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2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1).docx
世上没有傻问题项目设计内容备注课时第课时课型新课教具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态度与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
难点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
教学手段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你们小时候有什么和现在不一样的思想或想法?现在觉得’那些想法是不是很幼稚?为什么觉得它们很幼稚?小时候的想法是不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幼稚想法?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学生发言引入课文走进作者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対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之成为“唯一能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整体感知1、从课文中找出什么是作者所谓的“傻问题” ?(或者指出所谓的“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术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
,2、“世•上没有傻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世上只要称得上是问题的,都表明对理解世界的•渴望,都,有探索的价值,不管提问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
深思探究1、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作者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感情和态度?现象一、儿童爱问问题有洞察力的问题滔滔不绝•,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
现象二、高中生不爱问问题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担心提出“傻瓜式“问题;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连续的问题。
感情和态度:作者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傻问题”为何不傻?•是爱动脑筋、好奇的孩子提出的,表明他们了解世界的渴望。
•这些问题能引起思考,有洞察力。
•很多是科学领域的深奥问题,•有些尚未得到解决。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好奇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和探索。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不同意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好奇心与提问的力量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主体部分:讲解好奇心的重要性,分享一些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故事,展示提问的力量。
2. 第二节:如何提出好问题导入:通过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体会提出好问题的重要性。
主体部分:教授提出好问题的技巧,如明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等。
3. 第三节:尊重不同意见导入:通过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理解尊重不同意见的意义。
主体部分:讲解如何尊重不同意见,分享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
4. 第四节:培养批判性思维导入:通过一个思维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主体部分:教授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如分析问题、提出反驳意见等。
5. 第五节:实践与反思导入:通过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好奇心、提问技巧、尊重不同意见和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与反思:收集学生对课程实践与反思的书面材料,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思维导图模板:提供思维导图模板,方便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
4. 小组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方向和线索。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1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科
学的精辟见解使之成为唯一能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幺;的科学家。
本文节选自其着作《魔鬼出没的世界》
二、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什幺是作者所说的傻问题;?
2、第一段作者列举了很多傻问题;,谁会花很多时间想这些问题?为什幺?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领会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认识到世上没有傻问题,应该永葆可贵的好奇心。
3.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领会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认识到世上没有傻问题,应该永葆可贵的好奇心。
难点: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9、孩子;傻瓜式;问题通常有什幺特点?作者希望怎样对待儿童?为什幺?作
者认为鼓励孩子提问题的方法有哪几种?
10、我们从文中得到什幺启发?
明确:1、傻问题;:在成年人看来比较幼稚,或感到莫名其妙,或虽是常
识但难以回答的问题。
2、儿童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好奇心)也因
为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探究心)。
3、为什幺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按原文回答。
4、怎幺理解级的学生和儿童相比,有哪些的不同?作者希望他们这样吗?为什
幺?
6、文章指出造成这些高中生和儿童差距的原因是什幺?
7、在原因中专门用了一段文字来说其中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什幺?
8、成人的错误做法有哪些?导致什幺结果?
难点:学习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感知文本内容。
2.思考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三、再读文本,深入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对傻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
2.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实例说明傻问题不是傻的,而是一种重要的探索精神。
3.小组讨论:你自己是否提出过“傻问题”,是否曾经因为这些问题而被人嘲笑或
质疑?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4.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并探讨其对我们的启
示。
四、拓展延伸
1.学生思考: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2.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如《小
小探索家》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傻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是傻的,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鼓励我们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语文版九年级教案).
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语文版九年级教案)2008-01-21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内容本文在课本的第95--:99页。
本文作者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没有儿童有好奇心进行了议论和猜测,论述了孩子们提出的被成年人认为是“傻瓜式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傻问题,从而提出了鼓励孩子提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2.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
3.学习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
4.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5.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
2.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3.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2.树立不耻下问的精神。
3.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
教堂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学会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
2.学会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难点1.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
2.真正养成敢于提问的精神。
◆教学突破1.在学生掌握文章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
2.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注意认真观察儿童的思维习惯。
2.准备一些关于儿童的电影片断。
◆学生准备1.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思维方式。
2.课前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回忆他们儿童时的想法。
1.回答教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分析文章。
2.思考,回答问题。
3.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启发学生思考。
3.从学习中得到启发。
一、引导学生回忆。
导入新课(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回忆:你们小时候有什么和现在不一样的思想或想法?现在觉得那些想法是不是很幼稚?为什么觉得它们很幼稚?小时候的想法是不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幼稚想法?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
3、熟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
4、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加以重新思考。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并努力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浅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要敢于发问,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题中的“傻问题”是指“可笑的问题”。
题目的意思是世界上根本没有“可笑的问题”,题目即表明了文章的论点。
2、作者:卡尔•萨根博士(1934—1996)他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被命名为“萨根”。
1994年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
主要作品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3、萨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天文学和其他科学事业。
他热爱科学,崇尚理性,而理性地评价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是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所在。
他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作为一个科学家所产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本文节选自《魔鬼出没的世界》。
在对世界许多地区17岁孩子的代数测验中,美国排名倒数第一,在这个测试中,美国孩子平均正确率是43%,而日本相应的成绩是78%。
面对这种情况,作者进行了反思,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孩子发展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并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法。
4、学习生字:疏.(shū)忽瞥.(piē)贬.(biǎn)低脆.(cuì)弱深奥.(ào)乏.(fá)味呵.(hē)护灌.(guàn)输倾.(qīng)向光谱.(pǔ)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理解文章的主旨;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的各种问题寻根究底。
教学重难点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出示图片)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连续担任研究行星的权威杂志《伊卡洛斯》的主编。
1980年,他推出长达16集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
另外,他的著作《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等书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其中《伊甸园的飞龙》还获美国普利策奖。
二、你问我答,整体感悟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能结合课文提出哪些问题?(每桌发一张纸,把问题写在纸上,然后传上来,教师选择性读一些,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讨论交流,合作提高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组补充,教师总结归纳。
1.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2.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来谈论“世上没有傻问题”的?3.作者认为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4.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四、你言我语,畅所欲言1.小小辩论会: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同意吗?为什么?正方:世上没有傻问题。
反方:世上有傻问题。
要求:(1)左右两大组各为正反方,双方选出一辩、二辩。
(2)程序:一辩陈述本方观点——自由辩论——二辩总结陈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 语文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
3、熟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
4、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加以重新思考。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并努力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浅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要敢于发问,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题中的“傻问题”是指“可笑的问题”。
题目的意思是世界上根本没有“可笑的问题”,题目即表明了文章的论点。
2、作者:卡尔•萨根博士(1934—1996)他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
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被命名为“萨根”。
1994年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
主要作品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3、萨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天文学和其他科学事业。
他热爱科学,崇尚理性,而理性地评价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是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所在。
他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作为一个科学家所产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本文节选自《魔鬼出没的世界》。
在对世界许多地区17岁孩子的代数测验中,美国排名倒数第一,在这个测试中,美国孩子平均正确率是43%,而日本相应的成绩是78%。
面对这种情况,作者进行了反思,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孩子发展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并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法。
4、学习生字:疏.(shū)忽瞥.(piē)贬.(biǎn)低脆.(cuì)弱深奥.(ào)乏.(fá)味呵.(hē)护灌.(guàn)输倾.(qīng)向光谱.(pǔ)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2 世上没有傻问题_教案
12.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积累“疏忽、脆弱、深奥、疑虑”等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3. 体悟文章的思想内涵,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永葆可贵的好奇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①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体理出文章的思路。
② 阅读老师印发的资料,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作者资料(课前印发):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他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惟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
卡尔·爱德华·萨根于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于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土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
从60年代早期他就在哈佛大学执教。
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正教授。
1996年12月20日,这位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与骨髓癌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年仅62岁。
卡尔·萨根一生研究成果惊人。
他的研究重点为金星上的温室效应、火星上的季节变化、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外星智能生命探索等。
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
长期以来他一直担任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病重期间,他仍然在指导他的学生。
他是康奈尔大学最值得尊重的教授。
卡尔·萨根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海者”、“海盗”、“旅行者”和“伽俐略”宇航探险计划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此,他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两次荣获杰出公共服务奖和航空航天局颁发的阿波罗成就奖。
萨根除了获得航空航天局的承认和奖励以外,还拥有美国大学和学院授予的22个荣誉学位,以表彰他在科学、文学、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贡献。
【教育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12《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案 语文版
12、《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2.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
3.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4.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辩论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2.树立不耻下问的精神。
3.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1、讨论问题,整体感悟文章2、辩论世上没有傻问题3、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明确: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会对一些很简单的现象产生疑问,如: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要住在房子里?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巴?在我们看来,这好像都是些笨问题,可是美国一位著名科学家却指出:世上没有傻问题二、走近作者(出示图片)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连续担任研究行星的权威杂志《伊卡洛斯》的主编。
1980年,他推出长达16集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
另外,他的著作《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等书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其中《伊甸园的飞龙》还获美国普利策奖。
三、预习检测:1.字音字形疏(shū)忽瞥(piē)贬(biǎn)低脆(cuì)弱深奥(ào)乏(fá)味呵(hē)护灌(guàn)输倾(qīng)向2.词语注释[滔滔不绝] 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疏忽] 粗心大意,忽略。
[贬低] 故意降低对人或对事物的评价。
[嘲弄] 嘲笑和戏弄。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权利提问,提问是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方式。
2. 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提问的乐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提问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提问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提问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提问。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提问的价值。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提问的经历和感受。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提问的重要性和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提问接力赛目的: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提问接力赛,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在一分钟内提出的问题数量最多。
注意事项:确保问题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2. 活动二:问题树绘制目的: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导图技巧。
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绘制问题树,每个节点代表一个问题,每个分支代表问题的不同方面。
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问题。
七、教学评价设计1. 评价方式一:课堂参与度目的: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提问的思考。
2. 教学主体:介绍提问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4. 总结:强调提问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提问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提问的价值。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
4.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故事材料:准备一个有趣的故事,用于引发学生对提问的思考。
2. 讨论题目: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讨论题目,以便于分组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讲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的积极性。
2. 问题质量:评估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具有思考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促进教学改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如爱因斯坦小时候提问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提问的思考。
2. 讲解提问的重要性:阐述提问对个人成长、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问的价值。
3. 学习提问方法:介绍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使用“5W1H”(是什么、为什么、在哪里、谁、什么时候、怎样)方法。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寻找答案。
5. 分享与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分享给全班同学,进行讨论。
6. 总结提问技巧: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强调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培养提问习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语文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
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语文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这是一篇思想深刻的议论文。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讲明世界上没有傻咨询题,小孩们怕提傻咨询题是成年人造成的,成年人应该鼓舞小孩们提咨询,并教会他们摸索。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将——1.领会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2.认识到世上没有傻咨询题,应该永葆可贵的好奇心。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走近作者一、作者简介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又是世界闻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独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讲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是20世纪最有阻碍的人物。
卡尔·爱德华·萨根1934年11月9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
他于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他就在哈佛大学执教。
1971年任康耐尔大学教授。
1996年12月20日,这位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与骨髓癌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享年62岁。
卡尔·萨根一生著述甚多。
除了各种科普文章以外,他还写了30本书。
其中,«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的前辈的影子»、«接触»、«彗星»、«宇宙中的智能生命»和«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等书籍差不多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伊甸园的飞龙»还获得美国普利策奖。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82年将2709号小行星命名为〝卡尔·萨根〞。
二、相关知识萨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天文学和其他科学事业。
他热爱科学,崇尚理性,而理性地评判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是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案-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本文在课本的第95--:99页。
本文作者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没有儿童有好奇心进行了议论和猜测,论述了孩子们提出的被成年人认为是“傻瓜式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傻问题,从而提出了鼓励孩子提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2.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
3.学习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
4.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5.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
2.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3.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2.树立不耻下问的精神。
3.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
教堂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学会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
2.学会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难点1.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
2.真正养成敢于提问的精神。
◆教学突破1.在学生掌握文章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
2.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注意认真观察儿童的思维习惯。
2.准备一些关于儿童的电影片断。
◆学生准备1.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思维方式。
2.课前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回忆他们儿童时的想法。
1.回答教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分析文章。
2.思考,回答问题。
3.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启发学生思考。
3.从学习中得到启发。
一、引导学生回忆。
导入新课(约分钟)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回忆:你们小时候有什么和现
在不一样的思想或想法?现在觉得
那些想法是不是很幼稚?为什么觉
得它们很幼稚?小时候的想法是不
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幼稚想法?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
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美国著名天文
学家和科普作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和想法,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的。
2.简单介绍本文作者的生平。
3.让学生从课文中概括出什么是作者
所谓的“傻问题”,或者指出所谓的
“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课
文大致看一遍。
(这个问题不是很容
易回答,需要学生通读原文之后才能
回答)
1.思考一两分钟,然后讨论,畅所欲言。
(教师不必进行评论,主要是让学生通
过回忆和相互的交流来达到活跃课堂
气氛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充分对过去进行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对自己现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正确想法进行纠正,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本文作者的观点)
2.听讲,参照课本上作者简介了解。
3.看完原文后回答问题。
(学生概括得不一定准确,但只要说明是在成年人看来比较幼稚,或感到莫名其妙,或虽是常识但难以回答的问题即可。
所谓的“傻
问题”的特点在文章最后一段的第八句
可以找到)
二、分析文章。
了解作者的思路(约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看文章第一句话回答:谁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冒号后面的问题?
为什么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这
些问题?
2.提问:“甚至”一词表明这些儿童问的问题怎么样?为什么作者说很多孩
子是天生的科学家?试从原文中找
出原因。
3.提问: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教
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看学生
是否可以理解)
4.让学生比较高年级的学生和儿童的
不同,并概括指出来,看作者对这个
问题是怎样的感情和态度,他们比儿
童时失去了什么?作者希望他们这
.样吗?为什么?
5.概括指出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了哪些原因?
作者在文章的第五段最后连用了三
个反问句说明了什么?第六段和第
五段的关系怎样?作者在第六段是
想说明什么?
1.回答:是儿童。
因为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为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甚至”一词说明他们问的有些问题相当深奥,难以回答。
(可用第二段的第三句话回答)
3.在教师的提示下理解:虽然他们问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因为他们是儿童,问这些问题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4.概括出:他们很少主动思考,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对提问题有顾虑,墨守成规,等等。
作者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学生回答第四段除了第一句话和第五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说的原因(学生正确
理解第四段第二句话);连用反问句说
明作者对大人对待儿童的这种态度十
分不满意;第六段进一步举例说明孩子提出的很多问题是很深奥的。
<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