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指导材料A

合集下载

试验室汇报材料

试验室汇报材料

试验室汇报材料标题:试验室汇报材料引言概述:试验室汇报材料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过程,更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试验室汇报材料的准备、内容、格式、展示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1.1 确定汇报的目的和受众:在准备试验室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明确汇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展示研究成果还是寻求合作与建议。

同时也要考虑受众是谁,是同行专家还是公司领导。

1.2 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在准备汇报材料时,需要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准备相关资料和图表:除了实验数据外,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文献资料、图表和图片等,以便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

二、内容2.1 简明扼要的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在汇报材料中,应该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让听众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2 清晰明了地呈现实验方法和结果:在汇报材料中,需要清晰地呈现实验方法和结果,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内容。

2.3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和结论:除了呈现实验结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的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格式3.1 选择合适的汇报方式:根据不同的受众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汇报方式,可以是口头汇报、PPT展示或者海报展示等。

3.2 保持内容的联贯性和逻辑性:在制作汇报材料时,要保持内容的联贯性和逻辑性,确保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研究内容。

3.3 注意排版和设计细节:在设计汇报材料时,要注意排版和设计细节,包括字体、颜色、图表等,使整个汇报更加美观和易读。

四、展示4.1 自信而专业地展示:在汇报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和专业,清晰地表达研究内容,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4.2 与听众互动和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与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建议,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3 展示研究成果和价值:通过汇报材料展示研究成果和价值,让听众了解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合作意愿。

AB组填料试验结果报告

AB组填料试验结果报告

AB组填料试验结果报告1.试验概述本次试验旨在评估AB组填料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覆盖了材料性能、填料密实度及承载能力等方面。

2.试验设备与方法2.1 试验填料材料AB组填料由A料和B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A料为细颗粒石灰岩,B料为天然河沙。

两者的配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合。

2.2 试验设备(1)承载试验设备:采用静载试验法,使用静载试验机。

(2)密实度试验设备:采用标准密实度试验方法,使用密实度试验仪。

(3)材料性能试验设备:采用标准化设备,包括质量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

2.3 试验方法(1)填料密实度试验: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标准密实度试验方法,对AB组填料进行密实性能测试。

(2)材料性能试验:对A料和B料进行质量分析、X射线衍射等试验,分析填料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3)承载能力试验:采用静载试验法,经过一定周期的加压,记录变形和承载能力。

3.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3.1 填料密实度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分析,AB组填料的平均最大干密度为2.05 g/cm³,平均最小干密度为1.85 g/cm³,平均相对密度为92.1%。

密实度试验结果表明AB组填料具备较好的密实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2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对A料和B料进行的质量分析结果显示,A料平均粒径为0.35 mm,B料平均粒径为0.5 mm。

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表明A料主要为方解石,B料主要为石英。

两者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无明显不合格现象。

3.3 承载能力试验结果经过静载试验,AB组填料的变形情况被记录,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绘制如下图所示。

试验结果显示随着荷载的增加,填料的变形缓慢增加,整体承载能力良好。

(插入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图)4.结论与建议4.1 结论通过对AB组填料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AB组填料具备较好的密实性能,满足设计要求;(2)A料和B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无明显不合格现象;(3)AB组填料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

医学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次医学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某种特定的医学实验操作技巧,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对医学科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如细胞培养物、患者样本等。

- 实验仪器: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如离心机、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检查所需实验材料和仪器的数量和完好性。

b. 清洁和准备实验台面,确保操作区域整洁。

c. 充分阅读实验操作指导书,了解实验的整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样本处理a. 准备样本: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患者样本或制备相关细胞培养物。

b. 处理样本:根据实验要求,采取相应的样本处理方法,如离心分离、培养液处理等。

3. 实验操作a. 操作步骤:按照指导书中详细描述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如加样、加试剂、控制变量等。

b. 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并留意实验中的安全提示。

4. 数据记录与分析a.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准确记录实验操作所获得的数据,包括观察结果、计量数据等。

b.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数据分析并综合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其他相关因素,得出结论。

5. 实验总结a. 总结内容: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实验操作的成功与失败因素、改进措施等。

b. 讨论与展望:结合实验结果和现有医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注意: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2. 仪器使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遵循相应的操作步骤和规范。

3. 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准确处理样本,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操作规范: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严格控制实验的各个变量。

5. 数据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

五、实验风险评估在进行医学实验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意外伤害、生物样本感染等。

材料试验指导用书

材料试验指导用书

学生实验守则一、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二、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背心。

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三、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四、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

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六、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七、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八、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改的报告要认真改正。

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 (1)§1-2 材料力学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1)第二章基本实验设备及测试原理 (2)§2-1 万能材料试验机 (2)§2-2 扭转试验机 (5)§2-3 误差分析及数据记录 (7)§2-4 电测法基本原理 (10)§2-5 光弹实验基本原理 (13)第三章材料力学实验 (20)§3-1 材料的力学性能测定 (20)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20)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23)实验三扭转实验 (25)实验四冲击实验 (27)实验五疲劳实验 (29)§3-2 电测应力分析 (33)实验六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 的测定 (33)实验七弯曲正应力实验 (35)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作用下的主应力测定实验 (37)实验九压杆稳定性实验 (40)实验十粘合叠梁应力分析 (42)实验十一薄壁杆件偏心拉伸实验 (43)§3-3 光测应力分析 (45)实验十二光弹实验 (45)第一章绪论§1-1 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工质量分析试验报告

加工质量分析试验报告

加工质量分析试验报告标题:加工质量分析试验报告一、引言加工质量分析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本次试验选取了两种常见的加工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量化指标分析其加工质量的差异。

二、试验设计1. 实验材料:选取了A和B两种材料作为试验样本。

2. 实验参数:每种材料分别采用钻孔和铣削两种加工方法进行处理,试验参数如下:- 钻孔:钻头直径、转速、进给速度- 铣削:刀具类型、转速、进给速度3. 实验测量:测量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尺寸偏差和圆度,采用仪器进行精准测量。

三、实验结果1. 钻孔加工:- 材料A:平均表面粗糙度为0.8微米,尺寸偏差为±0.02毫米,圆度为0.03毫米。

- 材料B:平均表面粗糙度为0.5微米,尺寸偏差为±0.01毫米,圆度为0.02毫米。

2. 铣削加工:- 材料A:平均表面粗糙度为1.2微米,尺寸偏差为±0.03毫米,圆度为0.04毫米。

- 材料B:平均表面粗糙度为1.0微米,尺寸偏差为±0.02毫米,圆度为0.03毫米。

四、实验分析1. 钻孔加工与铣削加工相比,钻孔加工对于材料A和B 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和圆度均有小幅度的优势。

2. 材料A与材料B相比,钻孔加工和铣削加工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和圆度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材料A的加工质量相对较好。

五、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钻孔加工相对于铣削加工,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和圆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2. 不同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材料A的加工质量相对较好。

六、建议根据本试验结果,我们向生产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可优先考虑钻孔加工,以获得更好的加工质量。

2. 在加工材料时,应优先选择材料A,以获得更好的加工质量。

七、进一步研究本次试验仅针对了钻孔和铣削两种加工方法及材料A和B进行了对比研究,后续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其他加工方法和材料对加工质量的影响,以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二车床三箱结构认识实验三滚齿机的调整与加工实验四机床工艺系统刚度测定实验五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及各参考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2、了解万能量角台的工作原理,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3、学会刀具工作图的表示方法.二、实验设备1、万能量角台一台.2、测量用车刀若干把.三、实验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是使用刀具角度测量仪完成的,刀具角度测量仪即万能量角台的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立柱式万能量角台主要由台座、立柱、垂直升降转动套、水平回转臂、移动刻度盘和指度片等零件组成。

松开侧锁紧螺钉,可使垂直升降转动套带动水平回转臂上下移动,松开前锁紧螺钉,可使水1。

台座 2。

立柱 3.前锁紧杆 4.滑套 5. 侧锁紧螺杆 6.挡片 7.水平转臂 8。

挡片 9。

移动刻度盘10。

指度片 11。

紧固螺钉 12.定位销钉图1-1 万能量角台示意图平回转臂和移动刻度盘绕水平轴转动。

移动刻度盘可沿着水平回转臂上的水平槽水平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某一确定位置。

指度片可绕螺钉销轴转动,其底部靠近被测量的表面,指针指示测量角度.用上述这些零件位置的变动,即可实现各参考平面内刀具角度的测量。

测量时,刀具放在台座上,以刀杆的一侧靠在两定位销内侧定位。

四、实验内容1)测量主偏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测量时只可上下移动,不得转动。

转动水平回转臂,使其上的“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标定线。

调整测量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主切削刃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主偏角. 2)测量负偏角方法同上,只是让指度片的底面与副切削刃重合,指针所指读数为负偏角. 3)测量前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后,再把滑套相对于标定线顺时针转动一个主偏角的余角,转动水平回转臂,使水平回转臂上的“9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90”刻度线,调整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前刀面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

晶间腐蚀a法试验

晶间腐蚀a法试验

晶间腐蚀A法试验一、引言晶间腐蚀是一种在金属材料中常见的局部腐蚀形式,主要发生在晶界处。

由于晶界处的原子排列与晶粒内部不同,因此晶界处的能量较高,容易成为腐蚀的优先发生地。

晶间腐蚀会导致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

因此,对晶间腐蚀的研究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A法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晶间腐蚀的方法,其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加速腐蚀,以观察晶间腐蚀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晶间腐蚀A法试验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以及应用。

二、晶间腐蚀A法试验原理A法试验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加速腐蚀试验方法。

在特定的腐蚀介质和温度条件下,通过对试样施加一定的电位或电流,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过程,从而加速晶间腐蚀的发生。

通过观察和分析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腐蚀形貌、重量变化等指标,可以评估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三、晶间腐蚀A法试验步骤1. 试样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材料作为试样,按照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加工。

试样的表面应光洁、无油污和其他杂质。

2. 试验装置:准备适当的腐蚀介质(如酸、碱、盐溶液等),并将其注入试验容器中。

根据试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搅拌速度。

3. 电位或电流控制:根据试验方案,设置合适的电位或电流值。

通常,电位值应使试样处于活化状态,以加速晶间腐蚀的发生。

4. 试验时间:根据试验要求,确定合适的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材料的性质、腐蚀介质的浓度和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5. 结果观察与分析: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并清洗干净。

观察试样的腐蚀形貌,如晶界处的腐蚀程度、腐蚀产物的颜色和分布等。

同时,可以测量试样的重量变化,以评估腐蚀速率。

四、晶间腐蚀A法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样的腐蚀形貌和重量变化等指标,可以对晶间腐蚀A法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结果:1. 腐蚀形貌:观察试样表面和截面的腐蚀形貌,可以判断晶间腐蚀的程度和类型。

例如,晶界处出现明显的腐蚀沟槽或裂纹,表明晶间腐蚀较严重。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录前言 (2)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3)二、戴维南定理 (6)三、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0)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3)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16)六、二端口网络测试 (19)前言电路原理实验面向电类专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电学知识,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

设置的实验项目中,有一定数量的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在正文中有明确要求。

各专业具体选作的实验项目根据课程实验大纲选定。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用DG05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1-1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1-1。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1-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1-2。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试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试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金属)试验指导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试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组织在金相显微镜下的形貌特征。

2.熟悉金属的脱碳淬火工艺。

3.测定金属的机械性能。

二、实验原理1.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金属和其他材料组织的光学显微镜。

它可以显示材料的显微结构,如组织、晶体结构、纤维结构等。

金相显微镜能够显示各种金属的相以及其对应的晶体结构,因此,可以对金属的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2.脱碳淬火工艺脱碳淬火也称洁净度高温淬火,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淬火工艺,目的是通过提高温度来提高钢材的洁净度。

在脱碳淬火过程中,首先将钢材加热到高温,然后将其冷却到室温。

这个过程可以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也会使其更加脆化,因此脱碳淬火常常与调质工艺组合使用。

3.机械性能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等。

用试验仪器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测试,用冲击试验仪进行冲击试验以获得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

三、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脱碳淬火炉、恒温箱、淬火槽、打样机、UNI-WD-10型卡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

四、实验步骤1.制备金属试样将棒材切割成长度30mm,直径12mm左右的试样,然后在打样机上打磨成30mm×2mm×2mm的块状样品;2.脱碳淬火将制备好的金属试样放入脱碳淬火炉中加热至950℃,保温30min,然后冷却到室温后,样品颜色变为深红色;3.磨光、腐蚀用研磨纸将金属样品磨光,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腐蚀处理,腐蚀5~10s,然后清洗干净;4.显微观察将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观察,观察时应选择透射光源,并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观察组织形貌、晶粒大小和形状、相种类和分布等结构特点。

5.硬度测试用UNI-WD-10型卡氏硬度计对样品进行硬度测试,一块样品测试三次,每次测试量程分别为HRA、HRB、HRC,记录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6.拉伸、屈服强度测试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屈服强度测试,测量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为了得到更可靠的数据,应测量3个样品每个样品测试3次。

试验检测汇报材料

试验检测汇报材料

试验检测汇报材料
以下是试验检测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指导教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和数据收集,我将就所进行的试验检测项目进行汇报。

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某种草药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选择了两组实验样本,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样本是人类的癌细胞株,而对照组样本则是正常细胞株。

两组样本都经过相同的处理和培养条件,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细胞培养方法来培养和处理样本。

实验组样本接受了不同浓度的草药提取物处理,而对照组样本则接受了相同条件下的无药物处理。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我们定期观察和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并使用细胞计数器测量细胞数量。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癌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减慢,并且在高浓度草药处理下,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这表明某种草药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癌症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我们的实验样本是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生物体内环
境。

其次,我们仅仅关注了草药的抑制作用,但并没有对其具体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仍然是必要的。

总结起来,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发现某种草药对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一发现对于癌症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具体的机制。

谢谢您的指导和支持!
此致
礼敬
XXX。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

材料性能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材料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金属(A)、塑料(B)、陶瓷(C)、纸张(D)2. 实验设备:拉力试验机、热导率测试仪、电阻测试仪、显微镜实验方法1. 力学性能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测定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 热学性能测试:使用热导率测试仪测定材料的热导率。

3. 电学性能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测定材料的电阻率。

4.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材料(A)拉伸强度:300 MPa屈服强度:250 MPa断裂伸长率:20%材料(B)拉伸强度:100 MPa屈服强度:80 MPa断裂伸长率:10%材料(C)拉伸强度:500 MPa屈服强度:400 MPa断裂伸长率:5%材料(D)拉伸强度:50 MPa屈服强度:30 MPa断裂伸长率:40%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 材料(A)的拉伸强度最高,适合用于承受高强度力的场合,如机械零件制造。

2. 材料(B)的断裂伸长率较低,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不适合用于需要抗冲击能力较强的场合。

3. 材料(C)的屈服强度相对较高,但断裂伸长率较低,适用于要求强度较高,但变形要求较小的场合。

4. 材料(D)的断裂伸长率较高,适用于需要具备良好柔韧性的场合,如包装纸张等。

热学性能测试材料(A)热导率:200 W/m·K材料(B)热导率:0.5 W/m·K材料(C)热导率:5 W/m·K材料(D)热导率:0.1 W/m·K通过热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 材料(A)的热导率最高,适合用于导热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散热器材料。

2. 材料(B)的热导率相对较低,适用于需要隔热性能较好的场合,如绝缘材料。

3. 材料(C)的热导率居中,适用于一般导热需求的场合。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讲义A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讲义A

实验一实验一 材料在轴向拉伸、材料在轴向拉伸、材料在轴向拉伸、压缩和扭转时的压缩和扭转时的力学性能预习要求:预习要求:1、预习教材中有关材料在拉伸、压缩、扭转时力学性能的内容;、预习教材中有关材料在拉伸、压缩、扭转时力学性能的内容;2、预习本实验内容及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预习本实验内容及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观察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各种现象,并测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s ,强度极限b s ,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y ;2、观察铸铁在轴向拉伸时的各种现象;、观察铸铁在轴向拉伸时的各种现象;3、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轴向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轴向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时的各种现象;、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时的各种现象;5、掌握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操作方法。

、掌握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2、扭转试验机;、扭转试验机;3、50T 微控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微控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4、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三、试件三、试件试验表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为了便于比较各种材料的机械性能,国家标准中对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有统一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6397—86),将金属拉伸比例试件的尺寸列表如下:,将金属拉伸比例试件的尺寸列表如下:试 件标距长度标距长度 L 0横截面积横截面积 A 0圆试件直径圆试件直径 d 0表示延伸表示延伸 率的符号率的符号比例/长短长短03.11A 或10d 0任 意 任 意 δ1065.5A 或5d 0任 意任 意δ5本实验的拉伸试件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长比例试件(图一),试验段直径d 0=10mm ,标距l 0=100mm.。

本实验的压缩试件采用国家标准本实验的压缩试件采用国家标准((GB7314-87)中规定的圆柱形试件h /d 0=2, d 0=15mm, h =30mm (图二)。

试验方法a-nace标准拉伸试验

试验方法a-nace标准拉伸试验

试验方法a-nace标准拉伸试验试验方法 a-nace 标准拉伸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本文将介绍 a-nace 标准拉伸试验的具体流程与要点。

1. 实验前准备(1) 材料样本的准备:从所选材料中制备出符合试验标准的试样。

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 试验设备的准备:拉伸试验机的性能参数和设备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经过校验。

(3) 试验环境的准备:试验环境应该干燥、洁净、温度稳定。

2. 试验步骤(1) 安装试样:用夹具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

夹具应该在试样上下两端均匀受力,以保证试样的纵向轴线与试验机的纵向轴线一致。

(2) 设定试验参数:设定好拉伸速度、试验温度、加荷方式等试验参数。

(3) 进行试验:在进行试验之前,应先对试样进行预加荷以消除之前的残余应力。

随后,开始进行拉伸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

在试样拉伸中,应保证试样始终处于纯拉伸状态,避免任何扭曲或弯曲。

(4) 停止试验:当试样负载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大载荷时,停机记录试样最大载荷值,并在设定的试验速度下拉回试样。

3. 数据分析(1) 强度计算公式:材料的拉伸强度即为试样最大负载/试样截面积。

截面积应通过精确的测量或计算获得,以保证强度计算的准确性。

(2) 延伸率计算公式:材料的断裂延伸率即为试样断口长度/原始试样长度。

其中原始试样长度是在试验之前测量得到的。

(3)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法计算得到。

即以试验机输出数据中最大负载为端点,找出一条经过该点的直线,在该直线上求取最小降伏点的斜率即为材料的弹性模量。

4. 结论与分析试验结果可通过纵向比较不同试样、不同材料从而客观测度材料实际拉伸性能值。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判定材料的物理与力学特性,为材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a-nace 标准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材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材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材料试验结果汇总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材料试验的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材料试验是对不同材料性能和特性进行评估和比较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材料选择、工程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目的本次材料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估。

通过材料试验结果的汇总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应用和改进提供指导和参考。

3. 实验方法和步骤本次实验选取了3种不同材料进行测试,包括金属材料A、聚合物材料B和复合材料C。

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3.1 金属材料A•材料标识: A•实验方法:拉伸试验•实验步骤:1.制备金属材料A的试样,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2.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设置相应的试验条件(如载荷速率、温度等)。

3.开始拉伸试验,并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和断裂载荷。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金属材料A的强度和延伸性能指标。

3.2 聚合物材料B•材料标识: B•实验方法:热分析试验•实验步骤:1.制备聚合物材料B的样品,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2.将样品放置在热分析仪中,设置相应的实验条件(如加热速率、温度范围等)。

3.进行热分析试验,并记录热失重曲线和其他热性能指标。

4.分析热失重曲线和其他热性能指标,评估聚合物材料B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特性。

3.3 复合材料C•材料标识: C•实验方法:弯曲试验•实验步骤:1.制备复合材料C的试样,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标准要求。

2.将试样放置在弯曲试验机上,设置相应的试验条件。

3.进行弯曲试验,并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和断裂载荷。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复合材料C的弯曲刚度和强度指标。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上述实验方法和步骤,我们获得了如下的试验结果:4.1 金属材料A试验结果•拉伸强度: 500 MPa•屈服强度: 400 MPa•断裂伸长率: 15%4.2 聚合物材料B试验结果•热分解起始温度: 300 ℃•热分解峰值温度: 350 ℃•热失重率: 2%(在450 ℃时)4.3 复合材料C试验结果•弯曲刚度: 5000 N/m•弯曲强度: 300 MPa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金属材料A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且断裂伸长率适中,适用于承受高载荷且要求一定延伸性能的工程应用。

astm a240-2020a 标准中文版

astm a240-2020a 标准中文版

ASTM A240-2020a 标准中文版一、导言ASTM A240-2020a标准是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和镍基合金板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板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热处理、硬度测试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工业领域中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板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ASTM A240-2020a标准中文版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二、范围ASTM A240-2020a标准适用于常规热轧、冷轧和熔盐浸渍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和镍基合金板的制造。

标准中规定了板材的厚度范围、可加工性能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还包括了对板材的热处理方法、硬度测试方法和检验要求的规定。

三、化学成分ASTM A240-2020a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和镍基合金板的化学成分要求。

其中包括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范围,如铬、镍、钛、锰、硅、钼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对板材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四、机械性能ASTM A240-2020a标准对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和镍基合金板的机械性能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机械性能指标反映了板材在受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对于板材的选材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工性能在ASTM A240-2020a标准中,还包括了不同类型板材的加工性能要求。

包括板材的冷加工硬化指数、热加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加工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板材的加工加工过程和成形性能,对于生产和使用过程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六、热处理在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和镍基合金板的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ASTM A240-2020a标准对板材的热处理方法和参数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退火、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热处理工艺的要求。

这些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控制对于板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astm a148 材质标准

astm a148 材质标准

astm a148 材质标准
ASTM A148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有关铸铁材
料的标准规范。

这个标准涵盖了多种等级的铸铁材料,包括灰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等。

ASTM A148标准规定了这些铸铁材料的化
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方法、硬度要求、冲击韧性要求等方面
的要求。

根据ASTM A148标准,不同等级的铸铁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成
分和力学性能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铸铁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
韧性和耐久性,以满足特定工程应用的要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
铸铁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以确保其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

除了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之外,ASTM A148还规定了铸铁
材料的表面质量、尺寸偏差和其他相关要求,以确保铸件能够满足
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要求。

总的来说,ASTM A148标准为铸铁材料的选择、制造和使用提
供了重要的指导,确保铸铁材料能够在各种工程应用中表现出良好
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个标准对于铸铁制造商、工程设计师和最终用
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铸铁材料,并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astm a 252 的标准

astm a 252 的标准

ASTM A252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 International)发布的关于焊接和无缝碳素钢管桩的标准规范。

该标准涵盖了钢管桩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要求,旨在确保钢管桩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ASTM A252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一、ASTM A252标准的主要内容1. 钢管桩的材料和制造要求ASTM A252标准规定了钢管桩的材料需符合相应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标准还对钢管桩的制造工艺、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以保证其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2. 钢管桩的尺寸和允许偏差ASTM A252标准对钢管桩的尺寸、壁厚和长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以确保钢管桩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管桩的焊接要求钢管桩通常采用直缝电阻焊或螺旋焊接工艺制成,ASTM A252标准对焊接接头的质量、工艺和检测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钢管桩的验收标准ASTM A252标准规定了钢管桩的验收标准和试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以确保钢管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ASTM A252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工程质量钢管桩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ASTM A252标准通过对钢管桩的材料、制造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保障钢管桩的质量和可靠性。

2. 规范行业生产ASTM A252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钢管桩的生产和使用,提高行业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3. 促进国际贸易作为国际通行的标准,ASTM A252标准可以促进钢管桩产品的国际贸易,降低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于扩大企业的国际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ASTM A252标准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1.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基础钢管桩广泛应用于桥梁、码头、堤坝、楼房等土木工程的地基基础中,起着支撑和加固土体的作用。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A1)级试验简介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A1)级试验简介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A1)级试验简介防火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事情之一,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建筑用途、场所、部位不同,所使用装修材料的火灾危险性不同,对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也不同。

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明确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仍为A、B1、B2、B3,同时建立了与欧盟标准分级A1、A2、B、C、D、E、F 的对应关系,并采用了欧盟标准EN 13501-1:2007的分级判据。

(A级:不燃材料,B1级:难燃材料(制品),B2级:可燃材料(制品),B3级:易燃材料(制品))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七类。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的有关规定,经检测确定。

依据GB 8624-2012,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A(A1)等级判据如下:1、匀质制品或非匀质制品的主要组分按GB/T 5464 进行试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1)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30摄氏度;2)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3)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应为0秒。

2、匀质制品或非匀质制品的主要组分、非匀质制品的外部次要组分、整体制品等按GB/T 14402 进行试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总热值PCS不超过2.0 MJ/kg。

3、非匀质制品的任一内部次要组分按GB/T 14402 进行试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总热值PCS不超过1.4 MJ/m²。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A级的有: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黏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天然石材、金属复合板、纤维石膏板、玻镁板、硅酸钙板等。

补充:A级: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材料检验试验

材料检验试验

材料检验试验材料检验试验是对材料进行质量和性能的检验和评定,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材料检验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材料的符合性,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进行材料检验试验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确定试验项目和方法。

其次,要准备好所需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准确可靠。

同时,要对试验样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样品的选择、制备和标识等工作。

最后,要确定试验的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确保试验过程安全可靠。

其次,针对不同的材料和试验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常见的材料检验试验包括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疲劳试验等。

在进行试验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注意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样品标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

根据试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定,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同时,要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数据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定,可以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材料检验试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可以验证材料的符合性,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材料检验试验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定,确保试验过程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报告

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报告

基础医学实验指导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深入学习和掌握医学上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术,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原理介绍)
实验材料:
1.(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2.(描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和要求,详细叙述实验步骤)
2.(排版清晰、语言准确,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分析)
(可以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等方面)
结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性陈述,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主要发现或达到的目标)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基础医学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增加了自己的实验经验,并提高了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进一步理解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如有使用参考文献,请在文末标注所使用的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筛选、粘贴和防潮技术练习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筛选及选用技术(选做)
2.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导线连接技术
3.练习防潮层的制作及绝缘检查(选做)
二、试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1.电阻应变片5~7片
2.万用表一块
3.等强度试验梁一根
4.粘结剂(KH502)、清洗剂(丙酮)、砂布、胶布、塑料纸等
5.电烙铁、剪刀、镊子、剥线钳、钢板尺等
6.导线5条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电阻应变片的筛选及选用可根据仪器设备情况选做,但同一组应变片的误差须≤±0.5Ω。

2.应变片粘贴练习(每人可贴1~2片)
(1)清理测点
将等强度梁靠近固定端的1/3~1/4跨度处(上、下两面)清理干净,用细砂纸打成45︒的交叉条纹,并用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直至棉球洁白为止,然后用铅笔精确标出贴片位置和方向线。

考虑到试验梁的制造误差,上、下两面的应变片应尽量在同一断面。

(2)贴片
使用502粘结剂,左手捏住应变片引出线,右手在应变片底基上薄薄地涂一层502粘结剂,同时在试件贴片位置也涂一层502胶,胶水应均匀且薄。

将应变片校正方向放好,再垫上塑料纸,用母指按住稍加压力,挤出多余的胶液,保持1~2分钟;揭开塑料纸,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如有则应揭掉重贴。

(3)固化
粘结剂完全固化需要24~48小时。

为加快这一过程,可用红外线灯或电吹风将贴片区加热至50~70︒C,但过热会损伤应变片。

(4)应变片粘贴质量检查平
应变片电阻值检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量测其阻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粘贴牢固程度检查:用刀片沿应变片基底边缘挑拨,检查其牢固程度。

(绝缘电阻检查(选做):用兆欧表量测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在200兆Ω以上,否则应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5)导线连接
粘贴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引出线与测试导线可靠连接,并保证不出现短路或断路现象。

接线端子的粘贴位置应尽量靠近应变片的底基,粘贴时先在试件上涂一层502粘结剂,将接线端子放在正确位置后适当按压1~2分钟即可。

应变片与应变仪之间的测试导线布置,应使同一测区的导线规格、型号及长度相同,排列整齐。

先后将应变片引出线和导线焊在接线端子上,焊接点应光滑牢固,防止虚焊。

最后将导线编号并作记录。

(6)防潮处理(选做)
用电烙铁将石蜡加热至流态,均匀滴在应变测点上,石蜡层不要过厚。

(7)试验梁截面尺寸测量
为了将实测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需已知试验梁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梁的跨度L =380mm (加载点至固定端的距离)、固定端截面宽度b =40mm (加载点处为零)和截面高度(厚度)h =5mm ,见图1。

图1.试验梁几何尺寸
四、试验报告
1.简述贴片、焊接导线及防潮处理的主要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2.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排除的方法,并写出体会。

五、注意事项
1.试验中应严格按规程操作,如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指导教师。

2.试验结束后,将仪器、工具码放整齐,打扫桌面和地面卫生,待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离开。

试验二 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练习
一、试验目的
1.熟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2.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的基本原理
3.掌握电阻应变片半桥(公共补偿)测量的接线方法 二、试验设备及仪器
1.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试验梁一根(试验一) 2.温度补偿块
3.加载砝码(每个5N )
4.XL2118C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台 5.小改锥一把 三、试验原理
当静态电阻应变仪上“灵敏系数”定义为与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一致时,应变仪读数值ε仪与各桥臂应变片的应变值εi 有如下关系:
ε仪=ε1-ε2+ε3-ε4 (1) 其中ε1、ε2、ε3、ε4分别为各桥臂应变片的应变值。

当采用半桥公共补偿测量时,其接线方法如图2。

将工作应变片接于电阻应变仪的A 、B 接线柱上,补偿块的应变片接于应变仪的“补偿片”接线柱上,构成外半桥;图2中的内半桥则由应变仪内部的两个无感电阻构成。

此时组成半桥测量,应变仪读出的应变值为:
ε仪=εp (2) 读数值即为应变片感受的试件应变值。

U
图2.半桥公共补偿桥路连接图
四、试验步骤及方法
1.按图2将R1~R4分别接在电阻应变仪1~4测点的A、B接线柱上,R补接在应变仪的“补偿”接线柱上,形成半桥公共补偿应变测量,全部测点共用一个补偿片。

2.将应变仪的“灵敏系数”改为与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一致(由“系数设定”、“自动平衡”、“通道切换”三个按键定义),将“桥路选择”定义为“1/4桥(公共补偿)”。

3.测点预调平衡。

按下“自动平衡”按键对测点预调平衡,各测点视窗应显示为零。

此时应注意不应施加荷载,但加载挂钩应挂在试验梁上。

4.试验分四级加载,每级5N。

每加一级荷载,待数据稳定后在记录表中分别记录下各测点的数据。

5.重复以上试验过程一次,并且不同操作人员进行交换。

五、试验报告
1.按等强度梁的几何参数和支承条件计算每级荷载下的理论应变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弹性模量E=2.06⨯105N/mm2)。

2.在坐标纸上绘制荷载—应变(P—ε)曲线。

试验三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全桥测量的接线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K的测定方法
3.熟习电阻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与所受应变之间的关系
二、试验设备及仪器
1.贴好应变片的等强度试验梁一根(试验一)
2.加载砝码(每个5N)
3.XL2118C型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台
4.小改锥一把
三、试验原理
灵敏系数K是电阻应变片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能指标,不能单纯由理论计算求得,一般需采用试验方法测定。

通过学习已知,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粘贴在试件上的电阻应变片与其产生同步变形,应
变片电阻产生的相对变化∆R /R 与应变ε之间有如下关系:
∆R /R =K ⋅ε (3) 由此可分别测量(或计算)∆R /R 及ε值,即可求得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

试验采用等强度梁,先假定一个灵敏系数K 仪(如K 仪=2.0),测出相应的应变值ε仪。

对于同一个应变片在某一荷载作用下其∆R /R 应为常数,故有
K 片⋅ε片=K 仪⋅ε仪 (4) 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ε片则可根据试件的几何参数通过计算确定,则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
K 片=K 仪⋅ε仪/ε片 (5) 四、试验步骤
1.量测等强梁的几何参数L 、b 、h (见试验一)。

2.根据应变电桥的增减特性(公式(1)),按R 1、R 2、R 3和R 4产生应变的性质分别接在应变仪测点“1”的AB 、BC 、CD 和DA 接线柱上,从而构成全桥测量,见图3。

图3.全桥测量桥路连接图
3.将应变仪的“灵敏系数”定义为2.0(取K 仪=2.0;也可假设为其他值);将“桥路选择”改为“全桥”。

4.测点预调平衡。

按下“自动平衡”按键对测点预调平衡,测点视窗应显示为零。

此时应注意不应施加荷载,但加载挂钩应挂在试验梁上。

5.试验分四级加载,每级5N 。

每加一级荷载待数据稳定后记录下测点的数据。

6.重复以上试验过程一次,并且不同操作人员进行交换。

注意:测量结果(全桥)应为半桥公共补偿测量值(试验二)的四倍左右,如输出为零(或其他值),则说明测量桥路连接有错误,仔细检查并重新连接。

五、试验报告
1.计算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片i ,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实测的应变片灵敏系数
K 片 。

应注意由于采用全桥测量,公式(4)中的ε仪=ε读 /4,ε读为全桥测量时应变仪的读数值。

2.计算应变片灵敏系数实测值与给定值之间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试验一~试验三”每次试验(一个自然班)分10个组,每组3人,每组
至少准备一份试验指导书和一份记录表。

试验报告需每人提交一份。

A
U
R 1、R 3
R 2、R 4
读数人:记录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