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 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13篇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bcaa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8.png)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1物理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加速度B. 动量C. 荷电量D. 质量答案:D2. 以下哪一项是描述物体向心加速度的?A. F = mV^2/RB. F = maC. F = GmM/R^2D. F = -kx答案:A3. 以下哪种基本力被用于原子核内?A. 弱相互作用力B. 强相互作用力C. 电磁力D. 万有引力答案:B4. 如果一个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哪些物理量会保持不变?A. 动量B. 加速度C. 动能D. 势能答案:A5. 加速度和质量都是矢量量,因为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A. 它们都可以用标量表示B. 它们都受到相同的力C. 它们都有方向D. 它们都可以用向量表示答案:C二、填空题6. 一个物体从7m/s的速度以匀加速度减速到0m/s,它移动的距离为_____。
答案:(7^2)/2a7. 假设你跳下一个10米高的建筑物,你从地上跳起的速度至少要是_____。
答案:14m/s8. 当电荷增加_____倍,电场的力就增加了相同的倍数。
答案:两倍9. 加速度是速度的_____,速度是位移的_____。
答案:导数,导数10. 能量的单位是_____,它也等于1焦耳。
答案:耗三、解答题11. 题目:一个1000磅的汽车从初始速度60英里/小时匀加速度减速50英里/小时,它会相撞的距离有多远?解答:首先,将速度转换为英尺/秒,即60英里/小时=88英尺/秒,50英里/小时=73.3英尺/秒;通过减去初始速度和最终速度,可以算出减速度,即-5.1英尺/秒^2;将所得的值代入公式,S = (v_f^2 - v_i^2)/2a,算出S = 263英尺。
12. 题目:一颗飞船以7km/s的速度飞行,绕月球公转,它的圆周半径是6000公里。
求该飞船的向心加速度。
解答:首先,将速度转化为米/秒,即7 x 1000 = 7000米/秒;其次,将圆周半径转化为米,即6000 x 1000 = 6 x 10^6米;最后,应用公式a = v^2/r,将所得的值代入,得到a = 6.12 m/s^2。
(完整版)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完整版)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641c8779563c1ec4da7168.png)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x =2t,y =4t 8-。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y=4t 2-8 可得: y=x 2-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i j v i j a j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解:kv dt dv-= ⎰⎰-=t vv kdt dv v 001 tk e v v -=0t k e v dtdx-=0 dt ev dx tk tx-⎰⎰=000)1(0t k e kv x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vv 0d 4d tt t v 2=t 2v d =x /d t 2=t 2t t x txx d 2d 020⎰⎰= x 2= t 3 /3+10 (SI)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d d r t ,d d v t ,tv d d . 解:(1) t v x 0= 式(1)2gt 21h y -= 式(2) 201()(h -)2r t v t i gt j =+(2)联立式(1)、式(2)得 22v 2gx h y -=(3)0d -gt d r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h2t = 所以 0d -2gh d r v i j t =d d v g j t=- 2202y 2x )gt (v v v v -+=+= 2120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5、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22r t i t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1-4章)含步骤解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1-4章)含步骤解](https://img.taocdn.com/s3/m/db6c7d0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0.png)
,根据流量守恒
,
(2)当
(3)当
时,
时,
−
,整理可得:
可得
,即
,
图1-34所示为输液的装置。设吊瓶的截面积为1 ,针孔的截面积为2 ,且1 ≫ 2 ,开始时( = 0),吊瓶内上下
液面距针孔的高度分别为ℎ1 和ℎ2 ,求吊瓶内药液全部输完时需要的时间。
,则针孔的流量为
液体总体积为
Ԧ =
= 2Ԧ − 2 Ԧ = −2Ԧ
1s末和2s末质点的速度为: 1 = 2Ԧ − 2Ԧ(m ∙ s−1 ),2 = 2Ԧ − 4Ԧ(m ∙ s −1 );
1s末和2s末质点的加速度相等:Ԧ = −2Ԧ (m ∙ s−2 )
已知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Ԧ = 4 + 3 m ∙ s−2 , 开始运动时,0 = 5 m,
= 0.06(m)
(2)设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 与碰撞粘在一起的速度为 ′,0 = ( +
)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 = 4Τ11, + 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1
(
2
1
+ ) 2 = 2 ∆′2 ,得∆′ =
+
≈ 0.04(m)
(1)角加速度 =
由 =
∆
∆
=
0−2×1500÷60
50
由 =
=
2×1500
60
= 50 (rad ∙ s −1 )
= − (rad ∙ s−2 )
= −,得 = −,两边进行积分
得到 − 50 = − − 0,
大学物理教材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教材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9b2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c.png)
⼤学物理教材习题答案第⼀章质点运动习题解答⼀、分析题1.⼀辆车沿直线⾏驶,习题图1-1给出了汽车车程随时间的变化,请问在图中标出的哪个阶段汽车具有的加速度最⼤。
答: E 。
位移-速度曲线斜率为速率,E 阶段斜率最⼤,速度最⼤。
2.有⼒P 与Q 同时作⽤于⼀个物体,由于摩擦⼒F 的存在⽽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请分析习题图1-2中哪个可以正确表⽰这三个⼒之间的关系。
答: C 。
三个⼒合⼒为零时,物体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只有(C )满⾜条件。
3.习题图1-3(a )为⼀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请问习题图1-3(b )中哪个图可以正确反映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答:C 。
由v-t 图可知,速度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再减少,但速度始终为正,位移⼀直在增加,且三段变化中位移增加快慢不同,根据v-t 图推知s-t 图为C 。
三、综合题:1.质量为的kg 50.0的物体在⽔平桌⾯上做直线运动,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习题图1-4所⽰。
问:(1)设s 0=t 时,物体在cm 0.2=x 处,那么s 9=t 时物体在x ⽅向的位移是多少?(2)在某⼀时刻,物体刚好运动到桌⼦边缘,试分析物体之后的运动情况。
解:(1)由v-t 可知,0~9秒内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为:220.8cm/s 0.2cm/s 4a == 由图可得:0 2.0cm s =,00.8cm/s v =, 1.0cm/s t v =-,则由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可得:22002() t a s s v v -=- 2200()/2t s v v a s =-+ 22[0.8( 1.0)]/20.2 2.0cm =--?+1.1c m =(2)当物体运动到桌⼦边缘后,物体将以⼀定的初速度作平抛运动。
2.设计师正在设计⼀种新型的过⼭车,习题图1- 5为过⼭车的模型,车的质量为0.50kg ,它将沿着图⽰轨迹运动,忽略过⼭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大学普通物理学-二-牛顿运动定律
![大学普通物理学-二-牛顿运动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21a8c79a5e9856a56126081.png)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一、选择题1.关于惯性有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为()。
A.物体静止或作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受力作变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C.物体受力作变速运动时才没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物体均有惯性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惯性的正确理解。
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自然固有属性,与物理的运动状态和地理位置没有关系,只要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一个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所以本题答案为D。
2.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为()。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C.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D.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圆周运动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受初始条件和受力共同影响,物体受恒力作用但仍然可以作曲线运动,比如平抛运动.对于圆周运动需要有向心力,向心力是改变物体速度方向,当一个物体只受向心力作用时则作匀速圆周运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3.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在力F1=3i+2j(SI单位)和F2=-2i-t j(SI单位)的共同作用下在Oxy平面上运动,则在t=2s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
A.x轴正向B.x轴负向C.y轴正向D.y轴负向3.【答案】A。
解析:合力F=F1+F2=i+(2-t)j,在t=2s时,力F=i,沿x轴正方向,加速度也沿同一方向。
4.一人肩扛一重量为P的米袋从高台上往下跳,当其在空中运动时,米袋作用在他肩上的力应为()。
A.0B.P/4C.PD.P/24.【答案】A。
解析:米袋和人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因此米袋作用在他肩上的力应为0。
5.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滑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接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2-1所示。
如突然撤销拉力,则撤销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 A和a B,分别为()。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94c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3.png)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大学物理习题答案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解习题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大学物理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力学题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运动,受到一个恒力F,物体的位移为d,求物体的末速度v。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a=F/m。
由于物体是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方程v^2 = v0^2 + 2ad,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末速度v为v=sqrt(v0^2 + 2ad)。
2. 电磁学题题目:一个电荷为q的点电荷位于坐标原点,一个电荷为-Q的点电荷位于坐标轴上的点P(x,0),求点P处的电场强度E。
解答: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E = k*q/r^2,其中k为库仑常数,q为电荷量,r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在本题中,点P处的电场强度E =k*(-Q)/(x^2)。
3. 光学题题目: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求光线的折射率n。
解答: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的折射率n = sin(θ1)/sin(θ2)。
4. 热学题题目:一个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从V1变为V2,求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W。
解答: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P1V1 = P2V2。
根据功的定义W = PdV,我们可以得到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W为W = P1(V2 -V1)。
以上是一些常见大学物理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解题方法,还要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物理思维,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祝愿大家在物理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13c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2.png)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理量在不同位置上的取值具有不连续性?A. 速度B. 加速度C. 势能D. 动能答案:C. 势能2.以下哪个物理量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保持常数?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质量答案:B. 加速度3.功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千瓦时答案:B. 焦耳4.电流强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A. 欧姆B. 安培C. 法拉D. 牛顿答案:B. 安培5.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 功B. 能量C. 数密度D. 速度答案:D. 速度第二部分:填空题1.在匀速运动中,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可以改变。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F=ma。
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4.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5.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第三部分:解答题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者所受到的外力平衡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说明了惯性的概念,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需要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基础,对于解释运动现象和研究物理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2.简述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答案: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所携带的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两端的电荷量。
电流的计量单位是安培(A),1安培等于每秒通过导体两端的1库仑电荷。
电流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表示,即I = V / R,其中I是电流,V是电压,R是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解释热传导的过程,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传递方式,它是由物质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当一个物体的一部分温度升高时,其分子会与邻近的分子发生碰撞,将热能传递给周围分子,导致温度逐渐均匀。
大学物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学第一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968d9c850ad02df80415e.png)
习题11、1选择题(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B)(C)(D)[答案:D](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B)等于-2m/s(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3) 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秒转一圈,在2t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B)(C) (D)[答案:B]1、2填空题(1) 一质点,以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内,位移的大小就是;经过的路程就是。
[答案: 10m;5πm](2) 一质点沿x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0为5m·s-1,则当t为3s时,质点的速度v=。
[答案: 23m·s-1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航行,水流速度为,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与的关系就是。
[答案:]1、3一个物体能否被瞧作质点,您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1) 物体的大小与形状;(2) 物体的内部结构;(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1、4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x=4t-3;(2)x=-4t3+3t2+6;(3)x=-2t2+8t+4;(4)x=2/t2-4/t。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就是加速的还就是减速的。
(x单位为m,t单位为s)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时的运动。
加速度又就是位移对时间的两阶导数。
于就是可得(3)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与加速度表达式分别为t=3s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v=20m/s,a=4m/s2。
因加速度为正所以就是加速的。
大学物理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8a0942b307e87101f696b6.png)
作业1 (静电场一)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场强E 的大小与试探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探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场强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0q ,则0F =,从而0E =。
答案: 【B 】[解]定义。
场强的大小只与产生电场的电荷以及场点有关,与试验电荷无关,A 错;如果试验电荷是负电荷,则试验电荷受的库仑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C 错;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因试验电荷的有无而改变,D 错;试验电荷所受的库仑力与试验电荷的比值就是电场强度,与试验电荷无关,B 正确。
2.一个质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点经C 点运动到B 点,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质点运动的速率是递增的,下面关于C 点场强方向的四个图示哪个正确?[ ]答案: 【D 】[解]a m E q=,质子带正电且沿曲线作加速运动,有向心加速度和切线加速度。
存在向心加速度,即有向心力,指向运动曲线弯屈的方向,因此质子受到的库仑力有指向曲线弯屈方向的分量,而库仑力与电场强度方向平行(相同或相反),因此A 和B 错;质子沿曲线ACB 运动,而且是加速运动,所以质子受到的库仑力还有一个沿ACB 方向的分量(在C 点是沿右上方),而质子带正电荷,库仑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所以,C 错,D 正确。
3.带电量均为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X 轴上的a +和a -位置,如图所示,则Y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表示式为E = ,场强最大值的位置在y = 。
答案:j y a qyE 23220)(2+=πε,2/a y ±= [解]21E E E += )(422021y a q E E +==πε关于y 轴对称:θcos 2,01E E E y x ==j y a qyj E E y 23220)(2+==∴πε沿y 轴正向的场强最大处0=dydEy y a y y a dy dE 2)(23)(25222322⨯+-+∝-- 2/a y = 2/a y ±=处电场最强。
大学物理答案第一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6b5b7d376eeaeaad1f3304d.png)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质点作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2612t t x -=其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求:(1)t = 4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2)质点通过原点时的速度;(3)质点速度为零时的位置;(4)作出x -t 图,v -t 图和a -t 图.分析解 (1)根据直线运动情况下的定义,可得质点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2612t t x -= (1)t tx 1212d d -==v (2) 12d d 22-==tx a (3) 当t = 4s 时,代入数字后得m 48m 46m 4122-=⨯-⨯=xm/s -36m/s 412m/s 12=⨯-=v2m/s 12-=a(2)当质点通过原点时,位矢0=x ,代入运动方程,得06122=-t t因此可得质点通过原点的时间分别为01=t ,s 22=t ,代入(2)式后得m/s 121=v ,m/s 122-=v(3)将0=v 代入(2)式,得01212=-t即质点速度为零时s 1=t ,代入(1)式,得其位置为m 6m 16-m 12=⨯=x(4)根据(1)、(2)和(3)式,描述该质点运动的x -t 图,v -t 图和a -t 图如图1-1所示.1-2 一质点在xy 平面内运动,在某一时刻它的位置矢量)54(j i r +-=m ,经5Δ=t s 后,其位移)86(Δj i r -=m ,求:(1)此时刻的位矢;(2)在Δt 时间内质点图1-1的平均速度.(i 、j 分别为x 、y 方向的单位矢.)分析解 (1)据题意,在t t ∆+时刻,该质点的位矢为m 32m )8-(6m )54(1)(j i j i j i r r r -=++-=∆+=(2)在Δt 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m/s )1.6-(1.2m/s 586j i j i r v =-=∆∆=t 1-3 质点在x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t y t x 4sin ,4cos 3ππ== 其中t 以s 为单位,x ,y 以m 为单位.(1)求质点运动轨道的正交坐标方程并在xy 平面上绘出质点的轨道;(2)求出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表示式,由此求出质点在轨道上运动的方向并证明质点的加速度指向坐标原点;(3)求t = 1 s 时质点的位置和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解 (1)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t x 43πcos = (1) t y 4πsin = (2) (1)式两边同乘以3并平方后与(2)式的平方相加,得正交坐标方程为 1322=+y x 上式表明质点的运动轨道是一个椭圆,如图1-2所示.(2)由(1)和(2)式可得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x ,y 方向分量分别为t t x 443d d ππsin -==x v (3) t t y 44d d ππcos ==y v (4) t t a x 4163d d 2ππcos -==x v (5) t t a y 416d d 2ππsin -==yv (6)则质点速度为 j i v t t 44443ππππcos sin +-= 当t =0时,由运动方程(1)和(2)式,得知质点位于横坐标上3的位置,图1-2由(3)和(4)式,知040>==πy x v v ,,即表明质点在椭圆上沿反时针方向运动. 质点加速度为 j i a 2t t 41641632ππππsin cos --= 由(1)和(2)式得t 时刻质点的位矢为j i r t t 44ππsin cos += (7) 位矢r 与x 轴的夹角ϕ由下式确定:t x y 433πϕtan tan == 而加速度a 与x 轴的夹角α则由下式确定:t a a x y433παtan tan == 即有ϕαtan tan =,注意到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始终指向曲线凹的一侧,则得πϕα+=,表明a 与r 方向相反,指向原点,如图1-2所示.(3)当t = 1 s 时,由(1)--(2)式得m 26=x m 22=y m/s 86π-=x v m/s 82π=y v 22m/s 326π-=x a 22m/s 322π-=y a 速度的大小 m/s 42π=+=2y 2xv v v 速度v 与x 轴的夹角θ则由下式确定:33-==x yv v θtan 注意到此时v x <0,v y >0,则 πθ6533=-=)a r c t a n (. 加速度的大小 22m/s 162π=+=2y 2x a a a对于夹角α有 33==x ya a αtan 又因a x <0,a y <0,则 πα6733==)a r c t a n (. 1-4 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2323++=t t v ,如果t = 2时,x = 4,求t = 3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其中v 以m/s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分析解 速度表示式对t 积分,得034241d x t t t t x +++==⎰v 将t = 2 s 时,x = 4 m 代入上式,得积分常数120-=x m ,则1224134-++=t t t x 速度表示式对t 求导数,得t t ta 63d d 2+==v 因此t = 3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m 2541m 12m 32m 3m 34134.=-⨯++⨯=x m/s 56m/s 2m/s 33m/s 323=+⨯+=v2222m/s 45m/s 36m/s 33=⨯+⨯=a1-5 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24t a -=,如果当t = 3时,x = 9,v = 2,求质点的运动方程.(其中a 以m/s 2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v 以m/s 为单位)分析解 加速度表示式对t 积分,得03431d v v ++-==⎰t t t a 0242121d x t t t t x +++-==⎰0v v 将t =3 s 时,x = 9 m ,v = 2 m/s 代入以上二式,得积分常数m/s 10-=v ,7500.=x m ,则14313-+-=t t v 750212124.+-+-=t t t x 1-6 质点以不变的速率5m/s 运动,速度的方向与x 轴间夹角等于t 弧度(t为时间的数值),当t = 0时,x = 0,y = 5m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及轨道的正交坐标方程,并在xy 平面上描画出它的轨道.分析解 设质点的速率为v ,与x 轴间夹角为t 弧度,则速度的分量为t t x x cos v v ==d d t ty y s i n v v ==d d 以上两式分别积分,得1C t x +=sin v 2C t y +-=c o s v初始条件为t = 0时,x = 0,y = 5m ,代入以上两式后,得01=C m 102=C因此运动方程为t x sin 5= 105+-=t y cos从中消去t ,得质点运动轨道的正交坐标方程为251022=-+)(y x这是圆心在y 轴上10m 处的圆,半径为5m ,如图1-3所示.1-7 在离水面高度为h 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人以0v 的速率收绳,求当船离岸边的距离为s 时,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解 选如图1-4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t 时刻绳长为l ,船的速度为v ,则此时船的x ,y 方向坐标分别为22h l x -= h y =由速度定义得0d d d d ===th t y y v t l hl l t x d d d d 22-===x v v图1-3 图1-4因绳长l 随时间减小的速率等于人的收绳速率,即0d d v =-tl ,则当s x =时,船的速度为022022v v v s h s h l l+-=--= 其中负号表明船的速度方向沿x 轴的负向.又由加速度的定义得0d d ==t a yy v2023222022d d d d v v v x )(h l h h l l t t a a x --=⎪⎪⎭⎫ ⎝⎛--=== 当s x =时,加速度为 2032v sh a -= 其中负号表明船的加速度方向也沿x 轴的负向,且船作变加速直线运动.1-8 当物体以非常高的速度穿过空气时,由空气阻力产生的反向加速度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2v k a -=,其中k 为常量.若物体不受其它力作用沿x 方向运动,通过原点时的速度为0v ,试证明在此后的任意位置x 处其速度为x k -=e 0v v分析证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得2v v k a t-==d d 因 tt x x t a d d d d d d d d v v v v ===,代入上式,整理后得 x d d 1-k v v= 应用初始条件0=x 时,0v v =,上式两边分别对v 和x 积分⎰⎰-=x x 0d d 10k v v vv 得 kx -=0v v ln 即有 x k -=e 0v v1-9 一支气枪竖直向上发射,发射速度为29.4m /s ,若发射两粒子弹的间隔时间为4s ,求二子弹将在距发射点多高的地方彼此相遇?分析解 以发射点为原点,竖直向上为y 坐标正向,第一粒子弹发射后的t 时刻,其位置为20121gt t y -=v (1) 其中0v 为发射速度,第二粒子弹此时(设4>t s )的位置为2024214)()(---=t g t y v (2) 当二子弹相遇时,21y y =,由(1)和(2)式得s 5s 2s 8942920=+=+=..g t v 将上式代入(1)式,得m 524m 58921m 5429212201...=⨯⨯-⨯=-=gt t y v 1-10 A 车通过某加油站后其行驶路程x 与时间t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24.02t t x +=(其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在A 车离开10 s 后B 车通过该加油站时速度为12 m/s ,且具有与A 车相同的加速度.求:(1)B 车离开加油站后追上A 车所需时间;(2)两车相遇时各自的速度.分析解 (1)令B 车通过该加油站时0=t ,则A 车的运动方程为2A 1040102)(.)(+++=t t xB 车的运动方程为2B 4012t t x .+=两车相遇时有B A x x =,由以上两式得2240121040102t t t t .)(.)(+=+++解得 s 30=t(2)根据速度的定义,相遇时两车速度分别为m/s 3410802d d A A =+⨯+==)(.t tx v m/s 368012d d B B =+==t tx .v 1-11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m /s 2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m /s 时,有一螺帽自升降机的天花板松落,天花板与升降机底面相距2.74m ,计算:(1)螺帽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的时间;(2)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 分析解 (1)以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为参考系,竖直向上为y 坐标正向,螺帽松落时升降机底面位置为原点.螺帽松落后从m 7420.=y 处以初速度m /s4420.=v 作竖直上抛运动,升降机底面则从原点以同样的初速度作向上的加速运动,加速度2m/s 221.=a ,它们的运动方程分别为螺帽: 200121gt t y y -+=v 底面: 20221at t y +=v 螺帽落到底面上时,21y y =,由以上两式可得s 0.705s 22189742220=+⨯=+=...a g y t (2)螺帽相对于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为m 7150m 70508921m 7050442 2122010.....=⨯⨯+⨯-=+-=-=gt t y y s v 1-12 一小球自h = 4.9m 处落到一倾角θ= 45°的斜面上,设小球与斜面碰撞后速率不变,方向如图所示.求小球第二次与斜面碰撞时,离第一次碰撞处的距离L 为若干? 分析 解 以小球与斜面第一次相撞点为原点取直角坐标系如图1-5所示.第一次相撞后小球作平抛运动,初速度为0v .此前,小球为自由落体,因此有 gh 20=v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为t x 0v = 221gt y = 由于斜面倾角θ= 45°,当小球第二次碰到斜面时,应有y x =,则由以上二式解得 gt 02v =两次碰撞点之间的距离为m 27.7m 459444200=︒⨯=====sin .sin sin sin sin θθθθh g t x L 2v v 1-13 消防队员用水龙头喷射10 m 外的着火竖墙,水龙头每分钟喷水量为图1-5280 kg ,水喷出时速度为26 m/s ,与地面交角为45º。
大学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d85e32aaea998fcc220e11.png)
第5章 机械波5-1 一个余弦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指出图中A 、B 、C 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A ;B ;C 。
答: 下 上 上5-2 关于振动和波, 下面几句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B) 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C) 机械波的波速与波源的振动速度相同;(D) 机械波的波速与波源的振动速度总是不相等的。
答: (B)5-3 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37.0125cos(25.0x t y -=(SI),其角频率ω = ,波速u = ,波长λ = 。
解:ω =125rad 1s -⋅ ;37.0=uω,u ==37.01253381s m -⋅ =⨯===12533822πωπνλuu17.0m 5-4 频率为500Hz 的波,其波速为350m/s ,相位差为2π/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_。
解: ∆λ∆πϕx 2=, πλϕ∆∆2⋅=x =0.233m 5-5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已知在x =-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cos()y A t ωϕ=+(SI),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
B C答: ])1(cos[ϕω+++=uxu t A y (SI) 5-6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 )314cos(10.0π+π=t y P (SI); (B) )314cos(10.0π-π=t y P (SI); (C) )312cos(10.0π+π=t y P (SI); (D) )612cos(10.0π+π=t y P (SI)。
解:答案为 (A)确定圆频率:由图知10=λm ,u =20m/s ,得πλππνω422===u确定初相:原点处质元t =0时,205.00A y P ==、00<v ,所以3πϕ= 5-7 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cos[u x t A y -=ω,其中u x /-表示 ;u x /ω-表示 ;y 表示 。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湖南大学出版社)1 - 副本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湖南大学出版社)1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32ecb791b0717fd5360cdc46.png)
第十二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12.4 一均匀带电的细棒被弯成如图所示的对称形状,试问θ为何值时,圆心O 点处的场强为零. [解答]设电荷线密度为λ,先计算圆弧的电荷在圆心产生的场强. 在圆弧上取一弧元 d s =R d φ, 所带的电量为d q = λd s ,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为2200d d d d 44q s E kr R Rλλϕπεπε===, 由于弧是对称的,场强只剩x 分量,取x 轴方向为正,场强为 d E x = -d E cos φ. 总场强为2/20/2cos d 4x E Rπθθλϕϕπε--=⎰2/20/2sin 4Rπθθλϕπε--=0sin 22R λθπε=,方向沿着x 轴正向. 再计算两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在圆心产生的场强.根据上一题的公式③可得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在延长上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04E Rλπε=,由于两根半无限长带电直线对称放置,它们在O 点产生的合场强为``02coscos 222x E E R θλθπε==,方向沿着x 轴负向.当O 点合场强为零时,必有`x x E E =,可得 tan θ/2 = 1,因此 θ/2 = π/4, 所以 θ = π/2. .12.8 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R 1和R 2(R 1 > R 2),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单位长度的电量为λ和-λ,求(1)r < R 1;(2) R 1 < r < R 2;(3)r > R 2处各点的场强.[解答]由于电荷分布具有轴对称性,所以电场分布也具有轴对称性. (1)在内圆柱面内做一同轴圆柱形高斯面,由于高斯内没有电荷,所以E = 0,(r < R 1).(2)在两个圆柱之间做一长度为l ,半径为r 的同轴圆柱形高斯面,高斯面内包含的电荷为 q = λl ,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d d 2e SSE S E rl Φπ=⋅==⎰⎰E S ,根据高斯定理Φe = q /ε0,所以02E rλπε=, (R 1 < r < R 2). (3)在外圆柱面之外做一同轴圆柱形高斯面,由于高斯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E = 0,(r > R 2).图12.4第十三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3.3 金属球壳原来带有电量Q ,壳内外半径分别为a 、b ,壳内距球心为r 处有一点电荷q ,求球心o 的电势为多少?[解答]点电荷q 在内壳上感应出负电荷-q ,不论电荷如何分布,距离球心都为a .外壳上就有电荷q+Q ,距离球为b .球心的电势是所有电荷产生的电势迭加,大小为 000111444o q q Q q U r a bπεπεπε-+=++13.4 三块平行金属板A 、B 和C ,面积都是S = 100cm 2,A 、B 相距d 1 = 2mm ,A 、C 相距d 2 = 4mm ,B 、C 接地,A 板带有正电荷q = 3×10-8C ,忽略边缘效应.求(1)B 、C 板上的电荷为多少? (2)A 板电势为多少? [解答](1)设A 的左右两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1和σ2,所带电量分别为q 1 = σ1S 和q 2 = σ2S ,在B 、C 板上分别感应异号电荷-q 1和-q 2,由电荷守恒得方程q = q 1 + q 2 = σ1S + σ2S . ① A 、B 间的场强为 E 1 = σ1/ε0,A 、C 间的场强为 E 2 = σ2/ε0. 设A 板与B 板的电势差和A 板与C 板的的电势差相等,设为ΔU ,则ΔU = E 1d 1 = E 2d 2, ② 即 σ1d 1 = σ2d 2. ③解联立方程①和③得 σ1 = qd 2/S (d 1 + d 2), 所以 q 1 = σ1S = qd 2/(d 1+d 2) = 2×10-8(C); q 2 = q - q 1 = 1×10-8(C). B 、C 板上的电荷分别为 q B = -q 1 = -2×10-8(C); q C = -q 2 = -1×10-8(C).(2)两板电势差为 ΔU = E 1d 1 = σ1d 1/ε0 = qd 1d 2/ε0S (d 1+d 2), 由于 k = 9×109 = 1/4πε0,所以 ε0 = 10-9/36π, 因此 ΔU = 144π = 452.4(V).由于B 板和C 板的电势为零,所以 U A = ΔU = 452.4(V).13.8 球形电容器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间一半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求电容C 为多少?[解答]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为 120012211441/1/R R C R R R R πεπε==--.对于半球来说,由于相对面积减少了一半,所以电容也减少一半:0121212R R C R R πε=-. 当电容器中充满介质时,电容为:0122212r R R C R R πεε=-.由于内球是一极,外球是一极,所以两个电容器并联:01212212(1)r R R C C C R R πεε+=+=-.13.12 两个电容器电容之比C 1:C 2 = 1:2,把它们串联后接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量之比为多少?如果把它们并联后接到电源上充电,它们的静电能之比又是多少?[解答]两个电容器串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带电量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Q 2/2C ,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2:C 1 = 2:1.两个电容器并联后充电,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静电能量公式W = CU 2/2,得静电能之比为 W 1:W 2 = C 1:C 2 = 1:2.图13.3图13.4第十四章 稳恒磁场14.1 通有电流I 的导线形状如图所示,图中ACDO 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答]电流在O 点的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都是垂直纸面向里的.根据毕-萨定律:002d d 4I rμπ⨯=l r B , 圆弧上的电流元与到O 点的矢径垂直,在O 点产生的磁场大小为 012d d 4I l B aμπ=, 由于 d l = a d φ, 积分得 11d LB B =⎰3/200d 4I aπμϕπ=⎰038Ia μ=. OA 和OD 方向的直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零.在AC 段,电流元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022d sin d 4I l B rμθπ=, 由于 l = b cot(π - θ) = -b cot θ, 所以 d l = b d θ/sin 2θ;又由于 r = b /sin(π - θ) = b /sin θ,可得 02sin d d 4I B bμθθπ=,积分得3/402/2d sin d 4LI B B b ππμθθπ==⎰⎰3/400/2(cos )48IIb bππμθππ=-=同理可得CD 段在O 点产生的磁场B 3 = B 2. O 点总磁感应强度为012338I B B B B a μ=++=. [讨论](1)假设圆弧张角为φ,电流在半径为a 的圆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4IB aμϕπ=.(2)有限长直导线产生的磁感应大小为 012(cos cos )4IB bμθθπ=-. 对于AC 段,θ1 = π/2、θ2 = 3π/4;对于CD 段,θ1 = π/4、θ2 = π/2,都可得0238IB B bπ==.上述公式可以直接引用.14.2 如图所示的载流导线,图中半圆的的半径为R ,直线部分伸向无限远处.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答]在直线磁场公式012(cos cos )4I B Rμθθπ=-中,令θ1 = 0、θ2 = π/2,或者θ1 = π/2、θ2 = π,就得半无限长导线在端点半径为R 的圆周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04I B Rμπ=.两无限长半直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都向着-Z 方向,大小为B z = μ0I /2πR . 半圆在O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沿着-X 方向,大小为B x = μ0I /4R . 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042x z IIB B RRμμπ=--=--B i k i k . 场强大小为B ==与X 轴的夹角为 2arctan arctan z x B B θπ==.14.3 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线圈ABCD ,每边长为a ,通有电流I .求正方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答]正方形每一边到O 点的距离都是a /2,在O 点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以AD 边为例,利用直线电流的磁场公式:012(cos cos )4I B Rμθθπ=-,令θ1 = π/4、θ2 = 3π/4、R = a /2,AD 在O 产生的场强为 AD B =, 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4AD B B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4.14 同轴电缆由导体圆柱和一同轴导体薄圆筒构成,电流I 从一导体流入,从另一导体流出,且导体上电流均匀分布在其横截面积上,设圆柱半径为R 1,圆筒半径为R 2,如图所示.求:(1)磁感应强度B 的分布; (2)在圆柱和圆筒之间单位长度截面的磁通量为多少? [解答](1)导体圆柱的面积为 S = πR 12, 面电流密度为 δ = I/S = I/πR 12.在圆柱以半径r 作一圆形环路,其面积为 S r = πr 2, 包围的电流是 I r = δS r = Ir 2/R 12.根据安培环路定理00d r LI I μμ⋅==∑⎰B l ,由于B 与环路方向相同,积分得 2πrB = μ0I r ,所以磁感应强度为 B = μ0Ir /2πR 12,(0 < r < R 1).在两导体之间作一半径为r 的圆形环中,所包围的电流为I ,根据安培环中定理可得 B = μ0I /2πr ,(R 1 < r < R 2).在圆筒之外作一半径为r 的圆形环中,由于圆柱和圆筒通过的电流相反,所包围的电流为零,根据安培环中定理可得 B = 0,(r > R 2).(2)在圆柱和圆筒之间离轴线r 处作一径向的长为l = 1、宽为d r 的矩形,其面积为 d S = l d r = d r , 方向与磁力线的方向一致,通过矩形的磁通量为 d Φ = B d S = B d r ,总磁通量为 210211d ln 22R R II R r r R μμΦππ==⎰.14.19 均匀带电细直线AB ,电荷线密度为λ,可绕垂直于直线的轴O 以ω角速度均速转动,设直线长为b ,其A 端距转轴O 距离为a ,求:(1)O 点的磁感应强度B ; (2)磁矩p m ;(3)若a >>b ,求B 0与p m .[解答](1)直线转动的周期为T = 2π/ω,在直线上距O 为r 处取一径向线元d r ,所带的电量为 d q = λd r , 图14.17 图14.23形成的圆电流元为 d I = d q/T = ωλd r /2π,在圆心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d B = μ0d I /2r = μ0ωλd r /4πr , 整个直线在O 点产生磁感应强度为001d ln 44a b a a bB r r aμωλμωλππ++==⎰, 如果λ > 0,B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2)圆电流元包含的面积为S = πr 2,形成的磁矩为 d p m = S d I = ωλr 2d r /2, 积分得 233d [()]26a bm ap r r a b a ωλωλ+==+-⎰.如果λ > 0,p m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3)当a >>b 时,因为 00ln(1)( (44)b B a a μωλμωλππ=+=+, 所以 04bB aμωλπ≈.33[(1)1]6m a b p aωλ=+-3223[33()()]62a b b b a ba a a ωλωλ=++≈.第十六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与电磁波.16.2 一长直载流导线电流强度为I ,铜棒AB 长为L ,A 端与直导线的距离为x A ,AB 与直导线的夹角为θ,以水平速度v 向右运动.求AB 棒的动生电动势为多少,何端电势高?[解答]在棒上长为l 处取一线元d l ,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长度为 d l ⊥ = d l cos θ; 线元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为 r = x A + l sin θ,直线电流在线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0022(sin )A I IB r x l μμππθ==+. 由于B ,v 和d l ⊥相互垂直,线元上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0cos d d d 2(sin )A Iv l Bv l x l μθεπθ⊥==+, 棒的动生电动势为0cos d 2sin LAIv lx l μθεπθ=+⎰00cos d(sin )2sin sin LA A Iv x l x l μθθπθθ+=+⎰0sin cot ln 2A A Ivx L x μθθπ+=, A 端的电势高.[讨论](1)当θ→π/2时,cot θ = cos θ/sin θ→0,所以ε→0,就是说:当棒不切割磁力线时,棒中不产生电动势.(2)当θ→0时,由于sin sin sin lnln(1)A A A A x L L L x x x θθθ+=+→,所以02AIvLx μεπ→,这就是棒垂直割磁力线时所产生电动势.16.6 如图,有一弯成θ角的金属架COD 放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架COD 所在平面,一导体杆MN 垂直于OD 边,并在金属架上以恒定速度v 向右滑动,v 与MN 垂直,设t = 0时,x = 0,求下列两情形,框架内的感应电动势εi .(1)磁场分布均匀,且B 不随时间改变; (2)非均匀的交变磁场B = Kx cos ωt . [解答](1)经过时间t ,导体杆前进的距离为 x = vt , 杆的有效长度为 l = x tan θ = v (tan θ)t , 图16.2 O图16.6动生电动势为 εi = Blv = Bv 2(tan θ)t .(2)导体杆扫过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 xl /2 = x 2tan θ/2 = v 2t 2tan θ/2,通过该面的磁通量为3tan cos 2kx BS t θΦω== 33tan cos 2kv t t θω=感应电动势为d d i tΦε=-323tan (3cos sin )2kv t t t t θωωω=--, 即:32tan (sin 3cos )2i kv t t t t θεωωω=-.16.10 长为b ,宽为a 的矩形线圈ABCD 与无限长直截流导线共面,且线圈的长边平行于长直导线,线圈以速度v 向右平动,t 时刻基AD 边距离长直导线为x ;且长直导线中的电流按I = I 0cos ωt 规律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求回路中的电动势ε. [解答]电流I 在r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2IB rμπ=, 穿过面积元d S = b d r 的磁通量为0d d d 2IbB S r rμΦπ==, 穿过矩形线圈ABCD 的磁通量为001d ln()22x a xIb Ib x a r r x μμΦππ++==⎰,回路中的电动势为d d t Φε=-0d 11d [ln()()]2d d b x a I xI x t x a x tμπ+=-+-+00cos [ln()sin ]2()I b x a av t t x x x a μωωωπ+=++. 显然,第一项是由于磁场变化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第二项是由于线圈运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16.11 如图,一个矩形的金属线框,边长分别为a 和b (b 足够长).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 ,自感系数为L ,忽略电阻.线框的长边与x 轴平行,它以速度v 0沿x 轴的方向从磁场外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0的均匀磁场中,B 0的方向垂直矩形线框平面.求矩形线框在磁场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 v (t )和沿x 轴方向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式x = x (t ).[解答]由于b 边很长,所以线框只有右边在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当线框速度为v 时,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 ε = B 0av . 当线框中的电流为i 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为d d L iL tε=.根据奥姆定律得 ε + εL = iR ,由于不计电阻,所以有0d 0d iB av Lt+=. ① 右边所受的力为 F = iaB 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0d d v iaB mt=, 微分得 22d d d d i vaB m t t=, ② 联立①和②式得微分方程 2202()d 0d aB v v t mL+=,这是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其通解为图16.10图16.11sin v A B =+. 当t = 0时,v = v 0,所以A = v 0.加速度a t = d v /dt )A B =-+, 当t = 0时,a t = 0,所以B = 0.速度方程为0v v =.由于v = d x /d t ,所以0d d x v t v t ==⎰⎰00v C =+.当t = 0时,x = 0,所以C = 0,所以位移方程为00x v aB =.16.13 两个共轴的导体圆筒称为电缆,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设电流由内筒流入,外筒流出,求长为l 的一段电缆的自感系数(提示:按定义L = NΦ/I ,本题中NΦ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磁通量).[解答]在内外半径之间,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 μ0I /2πr ,其中r 是场点到轴线之间的距离,B 的方向是以轴线为中心的同心圆.在r 处取一长为l 的面积元d S = l d r ,通过面积元的磁通量为 d Φ = B d S ,总磁通量为 210021d ln 22r rI Il rl r r r μμΦππ==⎰, 电缆的自感系数为 021ln 2l r L Ir μΦπ==. [讨论]电缆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为 0201ln 2r L L l r μπ==.16.17 长直导线与矩形单匝线圈共面放置,导线与线圈的长边平行,矩形线圈的边长分别为a 、b ,它到直导线的距离为c (如图),当矩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 I 0sin ωt 时,求直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解答]如果在直导线中通以稳恒电流I ,在距离为r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B = μ0I /2πr .在矩形线圈中取一面积元d S = b d r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0d d ln22a c ScIb r Ib a cB S r cμμΦππ++===⎰⎰, 互感系数为 0ln2b a cM IcμΦπ+==. 当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I = I 0sin ωt 时,直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00d (ln )cos d 2b I a cMI t t cμεωωπ+==.图16.13b 图16.17。
大学物理学(上册、下册)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 赵近芳 全
![大学物理学(上册、下册)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 赵近芳 全](https://img.taocdn.com/s3/m/f88d4f582b160b4e767fcfed.png)
dx dt
R (1 cost)
v y
dy dt
R sin t)
a x a y
R 2 R 2
sin t dvx dt
cost dvy dt
1-10 以初速度 v0 =20 m s1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 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 R1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 R2 .
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1) t 2 s 时,
d 9t 2 , d 18t
dt
dt
a R 118 2 36 m s2
an R 2 1 (9 22 )2 1296 m s 2
tan 45 a 1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 45ο 角时,有
解:(1)
v
ds dt
v0
bt
a
dv dt
b
an
v2 R
(v0
bt)2 R
a
则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由题意应有
a2
a
2 n
b2
(v0
bt)4 R2
arctan a an
Rb (v0 bt)2
ab
b2
(v0
bt)4 R2
即
b2
b2
dr
其二,可能是将 dt dt 2 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 1-1 题中已说明 dt 不是速度的模,
d2r
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 dt 2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4章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f7fe4b1c4431b90d6c85c7f7.png)
第4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习 题一 选择题4-1 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下,对此有以下几种说法:(1)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2)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3)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4)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对L 述说法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l )是正确的 (B )(1)、(2)正确,(3)、(4)错误 (C )(1)、(2)、(3)都正确 (D )(1)、(2)、(3)、(4)都正确 解析:力矩是描述力对刚体转动的作用,=⨯M r F 。
因此合力为零时,合力矩不一定为零;合力矩为零时,合力也不一定为零。
两者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案选B 。
4-2 有A 、B 两半径相同,质量相同的细圆环。
A 环的质量均匀分布,B 环的质量不均匀分布,设它们对过环心的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有[ ](A )A B I I > (B )A B I I < (C )无法确定哪个大 (D )A B I I = 解析:转动惯量2i i iI m r =∆∑,由于A 、B 两细圆环半径相同,质量相同,所以转动惯量相同2A B I I mR ==,而与质量分布均匀与否无关。
选D 。
4-3 均匀细棒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4-3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不变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C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 )角速度不变,角加速度为零解析:在棒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转动动能相互转化,因此转速越来越大,即角速度从小到大。
整个过程中棒只受到重力矩的作用,211cos 23M mg l J ml θαα===,所以3cos 2gl αθ=,随着转角θ逐渐增大,角加速度α由大变小。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db065a1c7aa00b42acb98.png)
习题1选择题(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dt dr (B)dtr d(C)dtr d ||(D) 22)()(dt dy dt dx +[答案:D](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t R t R ππ2,2 (B) tRπ2,0(C) 0,0 (D)0,2tRπ [答案:B]填空题(1) 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 ·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s -1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 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 和3V的关系是 。
[答案: 0321=++V V V]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你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1)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2) 物体的内部结构;(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x=4t-3;(2)x=-4t3+3t2+6;(3)x=-2t2+8t+4;(4)x=2/t2-4/t。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高教版 共三册)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高教版 共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9aba01bcd126fff7050b3d.png)
由 得则
7、在xy平面内有一运动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SI) 则t时刻其速度为多少?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该质点运动的轨 迹是什么? 解:(1)
(2)速率: (3)两式平方后相加,, 轨迹为一半径为10m的圆。
8、一条河在某一段直线岸边有A、B两个码头,相距 1km ,甲、乙两人 需要从码头A到码头B,再立即由B返回。甲划船前去,船相对河水的速 度 4km/h,而乙沿岸步行,步行速度也为 4km/h ,如河水流速为 2km/h ,方向从A到B,试推算甲比乙晚多少分钟回到码头A? 解:由A到B船对地的速度大小:
2、质点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与时间有如下关系: (SI) (A 为常 数),则在任意时刻 t 质点的加速度为多少?什么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解:(1)
(SI) (2)令
有 得 (SBiblioteka ) (K=0,1,2……)3、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a=3+2t (SI), 如果初始时质点的速度 为 5m/s ,则当 t 为 3s 时,质点的速度为多少? 解:由
由B到A船对地的速度大小: 甲由A到B再回到A所需时间: 乙由A到B再回到A所需时间:
所以甲比乙晚十分钟回到码头A 。
9、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航行,水流速度为,人相对于甲板以 速度行走。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和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
即 的关系为:
第一章 运动学
1、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SI),则在t 由 0 至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 移大小为多少?在 t 由0 到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本题质点在x方向作直线运动
(1) t1=0时,=0 t2=4(s) 时, =(m) ∴位移大小(m) (2 ) 令 得t=3 (s ) 即t=3 (s )时,质点拐弯沿x轴负向运动,则0~4(s)内质点走过 的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1填空题(1) 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 ²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²s -1 ]1-2选择题(1)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 (B)等于-2m/s(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t R t R ππ2,2 (B) t R π2,0(C) 0,0 (D) 0,2t R π[答案:B]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D) 22)()(dt dy dt dx +[答案:D]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x=4t-3;(2)x=-4t 3+3t 2+6;(3)x=-2t 2+8t+4;(4)x=2/t 2-4/t 。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
(x 单位为m ,t 单位为s )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时的运动。
加速度又是位移对时间的两阶导数。
于是可得(3)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分别为22484dx v t dtd x a dt==-+==- 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 =-4m/s ,a =-4m/s 2。
因加速度为正所以是加速的。
1-7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21t 2+3t -4.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解:(1) j t t i t r )4321()53(2-+++=m(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5.081-= m2114r i j =+ m 213 4.5r r r i j ∆=-=+ m (3)∵ 0454,1716r i j r i j =-=+ ∴ 104s m 534201204-⋅+=+=--=∆∆=j i j i r r t r v (4) 1s m )3(3d d -⋅++==j t i t r v 则 j i v 734+= 1s m -⋅ (5)∵ j i v j i v 73,3340+=+= 24041m s 44v v v j a j t --∆====⋅∆ (6) 2s m 1d d -⋅==j t v a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15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x ,a 的单位为2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分离变量: 2d (26)d v v adx x x ==+ 两边积分得c x x v ++=32222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13s m 252-⋅++=x x v1-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t ,式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1)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解: 2d d 9,18d d t t t t θωωα====(1)s 2=t 时, 2118236m s a R τα-==⨯⨯=⋅2222s m 1296)29(1-⋅=⨯⨯==ωR a n(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145tan ==︒na a τ 即 2R R ωα=亦即 t t 18)9(22= 则解得 923=t于是角位移为 ()322(0)2323rad 93t t θθ-=+-=⨯= 2-1填空题 (1) 某质点在力i x F )54(+=(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
在从x=0移动到x=10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功为 。
[答案:290J ](2) 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 时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开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距离s 后速度减为零。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
[答案:22;22v vs gs](3)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A和B,已知m A=2m B。
(a)物体A以一定的动能E k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b)物体A以一定的动能E k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答案:2;3k kE E]2-2选择题(1)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A)系统的总质量(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C](2)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C]2-8 一个质量为P 的质点,在光滑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α)上以初速度0v 运动,0v 的方向与斜面底边的水平线AB 平行,如图所示,求这质点的运动轨道.解: 物体置于斜面上受到重力mg ,斜面支持力N .建立坐标:取0v 方向为X 轴,平行斜面与X 轴垂直方向为Y 轴.如图2-8.题2-8图X 方向: 0=x F t v x 0= ① Y 方向: y y ma mg F ==αsin ② 0=t 时 0=y 0=y v2sin 21t g y α= 由①、②式消去t ,得220sin 21x g v y ⋅=α 2-9 质量为16 kg 的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x f =6 N ,yf =-7 N ,当t =0时,==y x 0,x v =-2 m ²s -1,y v =0.求当t =2 s 时质点的(1)位矢;(2)速度.解: 2s m 83166-⋅===m f a x x2s m 167-⋅-==m f a yy (1)21021035'22m s 8477'2m s 168x x x y y y v v a dt v v a dt --=+=-+⨯=-⋅-=+=⨯=-⋅⎰⎰ 于是质点在s 2时的速度1s m 8745-⋅--=j i v(2)2211()221317(224)()428216137m 48x x y r v t a t i a t j i j i j =++-=-⨯+⨯⨯+⨯=-- 2-11一质量为m 的质点以与地的仰角θ=30°的初速0v 从地面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质点落地时相对抛射时的动量的增量.解: 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11图题2-11图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而抛物线具有对y 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x 轴夹角亦为o 30,则动量的增量为 0v m v m p -=∆ 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0v m ,方向竖直向下.2-12 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某一高度处水平抛出,落在水平桌面上发生弹性碰撞.并在抛出1 s 后,跳回到原高度,速度仍是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也与抛出时相等.求小球与桌面碰撞过程中,桌面给予小球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并回答在碰撞过程中,小球的动量是否守恒?解: 由题知,小球落地时间为s 5.0.因小球为平抛运动,故小球落地的瞬时向下的速度大小为g gt v 5.01==,小球上跳速度的大小亦为g v 5.02=.设向上为y 轴正向,则动量的增量 12v m v m p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 mg mv mv p =--=∆)(12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受到地面给予的冲力作用.另外,碰撞前初动量方向斜向下,碰后末动量方向斜向上,这也说明动量不守恒. 2-17 设N 67j i F -=合.(1)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m 1643k j i r ++-=时,求F 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r 处时需0.6s ,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 ,试求动能的变化. 解: (1)由题知,合F 为恒力, ∴ )1643()67(k j i j i r F A ++-⋅-=⋅=合J 452421-=--= (2) w 756.045==∆=t A P(3)由动能定理,J 45-==∆A E k2-22 如题2.22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2kg ,以初速度0v =3m ²s -1从斜面A 点处下滑,它与斜面的摩擦力为8N ,到达B 点后压缩弹簧20cm 后停止,然后又被弹回,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最后能回到的高度.题2.22图解: 取物体、弹簧、地球为研究对象,物体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
则由功能原理,有22011sin 3722r f s kx mv mgs ⎛⎫-=-+︒ ⎪⎝⎭ 2021sin 37212r mv mgs f sk x +︒-= 式中m 52.08.4=+=s ,m 2.0=x ,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11450N m k =⋅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h '2o2137sin kx s mg s f r -'='- 代入有关数据,得 1.45m s '=, 则木块弹回高度o sin370.87m h s ''==2-23 质量为M 的大木块具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弧形槽,如题2.23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立方体从曲面的顶端滑下,大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二者都作无摩擦的运动,而且都从静止开始,求小木块脱离大木块时的速度.题2.23图解: m 从M 上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以m ,M ,地球为系统,以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有222121MV mv mgR +=又下滑过程,动量守恒,以m 、M 为系统,则在m 脱离M 瞬间,水平方向有0=-MV mv联立以上两式,得v =3-1选择题(1) 有一半径为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 (A)02ωmR J J + (B) 02)(ωR m J J + (C) 02ωmR J (D) 0ω[答案: (A)](2) 如题3-1(2)图所示,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cm 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绕其对称轴OC 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cm ,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A)13rad/s (B)17rad/s(C)10rad/s(D)18rad/s(a)(b)题3-1(2)图[答案: (A)](3)如3-1(3)图所示,有一小块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 在距孔为R的圆周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3-1(3)图(A)动能不变,动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