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_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典题 2】 (2017·广西陆川中学期中)深圳特区成立 37 年来,面积由 327.5 平方千米增长到 1 997 平方千米, 实际管控人口由 30 万迅速增长到 2 100 万,2015 年国内 生产总值达到 17 503 亿元,成为世界大都市。据此完成 (1)~(2)题。
(1)来深圳的大多数是劳动人口,且年龄偏轻,给深 圳的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使得( )
[点拨]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2)分类。 ①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后
以集___团__性__、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 特点 大批的移民为 居移民减少,
主
_短__期__流__动__人员增多
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 方向 欧洲向_美__洲__ 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
答案:(1)D (2)B
考向2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我国的民工流
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 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 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 要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Leabharlann 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_经__济__因素
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 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 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 迁移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 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
2019届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17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讲义必修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 原、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主要流向 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
人口迁移的特点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
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
5.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
象。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解析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就业机会 多,收入高,所以吸引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因此,城乡收入 差距大是影响我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
国际
15~16世纪: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达国家
我国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 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我国1949-1986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80年代后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
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交通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和通信 减小迁Biblioteka 困难社 会 因 素文化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教育 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
婚姻
社 会
家庭
因
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2)
题组练通 1.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
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就业,有利于推进家 乡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故 A、B 项不符合 题意;务工人员在内地和沿海地区间迁移,有利于促进区域 文化交流,故 D 项不符合题意;随着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 的返乡,区域间人口流动会减少,会使春运长途客运量减少, 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 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 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 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 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 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 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解析: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不会影响总人口
和老龄人口数量,对人口老龄化进程没有影响,但可调节
地区间人才余缺,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且会加重交通运
输负担。故 C 项正确。
答案:C
精课堂——30%的知识老师教会
以教师为主导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格在 2015 年人口流入的数量和方向的变化上,隐含着上海产 业升级与人口迁移的关联性,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
人口迁移变化趋势。
(2)朴实的设问,折射出问题探究的深邃:第(1)题分析上海市 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原因,第(2)题分析流向周边中小城市的 原因,从命题角度看,两个问题没有什么新意,属于朴实无 华的一类,但是有两点值得回味:一是两个设问紧密相连, 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正确回答第(1)题是解答第(2)题的基础。 二是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上海 市人口策略的制定,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体现出流动人 口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人口流向中小城市, 说明中小城市产业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
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
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材料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 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 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 文化和风俗习惯。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学审题析题]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 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必修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19 世纪以前
特点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 民为主
迁出地 旧大陆(欧洲、非洲、
区
亚洲)
迁入地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
区
陆
原因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 张、新大陆的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 人口增多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 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 超过“一定距离”的含义。通常人们用是否跨越某种特定行政 界线作为判断某一人口移动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右图
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由 由B2到C1、由C1到A1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1到B2不属于人 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 频繁。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户籍人口和常住 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 省级行政区域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通信 碍,促进了人口迁移
越来越广
大型 建设 项目 布局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 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 迁移的流量和流向
①新疆石油基地 吸引人口迁入 ②三峡水库建设 百万移民迁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必修2)
①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广东的生活成本提高 ③国
家的产业西进政策 ④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1)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 迁移。我国的“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 动,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 久性”改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洲人口不是由迁入变为迁 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和新大陆 的开发,北美洲成为人口迁入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 美洲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迁入,仍 然是人口大量迁入地区。
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3.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 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从人口迁移的定义可以看出,判断人口迁移有三个标 准: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 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国家定居 移民(减少)
美、西欧等 发达国家及
转向外籍 石油产区西
工人(增多) 亚
各国生产发 展的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 关系的地区 差异性
(2)目前世界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西亚、
南美和南非,其中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国人口的国家有阿拉伯
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等。
(3)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城市化和国土开发造成的。
1.“千里铁骑”主要流向的目的地集中分布在( )
A.鄂、桂、赣
B.鄂、湘、皖
C.桂、湘、赣
D.鄂、皖、桂
[解析] 湖北、安徽距离珠江三角洲较远,因而“千里 铁骑”大军人数较少,从图中的休息服务站的多少也可看出 主要应为桂、湘、赣。
2019届 一轮复习 通用版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学案Word版含解析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我国自建国以来到现在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①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提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因素,有时自然灾害也会起作用。
2.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温馨提示】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高频考点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2.1.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特别提醒
人口增长中的 “增长 ”指的是人口数量的
变化,并不一定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增长还可能是零增 长或负增长。在欧洲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是一种常态。而亚 非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一般指的是人口数量的 增加。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指标:A 出生率 、B 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转变 增长模式 名称 特点 类型Ⅰ 原始型 类型Ⅱ
(3)谋求措施 世界 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的规模
中国 (1)控制人口数量,提 高人口素质 (2)发展科技,提高资 源利用率,使人口与 资源、环境相协调
之内;建立
公平的秩序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一定下降吗? 不一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只要人口 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仍大于 0),只是人口增长的速度降低了,但人口数量仍呈 增加的趋势。
第2部分 人文地理——重在运用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 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展示
考情报告
1.不同人口增 1. 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 长 模 式 的 主 要 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 特 点 及 地 区 分 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 布。 多为选择题。 2.环境承载力 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 与 人 口 合 理 容 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 量的区别。 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趋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 势 家还会逐渐减少
1.人口增长“三率”高低的区分 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但在某一特定阶段,总会有 一 些国 家或 地区表 现为 “高 ”或“ 低” 。现 阶段 ,判断 “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_1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2017· 海南)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 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 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C.印度
) B.美国 D.俄罗斯 )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金牌导思】 第一步 如何思:
2000年、2050年该国人口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图示显示, 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步
细推理:
(1)国家判断: 解答题目的关键是注意比重与数量的转换。图中所示的是 人口比重,文字材料给出两个年份人口的总量。据此可以计算 当年的人口数量,2000年人口数量约为60亿×18%=10.8亿, 2050年人口数量约为90亿×18%=16.2亿。2000年该国人口数量 较多故排除美国和俄罗斯,到2050年该国人口增长较多,故为 印度。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方法】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 关系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人 口 增 模式类型 类型Ⅰ 类型Ⅱ 类型Ⅲ 长 名称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模 特点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式 转变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及 转变的 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 其 影响因素 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 转 变 3.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 变。
(2)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分析: 根据上题的计算,该国人口数量虽明显增加,但占世界人 口比重未发生变化,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 当。人口增长模式和老龄人口数量据材料无法判断。 第三步 出结论: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题组层级快练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题组层级快练(十七)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B.2000年C.2015年D.2025年2.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答案1。
C 2。
A 3。
B解析第1题,图中纵坐标表示劳动人口增长率,当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候,即不再增长,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多,图中显示2015年增长率为零。
第2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方面的政策基调是控制人口增长,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产生劳动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况。
第3题,2015~202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力不足,这将会导致企业间争夺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2.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湘教版
成因最可能是大部 分青年人口外出务 工
该村青年人比例明显减小, 而这些人又是劳动年龄人口
6.(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 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 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 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2.(2015·广东文综)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B )
在2005~2012年间,该省 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
趋势
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 迁移现象
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四川位于西部, B项正确
我国人口总体上由中西部向 东部沿海迁移
(2014·山东文综)改革开 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 繁。完成3~4题。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 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 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 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 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 女居住地迁移。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2.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助思导航】 1.信息解密
3.名师说法: 该题难度不大,实质是对某地(武汉)人口迁移方向和迁 移人口比例的考查。关键在于结合图例判读牵挂程度排名的 样本城市中沿海和内陆、北方和南方、直辖市和省级行政中 心、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分布的多少以及排名情况。
[2017·北 京 市 丰 台 区 期 末 ]下 表 为 我 国 某
第2部分 人文地理பைடு நூலகம்—重在运用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纲展示
考情报告
1.人口迁移的 常与工业转移、国土开发等资料相联
主要原因。 系,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近
2.地域文化对 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
人口的影响。 选择题。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 居住地 在国际或本国范围 内发生改变。
考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
气候 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 “冷冻地带”向西部、南
生影响
部“阳光地带”迁移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
水 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
的方向和规模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 土壤 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
影响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 间的人口迁移;“二
宗教
人口迁移
战”后,犹太人从欧
洲迁入巴勒斯坦地区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 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 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 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人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必修2同步课件:1.2人口的空间变化(45张) (共45张PPT)
受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和户 籍管理制度影响较大
代中期 进行
川等省市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以
来
流量增大、流 向变化、频率 加快、自发为
主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 地省、自治区到沿海
城市和工矿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济、科技、文化联系,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 (1)材料一——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因素),材料二 ——政治因素(战争),材料三——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材 料四——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个人动机和需求,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 策等。
(3)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出省区大多为 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流入省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 带。第(2)题,新疆地处内陆地区,土地辽阔且资源丰富,在西 部大开发引导下,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流入就业。第(3)题,大量 的劳动力迁入沿海地区会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使经济更好 地发展,但也会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有利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
有利于发展;②缓解人 地矛盾,促进发展;③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
资源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
不利 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生态环境的压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 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 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 生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 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 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经常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 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迁移对区域的影响
方面
影响
影响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影响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影响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影响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
影响年龄结构 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
老龄化减轻
(2017·浙江学考真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
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 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
展。
等都有重要影响。
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
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 【归纳】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
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是人类 济影响
地域 活动的产物。
(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
文化 2.对人口的影响
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 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 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 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选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选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选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增长1.总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2.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原因阶段时期特点原因Ⅰ工业革命前缓慢增长生产力水平落后Ⅱ工业革命后持续增长工业革命使欧美等国家生产力水平提高Ⅲ20世纪后半叶开始快速增长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组成.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三低"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进入“三低”模式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1)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95%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学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空间差异:(1)人口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注意: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A 出生率、B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2 特点 “高高低” “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全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温馨提示](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谋求措施:世界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有何特点?如何区别?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有何差别?如何解决?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与联系?以考纲为纲|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2.1.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限时规范特
第十四页,共34页。
第十五页,共34页。
第十六页,共34页。
第十七页,共34页。
第十八页,共34页。
第十九页,共34页。
第二十页,共34页。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第三十页,共34页。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板块(bǎn kuài)四 限时 规 范 特训
第一页,共34页。
第二页,共34页。
第三页,共34页。
第四页,共34页。
第五页,共34页。
第六页,共34页。
第七页,共34页。
第八页,共34页。
第九页,共34页。
第十页,共34页。
第十一页,共34页。
第十二页,共34页。
第十三页,共3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金牌导思】 第一步 如何思:
引起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城乡之间人 口流动会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哪些影响? 第二步 细推理:
优惠的移民政策
宗教信仰、种 良 好 的 文 化 教 族、民族矛盾 育,家庭、婚姻
(2016· 浙江)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 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 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C.③→②→① B.①→③→② D.③→①→② )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若定居地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更,则为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 【图示】 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 和国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19世纪以前:由旧大 陆到新大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 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 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 生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 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 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经常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但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 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量超过500万,故C项正确。第2题,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时间:农 历春节前后,故主要因素是社会文化——回家过春节(中国传统 节日),而人口去广东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3.(2017· 上海)据报道,黑龙江某市近20万老人“南下养 老”。从气候因素考虑,最适宜养老的是( A.上海 C.海南
答案 解析 C 黑龙江老人“南下养老”主要是因为气候寒冷,因此最
(2)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 人 口 迁 移 概 念 及 类 型 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思考】 为什么说从全球 角度看,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的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而 不是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不影响世界人 口总量的变化;同样一个国 家的国内人口迁移,不影响 该国家人口总量变化。因此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影响人 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自然增 长。
)
B.南京 D.杭州
适宜养老的地方,应该是冬季气温较高的海南。
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 告2016》。报告指出,到2015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7 亿,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预计到2020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读图回答4、5题。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 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 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 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017· 南通模 拟)“春运”是中国在农 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 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 力的现象。下图为我国 部分省区2012年从广东 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 数(单位万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人口迁移的 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的特点 能:1.结合实例分析人 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 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考 点 突 破
考点一
夯实基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知识札记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
【提示】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 人 口 迁 移 概 念 及 类 型 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 范围内发生改变。
第二讲点击
考纲解读 知:1.人口迁移的概念 和类型 2.我国和世界不同阶段
考情统计
命题方向 结合我国民工 潮、春运及世 界典型国家的 人口迁移数据 资料,考查人 口迁移的原因 与影响
课标全国5年2考 2013·课标全国Ⅰ· T7、8 美国人口迁移特征 2013·课标全国Ⅱ· T1、2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 迁移的特征及影响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思维流程, 具体如图所示:
第三步
出结论:
(1)D (2)C
【答案】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 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 (1)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 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 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1.流入广东民工超过500万人的省(区)有( ①桂、湘 A.①④ C.①③ ②蜀、黔 ③豫、鄂 ④闽、琼
)
B.②③ D.②④ )
2.春节期间,形成民工大规模流动的因素主要有( ①环境质量 A.①④ C.①③ ②经济水平 ③社会文化 B.②③ D.②④ ④交通建设
答案 解析
1.C 2.B 第1题,图中河南、湖北、广西、湖南四省的民工数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影 响 人 口 迁 移 的 因 素
自然生 态环境 因素 经济因 素(起重 要作用) 政治因 素 社会文 化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图示】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归
环境恶化、自 自然环境和资源 然灾害 条件好
纳
经济发展水平 就业机会和成功 低 政局动荡、战 争 机遇多