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合作小组的组建与评价(已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合作小组的组建与评价
王福贵
《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方式。
一、分组合理化
1、分组原则:力求各个小组实力均衡。
要兼顾到男女生搭配、性格差异搭配、文理搭配、学习成绩搭配、个头大小搭配等因素。
2、分组方法:依据班人数进行分组。
4个人一组,
3、分组步骤:(以48名学生为例)
A、第一步按照班内排名1-12名为12个组长,也就是组内的1号。
依次为2号:13-24名;3号:25-36名;4号:37-48名。
为了更大程度的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
安排6个男生组长,6个女生组长。
B、第二步考虑男女生搭配、个头大小搭配进行个别调整,原则是必须同号调整。
C、第三步考虑每一个组内的人员分布,看1号和2号是否是文理科搭配,考虑一下性格的差异因素,做一些小的调整。
D、第四步,大组确定以后,大组长一般坐在第二排,组内的成员两两分成一组坐同桌,其中较优秀者为小组长,对于小组长的选拔
与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组长可以分学科选拔小组长,对于文明礼仪、卫生纪律等常规小组长可以在组内定期轮换。
科任教师及班主任要在组员中确立组长的荣誉地位。
树立组长威信,激励组长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从而真正发挥小组长的领头羊作用。
(2)学习小组长在课前的责任是:督促组员对学案的预习,收集学习相关资料,对组员的学情进行了解,通过独学、对学等形式,让组内50%以上组员对学案内容基本学会。
同时,小组长对组员在课中的小展示进行第一次分工,如:由几号学生展示哪个问题,由几号学生爬黑板,由几号学生去讨论修改,由几号学生去点评。
只有这样才能让组员在课中达到全员参与,展示有序。
(3)学习小组长在课中明确了课时学习目标后,鼓励组员在课中去积极表现、踊跃竞争。
(4)在课中小展示环节上,小组长显示的作用尤为重要,检查督促组员在课前分工的落实,组织组员群学,对组内进行二次学情了解,合理、巧妙地安排组员在下一步大展示中,用什么形式、什么方法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5)在课中大展示环节上,小组长不仅对本小组组员的大展示进行补充、纠错、点评、还要引导小组组员、认真倾听,对其它组的展示、质疑、对抗,让小组里优生拔高、差生提高。
(6)测评是对课堂高效的检验,要达到100%的学会、在这个环节上,小组长首先督促组员独立完成测评题,要在小组里再次开展对学、群学。
收齐组员的测试题,进行小组互批。
再将所批的分数公示并就共性问题进行再展示,最后引导组员完成纠错作业。
(7) 小组长随笔记下组员在每堂课上的表现进行对组员日评价,评价分日公示在小组反思的黑板上,一周一
总结,对积分高的组员进行表扬,对低分组员有针对性地帮助,引导组员进行整改。
(8) 班主任在对“文明礼仪”、“卫生纪律”常规小组长培训时,要分工明细。
“文明礼仪”主要是对班级各小组组员的红领巾、胸卡佩带、升旗、做操、文明用语、组文化宣传栏等方面的评价;“卫生纪律”主要是对班级各小组的卫生及乘车纪律、课间纪律、就餐纪律等方面的评价。
小组长根据这些项目,对组员进行分工负责,组长监督执行。
(9) 小组长培训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一项长期工作, 学科组和年级组要建立小组长学习培训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一日一优胜小组,及时公示。
一周一汇总,优胜者全校表彰。
落后者帮助整改、促进组与组中间的竞争,促进小组长健康成长。
4、补充说明:小组分好后,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做一些小的调整,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
二、执行具体化
小组确定以后,具体要做的工作就是合作学习的执行,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指导,那么小组就只是一个摆设,小组的成员也只是“合坐”,而非“合作”。
做为教师,具体要做的工作有:
1、小组成员具体分工,让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担。
具体分工为组长、副组长、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记录员、汇报员。
2、做好小组长的两个培训工作:
A、思想上的认识工作。
让小组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心里愿意接受这份工作。
这个工作是在分组以后就要及时做到的。
B、执行上的指导工作。
单单是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小组长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知道自己肩负着怎样的职责,不知道应该怎样组织小组成员去讨论。
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课堂上的有效时机,去教给组长一些具体的方法。
可以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具体指导,也可以请一个组长上台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可以教师给学生做一些示范。
这个指导工作需要经常化去做。
3、做好全班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不单单是组长的职责,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进来,才能起到良好的共同促进的作用。
所以,教师要告诉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如何保证合作学习纪律,如何参与到合作中来,如何相互尊重,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与老师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等等。
4、教师也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
分组合作是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关键平台。
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科学化、合理化。
在研讨前,要给与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疑惑去讨论,才能让各类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评价详细化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一套详细合理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具体做法为:
1、每个小组为自己精心设计组名以及自己的小组宣言。
并选定一个竞争小组。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3、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内容涉及纪律、讨论、发言、学习、常规等等方面。
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一系列更加明确的细则,以及奖惩措施。
并在全班通过后,补充到班级的班规中来,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4、精心组织班委,做好培训辅导工作,并责任到人。
班委会具体下设了班主任助理、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卫生委员。
同时每个部又有下属成员,这样层层责任到人。
并各个部门备有详细的记录本,做到有据可查。
5、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做好周总结,月总结,以及最后的学期、学年汇总。
个人与小组评价互为捆绑。
小组得分,组内的每一个人就都能得分。
个人有进步,他对应的互助成员也能得分。
到了一周,就会做统计,每一个人得了多少分,一般一个人的得分是个人得分加上小组得分。
然后排出名次,进行公示。
到了一个月,把每一周的分数加起来,就是个人得分。
到了一学期,把每一个月的分数加起来,就是个人得分。
这样,小组与个人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小组、班级凝聚力,起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6、评价结果的运用:
A、作为评选生活补助的重要依据;
B、作为评选自理、自立、自主之星的重要依据;
C、作为学年度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评为C、D级将不能升为重点高中)
四、行为长久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的这种合作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合理调控,让这种行为长久化。
以上是小组合作学习培养方面的一些建议,当然学生不同,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差异。
唯一相同的就是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与肯定,让我们共同努力,合作、竞争、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