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质量检验(内控)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一种评估和验证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特定标准和要
求的过程。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检测和排除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
缺陷和问题,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在进行质量检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一种常见
的方法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抽样检验。

通过抽样,可以从整体中选
择一部分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检测和评估。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
成本,同时又能够提供对整体质量情况的可靠估计。

在质量检验中,可以使用各种测试和测量工具来评估产品或服
务的各项指标。

比如,可以使用物理测试设备、化学分析仪器或计
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重量、材料组成等进行检测。

同时,也可
以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其预期功能和性能。

质量检验也可以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审查。

通过监控生产
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审查生产过程的记录和数据,可以提供对产品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
性进行评估和改进的依据。

质量检验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

对于企业而言,质量
检验可以帮助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减少退货和客
户投诉的风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质量检验可以保障其购买的产品
或服务的质量,并提供可靠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总之,质量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对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
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有效地进
行质量检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活动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和要求。

它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它可以匡助企业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减少缺陷和不合格品的数量,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质量风险和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1. 设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它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内部标准。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外观要求、性能要求等。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包括确定检验点、检验方法、检验频率、检验员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3. 进行质量检验:根据质量控制计划,对产品进行检验。

可以采用抽样检验、全面检验、过程检验等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分析质量数据: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使用质量控制工具如控制图、散点图、直方图等来分析数据,找出异常和趋势,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5. 纠正和预防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质量问题扩大。

对于潜在的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

6. 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改进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技术1. 控制图:通过统计样本数据,绘制出控制上限、控制下限和中心线,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控制图有均值图、范围图、标准差图等。

2. 散点图: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趋势。

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内控制度

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内控制度

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内控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内控制度。

本内控制度适用于中心内部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

二、组织架构1. 中心设立管理层,包括主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

2. 各部门设立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中心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对中心内部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和改进。

三、岗位职责1. 主任:负责中心 overall 工作,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对中心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2. 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中心日常运营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组织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和预算,对部门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4. 工作人员:按照部门工作计划和要求,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质量。

四、检测流程1. 接收检测任务:中心根据客户需求,接收检测任务,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时间等要求。

2. 制备检测样品:按照检测标准和方法,对客户提供的样品进行制备,确保样品符合检测要求。

3. 检测分析: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4. 出具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报告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

5. 检测结果反馈:将检测报告及时反馈给客户,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解释。

五、质量控制1.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检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设备管理: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检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质量监督:质量管理小组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对检测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和改进。

4.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

5.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以及规范的质量控制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内部质量控制的概念、意义、程序和实施等方面对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检测实验室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通过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对设备、试剂和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系列活动。

内部质量控制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室测试的误差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内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防止错误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

它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内部质量控制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确定实验室的实验室测试项目和质控项目,并建立相应的质控标准值。

要选择合适的质控品,设置不同水平的质控品,进行日常质控。

然后,要建立合理的质控实验室测试规程和标准化操作流程。

要进行合理的质控数据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内部的问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一些小型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没有足够的质控人员和设备,质控水平和效果有待提高。

一些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对内部质量控制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质控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一些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在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时,存在操作流程和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质控文件和记录不够完善的问题。

为了提高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水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质控能力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对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要加大对小型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质控设备和人员的投入,提高其质控水平和效果。

然后,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质控管理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定义、目的、步骤和要求。

一、定义: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过程。

它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二、目的:1. 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2. 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3. 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步骤:1.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质量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的时间、地点、方法和要求等。

2. 进行检验: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包括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检验。

3. 记录和分析结果: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4. 确定质量问题:根据检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确定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

5. 采取纠正措施:针对质量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包括修复产品、改进生产过程和培训员工等。

6. 进行再检验:对采取纠正措施后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再检验,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7. 完成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和纠正措施的效果,完成检验报告,并进行归档。

四、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过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

4. 检验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检验时间、地点、方法、结果和相关文件等。

5.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再检验,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6. 检验报告应准确、清晰,包括检验结果、纠正措施和评估意见等。

综上所述,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组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品质检查内控管理必查文件

品质检查内控管理必查文件

品质检查内控管理必查文件摘要:1.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重要性2.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基本内容3.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必查文件4.如何做好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必查文件工作正文:品质检查内控管理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品质检查内控管理中,必查文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必查文件以及如何做好必查文件工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品质检查内控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不良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品质检查内控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基本内容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企业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整体框架。

三、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必查文件在品质检查内控管理中,必查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描述文件,包括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等内容。

2.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详细描述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法和要求。

3.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具体指导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文件,包括生产工艺、操作方法、质量标准等。

4.检验记录:检验记录是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过程的文件,包括检验数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

5.不良品处理记录:不良品处理记录是记录不良品处理过程的文件,包括不良品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6.质量改进计划:质量改进计划是企业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的文件。

四、如何做好品质检查内控管理的必查文件工作1.建立健全文件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实施、修订等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一、引言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定义、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检验措施的流程、标准和工具。

二、质量控制1. 定义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预先确定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对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 目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缺陷和不良品率,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3. 原则质量控制的原则包括:-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事后纠正。

- 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对质量负责,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 数据驱动: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和改进,而非主观判断。

4. 方法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立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 过程控制:对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 检测和测量:运用各种检测和测量手段,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验证和评估。

-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并采取改进措施。

- 培训和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检验措施1. 流程检验措施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检验对象:明确需要进行检验的产品或服务。

-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

- 进行检验操作: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操作,包括取样、检测、测量等。

- 记录和分析结果: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落实和跟踪。

2. 标准检验措施的标准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制定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标准:对产品外观的颜色、形状、尺寸等进行评估和判定。

内部质量控制(IQC)与外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IQC)与外部质量控制

• 五、记录
• 应在检测原始记录中记录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和 判断结果。
• 检测原始记录是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是 检测活动的见证性文件,是检测水平的真实体现,是出具 检测报告的唯一依据。实验室必须十分重视检测原始记录 的管理,对 检测记录的编制、修订、识别、收集、索引、 填写、复核、审核、更改、存档、清理等环节 进行严格 把关,为实验室管理管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真实客观的证 据。
• 六、分析系统核查
• 2.控制样品的类型
• (2)质控样品的种类
• ②第二类:标准溶液、室内样品或室内标准物质/标准 样品(RM)
• 制备合成控制样品和方法校正的标准溶液应使用不同 的化学品。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合成样品与真实样品分析 结果的精密度不同,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选择稳定、 均匀的真实样品作为控制样品。
• ①质控样品和检测样品应有相同的误差来源; • ②质控样品与检测样品应有相同的基质,包括可能
与准确度有关的次要成分也应相同; • ③质控样品和检测样品应具有相似的物理状态,如
与检测样品具有相同的粉碎状态; • ④被测目标组分浓度范围应同检测样品基本一致,
并被准确赋值。
• 二、质控样品的基本要求
• 2.质控样品种类
实验室条件都应相同。在此情况下,分析批的系统误 差都会保持不变,该批样品是IQC操作的一个基本单元。 • 在分析批中应随机安排质控样品检测顺序。
• 四、检测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1.检测样品均应附带空白(或阴性样品)、加标回收 (或已知值样品)、重复样品。检测顺序为:空白(或阴性 样品)、样品、加标回收(或已知值样品)、重复样品。
析程序可能存在的系统效应(偏倚)。如果在一个分析批中 对CRM进行重复分析,还可以用标准偏差(或极差)来估计 测量的重复性。由于CRM的均匀性通常比待测样品更好, 因此使用CRM作为控制样品,其重复性通常要优于待测样 品。这类控制样品可以使用X-图,如果对控制样品进行两 个或两个以上平行样的重复分析,也可以使用R-图。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内部质量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

二、内部质量控制的目标1.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通过内部质量控制,企业可以对产品或服务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质量要求,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2. 降低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流入市场,从而减少售后维修成本和客户投诉的处理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内部质量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4.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三、内部质量控制的步骤1.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企业应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标准应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各项指标、测试方法、合格标准等内容。

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3. 进行质量控制: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按照质量控制计划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4. 进行质量检测:在生产或服务完成后,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只有合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出厂或交付给客户。

5. 进行质量分析: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实施。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员工技能、改进设备等。

7. 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效果:定期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质量成本等。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二、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1.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2. 减少质量问题和成本: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减少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产生,降低不良质量带来的成本。

3. 增强组织的竞争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4.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内部质量控制,能够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内部质量控制的步骤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2. 质量控制的过程监控:通过对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质量控制的结果评估: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评估,比较评估结果与标准要求的差距,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对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进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四、内部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方法1. 流程控制图:用于描述和分析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关键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点。

2. 统计过程控制: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数据,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 抽样检验: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抽样检验,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4. 标准作业程序:制定和执行标准作业程序,规范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5. 质量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和参与程度。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涉及到组织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等。

内部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1.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3.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记录原材料的质量信息,以便追溯和溯源。

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2.对关键工序进行控制,设置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3.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三、产品检验质量控制1.制定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建立检验记录和档案,记录产品的检验结果和追溯信息。

3.开展抽样检验和全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和追踪,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1.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

2.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3.建立质量绩效评价体系,对内部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4.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分享成功案例,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持续改进和经验总结1.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推动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提升。

2.开展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3.定期进行质量管理的经验总结和分享,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通过以上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内部质量控制也可以匡助组织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有效实施检验质量控制,以下是一些标准的步骤和要求: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确定需要检验的产品或服务的关键特性和质量标准。

- 确定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 制定检验频率和样本量。

2. 设立检验标准:-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 确定可接受的缺陷等级和限制。

3. 建立检验程序:- 确定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 确定检验的步骤和流程。

- 建立记录和报告的方式。

4. 培训和资质认证:- 培训检验人员,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

- 根据需要,对检验人员进行资质认证。

5. 采样和检验:- 根据质量控制计划,采集样本进行检验。

- 使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

- 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和不合格的数量。

6. 处理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或服务,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 确定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7. 监控和改进:- 定期监控质量控制的效果。

- 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 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求,企业可以有效地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并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质量控制的成功实施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一、引言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的相关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和原则、质量控制的流程、检验措施的类型和方法等。

二、质量控制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预期标准,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期望,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2. 原则(1)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每个员工都应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负责,并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

(2)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方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3)客户导向: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质量控制的流程1. 设定质量标准和指标在质量控制的开始阶段,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即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和指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计划。

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质量监测、质量纠正等,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指标。

4. 分析和评估质量控制结果对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和指标,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5. 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不断改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四、检验措施的类型和方法1.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从整个批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以代表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根据抽样检验的结果,可以判断整个批次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 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对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旨在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一、质量控制流程1. 设定质量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指标。

2.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3. 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确保采购到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4. 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过程参数的监控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 检验和测试:建立检验和测试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6.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追溯和处理,以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7.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8. 持续改进:通过分析质量数据和客户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质量控制指标1. 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等指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确定。

2. 服务质量指标:包括响应时间、服务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指标,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

3. 不良品率:不良品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按照产品类别、工序和时间段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1. 流程图:用于描述质量控制流程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匡助发现问题和改进流程。

2. 直方图和控制图:用于统计和分析质量数据,判断过程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特殊原因。

3.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用于分析产品故障的原因和影响,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 5W1H分析法:通过问答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确保问题再也不重复浮现。

5. 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的循环,用于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工作。

四、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一、引言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客户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原则、步骤和常用工具。

二、目的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确保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三、原则1. 客户导向:内部质量控制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值。

2.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对质量负责,积极参与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共同推动质量的持续改进。

3. 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整个生产或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4. 数据驱动:内部质量控制应基于客观的数据和事实,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四、步骤1. 制定质量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和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指标、质量标准和交付时间等。

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方法、责任和时间表,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3. 实施质量控制: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包括检查、测试、评估等,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4. 数据分析和改进:对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5. 内部审核和验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并进行验证,确保质量控制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6. 持续改进:根据内部审核和验证的结果,不断优化质量控制体系,推动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常用工具1. 流程图:用于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过程,帮助识别关键环节和潜在的质量问题。

2. 检查表:用于记录和检查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企业自身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部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获得竞争优势。

而内部质量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原则:-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客户需求纳入质量控制的核心,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

- 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员工都应承担起质量责任。

-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的监控和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三、内部质量控制的流程1. 确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措施。

3. 质量检测与监控: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数据分析与改进:对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 绩效评估与反馈:定期评估质量控制的绩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员工,以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内部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1. 员工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质量控制要求。

2. 设备维护与管理: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3. 原材料采购与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

4. 工艺控制:制定标准的工艺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按照既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或提供。

5.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追溯不良品,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质量内控措施与手段

质量内控措施与手段

质量内控措施与手段1. 背景介绍质量内控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为保障产品或服务质量,在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手段。

质量内控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护企业声誉,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2. 质量内控的重要性质量内控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2.1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质量内控措施和手段,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质量内控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预期,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

2.2 保护企业声誉质量问题的发生会给企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质量内控措施和手段,企业能够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舆论风险和声誉损失。

2.3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质量内控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合格品数量,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它们也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改进生产中存在的浪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 质量内控的主要措施和手段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质量内控措施和手段:3.1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和各项操作规范等。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能够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3.2 强化质量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质量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和教育,员工能够了解企业的质量要求,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履行各自的工作责任。

3.3 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检验和测试是质量内控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和测试的流程,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

通过质量检验和测试,企业能够及时发现产品或服务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3.4 设置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企业应设置合理的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组织内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它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

一、质量目标的设定1.明确质量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具体、可衡量的质量目标,如产品缺陷率、客户投诉率、交付准时率等。

2.确定质量指标:根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如产品检验合格率、生产过程控制指标等。

二、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1.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检验计划、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方法等。

2.确定质量控制责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控制责任,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机构和人员。

三、质量控制的过程1.原材料采购控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生产过程控制:通过设立质量控制点、制定操作规范、进行工艺参数控制等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质量检验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全检或过程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4.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质量控制的监督和评估1.质量内审:定期进行质量内审,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质量绩效评估:根据质量指标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绩效评估,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和奖惩。

3.质量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五、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1.质量问题分析: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问题重复出现。

2.质量改进措施:根据质量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改进、管理改进等。

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认证,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任何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

一、质量控制的定义和目标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活动,以确保产品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二、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1. 原材料检验: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化学成份等方面进行检查。

2.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监控关键参数和指标来控制产品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和仪器来实现,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中间产品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中间产品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不同阶段的质量符合要求。

这可以通过抽样检验和全面检验的方式进行。

4. 最终产品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这包括对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

5. 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对检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这可以匡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 降低产品成本:质量控制可以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和不良品率,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和损失。

3. 增强客户信任:通过质量控制,企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度。

4. 提高企业竞争力:优质的产品可以匡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四、质量控制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不同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各不相同,这给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

解决方案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

产品质量内部控制

产品质量内部控制

产品质量内部控制一、定义产品质量内部控制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组织、制度和操作流程等手段,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和规定要求的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产品从设计、生产、检验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并通过内部检测、质量监控、问题反馈和持续改进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

二、内部控制要素1. 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顺畅,实现协同合作。

2. 质量方针与目标: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将其作为全员行动的指导原则,并将其传达给每一位员工,以激发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4. 流程和流程控制:明确产品开发、生产、检验等全过程的流程和程序,并通过流程控制,强化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的执行。

5. 员工培训与管理:加强员工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控制。

6. 设备与工艺:选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配备适当的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控性。

7.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变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8. 问题的反馈与改进:建立及时的问题反馈机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投诉意见,及时处理问题和改进产品。

三、内部控制流程1. 产品设计阶段:明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设计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的设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质量要求。

2. 产品生产阶段:建立生产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制定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生产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3. 产品检验阶段:建立完善的检验流程和方法,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4. 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阶段: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机制,包括产品的配送、安装和售后维修等,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质量检验一、饮片成品的质量标准实例(一)甘草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

《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2 饮片品种生甘草、粉甘草、甘草梢、炙甘草、甘草粉。

3 性状3.1 生甘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直径0.6~3.5cm。

外皮松紧不一,粗糙,具纵皱纹,棕红色、棕色或灰棕色。

切面黄白色,粉性,中间有一较明显的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气微,味甜而特殊。

3.2 粉甘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面光滑,黄白色,切面黄白色,显粉性。

中间显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气微,味甜而特殊。

3.3 甘草梢为圆柱形小段。

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皱纹。

切面纤维性,有粉性,菊花纹明显。

气微,味甜而特殊。

3.4 炙甘草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质梢粘,具焦香气,味甜。

3.5 甘草粉为浅黄色的细粉,有粘性,味甜。

4 质量规定生甘草水分不得超过12.0%,总灰分不得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

炙甘草水分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超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

5 处方应付写甘草付生甘草片、炙甘草付炙甘草片。

6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蜜甘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二)当归饮片内控质量标准³³³³³³³企业GMP管理文件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

用火慢慢熏干。

2 饮片品种生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油当归、酒当归、土当归、焦当归。

3 性状3.1 生当归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大小不一。

外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

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并有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开成层环黄棕色,木部色较淡。

质柔韧。

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3.2 当归头呈类圆形薄片。

直径1.5~4cm。

外表面深黄色至棕褐色,切面遥中心有圆孔,具放射状纹理。

3.3 当归身为长方形薄片。

切面黄白色,有椭圆形纹理,两边颜色较深。

3.4 当归尾呈类圆形小片,直径0.3~1cm。

外表面棕褐色。

切面黄白色,中心淡黄色,形成层环浅棕色。

3.5 油当归形如当归片。

表面渗出黄色油脂。

3.6 酒当归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黄色,略具焦斑。

味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

3.7 土当归形如当归。

表面深黄色(挂土色),有香气。

3.8 焦当归形如当归片。

表面现象为黑褐色。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生当归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来可供药用。

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超过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7.0%,总灰分不得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

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50%。

6 处方应付写当归付生全当归片;酒当归付酒炙当归片;当归炭付炒制当归炭;归身付当归身;归尾付当归尾。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三)党参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

《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晒干。

2 饮片品种生党参、米党参。

3 性状3.1 生党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或不规则的小段,直径0.4~2.5cm。

外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有时可见横环纹。

切面皮部黄白色至淡棕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棕色,木部淡黄白色,显放射状纹理,质稍硬或略带韧性。

有特殊香气,味甜。

3.2 米党参形如党参。

表面颜色加深,可见焦斑。

有焦香气。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水分不得超过12.0%,质不超过1%,生党参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5.0%。

6 处方应付写党参付生党参片,米党参付米炒党参片,蜜党参付蜜炙党参。

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四)柴胡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

《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南柴胡”。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2 饮片品种生柴胡、醋柴胡、鳖血柴胡。

3 性状3.1 生柴胡北柴胡呈不规则的厚片,直径0.3~0.8cm。

外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可见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切面皮部纤维性,浅棕色,木部黄色。

质硬而韧。

气香,味微苦。

3.2 南柴胡根较细,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

切面淡棕色,不显纤维性,质稍次。

有败油气,味微苦、辛。

3.3 醋柴胡形如柴胡。

色泽加深,具醋气。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超过1%,总灰分不得超过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

6 处方应付写柴胡付北柴胡片;醋柴胡付醋炒柴胡片;南柴胡付南柴胡。

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五)桔梗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

《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2 饮片品种桔梗。

3 性状本品为为斜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外皮多已除去或偶有残留。

切面皮部淡黄白色较窄;形成层环纹明显,淡褐色;木部宽,有较多裂隙。

质脆,易折断。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超过1%,总皂苷不得少于6.0%。

6 处方应付写桔梗、桔梗片北桔梗、南桔梗、甜桔梗、苦桔梗、苦梗、荠苨付桔梗片。

7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六)浙贝母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

《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个分开,大者除去心芽,习称“大贝”,小者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个分开,洗净,除去心芽,趁鲜切成厚片,冼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2 饮片品种大贝、珠贝、浙贝片。

3 性状3.1 大贝为鳞茎外的单瓣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略呈新月形,又似元宝状,习称“元宝贝”,高1~2cm,直径2~3.5cm。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3.2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被有灰白色粉末。

顶端平,有裂隙,外层鳞叶两瓣,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底部凹下呈浅窝状。

3.3 呈肾形或椭圆形的厚片,长2~4cm,宽1~2cm。

外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稍粗糙。

切面白色,富粉性。

质硬脆。

气微,味微苦。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水分不得超过12.0%,杂质不超过2%。

写浙贝付浙贝母片。

7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七)枳壳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夏、秋二季果皮尚绿时采摘,自中部切开成两瓣,晒干或低温干燥。

2 饮片品种生枳壳、麸枳壳、焦枳壳。

3 性状3.1 生枳壳呈不规则的薄片状,外皮绿褐色,气清香,味苦、微酸。

3.2 麸枳壳呈不规则的薄片,切面黄色,有焦斑,质脆,易折断。

气焦香,味较弱。

3.3 焦枳壳呈不规则的薄片,切面焦黄色,有焦黄色斑。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生枳壳总灰分不得超过7.0%;本品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4.0%;水分不得超过10%,杂质不得超过1%。

6 处方应付写枳壳付生全枳壳片;酒枳壳付酒炙枳壳片;枳壳炭付炒制枳壳炭;归身付枳壳身;归尾付枳壳尾。

7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八)金银花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2 饮片品种生金银花、金银花炭。

3 性状3.1 生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 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1个,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3.2 金银花炭形如金银花,焦褐色,部分破碎。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生金银花总灰分不得超过7.0%;本品含柚皮苷(C27H32O14)不得少于4.0%;水分不得超过10%,杂质不得超过1%。

6 处方应付写金银花付生全金银花片;酒金银花付酒炙金银花片;金银花炭付炒制金银花炭;归身付金银花身;归尾付金银花尾。

7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九)丹参饮片内控质量标准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北京市中药饮片标准》(2000年版)。

内容:1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2 饮片品种生丹参、酒丹参、米丹参。

3 性状3.1 生丹参呈类圆形的厚片,直径0.3~1cm。

外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

老根呈紫棕色,具皱纹,外皮疏松,常剥落。

切面疏松,有裂隙或略至密,皮部暗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筋脉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

外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

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3.2 酒丹参形如丹参片。

切面黄褐色,具酒香味。

3.3 米丹参形如丹参片。

表面紫红色,有焦香气。

4 鉴别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鉴别]项下操作。

5 质量规定水分不得超过13%,总灰分不得超过10.0%,杂质不得超过1%,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含丹参酮Ⅱ不得少于0.20%,含丹参酸B不得少于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