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沈阳市)

合集下载

2013年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沈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6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厨房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蔬菜榨汁B.铁锅生锈C.水的沸腾D.白糖溶解2.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 )A.CaB.IC.ZnD.Fe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氢B.氢气C.氯化钠D.硅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 )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C.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C.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D.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6.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 Fe+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7.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8.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9.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质子数不同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0.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为C2H4O2)。

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1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12.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与2g 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g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 CaO CaCO3稀盐酸B N2O2灼热CuOC FeCl2溶液CuCl2铁粉D CO2H2O NaOH固体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19分)14.(3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硫原子、氧化镁。

2013年辽宁学业水平化学真题

2013年辽宁学业水平化学真题

2013年辽宁学业水平化学真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有一种叫苯酚的有机物,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此标识的含义是A .自燃物、腐蚀性B .腐蚀性、有毒C .爆炸性、腐蚀性D .氧化剂、有毒 2.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A .蛋白质B .纤维素C .淀粉D .蔗糖 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 B .淀粉胶体 C.氯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4. ①水泥路 ②门窗玻璃 ③水晶镜片 ④石英钟表 ⑤玛瑙手镯 ⑥硅太阳能电池 ⑦光导纤维 ⑧计算机芯片中,所用材料为SiO 2或要用到SiO 2的是 A .⑥⑧ B .①②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⑦ D .全部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氯化氢的电子式: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 2CO 3=Na ++CO 326.配制100mL 0.50 mol·L -1 NaOH 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A .100mL 容量瓶B .100mL 集气瓶 C. 100mL 烧瓶 D .100mL 滴瓶 7.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煤生产水煤气 B. 用海带提取碘单质C. 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 用蒸馏法淡化海水8.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固体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列实验操作中,存在错误的是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焰色反应 9.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 .Na 2OB .CuCl 2C .HClD .FeCl 2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A. 钠和冷水反应:Na +2H 2O =Na ++2OH +H 2↑B. 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12+2Br 一=Br 2+2Cl 一C.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2+ + Cl 2=Fe 3+ + 2Cl 一D.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 3+3OH 一=Fe (OH )3↓+3C1-11.右图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 锌得电子,被还原 C. 锌为负极,铜为正极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为 该反应属于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 酯化反应D. 水解反应13.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 ) + O 2(g ) 2SO 3(g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SO 2、O 2、SO 3同时存在B. SO 2、O 2、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 SO 2、O 2、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14. 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B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C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D .浓硫酸与铜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5.将13.5g 金属铝与1 L 2mol •L -1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11.2 L B .16.8 L C .33.6 L D .44.8 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_初三化学 2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_初三化学 2

2013年美姑中学(西昌校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摸底试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第1页至第3页.非选择题第3页至第6页;共27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Zn—65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加热食盐水有晶体析出C.动植物呼吸D.镁条放在空气中变暗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氧化钙固体C.硝酸铵晶体D.氯化钠晶体4.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它的主要成分是A.K2CO3B.KNO3C.NH4Cl D.(NH4)2 CO35.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错误的是6.垃圾分类目前已普遍实施,一般绿色垃圾箱用来装可再回收垃圾,黄色垃圾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A.碎瓷片B.废旧报纸C.铝制饮料罐D.废旧电池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8.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的添加剂。

柠檬酸属于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9.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10.化学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分类存放药品情况如下:现新购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存放的药品橱是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1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但酸雨的PH却能小于5.6,这主要由于雨水中溶入了一定量的A.SO2B.CO2C.CO D.N212.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C.锶原子核内有38个质子D.锶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SrCl21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模拟试卷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化学模拟试卷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复习指导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C.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钢C.水银D.浓硝酸3.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抗氧化性强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过滤B.溶解 C.取固体药品D.蒸发5.下列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干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B.可以从外观上区别硫酸铜和硫酸钾C.在(NH4)2SO4、CO(NH2)2、NH4NO3三种化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NH4NO3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6.雷州半岛因雷多而闻名,在闪电打雷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B.NO是单质 C.NO是氧化物D.NO是混合物7.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C的性质稳定,受温度的影响极小B.重金属盐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失去生理活性C.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经高温加热后可以继续食用D.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摄入量越多越好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稀硫酸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木炭粉C.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氦气9.下列对如图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说明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乙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C.丙图:稍用力拉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丁图: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聚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正确的是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原子构成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1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2B.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KNO3溶于水吸热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酚酞在中性溶液中显无色,因此向酸中加一定量碱后滴酚酞显无色一定是中性13.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C.温度小于t1°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D.将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4.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甲:CaCO3(KCl)乙:Na2SO4(CuSO4)丙:KCl(KOH)丁:碳粉(CuO)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加过量稀H2SO4,过滤;③溶解后加适量KOH溶液,过滤;④溶解后加适量盐酸,蒸发;⑤加热(或高温灼烧).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A.甲-⑤B.乙-③C.丙-④D.丁-①15. Fe2O3、CuO的混合粉末3.20g,高温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可能为A.2.24g B.2.40g C.2.56g D.4.00g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对1个且正确给1分)16.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三种物质可能为A.Cu、Ca(OH)2、CaCO3B.Mg、CaCO3、NaHCO3C.Fe、CuO、Cu(OH)2D.Zn、Fe2O3、AgNO3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C.原子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是稀有气体,因为只有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适宜使用19.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K2CO3、稀HCl、NaNO3、H2SO4 B.K2SO4、NaOH、稀HCl、Na2CO3C.Na2CO3、BaCl2、KNO3、H2SO4 D.NaOH、HCl、FeCl3、KNO318.在下表①-④组的X溶液中,滴加Y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Y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的是24.如图是小明同学配制100g 10% 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填序号).(3)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g,需要水mL(ρ水=1g/mL).(4)小明同学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这样会使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填“>”“=”或“<”).25.往盛有氯气(Cl2)的集气瓶中,不断通入氨气,首先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随后出现大量白烟,该白烟是由一种铵盐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试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6.(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④⑤的名称:④,⑤.(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应为,此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的方法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右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与上图A类比,眼药水瓶的作用相当于仪器(填仪器编号).27.发酵粉是一种制作风味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某兴趣小组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发酵粉一般含有NH4HCO3、NaHCO3、明矾[KAl(SO4)2∙12H2O]中的2种.②已知反应:2NaHCO3 ===== Na2CO3+H2O+CO2↑【提出假设】假设1:有NH4HCO3和NaHCO3;假设2:有NaHCO3和明矾;假设3:有和明矾.【方案与流程】【问题与讨论】(1)步骤①的操作是在研钵中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2)气体A为.若生成A,证明假设或假设可能成立;若不生成A,证明假设成立.(3)如果生成A,经过步骤②和步骤③后,生成气体B,则B是(填化学式),证明假设成立,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8.某固体物质由FeCl3、Na2CO3、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该固体物质的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1)取适量的该物质完全溶解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2)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气体,得到溶液B;(3)在溶液B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C;(4)在滤液C中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D.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原固体物质是由组成;②在(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③滤液D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④上述实验(4)想判断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存在BaCl2,是否必要理由为。

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金刚石B.海水 C.空气 D.饮料2.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作霓虹灯B.用氧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净化水时用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D.用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C.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D.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4.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铁丝 B.蜡烛 C.红磷 D.木炭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7.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空气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8.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是()A.都能用于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C.都没有毒性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9.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①本身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①酒精灯②集气瓶③铁架台④水槽.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11.检验集气瓶中收集二氧化碳是否已满的正确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加入石灰水D.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12.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②用某某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对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 B.都不需要加热C.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13.关于电解水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不能燃烧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1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 C.二氧化碳 D.食盐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⑦①④⑥⑤B.②③⑦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③①⑦②④⑥⑤16.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自来水17.鉴别O2、H2、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18.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9.实验室制CO2时,向盛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A.没有加热 B.锥形瓶上的橡皮塞漏气C.加入的酸是稀硫酸 D.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20.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水和泥沙 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 D.白糖和食盐二、填空题:21.干冰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能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2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的目的是,由此得出水是由组成的.23.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由于二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24.将下列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二氧化碳(2)空气(3)镁条(4)红磷(5)木炭(6)氧气(7)四氧化三铁(8)五氧化二磷(9)氧化镁(10)铁丝(11)氮气(1)通常状况下,无色的气体有.(2)白色固体有.(3)银白色固体有.(4)黑色固体有.(5)在空气中燃烧,可产生白色固体的物质为.(6)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黑色固体的物质为.25.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水分子与氢分子的相同点是.(2)根据上图信息,你从微观角度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信息是、(写出两条).三、简答题:26.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①: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象为,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现象为由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有.(2)实验②(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③(如乙图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27.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分别是因为:,.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28.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1)现象一;(2)现象二;(3)现象三.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2)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3)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为了控制该反应速率,可将标号①仪器换成.(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通入(填“a”或“b”).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在F装置中放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30.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1)若用A和D装置组合来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原因是,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2)如果用装置B制取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收集完毕应先后,原因是.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金刚石B.海水 C.空气 D.饮料【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B、海水中含有食盐、矿物质等多种成份,属于混合物,错误;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饮料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2.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作霓虹灯B.用氧气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净化水时用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D.用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不同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着色的光而可制作霓虹灯;B、作用保护气的气体应该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C、根据明矾净水的过程考虑;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考虑.【解答】解:A、用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作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一性质.故正确;B、氧气是种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于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错误;C、净化水时用明矾可以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故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来做保护气,故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又服务于生活、生产,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同时,做好此类题目也可以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高生活的质量.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C.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D.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碳酸氢铵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生锈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盐的化学性质、铁锈的颜色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A.铁丝 B.蜡烛 C.红磷 D.木炭【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即可.【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A错误;B、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B错误;C、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C正确;D、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根据生成物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5.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理解“白雾”与“白烟”的区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缓慢氧化属于一种氧化反应,但不一定会发光、放热;C、分析铁丝是在氧气中能燃烧还是在空气中燃烧;D、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燃烧和缓慢氧化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即生成的白色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而白雾是液体小液滴扩散形成的;故不正确;B、缓慢氧化属于一种氧化反应,但不一定会发光、放热,如食物变质,钢铁生锈等;故不正确;C、铁丝是在氧气中能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加热到发红;故不正确;D、氧化反应包括剧烈燃烧和缓慢氧化等,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等属于缓慢氧化;故正确.故选D【点评】区别“白雾”与“白烟”,熟悉缓慢氧化的特点,掌握铁丝是在纯氧中燃烧的事实,此题主要考查一些基础知识点.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说明说明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空气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可能存在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空气.其他纯净物中是不可能存在氧气分子的.【解答】解:B、C、D三项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它们为纯净物,是不可能含有氧分子的;而空气为混合物,它由氮气和氧气等成分组成,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空气中由氧分子.故选A.【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8.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同点是()A.都能用于灭火 B.都能供给呼吸C.都没有毒性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氧气能供给呼吸,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灭火,此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此项错误.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毒气体,此项正确.D、氧气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要从物质的性质入手分析物质的用途.9.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①本身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种能用来灭火的气体,二氧化碳的灭火用途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解答】解: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故选:C.【点评】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所以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很关键.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①酒精灯②集气瓶③铁架台④水槽.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确定收集装置,进而判断提供的仪器是否需要.【解答】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集气瓶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铁架台可用于固定试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不需要使用水槽.故①④一定用不到.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所需仪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检验集气瓶中收集二氧化碳是否已满的正确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加入石灰水D.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解答.检验是不知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进行确认,检验用澄清石灰水;验满是已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验证是否已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解答】解:根据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可知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就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则证明已集满.故选:A.【点评】注意区分检验和验满:检验是将不确定的物质确定出来,验满是已确定某气体进行检验是否集满.12.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②用某某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对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 B.都不需要加热C.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分析;B、根据反应条件分析;C、根据气体的密度分析;D、根据气体溶解性分析;【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都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利用上述药品制取的气体都不需要加热.故正确;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的原理及装置,难度不大.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关于电解水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不能燃烧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生气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故A叙述正确;B、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叙述正确;C、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故C叙述正确;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1:2,故D叙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生气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判断.1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 C.二氧化碳 D.食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③⑦①④⑥⑤B.②③⑦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③①⑦②④⑥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②③⑦①④⑤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16.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自来水【考点】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

沈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沈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沈阳市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人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C.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D.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检验二氧化碳为什么用氢氧化钙2.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3.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4.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5.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8.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 .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1.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12日下午3:00 ~5:30]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化学答题区域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 S –32 Cl - 35.5 Mg- 24 Ba- 137 Na - 23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厨房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食物霉变C.自制酸奶D.榨西瓜汁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的是A.焚烧秸秆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C.尽量以步代车D.推广使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被蚊虫叮咬后,涂上呈碱性的肥皂水止痛止痒B.用洗洁精去除水壶里的水垢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4、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使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下列做法不会危害健康的是A.将“塑化剂”添加到饮料中B.霉变大米反复淘洗后继续食用C.用食醋去除皮蛋的涩味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铜用于制导线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下列摘录的是某同学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物质俗名:CaO—生石灰NaHCO3—苏打NaOH—纯碱B.物质颜色:Fe(OH)3—红褐色Fe3O4—红棕色Cu(OH)2—蓝色C.材料分类:酚醛塑料、涤纶、棉—合成材料不锈钢、金刚石—金属材料D.物质分类:石墨、C60—单质甲烷、酒精—有机物NaCl、KMnO4—盐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将品红加入静置的水中,整杯液体变红——分子在运动B.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密封良好的包装袋从平原带到高原会膨胀——气体分子变大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温度降低,原子间距缩小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稀释浓硫酸C.干燥CO2D.过滤液体9、下列安全防护的措施和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携带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B.如果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并关闭燃气阀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最后用水冲洗D.当你遭遇火灾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靠近墙壁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10、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温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科学试题卷化学部分考生须知:1.全卷共有4大题,38小题。

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加粗苗浓....。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Cl—35.5 Ag—108温馨提示:看清题目再作答,相自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试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已逐渐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0 C.+2.D.+47.金属材料的使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用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是常用的方法,如4Na+TiCl4====4NaICl+T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13.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粒子从大到达小:分子>原子>质子B.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海洋水>湖泊淡水>冰川水C.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D.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14.乙同学在家做作业时,突然闻到从厨房飘过来的鱼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鱼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形成香味感觉的部位是鼻腔D.做作业的控制中心是小脑17.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解析版】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是( )14.(3分)(2013•沈阳一模)从C 、H 、O 三种元素中,按要求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语言填空.(1)氧元素显负一价的液体是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15.(4分)(2013•沈阳一模)“八王寺汽水”是我市的老字号商品.如图是八王寺葡萄糖盐汽水的商标,请回答问题:(1)该图中的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根据商标上的提示,请你写出这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2)喝汽水时,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从瓶中冒出,逸出的气体是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3)这种汽水中所含的葡萄糖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16.(5分)(2013•沈阳一模)水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③(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填“1”或“2”) 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2)小刚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②所示),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某塑料瓶装矿泉水标签如图③所示,饮用该矿泉水,可以为人体提供 种营养素.塑料瓶轻便卫生,可回收再利用.其所用材料不属于 .A .合成材料B .有机高分子C .有机物D .合金(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B .使用节水龙头C .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D .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17.(4分)(2013•沈阳一模)初中我们学过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它们统称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的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1,2的基本反应类型:1 ;2 ;(2)图中3,4两类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写出一个代表“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3)生产石英砂的反应为:SiO2+3C SiC+2CO↑,该反应属于图中的(填序号).19.(7分)(2013•沈阳一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组合,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3)图中B、C组合可制取气体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应进行改造的地方是.20.(3分)(2013•沈阳一模)把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请你对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1)猜想:固体的成分可能是.(2)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说明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21.(6分)(2013•沈阳一模)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溶液一定呈性(填“酸”或“中”或“碱”).(2)气体D的化学式为.(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22.(8分)(2013•沈阳一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的盐,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的物质,下面是阳阳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资料获悉】(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2)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3)NaHCO3在270℃时能发生反应,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探究过程】实验一:阳阳同学想利用物理方法鉴别两种物质,请你参与或给予评价.(1)可行,具体操作为,实验现象及结论为.(2)不可行,理由是.★(提示:上述情况选择一种进行作答)实验二:亮亮同学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他应该选用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实验三:小明同学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两种物质,具体操作为,NaHCO3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四:小丽自己想出了一种新办法,取两种固体配制成溶液后,分别滴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结果都产生了白色沉淀,与小丽预想的只有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不符.小丽询问老师后得知,碳酸氢钠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请你将她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OH)2+NaHCO3═+NaOH+H2O.【交流总结】通过本组同学的探究,作为组长的阳阳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实验情况,总结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主要有:①通过溶解度差异来鉴别②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③用加热的方法进行鉴别④加入稀盐酸进行鉴别⑤加入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⑥通过酸碱度差异来鉴别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拓展延伸】1.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用于生产食品,主要起发泡作用.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2.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设计实验鉴别这两种盐.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3.(6分)(2013•沈阳一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取碳酸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推测,当加入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g.(2)计算实验中所用碳酸钠固体的质量.(3)计算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3.05)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l6 Na :23 Al :27 S: 32 Ca :40 Fe :5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 .氢气B .煤炭C .天然气D .石油2.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百炼成钢C .水落石出D .沙里淘金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玻璃钢B .蒸馏水C .不锈钢D .天然气4.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识是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 .此反应类型可能为中和反应B .图示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C .该反应可以表示天然气燃烧的反应D .该反应的两种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16.为检验某食用盐试样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某同学确定采用以下反应进行实验: KIO 3+5KI+3H 2SO 4→3I 2+3K 2SO 4+3H 2O 。

要达到实验目的,除了KI 溶液、稀硫酸外, 他还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A .氯化钠溶液B .淀粉溶液C .硫酸钾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7.小程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化学信息归纳成有趣的“三要点”,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 .氢能源广泛推广有三大障碍:制取成本高、易泄漏贮存难、有毒B .去油污的有三种方法:用汽油擦洗、用洗涤剂清洗、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C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三大杰出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D .能提供热能的三种营养素:蛋白质、油脂、糖类8A .甲橱 B .乙橱 C .丙橱 D .丁橱9.把铝箔放入CuSO 4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昆明市)(详细解析)

2013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昆明市)(详细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B2Hg+O Cu+H 228.(2分)(2013•昆明)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9.(2分)(2013•昆明)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222CO15.(2分)(2013•昆明)某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钾、钙、钠指的是()16.(2分)(2013•昆明)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18.(2分)(2013•昆明)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运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分)(2013•昆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22.(2分)(2013•昆明)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32分)23.(8分)(2013•昆明)(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氧原子:2O;②钙离子:Ca2+;③+2价的镁元素:;④1个氮分子:N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气在氧气中点燃:2H2+O22H2O;②镁与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价的镁元素可表示为:.22H;③;④22H24.(9分)(2013•昆明)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物质:a.CO2b.小苏打(NaHCO3)c.SO2d.金刚石,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b;②会导致酸雨的是c;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a;④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d.(2)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①瘦肉和鸡蛋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②洗涤剂能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③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每年可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3)金属材料使用广泛,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的合金;②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25.(5分)(2013•昆明)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2)云南连续几年干旱,严重缺水.①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利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②有些村民取用浑浊的河水,加入明矾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水中沉降出来;③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6.(10分)(2013•昆明)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A;②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wg.则t℃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③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3,其含义是0℃时,标准大气压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0.023体积氮气.(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溶质分别可能是硝酸钠、硝酸铜、硝酸、硫酸钠、硫酸、碳酸钾中的一种,检验步骤如下:Ⅰ.分别取少量混合,无明显现象,溶液无色透明,经测定混合溶液显酸性.由此可推断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Cu(NO3)2、K2CO3;(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下同)Ⅱ.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至少是Na2SO4、H2SO4中的一种;(3)将A、B、C三种物质各8g混合,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混合物中有6gA、13.5gC 和一定质量的D,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6:22:9,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B C+2D.×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C+2D②C+2D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18分)27.(10分)(2013•昆明)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将集气瓶正放,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试验:①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紫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4K4K28.(8分)(2013•昆明)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实验评价】(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更适合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22H2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满分6分)29.(6分)(2013•昆明)将8.1g氧化锌固体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①可生成硫酸锌多少克?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化学方程式:ZnO+H2SO4=ZnSO4+H2O)×。

2013年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3年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产物是 CO2,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请将他设计的装置图补画完整(画在右图
中)
,图中试剂 a 最好是
(选
b
填“NaOH 溶液”或“Ca(OH)2 溶液)。装置末
端放一燃烧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23. (11 分)实验课上,小舟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
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水中的氢氧化钾含量(废水中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试计算:
(1)用 10 克 30%的浓盐酸配制成 2%的稀盐酸,需加水多少克?
(2)取 40 克废水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 2%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 18.25 克,
求废水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2013 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第5页 共 5 页
白色沉淀,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A
高温
B

D
+X 溶液
F

C
+澄清石灰水
E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⑶.含 D 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 D 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
程。
21.( 8 分)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
沉 淀 的 质 量
产 生
H2 的


B
生 成
O2 的


C
溶 液 的 pH
7
D
锰溶
O
H2SO4 的质量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1.下列厨房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蔬菜榨汁B.铁锅生锈C.水的沸腾D.白糖溶解2.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A.Ca B.I C.Zn D.Fe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氢气C.氯化钠D.硅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C.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B.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C.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6.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CO Fe+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7.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8.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发光、应立刻用水扑灭C.酒精灯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透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9.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质子数不同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0.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为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1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12.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 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 CO和2g O2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共19分)14.(3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硫原子;氧化铁.(2)硝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15.(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一次旅游,某同学对这一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1)旅游前,他准备了鸡蛋、面包、桔子和矿泉水,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2)旅游过程中,他将用过的矿泉水瓶放到了贴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标识的垃圾箱内.(3)途经小溪,他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震荡.观察到现象,说明该溪水为硬水.(4)进入林区,他能看见的消防安全标志有(填字母).16.(3分)体会内在联系,填写下表内容:17.(5分)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 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18.(4分)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 继续溶解的方法是.(2)2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数据来判断.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共25分)19.(2分)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20.(4分)根据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填写相关实验内容:(1)实验目的:学生可以初步学习除去粗盐中杂质的实验过程,…(2)实验用品:粗盐、蒸馏水、玻璃棒、…(3)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称量与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填序号).(4)问题讨论:①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请你写出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②如果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21.(5分)如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8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若用B和D 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出现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能用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若选用F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导管口通入.23.(6分)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1)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②号试管:(2)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猜想三:…【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4.(6分)为测定某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MgSO4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5.8g.请计算:(1)该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物质的量或实际生成的物质的量。

辽宁省大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2013•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3•大连)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A.大米B.豆油C.白菜D.鸡蛋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B、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1分)(2013•大连)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2SO4B.N H4H2PO4C.C a3(PO4)2D.K Cl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4.(1分)(2013•大连)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大理石B.沙子C.塑料D.铝合金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D、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5.(1分)(2013•大连)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C.用清洗过的霉变大豆榨豆浆D.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甲醛有毒,能够使蛋白质变性;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外形和氯化钠极其相似;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毒性最强的一种;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解答:解: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食用虾仁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危害人体健康.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时,亚硝酸钠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C、用清洗的方法不能除去霉变大豆中的霉菌毒素,喝用霉变大豆榨的豆浆会危害人体健康.D、葡萄糖无毒,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D.点评: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要不吃过期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6.(1分)(2013•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氢氧化钾B.石墨C.水D.硫酸铜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利用此概念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氢氧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D、硫酸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单质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及掌握.7.(1分)(2013•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SO4B.O2C.N a2CO3D.A l2O3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硫酸中含有氢、硫、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C、碳酸钠中含有钠、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D、氧化铝是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对;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8.(1分)(2013•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氯化钠B.盐酸C.氧化镁D.氢氧化铝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盐的识别,根据盐的概念可知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B、盐酸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C、氧化镁是由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氢氧化铝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1分)(2013•大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B.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B、肥皂水与硬水和软水作用时现象不同;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D、蒸馏几乎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蒸馏后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解答:解: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所以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A正确;B、肥皂水与硬水作用时泡沫较少,而且会有浮渣,肥皂水与软水作用时会出现较多的泡沫,所以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所以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D、蒸馏几乎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蒸馏后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所以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目.10.(1分)(2013•大连)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现象的定义来区别各个选项,汽油、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油污不溶于水,但是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解答:解:A、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错误;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正确;D、油污不溶于水,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乳化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正确区分溶解和乳化是学习溶液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题不难,但是易错.11.(1分)(2013•大连)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判断.解答:解:A、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4)=3:1,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1分)(2013•大连)硝酸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4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解:硝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13.(1分)(2013•大连)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是Ar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1分)(2013•大连)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A.鸡蛋清(pH:7~8)B.牙膏(pH:8~9)C.肥皂(pH:10~11)D.炉具清洁刘(pH:12~13)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8,显中性或碱性.B、牙膏的pH为8~9,大于7,显碱性.C、肥皂的pH为10~11,大于7,显碱性.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小,碱性越弱,鸡蛋清的pH最小,碱性最弱.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1分)(2013•大连)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铝制高压电线B.用钨制灯丝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D.用铝粉制防锈漆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利用金属或合金的性质来分析金属的用途.解答:解: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A正确;B、钨的熔点高,用来制灯丝,故B正确;C、生铁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得多,所以机床底座一般是用生铁制成的,故C错误;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所以用铝粉可以制防锈漆,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还要加强应用.本考点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4分)(2013•大连)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不燃烧不支持燃烧、②密度比空气大.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供给呼吸;(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7.(5分)(2013•大连)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水和氧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涂油.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的冶炼;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少水或缺少氧气,或者缺少氧气和水,铁就不容易生锈;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解:(1)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水和氧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故填:水和氧气.涂油可以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故填:涂油.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回收再利用金属具有重要意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故填: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18.(5分)(2013•大连)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2)汽车用柴油是由石油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太阳能.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工的产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以及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进行解答;(2)根据石油的分离产物以及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进行解答.解答:解:(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2)汽车用柴油是由石油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等.故答案为:(1)热量;充分;(2)石油;酸雨;太阳能.点评: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中考的重点之一.19.(5分)(2013•大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乙.(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的方法.(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3)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如何改变温度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结晶的方法;(5)根据在t2℃时,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解答:解:(1)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与一点,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由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4)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的方法;(5)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故答为:(1)乙;(2)相等;(3)降温;(4)降温;(5)37,5%.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0.(6分)(2013•大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5O22P2O5、化合反应(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2H2O2H2↑+O2↑、分解反应(3)用熟石灰中和工厂废液中的硫酸:H2SO4+Ca(OH)2═CaSO4+2H2O、复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3)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 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4P+5O22P2O5;化合反应;(2)2H2O2H2↑+O2↑;分解反应;(3)H2SO4+Ca(OH)2═Ca SO4+2H2O;复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4分)21.(4分)(2013•大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空气的微观构成分析;(2)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运动的分析溶液体积的变化.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故答为:(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22.(4分)(2013•大连)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 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蔬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水的沸腾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白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答案】A【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答案】D【解析】A.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4.【答案】D【解析】铅属于重金属,含铅汽油中的铅会随着汽油的燃烧进入大气中,进一步会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5.【答案】A【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铜是金属单质硬铝是铝的合金,所以铜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所以生铁和钢都不是铁的单质;C.铁、铝、是银白色金,铜是紫红色金属;D.不锈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只是不易生锈并不是永不生锈。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生铁和钢6.【答案】A【解析】A.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新、.doc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新、.doc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题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请选出后将其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1分〕〔2021•新民市一模〕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步操作,其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响的是〔〕A.用砂纸打磨铁丝B.将铁丝绕成螺旋状C.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D.点燃火柴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砂纸打磨铁丝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B、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C、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D、点燃火柴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柴燃烧的更旺,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选项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21•新民市一模〕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A.蒸发结晶B.稀释浓硫酸C.滴管用后不洗涤D.塞紧橡皮塞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考前须知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那么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1分〕〔2021•长春〕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C.比拟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外表是否产生气泡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D、根据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响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故A错误;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生成,那么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好的,故B正确;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和银位于氢的后面,都不能与酸反响,故C错误;D、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响生成了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中混入了杂质,故D错误.应选B.点评: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在解答此题时,要将气泡和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有关说法的正误.4.〔1分〕〔2021•梅州〕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考点:物质的微粒性.专题:微观粒子运动型.分析: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气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打气筒顺利的将气体打入轮胎.解答:解:A、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故对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可解释化学变化此现象为物理现象与此无关;故错C、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与分子的大小、能否再分以及分子的运动无关;故错D、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与分子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错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1分〕〔2021•新民市一模〕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 B.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g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序数、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解答:解:A、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故A错误;B、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故B错误;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所以质子数也为20,故C正确;D、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没有单位g,故D错误.应选:C.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6.〔1分〕〔2021•新民市一模〕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锈与稀盐酸反响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翻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响现象;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响生成氨气;B、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容易形成白雾.解答:解:A、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能够反响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响能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正确.D、翻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不正确.应选:A.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局部,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响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7.〔1分〕〔2021•广元〕以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B.C.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根据灭火原理有:①去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达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属于根底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即可得出正确答案.8.〔1分〕〔2021•新民市一模〕下面摘录的是小李同学笔记上的局部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B.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替代洗洁精洗去油污C.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CO2中少量的CO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物质的别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A、根据物质间两两混合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就能共存分析;B、根据油污的洗涤方法分析;C、根据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响分析;D、根据除杂的原那么分析:不增不减.解答:解:A、pH=1.5的溶液显酸性,氯化钠、硫酸、硝酸钠和酸两两之间都不能发生反响,故能在pH=1.5的溶液中共存的说法正确;B、热的纯碱溶液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热的纯碱溶液显碱性,油污是有机酸,二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响而除去油污,故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替代洗洁精洗去油污的说法正确;C、熟石灰是碱,硫酸是酸,因此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故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CO2反响,而不和CO反响,把主要物质除去了,故错误;应选项为:D.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的酸、碱、盐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对物质的性质和原理熟练的掌握.9.〔1分〕〔2021•新民市一模〕关于粗盐提纯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管、玻璃棒、漏斗等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烧杯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每步都要用到玻璃棒.解答:解:A、烧杯、玻璃棒、漏斗是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量筒、试管不是.不正确.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应该将滤液移至蒸发皿内加热浓缩.不正确.C、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正确.D、如果用大量水进行洗涤时,晶体会大量溶解.不正确.应选:C.点评:蒸发结晶时不能用烧杯,洗涤晶体时应该用少量的水,否那么晶体会大量流失.10.〔1分〕〔2021•潍坊〕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3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那么:①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那么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②又参加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③加热知50℃时,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因为在50℃时,其溶解度为;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故可知正确答案.解答:解: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那么:①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那么2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②又参加的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③加热知50℃时,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因为在50℃时,其溶解度为;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A、由以上知,④中的溶质为80g,在50℃时,其硝酸钾溶解度为,所以应在加,到达饱和,故A错误;B、②中溶质为,③中的溶质是50g,⑤中的溶质是,所以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C、由以上分析知,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④→⑤可析出的晶体为:80﹣31.6=,故D错误;应选C.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特点.11.〔1分〕〔2021•新民市一模〕实验室里用如下图装置复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响属于置换反响B.该实验说明了一氧化碳既可以燃烧又有复原性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实验时,先通入纯洁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考点: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置换反响的特点分析玻璃管中发生反响的类型;B、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C、根据反响物、生成物及反响分析实验的现象;D、根据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分析实验开始的操作;解答:解:A、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响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时反响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在该反响中反响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响.故A说法错误;B、在该实验中,一氧化碳将氧化铁复原成铁,又能被点燃,说明了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复原性.故B说法正确.C、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响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反响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D、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的操作是:先通入纯洁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故D说法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通过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对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实验的掌握,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2.〔2分〕〔2021•新民市一模〕以下制取物质的方案中,可以经过一步化学反响实现的是〔〕A.用铁和稀硫酸制取硫酸铁B.用氧化铜和水制取氢氧化铜C.用铜和稀盐酸制取氯化铜D.用生石灰和水制取熟石灰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专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A、用铁和稀硫酸只能制取硫酸亚铁,必须经过氧化才能制成硫酸铁;B、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制成氢氧化铜;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是不会和盐酸反响的;D、生石灰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即熟石灰.解答:解:A、用铁和稀硫酸制取硫酸铁,不能经过一步化学反响实现;B、用氧化铜和水制取氢氧化铜,不能经过一步化学反响实现;C、用铜和稀盐酸制取氯化铜,不能经过一步化学反响实现;D、用生石灰和水制取熟石灰,可以经过一步化学反响实现.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13.〔2分〕〔2021•新民市一模〕2021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以下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B.P M2.5是形成阴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大力开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可改善空气质量D.P M2.5专业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以要比分子大得多考虑;B、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考虑;C、根据燃油汽车的尾气考虑此题;D、根据活性炭的结构特点考虑.解答: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以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说法错误;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这些颗粒物的集合体会造成阴霾天气,故B说法正确;C、燃油汽车的尾气中会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大力开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可改善空气质量,故C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把小的颗粒吸附在它的外表,故D说法正确.应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分子的大小,知道电动车的优点,活性炭的吸附性,了解PM2.5的含义.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20分〕14.〔8分〕〔2021•新民市一模〕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自来水、蒸馏水、海水属于纯洁物的是蒸馏水〔2〕天然水中含有局部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内容答复以下问题.溶解物质悬浮物质主要气体主要离子细菌、藻类、泥沙等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钠离子①写出“主要气体〞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的化学式CO2②写出“主要离子〞中两种阴离子的符号Cl﹣、SO42﹣〔3〕天然水中参加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4〕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 〔ClO〕2+2H2O.那么X的化学式是CaCl2〔5〕盛装矿泉水的塑料瓶轻便、卫生,可以回收再利用,其所用材料属于 B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 D.金属材料〔6〕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下做法与之相符的是ACD 〔填序号〕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考点:水的净化;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进行分析;〔2〕①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3〕根据明矾在净化水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 的化学式;〔5〕根据塑料的分类进行分析;〔6〕根据是否做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进行分析.解答:解:〔1〕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只有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因此属于纯洁物的是蒸馏水;〔2〕①“主要气体〞中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O2;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阴离子就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其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阴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为:Cl﹣、SO42﹣;〔3〕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4〕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X+Ca〔ClO〕2+2H2O反响物中氯、钙、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2、4、4,反响后的生成物中氯、钙、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1、4、4;根据反响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那么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那么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l2;〔5〕由材料的分类可知,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应选项B符合题意;〔6〕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防止水污染,故正确;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防止水污染,故正确;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一水多用,可节约用水,故正确;故答案为:〔1〕蒸馏水;〔2〕CO2;Cl﹣、SO42﹣;〔3〕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4〕CaCl2;〔5〕B;〔6〕A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熟练掌握水的净化原理、常见材料的种类、离子符号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解决此题的根底.15.〔5分〕〔2021•新民市一模〕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多为淀粉类食品,如米饭、面包等.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在人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和能量.试根据题意答复以下问题:〔1〕淀粉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以下试剂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D 〔填序号〕.A.石蕊试剂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E.氢氧化钠溶液〔3〕葡萄糖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填元素名称〕元素组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合成葡萄糖,其反响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能量转换形式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不等;淀粉遇碘变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形式.解答: 解:〔1〕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填:属于.〔2〕淀粉遇到碘水时会变蓝,可以用碘水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填:D .〔3〕由葡萄糖的化学式﹣﹣C 6H 12O 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6CO 2﹢6H 2OC 6H 12O 6+6O 2. 故填: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故填: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点评: 可以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书写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把“═〞改为“→〞.16.〔2分〕〔2021•新民市一模〕通过已学习知识的比照和归纳,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请你仔细阅读表中内容,并答复相应的问题.常见的几种离子 H + Na + Mg + O 2﹣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Na 2O ,MgO ,H 2O HNO 3,H 2CO 3 MgCO 3,NaNO 3〔1〕由前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电荷数 相等;〔2〕由后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书写化学式依据的原那么是: 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考点: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1〕比照离子数与其化合价可知规律.〔2〕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利用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保证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 解:〔1〕比照离子符号与其化合价可知: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数值相同,其符号即正负也相同.〔2〕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利用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排列,并保证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答案分别是:〔1〕电荷数;〔2〕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点评: 该题是一道规律总结及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探讨,是一道训练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的练习题.。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方的答题卡内)1.(1分)(2013•鞍山)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描述的是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2.(1分)(2013•鞍山)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了,故C错;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3.(1分)(2013•鞍山)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A.+2 B.+3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化合价为+1,O化合价为﹣2,可得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1)×2+2x+(﹣2)×7=0,解答x=+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4.(1分)(2013•鞍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是一种合金B.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D.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防锈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不锈钢是铁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C、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铁制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铁合金、硬水软化的方法、三大合成材料、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1分)(2013•鞍山)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8 B.26 C.4D.22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解答:解: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D.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6.(1分)(2013•鞍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C.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废旧金属根本不用回收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据净化水的措施及效果分析;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错误;B、蒸馏得到的是纯水,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故B说法正确;C、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洗洁精有乳化作用.故C说法错误;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也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废旧金属需要回收.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7.(1分)(2013•鞍山)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 除外).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可以根据以上几点来完成该题的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三种金属中X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说明金属Y在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而Z位于H之后,Y的活动性比Z强;综上所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故选项为A.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题意,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8.(1分)(2013•鞍山)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利用两者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解答;B、依据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能够变红分析解答;C、依据盐酸能够与铁反应但不会与铜反应分析解答;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特点分析解答;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利用溶液温度变化可以鉴别两者;B、依据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能够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由于盐酸能够与铁反应但不会与铜反应,所以用盐酸不但不能除掉铜反而除掉了铁粉;D、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特点,所以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5分)9.(2分)(2013•鞍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氢气、金刚石、干冰、小苏打四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1)用作高能燃料的是氢气;(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小苏打;(3)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4)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氢气燃烧放热量高;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氢气燃烧放热量高,用作高能燃料.(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人工降雨.(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故答案为:(1)氢气;(2)小苏打;(3)干冰;(4)金刚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5分)(2013•鞍山)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及过氧化钙等.(1)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4:5;CaO2属于氧化物(填“酸”、“碱”、“盐”和“氧化物”).(2)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①2种橙汁均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和“混合物”)②你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购买含添加剂少的食物(至少一条)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掌握氧化物的概念;(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的物质分类;②从健康方面考虑:选取添加剂少的食品.解答:解:(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是(16×2):40=4:5;Ca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②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故答案为:(1)4:5;氧化物;(2)①混合物;②B;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点评:学会读取标签上的内容及信息,学会处理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了解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11.(4分)(2013•鞍山)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KNO3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NaCl.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100g水.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Ⅰ(填写编号).I、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II、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①根据图表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解答;②从图中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③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答;④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①从图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②从图中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45.8g;③从图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④Ⅰ、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既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Ⅰ正确;Ⅱ、由于不知道温度和氯化钠的含量,所以不能判断剩余溶液是否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Ⅱ错误;Ⅲ、低温下硝酸钾依然能够溶解,所以该方法不能将两者完全分开,故Ⅲ错误;Ⅳ、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相等的时候,所以在硝酸钾晶体中可能混有氯化钠,故Ⅳ错误.故选Ⅰ故答案为:①NaCl;②45.8;③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④Ⅰ.点评:此题是对固体溶解度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借助图表的信息对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即可,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12.(4分)(2013•鞍山)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稀盐酸.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Na2CO3.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建筑材料(合理即可).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一种酸,据此分析解答即可;(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据此结合相关的信息分析即可;解答:解:(1)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是一种酸,依据C可能是食盐,所以该酸可能是稀盐酸,此时B应该是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且符合A+B→C+D的形式,故猜测正确,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呈中性pH=7,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C是碳酸钙,则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符合A+B→C+D且与叙述情况相符,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合理即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稀盐酸;=;HCl+NaOH═NaCl+H2O;(2)Na2CO3;建筑材料(合理即可);CO2+Ca(OH)2=CaCO3↓+H2O;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内的叙述确定相关的结论,而后大胆进行猜测,最后依据要求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13.(7分)(2013•鞍山)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添加药品;使用E(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3)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是BD(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产生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实验的步骤分析: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根据实验的步骤,在加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集气瓶(2)2H2O22H2O+O2↑检查装置气密性;E.(3)B D;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及反应原理的书写,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14.(5分)(2013•鞍山)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小刚.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气泡生成,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吸水性.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问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易潮解,且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从而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判断是不是含有碳酸钠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以本题名义上是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上就是碳酸盐的检验,故可以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解答该题;【交流反思】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最终生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错误;小强同学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从而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因此小强同学实验方案正确.若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可向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来判断是否变质.故答案为:小刚;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气泡生成,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交流反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吸水性点评:本题中要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要熟练掌握实验室中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5.(5分)(2013•鞍山)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铁和硫酸的质量比,硫酸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解答:解: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t×10%=0.98t,设0.98t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98 1520.98t X根据:解得X=1.52t.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1.52t.故答案为:1.52t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是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设计者:wen-ku 设计时间:2020年设计用途:公开文档类型:wordDocument sourc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方的答题卡内)1.(1分)(2013•鞍山)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描述的是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2.(1分)(2013•鞍山)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了,故C错;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3.(1分)(2013•鞍山)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A.+2 B.+3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化合价为+1,O化合价为﹣2,可得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1)×2+2x+(﹣2)×7=0,解答x=+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4.(1分)(2013•鞍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是一种合金B.活性炭能将硬水软化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D.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防锈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不锈钢是铁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C、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铁制品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铁合金、硬水软化的方法、三大合成材料、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1分)(2013•鞍山)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8 B.26 C.4D.22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解答:解: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D.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6.(1分)(2013•鞍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C.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废旧金属根本不用回收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据净化水的措施及效果分析;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错误;B、蒸馏得到的是纯水,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故B说法正确;C、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洗洁精有乳化作用.故C说法错误;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也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废旧金属需要回收.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7.(1分)(2013•鞍山)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除外).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可以根据以上几点来完成该题的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三种金属中X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说明金属Y在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而Z位于H之后,Y的活动性比Z强;综上所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Y>Z;故选项为A.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题意,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8.(1分)(2013•鞍山)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利用两者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解答;B、依据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能够变红分析解答;C、依据盐酸能够与铁反应但不会与铜反应分析解答;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特点分析解答;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而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利用溶液温度变化可以鉴别两者;B、依据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能够变红,而一氧化碳不能,所以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由于盐酸能够与铁反应但不会与铜反应,所以用盐酸不但不能除掉铜反而除掉了铁粉;D、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特点,所以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5分)9.(2分)(2013•鞍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氢气、金刚石、干冰、小苏打四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用途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1)用作高能燃料的是氢气;(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小苏打;(3)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4)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氢气燃烧放热量高;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氢气燃烧放热量高,用作高能燃料.(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3)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人工降雨.(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故答案为:(1)氢气;(2)小苏打;(3)干冰;(4)金刚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5分)(2013•鞍山)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及过氧化钙等.(1)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为4:5;CaO2属于氧化物(填“酸”、“碱”、“盐”和“氧化物”).(2)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①2种橙汁均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和“混合物”)②你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购买含添加剂少的食物(至少一条)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掌握氧化物的概念;(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的物质分类;②从健康方面考虑:选取添加剂少的食品.解答:解:(1)过氧化钙中氧元素与钙元素的质量比是(16×2):40=4:5;Ca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2)①由标签上的配料表可知,2种橙汁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②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故答案为:(1)4:5;氧化物;(2)①混合物;②B;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点评:学会读取标签上的内容及信息,学会处理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了解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11.(4分)(2013•鞍山)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KNO3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NaCl.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100g水.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Ⅰ(填写编号).I、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II、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①根据图表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解答;②从图中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③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答;④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①从图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②从图中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45.8g;③从图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④Ⅰ、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既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Ⅰ正确;Ⅱ、由于不知道温度和氯化钠的含量,所以不能判断剩余溶液是否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Ⅱ错误;Ⅲ、低温下硝酸钾依然能够溶解,所以该方法不能将两者完全分开,故Ⅲ错误;Ⅳ、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相等的时候,所以在硝酸钾晶体中可能混有氯化钠,故Ⅳ错误.故选Ⅰ故答案为:①NaCl;②45.8;③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④Ⅰ.点评:此题是对固体溶解度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借助图表的信息对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即可,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12.(4分)(2013•鞍山)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稀盐酸.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Na2CO3.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建筑材料(合理即可).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A是一种酸,据此分析解答即可;(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据此结合相关的信息分析即可;解答:解:(1)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猜测C是食盐,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说明是一种酸,依据C可能是食盐,所以该酸可能是稀盐酸,此时B应该是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且符合A+B→C+D的形式,故猜测正确,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呈中性pH=7,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说明D是一种碱,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C是碳酸钙,则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符合A+B→C+D且与叙述情况相符,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合理即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稀盐酸;=;HCl+NaOH═NaCl+H2O;(2)Na2CO3;建筑材料(合理即可);CO2+Ca(OH)2=CaCO3↓+H2O;点评:此题是一道推断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内的叙述确定相关的结论,而后大胆进行猜测,最后依据要求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13.(7分)(2013•鞍山)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添加药品;使用E(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3)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是BD(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产生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实验的步骤分析: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根据实验的步骤,在加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集气瓶(2)2H2O22H2O+O2↑检查装置气密性;E.(3)B D;CaCO3+2HCl═CaCl2+H2O+CO2↑.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及反应原理的书写,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14.(5分)(2013•鞍山)在化学实验室,小刚和小强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为检验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小刚.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请你设计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气泡生成,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交流反思】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吸水性.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问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易潮解,且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从而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判断是不是含有碳酸钠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以本题名义上是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上就是碳酸盐的检验,故可以根据这方面的知识来解答该题;【交流反思】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物理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最终生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错误;小强同学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从而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因此小强同学实验方案正确.若另外一个方案,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可向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来判断是否变质.故答案为:小刚;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气泡生成,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适量稀盐酸【交流反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吸水性点评:本题中要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要熟练掌握实验室中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5.(5分)(2013•鞍山)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铁和硫酸的质量比,硫酸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解答:解: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t×10%=0.98t,设0.98t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98 1520.98t X根据:解得X=1.52t.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1.52t.故答案为:1.52t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是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精品试卷、方案、期中、期末、合同、协议、等精品文档解放你双手,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外我们应该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沈阳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

沈阳市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

沈阳市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B.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4.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Al2O3B.CuO C.CaO D.Fe2O3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9.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沈阳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厨房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蔬菜榨汁B.铁钩生锈C. 水的沸腾D.白糖的溶解2.为了预防骨骼疏松,应该补充的元素是A.CaB.IC. ZnD. Fe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氢气C. 氯化钠D. 硅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最主要是为了A.降低汽油成本B.减少铅资源消耗C. 提高汽油燃烧效率D.避免造成环境污染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C. 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D.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6.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7.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用做灯泡的填充气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 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8.下列关于酒精的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水扑灭C. 酒精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酒精蒸汽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9.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质子数不同B.两者电子层数不同C. 两者元素种类不同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用10.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1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12.下列有关“2 CO+ O2点燃2CO2 ”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2 的质量一定是32gB. 若16g 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 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的CO 和O2 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若5g CO与2g O2 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19分)14.(3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硫原子;氧化镁(2)硝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15.(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一次旅游,某同学对这一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

(1)旅游前,他准备了鸡蛋、面包、桔子和矿泉水,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2)旅游过程中,他将用过的矿泉水瓶放到了贴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标识的垃圾箱内)。

(3)途径小溪,他取了少量溪水,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

观察到现象,说明该溪水为硬水。

(4)进入林区,他能看见的消防安全标志有(填字母)16.(3分)体会内在联系,填写下表内容:17.(5分)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18.(4分)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50g水和25g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25g水和25g 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

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有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1)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2)20℃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3)20℃时,为判断乙烧杯中溶液是否饱和,除采用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题中已有数据和数据来判断。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25分)19.(2分)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20.(4分)根据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填写相关实验内容:(1)实验目的:学生可以初步学习除去粗盐中杂质的过程,……(2)实验用品:粗盐、蒸馏水、玻璃棒、……(3)实验过程:实验步骤: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称量与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填序号)。

(4)问题讨论:①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

请你写出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

②如果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21.(5分)下图是某同学鉴别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化肥的过程(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2)步骤②中所需试剂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类别(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为、。

请写出硫酸铵分别与这两种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8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若用B和D装置制取氧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若用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在其中装入适量的,出现现象时,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

(3)若要制取氢气,可以使用C或E装置收集的原因是;若选用F 装置代替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导管口通入。

23.(6分)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进行实验】4 溶液显蓝色,而盐酸反应形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 ,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 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假设与猜想】猜想一:若溶液中Cu2+ 显蓝色,则SO42- 对Cu2+ 显色无影响,而Cl- 对Cu2+ 显色有影响;猜想二:若溶液中Cu2+ 显绿色,则;猜想三:……【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CuSO4 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一: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 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四、计算题(本小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4.(6分)为测定某Mg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MgSO4 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5.8g。

请计算:(1)该Mg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B2.A3.D4.D5.A6.A7.B8.C9.C 10.B 11.C 12.D 13.C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19分)14.(1)2S MgO (2)+215.(1)桔子(2)可回收(3)泡沫较少且有白色垢状物产生(4)AB16.(1)金刚石(2)大(3)作电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7.(1)产生淡蓝色火焰(2)分解反应(3)C6H12O6 (4)18.(1)饱和加水(或加溶剂)(2)小于(3)20℃时B物质的溶解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25分)19.(1)白雾(2)不断运动20.(1)难溶性(或不溶性)(3)③②④①(4)①搅拌,防止液滴飞溅②滤纸破损(或仪器不干净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1.(1)有气泡产生(2)BaCl2 [或Ba(NO3)2 ] Ba(OH)2BaCl2 + (NH4 ) 2SO4 BaSO4 ↓+2 NH4Cl[或Ba(NO3)2+ (NH4 ) 2SO4 BaSO4 ↓+2 NH4 NO3Ba(OH)2 + (NH4 ) 2SO4△ BaSO4 ↓+2 NH3 ↑+2 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2.(1)A试管口处未放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2 H2O2 MnO2 2O+O2 ↑(2)大理石(或石灰石)石灰水白色沉淀(或浑浊)(3)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b23.【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a.> b.【假设与猜想】Cl- 对Cu2+ 显色无影响,而SO42- 对Cu2+ 显色有影响。

【实验验证】方案一:适量BaCl2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方案二:适量Ag2SO4 (或AgN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四、计算题(本小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24.解:(1)设参加反应的MgSO4 质量为X。

MgSO4 +2 NaOH Mg(OH)2 ↓+ Na2SO4120 58X 5.8g120 X58 5.8g X=12g(2)100g+80g-5.8g=174.2g答:该MgSO4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74.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