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懂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灿烂的宋元文化以《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导入本课。
【讲授】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生平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时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此书;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之多,花了19年时间,耗费了他毕生精力,为我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资治通鉴》(讲授法):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听后神宗点头称赞──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word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或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知道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展示《宋元文化》课件。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意图:通过歌曲激发情感,回答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在视听情境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并在情感体验上与本课内容相联,顺势导入新课。
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教学条件。
[新课教学]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引导学生阅读漫画司马光砸缸提出问题: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多媒体展示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图片“史学双璧”提问:对《资治通鉴》的称誉,还有一部能与之媲美的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位以司马为姓的史学家,你们大家知道是谁吗?由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更新的能力。
②注重探究式学习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③采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④举行古代名诗、词比赛。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学艺术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宋词和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学习方法1.学习本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宋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宋词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有意识地多涉猎优秀作品,体会意境,提高修养。
3.教师在讲述宋元时期书法、绘画艺术特色之后,应引导学生初步总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可采取表格的形式予以表现,也可以发动学生搜集书法作品拓片,认真体会书法艺术,等等。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二宋词和元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李清照《如梦令》委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豪放关汉卿《窦娥冤》。
三绘画书法张泽端《清明上河图》赵孟《秋郊饮马图》宋四家苏黄米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资治通鉴》的作者?生活的时代?2、《资治通鉴》的内容?体裁、3、宋词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作品,鉴赏并概括其特点4、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5、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家,你能列举几个吗?6、被称为“宋四家”的是谁?(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 《资治通鉴》中的精彩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通过对示意简图的阅读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1、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却出现了这样一部通史巨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
北宋王朝自初期起就出现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阶级矛盾的尖锐冲突等现实问题,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于是他们便把目光转向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的借鉴。
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
)------35-------2、文学:A--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柳宗元、韩愈B--词: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女词人李清照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特点:豪迈奔放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A:教师应层次清晰地介绍词的特点及其在北宋之前的发展演变。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有哪两项?(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2、沈括、郭守敬、毕升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勤于探索、坚持不懈、过渡讲解、设疑:宋元时期不但在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在史学、文学、绘画、书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就也很突出,出现了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些什么呢?讲授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学生阅读71-72页“导入框”和课文,根据教师的启发,在书上标注答案,思考回答: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编年体通史)和上学期学习过的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区分开,并介绍两种史书体裁的区别。
2、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战国到五代)3、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4、司马光治学的严谨表现在哪些方面?(取材广泛,查阅大量资料,实事求是,书写工整等)二、宋词和元曲学生阅读课文、插图、“文献资料”等,根据教师的启发在书上作标注并回答:1、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
)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组织学生朗诵“文献资料”中,苏东坡、辛弃疾的词,根据73页“动脑筋”: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有,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4、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制度;2.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3.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2.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
三、教学难点1.学习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影响;2.分析宋元时期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2.元代科技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宋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2.元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3.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示范等形式展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的理解;3.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的科技成就。
六、学习资源1.课本:《七年级历史下册》;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宋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5分钟)2.讲解:使用PPT讲解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包括农业、工艺和航海技术等方面。
(20分钟)3.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宋代科技的理解。
(10分钟)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宋代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分钟)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元代文化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文化变迁的思考。
(5分钟)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宋代和元代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15分钟)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10分钟)4.讲解:辅导学生了解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如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义务。
(10分钟)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古代科技成就的魅力。
(15分钟)八、教学评估1.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科技发展和文化变化的理解;2.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
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难点是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三、教学准备搜集历史典故著名词人作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二)授新课1.宋词和元曲师: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
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了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
它在唐出现,到宋时达到顶峰。
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显示苏李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要求学生跟着大声朗读,并体会他们的风格特征,得出苏辛词豪迈奔放,李词特点风格委婉。
要求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
师;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生:(略)师: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生: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鞑黑暗势力。
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师: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灯打出《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历史故事吗?生:(略)师:司马光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长大后致力于史学的研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本课分析】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侧重于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宋元文化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学情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有基本的历史时空概念,知道史料的多种形式;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能够根据任务的不同,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初步的分析,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够根据需要多渠道搜集史料,并按一定的要求提取有效信息,尝试从史料和信息中发现问题,并在新的情境中,重新处理历史信息,解决问题。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的词人的风格与作品、了解元曲出现;学会欣赏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了解宋元时期的书画名家。
2.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
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本课对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学习,让学生们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教学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词与杰出词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本节课是文化课。
主要讲述史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绘画上,宋代风俗画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
因此这是本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编年体、宋词等。
史学著作的两种体例,纪传体和编年体,之前学过《史记》是纪传体,学生可能不理解史学概念,可以指导学生列表明确两种不同体例的区别。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把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闻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把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观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闻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烈火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采纳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杰出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缘故。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或意图[创设情形,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提问: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你明白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最大奉献是什么吗?展现《宋元文化》课件。
学生观赏音乐,摸索教师提出的问题。
意图:通过歌曲激发情感,回答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在视听情境中感受宋词的魅力,并在情感体验上与本课内容相联,顺势导入新课。
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爱好爱好和教学条件。
[新课教学]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引导学生阅读漫画司马光砸缸提出问题:司马光写了一本什么样的书?多媒体展现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图片“史学双璧”提问:对《资治通鉴》的称誉,还有一部能与之比美的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位以司马为姓的史学家,你们大伙儿明白是谁吗?由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3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成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2)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4、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5、怎样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系统总结】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3、绘画和书法【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B、散文C、词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 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
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
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师寄语: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难点.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叙述了的了历史。
的宋元文元曲化两宋绘画的特色:绘画和书法绘画宋代:的,描绘了元代:,他的画属于书法宋四家:无代画家:二、合作交流1、完成下列表格内的内容。
2、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三、体验中考1、(2009·湖北恩施)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2、(2009黄冈市文综).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四、小结在史学家看来,宋元文明的总体成就超越了唐文明,其文化的灿烂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五、达标测试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A《资治通鉴》B《史记》C《梦溪笔谈》D《诗经》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4、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下《灿烂的宋元文化》word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2、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3、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奉献。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究、坚持不懈、勇于探究的精神。
4、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看、想象及分析,探究“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历史感知和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宋元科技高度进展缘故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考虑问题的初步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阻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阅读指导法;3、提问启发式;4、分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明白是哪四大发明吗?(生答)那么你明白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和传播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造纸术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其余的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其意义。
讲授新课:(板书)第13课辉煌的宋元文化(一)我们第一来探究印刷术。
说起印刷术,同学们并不生疏,最早的印刷术是什么印刷术?(生答:雕版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朝代印刷的什么书?(生答:唐时印制的《金刚经》)请同学们摸索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没有?为关心同学们摸索,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算算: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多万字),需要多长时刻呢?(生答:八九年)要八九年时刻,还不包括插图。
那么同学们,你明白雕版印刷术的不足了吗?(生答:费时费工)而且专门不经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庞大的白费。
那么如何样才能克服雕版印刷的不足呢?(引导学生回答:假如把雕版死的字变为活字,死版变为活版,不就既经济又省时了吗?!)那么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呢?(板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板书)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堂导入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第二步:学习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的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
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资”---帮助、治---统治、鉴--镜子,这里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二、宋词和元曲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讲求对仗,便于歌唱,宋朝时成为主要文学形式,宋代词人中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宋词:(1)苏轼(2)李清照(3)辛弃疾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元曲:关汉卿,元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代表作《窦娥冤》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绘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书法:宋四家: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4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word教案 (7)
精习
见学案
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结对互考,群体落实知识。
板 书
设计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宋词和元曲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元曲
难点
如何使学生逐步 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类型课
问题引领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备习
搜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及宋词元曲的相关资料
布置备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学生搜集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听教师讲授,在书上做好标记,并归纳出《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及其史学价值。
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学生可能不懂《资治通鉴》的含义。“资治”是帮助统治的意思,“鉴”是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的意思。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代表人物及作品
2、元曲、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什么是词?宋朝杰出词人是?介绍生活时代和作品风格?2、元曲由哪两部分组成?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整理
复 习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出示复习问题
抽测学困生。
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结对互考,落实知识。
关注学困生的复习情况。
研习
一、司光和《资治通鉴》1、发展原因
安徽省滁州二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课题名称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清明上和图》能力目标培养审美观,懂得文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分不开。
情感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勇往直前,勇于创新的人。
重点、难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清明上和图》过程方法讲授法、比较归纳教学媒体投影教学程序A教学风向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词作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他们的事迹。
了解“史学双壁”之一《自治通鉴》,及作者《清明上和图》B板书设计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司马光的生平。
2、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教师活动1、回忆:《史记》及作者2、讲: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神宗)资治:是帮助统治阶级鉴:是镜子。
引申为警戒和教训3、引导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4、副板学生活动1、资料收集、展现资料2、讲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3、思考:宋元为什么会出现风格多样的书法家、绘画家、词曲家?4、词:来自民间乐歌、徒歌和音乐有关5、反馈,质疑6、完成列表、整理要点7、课外拓展知识,查找二、宋词与杰出的词人及元曲1、苏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2、李清照与《乌江》3、辛弃疾与《破阵子》4、关汉卿与《窦娥冤》三、风格多样的绘画与艺术1、绘画X择端《清明上和图》赵頫《郊饮马图》“神品”2、宋朝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代---赋唐代---诗宋代---词元代---曲明清----小说5、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不断发展6、深化课堂,小结艺术作品课后记本课内容多,采用列表的形式,学生易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图文情境,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视听
通过《资治通鉴》来了解编比较一下《资
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
三、艺术:风
热闹繁华的
象。
张择端之
四、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板书)
一、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板书)
二、文学:宋词和元曲
1、两宋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三、艺术: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2、宋朝书法——“宋四家”
五、设计说明与评价
本节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渠道,而让学生学会欣赏历史上出现的文学作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合作和探究等多种方法与途经,实现历史学习三维目标,从历史的角度来赏析中国古代的文化。
我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此基本理念之上设计的。
另外,本课设计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实现课堂与课外的完美结合,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