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六语文上同步学案18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案及答案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挽、囫、囵、枣、搞、恍、霜、详、逝、章、咳、嗽”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资料袋】1、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思革”。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作者周晔是其三弟周建人的女儿。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鲁迅逝世前后:1936年10月15日发表《半夏小集》,无情地揭露了叛徒、汉奸之类的丑恶嘴脸。
16日下午翻译作品。
17日上午续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午后复曹靖华信,表示要养好病继续战斗。
下午,访鹿地君,往内山书店。
晚,周建人来,谈至十一时。
至一时上床就寝。
18日二时即睡不好觉,三时半坐起来,气喘又发,后来继以咳呛,咳嗽困难,气喘更加厉害。
六时半左右,支撑起来执笔,断续写成一信,通知内山完造,不能赴约,表示歉意。
并托内山请医生。
此信为鲁迅之绝笔。
19日早晨5时25分,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
10时,遗体送到万国殡仪馆。
殡仪馆的吊唁大厅、走廊,都挂满了挽联,直到大厅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绳子挂满了雪白的挽幛。
3、时代背景: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
他用这锐利的武器,刺向反动派,引起了反动派的极度恐慌。
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
而且对他本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设计
1.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 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认读和识
1.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 行巡视指导,为学生的独立学习
二、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用 时: 20 分钟 )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生 字。 (2) 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想 办法弄懂,实在弄不懂的做好标
1. 这里安排了三个层次:自学感 悟 —— 交流汇报 —— 指导朗读。 自学感悟部分要让学生按照自学 提 示 的 要求 采 用独 立 自 学 的 方 式;交流汇报部分在学生汇报的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种说 明方法的作用,提示学生要学以 致用;指导朗读部分为了激发学 生的情感,读好句子,可以采用 教师引读的方式。 2. 学习第 3、4 自然段,首先在自 学提示的指导下,学生对文本进 行解读,深刻了解人们对地球的 破坏。同时教师适时补充地球遭 到破坏的图片资料,这样图文并 茂,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震撼。 3. 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第 5~7 自 然段,懂得人类破坏了地球,将 无处可去,这里设置了三个教学 层次:理解词语“资 源枯 竭 ”—— 研读第 7 自然段 —— 辩 论赛。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三个层 次,做到环环相扣,引发学生与 文本产生共鸣。 4. 在学生深入了解第 8、9 自然段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课题, 能使学生在与文本、课题的对话 中,产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1. 引导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找出句 子中的关键词,并指导朗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找出 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反复朗读。 3. 引导自主研读: “地球, 这位人 类的母亲, 这个生命的摇篮, 是那 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自学提示: (1)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2)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 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 句中作者将地球作了怎样的比喻, 这样的比喻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 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18课《文天祥》word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18课《文天祥》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查阅文天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古至今,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民族英雄,他们身上表现一种不屈于外来强权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课文,进一步了解文天祥。
(出示文天祥肖像图)二、新课:1、学习生字词: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②出示课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脍炙人口、日趋腐朽、被俘、铿锵、关押、刑具、囚室这些词语中,哪个生字的字音容易读错,你快把正确的读音提示给同学们。
(重点读:脍)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最不好记,你有什么好方法,提示给同学?2、整体把握课文:通过读课文,你对文天祥有哪些了解?(分段)文天祥是一个具有炽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人(第1自然段)文天祥是在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第2自然段)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举兵抗元,最终失败。
(第3、4自然段)文天祥拒绝劝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5—8自然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千秋长在,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
(第9自然段)3、抓住重点内容,感受人物品质。
你觉得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文中对他的评价吗?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阐述。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文天祥导学案
第十八课文天祥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2、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学习课时:1课时文天祥简介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
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
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
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
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
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学习过程:一、前置学习:1、利用资料简介文天祥。
2、自学生字词:你认为哪个生字容易读错。
3、理解词语: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二、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天祥的语言。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评价)三、展示交流: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2、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文天祥写过哪些作品吗?介绍给同学。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人口惊()失措()风而起大义()然宁死不()洋洋()意花言()语()然正气阴谋()计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4)读词语。
颠簸 簸箕 簸箩 簸谷簸动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古诗的节奏。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
(2)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字音:“浪淘风簸”中“簸”的读音为bǒ;“南朝”中“朝”的读音为cháo。
2.介绍作者。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 释,理解词语及前四行诗句的意思。
4.交流对词语及后两句诗的理解。集体订正。
一、学习《江南春》。
1.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练写生字“莺”。
(3)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前两句——晴景、写今(1)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
4.后两句——雨景、怀古。
(1)大江东去,南朝统治已经灭亡,只剩下这些寺庙在烟雨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
18《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莺”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4.诵读古诗,学习诗中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六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中包括三首诗《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浪淘沙》是刘禹锡组诗中的一首,主要写了作者运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书湖阴先生壁》主要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里和庭院前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本文的三篇古诗词都是关于景色描写的,所以在讲解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对三首古诗词作对比的方法进行了讲读。
并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欣赏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景色。
2.对于《忆江南》我让学生借用前一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本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诗人善于借用优美语句表达心情的写作手法。
3.我引导学生在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基础上,在通过听泛读和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使学生的情感回归到诗的本体上来,比如《浪淘沙》中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知识体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
在这课中,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诗中蕴含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诗的特点是押韵,朗朗上口,借助诗的这种特点,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朗读形式,走进了诗人,感悟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单元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
18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
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地球仪。
(2)介绍地球的一些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
(2)关于地球和人类危害地球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
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预设: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8 古诗三首教案
18 古诗三首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燕子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同学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写景的古诗有哪些吗?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生背诵古诗)师:同学们积累的关于写景的古诗还真不少。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首《浪淘沙》(其一),这是一首描写黄河之景的古诗,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黄河奔涌的视频)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观吗?(生反馈)是的,这是黄河。
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它。
2.揭示课题师: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又有着怎样的风采和神韵呢?请同学们先把诗题齐读一遍。
(生齐读诗题)“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意思是大浪淘洗泥沙。
3.介绍作者师:我们再来认识这首诗的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板块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师:怎样才能学好这首古诗呢?我们首先要读准字音。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的范读录音吧。
(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自读古诗)师: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曲”,它有两个读音,当表示歌曲时,它读qǔ,当表示弯曲时,它读qū,“曲”在本诗中读一声qū。
“簸”在这里读bǒ,浪淘风簸。
2.读出节奏师:读准古诗的字音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好古诗的节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燕子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用斜线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待会儿试着自己也来读一读。
(师范读,课件出示古诗及节奏)同学们,你们画对节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对照着节奏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板块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师:除了读准诗的字音和节奏,我们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生1:“九曲”是虚指,形容黄河曲曲折折。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18.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
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语言应用: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意,重在指导方法。
理解诗意时,可以运用猜读、图文对照、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景色。
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思维能力: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审美创造: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是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外桃源吧!二、学习《江南春》1.认识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18课《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五四制)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诗。
“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诗中,诗人在青山绿水中被风筝带回了如诗如画的童年。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也装满了欢乐……童年时,我们心底总装着各种渴盼,盼望有新玩具,盼望春游秋游,盼望好吃的……大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3.简介作家铁凝。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永远有多远》,中篇小说《麦秸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任务单第1题)(1)自读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不懂的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盼着什么。
(2)思考: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情?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学习任务单第2题)(1)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相互注意纠正字音。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嘟囔 痱子 瞟一眼 玛瑙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楼梯 腥味 焖米饭 窸窸窣窣【预设】瞟一眼:“瞟”读音pi ǎo焖米饭:“焖”读音“m èn ”窸窸窣窣:读音“x īx īs ūs ū”(1)学生质疑,互相释疑: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哪位同学能帮他解决?①看图片理解“斗篷”、“袖筒”。
②出示“嚷”的字义:喊叫;吵闹;责备、训斥。
结合上下文:“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这里的“嚷”意思是喊叫。
读音:多音字,以上意思的“嚷”读第二声,当“嚷”叠用作“嚷嚷”时,第一个“嚷”读第一声,第二个“嚷”读轻声。
瞟:斜着眼睛看。
逗引: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8《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四篇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只有一个地球》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扎根晋西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展示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在土地失而复得后的喜悦以及对土地诚挚的热爱。
18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古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3.测试评价:在课堂结束前,我设计了一些测试题,检查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如,我出了一道填空题:“《凉州词》中,诗人通过描绘凉州边塞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对和平的渴望。请填写诗中描述凉州边塞景象的句子。”通过学生的答案,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是否准确。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古诗三首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古诗文鉴赏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等书籍,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2)古诗文网站:推荐学生访问“中华古诗文网”、“古诗文网”等网站,收录了大量的古诗文作品,有助于学生拓宽阅读面,提高文学素养。
(6)开展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美术等学科,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古诗文,提高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①《春夜喜雨》: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细雨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②《登鹳雀楼》:诗人通过描绘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③《凉州词》:诗人通过描绘凉州边塞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和对和平的渴望。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文的语言特点,掌握诗句的意义,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品质。
第18课《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五四制)
课题18 盼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出“盼”的心情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出“盼”的心情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心底萌生浓浓的趣味,从而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表达冲动。
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再现鲜活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深藏内心的情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在学生与同伴、教师分享了这段真实的心路历程之后,教师继而顺水推舟地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的真情在笔端自然流露。
教学辅助PPT、学习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精读感悟,品味细节1.作者如何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和“盼”的情感细腻生动的呈现出来?课后习题这样要求我们:“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个题目当中的意思你看明白了吗?一起找一下这个题目有几个关键的要素。
2.出示学习任务,自主学习。
(1)划出心理活动的句子,批注蕾蕾当时是什么心情。
(2)找出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的两处,批注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3.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先来汇报第(1)个学习任务,自由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你的感受。
交流:【预设1】比较句子: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每天我都在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
明确:细腻的心理描写比直接写出想法更生动,突出了“我”盼穿新雨衣的心情极为迫切。
【预设2】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明确:从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体会到“我”对新雨衣的喜爱和盼穿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叉,四周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秀丽壮观,和气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转变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假如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便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盼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筑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洁裂开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假如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假如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细心地爱惜地球,爱惜地球的生态环境。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18古诗三首》教案(定稿)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 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2. 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2.板书诗题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教学案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12个生字,正确恰当的运用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4、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5、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人。
领悟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体会伯父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学法提示:先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再认真读课文,看看作者通过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学习准备:查阅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
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学习提示:认真读读课文,运用喜欢的读书方法进行学习,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
1、正确地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我能正确读写“团聚、低微、深奥、枯瘦、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
这些词语本课生字我觉得难写的有,难记的有,我再写两遍,争取记住它。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追悼(dào diào)咳嗽(sou suò)殡仪馆(bìnɡbìn)水浒传(zhuànchuán)女佣(yònɡyōnɡ)正月(zhēnɡzhèng)(3)辨字组词殡()硼()嗽()镊()悼()奥()缤()绷()漱()摄()掉()懊()2、我能通过()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2023-2023 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8青山不老
课题
18青山不老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重难点
重点: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难点: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资料,填写信息卡,了解内容
1.交流查阅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2.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讲述了一位山野,用年的时间,面对恶环境,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的感人故事。
3.结合信息卡和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感人事件?
③小结: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小环境:艰辛”。
3.创设语境,感悟精神。
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想对老人说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研读阅读提打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解什么是奇迹和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这也是教学重点。并在汇报中,预设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大环境恶劣”和“小环境艰辛”两个方面,借助抓重点词句、联系上文,想象画面、创设语境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和艰辛。初步感受老人的无私奉献和造福后代的决心。
交流三:补充视频:“大风沙”直观感受环境恶劣。
②小结: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大环境:险恶”。
2.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读懂小环境的艰辛。
①抓住关键句“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上册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doc
(七)概括课文的主旨。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地球?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举例子)
(六) 学习8-9自然段
7.学习第8自然段;“可爱”说明什么?
“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
2.“破碎”一词怎样理解?
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从环保的角度,谈一谈你应该向人类提出怎样的倡议?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单元
6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目标知识与能力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掌握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青山不老
一、课前预习
1、快速读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肆虐.(nüè lüè)参.天(cān shēn)险恶.(wùè)盘踞.(jū jù)
3、照样子,写词语。
三.番五.次
风雨
..同舟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5、读了课文后,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展开想象赏读,感受奇迹。
2、浏览课文,说一说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1)感悟环境之恶劣。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
..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
作对的怪物盘踞
..之地。
过去,这里风沙吹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
●从带点的两个词语中,体会到
●请用自己的话把县志记载的意思写下来。
●这段话主要写了
(2)感受树木与土地的关系。
“是的,保住了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3)感悟老人的精神。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他是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
他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
3.通读课文,感悟中心。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达标训练
我们把这位可敬的老人推荐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请你替他填一份简历。
四、拓展延伸
长童话的森林
彭学军
我们读过的许多美丽的童话都发生在森林里,像《白雪公主》《小红帽》。
郁郁苍苍的大森林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也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可是,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到童话里去找森林了,因为森林正以令人揪心的速度在减少。
很久很久——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
全球的热带雨林正飞速减少,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
而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还有土地沙漠化的加速。
土地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就如打开了魔鬼的匣子,灾难会接踵而至:风沙、干旱、洪涝、风暴……这都是被破坏的大自然为我们讲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
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
我国每年造纸消耗木材一千万立方米,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的时候,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你心意的表达会找到更为别致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起眼的一双筷子积少成多,要毁掉多少森林哪;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到山坡上栽下几株小树,每年如此,让小树和我们一起长大,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时候,你再静静地倾听,你会听到怎样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呢?
1、森林消失意味着和。
2、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
()(2)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
()(3)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3、保护大自然,爱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五、相关链接
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
我们十天的南极考察就要结束了,值得自豪的是,告别南极,我们没有带回一块石头或一滴海水。
“南极属于全人类,不准动南极的一石一水!”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
在考察期间,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不要捡石头!”“不要逗弄企鹅!”“不要踩坏苔藓!”“即使是因为拍摄工作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
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岛上走路都是轻悄悄的。
记者无限感慨:只有南极,动物才有如此之高的地位。
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
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因为下小雨,都用塑料袋套住摄像机。
有一位不小心把塑料袋掉进海里了。
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