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方法有(3篇)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方法有(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债务不仅数额巨大,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化解高校债务,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化解高校债务资金的方法进行探讨。

二、高校债务资金困境分析1. 高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导致高校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满足资金需求,许多高校纷纷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债务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债务结构不合理,长期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债务占比过低。

这种结构使得高校在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时,难以通过短期债务的偿还来缓解压力。

3. 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贷款到期,高校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

若高校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导致债务违约,进一步加剧债务风险。

4.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高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项目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

三、化解高校债务资金的方法1. 加强债务管理,优化债务结构(1)建立债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职责,规范债务审批流程,加强对债务的监控和管理。

(2)优化债务结构。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长期债务占比,提高短期债务占比,降低债务风险。

2. 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宽资金来源(1)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支持高校发展,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2)拓宽融资渠道。

高校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3)优化资金使用。

高校应加强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3.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完善预算管理。

高校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确保预算资金合理、合规使用。

(2)加强资产管理。

高校应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闲置率。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方法(3篇)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高校债务不仅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了整个教育系统的稳定。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资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成因、化解策略、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高校债务化解提供参考。

一、高校债务成因分析1. 高校扩招导致资金需求增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需求大幅增加。

为满足这些需求,高校不得不大量举债,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财政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高校发展需求相比,财政投入仍显不足。

高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贷款等渠道筹集资金,进而加重债务负担。

3. 高校负债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管理者负债意识不强,对债务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进行投资和建设,导致债务规模失控。

4. 高校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高校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二、高校债务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合理控制债务规模。

高校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债务规模,避免过度负债。

(2)调整债务期限。

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降低短期债务比例,降低债务偿还压力。

(3)优化债务品种。

合理选择贷款品种,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加强高校内部管理(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强预算管理。

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3)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损失。

3.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1)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降低债务负担。

(2)争取金融机构贷款。

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惠贷款政策。

(3)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 加强高校收入管理(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和提质增效的要求,高校不得不借债以满足经费需求。

高校债务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高校负债累累会给高校的财务状况带来压力。

高校借债用于扩建校舍、购买设备、改善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但如果高校无法有效地利用借来的资金,就可能出现债务无法归还的情况。

这将给高校带来财务上的困境,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作。

高校债务也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在借债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校和地方支持度较高的高校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一些高校则可能因为财政紧张而缺乏足够的经费。

这将加剧高校之间的差距,导致一些学生教育资源的匮乏。

高校债务还可能导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和质量下降。

为了还债,一些高校可能会加大招生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质量和培养效果。

这将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高校债务也可能引发学术腐败和低级教育。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高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管理和规范借贷行为。

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借贷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借款用于正当的办学活动。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运营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地管理债务和合理利用借款资金。

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减轻高校的负债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革教育经费分配机制等方式,增加高校的财政支持,缓解高校的负债问题。

高校应该注重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高校和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规范借贷行为;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减轻高校的负债压力。

高校债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债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旨在 对 高 校 债 务 特 点 、 形成 原 因进行 总结 分析 , 并 提 出化 解 高 校 债 务 的 对 策 。
关键 词 : 高校 ; 债 务化 解 ; 对 策 进人 2 1世 纪 以来 ,高等 教 育进 入 快 速 蓬 勃 发 展 时 年 高 校 债 务 规 模 已达 8 0 0 0亿 元 ,较 2 0 0 2年 增 长 了近 期, 在财政资金投入不 足 、 增 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 为 9 O倍 , 高校 负债 增长 非 常迅速 , 体 量也 非常 大 。
高校债务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研 究
杨建勇
( 四 川 外 国语 大 学计 划 财 务 处 重庆 ) 摘 要 : 高校债务 一 直以来都 是倍 受社会 关 注的 焦点 , 也 是 困扰 政 府 、 高校 和 银 行 的难 题 , 高校 债
务 规 模 不 断膨 胀 , 虽 然在 短 期 内解 决 了 高校 发 展 资金 问题 , 但 同 时 也 让 高校 背 负 了 沉 重 的债 务 负担 , 由 于 财 政 投 入 跟 不 上 ,自 身偿 还 能 力 不 足 , 高 校 债 务 风 险 不 断 积 聚 ,已经 影 响 高校 的 健 康 发 展 。 本 文
4 . 高校债务偿还能 力严重 不足
高校规模 扩 张以后 , 办学规模稳 定 , 学 校 收 入 总 量
截至 2 0 1 2年 央行 基准利率调整情 况统计 表
进行深入 分析 , 从 高校债 务相关 主体角度 , 提 出化 解 高 准 利 率 统 计 ,以 五 年 期 以 上 长 期 贷 款 为 例 , 2 0 0 2年 基 校债 务 的思 路 , 以期 为有 效 解决 高 校 债 务 问题 提供 参 考 。 准 利率 为 5 . 7 6 %, 2 0 0 7年 最 高 时 已 经 达 到 7 . 8 3 %, 加 之

高校化解债务中的难点(3篇)

高校化解债务中的难点(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

高校债务化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的成因、现状、化解难点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校债务的成因1.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导致高校教育资源紧张,经费需求增加。

2. 办学条件改善:为满足扩招后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高校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新校区建设、教学设施购置等,导致高校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得不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4. 高校融资渠道单一:高校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导致高校债务风险加大。

5. 高校内部管理问题: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二、高校债务现状1. 债务规模庞大:近年来,我国高校债务规模逐年攀升,部分高校债务已超过其净资产。

2. 债务风险加大: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高校债务风险不断上升,部分高校已陷入债务危机。

3. 债务偿还压力增大:随着贷款期限的临近,高校偿还债务的压力不断增大,部分高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三、高校化解债务中的难点1. 融资渠道单一:高校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导致高校债务风险加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对高校贷款的审批门槛提高,高校融资难度加大。

2.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在化解债务过程中,如何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一大难点。

3.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决策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高校债务化解工作的推进。

4. 高校债务风险意识不足:部分高校对债务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积聚。

高校负债风险原因及对策

高校负债风险原因及对策

高校负债风险原因及对策提要本文结合高校的实际,对高校存在的负债风险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揭示了高校负债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防范负债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负债风险;防范对策我国高等学校规模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柱,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后,造成了严重的负债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的上升阶段。

高等学校所经历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和激烈的竞争强度,大部分高校为适应学校急剧膨胀的需要,大规模扩建、改建老校区,新建新校区,短短几年间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高等学校的决策管理层,为保证学校在高速发展和重组、整合中取得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纷纷决定投入巨资改善和增加办学条件,由此造成高等学校资金供给的巨大缺口,出现了很多学校贷款办学的现象,这就导致高等学校财务运行风险增加,财务危机突现。

有调查认为,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2,500亿元。

高校债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4,000亿元。

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投资规模50亿元、广州某大学城总投资120亿元,江苏等地一些大学城投资最少也在40亿元到50亿元。

截至2005年8月,四川各银行向高校发放各项贷款52亿元,湖南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近4亿元。

2007年3月吉林大学发布校内通知称,“2005年起,吉大每年要支付贷款利息多达1.5~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通知中自曝:“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1.7亿元,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学校尽最大努力从财政部、教育部、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争取了大量资金,同时想尽办法节支,如预算压缩10%~20%,预算执行中再尽量节省”。

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思考和对策高校负债是指高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530万人。

伴随高校大举扩招的是高校基础设施、教学、实验等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高校要扩建、要发展,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其中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占学校整个收入的比例高达90%以上。

这部分收入仅能维持学校正常办学的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因此银行贷款已成为支撑高校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商业银行之所以不顾放贷风险”踊跃”授信,原因就是公办高校在体制上享有政府信用的支撑。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政府在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未给予足够的保障。

资金不足导致高校不得不利用银行贷款来充实办学条件。

另外,个别高校在基本建设中盲目追求高水平,更是加深了自身的债务危机。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和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双重属性,其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投资形成良性资产和教育事业投资收益期长等方面。

一方面,高等院校建设投资形成的土地、校舍等办学资源,其中土地、校舍等资源存在长期增值空间,属于良性资产;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稳定收入的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资金资源。

但是大多数高校都是非盈利性机构,虽然有稳定的现金流,但短期内却不能形成大量盈余,需要长期积累资金。

这就要求高校的发展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尤其是长期教育投资。

但是受我国金融政策和体制的限制,各个高校很难获得长期项目贷款。

高校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短期负债太多、长期负债太少,这与高校的发展规律不一致,造成高校财务压力沉重。

学校债务如何化解(3篇)

学校债务如何化解(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学校债务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营,还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何有效化解学校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校债务的成因、化解策略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债务的成因1. 投资规模过大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增加,许多学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导致建设资金投入过大,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

2. 资金管理不善部分学校在资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挪用、侵占等违规行为,加剧了学校债务问题。

3. 财政支持不足受地方财政状况影响,部分学校在建设、维护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导致债务累积。

4. 收入结构单一许多学校收入主要依靠学费、捐赠等,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债务问题将迅速恶化。

5.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竞争力,盲目投资,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二、学校债务的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调整债务期限:将长期债务转化为短期债务,降低债务利息支出。

(2)降低债务成本: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求更低利率的债务融资。

(3)增加股权融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债务结构。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2)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资金流失。

(3)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置换、租赁等方式,盘活学校存量资产,增加收入。

3. 争取政策支持(1)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向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补助,缓解债务压力。

(2)争取税收优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争取税收减免,降低债务负担。

(3)争取政策性贷款:利用政策性贷款,降低债务成本。

4. 拓展收入渠道(1)多元化办学: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增加收入来源。

(2)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增加收入。

(3)盘活校产资源:通过出租、转让等方式,盘活校产资源,增加收入。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3篇)

化解高校债务资金(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如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资金,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形成原因、化解策略、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债务形成原因分析1. 扩招政策推动下的高校规模扩张: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高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导致教育资源需求急剧上升。

为满足扩招后的办学需求,许多高校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资金来源单一,依赖贷款:我国高校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而在财政拨款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高校往往选择贷款作为资金补充渠道。

长期依赖贷款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还本付息压力日益加重。

3. 高校内部管理不善: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风险。

4. 外部环境变化: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风险增加,高校融资渠道受限,债务偿还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化解高校债务资金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高校应合理调整债务期限和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同时,积极争取政府、金融机构等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2. 加强财务管理: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严格控制非必要开支,降低运营成本。

3. 盘活存量资产:高校可通过转让、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增加收入来源,缓解债务压力。

4. 推进内涵式发展:高校应聚焦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通过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升高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加强风险防范:高校应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三、化解高校债务资金实施路径1. 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债务化解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

浅谈我国高校债务问题我国高校债务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高校债务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是一种制度问题。

探讨高校债务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和解决途径,以期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我们需要了解高校债务问题的成因。

高校债务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高校改革开放后的融资方式变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融资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传统由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融资方式逐渐演变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高校开始依靠自身办学活动,发行债券、募集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这种融资方式增加了高校的债务压力。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校不得不增加投入,而这也加大了其债务负担。

高校债务问题还受到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得高校自主权增强,但也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财务压力。

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或无力承担高校的债务,导致了高校的资金短缺和负债增加。

高校的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依赖于学费和政府拨款,这使得高校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高校债务问题还受到了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波动,高校债务问题也不断加剧。

经济不景气导致高校拨款不足以覆盖支出,各项经费支出不断增加,而学费收入增长乏力,这也加大了高校的债务风险。

针对高校债务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国家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高校基本运转不受资金困难影响。

高校应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资金回笼。

高校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加高校自有资金来源。

高校应积极开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除了依赖国家拨款外,可通过发行债券、募集捐赠等形式进行融资,降低债务压力。

高校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制度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提高高校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债务问题,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高校能够摆脱债务困扰,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3篇)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债务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高校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债务的成因、化解策略、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债务的成因1. 高校扩招: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为满足扩招需求,高校纷纷进行新校区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导致资金需求激增。

2. 教育资源不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设备等。

为改善办学条件,高校不得不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增加债务负担。

3. 内涵式发展需求: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为提升办学水平,高校不得不增加债务规模。

4. 风险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在负债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扩大债务规模,导致债务风险积聚。

5. 政策因素:教育部教学评估等政策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债务负担加大,如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资要求、科研经费投入等。

二、高校债务的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高校应合理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期限。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债券融资比例、调整贷款期限等。

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支出、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金配置等。

3. 加强内部管理:高校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等。

4. 发展产业:高校可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具体措施包括:创办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转让知识产权等。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校可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减轻债务负担。

6.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为高校化解债务提供政策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高校债务化解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等。

三、政策建议1. 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保障。

化解学校债务(3篇)

化解学校债务(3篇)

第1篇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学校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

如何有效化解学校债务,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成因、化解策略、创新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学校债务问题提供参考。

一、学校债务成因分析1. 投资规模过大: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部分学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导致资金投入过大,债务负担加重。

2. 资金管理不善:部分学校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债务累积。

3. 收入结构单一:部分学校依赖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缺乏多元化收入渠道,难以应对债务压力。

4. 政策调整:国家对教育政策的调整,如收费标准、招生政策等,可能对学校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加剧债务问题。

5. 校企合作风险:部分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未能充分评估风险,导致合作失败,产生债务。

二、化解学校债务的策略1. 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资金安全。

2. 优化收入结构:拓展多元化收入渠道,如开展校办产业、引进社会资金、开展社会服务等,增加学校收入。

3.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避免过度负债。

4. 加强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采取分期偿还、债务减免等方式,降低债务压力。

5.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减轻学校债务负担。

三、创新途径化解学校债务1. 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发行教育债券、引入风险投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 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学校债务风险。

3. 发展校办产业:发挥学校优势,培育校办产业,增加学校收入,降低债务压力。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5.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舞弊和腐败,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率。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3篇)

如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高校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策略,为我国高校债务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二、高校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1. 规模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为满足这些需求,部分高校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2. 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此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机制不透明,导致债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高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滥用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同时,高校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投资风险较大,增加了债务风险。

4. 政策环境变化近年来,国家在高校贷款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对高校债务风险产生一定影响。

如高校贷款政策收紧,使得部分高校难以获得贷款资金;税收政策调整,增加了高校税收负担,导致资金紧张。

三、高校债务风险化解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1)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降低短期债务比例。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降低短期债务风险。

(2)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高校可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

2.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非必要开支。

高校应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

3. 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投资风险(1)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确保投资安全。

高校对外投资应遵循市场规律,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降低投资风险。

浅议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浅议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浅议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负债对策【论文摘要】高校负债问题一直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经过跨世纪的大改革、大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完成了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二是从高等教育的小国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大国,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

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一些高等学校所积累的债务越来越为政府、银行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也有不少指责、批评的声音。

对待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应该站在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理性分析高校负债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高校负债背后的历史性贡献,并在政府主导下有效化解高校负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高校负债的现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所2007年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02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为88亿元,而至2005年底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

2007年7月初,经过对30多所知名高校的调研,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到2500亿元左右。

高校负债对高校日常教学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由于财务困难,不少地方高校在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资金捉襟见肘。

据一位高校医学院老师说:“高校人体解剖课需要的尸体是一次性消耗品,但其价格已从400元涨至8000元。

以前上课解剖人体,现在只能用小白鼠或兔子。

”二、我国高校负债的原因目前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是内在制度因素和外在现实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在制度层面上,我国高等学校存在极其严重的预算软约束特征,这是造成目前高校学校群体性负债的内在制度驱动与根源所在。

管理不善导致高校的损失浪费严重, 2004年,教育部建立了每五年一轮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而且每年公开发布一次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的相关数据。

这是关系到学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

本科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硬件建设,盲目扩张,“过度”建设,所以,学校宁可举债也要把学校建设为现代化的高校。

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示 ,在 近年来 我 国高 等教育 不 断扩招 过 程 中 ,全 国
高校 共投 入 50 0亿元 ,而其 中政府 财 政性 投入 仅 0
套合 理 的有效 方案 ,进 而使 自身 现存 的不 良债务
状 况进 一步 恶化 ,严 重影 响 了教育教 学 质量 的提升
和 良好社 会 声誉 的维 护 。为此 ,有必 要对 高校 在解

育 的主要 收 入来 源是 国家 财政拨 款 。在 这种 教育 管
理制 度之 下 ,各基 层 高校虽 然 利用 自身 的社 会服 务 优势 ,获 得 了一些 非 财政性 的收入 ,但 是政府 财 政 投入 始终 是其 最 主要 的收入 来 源 。然而 ,由于 国家 财政 性投 入 不足 ,高校 不得 不举 债 度 日。有 数字 显
维普资讯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高 教 研 究
M ODERN DUCATI E ON CI N CE S E
20 0 8年 第 4期
解决高校负债问题 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何 宏 伟 曹祖 红
[ 摘 要 ] 20 0 8年 前 后 ,很 多高 校 相 继进 入 了偿 还 贷 款 的 高峰 期 。但 是 高 校 在 解 决 自 身 负债 问 题 时存
— —
体 制 ,高校 缺乏独 立 的办 学 自主权 。在 这种 管理 体
制 之下 ,高 校基本 上 是在政 府 的保 护伞 下 运行 ,缺
乏 资金 的使 用效率 意识 ,忽视 国家 财政 投入 的有 效 利 用 ,盲 目追求 “ 而全” 的学科 和校 舍建设 ,甚 大
4 — —
维普资讯
于 20 0 8年 前 后 ,将 进 入 偿 还 贷 款 的 高 峰 期 。 ①在

高校负债问题及其化解策略浅探(一)

高校负债问题及其化解策略浅探(一)

高校负债问题及其化解策略浅探(一)【摘要】高校负债运行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

由于负债偿还期的集中到来,许多高校面临资金紧张甚至入不敷出的局面。

本文就高校负债的成因与风险,如何化解正在形成的财务危机,应吸取怎样的教训等几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负债;成因;建设高校负债运行,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

高校借款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随着偿债期的集中到来,目前许多高校普遍面临着财务紧张,入不敷出的局面。

高校负债发展的成因与风险何在,如何化解正在形成的财务危机,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加以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负债现状在争建一流大学的热潮中,全国高校的商业贷款额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

高校的借款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随着偿债期的集中到来,各高校的财务状况日趋吃紧,那些花钱如流水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据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发布的《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作出的判断——“据人民银行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高校贷款余额大约2001亿元。

”而且当时新的贷款还在不断产生,许多高校债务除银行贷款外还通过工程方垫资、外单位投资、应付账款、拖欠民工工资等多种形式存在,不在人民银行的统计之列。

因此,估计高校债务远远不止2000亿元。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高校负债在10亿元以上,普通高校平均贷款5亿元左右,有的学校每年贷款利息就上亿元,学校每年学费收入的大部分将用来偿还巨额银行贷款利息。

随着国家调高银行利率,一些学校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

为了还贷,一些高校不得不压缩学生经费、办公经费等正常的学校运行支出。

而偿还巨额本金十分困难,且形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如再筹资风险、资金周转风险等。

很多高校的校长如坐针毡,每天不得不为“钱”发愁。

二、负债的成因(一)“扩招”是高校负债的起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消费长期处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推荐下载】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议

【推荐下载】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议

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议高校负债问题一直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您编辑了“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议”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议经过跨世纪的大改革、大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完成了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二是从高等教育的小国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大国,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

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一些高等学校所积累的债务越来越为政府、银行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也有不少指责、批评的声音。

对待高等学校负债问题,应该站在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理性分析高校负债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高校负债背后的历史性贡献,并在政府主导下有效化解高校负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高校负债的现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所2007 年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02 年底央属的76 所高校贷款总额为88 亿元,而至2005 年底贷款总额已高达336 亿元,校均贷款额4.4 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

2007 年7 月初,经过对30 多所知名高校的调研,全国高校贷款总额已达到2500 亿元左右。

高校负债对高校日常教学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由于财务困难,不少地方高校在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资金捉襟见肘。

据一位高校医学院老师说:“高校人体解剖课需要的尸体是一次性消耗品,但其价格已从400 元涨至8000 元。

以前上课解剖人体,现在只能用小白鼠或兔子。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以下为为您编辑的:“债券投资的新思路公司债券”,敬请关注!!债券投资的新思路公司债券在金融产品不是很丰富的时代,除了银行储蓄之外,凭证式国债无疑是最为普遍的投资工具。

如今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投资产品、基金、股票、期货、信托、券商委托理财,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台”。

但是在这些对手的联合抢攻下,凭证式国债的“魅力”依然不减。

关于高校债务困境破解对策的探讨研究--以山西省属高校为例

关于高校债务困境破解对策的探讨研究--以山西省属高校为例

关于高校债务困境破解对策的探讨研究--以山西省属高校为

高校债务困境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借贷规模增大、借贷周期延长、借贷成本上升等问题。

这一问题的
存在极大地影响到高校的长期发展,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
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针对山西省属高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对策。

一、优化借贷结构
优化借贷结构是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该根据
自身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借贷方式,包括金融机构借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

同时,需要根据借款的用途,采取长短期借款,以及
固定或浮动利率等多样化的方式,使得借款结构更加科学,风险更
加可控。

二、控制借贷规模
高校应该在借贷的过程中合理控制借款规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严格借贷规定。

同时,高校应该重视资本保值增值,发挥自身的投资优势,规范管理,控制风险。

三、提高资产质量
高校应该注重资产质量管理,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增加收入
来源,确保负债和资产之间的平衡。

同时,高校应该进一步优化管
理机制,完善档案管理,防止出现资产丢失和浪费等情况。

四、加强风险控制
高校应该重视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规定,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护体系,确保借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对各项风险的认识,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识别、应对和控制。

总之,高校债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西省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债务风险,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经历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

然而,近年来高校负债问题愈发凸显,高校债务规模不断增长,负债压力不断加大,已成为我国高校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高校负债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减少对高校的经费支持、高校规模扩张和建设投资过度、高校管理层面存在问题等。

高校负债问题不仅对高校的财务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也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高校负债问题的本质原因,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问题,探寻其本质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的如下:1. 明确高校负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 分析高校负债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机制。

3. 探讨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措施。

4.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寻负债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措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帮助高校更好地控制负债风险,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本文将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分析我国高校负债问题的现状和问题、探索高校负债的本质原因和影响机制、总结高校负债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措施为主要研究内容,借鉴国内外高校负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相关数据搜集。

时间:3周2. 第二阶段:高校负债现状和问题分析。

时间:2周3. 第三阶段:高校负债本质原因和影响机制分析。

时间:3周4. 第四阶段:高校负债问题解决路径和对策措施探讨。

时间:4周5. 第五阶段:政策建议撰写和论文整理。

时间:2周五、预期成果和研究贡献本文旨在对我国高校负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促进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2008年前后,很多高校相继进入了偿还贷款的高峰期。

但是高校在解决自身负债问题时存在一些典型的误区,表现在:把债务负担责任完全归于政府;自行组织土地置换;将部分债务间接转移到本校教职工身上。

高校要走出上述误区,实现自身财务状况的扭转,则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开源节流。

同时政府和银行也需要全力配合和支持高校的相关工作,共同推进高校负债问题的有效解决。

[标签]高校负债银行贷款土地置换并于2008年前后,将进入偿还贷款的高峰期。

在2008年的“两会”上,“高校负债问题”再度成为众多来自教育领域的代表和委员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缺乏相关制度规范与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很多高校在具体解决本校债务危机的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尚未探索与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有效方案,进而使自身现存的不良债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维护。

为此,有必要对高校在解决自身负债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误区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解决负债问题中存在的误区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因此各高校往往盲目采取不当措施来解决自身的债务问题,其典型的误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把债务负担责任完全归于政府,淡化了自身应负职责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公办高等院校归属国家所有。

其管理体制是: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遵循上述体制的基本精神,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财政制度。

由此可见,我国公办高等教育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在这种教育管理制度之下,各基层高校虽然利用自身的社会服务优势,获得了一些非财政性的收入,但是政府财政投入始终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由于国家财政性投入不足,高校不得不举债度日。

有数字显示,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过程中,全国高校共投入5 000亿元,而其中政府财政性投入仅有500亿元,其余资金绝大部分都是高校向银行贷款解决的。

这种高等教育的资金解决方式虽然暂时缓解了政府对高校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但是当高校进入贷款的偿还期之后,其潜在的负债危机便日益凸显。

对于贷款偿还问题,部分高校认为,在自身为国家所有并管理的基本体制之下,其发展资金主要是为了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而非挪作他用。

因此,其债务问题则应完全依靠其所有者——各级政府负责加以解决。

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植根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一直以来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和省两级高校管理体制,高校缺乏独立的办学自主权。

在这种管理体制之下,高校基本上是在政府的保护伞下运行,缺乏资金的使用效率意识,忽视国家财政投入的有效利用,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和校舍建设,甚至一定程度上滋生教育腐败。

这显然有悖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不利于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建立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从批准成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条款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已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必须对自身债务承担主要责任。

(二)把自行组织土地置换作为有效措施,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各级政府财政性投入一时无法完全解决高校债务问题的背景下,部分高校便把拓宽收入来源的目标集中在自身现有的资源上。

由于自身学费和社会服务收入有限且支出项目繁多,有的高校一年的学费仅够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所以土地置换便成为部分高校解决其债务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我国高等院校一般都设置在地(市)级以上的中心城市,由于自身的悠久历史,很多高校校区都处在本地主城区范围内,有的甚至还地处本城市的中心地段。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改善和房地产业的日益繁荣,处在本地主城区中的高校校区的经济价值不断攀升,成为很多房地产商的重要开发对象。

而在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大部分高校都兴起了新建校区热,它们基本都在老校区之外的地方择址选地进行新的大学城建设,原有老校区面临闲置或改作他用。

在大兴新校区建设之后陷入财政困难之际,通过自行组织部分校区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增加收入,就成为部分高校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方式。

但是从法理上来讲,这种自行组织土地置换的方式并非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高校土地置换是土地转让的一种形式,是土地使用者之间相互转移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而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划拨土地目录》的有关规定,公立高校的土地属于“非营利性教育设施用地”,是被纳入国家划拨土地行列的,其转让是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规范的。

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1)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4)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收益抵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显然,公立高校并不具备上述规定第一款的条件,其自行组织土地置换也没有履行第四款的义务,因此无权自行转让其原有校舍的土地使用权。

其自主组织的土地置换行为必然影响国有土地的保值和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

(三)把部分债务间接转移到教职工身上,损害其应得利益除了采取上述寻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进行土地置换等所谓的“开源”措施外,不少高校还立足内部资源,寻找有效的“节流”途径来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其主要方法便是努力削减潜在支出。

这些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共同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偿性支出四类。

其中事业支出按其用途划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

”统观以上高校财务支出的基本内容,其中事业支出是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

其余的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偿性支出这三项支出则在高校财务支出中占据比例相对较低,且它们基本都属于高校无法削减的支出项目。

于是,一些高校便把削减自身财务支出的重点集中在事业支出上。

而在国家不断要求高校增加教学投入、加大对高校学生资助力度的政策体系下,高校事业支出中的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都是维持高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的必需开支,几乎不存在削减的空间。

因此,教职工的福利保障支出就成为部分高校解决债务问题的重要“节流”对象。

沪上两所部属院校便是这方面的典型。

据了解,这两所高校在兴建新校区后,通过削减教职工的福利保障支出来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其教职工的福利水平远低于沪上高校的平均水平。

虽然这种“节流”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资金短缺的压力,但却对其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潜在的消极影响。

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行列,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水平相对较高,在其为高校付出劳动后自然期望高校为其提供相对同类学校平均水平乃至以上的福利待遇。

因此,高校间过大的福利待遇差距很容易成为导致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充分调动本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走出高校解决负债问题误区的对策与建议高校债务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有政府、高校和银行。

其中政府是高校的管理者和投资者,高校是债务人,银行则是债权人。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基本经验,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高校债务危机必须在坚持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采取以高校为主,校、政、行三方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加以化解。

(一)高校层面1.积极筹措多元发展资金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同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也将“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

因此高校必须在立足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社会声誉的基础上积极向社会筹措发展资金。

可以借鉴香港高校的相关经验,拓展多元“开源”路径,提高自身的市场运作能力。

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香港特区政府作出在1998~2001年三年时间里削减对高校10%财政拨款的决定,并要求各高校配合工作。

香港政府同时规定,对于高校自行筹措的款项,政府将等额一比一配比发给高校。

在这些政策出台之后,香港8所高校开始全面利用自身资源扩大财源,以降低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例如设立专职的对外资金筹措人员,向校友、校董事会和社会寻求资金支持;鼓励本校教师接受传媒的访问,以提高本校的社会知名度,博取社会的各种支持;通过以捐款人士的名字来命名本校部分校舍建筑的方式来赢得社会人士的捐款,等等。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高校在积极筹措发展资金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实现自身发展资金的“节流”。

比如可以尝试吸收香港高校的经验,实现预算制度从中央拨款模式向单行财政预算方法的转变,以求达到善用和节约自身资源的效果。

以往采用“中央拨款模式时,部门只需散件式向上申请拨款,不用承担开支多少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与之相反,“单行财政预算方法,是指把理财权责下放于各部门,校方每年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给予一笔拨款,让部门自行调配资源,但必须有成效,从而加强部门的问责性”。

在推行新预算制度后,香港各高校的开支都锐减数亿港元。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节流措施要在保证教育教学科研秩序正常和教职工应得利益基础上去实现,否则其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3.规范推进土地置换高校土地置换必须在遵守现行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进行。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高校应按照如下程序开展土地置换活动。

首先,高校必须对需要进行置换的土地进行论证,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之后向本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置换的申请。

高校在土地置换的集体研究过程中必须确定土地置换的基本类型。

高校土地置换基本类型主要分为协议出让和招标挂牌拍卖转让两种基本方式。

协议出让是指不改变高校土地教育用途的前提下将土地出让给其他办学单位。

而招标挂牌拍卖转让是指高校需要变更土地用途时采取的土地转让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