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解表药
8、第八章_解表药.
祛风止痒——应用:①风 疹,②皮肤瘙痒等。
疗疮——疮疡初起。 炒炭止血——便血、崩漏、
产后血晕。
防风
解表祛风——特点:味甘 质润,为风药中润剂。应 用:风寒表证。
胜湿止痛——特点:配伍 引经药,无所不达,治一 身之痛。应用:一身之风 寒湿痹痛。
祛风止痉——特点:治风 通用药,外风能祛,内风 能息。应用:①风疹瘙痒, ②破伤风等。
不同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止汗, 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血热证、自汗盗汗等; 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是二者之异。
柴胡
疏散退热——特点:解热 效优,肌表之热、半表半 里之热皆可清退。应用: ①感冒发热,②少阳病之 寒热往来,③疟疾发热。
疏肝解郁——肝郁证。 升举阳气——气虚下陷之
麻黄与桂枝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 汗证,常相须为用。同中之异:其中麻黄发汗力 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补,又宜于风 寒表虚有汗证。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 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为 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 冲降逆,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和 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子宫下垂、脱肛等。 注意:炮制品,禁忌证。
葛根
解肌退热——特点:解肌 效优,长于缓解颈部肌肉 紧张。应用:①颈项强痛 (外感病、高血压病、颈 椎病所致者),②前额头 痛等。
生津止渴——内热消渴。 透疹——麻疹不畅。 升阳止泻——特点:止泻
痢虚实皆宜。
注意:炮制品。
柴胡、葛根与升麻功效主治异同
苍耳子
发表——风寒感冒。 通鼻窍——治鼻渊
要药。 散风湿——特点:
上通脑顶,下行足 膝,外达皮肤。 注意:有小毒。
解表药
解表药药性特点: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功效:发散表邪,部分具有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适应范围: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
1.发散风寒药药性特点: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热。
功效:发散既表风寒邪气适应范围:风寒表证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不论表士无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
用治风寒表虚有汗证。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解生半夏、生天南星等药物之毒及鱼蟹等食物中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治阳明头痛要药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2.发散风热药药性特点: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
功效:发散风热,部分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
适用范围: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芳香辟秽。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小儿夜啼不安桑叶:疏散风热,利咽开音,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常与桑叶相须为用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治少阳证之要药,常与黄芩同用;疏肝解郁要药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解 表 药
第八章解表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A.柴胡B.辛夷C.升麻D.生姜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
2.羌活的性味是:A.辛、甘,温B.辛、苦,温C.辛、涩,温D.辛、咸,温E.辛、酸,温答案:B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
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故答案应选择B。
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A.麻黄B.白术C.附子D.白芍E.细辛答案:D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故答案应选择D。
6.治疗外感风寒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宜首选:A.防风B.香薷C.细辛D.紫苏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的药物只有紫苏一味。
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紫苏尤为适宜,临床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
故答案应选择D。
7.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A.麻黄B.杏仁C.石膏D.甘草E.桔梗答案:A答案分析: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
《中药学》解表药习题
《中药学》解表药习题第八章解表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A.柴胡B.辛夷C.升麻D.生姜E.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
2.羌活的性味是:A.辛、甘,温B.辛、苦,温C.辛、涩,温D.辛、咸,温E.辛、酸,温答案:B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
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故答案应选择B。
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A.麻黄B.白术C.附子D.白芍E.细辛答案:D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故答案应选择D。
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A.麻黄、荆芥B.香薷、紫苏C.生姜、桂枝D.麻黄、香薷E.防风、白芷答案:D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有麻黄、香薷、浮萍三味药,其他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故答案应选择D。
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A.荆芥B.香薷C.桂枝D.细辛E.荆芥答案:B答案分析: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
8解表药课品
2.温通经脉—寒凝血滞│中焦虚寒—脘腹冷痛—白芍、
│
饴糖(小建中汤)
│血寒瘀阻—经闭腹痛—当归、
│
吴茱萸
└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善行上
肢)—附子
┌脾阳不运—痰饮内停—茯苓、白术
│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茯苓、
3.助阳化气│
泽泻(五苓散)
│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心动悸、脉结
│
代—炙甘草(炙甘草汤)
第八章 解表药
一.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二.性能与适应证
┌温
1.性味—辛│
└凉
2.归经—肺、膀胱经
3.作用—发散表邪(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
解)。另外:宣肺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止痛等。 《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4.适应证—外感表证(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身 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降,温能散寒,在上在外能开腠理、透毛窍,发汗力强, 以散在表风寒之邪。入肺能宣畅肺气,且苦降而平喘,入 肺通过宣畅肺气使津液下输膀胱而利尿消肿,其发汗、宣 肺、利水三个作用均与肺经有关,故李时珍云:“麻黄乃 肺经专药,肺病多用之。”
麻黄配伍桂枝主解风寒,可增强发汗解表作用;配伍
细辛、干姜则温肺化饮,配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伍白术 则利水渗湿;配伍附子则温经散寒;配伍石膏则宣泄肺热 。熟悉其特性,掌握其配伍,则运用自如。
四.使用注意
1.煎药时间不宜太长。 2.表虚自汗、阴虚发热、失血及热病后期慎用或忌用。 3.久患疮痈、淋证慎用或忌用。 4.用量
┌春夏—轻 ①季节│
└秋冬—重 ┌南方—轻 ②地域│
└北方—重 ┌伤阳
5.无过汗│ └伤阴
常用中药解表药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18页
桂 枝 《名医别录》
2.温通经脉:用于
⑴风寒湿痹证,配附子、甘草,如桂枝附子汤。 ⑵心阳虚之心悸、脉结代,配炙甘草,党参,如炙甘
草汤。 ⑶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少腹痛等,
配伍当归、川芎,如温经汤。 ⑷胸痹,配伍瓜蒌、薤白,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⑸中焦虚寒之腹痛,配白芍,饴糖,如小建中汤。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33页
【相同药品比较】
荆芥 辛 温 肺、 肝
祛风解表
透散力较强,兼透疹消 疮,治疗麻疹初起,疹 出不透、疮疡初起兼有 表证者;
炒炭又能止血,治疗吐 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 膀胱肝脾
常用中药解表药
外感表证 祛风之力较强,为“风 风寒、风热均可 药中润剂”, 善治外
感表证兼关节游走疼痛 者; 胜湿止痛,治疗风湿痹 痛;
常与桑叶、蝉蜕、夏枯草等配伍。 ⑵用于肝风头痛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常配伍石决明、白芍、钩藤等。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58页
菊 花 《本经》
3.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常与蒲公英、 紫花地丁、金银花等配伍。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59页
菊花
【使用方法用量】 煎服,5~9g。疏散风热 宜用黄菊花, 平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42页
细 辛 《本经》
【用量使用方法】煎服,2~5克。散剂每次服 0.5~1g。外用适量,可研末吹鼻或外敷。
【使用注意】①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之咳忌用。 ②反藜芦。③注意用量。“细辛不过钱,过钱赛 人言”。
常用中药解表药
第43页
(二)发散风热药
【药性特点】多辛劳而偏寒凉,发汗作用 较辛温解表药缓解。 【作用及适应证】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 热所致发烧、微恶风寒、咽干口渴、舌苔 薄黄、脉浮数等及麻疹不透、咽喉肿痛和 风热咳嗽等。
解表药记忆口诀
解表药记忆口诀1、开窍宁神(凯神)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止痛散结催(麝香活动接产)冰片:开窍宁神清热止痛(冰片清热止痛)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娼铺示威)2、开窍辟秽苏合香:开窍辟秽止痛(苏合止痛)安息香:开窍辟秽行气活血(安息气血)3、镇惊安神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龙姑震平色床)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雌狮镇平枞笝)珍珠:镇惊安神解毒敛疮明目除翳润肤祛斑(珍珠贞洁明润)朱砂:镇惊安神清热解毒(诛杀真神清毒)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湖泊活鱼通淋)4、养心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酸枣养神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润畅通便(柏子养神润肠)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夜交养神通络)远志:养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院子养身弹敲臃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合欢解郁安血肿)5、清肝明目(清明)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石决明平阳清明)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珍珠母平清收藏)刺蒺藜:疏肝明目平肝祛风止痒(吉利数目平风扬)6、重镇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目力平镇收软质)代赭石:凉血止血平肝潜阳重镇降逆(赭石两只平阳镇逆)罗布麻:平肝清热利水降压(罗布平肝清水压)7、散结通络白僵蚕: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止痒(僵蚕息攻通知羊)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全歇息攻通络痛)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武功息攻通络痛)8、平肝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天马西屏风)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钩藤蹊径清肝)地龙:息风清热通络平喘利尿(地龙息热通喘尿)羚羊角:息风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羚羊息肝清明死)9、温化寒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造坛降呕消散)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散结(天星造坛取经消散)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妇造坛取经解散)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通络散结止痛(白姐绯谈利落散痛)白前:降气祛痰止咳(白前讲坛止咳)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炫富消水降偶)10、清化热痰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川贝润肺咳散郁结)浙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浙贝散肿结)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侏儒烦偶安泰)竹沥:清热滑痰(竹沥滑痰)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天竺心定)黄药子: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凉血止血解毒(黄药清软两只毒)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嗨歌清软丽质童)海浮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海浮石轻软通淋)。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解表药
马勃:辛平,归肺经。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清虚热药: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蒲黄:甘平,归肝心经。收敛止血,祛瘀止痛。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
棕榈炭: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收敛止血。
血余炭:苦涩平,归肝胃膀胱经。收敛止血,化淤利尿。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8常用药效筛选试验
炎症是表证证候的主要病理过程。抗炎是解表治
疗的主要对症措施。解表药物对炎症的早、中、
晚期均有作用,但考虑表证的特点,解表药的抗
炎作用评价应以渗出、肿胀、白细胞游走或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强等急性炎症过程为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受试药物的抗炎作用。
观察清热药的抗炎作用
清热药主要用于急性传染、感染性炎性疾病,其
考察解表药发汗作用
汗法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利用 :汗液着色法、汗腺上皮组织形态观察法和汗液 定量测定法并结合皮肤电生理技术研究解表药对 汗腺分泌、汗腺活动及汗液分泌量的影响。 发汗机制: 扩张汗腺导管,增加汗液分泌; 兴奋汗腺α受体、M受体,促进汗液分泌; 中枢神经的调节及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发汗。
解热实验(解表药、清热药)
家兔:IV伤寒、副伤寒联合菌苗、内毒素致热
大鼠:鲜酵母液皮下注射致热
方法:随机分组后,先测量各动物给药前正常
体温,给药后30分钟造模,于致热物质注射后
的5、30、60、90、120、240min时间点测量动
物的体温,计算体温升高的百分率。
(三)观察抗炎、抗过敏作用
抗炎作用的主要特点是以抑制早期炎症为强,对 中、晚期炎症作用相对较弱或无,这与其在临床 能较快解除以红、热、肿、痛为特点的“热证”相吻 合,以感染初期的炎性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亢 进为主要观察指标,研究清热药的抗炎作用。
抗过敏试验
变态反应临床分为Ⅰ、Ⅱ、Ⅲ、Ⅳ型。其中Ⅰ型
变态反应的发病机制较为清楚,多数试验方法反
推进运动功能。(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胃动素、胃泌素的测定(理气药)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检测小鼠胃内容物中甲基橙光密度来考察药物对小 鼠胃排空机能的影响; 采用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在胃内色素相对残 留率及小肠推进比,观察药物对胃排空及肠推进的 影响; 采用胃肠动力障碍模型,观察药物对肠蠕动减缓的 拮抗效应。
第8章解表药 中药学讲义
浮紧为主要表现。
3发散风寒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数药物具有发汗作用,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
不宜使用。
4其他适应证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止呕等功效,
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呕吐等,尤其兼有风寒表证者,更
抑制作用,桂皮油有健胃、缓解胃肠痉挛及利尿、强心等作用。桂
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
11临床报道
⑴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黑色大蜘蛛(去头足、焙干)10g,桂枝
尖20g。共研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服0.25g/kg体重,早晚
各1次,用开水或奶或稀饭送服。《湖南中医杂志》1986;2(2):
22
⑵治疗冻疮:桂枝60g,加水1000ml,武火煎10分钟后待温,浸
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
胸胁胀痛等症。
㈣生姜
பைடு நூலகம்1药物基源
讲授内容
旁批
源于《别录》,《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根茎。各
8用法用量煎服,3g~10g。
9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
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讲授内容
旁批
10实验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桂枝煎剂有降温解
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常见致病
中药学要点归纳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点归纳1.解表兼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有麻黄、香薷、浮萍;而解表兼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有麻黄、细辛、紫苏叶。
2.解表兼能祛风湿或通络散寒的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3.解表兼能祛风湿止痛的药物有桂枝、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而解表兼能祛风止痉的药物有防风、蝉蜕。
4.解表兼能通鼻窍止痛的药物有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其中辛夷为治鼻渊之专药;白芷芳香退窍,主入阳明,为足阳明经引经药。
5.解表兼能利咽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而解表兼能透疹的药物有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胡荽、柽柳。
6.解表兼能升阳举陷的药物有柴胡、升麻、葛根。
其中柴胡升肝胆之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为治疗少阳之要药。
7.解表兼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有薄荷、柴胡;而解表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为升麻、菊花、野菊花、牛蒡子。
8.解表兼能祛除水邪的药物:麻黄、桂枝、生姜、香薷、紫苏、细辛、白芷、浮萍。
9.其他章节兼能解表的药物:大青叶、板蓝根、青蒿、金银花、连翘、独活、广藿香、佩兰、苍术、前胡。
第二章清热药※要点归纳1.清热药中,长于清心火的药物:黄连、栀子、连翘、水牛角、生地黄、淡竹叶、竹叶。
2.清热药中,长于清肝火的药物:龙胆草、夏枯草、栀子、大青叶、牛黄、赤芍、黄连、决明子、青葙、密蒙花、谷精草、熊胆。
3.清热药中,长于清肺火的药物:黄芩、石膏、知母、地骨皮、金银花、连翘、芦根、天花粉、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
4.清热药中,长于清胃火的药物:石膏、知母、黄连、芦根、天花粉、穿心莲、蒲公英。
5.清热药中,长于清肠火的药物: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鸦胆子、败酱草、大血藤。
6.清热药中,清暑热的药物:青蒿、金银花、石膏、绿豆。
7.清实热又清虚热的药物:知母、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白薇、青蒿、地骨皮、胡黄连。
8.清热解毒中,兼治湿热泻痢的药物:白头翁、金银花、拳参、马齿苋、穿心莲。
钟赣生《中药学》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及考研真题详解(解表药)【圣才出品】
各论
第8章解表药
8.1 复习笔记
一、发散风寒药——性味多辛温,用于风寒表证。
1.重点药★★★★★
表8-1 发散风寒药中的重点药物
2.非重点药★★
表8-2 发散风寒药中的非重点药
3.药物的特殊描述★★★
(1)生姜:呕家圣药。
(2)香薷:夏月解表之药,夏月麻黄。
(3)防风:风药之润剂、治风通用之品。
(4)细辛:治鼻渊之良药。
4.鉴别用药★★★
(1)荆芥与防风
表8-3 荆芥与防风的鉴别用药
(2)细辛与麻黄
表8-4 细辛与麻黄的鉴别用药
二、发散风热药——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1.重点药★★★★★
表8-5 发散风热药中的重点药
2.非重点药★★
表8-6 发散风热药中的非重点药
3.鉴别用药★★★★
(1)桑叶与菊花
表8-7 桑叶与菊花的鉴别用药。
解表药——精选推荐
解表药解表药⾟温解表1、⿇黄【性味】⾟、苦温。
【功⽤】(1)发汗:⽤于风寒感冒。
配桂枝发汗⼒增强,治重症⽆汗的风寒感冒。
(2)平喘:⽤于实证喘息。
配⽣⽯膏、杏仁治肺热咳喘(如肺炎)。
(3)利尿:⽤于实证⽔肿。
配⽣⽯膏、⽣姜、⽢草治风⽔(如急性肾炎⽔肿)。
【⽤法】1.5~10克。
⽣⽤发汗;蜜炙⽤于⽌咳平喘。
2、桂枝【性味】⾟、⽢、温。
【功⽤】(1)发汗散风:⽤于风寒感冒。
配⽩芍治风寒感冒有汗者。
配⿇黄增强发汗作⽤,治重症⽆汗的风寒感冒。
(2)温化⽔湿:⽤于阳虚不能化⽓之⽔湿痰饮停滞,可配茯苓、⽩术(如五苓散)。
(3)温通经脉:⽤于阳⽓不通或寒邪凝滞之胸痹、风寒痹症、闭经等,可配附⼦、当归、川芎。
3、苏叶【性味】⾟、温。
【功⽤】(1)发散风寒:⽤于风寒感冒,常配荆芥。
(2)解鱼蟹毒:⽤于鱼蟹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常⽤紫苏。
【⽤法】5~10克。
解鱼蟹毒⽤30~60克。
4、荆芥【性味】⾟、微温。
【功⽤】(1)发汗解表:⽤于外感风寒,常配防风、苏叶。
(2)理⾎解毒:⽤于⾎蕴热毒之⽬⾚、咽肿、疮毒、⿇疹初起、荨⿇疹等。
(3)祛瘀⽌⾎:荆芥炭能⽌⾎,可⽤于衄⾎(⿐或齿龈出⾎)、崩漏(⼦宫出⾎)、便⾎。
治便⾎常配槐花、侧柏炭。
【⽤法】5~10克。
6、防风【性味】⾟、温。
【功⽤】(1)祛风解表:⽤于风寒感冒,常配荆芥。
配黄芪、⽩术(即“⽟屏风散”),⽤于体虚⾃汗。
(2)祛风湿⽌痛:⽤于风湿痛。
(3)祛风解痉:⽤于破伤风。
【⽤法】3~10克。
7、⽩芷【性味】⾟、温。
【功⽤】(1)散风除湿:⽤于风寒湿盛引起的前额头痛、⽛痛、眉棱⾻痛,常配羌(2)芳⾹通窍:⽤于⿐炎、⿐窦炎、常配苍⽿、⾟荑、薄荷。
(3)消肿排脓:⽤于疮疡肿痛,常配⽠蒌、贝母。
【⽤法】3~10克。
本品温散耗阴,故阴虚⽕旺之头痛忌⽤。
8、藁本【性味】⾟、温。
【功⽤】散风寒,⽌头痛:⽤于外感风寒之头顶痛,可配⽩芷。
【⽤法】3~10克。
9、细⾟【性味】⾟、温。
【功⽤】(1)发散风寒:⽤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黄、藁本。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
3、如用麻黄水浸剂1.0~2.0g(相当生药5~10g)内服,给以温 覆(盖被取暖之意)逐渐全身有温热感,继而出汗故有
“仲
景用麻黄,但取其发汗,故药皆温服,而温覆以取汗”
(伤 寒论今释)如不以温覆,则汗出不多。
4、给猫iv L-麻黄碱2~4mg/kg注射(或口服7mg/kg)测得其后 足放散的水分量增加。 5、大鼠口服水溶液性提取物在75~300mg/kg范围内,其发汗作 用呈量效关系。
[成分]
柴胡皂苷(saiko-side a .b . c .d )甾醇(α菠菜甾醇、豆甾醇) 挥发油(柴胡醇bupleurmol、丁香酚、己酸、酸内 酯等)多糖、黄酮。
[药理作用]
一、与透表泄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降温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4、镇静、镇痛、镇咳作用 5、促进免疫功能
一、解热作用
正常小鼠→体温↓ 扩张血管 → 促进散热 机理: 体温↓
呼吸运动↑→水分排出↑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血压、心率 降压: 总黄酮5~30mgkg iv犬→BP↓(剂量增加,作用增强) 总黄酮 葛根 煎 剂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BP↓心率↓ 浸 膏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 机理: BP↓ 降低交感神经功能(葛根素)→血浆CA↓
心率↓ β-R阻滞作用:葛根750mg/kg=0.1mg/kg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2、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 总黄酮:扩张脑血管→犬脑血流量↑ NA→脑血流量↓↑ 葛 根: 乙酰甲胆碱→脑血流量↓↑ 3、扩张冠脉、改善心脏功能: 总黄酮 葛根素 扩张冠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 ↓ 临床证实: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 使脑血管状态恢复
桂皮油或桂皮醛能抑制结核杆菌。
中药功效记忆法——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中药功效记忆法——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一、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第1组——麻黄、香薷、浮萍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口诀:麻黄发喘水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口诀:香薷发湿水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口诀:浮萍发疹水第2组——紫苏、桂枝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口诀:支书表,三星盒。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口诀:桂枝发汗解肌发——发汗解肌汗——韩文铜镜卖解——姐住养花七肌——几瓶葱姜泥第3组——生姜、葱白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口诀:想象喝四口生姜汤第一口,想象全身发热出汗,同时说:“解表散寒”。
第二口,想象热汤到了胃里,胃里热乎乎的感觉,同时说:“温中止呕”。
第三口,想象热气到了胃里又掉头向上到肺部,肺部热乎乎的感觉,同时说:“化痰止咳”。
第四口,想象吃的鱼遇到姜汤就溶化了,同时说:“解鱼蟹毒”。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口诀:想象剥葱剥第一层葱皮,去了皮,葱里面的汗和寒就能发散出来,同时说:“葱白发汗解表散寒”。
剥第二层葱皮,葱里有热气(阳气)出来,同时说:“通阳”。
第4组——荆芥、防风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口诀:荆芥表,缝针疮。
联想:荆芥的表皮,有缝针留下的疮疤。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口诀:防风取表拾铜镜。
联想:防风在取表的路上拾了个铜镜。
第5组——羌活、藁本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藁本: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口诀:羌藁解散风湿痛。
联想:羌活、藁本都有解表散寒和解除风湿疼痛的作用。
第6组——细辛、白芷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口诀:细芷借三区桶鼻敲。
新闻非花银,只找袋重农。
联想:细芷借三区的桶用鼻子敲,这个新闻要发表非花银子不可,只好找口袋沉重的农村亲戚借。
第7组——辛夷、苍耳子新夷:散风寒,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8 解表药
• 杨家人一听这话,面有难色,心中之话:杨 介,你小子不会是糊弄我们家吧,这喉咙中 已经浓肿溃烂疼痛难忍,怎么能火上浇油, 再食这辛辣的生姜呢?当时这位通判大人杨 立之还算沉得住气,没有怀疑杨介的话,对 家人说:“吉老医术通神,言必不妄,试啖 我”。家人听杨立之发话了,才按照杨介的 吩咐取过一斤生姜,洗净,家人虽动刀切片 仍不踏实,切一片,杨立之拿来送入口中咀 嚼,开始时,只觉得生姜味道甘香,愈嚼愈 觉得舒服,好吃。
桂
枝
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
桂 枝
【科属】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生用。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平降冲逆。
【药性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既有透达营卫,发汗
解表之功,又能温经通脉,温通心阳,治疗风寒痹症
及胸痹证。
【应用】
⒈ 发汗解肌:用于风寒表证和风寒湿痹。
4. 温散寒邪:用于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用量用法】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 多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肺肾虚喘患者均 当慎用。 《本草正义》: “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部,宣泄气机。虽曰解表, 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 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
第八章 解表药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称发表药。
四、解表药为什么能解表? 入肺(主皮毛) 解表药味辛主散入 膀胱(太阳经主表) 偏行肌表
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服药,促使病人发汗 或微发汗,而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 ⑴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用于风寒表证。 ⑵与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用于风热表证。
第八章 解表药
D.荆芥 E.防风
19. 解表又能祛风湿的药物是:
A.桑叶 B.羌活 C.薄荷
D.葛根 E.麻黄
20. 白芷常用于何种头痛:
A.少阳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54.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甘草 E.桔梗
答案: D D D A
9. 解表药中兼能疏肝的药物是: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葛根 E.升麻
10. 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防风 B.桂枝 C.羌Fra bibliotek D.藁本 E.白芷
45. 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E.龙胆草
46. 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
A.荆芥、连翘、升麻 B.桑叶、薄荷、菊花 C.紫草、牛蒡子、防风
36. 下列除何药外,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明目:
A.淡豆豉 B.桑叶 C.木贼
D.蝉蜕 E.菊花
37. 下列除何药外,均具有利咽功效:
A.诃子 B.牛蒡子 C.桔梗
D.山豆根 E.鱼腥草
D.少阴头痛 E.太阳头痛
15. 兼有止血作用的解表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16. 患者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脉反沉迟,宜以麻黄、细辛配伍何药:
28.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防风 C.细辛
D.紫苏 E.生姜
29. 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药物是:
A.麻黄 B.防风 C.羌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研究
抗炎、 抗炎、抗过敏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 ② 机理 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 降低补体活性,抗过敏作用。
药理研究
抗菌、 抗菌、抗病毒 ①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 致病性真菌。桂皮油、桂皮醛,抗结核杆菌。 ② 抗病毒 流感病毒、孤儿病毒。
紫苏
紫
苏 叶
苏
苏 梗
【功效应用】 兼咳嗽—杏仁、 兼咳嗽 杏仁、前胡 杏仁 1.解表散寒 外感风寒轻症 解表散寒—外感风寒轻症 解表散寒 兼胸闷—香附、 兼胸闷 香附、陈皮 香附 偏寒—藿香 偏寒 藿香 脾胃气滞,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偏热 黄连 偏热—黄连 属痰结—半夏 属痰结 半夏 2.行气宽中 妊娠呕吐—陈皮、 妊娠呕吐 陈皮、砂仁 陈皮
4.适应证 外感表证 ( 恶寒或恶风 , 发热 , 头痛 , 适应证—外感表证 恶寒或恶风, 发热, 头痛, 适应证 外感表证( 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另外: 肺气不宣喘咳。 另外:①肺气不宣喘咳。 风湿痹证。 ②风湿痹证。 疹毒不透或表邪郁闭透发不畅。 ③疹毒不透或表邪郁闭透发不畅。 水肿兼有表证或腰以上肿。 ④水肿兼有表证或腰以上肿。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⑤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 使在肌表之毒邪随 汗外泄。 内经》 汗之则疮已。 汗外泄。《内经》:“汗之则疮已。”)
【用法用量】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 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表虚自汗、阴 虚盗汗及肺肾虚喘慎用。高血压(收缩血管,升高 血压)、失眠患者(兴奋中枢神经)亦当慎用。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 味辛热) 甘草一两( 味甘平) 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 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 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 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 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余如桂枝法将息。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麻黄碱, 本品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并含少量伪麻黄 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等。 碱、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麻黄多糖等。 2.药理作用: 2.药理作用: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 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 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 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
四.使用注意 1.煎药时间不宜太长。 2.表虚自汗、阴虚发热、失血及热病后期慎用或忌用。 3.久患疮痈、淋证慎用或忌用。 4.用量 ┌春夏—轻 ①季节│ └秋冬—重 ┌南方—轻 ②地域│ └北方—重 ┌伤阳 5.勿过汗│ └伤阴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多味辛性温,发散之力较强,以发散 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风寒表证。部分药 物还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 消疮等功效,又可用于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 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药理研究
镇咳、 镇咳、祛痰
①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 为可待因的1/20。 。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②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药理研究
解热、抗菌、 解热、抗菌、抗病毒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 ②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 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 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 奈瑟双球菌。 ③ 抗病毒 流感病毒。
药理研究
发汗
挥发油、麻黄碱。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麻黄碱。 温服、温热条件。 ② 条件 温服、温热条件。 作用机理: 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 ③ 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 吸收→汗腺分泌 汗腺分泌↑; 兴奋中枢 外周α受体 兴奋中枢, 受体。 吸收 汗腺分泌 ;•兴奋中枢,外周 受体。
生姜味辛性温,能散寒邪,发汗解表,对感冒 轻症可单用煎服,在复方中所作为辅助药。善温中 止呕,前人称之为“止呕圣药”,因其性温,又能 化痰行水,故对胃寒及痰饮呕吐最宜,经配伍亦可 用于其他呕吐。对寒痰量多而清稀者,亦常配伍, 又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用于炮炙药物以减低其毒 性,又治食鱼蟹中毒,腹痛呕吐。
桂 枝
桂枝及饮片 肉 桂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 桂的嫩枝。切段,生用。
桂枝
【处方名】桂枝、嫩桂枝、 桂枝尖。 【药性】辛、甘,温。归 心、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无汗表实—麻黄 1.发汗解肌—外感风寒表证 有汗表虚—白芍 脾阳不运—痰饮内停—茯苓、白术 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茯苓、 2.助阳化气 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 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 阳虚阴寒上冲—奔豚气—白芍
紫 苏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 叶。原名“苏”,以其功用得名。 《本草纲目》言:“苏,舒畅也, 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 苏”。因其背色紫,故《食疗本 草》称之为“紫苏”。其叶称紫苏 叶,其茎称紫苏梗。生用。 【处方名】紫苏、紫苏叶、紫苏 梗。 【药性】辛,温。归肺、脾经。
【用法用量】煎服,4~10g。 不宜久煎 。 治鱼 不宜久煎。 蟹中毒可用至30~60g,煎服。 紫苏梗 为紫苏的茎。性味辛、甘,微温。 归肺、脾、胃 经。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 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扩张血管、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 ① 有效成分 桂皮油。 ② 作用 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使血 液流向体表,加强麻黄发汗作用。
药理研究
解热、 解热、镇痛 ① 有效成分 桂皮醛、桂皮酸钠。 ② 机理 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 发汗;提高痛阈值。
药理研究
镇静、 镇静、抗惊厥 ① 有效成分 桂皮醛。 ② 作用 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增加巴比妥 类药作用,对抗苯丙胺作用,抗士的宁作用; 减少烟碱致惊厥,抑制听源性惊厥。
麻黄
同—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
麻黄—发汗力强,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 汗,又能平喘利尿,治咳喘实证水肿。 桂枝 异 桂枝—发汗力缓,有汗无汗均可,又能温 经通阳,治胸痹、胸痛,经寒瘀滞 腹痛及痰饮水肿。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 桂皮醛等。另外尚含有酚类、有机酸、多糖、 桂皮醛等。另外尚含有酚类、有机酸、多糖、 苷类、香豆精及鞣质等。 苷类、香豆精及鞣质等。
2.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 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 兴奋、失眠、不安。 兴奋、失眠、不安。 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 取物有抗炎作用。 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 用。
三.分类与配伍 发散风寒药—发散力强 风寒表证 发散风寒药 发散力强—风寒表证 发散力强 1.分类 2.配伍 发散风热药—发散力弱 风热表证 发散风热药 发散力弱—风热表证 发散力弱 ①兼咳喘—化痰止咳平喘药 兼咳喘 化痰止咳平喘药 热甚—清热药 ②热甚 清热药 湿重—祛湿药 ③湿重 祛湿药 正虚—扶正药 ③正虚 扶正药
第八章 解表药
一.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 二.性能与适应证 温 1.性味 辛 性味—辛 性味 凉 2.归经 肺、膀胱经 归经—肺 归经 3.作用 发散表邪(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 作用—发散表邪 作用 发散表邪( )。另外 宣肺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止痛等。 另外: 解)。另外:宣肺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止痛等。 内经》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生 姜
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 的新鲜根茎。
生姜及饮片
生 姜
【处方名】生姜、煨姜。
【药性】辛,温。归脾、 胃、经。
【功效应用】 轻症单用 1.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证 作辅助药 2.温中止呕—胃寒呕吐—姜半夏、干姜 3.化痰行水—温肺止咳—风寒咳嗽,痰白而稀 半夏、天南星 4.解毒 鱼蟹中毒—紫苏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麻黄
草 麻 黄
麻 黄
麻 黄 及 饮 片
麻
黄
麻黄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木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和中麻黄的草质 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处方名】麻黄、炙麻黄。 【药性】辛、微苦、温,归 肺、膀胱经。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味苦, 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 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 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 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 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药理研究
平喘 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① 有效成分 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 此外, 四甲基吡嗪 萜品烯醇。 萜品烯醇 促进NA和 的释放。 ② 机理 :促进 和Adr的释放。 本身激 的释放 激活Ac→促进 促进cAMP产生。 阻止过 产生。 动β-R→激活 激活 促进 产生 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PGE的释放。 直接兴 的释放。 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 的释放 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 奋α-肾上腺素受体 血管收缩 粘膜肿胀减 肾上腺素受体 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 抑制抗体产生。 轻。 抑制抗体产生。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③ 作用特点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