风格。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

当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

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

在农村,则每逢迎神赛会必演双在一些地区,所演多属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的阶段。

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

有关河南豫剧的介绍

有关河南豫剧的介绍

有关河南豫剧的介绍
河南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发源地
在河南。

其唱腔以“高腔”为主,又称“河南梆子”,因流行地
区不同而分为豫东调、豫南调、豫西调、豫北调和豫东调等;表
演以高亢激越、豪放粗犷著称;戏曲服装以素色为主,也有鲜艳
色彩的,称为“红装”。

又因各地方言不同,各地的唱腔、道白、舞美风格也各有差异。

河南豫剧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时在全国有九个省都有其流布地区,其中以河南最为普及。

到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所有剧种中,豫剧是唯一还在全国
流行的剧种。

豫剧剧目有四千多个,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之一。


中《花木兰》《五世请缨》《朝阳沟》等剧目被拍成了电视戏曲片。

豫剧中的代表人物有:杨兰春、常香玉剧团、张振岭剧团、马金
凤剧团、陈素真剧团等。

河南豫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主要发源于河南。

河南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1 —1 —。

豫剧基本知识

豫剧基本知识

豫剧基本知识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指在河南地区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

它源于民间歌舞,然后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点。

以下是豫剧基本知识的介绍。

一、历史渊源豫剧始于明朝,当时称为“南曲”,是在河南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朝时期,南曲又被称为“河南曲”或“豫曲”。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受到京剧、昆剧等剧种的影响,豫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豫剧”。

豫剧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吸引了很多观众和演员,成为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表演特点1.音乐和唱腔豫剧的音乐是由二胡、板胡、琵琶、笛子、箫等器乐组成的,采用南音、襄调和潮剧三种曲调。

豫剧的唱腔特点是泛音唱法和分调唱法,能够表现出人物情感的变化和剧情的高潮。

豫剧唱腔清新婉转、动人心弦,是表现河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表演技巧豫剧的表演技巧包括“二黄”、“三打”、“四快”等,其中“二黄”是指演员的口技和表情,让观众在没有看到实物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三打”是指演员舞动身体、敲击铜锣和捶打木鱼等音效,以表现出场景和动作的变化;“四快”是指演员动作的快速变化,如说笑、唱歌、跳舞等,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的紧张气氛和热烈气氛。

3.服装和化妆豫剧的服装和化妆都有其特定的风格和风貌。

比如,男角色的服装一般为大袖褂子、宽腰带、长裤和高帽,女角色的服装一般为翠纱细袄、宽腰带、裙子和各种头饰。

演员的化妆也非常重要,能够根据角色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化妆,以表现出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三、代表作品1.《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是豫剧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明朝穆桂英抵抗清军入侵的故事。

剧中穆桂英机智勇敢,善于用计策打败敌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该剧在豫剧历史上有很大的地位,被誉为“豫剧第一大戏”。

2.《大观园》《大观园》是豫剧中的另一部经典作品,是以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为蓝本改编而成。

该剧的剧情、唱腔和表演技巧都非常出色,被誉为“豫剧之花”,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第六章 民间器乐

第六章 民间器乐
是广东汉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式:硬线、软线
硬线:五声音阶,乐曲 轻快、华丽、流畅。
软线:在五声基础上突 出fa、si两音,乐曲 古朴典雅、音韵委 婉。
代表人物:何玉斋、罗九香、饶庆雄 曲目:《出水莲》《焦窗夜雨》《将军令》
欣赏:《出水莲》
五、琵琶曲
枇杷;秦汉子、阮;曲项琵琶;龟兹 琵琶
(一)、演奏技法: 右手:弹、挑、夹弹、滚、勾、轮等 左手:泛音、虚按、吟、煞等 (二)、乐曲分类
3、代表人物 赵春庭、胡海泉、任同祥
4、曲目
《一枝花》《百鸟朝凤》《将军令》《大得 胜》
三、管曲
“筚篥”;波斯;
1、种类、形制结构和演奏技巧
结构:管哨、蕊子和管身;开八孔,前七后

种类:单管、双管、喉管
单管:大、中、小三种(见图片)
单管
小管:发音高亢尖锐,用 于独奏和乐队中领奏。 擅于表现欢快、明亮的 情绪。
冯子存 陆春龄 赵松庭 刘管乐
* 南北派差别:
(1)、音色对比 (2)、音质反差 ( 3 ) 棱角的差异
(4)、韵味的差别 (5)、底气的刚柔 (6)、音波的动态 (7)、渊源流传 (8)、文化根基 欣赏:梆笛曲《喜相逢》
曲笛曲《鹧鸪飞》
二、唢呐曲
“喇叭”、“苏尔奈”、“大号”;波斯、阿 拉伯;
轻三六: 二三四五六 合四上尺工
低sol 低la do re mi
重三六:
二(重)三 四 五(重) 六

乙上 尺

低sol 低la do re mi
活五: 二(重)三 四 五(重)六 合 乙 上尺

(四)福建南曲指谱乐 福建南曲:一种说唱音乐,与唐代音乐有密 切关系。包括指、谱、曲三部分,曲是演 唱部分。 指:“指谱”“指套”,有谱有词有指法的

河南传统音乐赏析-----商丘四平调

河南传统音乐赏析-----商丘四平调

商丘的戏曲文化也是十分独特的。

在商丘戏曲文化方面占统治地位的是豫剧,如果在商丘城镇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里,在耳边回响的始终是那大腔大调的河南梆子腔。

商丘人听起河南梆子来,是那样的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所以,有人说,河南梆子就像“ 海洛因” 一样,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会怎么过。

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汴河边便出现了河市乐和" 撂地" 演出的艺人。

宋元佑六年(1091 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 照碧堂” ,日夜都有戏曲演出。

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

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河南东路梆子"——豫剧豫东调。

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

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

除豫剧外,在商丘这快土地上广泛流行并大行其道的还有二夹弦、曲剧、四平调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

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 特产” 。

四平调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及花鼓中原有的" 平板调式" ,借四平八稳之意,依" 平调" 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 四平调" ,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陈三两爬堂》等。

四平调是流传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地区境内的地方稀有剧种,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四平调是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的,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包括行业神信仰、禁忌、传承等内容的传统习俗,从语言、行为等各个层面对戏班成员做出规范,维持着戏班的生存和发展四平调作为一种产生于民间,服务于民众的艺术,与群众的民俗生活关系密切,在剧目内容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在演出活动上又与群众的民俗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了符合群众口味、令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目前对于四平调的研究大多都在音乐领域,如研究其唱腔设计、声腔板式、唱腔音乐等本文旨从民俗视角入手,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通过深入剧团、走近艺人、采访广大群众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探讨四平调在传统习俗、剧目内容上与民俗活动的融合、在演出形式与民俗活动结合上对于剧种发展的积极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绪论从民俗的视角探讨四平调艺术特征,包括四平调的传统习俗及其在演出上与民众生活的融合,在剧目内容上对民俗风情的展现,肯定它们对于剧种延续的积极作用,对于探寻艺术发展规律,振兴民间戏曲的价值第一部分四平调的历史发展、唱腔特色及流传分布情况综述四平调的起源、发展、唱腔特色及流传分布情况,以及对当地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二部分四平调戏班习俗的介绍介绍四平调戏班传统的行业神信仰、种种禁忌、传承与发展戏班的管理与经济分配等习俗肯定了它的积极作用,启示人们在戏曲传承与发展陷入萧条的当今时代,反思四平调传统习俗的功用第三部分四平调艺术发展与民俗生活的融合四平调艺术与民俗生活的融合体现为在剧目内容上表现各种民俗生活,在演出上借用民众习俗,发挥服务群众民俗生活的功能结语四平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呼吁关注四平调艺术,肯定从民俗视角关注戏曲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乃至国家的民族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意义商丘四平调是全国稀有戏曲剧种之一,现仅存于商丘。

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之河南的文化鉴赏

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之河南的文化鉴赏

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之河南的文化鉴赏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之一。

作为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河南省拥有独特而丰富的音乐文化。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河南的文化鉴赏。

1.音乐传统
河南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音乐形式之一是鼓乐。

河南的鼓乐以其激昂有力的节奏和独特的演奏方式而闻名于世。

例如,河南的大鼓、堂鼓等鼓乐形式,常用于民间庆典、宗教仪式和军事行进等场合。

这些鼓乐节奏紧凑,富有激情,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和斗志。

2.曲艺表演
河南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曲艺表演而闻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南坠子,它是一种传统戏曲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说唱等元素。

河南坠子以其悠扬的旋律、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表情,能够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深厚的艺术享受。

3.传统民间音乐
河南的传统民间音乐也是其文化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豫剧和河南民间民歌等表演形式,展现了河南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

豫剧是河南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方式而广受欢迎。

而河南民间民歌则通过简单而真挚的歌词和旋律,抒发了人们对生活、爱情和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文化节庆
河南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其中融合了音乐和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

河南民族民间音乐

河南民族民间音乐

河南民族民间音乐河南民族民间音乐文档:一、概述河南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河南省特有的音乐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是河南省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

本章将介绍河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二、历史沿革1、古代河南民族音乐:介绍古代河南省境内的民族音乐形式和演奏方式。

2、民间音乐的兴起:讲述民间音乐在河南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元曲、杂剧和豫剧等地方戏曲中的音乐特色。

3、现代民间音乐:阐述现代河南省的民间音乐形态及其影响。

三、主要表演形式1、丝竹乐:介绍河南省传统的丝弦和竹管乐器演奏形式,包括琵琶、古筝、笛子、笙等。

2、声乐表演:讲述河南省民族民间音乐的声乐表演形式,包括民歌、花鼓戏和翻车戏等。

3、舞蹈表演:介绍河南省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舞蹈表演,包括舞剧和民间舞蹈等。

四、地域特色音乐1、郑州音乐:介绍郑州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包括地方戏曲、民歌和舞蹈等。

2、开封音乐:讲述开封地区的音乐特色,包括豫剧、梆子和滚龙舞等。

3、洛阳音乐:介绍洛阳地区的音乐表演形式,包括古琴、山花、山歌等。

五、民间音乐节庆活动1、巩义牡丹音乐节:介绍巩义市举办的牡丹音乐节,内容包括音乐竞演、音乐展览和民间音乐比赛等。

2、洛阳牡丹音乐节:讲述洛阳市举办的牡丹音乐节,内容包括音乐演出、音乐会和民间舞蹈表演等。

3、郑州花灯音乐节:介绍郑州市花灯音乐节的活动形式,包括音乐游行、音乐会和民间乐器展示等。

附件:1、河南民族音乐舞蹈资料和演出视频。

2、相关音乐节庆活动的传单和海报。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和管理我国重要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我国文化遗产。

2:艺术表演管理条例:管理艺术表演市场,保证艺术表演的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3:民俗文化保护法: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河南豫剧戏曲大全

河南豫剧戏曲大全

河南豫剧戏曲大全河南豫剧,又称豫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南省豫州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豫剧以其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夏豫剧之乡”。

豫剧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在清朝时期,豫剧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豫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法,以及丰富多彩的舞台表现形式,如武戏、文戏、刀马戏等,展现出了丰富的戏曲艺术魅力。

豫剧的剧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民间传说、现代题材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桑园会》、《赵氏孤儿》、《三岔口》、《打金枝》等经典剧目最为著名。

这些剧目不仅在豫剧界有着重要地位,也对中国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豫剧的表演艺术精湛,演员们以其高超的表演技巧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如梁山伯、祝英台、西门庆、武松等,这些角色形象至今仍然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之作。

豫剧的音乐艺术独具特色,其唱腔清亮婉转,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豫剧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韵律,展现了浓厚的地方风情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豫剧的服饰道具精美绝伦,演员们的戏服华丽瑰丽,配以精美的道具,营造出了独特的舞台效果。

豫剧的舞台布景也是精心设计,富有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河南豫剧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信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河南豫剧必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世人展现出更加璀璨的艺术风采。

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河南豫剧为例

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河南豫剧为例

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MODERNMUSIC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河南豫剧为例张一倬[摘㊀要]豫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ꎬ其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ꎮ但近些年来ꎬ豫剧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ꎬ是艺术文化本身出了问题ꎬ还是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改变ꎬ应该怎么样去改变这一现状ꎬ这成了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ꎮ随着时代的发展ꎬ中西方文化强烈的碰撞ꎬ使得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水平下降ꎬ这给豫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ꎮ[关键词]发展ꎻ传承ꎻ创新ꎻ大众[中图分类号]J60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055-02[收稿日期]2019-12-18[作者简介]张一倬(1996 ㊀)ꎬ女ꎬ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ꎮ(南宁㊀530000)一㊁豫剧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有着众多戏曲剧种ꎬ这些戏曲音乐除了多样性ꎬ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ꎬ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性㊁鲜活性等特点ꎮ [1]豫剧ꎬ又名 河南梆子 ꎬ也被人叫作 河南高调 ꎮ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发展长河中ꎬ豫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ꎬ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ꎬ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ꎮ在民间与电影电视上都能见到豫剧的身影ꎮ但近些年来ꎬ由于时代在飞速发展ꎬ受到外来文化以及新媒体时代科技的冲击ꎬ豫剧的发展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与时俱进ꎬ面对这样的局面ꎬ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措施ꎬ找到豫剧发展的突破口与方向ꎮ二㊁豫剧的发展必须学会与时代接轨作为中华民族戏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河南地方戏曲音乐ꎬ豫剧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ꎬ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凝聚地ꎬ豫剧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远比想象中的要强大许多ꎮ[2]但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背景下ꎬ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ꎬ小到几岁的孩子ꎬ大到中年人ꎬ对于戏曲的了解程度大打折扣ꎬ河南地方戏曲也受到现代流行音乐与互联网娱乐的巨大冲击ꎬ如何既继承传统戏曲音乐的基础ꎬ又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需求ꎬ成为实现河南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首要前提ꎬ同时这也是从事音乐文化以及热爱戏剧音乐文化的人们应该重视的问题ꎮ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ꎬ现在的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几乎都是一些流行音乐ꎬ很少有人能够演唱上一两句戏曲音乐ꎬ年纪再小一些的孩子甚至已经无法分辨各个地方的戏曲种类ꎬ豫剧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音乐文化ꎬ如若想要在这个科技飞速的时代下追上时代的步伐ꎬ与时俱进ꎬ就必须进行创新与改革ꎬ学会吸收新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因素ꎬ为其所用ꎬ并且学会利用新媒体科技ꎬ提升豫剧的传播能力与艺术品位ꎬ运用多样化的发展手段ꎬ与时代接轨ꎬ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ꎬ成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 接地气儿 的民族文化ꎮ网络科技的今天ꎬ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㊁音乐会以及网络直播平台ꎬ这些都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传播的高效率途径ꎮ年轻人之间最快速的沟通媒介已经变成了多媒体ꎬ通过网络ꎬ大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ꎬ方便简洁已经成了新媒体的代言词ꎮ当代年轻人的社交㊁娱乐等都与新媒体息息相关ꎬ新媒体技术的出现ꎬ使得文化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ꎬ同时也减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烦琐过程ꎬ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较为深刻ꎮ 豫剧的发展方式有着很大的空间ꎬ在快速并且大范围进行传播时ꎬ也能及时收到大众的反馈ꎬ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优点ꎬ想要进步就必须学会为我所用ꎮ [3]550三㊁豫剧自身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之后ꎬ我们也可以在豫剧原本的内容上进行有依据的创新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保护保存ꎬ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ꎬ在完好保存其优秀精华的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所需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创新ꎮ [4]现在的多元音乐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孩子㊁年轻人的生活之中ꎬ豫剧相比之下或许稍显不够活跃ꎬ形式上也不太容易被接受ꎮ此时就需要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进行一定的创新了ꎬ完整的豫剧可能听过的年轻人少之又少ꎬ但如果提起«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强大的家»«木兰从军»等具有戏曲文化的音乐作品ꎬ大家或许听过ꎮ有一首红遍街头巷尾的«故乡是北京»便是通过提取京剧中的创作元素进行重新编配的音乐作品ꎬ随之变成了脍炙人口的声乐歌曲ꎬ也将京剧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在了大众的眼前ꎮ这些作品在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ꎬ在唱腔以及音乐的编配上进行改良ꎬ变成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作品ꎬ这便是很好的开端ꎮ在当下社会ꎬ我们必须创新ꎬ顺应时代的发展ꎬ改变豫剧原有的一些呈现给大众的一成不变的方式ꎬ使得经过创新的作品大量投入到声乐教学以及非专业人士的日常生活之中ꎬ这大大扩充了豫剧的流传范围ꎬ创新后的音乐作品同样是以豫剧为本体ꎬ但也富有更加浅显易懂的特点ꎬ更加乐曲化的旋律ꎬ使得豫剧呈现给大众的方式更加多元化ꎬ活力化ꎮ也更加能够被大众快速接受ꎬ所以内容上的创新也十分重要ꎮ四㊁豫剧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课程的改革另外ꎬ在关于豫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ꎬ我们必须从根源抓起ꎬ也就是从孩子的教育抓起ꎮ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ꎬ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大许多ꎬ是现在年轻人所普遍追捧的西方音乐所无法比拟的ꎮ所以我们可以从小学教育课程中做出一些调整ꎬ增加一些民族文化的课程ꎬ制定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ꎬ使得孩子们从小对于自己国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到知识ꎮ在课程的设置中ꎬ我们也应当组织校内外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ꎬ让同学们走近民族文化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ꎬ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存在于书本之中和老师的口中ꎬ更是要立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ꎬ让学生近距离去接触它ꎬ增加每一个人的参与度与体验感ꎬ这样才能从根本入手ꎬ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ꎮ在教育的创新改革过程中ꎬ不仅仅是小学教育ꎬ高校民族声乐工作者也应该更加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ꎮ例如豫剧队民族声乐的影响ꎬ豫剧在演唱时音域宽广ꎬ音色明亮ꎮ其中有很多精髓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融入了后来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之中ꎬ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着手多研究一些有关于豫剧的课题ꎬ使学生多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ꎬ并努力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ꎮ最后回归豫剧本身ꎬ在豫剧的传承中ꎬ专业从事豫剧表演事业的人数逐渐变少ꎬ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做出改变的ꎬ专业从事者的队伍不能减弱而是应该逐渐发展壮大ꎬ我们应该加大对豫剧创作的投入ꎬ不管是在演出还是文化传播ꎬ甚至可以把豫剧与旅游资源结合ꎬ打造民族文化的名片ꎮ独特的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ꎬ独特的品牌才能真正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影响ꎮ豫剧若想在众多传统文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ꎬ成为独特的品牌ꎬ就一定要将原有的精华与创新的形式所结合ꎬ最终以大众所能最快接受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眼中ꎮ例如早些年的«梨园春»栏目ꎬ让豫剧走进家家户户ꎬ现在综艺节目种类丰富㊁形式多样ꎬ我们应该紧紧把握住这股时代潮流ꎬ在形式上有所创新ꎬ使得豫剧能更好地搭上科技时代这艘顺风船ꎬ航行得更远更久ꎮ豫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ꎬ同时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河南的特色地域文化ꎮ艺术文化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㊁一成不变的ꎬ随着时代的变化ꎬ传统的艺术形态可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ꎬ创新才是关键ꎬ根据时代变化而创新出来的豫剧ꎬ一定会将其原有的文化魅力更大地发挥出来ꎮ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ꎬ我们有义务㊁有责任ꎮ但是如何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ꎬ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ꎮ我们必须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ꎬ学会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ꎬ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下ꎬ传统文化也跟着一起壮大ꎮ注释:[1]郭振飞.试论现代豫剧音乐创作多元化的创新探讨[J].戏剧之家ꎬ2018(07):135.[2]王晓婷.基于新媒体视域下豫剧文化传播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9(09):101 102.[3]高㊀雷.中国民族声乐 豫歌 与豫剧的借鉴与融合[J].美与时代(下)ꎬ2018(03):54.[4]冯丽萍.传播视域下豫剧的中原民俗文化特色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ꎬ2018(11):56.(责任编辑:崔晓光)650当代音乐 2020年第4期。

二胡独奏河南小曲讲解

二胡独奏河南小曲讲解

二胡独奏河南小曲讲解
以下是关于二胡独奏河南小曲的讲解:
《河南小曲》是豫剧名家唐喜成先生根据传统豫剧唱腔音乐整理的二胡独奏曲,乐曲表现了河南人民在欢庆丰收时欢快热烈的场面。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子
乐曲开始,二胡用滑音演奏出自由、宽广的节奏,犹如乐队的全奏,把人们带到一个高涨的热情和开阔的境界。

紧接慢板的引子部分,二胡奏出深沉而稍慢的旋律,表现了河南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

第二部分:快板
快板部分,二胡以十六分音符的律动和连续不断的顿弓、跳弓演奏出轻快、活泼的旋律,表现了河南人民欢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第三部分:尾声
尾声部分,二胡奏出更加热烈的旋律,把全曲推向高潮,最后在连续不断的快速十六分音符中进行过渡,使乐曲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总的来说,《河南小曲》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二胡独奏曲,它表现了河南人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和热情。

河南豫剧ppt课件

河南豫剧ppt课件

《朝阳沟》
总结词
该剧目是一部现代豫剧,讲述了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生活状态和 思想变化。
详细描述
《朝阳沟》是一部以中国现代社会为背景的豫剧,主要讲述了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的故事。该剧 目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同时也揭示 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02
河南豫剧表演艺术
唱腔
唱腔特点
河南豫剧的唱腔具有高亢、激越、粗犷的特点,同时又兼具抒情和细腻的表现力。其唱 腔结构严谨,旋律流畅,层次分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唱腔分类
河南豫剧的唱腔主要分为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等,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表现 力和应用场景。
唱腔技巧
河南豫剧的唱腔技巧包括气沉丹田、声贯于顶、喷口、炸音等,这些技巧的运用能够使 唱腔更加饱满有力,富有感染力。
人才培养计划
设立豫剧传承人培养基地,加强年轻演员 的培养和选拔。
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融合
在保持豫剧传统特色的基 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吸 引年轻观众。
跨界合作
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 合作,拓宽豫剧的传播渠 道和受众群体。
数字化技术应用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豫剧表 演进行录制、保存和传播 ,实现永久保存和广泛传 播。
03 促进地方旅游发展
河南豫剧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 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推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 展。
对戏曲艺术的影响
丰富戏曲艺术表现形式
河南豫剧在表演形式、唱腔、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丰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推动戏曲艺术创新
河南豫剧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尝试创新和突破,为戏曲艺术 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研究

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研究

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研究一、梆子戏曲伴奏的历史渊源梆子戏曲的伴奏历史悠久,其音乐形式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梆子戏曲的伴奏中,主要使用的乐器包括梆子、二胡、琵琶、笛子、锣鼓等。

这些乐器不仅在戏曲表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民间音乐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梆子戏曲的伴奏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的音乐特色1. 音乐风格独特: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的音乐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音乐节奏明快、韵律变化多端,富有动感和情感表达力,能够很好地配合角色的表演情绪,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2. 乐器搭配精妙:河南梆子戏曲伴奏中所使用的乐器搭配精妙,各种乐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整个音乐更加和谐、饱满,充分展现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表演与音乐的结合: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的音乐是与表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把表演情节和角色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动人的戏曲表演。

河南梆子戏曲伴奏的表演技术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技术,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

伴奏演奏要求协调、合作,既要保证音乐的整体效果,又要兼顾乐器个体的表现。

要考虑到整个演出的节奏、情感、氛围等方面,使得音乐与戏曲表演完美结合,达到艺术上的完美效果。

目前,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戏曲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河南梆子戏曲伴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一些重点剧团和演出团体积极开展梆子戏曲伴奏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梆子戏曲伴奏的质量和水平,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些音乐学院和文艺院校也开设了梆子戏曲伴奏的专业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梆子戏曲伴奏人才,为梆子戏曲伴奏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生力军。

河南梆子戏曲伴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艺术魅力吸引着观众的关注。

未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戏曲市场的不断扩大,河南梆子戏曲伴奏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歌舞盛行。
• 宫廷音乐机构利用古代和当时民间的乐舞,创作和演出了号称“六乐” 的黄帝之乐《云门》,帝尧之乐《咸池》,帝舜之乐《大韶》、夏禹之 乐《大夏》、商汤之乐《大濩》和周朝当代的《大武》。
乐舞伴奏乐器:鱼形石磬 商代 安阳殷墟西区墓葬出土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歌舞盛行。
• 反映先秦时期文化艺术活动的地下文物在河南更是大量出土,如舞阳贾 湖出土的七孔骨笛;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十八弦锦瑟、鼓, 竹简上记载的竿、笙;淅川下寺楚墓中的编钟、甬钟、玉排箫等。
乐器:石排箫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乐器:编钟 淅川下寺楚墓出土
南阳汉墓乐舞画像石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百戏十分兴旺的时代。 • 河南各地出土了很多画像石、画像砖,有关歌舞百戏场面的达百块之多。其
中有被认作《东海黄公》的。《东海黄公》已经有了假定性的故事情节。其 中一人身佩赤金刀,头裹红绸,另一人装扮为猛虎。这个节目在郑州新通桥 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巩县柴梢出土的陶灶上都有生动的表现。
《东海黄公》乐舞画像石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百戏十分兴旺的时代。 • 河南各地出土了很多画像石、画像砖、陶器,许多都与歌舞百戏场面相关。
密县汉墓“饮宴百戏图”局部(见下图)
汉代百戏陶楼 河南灵宝出土(见上图)
汉代乐舞百戏陶灯和陶俑 河南洛阳出土 (见左图)
乐器:编磬 战国 陕县后川出土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歌舞盛行。
• 反映先秦时期文化艺术活动的地下文物在河南更是大量出土,如舞阳贾 湖出土的七孔骨笛;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十八弦锦瑟、鼓, 竹简上记载的竿、笙;淅川下寺楚墓中的编钟、甬钟、玉排箫等。
• 隋后都洛阳,有很多外交活动,艺术交流也多在洛阳 举行。大业二年(606)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总追 四方散乐大集东都”进行歌舞百戏。“绵亘八里,列 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 唐朝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移长安,但洛阳 是为东都,仍是文人学士荟萃之地。诗人李白、 杜甫、白居易等,都在洛阳留了许多不朽名篇。 音乐家李龟年,佛学家玄奘,在洛阳都有大量的 艺术活动。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唐玄宗驾 临洛阳,“诏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 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治所在 今沁阳县)太守“集优伎数百,披锦绣,或作犀 状,诡谲光丽”。鲁山县令元德秀组织“数十乐 工联袂歌也”。玄宗观后赞叹不已。可见当时河 南歌舞,优戏活动也是十分繁荣的。
No. ZP002 Date:2009-07-14
《河南民间音乐网络课程》
第六章 河南民间戏曲音乐
《河南民间音乐网络课程》
第六章
河南民间戏曲音乐
•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 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 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 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 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 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 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 河南因历代辖境大部分在黄河以南之广大地区而得名。古为“豫州”之 域,故简称“豫”。夏朝九州,豫州居中,亦称“中州”。
• 河南地处中原,由于历史上曾先后有十六个朝代在其域内建都,使河南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过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河南还 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也正因这样, 河南在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就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罗戏面具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 曹魏时期,河南的歌舞百戏活动仍兴不衰。魏明帝“ 大兴百戏,仿平乐观造总章观于洛阳,制作木偶,以 水运转表演百戏。”
• 晋代及南北朝时期,洛阳是西晋、北魏的都城,“列 仙逸唱,熊虎听音,丹蛟吹笙,文豹鼓琴,素女鼓琴 而安歌,声可意而入心”。斯时佛教始盛,洛阳寺院 如林,为歌舞百戏的演出提供了新的场所,当时洛阳 各佛寺中的音乐歌舞百戏表演活动一派繁荣景象,这 在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详尽描绘。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歌舞盛行。
• 反映先秦时期文化艺术活动的地下文物在河南更是大量出土,如舞阳贾 湖出土的七孔骨笛;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十八弦锦瑟、鼓, 竹简上记载的竿、笙;淅川下寺楚墓中的编钟、甬钟、玉排箫等。
乐器:木瑟 春秋 固始县侯古堆出土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北宋时的驱傩活动,衍变成“大傩仪”,成为宫廷中在除夕日例行的一种驱傩仪式 。
• 先秦时期颇为流行的驱傩活动,至汉代愈演愈盛。北宋时的驱傩活动,衍变成 “大傩仪”,成为宫廷中在除夕日例行的一种驱傩仪式。
• 傩仪之后裔——傩戏在河南无文字可查,唯有最古老的剧种罗戏,据艺人们说 在始演正本戏文之前,先出一个戴假面的凶神,做一番打鬼驱疫的表演动作, 然后始演正本戏文。
乐器:鼓 战国 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
第一节河南地方剧种的产生 与戏曲音乐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百戏十分兴旺的时代。 • 特别是东汉时期,洛阳是当时的国都,南阳称为“南都”,又是刘秀发
迹之处,这使河南成为百戏集演特别活跃的地区。河南各地出土了很多 画像石、画像砖,仅南阳汉画馆收藏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关歌舞百戏场 面的达百块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