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
中国地区间小学教育投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财政能力和财政需求的视角
田
21年 3 00 月
湖北经济学 院学报
第8卷 第 2 期
些影 响 , 这方 面 的研 究 明显 缺 乏 ; 三 , 其 有学 者 已经 提 出 财政 支 出偏 好 是影 响 基 本 公 共 服务 投 入 的重
构 和 各 地 的物 价 水 平 等 因 素 是影 响生 均 教 育 成 本 的重 要 因素 , 钟 晓敏 等人 建 立 的模 型 中生 均教 育 如 成 本 调 整 系 数 考 虑 了人 口密 度 、城 市 化 水 平 等 因 素, 但其 权重 的确定 还 有一定 的主观性 。[ 影 响生 9 1 在 均 教 育成 本 的这 些 因素 中 , 些是 主要 因素 、 些 哪 哪 是 次 要 因 素 , 能 只 凭 研 究 者 的 主 观判 断 , 要 根 不 而
国内 的乔宝 云 等 指 出 , 委 任制 下 地 方政 府 对 在 吸 引流 动性 资本 和 拉 动经 济 增 长有 着异 常 的偏 好 ,
教 育 成 本 的 量 化 不 够科 学 ; 二 , 政 分 权 后 各 种 其 财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形 式 对 小 学 教 育 投 入 分 别 产 生 了 哪
一
、
财 政分 权与 基本公 共 服务 投入 : 文献 综述
经 济 增 长 和 义 务 教 育 供 给 水 平 之 间 有着 明显 的替 代 效应 , 以财 政分 权 和义 务 教育 供 给水 平 之 间是 所 负 相关 。[ 依妮 、 5 1 江 张光 等 人 以各 省小 学 教育 为 例 , 发 现 转 移 支付 和 预算 外 财 力 在保 证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投入 上 呈现 此 消 彼涨 的关 系 ; 行 合理 的省 内财 政 实 分权 , 保 障农 村 教 育经 费及 降低 预算 外依 赖 的重 是 要途径 。同 王蓉 、 建芳认 为 财政 收支 的分权 程度 对 杨 财政 教 育支 出 比例 存 在正 面 影 响 , 是 对公 共 教 育 但 投 人 比例存 在很 小 的负 面影 响 。叨 吕炜 、 王伟 同认 为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检验与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将收入能力 、支出能力纳入财政能力的评 价体 系 。吴湘玲 J 和邓晓婴 (06 20 )选择预算收入 占 G P的比重、政府财政 自给率两个指标 ,分析 了中国地方政府财 D 政 能力 的地 区差 异 ,得 出我 国地 方 政 府 财政 能力 呈 现 地 区非 均衡 状 态 的结 论 r 。综合 上述 研 究 ,对
第 5 总第36期) 期( 0 20 年 5 09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i a i la d E o o c Is e s a c n F n nca n c n mi s u s
N m e5 G nr rl o36 u br ( eel ea N.0 ) a S i
沧、焦国华、吴湘玲和邓晓婴等的文献为代表。王雍君 (00 20 )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 自给能力 系数 的纵 向比较 ,指 出虚弱 的地方 财政 自给能力 与地 方政 府承 担 的支 出责任 极 不对称 ,过低 的财 政 自给能 力扭 曲 了地 方财 政 的决策 行 为 J 。刘 溶 沧 和焦 国华 (0 2 2 0 )选 择 各 地 区人 均财 政 收 入 、人 均 财 政 总
地方政府 因各 自拥有 的资源禀赋和制 度环境 差异 , 导致地 方政 府之 间的财政 汲取能 力强弱不 同. 地 区间的公共品供给能 力也存在 巨大差异 。本 文运 用因子分析 方法 , 选取 中国 3 0个省级 政府作
样 本 , 财政 汲取 能 力 和公 共 品供 给 能 力 两 个层 面设 定 2 从 3个 评 价 指 标 , 地 方政 府 财 政 能 力进 行 对
武汉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成本差异视角
R 两 e g ~ i o n a / E c o n o
受 政 府 财 力 、能 力 和 市 场 发 育 程 度 等 综 合 因 素 的
限制 ,政 府 不 可 能 对 所 有 类 别 的 公 共 服 务 全 面 实 施 并
从 我 国 的 国 情 来 看 , 实 现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重 点
和难 点在于农 村 , 突 破 口也 在 农 村 。 要 达 到 基 础 公 共 服
2 5个 , 妇 幼 保 健 院 、 所 、 站 1 7个 。 卫 生 事 业 床 位 数 6 6 5 6 3张 。 平 均 每 千 人 拥 有 医 生 3人 , 拥有 医院病 床 7 张 。农 村 新 型 合 作 医 疗 参 合 率 9 9 . 9 %。 3 . 社 会 保 障 。武 汉 市 2 0 1 3年 城 市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2 9 8 2 1 . 1 l 元 。 比 2 0 1 2年 增 长 1 0 . 2 %; 全 年 农 村 居
关键 词 : 基 本公 共服务 ; 均 等化 ; 公共 事业发展 成本 ; 成 本 差 异
中图分类 号 : F 2 9 9 . 2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3 5 4 0 ( 2 0 1 5) 0 4 - 0 0 4 5 -0 0 0 3
一
、
引 言
实 现 均 等 化 。 根 据 武 汉 市 当 前 的 经 济 社 会 条 件 和 居 民
财政与税收复习题
《财政与税收》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企业 B国家 C家庭 D社会团体与组织2.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A生产环节 B分配环节 C交换环节 D消费环节3.以政府获取收入时的不同权力(或手段)为标准的分类方式,被称为财政收入的()分类A来源 B形式 C价值 D部门4.从公共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5.发展阶段增长论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期,()A转移支出会减少 B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上升C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D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不变6.政府转移支出的实现()A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B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C需要进行社会产品的交换D是财政资金的有偿转移7.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财政管理体制A包干制 B分成制 C分税制 D分灶吃饭制8.政府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预算()①资本性支出②经常支出③公共支出④建设支出9.调整()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较大A公共支出 B转移支出 C投资支出 D购买支出10.“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时期A经济衰退 B经济滞涨 C经济停滞 D通货膨胀11.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A成本B利润 C价格 D企业组织形式12.税收归宿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是()A供给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B需求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C供给弹性越小,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D需求弹性越小,购买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13.流转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企业所得税14.一般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中不适用累进税率的是()。
A工资、薪金所得 B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15.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可以不征企业所得税的是()。
财政有关专业名词术语解释
财政有关专业名词术语解释1、依法理财。
是指依照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国家财政,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一般预算收入。
通常是指正常的预算收入,在报告中是指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科目规定的特定预算科目种类。
这一特定科目的设立,是1996年随着养路费等基金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为有别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而确定的收入科目。
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屠宰税、筵席税、关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海域场地矿区使用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
3、财政经常性收入。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科技、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但由于前些年国家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口径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各地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上的不统一。
为此,2004年年初财政部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商,对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进行了界定,并下发了《关于统一界定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4〕20号)。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口径,内容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剔除城市维护建设税、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一次性收入),中央和省核定的增值税及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及出口退税基数返还,以及中央和省给予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等。
4、政府性基金收入。
是指依照法律、法规并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凭借行政权利或政府信誉,向单位和个人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
设立政府基金的目的,主要是支持某项特定产业和事业发展。
其主要形式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等。
5、财政收支平衡。
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的结果,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讲解
小试一下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 D.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34
小试一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包括:(1)购买性支 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 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2)近年来,相对于 消费性支出而 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徘徊在较 高的水平上; 2020 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第 7页 (3)社会性支出 的比重逐步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所以, 选项 B 说法错误。
43
小试一下 【单选题】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 来实现上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 这种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 重要制度是()。 A.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预算执行制度 C.部门预算制度 D.政府采购制度
44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 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来实现上 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或从同级的富裕地区向贫 困地区的资金流 动,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能力的均等化。
28
小试一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 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29
小试一下 【单选题】根据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 本约束条件下,会()本部门的总预算。 A.最大化 B.平均 C.最小化 D.平滑
30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 和成本约束条件下, 会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45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一(含答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冲刺试卷一(含答案)[单选题]1.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以个体劳(江南博哥)动为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C.同社会主义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D.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个体经济以个人或家庭成员的劳动为基础,它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单选题]2.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A.增值税B.房产税C.消费税D.关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分类。
财产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单选题]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掌握完全主动权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政策B.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C.贴现政策D.窗口指导政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单选题]4.在相关分析中,如果两个变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r=0,这表示()。
A.两个变量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B.两个变量间没有任何相关关系C.两个变量间存在中度相关关系D.两个变量间不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相关系数。
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于线性相关关系的判断,因此r=0只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并不说明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单选题]5.关于利润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润表是一张静态会计报表B.利润表的基本格式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C.利润表中一般设有“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D.利润表中各项目的金额应根据有关损益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利润表的相关内容。
利润表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是基本会计报表之一。
[单选题]6.关于边际成本曲线与各类平均成本曲线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可变成本B.当平均总成本曲线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C.在相交于最低点前,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D.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成本曲线。
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定位——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
二、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度量——
以河北省各县为例
(一)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基本 假设。 河北省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自 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公共 支出成本的差异也较大,仅仅通过对人均财政收 入和影响人均财政收入因素的测算,很难反映各 地公共支出成本方面的差异,无法实现有效的均 衡。①所以本文引入人均财政收入指数、人均财 政转移支付指数、人均财力指数的概念。即: 人均财政收入指数=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公 共支出成本; 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指数=人均财政转移支
的长期成本曲线呈u形的特征也存在于行政管 理活动中,一个组织的规模增长,在初期阶段,会 带来降低组织运行的单位成本的效应,但进一步 的增长则会因协调控制的复杂性导致单位成本 的增加。①以各县总人口作为横坐标,以各县财 政供养人口的比例作为纵坐标,作出散点图(见 图1)。从图l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河北省各县总 人口和各县财政供养人口的比例呈负相关。即河 北省各县仍处于规模经济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也 能证明县域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公共支出成本 相对较高的假设。 2.人口密度因素对公共支出成本的影响。 关于公共支出成本与人口密度问题,美国房地产 研究协会在其开创新研究中发现,缺乏规划、地 域人口密度的蔓延式城市发展模式相对于高人 口密度的紧凑型发展模式明显增加了政府开支。 伯切尔等人(Burchell etc.,2002)的研究也发现, 高人口密度城市能够节约13.4%的道路成本和 约3%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霍尔科姆和 威廉姆斯(Holcombe
cK=√荟(K一歹)2P/哥。其中:K表示各
地区人均财力指数;Y表示全省人均财力指数。 C%为转移支付之前的地区间财政收入指数差 异,CV,为转移支付之后的地区间财力指数差 异,比较(CK—CK)/C%,(Ch—C以)/Cn 越大,则表明当年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 越强。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应测度与评价——基于横向财力失衡的多维视角分析
支付制度减缓横向财力失衡的研究 ,许多学者采用 了计 量 研究 ,现 有研 究采 用 的指标 多数 为 变异 系数
高 度关 注我 国横 向财力 失衡 状况 ,测 度 、分析 与评
一
、
引言
价 我 国现行 政府 问转移 支付 制度 的横 向财 政失 衡 调 节 效应 的强 弱优 劣 ,并 寻求 积极 对策 的研 究 ,显 得
十分重要 且 迫切 。
财 政转 移 支付 制度作 为协 调政 府 间财政 关 系 的
[ 提
要 ] 本 文 以我 国横 向财力 失衡 的财 政调 节 效 应 为视 角 ,采 用 省 级财 政 收 支 数据 、 中
央 财政 转 移支付 以及 我 国各 区域人 口数 据 ,运用 泰 尔熵指 数模 型对 我 国现 行政 府 间转 移支付 制度
的财 力均 等化 效应进 行 了多维测度 与分 析 。结果表 明 ,中央 转移支付 制度 对横 向财 力 失衡 的调 节
体制 改革 以来 ,中央财 政收 支状 况不 断得 到实 质性 改善 ,我 国 政 府 问 转 移 支 付 的 规 模 逐 年 扩 大 。然 而 ,我 国政府 财力 失衡 问题 仍 比较 突出 ,特别 是 以
区域 间财 力失 衡 为特 征 的横 向财 政 失衡 目益 严 重 ,
免存在 力 不能及 的现象 和问题 。长期 以来 国 内外学
本文 依 据 《 国人 口统 计 年 鉴 》 的人 口数 据 , 中
《 国统 计 年鉴 》 《 国财 政年 鉴 》各 省份 财 政 一 中 、 中
般预算收入及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据 ,采用计量指 标 泰尔熵 指 数模 型 ,对我 国东 部 、 中部 、西 部 以及 东北在接受 中央转移支付前与接受 中央转移支付后 区域 间财 力 失衡 程度 、来 源构 成 以及 变化趋 势进 行 测度 与分 析 ,进 而提 出有效 缓 解我 国横 向财 力失 衡 的相 关对 策 与建 议 。
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
21 00年
第 5期
地区问财政能力均等化模 型的构建与应用
— —
基 于 地 区 间公 共 支 出成 本 差 异 的视 角
胡 德 仁 , 刘 亮2
(. 1 河北 省财政 厅
河北
[ 摘
科 研所 , 河北
石 家庄
0 0 5 ;. 5 0 12 中共 河北 省委 党校
经济 学教 研部 ,
和贫 困地 区在财 力上应 略有 差距 。 因为适 当的差 距
通 过模型构 建来 体现 财政 能力 均等 化过 程 中公 平 与 效 率 的关 系 , 而为 财 政转 移 支 付 政 策 的 完善 提 供 进
建议。
能产生 激励 作 用 , 免 因富 裕 地 区不满 和贫 困地 区 避 安于现 状 而 造 成 的效 率 损 失 。 佐 云认 为 一 方 面 ④王
要消 除人 均财 政 支 出水 平 的显 著 差 距 , 一 方 面也 另
二 、 区 间 财 政 能 力 均 等 化 的 理 论 及 模 型 构 地 建— — 以河北 省为例
( ) 一 财政 能 力的 内涵
要注意 均 等化 的适 度 性 , 认 存 在 适 度财 力 差 距 的 确
合理性 。 在量化分析方面, 马骏采用 中国数据建立
否“ 等 ” 结果 来 评 判 和 导 向。 善 迈 等 人 认 为 均 的 王
定 性分析 上 , 为此 , 文研究 的主题 为考 虑 了公 共支 本
出成本差异 后 的地 区 间财 政 能 力 的 均 等化 , 试 图 并
政府间转移支付应保证各地财力基本均等 , 使各地
能够提 供 大致 同等水 平 的公 共 服务 , 时富 裕 地 区 同
国务院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08.2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国务院委托,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转移支付情况,请予审议。
一、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相应建立了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014年修改的预算法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落实预算法要求,我国转移支付体系随着政策变化不断拓展和调整,逐步构建起“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的框架,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为目的,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转移支付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用于办理特定事项。
2019年,中央财政整合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履行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本民生领域的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为与预算法规定衔接,编制预算时暂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
目前,总体上形成了以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依据,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有效组合、协调配合、结构合理的转移支付体系。
近年来,中央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从资金规模上看,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0.06万亿元。
从支出结构上看,为增强地方财政统筹能力,不断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
落实预算法要求,自2015年起,中央财政单独编制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草案,反映转移支付预算分项目、分地区情况。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一、本文概述《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
文章首先介绍了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目的以及实施方式,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出效率低下等,指出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在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文章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对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又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其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
文章选取了多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实施效果及其差异。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旨在深入理解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文章也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关注,共同推动财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均等化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国外研究方面,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均等化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
例如,Musgrave(1959)提出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指出,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
Oates(1972)在其分权理论中也强调了转移支付在协调地方政府间财政差异、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还有学者从制度层面分析了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Inman and Rubinfeld, 1997)。
在国内研究方面,随着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逐渐完善,相关研究也日益丰富。
国内学者主要从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影响因素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
、
引 言
理 性 。4在量 化 分析 方面 , _ l 马骏 采 用 中 国数 据建 立 了
一
现 有文 献对财 力 均等化 的研 究基 本 都 是从 公 平 与效 率 的角度 进行 的 。齐守 印认 为 只有 本着 公 平 与 效 率兼顾 的 原 则 , 河 北 省 地 区问 财 力 差 异 保 持 在 使 合 理 的区间 内 , 即实现 地 区间 财力 均 等化 , 才会 调 动 各地 发展 经 济 的 积极 性 和 实 现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 … 贾 康等人 在 借 鉴 他 国财 政 均衡 经 验 的基 础 上 提 出 , 财 政均衡 制度 必须 从一 开始 就 要把 重 点 放 在形 成 有 效 的 激 励 、 束 制 度 安 排 上 面 , 非 简 单 地 按 是 否 约 而 “ 等” 均 的结果 来 评 判 和导 向 。 王善 迈 等 人 认 为 政 府 问转移 支 付应 保 证 各 地 财 力 基 本 均 等 , 各 地 能 使 够提 供大 致 同 等水 平 的公 共 服 务 , 时 富裕 地 区 和 同 贫 困地 区在财力 上应 略 有差 距 。 因为适 当 的差 距 能
财 力 均等化 的研究 都是 在没 有 考虑 公 共 支 出成 本 的 状 态 下进行 的 , 没 有 考 虑 成 本 差 异 的 财 力 均 等 与 而 各地 区实 际需 求 存 在 很 大 差距 。此 外 , 以往 的 研 究
大 都偏 重 于 对原 理 和 现 状 的定 性 分 析 。为 此 , 文 本
产 生激励 作 用 , 免 因 富 裕 地 区 不 满 和 贫 困 地 区 安 避
个 示范 性 的 均 等 化 转 移 支付 模 型 , 图说 明 如 何 试
用 不 多 的变 量 对 地 区 财 政 能 力 和 支 出 需 求 进 行 测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聚类分析的新视角
经典 的财 政理 论根 据公共 产 品 的层 次性 将公 共 产 品分 为全 国性 公共 产 品和 区域性 公共 产 品 , 根据 “ 受 益 , 付 费 ” 原 则 , 应 地 决 定 了各 谁 谁 的 相 级 政府 部 门的 支 出责任 。对 于地 方 性 公共 产 品 , 地方 政府 与 中央 政府 相 比更 能 了解 居 民 的偏 好 , 对地 方 的情况 更熟悉 , 因此 , 中央政府 与地 方政 当 府对 该种 公共 服务 的提 供具有 相 同成本 或成 本相 差 不大 时 , 方性 公 共 服 务更 适 合 于 地 方 政府 提 地 供, 这也 就决 定 了 中央 政 府 与地 方 政 府 应该 具 有 不 同 的财政 支 出结 构 。 目前 中 国地 方财 政 支 出 占 总财 政支 出 的 比重 已达 7 % 以上 , 果 试 图优 化 0 如
Jn ay 0 8 aur ,20
・
财政 与 税收 ・
地 方 财 政 支 出结构 与地 方 经 济 发展 的实 证研 究
基 于聚 类分 析 的新视 角
张 明喜
( 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摘 20 3 ) 0 4 9
要 :本 文首先对财政 支 出与经济发 展之 间关 系的研 究进行 了述评 , 而 采用 聚类 分析 的方 进
金等) 和部 分 非 生 产 性 支 出 ( 恤 和 社 会 福 利 救 抚
析表明,D G P的实 际增 长 率 与政 府 消 费 性 支 出 比
率 是显 著负相关 , 反 , 府 的投 资性 支 出 ( 础 相 政 基
济、 行政 管理 费用 等 ) 与经 济 增 长 负 相关 , 分 生 部 产性支 出 ( 潜 改造 和 科 技 三项 费用 、 教 支 出、 挖 文 国防支 出 ) 部 分 非 生 产 性 支 出 ( 商 部 门事 业 和 工 费等 ) 与经 济 增 长 负 相 关 。 曾 娟 红 、 福 军 的 实 赵 证 分析 指 出 , 政 管 理 支 出 与经 济 增 长 之 间呈 负 行 相 关 关系 , 社会 文 教 支 出 和 国 防支 出与 经 济增 长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4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45题)1、(2017年真题)秦某与李某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秦某为卖方,住在甲市;李某为买方,住在乙市。
双方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且不能通过交易习惯、合同性质确定,双方也未能达成补充协议。
关于该合同履行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交易货币应在甲市,交付货物应在乙市B.交易货物应在甲市,交付货币应在乙市C.交易货币和货物均在甲市D.交易货币和货物均在乙市【答案】 C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是()。
A.物权法定原则B.物权意定原则C.一物一权原则D.物权公示原则【答案】 B3、企业在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应根据交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判断交易或事项重要程度的主要标准是()。
A.决策层次B.决策者的喜好C.变现速度D.策者利益的关联度和金额占总业务量的比重【答案】 D4、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座标轴上无差异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能相交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D.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答案】 B5、2020年某地级市下辖10个县的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分别为:A.100B.110C.92D.119【答案】 A6、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A.零B.变量C.负数D.常数【答案】 D7、自2011年起,我国已经连续六年实施( )的货币政策。
A.积极B.宽松C.稳健D.紧缩【答案】 C8、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产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A.10%B.20%C.30%D.40%【答案】 A9、下刻统计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原油价格B.年末总人口C.学生年龄D.员工受教育水平【答案】 D10、不同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
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地方经济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梁国锐 湛江市财政信息中心摘要:本文主要基于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基础上构建了决策模型,并对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各因素进行了阐述,应用升级模板数据验证了地方财政资金再分配地位与地方支出联系,希望可以给同行研究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政支出;地方财政;财政结构;均等化转移支付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6-0479-02在世界性财政分权改革中,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多项财政分权举措,同时取得了理想效果,但是受区域财政差异影响,出现了地方财政均衡问题,同时由于制度落实时间较短,影响了预期效益的实践,对转移支付制度、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及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必须及时进行分析。
一、了解转移支付产生的财力均等作用均等化转移的核心是提升落后地区公共品的供给能力,但公共服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及支出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了解地方财政与转移支付资金的联系。
现阶段,中央将转移资金划分为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及税收返回等类别,但尚未公布分省转移支付结构数据。
本次应用分省中央补助收入缓解地方中央支出;各省人均财政与平均地方财政相同。
下图1表示了1995年与2008年人均转移支付与人均财政能力缺口散点图。
图1 1995人均财政能力缺口图1b 2008人均财政能力缺口从图中可知,分税制改革初期,转移支付还不具有地方财政均等化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转移支付均等化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OLS结果可知,2008年人均回顾系数为-0.05,从财政再分配角度分析,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省份财政资金开始向较多区域流动。
本文研究中采用变异系数法刻画了1995年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下图2为财政变量变异系数图。
图2部分人均财政便令变异系数从图2报告结果来看,随着分税制的开展,省级人均财政收入不断扩大,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低于1,表示中国财政省级财政存在很大悬殊。
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
作者: 胡德仁[1];刘亮[2]
作者机构: [1]河北省财政厅科研所,河北石家庄050051;[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61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页码: 64-7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
摘要: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引人人均财政收入指数、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指数、人均财力指数的概念,根据公平与效率原则构建了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模型,并对2000—2008年河北省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适度性进行了检验,结论是河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一贯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
根据模型所测算的2008年河北省地区间财政能力均等化分配的模拟结果显示,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要想实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应考虑进行横向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与中国地区间财力均等化分配模型
◆专栏财政转移支付与中国地区间财力均等化分配模型胡德仁3 【摘 要】论文基于中国目前地区间财力差异过大的现状,提出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应适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据此构建了中国地区间财力均等化分配的数学模型,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论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有效调节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财力 均等化 模型【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引 言地区间财力差异过大,不仅导致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更会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拉大,贫富矛盾加剧,从而使财政失去稳固、平衡的内在机制;地区间财力差异过小(财力完全平均分配),则会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下级政府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因此,只有本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使地区间财力差异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也是说实现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才会调动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关于地区间财力均等化问题的研究,王佐云认为如果发达地区无论怎么去努力实现财政增收,但其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却总要与落后地区相等,那么其财政增收的努力必然会显著弱化,甚至完全放弃 3胡德仁,河北省财政厅科研所,助理研究员;财政部科研所,博士研究生。
感谢南开大学的张光教授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专栏(王佐云,2002)。
换言之,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动力机制将被损坏,这种动力机制恰恰是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基础。
因此,一方面要消除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的显著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均等化的适度性,确认存在适度差距的合理性。
孙红玲主张政府间适度的财政均衡,以免破坏效率与财政增收的动力机制(孙红玲,2007)。
判断均等化分配模型促进效率与否,关键就看它对地方发展的积极性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以及这种积极性对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
佘国信、陈秋华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构建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区间理论(佘国信、陈秋华,1999:165-172),地区间财力差异所形成的单纯意义上的效率最佳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即为地区间财力差异造成的财力分配不公状态;而地区间财力差异所形成的单纯意义上的公平最佳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即为地区间财力差异造成的财力分配效率损失状态。
大学课程《地方财政学》PPT课件:8 财政资源地理分布与区域财政差异
2021/11/21
18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及其内涵 (一)概念
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 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生存 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主要包括:基 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 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
9
财政能力指标的计算可以表达如下: 即:某地区某年的税收=该地区的税基*税率
即征税能力系数=(该地区第1年的税收/总人口+...)/[所有
地2021区/11等/211年的税收/所有地区的总人口+...]×100
10
FCj = ITONEi ONE ITEIGHTi EIGHT
财政能力=地方政府某个税的征税能力系数× 该税的权重。
2021/11/21
12
2021/11/21
13
图例
财政收入(亿元)
0.00 0.00 - 637.51 637.52 - 1561.34 1561.35 - 2227.91 2227.92 - 3388.85 3388.86 - 10390.35
2016年中国财政收入省际分布情况(不含港澳台)
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及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就 必须考虑社会公平问题。
2021路径 (一)以政府主导为顶层设计的要求
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维护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是政 府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因此需要强调政府的 顶层设计。 (二)以民生作为重要的切入点
2021/11/21
19
(二)内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在基本公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间 财政能力均 等化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
基 于地 区间公 共 支 出成本 差异 的视 角
胡 德 仁 刘 亮 z
(. 1河北省 财政 厅 , 家庄 00 5 ; . 石 50 1 2 中共河 北省 委党 校 , 家庄 00 6 ) 石 50 1
内容提 要 : 文基 于地 区间公共 支 出成本 差 异 的视 角 , 本 引入 人 均 财政 收入 指数 、 均 人 财政 转移 支付 指数 、 人均 财 力指 数 的概念 , 据 公平 与效 率原 则构 建 了地 区间财政 能 力均 根 等化 模 型 , 并对 2 0 0 0年 一 0 8年 河北 省地 区间财政 能 力差 异 的适 度 性进 行 了检 验 , 出 20 得
成 共识 , 这一 点 笔 者 也赞 同 。但 是 现有 关 于财 力 均 等 化 的研 究 都 是 在 没有 考 虑 公 共 支 出成 本 的 状 态
均 等 化 。 贾康 等人 在 借 鉴 他 国财 政 均 衡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财 政 均 衡 制 度 必 须 从 一 开 始 就要 把 重 点放 在 形 成 有 效 的激 励 、 约束 制 度 安 排 上 面 , 非 而
于 企业 从 市 场 交易 获 得 生 产要 素 的成 本 时 , 业 就 企 进入 规 模 不 经 济 阶段 , 当企 业 通 过 内部 契约 代 替 而
市场 交 易 来 获 得 生产 要 素 , 节 约 的 交 易 费用 与企 所
业 因此 而 产 生 的管 理 成 本 在边 际 上相 等 时 , 业 规 企 模 就 处 于最 佳状 态 。这就 是从 规 模经 济 转 为规模 不
简单 地 按 是 否 “ 等 ” 均 的结 果 来 评 判 和 导 向 。王 善 迈 等 人 认 为 政 府 间 转 移 支付 应 保 证 各 地 财 力 基 本
均 等 , 各地 能够 提 供 大 致 同等 水 平 的公 共 服 务 , 使
同 时 富 裕 地 区 和 贫 困 地 区 在财 力 上 应 略 有 差 距 。
经济 的拐点 。政 府等 公共 组 织是 否 也 存在这 种 随着
组织 规 模 增 大 , 公 共 支 出成 本 出 现 从 规模 经 济 到 其 规模 不经 济 的情 况 呢 ?既有 的理 论 和实 证研 究 证 明 了这一 点 。布 劳认 为 , 经济 学 生 产 者 理论 中 的长 期
财 力 均 等 化 即财 政 能 力 的均 等化 ,并 试 图通 过 模
区不 满 和贫 困地 区安 于现 状 而 造 成 效 率 损失 。 王
本文是 2 0 0 9年度河北省软科学研究项 目“ 河北省地 区间农村小学 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批准文号 0 4 7 2 1 的阶段性成果 。 ( 9 0 2 3 D)
型构建来体现财政能力均等化过程中公平 与效率 的关 系 ,进 而 为 财 政 转 移 支 付政 策 的完 善 提 供 建
议。
4 地方财政研究/ 1.1 1 期 8 2 01/ 0 第 1
体制改革
二 、地 区 间财 政 能 力 均 等 化 的 理 论 及 模 型 构 建
( ) 政 能 力 的 内 涵 一 财
下进 行 的 ,而没 有 考 虑 成 本 差 异 的财力 均 等 与各 地 区实 际需 求 存 在 很 大 差 距 , 外 , 此 以往 的 研 究 大
部分偏重于对原理和现状的定性分析上 , 此 , 为 本
文 研 究 充 分 考 虑 了公 共 支 出 成 本差 异 后 的地 区 间
因为 适 当的 差距 能 产生 激 励 作 用 ,避 免 因 富 裕 地
同样 的钱 未必 能提 供 同样 多 的公 共 服务 。 比如教 育
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文 献综 述
佐 云 认 为 一 方 面要 消 除人 均 财 政 支 出水 平 的显 著 差距 , 另一 方 面 也 要 注 意 均 等 化 的 适度 性 , 认 存 确 在适 度 财 力差 距 的合理 性 。在量 化 分析 方 面 , 骏 马
现 有 文 献 对 财力 均 等化 的研 究 基本 都 是 从 公
财政 部 科研 所 刘 尚希 研 究 员指 出 “ 们 通 常 用 我
人 均 财 力来 衡 量 地 区 间财 力 的差距 , 这 个 指 标 不 但 能 准确 反 映地 区间财政 能 力 的差 距 。因为 公共 服 务 的单 位成 本 在 不 同地 区是 不 同的 ,甚 至 差 距 很 大 ,
采用 中国数据建立 了一个示范性 的均等化转 移支 付 模 型 ,试 图说 明如 何 用 不 多 的 变量 对 地 区财 政 能 力 和支 出需 求 进 行 测 量 ,并 以 此估 算 中央 向地
方 的均 等化 转 移 支付 额 。总 的来说 , 已有 文 献 对地 区间 财 力 均 等 化 应遵 循 公 平 与 效 率 兼 顾 原 则 已达
河北省财 政转 移 支付政 策一贯 遵循 效率优 先 的结论 。 据模 型所 测 算的 20 年 河 北省地 根 08
区间财政 能力均 等化 分配 的模拟 结果 显示 , 目前的 财政体 制 下 , 想 实现 地 区间财政 能 在 要
力的均 等化 , 考虑进行 横 向转移 支付 。 应
关 键词 : 财政 转移 支付 中图分类 号 :8 24 F 1. 财政 能 力 均 等化 文献标 志码 : A 模型 文章 编号 :6 2 9 4 (0 0 1 - 0 8 0 17 — 5 4 2 1 ) 1 0 4 — 6
平 与效 率 的 角度 进 行 的 。齐 守 印认 为 只有 本 着 公 平 与效 率 兼 顾 的原 则 ,使 河 北 省 地 区 间财 力 差 异
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 即实 现 地 区 间 财力 均 等化 , 才 会 调 动 各 地 发 展 经 济 的积 极 性 和 实 现 公 共 服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