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3)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
《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
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
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
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
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南宁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宁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3.0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
当我们搬新家时,首先会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来熟悉这个新的空间,进而熟悉整个大楼、小区乃至周边街区的空间构成。
在这个过程中,家、大楼、社区经由无数神经元的编码,在脑中形成一幅幅认知地图。
这种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的,他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认为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
比如很多读者习惯先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的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
接下来的正式阅读,有的读者会从头读到尾,有的则会拣自己最感兴趣的先睹为快,但不论哪种阅读方式,在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很自然地理顺各篇文章的编排顺序,不会因为自己最先读了其中哪一篇,或对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忆时误以为它是全书的第一篇文章。
建立该认知地图的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早在半个世纪前,教育心理学家罗特科普夫已经发现,我们是以定位的方式来回忆书中一段段文字的。
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帮助定位的主导作用。
幕后英雄则包括触觉和运动觉。
当你手捧书读时,你左右两只手不仅拿捏的书页厚度会发生定量变化,而且会感受到书两侧的重量也发生了定量变化,这些经由皮肤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变化,连同双眼可见的各种物理信息,构成了你定位本文在书中所处位置的线索。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3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本试卷共12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纸,不收试卷。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亿人。
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希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有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
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
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
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
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
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它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
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的“分子剪刀”。
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
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向导RNA和G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Gas9有“基因魔剪”的美称。
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
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有一次让弟子谈各自的志向。
子路说自己志在治理“千乘之国”,孔子只是笑笑,未置可否;冉求说自己志在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小国,孔子未说话;公西华说自己“愿为小相”,即做小司仪,孔子未说话;最后曾皙放下手中的瑟,站起身说出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孔子这才喟然叹曰:“我赞同曾皙的想法!”“浴乎沂”就是在沂水洗澡游乐,“莫春者”即晚春夏初多雨的季节。
孔子对于子路、冉求治国之理想,对于公西华道德之理想,不以为然,唯独对于曾皙“暮春多雨时浴乎沂”之志向,情有独钟,正说明孔子对于“水”,确有独特的感受与倾慕。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这样著名的论水文字,却同样落脚于一个“道”字。
孟子讲流水“不盈科不行”只是为了说明君子之志于“道”,亦应当“不成章不达”;他讲“观于海者难为水”,也只是为了说明“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他讲观水“必观其澜”,亦同样只是为了说明观人必观其行、必观其效。
“水”者人也,“澜”者善行也;观水观其澜,观人观其善行:观澜为观水之术,观善行为观人之术。
水若离开善德,便失去其意义。
庄子之讲“浴”.则只是为了清明之道。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语文2024.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
文化软实力之“软”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理”而不是“力”,这个“理”的显著特点就是“软”。
只有以“理”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
这个“理”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同认可的“道理”。
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
“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
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
“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
“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
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
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
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
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
“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
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
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
“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
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苏州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试卷语文2023.11注意事项: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赣南、湘西、四川嘉陵江、河南何家冲出发的4支红色大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
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虽然,这支队伍当时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
作为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一)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
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途中。
张震将军回忆湘江之战时说,仅他们一个团,就顶住了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
鲜血,染红了湘江,染红了一座又一座山头。
突破包括湘江在内的四道封锁线后,在不到50天时间内,出发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
“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说,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
”这红色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
共产党人创建的红色政权,点燃了像唐进新一样的劳苦大众心中的理想之火,也激发了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雪山草地,是许多老红军难以忘怀的地方。
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了川西水草地上。
老红军李中权回忆说:“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
可一旦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能量空前迸发:粉碎了3倍、5倍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二)一条湍急的河流横亘在红军北上的道路上。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解析答案(Word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新高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北宋的题山水画诗,固然仍有不少是停留在单纯描述画面,赞扬画家画得逼真,然而融入个人情感的作品比例却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与唐代不同,在这类融入个人情感的诗歌中,卧游不再是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只是一个途径,而归隐才是最终目的。
在北宋涉及党争的诗人的题山水画诗中,提到归隐的诗歌约占30%,远远高于唐代。
而谈到归隐的作者更是远多于唐,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晁补之、蔡襄、秦观等都有提及。
北宋是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仅出现了李成、范宽这样杰出的山水画家,而且诞生了郭熙《林泉高致》这样精到的山水画理论总结,而这一时期苏轼的画学理论更推进了文人画的形成。
在这种背景之下,山水画空前繁荣,山水不仅彻底摆脱了作为背景的尴尬局面,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且融入了文人的情思,更易与诗人契合。
故失意的文人更容易在山水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处。
然而林泉之思大量产生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与北宋党争有关。
政党之间的相互倾轧,使许多文人卷入了政治漩涡,宦海沉浮的沧桑使文人们大多疲惫不堪,故而转向对山水的倾诉,以求通过山水获得精神压力的释放。
这种情绪深深地反映到了题山水画诗中,成为观山水画所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感受。
如晁补之《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其二):人生何事踏尘埃,闲处胸襟足自开。
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晁补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亦被作为旧党卷入到党争之中,这使其诗歌洋溢着浓厚的归隐情绪。
这首诗否定了唐代以隐居为终南捷径的表达方式,而认同真正的归隐。
在北宋党争之后,题山水画诗建立起一种归隐的情调。
不仅单纯地描述画面,强调画中景致的逼真,而且融入了一种深沉的林泉之思。
这种规范的建立,对北宋之后的题山水画诗书写更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现实的关怀反思,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对人道的追寻布施,对人性的完美塑造……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品格塑造。
孔子主张以道德治天下,他说:“【A】”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
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道德境界的差异,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躬行实践。
“六艺”包含礼、乐、书、数、射、御,孔子尤其看重对“艺”的掌握,并指出仁人君子的成才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在游憩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
这一思想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自由人格的充分表述,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同时获得主体的全面解放。
人格是人的精神属性而非生理属性,是人的超动物属性而非动物属性。
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坚持,另有作为,才谈得上人格。
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就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
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所谓“文”,指作为历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司马光说的:“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
”所谓“质”,指人内在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质。
“【B】”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只有“质”还不行,还必须有“文”的形式教养,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对先秦儒家“君子”理念做了进一步延伸,即注重内心修养,发展“仁”的内在机制。
他指出:“【C】”他认为,“君子”应时刻以仁与礼来“反求诸己”“为仁由己”,从精神上把“仁”化为自己的内驱力和社会实践。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考试的复习是最费时费力的,需要通过做语文试题来巩固学过的语文知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完成1-9小题,27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龟(guī)裂逶迤(wēi yí)白芨(jí)浆殒身不恤(xuè)B、老趼(yán)蓑鲉(suāi yóu)宿舂(cōng)粮期(qī)功强近C、缂(gé)丝扃牖(jiōng yǒu)齐彭殇(shāng)猥(wēi)以微贱D、呱呱(guā)缧绁(léi shì) 槲(hú)寄生长歌当(dāng)哭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菲薄菲红蜗角虚明不足为其B、廖落激湍情随事迁偃仰啸歌C、谍血濒临日簿西山举案齐楣D、汲取俯瞰熟视无堵飘洋过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___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②任何人间理想都___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__的伟大呵!④匐匍在地,很容易被人们的平视习惯所忽略――蛇____地接近,而它的攻击目标毫无察觉。
A、遏制抚慰惊心动魄悄无声息B、遏制安慰惊天动地蹑手蹑脚C、阻止安慰惊心动魄蹑手蹑脚D、阻止抚慰惊天动地悄无声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而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针锋相对。
B、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无法从现有的国际法、一国之法来判定非法行为。
我们的法律在这些新问题面前变得无所顾忌,或无能为力。
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2023-2024学年浙江省A9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材料二: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彻底改变乃至消失。如何对作为“遗产”的民间艺术进行保护与发展显得颇为迫切。
目前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主要有两大途径:一种是静态保护,也就是最常见的博物馆式保护。通过电子虚拟技术,人们可以全方位、立体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但这种异时空的艺术再现却无法弥补缺失的生活气息。另一种则是“活态传承”,主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民间艺术有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如各类民间手工艺,乡民们的认可和消费使之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现有社会环境下,“活态传承”并没有相对稳定的接受群体。凡此种种,或难以激发民间艺术的生命活力,或难以对民间艺术做出有效保护,总之都有缺陷。
在高端工艺品领域,刺绣及石雕、玉雕等民间手工艺都因完成了审美层面的“雅化”而成为地地道道的现代艺术品,从而吸引了一批高端消费群体。这就解决了民间艺术不受重视、销路不畅、传播受限制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流通消费的空间。趋向精致是工艺品发展的动力,更对增强竞争力、改善生存环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见,审美“雅化”可以成为民间艺术现代重生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张娜《论民间艺术“雅化”转向及其文化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民间文艺从先秦时代开始似乎就在精英文化的发展繁荣中逐渐走向没落。
B.由于中国艺术发展史中“浮动缺口”现象的存在,导致经典艺术观达到繁荣顶峰的明代后期出现了“复古派”与“性灵派”之争。
C.主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的“活态传承”途径,因固定消费群体的缺失而存在缺陷。
D.戏曲、绘画、刺绣、雕塑等所有民间艺术只要经过审美层面的“雅化”,就可以摆脱自身的俗气,扩展开来被大众喜爱。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答案在最后)2023.11.610:30-12:30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作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自己保存试卷,以备讲评之用。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中,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彬彬有礼、从容中道、和而不同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
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 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Ⅰ、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包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上好“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
依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激励他们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志气、骨气、底气固化为信仰、转化为信念、强化为信心。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在实效性,实现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有效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语文期中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安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学习《诗经》对于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李白《将进酒》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大雁和鱼儿两个意象来表现游子与思妇之间不能互通音讯的痛苦。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喻游子,写游子漂泊远行,蕴含无尽相思之愁。
(2)《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3)“酒”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诗文中不爱直说“酒”,喜欢用酒的别称雅号或与酒有关的器皿来指代“酒”,借此抒发丰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历代儒家文人将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一句阐释了成为君子的条件;用“”一句阐释了君子的义利观。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通过想象,含蓄地表达出书信无法往来、相会无期的痛苦。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二语文2023.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几年,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的一种表达形式,成为手机网民中绝对的“宠爱”。
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用户规模和网民使用率两项指标看,短视频早在2018年就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黑马”,超过了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
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专业机构对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
艾媒咨询发布的两份关于中国短视频行业专题调查分析报告中,对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预判分别为3.53亿和5.01亿。
实际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6.48亿。
短视频为何发展如此迅猛?对此,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表示:短视频是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和壮大的,由于短视频只有几十秒或者三五分钟,非常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场景;其次,短视频主题鲜明,叙事结构紧凑,在一个视频中就能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十分符合当前受众高效获取信息的习惯;再次,短视频直接而又直观的表达方式能让“90后”“95后”感觉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在手机、动漫等包围的成长环境中使用媒介的习惯。
“这一轮短视频风口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内容逻辑。
我们可能看到,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够专业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东西是人民群众想知道的、想看到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宋建武教授曾这样表示。
他认为:“短视频的出现,让媒体传播手段、信息交互方式等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主流媒体不把握这个机会就会没有未来。
陕西省重点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重点大学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许多人可能觉得故事和真相的联系很松散。
其实故事是对事件变化过程的选择性连贯叙述,强调局面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切故事都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变化过程。
没有变化,就没有故事。
如果故事里的英雄在开头和结尾完全相同,你讲述的就不是故事。
迈克尔柯里昂从正直的军人转变成了最无情的黑手党老大。
多萝西从奥兹国回到了家,关于银行年复一年接收相同存款、发放相同贷款的描述完全没有任何故事性可言。
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一切故事的核心。
因为丁丁发现了模型船里隐藏的羊皮纸,所以他踏上了加勒比寻宝之旅。
因为特洛伊人决定将巨大的木马带进城内,所以希腊人蹂躏了这座城市。
因为利率极低,也是听众相信故事的原因:讲述者需要说清事情发生的原因。
触发事件。
将因果关系和变化结合在一起,你就获得了剧作家所说的“诱发事件”,即变化过程开始的原因。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系列事件的最初诱因。
德古拉雇用法律事务所监督英国房地产的采购。
莱娅公主得到了死星的计划并将其隐藏在了机器人R2﹣D2内部。
当然(就像最近关于窃取计划的《星球大战前传》展示的那样),但是这件事标志着故事正篇的开始。
在关于多个原因和结果的叙述中,触发事件是最初的原因。
好故事还有其他许多元素——英雄、恶棍、导师、骗子、盟友、挫折和障碍、转折和戏剧性发现,但这三者是每个故事必须拥有的决定性基础。
当我们倾听和讲述故事时,我们应该记住它们所描绘的真相具有多大的灵活性。
2015年,邱园出现了每年超过500万英镑的资金短缺。
在实行紧缩政策的英国,并且搁置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
园长查德德弗雷尔(Richard Deverell)需要强调该组织的重要国际角色作为前英国广播公司财务主管,德弗雷尔理解故事的力量,他请我帮助邱园设计一个新的故事。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
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迈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
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
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
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
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
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秋日的私语》作者:李华秋天,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这样的季节里,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片落叶都有它的故事。
我漫步在这片金黄的世界里,脚下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私语。
远处,山峦层叠,色彩斑斓;近处,溪流潺潺,清澈见底。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秋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秋天。
那时候,我们会一起到田野间奔跑,追逐着彼此的身影,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嬉戏。
而每当夕阳西下时,我们便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听村里的老人讲述那些关于秋天的故事。
那时的快乐是如此纯粹,以至于多年后回忆起来,心中依旧暖洋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秋天的感受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它不再仅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一段思考的时间。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静下心来,回顾过去一年里所经历的事情,计划着未来。
也许是因为天气转凉的缘故吧,人们似乎变得更加敏感细腻起来,更加容易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今年的秋天特别不同寻常。
因为疫情的关系,许多活动都被取消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但即便如此,大自然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着,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和希望。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正如这美好的秋季一般,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题目设置:1.文章开头提到“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A.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B. 对生活变化的感慨C. 对童年记忆的怀念D. 对未来的憧憬2.根据文章内容,“我和小伙伴们”最喜爱秋天的原因是什么?(4分)A. 可以欣赏美丽的秋景B. 能够自由地玩耍C. 听长辈讲故事D. 享受丰收的乐趣3.成长之后,作者对秋天有了哪些新的理解?(6分)A. 秋天只是个收获的季节B. 秋天成为了一段反思过往展望未来的时间C. 秋天让人心情低落D. 秋天意味着结束4.本文最后一段提到了什么特殊背景?这段话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要信息是什么?(6分)A. 疫情导致活动减少;强调人类面对挑战时应保持乐观B. 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C. 社会变革的影响;提醒大家要适应环境的变化D. 季节更替的规律;说明时间流逝的重要性5.请结合全文,简述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庆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
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那么研究集体认同则是求同。
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
“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
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
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
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
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
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
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
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
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
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第一学期嘉兴市七校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2016.11)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
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部分(44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9小题,1—13题每小题2分,14—19题每小题3分,共4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饿莩.(fú)饯.别(jiàn)凝噎.(yē)秦塞.(sài)B.庠.序(xiáng)社稷.(jì)红绡.(xiāo)幽咽.(yē)C.孝悌.(tì)数.罟(shù)崔嵬.(wéi )憔悴.(cuì)D.迁谪.(zhé)猿猱.(náo )咨嗟.(jiē)贾.人(g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苗裔嘈杂总角之晏哭哭啼啼B.霓裳弥补地崩山摧夙兴夜寐C.愆期讴哑汗涔涔雕阑玉砌D.潦倒石栈磨牙吮血钿头云蓖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忘不了那一段的往事,也忘不了曾帮助过他的人。
②各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③走进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公众专注的阅读。
④投资股票比投资开放式基金风险大得多,还是有不少人选择投资股票。
A.辛酸健全妨碍尽管B.心酸健全妨害虽然C.辛酸建立妨害虽然D.心酸建立妨碍尽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文抄袭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的标准,是否完全合适?B.王蒙的作品《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再发生。
B.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取”原则有利于鼓励青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公平竞争的好风气。
C.中药不仅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价钱比较便宜,可以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受到了大部分病人的欢迎,成为他们的首选药物。
D.随着中国足球队在比赛中的屡屡失败,热爱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
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6.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佛陀说:守戒律的人,▲。
有禅定的心,▲。
智慧开花的人,▲。
一个人透过内在展现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①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
②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有芬芳,即使没有智慧之花,也会有芳香。
③就不必要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
A.②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7.下列诗句的内容与季节不对应的的一项是()A.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秋季)——宋·柳永《八声甘州》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夏季)——宋·赵师秀《有约》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季)——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冬季)——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8.下列情境说话,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畏途巉岩不可攀C.匪来贸丝D.肇锡余以嘉名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名.余曰正则兮B.纫秋兰以为佩.C.侧身西.望长咨嗟D.谨.庠序之教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是使民养生..顿丘..丧死无憾也 B.至于C.黎民..长句..不饥不寒 D.因为12.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恐年岁之不吾与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使快弹数曲1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译文: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可以凭借这吃到肉了。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C.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译文: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的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新听到都掩面哭泣不停。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反复给百姓讲孝敬父母的意义。
14.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5.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