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韶华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吸收的概念2、概述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重点)3、理解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重点、难点)能力目标:尝试通过观察识别小肠壁的结构特点(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提出问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哪里?2、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1、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引导: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学生回答(通过吸收)。

导入:那么什么是吸收?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被吸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既复习了上节课学到的知识又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一)吸收的概念及部位1、引导学生看书记忆吸收的概念。

学生回答: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教师强调概念中“营养物质、消化道壁、循环系统”。

2、进一步设问:这里的营养物质指的是哪些?学生回答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过渡:从吸收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吸收是通过消化道进行的。

那么消化道的各段吸收能力是怎样的?3、出示:吸收部位示意图提出问题:⑴消化道的各段吸收能力一样吗?⑵填写表格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哪里?学生看图回答出:⑴消化道的各段吸收能力⑵填写出课件中的红字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过渡:小肠能吸收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那么小肠有什么样的结构适于吸收的呢?(二)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所用的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学生检查自己的材料用具后按照方法步骤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纵剖观察皱襞观察绒毛讨论:你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到了什么结构?学生很容易看到许多绒毛状突起,教师指出这就是小肠绒毛。

对于鸡的小肠学生不容易看到环形的皱襞,教师提示:将小肠外翻过来套在小棒上,用热水烫烫,轻轻去掉绒毛,仔细看。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 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济南版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 消化和吸收教案()(新版)济南版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重点)(2)知道消化的概念和类型,概述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堂上利用课件展示直观的“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腺等图片,结合模型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通过问题引领,衔接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教师引导,从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我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消化系统模型,准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分组实验材料:馒头;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清水,碘液等。

分好实验小组。

2.学生:提前预习文本内容,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1你能说出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2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哪些作用?过渡: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些营养成分,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人体中担当这个重任的“食品加工总厂”就是消化系统。

其精妙的设备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消化和吸收(一)板书课题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观看美食图片;板书6类营养成分联想进餐的愉悦;激切探求美食消化、吸收的旅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 (2)

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第3课时)优秀教案 (新版)济南版 (2)

消化和吸收1.知识目标(1)、说出吸收的概念(2)、通过分析讨论,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点)(3)、分析得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2.能力目标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一幅图片”?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模型让学生对小肠表面积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

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消化过程之后,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明确营养成分的去向。

在观察认识小肠的结构和小肠壁模型的活动中,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感受生命的客观实在。

本节采取“自主学习―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将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上,重在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讨论,在思考中发散思维,在质疑中训练思维,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提炼精髓。

课前准备:以生物小组为单位(每班8个生物小组)准备:解剖针(1个)、解剖剪(1把)、洗干净的新鲜的鸡小肠、培养皿、清水、放大镜、胶水、纸(两种)、计算器、剪刀、尺(cm)。

教师准备:人体小肠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

写营养物质名称的图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应图片下。

(1)(2)(3)1、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各是什么?------,--------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板书设计: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3)吸收循环系统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知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消化和吸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山东省诸城一中初中部孙培森教案背景:“生物圈中的人”是《课标》确立的“人与生物圈”主线中两个最大的主题之一。

强调生物圈中的人有利于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

人的食物都来源于生物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因此,在设计此教案时,力求使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生物圈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教学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学习了食物的营养成分,而本节课的内容容量大,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学生理解,本节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活动、分析讨论、演示实验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树立起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每人每天都需要很多的营养,这些营养来自于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

同学们是否思考过,食物在我们体内是怎样消化和吸收的呢?【学前检测】食物中含有、、、、、等六类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器官的功能。

重点难点: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情感目标:理解认可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同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再探究中发现和提高。

【重难点解决问题】〈消化系统的组成〉一、自学:学生独立阅读P9图3、1-5和P10上段文字,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二、互学:1、每小组7名成员分角色扮演消化系统器官,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2 消化和吸收(共40张PPT)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2 消化和吸收(共40张PPT)
消化酶作用示意图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 唾液 (淀粉酶) 胃腺 分泌 胃液 (蛋白酶)
肝脏 胰腺 肠腺
分泌
分泌 分泌
胆汁
(没有消 化酶)
胰液 (多种酶) 肠液 (多种酶)
腮腺
舌下腺
颌下腺 唾液中含有 淀粉酶可初 步消化淀粉
食物的消化
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370C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接近酶的最适温度。 2.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这 说明什么问题? 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2号试管变蓝色。实验结果是1 号试管内无淀粉,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会影响淀粉的消化吗?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能使淀粉和唾液充分混合, 有利于淀粉的消化。
(胃)
(小肠)
• ③脂肪的消化: 胆汁
• 脂肪 (小肠) 脂肪微粒
胰液肠液 (小肠) 甘油 + 脂肪酸
二、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
唾液









胰液
胆汁 胰液 胰液
肠液 肠液 肠液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胃 胰 肠腺
知识链接
.人体各消化腺的比较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1、有的同学感冒发烧了,表现出食欲不振, 你能根据学到的知识解释原因吗?
发烧体内温度高,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发 挥。
2、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吃饭狼吞虎 咽,你认为哪种进食方式比较科学,为什么?
细嚼慢咽方式比较科学。因为这样,使食物 在口腔内被充分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 有助于口腔进行物理消化,并能对淀粉初步 化学性消化,同时还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

3-1-2消化和吸收(课件)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消化和吸收(课件)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方法步骤 1号试管:2毫升植物油 +6滴胆汁,摇匀
30秒后
植物油和胆汁混合,未 出现分层现象
实验现象
2号试管:2毫升植物油 30秒后 植物油和水出现分层现
+6滴清水,摇匀

13
(2)胆汁的作用
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使脂肪变
成脂肪微粒,可以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
利于脂肪的消化。
消化酶的参与。
②化学性消化:是指食物的成分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
物质,必须有消化酶的参与,如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
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10

食道
贲门
幽门
胃壁
十二指肠
1.胃的位置:位于腹部左上方,上接食道, 下接小肠,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是消 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1
食物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物质
大分子
糖类、脂肪、蛋白质
先消化再吸收
维生素、水、无机盐
直接吸收
小分子
2
消化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分泌的唾液进入口腔;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 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的胃液进入胃,
胃液含盐酸和蛋白酶,
胃腺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的胆汁经过导管进入小肠。 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
肪的分解
胰腺
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胰液含 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消化酶
肠腺
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胰液含 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消化酶
消化道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食物的通路 食物的通道,能蠕动,将食物
推向胃中 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中 最膨大的部分,能暂时储存 食物,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中胃和小肠两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②概述食物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

(重点)③概述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 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讨论斯帕兰札尼实验,得出结论,认识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通过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和消化过程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③通过自主学习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一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知道自己该如何健康生活。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

在讲授时以问题为引领指导学生观看课件、课本插图、演示实验,让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演示实验食物的消化过程视频教学过程: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

【过渡语】食物在口腔内被消化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食物在进入胃肠后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板书】消化和吸收2 长的迷宫指的又是什么器官?认真观看视频,对问题交流讨论。

1、口腔对食物的消化:2、在胃里遇到酸雨,迷宫指的是小肠。

的内容。

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7分钟知识点一: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重点)【过渡语】食物在口腔消化后下一步会到达胃,胃有怎样的结构?它对食物的消化有什么作用呢?展示胃剖面结构图:指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纠正错误的答案纠正学生的错字:囊皱襞设疑: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这属于什么类别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食物的消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消化,胃内的化学消化是怎样完成的呢?它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导案无答案新济南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导案无答案新济南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份的作用;3.论述食物的消化的进程。

二学习进程(.利用方式:本节2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学生用5分钟,第二个知识点用10分钟完成,3-5分钟交流讨论,10分钟巩固整理,5分钟教师点拨,5分钟完成课堂检测。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讨30分钟)咱们享受的美味含有丰硕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人体是如何吸收利用的呢?咱们人体的哪些官参与完成这些任务呢?请同窗们阅读课文自主完成“消化和吸收”的有关内容:(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包酶酶淀粉胆汁酶脂肪甘油+酶蛋白质(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胰腺分泌的,和肠腺分泌的。

四.巧点拨1.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它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进程不是化学消化,而是物理消化。

2.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也可被消化成麦芽糖,而麦芽糖只能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同理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而最终在小肠完全分解。

五.合作探讨1.有的人用饭细嚼慢咽,而有的人狼吞虎咽,哪一种方式较科学?什么缘故?2.小肠具有哪些特点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六.课堂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口腔、食道、胃 B.消化道和肠腺 C.消化道和消化腺 D.口腔、胃、小肠2.以下消化腺中,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

A.肠腺 B.唾液腺 C.肝脏 D.胰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食道 D.咽4.细嚼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

A.部份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B.淀粉有甜味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D.牙齿咀嚼和舌搅拌的作用5.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哪个进程?( )A.牙齿咀嚼和舌搅拌的进程 B.进入血液的进程C.与消化液混合的进程D.转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进程6.以下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新课标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课件_济南版

新课标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课件_济南版

3、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1、盘绕在人体的腹腔内,长6米左右(消化 道中最长的一段)。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 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分布在 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胆汁、胰液和 肠液共同作用,将食物进一步消化。 2、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 微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 利于脂肪的消化。胰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消 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小 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食物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
直接吸收 先消化再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口腔
唾液腺
消 化 道
咽 食道
胃腺
消 化 腺

小肠
肝脏 胰腺
肠腺
大肠
肛门
2.说出下列器官的位置
位置:左上腹 部,呈囊状.最 膨大的器官
1、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实验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 甜味 做出假设:馒头变甜是由于淀粉发生了变化 制定计划:见教材第9页
实施计划:见教材第9页
实验现象: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得出结论: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注意:此实验一定要在37度的温水中进行,而且保持的时 间不能太短。这是因为37度与我们的体温相近,此温度下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能力最强。温度过高,酶会被破坏;温 度过低,会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发挥,而影响实验结果。
二、食物的消化 定义: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方式: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消化的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前者物质成 分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大小的变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 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2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1.2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

导入: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读几个成语“酒囊饭袋”猜一你身上的一个器官名称;“肝胆相照”肝和胆紧密联系为那般?“酒肉穿肠过”肠对酒肉有怎样的作用?
通过提问引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见上表
疑探新授知识(一)食物在胃中和小肠中的消化
问题1.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这属于什么类别的消化?
2.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中瘦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瘦肉不见了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做出的推测是什么?
探究:引导学生阅读P11内容,了解斯帕兰扎尼所做的研究胃的消化实验,根据图3.1-7胃剖面结构图了解胃的结构及消化功能,播放课件及视频,回答上述问题。

疑探新授知识(二)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_3.1.2《消化和吸收》课件_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_3.1.2《消化和吸收》课件_济南版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 液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食物为 我们 提供的营 养物质 :
水、无机盐 、维 生素 糖类 、脂肪、蛋白质
直接吸收 先消化再吸收
二、食物的消化
定义: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方式 :
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
1.你认为 有些食物为 什么必须 要经过 消化才能吸收? 消化道哪些部位具有消化作用?请 你解释 什么是“消化”?
唾液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于吞咽和说话。人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 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2、食物在胃的消化
• 1胃呈——状,具有较大的——,成年人的 胃能容纳——食物.胃壁有发达的——。
• 2胃壁内有很多——其能分泌大量的——其 中含——酶对——有初步消化作用
• 3胃的蠕动将——分批送入小肠。
食物不溶于水就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是指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 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的过 程
2.你认为 食物消化有哪些方式?它们 之间 有何区 消别化的? 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前者物质 成
分没有发 生改变 ,只是分子大小的变 化,后者在消化酶的作用 下物质 的成分发 生了变 化。
认识 食物消化的部位
食物在口腔中被牙 齿咀嚼、舌搅拌,
与唾液腺分泌的唾 口腔
液混合形成食团
食物的通道 咽
分泌胆汁,经
胆囊进入小肠, 肝脏
参与脂肪的消 化
大肠
排出食物残渣 肛门
分泌唾液,其内的淀粉
唾液腺食物推入胃中
有暂时贮 存食物的 作用,食物在胃里
小肠绒毛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1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1济南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3、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教学重点: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归纳法、实验法、观察法实验材料: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面粉、碘液等实验安全提示:小心使用温度计等玻璃器皿,小心使用酒精灯。

教学过程:复习: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学生个别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引入新课新课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的过程学生自学、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出消化过程口腔——把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把蛋白质初步消化小肠——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实验验证:1、学生两人一组,细细咀嚼小块馒头,体验咀嚼过程中味觉的变化。

现象是:有甜味结论是:淀粉在口腔内部分被分解成麦芽糖2、安全提示:小心使用酒精灯和玻璃仪器3、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一毫升的淀粉液,再分别滴入几滴碘液,然后向A中加入一毫升水,向B中加入一毫升唾液,观察现象现象:A中蓝色不消失,B中蓝色消失结论: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蓝色消失.(2)、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叫做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3)、消化的原因消化酶的作用结果当堂练习:助学P12当堂达标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二)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过程2、消化的方式3、消化的原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了消化分为两种,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了解了二者的区别,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在那些消化液的参与下被消化的,针对以上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故掌握不错。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1济南版(new)

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教案1济南版(new)

消化和吸收课型:新授课课标: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中胃和小肠两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重点)②概述食物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

(重点)③概述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重点、难点)2. 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讨论斯帕兰札尼实验,得出结论,认识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通过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和消化过程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③通过自主学习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一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资料,积极分析讨论,认同科学实验是科学结论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

②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在讲授时以问题为引领指导学生观看课件、课本插图、演示实验,让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中,采取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教法注重启发引导、适当点拨.通过感官体验深化到科学理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上重点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和技能训练.课前准备:课件挂图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演示实验食物的消化过程视频教学过程:话说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

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上演了一出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

季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名师精选教案2新版济南版

季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3.1.2消化和吸收名师精选教案2新版济南版

消化和吸收(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吸收的的概念。

②概述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重点)③理解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重、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肠的结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关于吸收的概念是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小肠的结构及自制简单的小肠模型让学生对小肠表面积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总之,本节课本着关注个体差异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课前准备:鸡的新鲜小肠、镊子、解剖剪、培养皿、放大镜、小肠的模拟简单模型教学过程:帖在相应图片下。

(1)(3)展示课件:提出问题、三个部位都能吸收的营养成分是哪些?大肠与小肠都能吸收的成分?、小肠吸收的营养成分,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得急性肠胃炎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所用的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学生检查自己的材料用具后按4、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的折叠模型达标检测题(10分钟)A类:基础过关1、(知识目标1)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中消化道中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的器官有、、,胃只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和。

大肠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和。

小肠能吸收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2、(知识目标2)(强化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1)小肠长米。

(2)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行的,它的表面又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是,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任务】仔细阅读课本P12—P14,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

完成下面的自主学习内容,在小组
长带领下统一答案,并检查、记忆!
营养物质的吸收
★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展现自我)
阅读教材P13相关内容,观察图3.1-10,完成下列问题。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2.请将各消化器官能吸收的营养成分在相应的空格内用“√”划出。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胃
小肠
大肠
★实验探究:(积极参与体验科学)
【观察小肠的结构】
方法步骤:
1.剪取厘米的小肠,冲洗干净。

2.用解剖剪把小肠剖,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

3.先用肉眼观察小肠壁的内表面,再用仔细观察识别小肠内表面一层毛绒状结构。

思考讨论:你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到了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
★合作研讨:(深入思考交流分享)
1.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2.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甲是的消化曲线,乙是的消化曲线,

(回顾知识
.葡萄糖
水和
C.
右图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进行化学消化的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
利于脂肪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