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文化自觉

合集下载

唤醒更多文化传承传播的自觉作文

唤醒更多文化传承传播的自觉作文

唤醒更多文化传承传播的自觉作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维护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自觉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我们要从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家庭是传统文化的温床,父母要给孩子们讲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诵读优美的古诗词,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中华文化的精髓。

学校也要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只有从小扎根,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环境。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企业和公众人士也可以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资助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推陈出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避免文化的僵化。

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文稿/2010.17三、文化自强:方向、目标与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

“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

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

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研究解决好自强之魂、自强之路、自强之本、自强之源、自强之翼等问题。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

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4文稿/2010.17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

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电视频道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基础与路径_以CCTV_2财经频道为例

电视频道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基础与路径_以CCTV_2财经频道为例

电视频道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基础与路径以CCTV-2财经频道为例赵 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节目部主任、主任播音员 北京 100173)摘 要:这是一个品牌消费和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主持人已成为各个电视频道的重要战略资源。

本文基于对CC TV-2财经频道打造品牌主持人实践的解析,提炼了主持人品牌化建构基础和实施路径两个方面的思路。

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文化自觉而产生的人格魅力,二是作为主持人专业主义体现的话语技术,三是主持人的 情绪场控制 能力。

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实施路径体现在品牌规划上的开拓创新意识,品牌运营的分级分类管理和品牌营销的系统化品牌包装等方面。

关键词:电视频道;主持人;品牌化建构;CC TV财经频道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7-0116-04我们生活在 赢家通吃 的世界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齐普夫在研究词汇使用频率过程中所得出的结论,亦即著名的齐普夫(ZIPE)定律 。

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于电视领域。

在今天电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品牌主持人的节目比起一般主持人的节目更能吸引、影响观众,品牌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也远远高于一般主持人,其缘由在于观众通过品牌主持人的个人风格能够对节目的气质进行基本识别,从而使手中遥控器总是指向这些节目。

品牌主持人是节目甚至频道的 名片 ,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及影响力,更在盈利平台上成为广告主认知的金字招牌,为频道带来充沛的客户资源和财富收益。

有数据显示,品牌主持人出镜时段的商业广告投放量是其他任何时段都无法比拟的 。

因此,打造品牌主持人成为各个频道实现 品牌化 战略的重要内容。

但是,主持人的品牌化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主持人本人素质、受众关系等基础因素,也牵涉到品牌的规划、管理及营销等方方面面,对频道的综合实力是极大的考验。

本文结合CC TV-2品牌主持人打造与管理的实践,重点探讨电视频道主持人品牌化建构的基础与路径。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社会学概论》是一本重要的教材,涵盖了社会学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14章,内容包括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与文化、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家庭与婚姻、群体与组织、教育、劳动与消费、社区与社区发展、城镇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变迁。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研究社会学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而懒散则会导致失败。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思考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浪费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勤奋,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一章介绍了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讲述了社会学家们如何通过研究社会现象来理解社会。

社会学的诞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探究,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过研究社会学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本质和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准确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介绍了社会与文化的概念和关系。

社会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面貌。

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和意义。

第四章介绍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而社会角色则是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作用。

第五章介绍了社会互动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互动是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社会互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的本质和规律。

第六章介绍了家庭和婚姻的概念和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婚姻则是家庭的基础。

家庭和婚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和婚姻的本质和作用。

第七章介绍了群体和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肤浅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

“文化自觉”中的大众文化研究新视角——评《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

“文化自觉”中的大众文化研究新视角——评《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5期 20 0 6年 9月
‘‘
天 津职 业院 校联 合学 报
J un l f i j o ain ln tu s o ra o a i V c t a I it T nn o st e
N o . o1 5V .8 S p. 2 0 e 0 6
化 中 的人 对 其 文 化 有咱 知 之 明 , 白 它 的来 历 、 成 的过 程 、 具 有 的 特色 和 它发 展 的 趋 向 。 自知 之 明是 为 了 加 强 对 明 形 所
文 化 转 型 的 自主 能 力 , 得 决定 适 应 新 环 境 、 时 代 文 化 选 择 的 自主 地 位 。 取 新 ”0二 是 要 正 确 处 理 自 己 的 文 化 与 其 他 民 族 文化 之 间 的关 系 。他 认 为 , 个 人 都 是 生 活 在 一 定 的 文 化 之 中 , 种 文 化 在 多 元 文 化 的 世 界 里 都 有一 定 的位 置 , 每 各 人 类 社 会 的健 康 发 展 将 取 决 于多 元 文 化 的 和平 共处 、 话 沟 通 、 长 补 短 、 存 共 荣 。 讲 到 如 何 对 待 “ 文 化 ” , 对 取 共 0在 异 时 他 强 调 要 以容 忍 的态 度 来 尊 重 别 人 与 自己 不 同 的 价 值 观 点 , 仅 要 容 忍 别 人 , 且 要 理解 别 人 , 赏 别 人 , 不 同 的 价 不 而 欣 使 值 观 点 在 相 互 理 解 、 忍 中共 同 存 在 、 相排 斥 , 而 互 相 接 近 、 补 与 融 合 。 容 不 进 互 “ 化 自觉 ” 是 一 种 具 有 创 新 意义 的文 化 理 念 , 是 一 种 科 学 的 文 化 传 播 观 , 时 , 是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大 众 文 化 文 既 也 同 也 研 究 所 面 临 的新 的 实 践课 题 。《 众 文 化 与传 播 研 究 》 书 正 是 建 立 在 “ 化 自觉 ” 础 上 对 大众 文 化 展 开 的 多视 角 研 大 一 文 基 究 。正 如 作 者 书 中所 言 ,文 化 自觉 ” 为 一 种 理 论 命 题 与 价 值 取 向 , “ 作 不仅 对文 化 学 本体 研 究 具 有 深 广 的学 术 与实 践 价 值 , 且 对 文 化 社 会 学 、 化 传 播学 乃 至 人 类 精 神 文 化 交 往 研 究 , 意 味 着 一 种 范 式 革 命 , 具 有 思 维 方 式 与 方 法 论 而 文 都 都 意 义 上 的积 极 作 用 。 “ 化 自觉 ” 点 的 提 出 , 2 世 纪人 类 文 化 的 全球 性 对 话 搭 建 了一 个 更 富 于理 性 与 睿智 的 交 流 文 观 为 1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几点体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

深入学习全会《决定》,再次研读《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浅析主持人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浅析主持人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126广电视角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主持人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如今,融媒体时代对于平台打造、技术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节目制作方也开始从受众的需求考虑,为受众量身打造个性化节目内容以及节目个性化的观看体验。

如今,媒体环境的变化对主持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坚守文化自信是主持人的责任担当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与革新,主持人的功能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主持人在节目中开始真正参与到节目中,而不仅仅只是串联节目,有时以嘉宾的身份去真听、真看、真体验,也会以制作人的身份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例如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一经播出,即屡获好评,这档节目也成为董卿的转型之作。

顺势而“变”,也要保持对社会冷暖的敏感度。

当下网络新媒体日益发展,由于复杂的融媒体环境和受众年轻化的趋势,主持人更要深知镜头中自己的表现会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把握好表达的尺度分寸,切忌表现自我的私欲。

本文以播音主持节目经典案例为例,浅析主持人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一)主持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2017年董卿主持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中,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坐在轮椅上为大家讲述了他热爱并为之执着一生的翻译事业。

在采访过程中,董卿在3分钟内下跪3次的举动,被网友们称赞“跪出了最美的中华骄傲”,这是对许渊冲老人的浅析主持人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武文一(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等,对于塑造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树立起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民族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学、艺术、礼仪、民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从而培养起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我定位。

另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对于提升民族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我国,也能够为我国赢得更多的国际尊重和认可,进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这对于培养一个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至关重要。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加珍视传统的家国情怀,培养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觉,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这对于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众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大众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大众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近年来,大众文化已成为信息化时代最为显眼的文化现象之一。

作为一个包含了广泛的文艺、音乐、电影、电视、动漫等元素的综合文化,大众文化在个人与社会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个人的影响1.认同感的形成大众文化是一种普及性较广的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

通过大众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寻找到共同点,建立联系,形成认同感。

从而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培养个体的社交能力,促进社交交流。

2.情感的宣泄从电影、音乐、电视剧等各种媒介中,我们可以受到各式各样的丰富情感刺激,以此排解个人情感负荷,获得身心愉悦的感觉,缓解压力、调节心态。

因此,大众文化成为了人们宣泄情感和释放压力的渠道之一。

3.价值观的影响大众文化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文化元素,如爱情、友情、亲情、梦想、成长、努力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

这些倾向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和变化。

例如,一些积极向上的电影、音乐等作品,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能量思想,或是对生活、人生等问题的态度等等。

二、对社会的影响1.“同饮一江水”意识的形成大众文化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形塑人们共同价值观的工具。

它通过同时提供相似的文化内容和情感刺激,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强烈联系,使人们感到同处于世界上同一个时期与空间中,进一步培育了公民意识和文化自觉。

2.文化认同感的升华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化和文化多元化,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感。

它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以及认同、认可的群体。

这种文化认同感在社会中升华,形成并巩固了群体性的认同和归属感。

3.文化创意经济的崛起大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创意经济的崛起。

从影视剧、音乐到动漫、游戏等行业,文化创意正在以自身的竞争力迅速成长。

这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丰富的文化产值。

结论总体而言,大众文化对个人和社会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一直都是深刻而重要的。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特别提醒】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1)从国家角度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从个人角度看:①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3)从生产者看:文化产品提供者或文化生产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为人民群众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干整合]1.走进文化生活【特别提醒】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1)从国家角度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大众传媒带来的文化冲击与文化自觉

大众传媒带来的文化冲击与文化自觉

大众传媒带来的文化冲击与文化自觉近几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传播力,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了文化冲击。

然而,同时也催生出了人们对于文化的反思和文化自觉。

本文将从传媒对文化的冲击和文化自觉的命题展开论述。

一、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媒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而是涵盖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

这些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带来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轻松获取各类信息,包括新闻、娱乐、文化等。

大众传媒的普及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途径。

过去,信息的传播主要由传统媒体掌控,他们能够选择性地传递新闻与信息。

而如今,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能力,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多样化和快速流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混乱。

此外,大众传媒的冲击也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上。

全球化的传媒平台使得各国文化产业竞争加剧,老牌的文化巨头面临挑战,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被替代或淡化。

大众传媒的广告、电影、音乐等内容对全球范围内的观众进行塑造,使得主流文化呈现同质化的趋势。

传媒倡导的消费主义也加剧了物质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新奇、时尚、尖端的事物追逐不已,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逐渐瓦解。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性面对大众传媒带来的文化冲击,文化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自觉意味着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和保护,也包括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增强文化自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与外部文化进行对话和融合,保持独立的文化特色。

首先,文化自觉有助于保护本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瑰宝,拥有独特的历史、语言、风俗和价值观念。

面对大众传媒传播的大量国外文化产品,文化自觉能够使人们更好地辨别和筛选,保护自身的文化免受冲击。

浅论媒体的文化自觉

浅论媒体的文化自觉
致 文 化 自觉 缺 失 ?换 言之 , 媒体 怎样 保 持
的节 目内 容 中 难 免 出现 一 些 问 题 。如 果
出现 导 向性 错 误 或 消 极 影 响 ,能 否 勇 于 批评 、 分辨 、 扬 弃 ? 有 没 有 拔 掉 坏 牙 的勇 气 .剔 除 腐 肉 的 魄力 ? 原 则 是 否 坚 定 鲜 明. 底线是否不容僭越? 记 得 前 年 网上 曾 因 为 姜 昆批 评 了 相 声界 某些低 俗现象 而掀起 轩然 大波 . 仿 佛 捅 了个 马蜂 窝一 般 。反 驳 和詈 骂 滚 滚 如 潮 ,铺 天 盖 地 。 这 一 现 象 颇 为 耐 人 寻
提 高 文 化 自省 意 识 在今 年的 “ 两会 ” 上, 艺 术 家 黄 宏 在

术 鉴 赏 才 能 充 分 满 足 。一 味 地 俯 就 迎 合 , 与 文化 自强 精 神 相悖 何 其 远也 ! 说 到 文 化 自强 ,凤 凰 卫 视 做 了很 好
的 尝 试 。 风 凰 卫 视 建 台 之初 是 娱 乐 性 比
乐主义观念 、 实用功利思想 、 拜 金 主 义 风 尚、 感官 化欲望化潮流等 。 不 仅 给 社 会 带 来 了价 值 观 的 畸 变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深 入
面对 当下的 文化乱象 , “ 种 庄稼 ” 精 神 弥 足珍 贵 。 农 民都 知 道 . 如果 想更 多地 除 掉 杂 草 ,方 法 只有 一个 ,那 就 是 种庄 稼 。同样 . 如 果 想 要 祛 除 越 来 越 多 的 文 化
【 关键词】 媒体 ; 文化自觉 ; 自省意识 ; 自洁 能力; 自强精神
电 视 、广 播 、 报 纸 … … 无 论 什 么 媒
的 人 文 素 养 如何 。 应 该 明确 ,作 为 媒 体 人。 不管身处何种职位 。 都 应 该 是 热 爱 文 化、 饱含人文情怀 、 具 有人 文素 养 的人 。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略, 不 断提 高 当代 中国马克 思主 义大众 化 的实 际效果 。
关 键词 : 文化 自觉 ; 当代 中国马克 思 主义 ; 大众 化
中图分 类 号 : A8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0 — 1 7 5 1 ( 2 0 1 3 ) 0 2 — 0 1 5 9 — 0 5
取得决 定适 应 新 环 境 、 新 时 代 文 化选 择 的 自主 史使 命 , 这 是 社 会 主义 文 化 自觉 的基 本 表 现 。推 动 能力 , 当代 中国马克 思 主义 大 众 化 是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自 地位。 ” [ 1 ] 因此 , 文 化 自觉 就 是 对 自身 文 化 的 觉 悟 和 自知 之 明” , 这 至少 包 括两 方 面 的 内涵 : 一 是 这里 的 觉 的根本 要求 和基 本 路 径 。基 于 当代 中 国马 克 思 主 “
中 国共 产 党的文 化 自觉 。
主义 革命 和社会 主义 建设 实 践 中 , “ 既是 作 为 中 国革
义研究 。

1 5 9 —
刘 勇: 文 化 自觉视 野 中 的 当代 中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传 播
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最 终 成为 中 国文 化 的核 心 内容 , 国取得 了 民族 独立 , 建 立 了 社 会 主义 政 权 , 中华 文 明
为 中国文 化 的 现 代 转 型 注 入 了活 力 , 极 大 地 推 动 着 发展 具有 了坚实 的政 治 基 础 。 中 国共 产 党 在 新 民 主
也 可 以是 某 一 阶层 、 地 域 义 的文化 自觉 , 在 推 动 当代 中 国 马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文化 既可 以是 民族 国家 的 ,

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与弘扬:许多人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学习传统技艺、参与传统艺术表演等。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努力保持其活力和延续性。

2. 文化旅游:越来越多的人对参观传统文化景点、历史古迹和文化节庆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3. 传统艺术欣赏: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

人们欣赏传统艺术表演,支持传统艺术家的创作和演出。

4. 文化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

这有助于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5. 社交媒体与文化传播: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人们通过分享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扩大了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6. 传统文化创新:一些人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7. 文化自觉与自豪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自觉促使他们更加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

这种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社会的精神基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

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

XINWEN AIHAOZHE(2021-6)媒体奇观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以妈祖文化为例□吉峰潘祥辉【摘要】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

在当代社会,只有保留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美感,摒弃形而下的奇观再现,以人为本,守正创新,通过叙事重构的方式,改善传统文化传播的程式化,才能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开拓出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媒体奇观;传统文化;妈祖文化;华夏传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宝库,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冶1,]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中国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呈现和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正在形成和加强。

媒体奇观效应突出地表现在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实践之中。

妈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间信仰为基础,从妈祖的生平事迹、民间传说中提炼出来的情感、道德、行为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正能量。

作为我国最大的民间信仰之一,妈祖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其影响力从福建湄洲屿逐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现在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坐落着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达三亿之多”O□从宋代至今,妈祖精神不仅被海内外众多信众所尊崇,还被历代官方所认可。

2009年,妈祖文化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被列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

不过,和其他许多的文化遗产类似,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妈祖文化的当代传播也遭遇了现实困境。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社会学视角研究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社会学视角研究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个过程中,社会学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研究的学科,对于解读这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产业的现状、并对文化变迁的趋势进行预测。

一、文化变迁的原因1.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逐渐从传统的封建道德体系向以现代消费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转变。

这种变迁的主导角色并非来自民间,而是来自于政策和宣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中国的主流文化慢慢转变成了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的导向。

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创新力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文化自觉性下降、历史文化遗产消失的问题。

2.大众传媒的生产与传播大众传媒的传播是当代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因素。

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数量。

大众传媒催生了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英语电影、游戏、音乐、综艺节目、自媒体等成为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基础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一种产业,包括文艺、出版、电影、广告、媒体等多个领域。

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万亿元,占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4%以上。

其中,城市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比农村文化产业更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虽然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优秀的文化产品过少,原创力度不够,对人才的需求过高等都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很多文化产品缺乏拓展市场的策略性规划,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导致部分行业发展下滑,资源利用效率不够。

三、文化趋势预测1.全球化与中西方交流的深入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已经开始向外部传播。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升级,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不断的向世界输出文化产品。

从电影《流浪地球》到音乐人韩红的芝加哥音乐厅演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将不断地深入。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

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

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修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

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浅薄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 、 物欲所迷惑 。 为 然 而 , 会 存 在 并 非 都 会 按 理 论 的规 定 性 运 行 。 论 据 是 我 们 在 日常 生 活 中 见 到 了 太 多 与 事 实 不 符 , 中 华 优 秀 社 与
传统 文化相悖 的报 道。曾几何时不少媒体都不加思考地炒 作《 习的革命 》 书 ,0 学 一 1 0天 内创 造 了销售 5 0万 册 的出 0 版神话 (9 8年) 19 。但 事实上这 本书的价值并非 向媒体炒作 的那样 , 读者纷纷大 喊“ 当” 上 。为此北 京师范 大学教育科 学研究所研究员赵 忠心 专门撰文反思这一发人深 思的现 象 问题 。他写道 :《 习的革命 》 书 的 ‘ 作 , “学 一 炒 已经告一段
复的宣传” 。其实这种解释是可 以存疑 的。因为炒作不 仅是一个“ 与“ 量” 强度” 的描 述 。炒作 作为 必须有媒 体参与 的
行 为 和过 程 ,炮 制 ” 基 础 ,造 势 ” 表 象 ,忽 悠 ” 手 段 , 益 是 根 本 。 冷 的 炒 作 成 热 的 , 的炒 作 成 “ 的” 无 价 值 “ 是 “ 是 “ 是 利 假 真 , 的炒 作 成 有 价 值 。 于是 , 性 的镜 像 便 眼花 缭乱 地呈 现 在 不 知 情 的受 众 面 前 。 而 媒 介 推 波 助 澜 、 油 加 醋 地 制 造 虚 幻 虚 添
不 是 建 立 在 自己直 接 经 验 的 基础 上 的 , 是 通 过 大众 媒 介 间 接 地 接 收 的 。 由 此 可 知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于 是 什 么 , 而 关 和
什 么是重要 的、 什么是正确 的资讯 问题 , 其实都是大众传媒选择 的。所 以传媒 的公 共责 任 , 引导先进文化 的责任要 高 于一 切。特别是在我们 的祖 国开放程 度越来越 高 的现 实背景 下 , 更要 保持高 度 的民族 文化 自觉 , 能轻而 易举为 商 不
地 依 仗 传 媒 的介 绍 。 而 大 众 传媒 在 对 这 一 “ 性 世 界 ” 成 中 , 于假 相 负 有 责 任 。“ 化 自觉 ” 先应 从 传 媒 做 起 。 虚 构 对 文 首
关 键 词 : 大 众 传 播 ; 性世 界 ; 会 责 任 ; 化 自觉 虚 社 文
中 图分 类 号 : 6 3 4 D 9 .
世界 的根本原 因 , 说穿 了也就是媒介机构 和媒介 人 的物 欲及 其他 自身利益 。这种 媒介 的公众 性异化 , 其要 害就是 真 实性 被掩盖 , 息被扭曲变形 , 信 出卖公 众知晓权 , 误导人的价值选择 , 误导人 的 目标 行为 。 因此 , 面对人类 大规模信息交流活动 现存 的种种有悖于传播先 进文化 、 导先 进 文化 的现象 , 倡 人们产 生对媒介 文
的首要 的文化功能 : 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 了‘ 社会知识 ’ 社会影像 , 透过这些知识与 影像 我们才对于‘ 种种世界 ’ ‘ 、种种 人们 曾经生活过_ 的实体 ’ 产生认 知 , , 透过这些 , 我们也才通过想 象建构他 们 的及 我们 的生活 , 使之合并为 可资理想 的 ‘ 整体的世界 ’ ” [] 。0英 ‘ ’匕 t 。 。 … ・ 。 也就是说 , 年 同以往 时代不 同, 今天 我们 的知识相 当大 的部分 已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5 2 2 0 )4 16— 3 17 8 X{0 6 0 —00 0
中国传媒在产业 化和市场化发展过程 中 , 市场意识 、 消费需求 意识 、 益 意识 , 注意力 经济 等概 念 日益增 强 。 效 和 因此 一些大众传媒便 在创造收视率 、 阅读率 、 注意率 的驱使 下 , 为满 足媒介机 构 自身 利益 而在 不断地 或时不时 地制造
j 李 虹 飞 。 光 辉 周
( 津 轻工 职业 技 术学 院 , 津 市 天 天

30 8 ) 03 0
要 : 大 众 传 播 环 境 下 , 代 人 更 容 易被 媒 介 所制 造 的 “ 性世 界 ” 右 , 们 对 纷 繁 复 杂 的世 界 的 了解 , 多 3 - " 虚 左 人 更
化 的批 评 和 担 心 , 该 是 可 以理 解 的 。 应


媒介应该引导什么?
大众 媒 介 在 现 代 文 化 中 到底 起 着 什 么 样 的作 用 ? 西 方 学 者 曾 做 过 如 下 分 析 :无 论 是 就 质 或 量 的观 点 来 说 , … “ … 媒 介 在 文化 领 域 里 已经 取得 了决 定 性 和 关 键 性 的领 导 地 位 。单 只 是 就 经 济 、 术 、 会 与 文 化 资 源 来 看 , 众 媒 介 所 技 社 大 能够 控制 的部 分 , 比起 目前 还 存 在 的所 有 更 为传 统 的 、 为 古 老 的文 化 渠 道 , 素 质 优 越 了 许 多 。… … 这 是 现 代 媒 介 更 其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4期
天津职 业 院校 联合 学 报
J un l f ini V c t n lntue o ra o a j o ai a Isi ts T n o t
N o . 1 4 V0 .8
20 0 6年 7月
虚 性 世界 , 已是 个 不 争 的事 实 。尤 其 在 媒 介 商 品 文 化 的 生 产 与 再 生 产 的 过 程 中 , 凸 显 娱 乐 功 能 、 化 娱 乐 信 息 加 这 在 强 工 输 出等 行 为 方 面 制造 虚 性 就 更 为 突 出 。例 如 “ 炒作 ” 个 概 念 , 形 象 化 地 指 认 了媒 介 机 构 、 介 与 媒 介 人 是 如 何 制 这 就 媒 造 虚 性 世 界 的过 程 特征 。《 代 汉 语 词 典  ̄2 0 现 ( 0 2增补 本 ) 义 说 : 炒 作 ” 是 “ 扩 大 人 或 事 物 的 影 响 而 通 过 媒 体 做 反 释 “ ,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