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篇1)2019-2020高中化学下学期第六周 有机物的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方法。
实验材料:
1. 甲醇
2. 乙醇
3. 乙醇醛
4. 乙烯
5. 硫酸
6. 碳酸氢钠
7. 碳酸氢钙
8. 碘酸钾
9. 硫酸亚铁
10. 高锰酸钾
11. 石蜡
12. 酮
13. 醛
14. 醇
15. 酚
实验步骤:
1. 取小瓶装入少量甲醇、乙醇和乙烯,分别加入硫酸,观察其变化。
2. 取小瓶装入少量乙醇醛、醛、醇,分别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钙,观察其变化。
3. 取小瓶装入少量石蜡、酮,分别加入碘酸钾、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观察其变化。
实验结果:
1. 甲醇、乙醇和乙烯在硫酸中产生酸酯。
2. 乙醇醛和醛在碱性条件下产生醛醇,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产生醛。
3. 石蜡和酮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分别产生碘代石蜡和酮醇。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学会了一些对有机物的鉴别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有机化合物研究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它涉及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应用等方面。
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需要执行一系列步骤和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达到研究目的。
以下是一般的有机化合物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目的的确定:在开始有机化合物研究之前,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例如合成一种新化合物、研究一个反应机理或者开发一种新的有机合成方法等。
2.文献调研:在确定研究目标后,研究者需要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
这有助于避免重复研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3.合成计划的设计: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和文献调研结果设计合成计划,包括选择适当的反应和起始材料,确定合成路线和优化条件等。
4.反应条件的优化:在合成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例如调节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等,以获得最佳的合成效果。
5.合成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合成反应完成后,产物通常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便进行后续的表征和性质研究。
研究者可以采用柱层析、溶剂萃取、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6.产物的表征:合成产物的表征是有机化合物研究的重要一步。
研究者可以使用一系列分析方法来表征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等。
7.产物的性质研究:除了产物的结构表征外,研究者还可以对合成产物的性质进行研究,如物理性质(熔点、沸点)、化学性质(稳定性、溶解性)、光学性质(吸收光谱、发光性质)等。
8.结果分析和解释:在研究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包括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对比和结论的总结等。
9.结果的报告和发表:最后,研究者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并发表,以便与同行学者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总的来说,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引入也将使研究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有机化学的教学资料和实验仪器材料;2.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有机化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多样化和复杂性。
三、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20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2.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作用。
四、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0分钟)1.介绍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反应类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2.讲解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机理,如自由基机理、亲核机理等。
五、进行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总结与检查(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掌握情况,并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反应和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反应类型√√√√√√√√√√有机方程式书写√√√√√√√√√同分异构体判断和书写及数目确定√√√√√√√√√√√√合成路线书写√√√√√√√有机计算及实验√依据以上分析结果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应用有序思维和模型认知完整研究复杂有机物的体验缺失,但有一定能力进行学习。
3.学习目标确定有机化学是化学类、化工类、农学、植物学、医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而高考试题遵循真实情况,将考点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下展开,有以下目标:①有机综合题呈现有机化学大概念“认识和合成新物质”,情境一般体现了有机化学发展新成就,展示了有机化学的科学价值,例如通过呈现新型高效药物的合成路线引领学生认识有机合成的重大意义,沁润有机化学助力人类生活、健康的学科价值,联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体现有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通过“探秘葡萄糖分子结构”微项目实践,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形成有序思维和模型认知的化学观念。
②在“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层面带领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以模拟完整的葡萄糖分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促进学生向化学家学习的积极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①以“认识和创造有机物”大概念串联整个有机化学复习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充分认知有机化学结构化知识体系蕴含的化学本质,不能将有机知识割裂为某一有机物的性质。
②从葡萄糖的化学键特征、官能团性质、和其他有机物的转化、实验、计算等知识出发,形成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将思维水平提升至代表物→同类有机物→迁移对比不同类有机物→真实情境下对陌生有机物性质的预测→研究有机物的方法→认识有机化学的学科本质。
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项目引入与拆解——确定葡萄糖分子式的方法。
教师活动1应用现代技术能够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清晰。
但在一百多年前,葡萄糖结构的确定是横亘在化学家眼前的难题。
请思考后汇报:有序思维和模型认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的思维模型。
(完整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北京市航天中学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一)教学背景的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有机化学也不例外,可简单分为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两个大的方面。
本章是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2的学习之后,在初步了解了某些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有机化学选修模块。
因此本章有着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学生打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有机化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本节教材为课程标准新增的章节,内容全新。
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可以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逻辑结构:首先介绍人们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学习者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步按顺序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介绍元素分析开始以未知物A(乙醇)为例介绍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步骤:有机物最简式T相对分子质量T官能团T分子结构。
2•学习目标分析:(1)在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具备了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的初步知识。
(2)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相对于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面对陌生的知识,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手段与方法。
(3)学生在初中一年化学学习中对有机化学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教学重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1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的应用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3、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定量分析。
高中化学_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 → 有机物分子式 (二)有机物分子式 ← 知道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 ← 1mol 物质中的各种原子的物质的量 ← 1mol 物质中各原子(元素)的质 量除以原子的摩尔质量 ←1mol 物质中各种原子(元素)的质量等于 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各种原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积 [点击试题]例 3、燃烧某有机物 A 1.50g,生成 1.12L(标准状况) CO2 和 0.05mol H2O 。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 1.04, 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分析解答]首先要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它们的相对质量不同而使其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也先后不同,其结果 被记录为质谱图。 [强调]以乙醇为例,质谱图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表示的就是上面 例题中未知物 A(指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投影]
[思考与交流]质荷比是什么?如何读谱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 质量?
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由于相对质量越大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 的时间越长,因此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的就是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 [点击试题]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①测定实验式:某含 C、H、O 三 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64.86%, 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C4H10O)。②确定分子式: 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分子式为 (C4H10O)。
2、核磁共振氢谱(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磁
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
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各类氢原子的这种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教材分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实现这些步骤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些方法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这部分知识放在学习各类有机物之前,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5.理解理解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热爱,认识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分离与提纯。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分离实验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用高科技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式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演示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蒸馏”“重结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或八)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测定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测定教案主题:有机物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有机物在实验室中的常见性质;
2.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对有机物进行测定。
实验材料:
1. 乙烯醇溶液;
2. 苯酚溶液;
3. 碘液;
4. 硫酸;
5. 碳酸氢铵溶液;
6.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乙烯醇溶液与苯酚溶液依次倒入两个试管中;
2.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 在第二个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反应现象;
4. 将硫酸滴入第一个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5.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第二个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6. 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1. 乙烯醇与碳酸氢铵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气泡和水;
2. 苯酚与碘液发生碘仿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3. 乙烯醇与硫酸发生酸催化裂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水;
4. 苯酚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初步测定。
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现象来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物的测定对于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 -教案
有机化学 -教案教学特点: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比较实用、应用性比较强的一部分。
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有机化学现象,增强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针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命名、反应类型及机理、功能基团及其反应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知识点详解、图表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有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有机化学的命名方法和反应类型及机理。
3. 熟悉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
4. 有机化学中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三、教学重点: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构成和命名方法。
2.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功能基团及其反应。
四、教学难点:1.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的掌握。
2. 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功能基团及其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
2. 图表分析法。
3. 实验演示法。
4. 课外阅读法。
5. 学生自学法。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1. 观看《有机化学与生活》视频,了解有机化学对生活的重要性。
(二)授课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有机化合物定义及特点。
(2)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碳的四价、单、双、三键与氢原子的连接。
(3)有机化合物中功能团的概念及分类。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命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1)加成反应。
(2)消除反应。
(3)取代反应。
(4)重排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
(6)分解反应。
4. 有机化学中的功能基团及其反应:(1)羟基(-OH)的反应及应用。
(2)胺基(-NH2)的反应及应用。
(3)羧基(-COOH)的反应及应用。
有机物高中化学教案
有机物高中化学教案
课题:有机物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3. 理解有机物的共价键构成和键的极性;
4. 熟练掌握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二、教学内容
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3. 有机物的共价键构成和键的极性;
4.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难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实验法:通过有机物的实验反应,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3.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有机物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有机物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有机物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有机物的定义、特点、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3. 实验展示:进行有机物的实验反应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4. 讨论分析: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的共价键构成和键的极性;
5. 总结和作业:总结有机物的重点知识,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
学年高二化学选修五教案: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课标解读1.明确李比希法分析碳氢元素的仪器装置。
2.质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应用。
3.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鉴定有机物结构的应用。
●教学地位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的命题热点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尤其是根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推测有机物的结构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系统公司生产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是历史悠久的有机元素分析仪器的研究和开发者,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那么现代化的元素分析仪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17-23,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和【思考交流】中的1、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20-23讲解研析,对【探究2】中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导入。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题。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17-19“分离提纯”讲解研析,对【探究1】中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3~5题。
⇒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知识要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常用重结晶法蒸馏法萃取分析法最早李比希用元素分析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分离、提纯1.蒸馏2.重结晶(1)适用条件①重结晶是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案新人教选修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第一课时【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2)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4)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
2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实验一、分离、提纯1.蒸馏完成演示【实验1-1】【实验1-1】注意事项:(1)安装蒸馏仪器时要注意先从蒸馏烧瓶装起,根据加热器的高低确定蒸馏瓶的位置。
然后,再接水冷凝管、尾接管、接受容器(锥形瓶),即“先上后下”“先头后尾”;拆卸蒸馏装置时顺序相反,即“先尾后头”。
(2)若是非磨口仪器,要注意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位置、蒸馏烧瓶接入水冷凝器的位置等。
(3)蒸馏烧瓶装入工业乙醇的量以1/2容积为宜,不能超过2/3。
不要忘记在蒸馏前加入沸石。
如忘记加入沸石应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千万不可在热的溶液中加入沸石,以免发生暴沸引起事故。
(4)乙醇易燃,实验中应注意安全。
如用酒精灯、煤气灯等有明火的加热设备时,需垫石棉网加热,千万不可直接加热蒸馏烧瓶!物质的提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实验手段将杂质除去。
去除杂质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引进新杂质,也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有机化学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有机化学导语: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
有机化学在工业、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中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中的有机化学部分。
一、教学主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题应紧密联系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应用,并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设置以下教学主题: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解析-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规则,能够根据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其命名。
- 教学内容:分子式、结构式、IUPAC命名法等。
-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解析实验,让学生理解命名规则并加以应用。
2. 有机物的官能团特性与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
- 教学内容:醇、醛、酮、羧酸、酯等官能团的性质。
-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有机物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探究官能团在反应中的作用和变化。
3. 有机合成与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 教学内容:羟基化、酯化、酰化、取代反应等有机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 教学活动:设计一些有机合成反应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活动安排针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1. 实验操作训练- 活动形式:实验操作训练课。
- 活动内容:学生进行有机合成、有机物性质测定等实验操作训练。
- 活动安排:分为基础操作训练和有机合成操作训练两个阶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活动形式: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课。
-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结论讨论。
高中化学下学期第六周 有机物的研究方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有机物的研究方法[引入]同学们,。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能否举出一些例子?[讲]有机物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称为烃。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问]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板书]一、烷烃和烯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通式:C n H2n+2(n≥1)(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通式:C n H2n (n≥2)[讲]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思考与交流] 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请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动手]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板书]2、物理性质(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思考我们学过的无机化学反应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 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和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板书]3、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下学期第六周有机物的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有机物研究方法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研究手段和分析技术。
详细介绍有机物研究方法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有机物研究方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物研究方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2. 三种有机物研究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红外光谱用于分析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量;质谱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3. 某有机物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含有C-O键,可能是有机酸、酯、醇等物质。具体物质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数据进行判断。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有机物研究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有机物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有机物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有机物研究方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3. 实验器材:准备有机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如显微镜、试管、烧杯、滴定管等。确保所有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前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在分组讨论区,安排若干个讨论桌和椅子,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在实验操作区,设置实验台和洗涤台,确保每个实验小组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
学习者分析
高中化学选修5《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所要研究的有机物进行了分离和提纯,接下来进行第二步——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板书】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元素分析师:元素定量分析的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
以便于进一步确定其分子式。
例1、某烃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求此烃的实验式。
又测得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求该烃的分子式。
【分析解答】分析:此题题给条件很简单,是有机物分子式确定中最典型的计算。
由于该物质为烃,则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2)%=82.8%。
则该烃中各元素原子数(N)之比为:c2H5仅仅代表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最简整数比,是该烃的实验式,不是该烃的分子式。
设该烃有n个c2H5,则因此,烃的分子式为c4H10。
【讲解】对于一种未知物,如果知道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就会很容易通过计算得出分子式。
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的途径:1.确定实验式2.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例2、燃烧某有机物A1.50g,生成1.12L(标准状况)co2和0.05molH2o。
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答:首先要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5gA中各元素的质量:,所以有机物中还含有o元素。
则实验式为cH2o,其式量为30。
又因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实验式即为分子式。
【讲解】从例题可以看出计算相对分子量很重要,计算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哪些?密度法,相对密度法。
另外可以看出元素的质量有时不能由实验直接得出,还需要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
【归纳总结】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方法.(1)实验式法:①根据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最简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能否举出一些例子?
[讲]有机物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称为烃。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问]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板书]一、烷烃和烯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通式:C n H2n+2(n≥1) (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
通式:C n H2n (n≥2)
[讲]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思考与交流] 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请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动手]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
[板书]2、物理性质
(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思考我们学过的无机化学反应有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 根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和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板书]3、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板书](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如不饱和碳原子与H2、X2、H2O的加成。
[板书](3)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过]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过]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4、烷烃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1)取代反应:CH 3CH 3 + Cl 2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3) 分解反应
[讲]
烯烃的化学性质与其代表物乙烯相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烯烃能使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褪色。
[板书]5、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加成反应:(以丙烯为例。
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讲]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凡是不对称结构的烯烃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基(X-)主要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这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也就是马氏规则。
[板书](2)氧化反应 ○
1 燃烧:C n H 2n +2
n
3O 2
n CO 2 + n H 2O
○
2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3) 加聚反应
[小结]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一、 烷烃和烯烃
1、物理性质
2、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3、烷烃的化学性质
4、烯烃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反思
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