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精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答案】慢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解析】

(1)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故答案为(1)慢;低;频率;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故答案为:(1). 慢 (2). 低 (3). 频率 (4).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 Hz (5).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点睛】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

20000Hz;

2.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

()3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系:a c d b

()4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从“a”、“b”、“c”或“d”中选两根).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

【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的传声效果好a、c材料粗细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是因为固体能够传声,即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的传声效果好.

()4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粗细相同,而材料不同的两根琴弦,即选择a和c;

②若选择琴弦a和b,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所以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粗细的关系.

3.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

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

(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

【答案】(1)金属外壳现代房屋的墙体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抗电磁波的干扰或抗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

【解析】

【详解】

(1)由以上四步可知,影响信号接收的为金属类材料,故可知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类物体时强度会减弱;

(2)在室内接收的信号效果差是因为建造房屋用了金属材料,比如钢筋等,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3)金属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强度,则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而减小一些精密仪器受电磁波的影响;也可以猜想:在一些金属做成的容器内,电磁信号将无法进入,如电梯等,在其里面可能无法接打电话。

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

【解析】

【详解】

(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

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

(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

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

(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

(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

5.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

⑴实验时,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________能保持不变;

⑵受到橡胶球B的撞击后,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⑷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是因为①隔音:___________;②保暖:

___________.

【答案】速度玻璃球滚动的距离大小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幅度大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

【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动能相同,由于是同一个橡胶球,则应保持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从同一高度落下;(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4)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①由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②由于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6.

(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

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

(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

(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答案】(1)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光的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铁圈” ;缩短试验时间或节省时间.

【解析】试题分析:(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空气完全没有时,声音也听不到,可得真空不能传声。(2)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前或向后折时,如果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纸板上。所以,用能折叠的纸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若先固定铁夹,温度计的位置相对固定,铁圈上下调整的空间有限,难以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因为热水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考点: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

7.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步骤l:开启抽气泵后,阿恩听到警报器的声音逐渐变弱。

步骤2:关停抽气泵,玻璃罩内传出微弱的声音;再放进空气时,声音又逐渐变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上述实验现象。

(1)上述实验说明了: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恩从气泵说明书上了解到: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根据上述实验和信息,能否直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答: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罩内空气的密度(多少、稀薄程度)不能玻璃罩内无法实现真空,阿恩始终能听到声音

【解析】

【详解】

(1)没抽空气之前,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出来。开始抽空气,声音开始变小。说明玻璃罩内空气的密度(多少、稀薄程度)能影响声音的强弱;

(2)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即玻璃罩内无法实现真空。所以根据上述实验和信息,不能能直接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8.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________(选填“大”、“小”)些。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几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________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__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答案】(1)固体能传播声音;

(2)大;

(3)捏住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a、c.

【解析】

试题分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大.(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地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①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a和d.②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④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故答案为:(1)固体可以传声(2)大(3)捏住线,线停止了振动(4) a d 粗细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a 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9.在学习《声的世界》时,有几个相关的实验

(1)如图 1 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在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这种物理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选填“转换”或“归纳”或“控制变量”法)

(2)如图 2 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答案】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转换响度音调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探究声音的振动时,通过乒乓球来放大音叉的振动,属转换法的运用;

(2)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详解】

(1)图1中,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在实验中,我们把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这种物理方法称为转换法;

(2)图2中,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10.(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

【答案】A D F 控制变量法

【解析】

(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故选G、H;则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1.02mm2.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汇总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为1.6s .则AB 段的路程s AB = 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 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 。你还掌握多少测小车速度的知识? 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热(选填“吸” 或“放”)。 (2)图中,海波在D 点是态,在G 点是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g 的冰和萘,用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你还掌握多少熔化的知识?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 后停止读数;物质熔化时间/min 冰 9萘4

时间 /min 012345678 温度/℃ 9092949698999999①在第7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还掌握多少关于沸腾的知识? 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点燃蜡烛A ,小心地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 时,像和物相距20cm D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 ,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 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 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_图文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_图文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3.从下图的波形上看,是噪声的为 ( ) 4.如图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5.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 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6.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在水中也能传播 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减弱噪声 7.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8.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 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 9.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_声现象》测试卷及答案共7套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2.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5.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7.在一次“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8.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物理测试 姓名: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 A .(1)(3)(4) B .(1)(2)(5) C .(1)(4)(5) D .(1)(4)(5)(6) 8.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 .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 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响度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12.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声音 B .两次声音 C .三次声音 D .四次声音 1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改变响度 B .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ruai” “mi” “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 .丙、乙、甲、丁 B .乙、丙、甲、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1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A .录制的声音失真 B .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 .平时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 .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1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的是为了( ) A .感受音叉的振动 B .体验音叉的温度 C .估算音叉的质量 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19.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0.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声现象知识点全面总结

1 2 声现象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现象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说明: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多做一些探究,例如:用槌子敲鼓面,使鼓面振动发声;分吹树叶“哗哗”响时,观察树叶在振动;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让橡皮筋振动发声;把手放在音箱的纸盒上,感受发声的喇叭在振动……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方法技巧: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实验研究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是“转换法”。如本节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很多声音发出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物体的振动,这是,可运用转换法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屑的跳动、泡沫小球的摆动、乒乓球的跳动、水花飞溅等可见的现象来来体现发声体在振动。 在有的例子中把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具体的方法,使它放大便于观察,所以有人也把这种方法叫做放大法。例如音叉的振动很小,放在水中使水花飞溅,振动就被放大便于观察。 ②比较法:通过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或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寻找他们的不同

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研究方法。本节中,通过比较物体正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从而确定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③归纳法: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共同点的一种研究方法。如通过归纳大量的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理解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出声音,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所以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例如,对着高山喊话,停止喊话后,声带不在振动,但 2 是几秒种后,仍会听到回声,就是原来发出的声音继续存在并传播的结果。另外,“振动”中的“振”字不能写成“震”,这也是容易犯错的地方之一。 ③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人听见。例如,人耳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当人离声源太远时,人也可能听不见声音等。 拓展:几种常见物体的发声部位 ①常见的几种动物,蟋蟀是靠左右翅膀摩擦引起振动而发声的,蝈蝈是靠两前翅摩擦引起振动而发声的;令我们讨厌的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而发声;青蛙靠气囊的振动发声;蝉靠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靠鸣膜的振动发声。 ②乐器:打击乐器(如鼓、锣等)靠鼓面或锣面等的振动发声;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等)靠弦的振动发声;管乐器(如长笛、萧等)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 3、声音的保存方法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来一样的声音,像我们经常玩的八音盒,就是按某一首曲子的旋律,在金属表面上制造不同的突起,上弦后放手,当金属突起转动时,使金属片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再比如早期机械唱片,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

(完整)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 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 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 “运动”或“静止”)。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 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 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 , 塑料球的作用是 。 3 6 7 c 图4 4 5 图图

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 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 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 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 是 (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 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8、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 。 (2)右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 (3)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 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该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况,如图 中A 、B 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②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沸点是 ,沸腾过程中温度 ③ 记录数据可得出水的沸点低于水100℃, 原因是 。 ④ 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 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9、如下图所示为锡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时间/min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温度/℃ ··· · 95 96 97 98 98 98 98 ……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发声都能成为声源。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有些振动比较明显,有些物体的振动不明显或者不容易被观察到。 3.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固体、液体、气体统一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声,真空中不能传声。离开介质声音一定无法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4.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原因是液体也可以传声。我们在生活中交谈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对方的耳朵中的。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从而减小回声,使得听觉效果更好。 5..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来说,介质温度高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6.吹口哨、吹笛子、吹口琴时发出的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7.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其中水花、绿豆、纸屑的作用是分别放大鼓面和纸盆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化法,即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8.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9.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4273)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摩托车内燃机的排气管上装消音器,是为了使噪声()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D.从上述三条途径减弱 2.(2分)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4.(2分)关于下图4所示事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

D.利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 6.(2分) (09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7.(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8.(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9.(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 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 10.(2分)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11.(2分)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人们喜爱过春节时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最正确的观点是()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12.(2分)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没有噪声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计算题

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の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 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の声音比空气中传来の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の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 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の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の行驶速度? 4、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の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 5、某人面对远处の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の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の距离。 6、某同学乘坐の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米/秒,求:(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の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7、一木匠在屋顶敲钉,每秒敲4次。一观察者恰巧在看到木匠把槌举到最高时,听见敲钉の声音,问观察者与木匠最短距离为多少? 8、两座高山相距340m,某人站在两山之间某处高喊一声,他听到两次回声の时间差为1s,试求人与两山之间の距离.(9分) 9、乘火车旅行の一位旅客,在火车行到一隧道口前一段距离时,火车第一次鸣笛.经过3s 后,他听到回声,再过4s后,火车第二次鸣笛,此次只经过了2s时间他就听到了回声,试求火车第一次鸣笛时离隧道口の距离及火车の速度.(旅客到车头の距离不计)(1分) 10、如果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运行时若在45s时间内听到轮和钢轨接头处の撞击声共计 30次,则火车の速度是多少?(9分) 11、在一充满水の直自来水管の一端敲击一下,要在另一端听到三声,则此水管の长度至少为多长?(已知v空=340m/s;v水=1500m/s;v铜=5200m/s)(10分) 12、铁桥长153m,在它の一端用锤敲一下,另一端将耳朵贴在桥上の人听到两次敲击声,听到两次声音の时间间隔,是0.42s,求声音在铁中の传播速度? 13、在汽车行驶の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时の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の声速是340米/秒)?(提示:先画示意图。) 14、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の"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沉没。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の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の波速v=1450米/秒,在潜艇正上方海面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 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 “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 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 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 靠无线电话交谈。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 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 ②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 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当时空气15℃)。 ③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2)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 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 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 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1.创新实验小组进行科学探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测出该冰块的密度.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 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 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说明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 示)________。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 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 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还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征 知识点总结

声音的特性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在整理本节知识点中,我们加入了很多“翻译”,目的是希望帮助大家更容易的理解有些定义。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要多思考,并且多用身边的材料做些小实验。话说会背物理的人会考试,会实验物理的人会发明,你想做哪一种呢? 二、知识要点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通常用小写f来表示。比如蝴蝶的翅膀每秒颤动100次,此时频率就是100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翻译:音调是由频率来决定,而频率是由每秒振动次数来决定,所以一秒内震动次数越多,音调越高,反之亦然。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翻译:振幅是物体震动时偏离原来位子的最大距离,我们可以把一块直尺放在桌子的边缘让他震动来帮组理解,如下图:箭头所指就是直尺震动的最大距离,此时这个距离就是直尺的振幅

影响响度的因素:其一是振幅的大小、其二是与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翻译:影响响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振幅越大,也就是震动偏离原来位置越远,那么响度就越大,反之亦然。第二:离发声物体越远自然声音就小,这点毋庸置疑。 (3)音色:声音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一般每人都有自己的音色但人的音色随着年龄、训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注:①不同物体的发声尽管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是音色却不同。 ②不同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是泛音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 就不同。 ③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音调和音色。 2、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来决定的。 (2)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3、人的听觉频率为20Hz—20000Hz (1)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特点: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等,主要发生于大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核爆炸等。 (2)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 (3)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一样,比如狗的听觉范围就比人的听觉范围大,猫、蝙蝠、海豚的听觉上限都比人类高。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次声波。 (4)、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要有发声体、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足够的响度和一定的频率范围。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含义: (1)从物理角度讲:噪声就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案

第一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能力目标: 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 重点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进行新课 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 4、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 第二节测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